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華Super Flower旗下的主要產品自是大家熟知的電源,其實他們家還有風扇產品,當前比較火熱的巨風風扇,正是出自振華之手。巨風全名MEGACOOL巨風120mm PWM風扇,它是一款工業級120mm散熱風扇,采用12極三相直流電機,主打大風量高風壓,以性能為主訴求,適用于各種需要高性能散熱的平臺。

    這種高性能風扇在工業領域和服務器上都有廣泛應用,畢竟那些應用場景并不太需要考慮噪音的問題,如果看過服務器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上面太多裝的都是高轉速暴力扇,在有限的空間內需要數把大風量風扇為高功率設備降溫,以維系設備的穩定。

    而風扇這東西,無論是工業產品還是服務器產品所使用的標準都有部分是和消費級PC是共通的,所以很早就有追求的人自行購買工業扇裝到自己的PC上,實際上對于擁有多顯卡和多HDD的工作站平臺來說這些高性能風扇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采用厚排的高性能水冷散熱系統也需要這種高風壓大風量的風扇,普通的散熱風扇是達不到這樣高阻抗散熱系統需求的,所以,現在有不少廠家也陸續有推出這類以性能為主的“暴力”風扇,振華MEGACOOL巨風120mm PWM風扇就是其中一款。

    振華 MEGACOOL 巨風風扇的規格如下:

    巨風風扇介紹

    振華 MEGACOOL 巨風風扇是單個獨立包裝的,官網上其實還有三個一組的套裝,但目前京東上并沒有銷售,后續看市場反應可能會推出,包裝盒正面就印有該款風扇的特點:三相12極直流電機,而包裝背面則印有風扇具體參數以及包裝內的配件列表。

    振華 MEGACOOL 巨風風扇采用了雙滾珠軸承,三相無刷12極直流電機,具有低噪音和長壽命的優點,讓風扇能提供工業級的性能和質量,無刷直流馬達搭載量身訂造的驅動IC,由資深設計公司GMT為這款風扇專屬設計,讓無刷直流馬達保持持續高效輸出,穩定耐用,實現絲滑大風量的冷卻性能體驗。

    風扇整體尺寸為120mm x 120mm x 30mm,采用9大扇葉設計,扇框厚度為30mm,這讓 MEGACOOL 巨風風扇的扇葉高度達到了21.9mm,而普通25mm的12cm風扇扇葉高度為17mm,扇葉面積增加了25%,這換來了更大的風量、更強的風壓以及更佳的散熱性能。

    扇葉與外框均采用新型高分子LCP材料液晶聚合物 ,該材料廣泛用于航天、高端醫療器材、5G等領域,材料加工成型后的穩定性比PBT、PA更佳,具備高剛性、高抗拉、電絕緣以及耐高溫等特性,適合在特高轉速下運用,避免扇葉在高轉速下形變。

    風扇正反四個角配備8片減震膠墊,有效減緩震動并減少噪音,尤其是在高速轉動時能消除機箱共振產生的不規律噪音。

    家用風扇配遙控器的不少,電腦風扇配遙控器就真很少見了,振華 MEGACOOL 巨風風扇配備磁吸式遙控器,用戶可以根據其應用場景通過遙控器自行選擇舒適(Low)、勁冷(MID)、暴風(High)模式,可實時切換,采用無線電遙控,即使風扇安裝在機箱內也可以控制,一個遙控器就可以控制所有 MEGACOOL 巨風風扇, 比其他那些在風扇上設置開關來調速的風扇方便多了,不使用遙控器時可以讓它吸附在機箱上,找起來很方面。

    舒適(Low)擋位最大轉速為2000RPM,最大風量為90.04CFM,最大靜壓為2.71mmH2O,噪音值為35.73dBA;勁冷(MID)擋位最大轉速為2500RPM,最大風量為113.16CFM,最大靜壓為4.15mmH2O,噪音值為41.14dBA;暴風(High)擋位最大轉速為3300RPM,最大風量為151.87CFM,最大靜壓為7.14mmH2O,噪音值為48.39dBA。

    MEGACOOL 巨風風扇采用公母頭設計,這使得風扇串聯變得簡單快捷,附近的同型號風扇可以直接用公母頭連在一起,再用配送的PWM延長線連接主板即可,風扇上的連線比較短,方便玩家隱藏走線。


    PWM延長線長度為50cm,基本可以滿足機箱內走線需求

    配套的螺絲也有三種,包括標準的機箱風扇螺絲,水冷冷排風扇螺絲以及一款較長的冷排+Halos螺絲。

    實測數據

    在這次的振華 MEGACOOL 巨風風扇測試中,我們需要對風扇的最大風量、最大靜壓、裝在風冷上、裝在水冷上的有效風量、模擬機箱有效風量以及噪音進行詳細測試。因此我們需要專業的測試裝置。測試中,數據來源于我們自制的風量風壓測試裝置,本測試裝置依據相關國家標準及ISO標準制備,通過管道試驗風室多噴嘴/孔板來測量風扇的風量及風壓,以及搭配不同系統阻抗(普通冷排、普通塔式散熱器、模擬機箱)下的風量,通過轉速測試儀來監測風扇的即時轉速,并在搭建的靜音室中測量得到風扇全速、搭配冷排、風冷及模擬機箱時的噪音值。

    本次針對大風量風扇的實際應用,我們把測試用冷排從常見的27mm標準排換成了45mm厚排,并且加了防塵網,阻抗會比標準冷排要大得多,在以后的高性能暴力風扇測試時,都將使用這一厚排標準。


    我們的風量風壓測試裝置

    風量與風壓測試

    實測振華 MEGACOOL 巨風在H擋位最大風量為142.1 CFM,最大靜壓為7.11 mmH2O;M擋位最大風量為105.8 CFM,最大靜壓為4.03 mmH2O;L擋位最大風量為86CFM,最大靜壓為2.91 mmH2O,均與官方參數比較接近。由于L擋位轉速與另外兩檔差距較大,因此性能也有一定差異。

    142CFM的風量,在我們測試過的12cm風扇中,它是最大的,也遠超T30,在散熱要求苛刻的大型機房中,肯定是受歡迎的。

    接下看看在搭配不同阻抗時的有效風量,在搭配機箱阻抗時,振華 MEGACOOL 巨風三個擋位下有效風量分別為125.5CFM、89.1CFM、75.5CFM;搭配散熱器阻抗時,有效風量分別為81.7CFM、57.8CFM、46.1CFM;搭配45mm厚冷排時,有效風量分別為54.9CFM、38.9CFM、31.9CFM。

    各種阻抗下MEGACOOL 巨風H檔位的有效風量都超過T30,不過在厚排及散熱器這樣阻抗較大的時候,領先幅度較小,作為機箱風扇時則遙遙領先T30。

    為了便于橫向比較,我們還增加了一項同噪音下的性能數據,也就是風扇安裝在冷排上時通過調節PWM或電壓的方式將其噪音調到一個固定值(30cm處噪音47dBA),測試該條件下的冷排有效風量,目前用的新45mm厚冷排來測試。這項數據參考價值較高,因為用戶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優先考慮噪音。面對一般用戶,風扇應該在保證噪音不能過大的前提下,盡量提高有效風量。

    此時振華 MEGACOOL 巨風風扇轉速下降到2048RPM,有效風量為23.1CFM;追風者T30轉速下降到2400RPM,有效風量為32.8CFM。振華 MEGACOOL 巨風的同噪音冷排有效風量還是要弱于追風者T30。

    如果對風量、風壓、系統阻抗還比較模糊,可以參閱我們的科普文章《真正認識散熱風扇的風量與風壓》。

    噪音測試

    噪音測試場景為我們專門打造的20平米消音房,環境噪音最低約15分貝,風扇位于房間中心,噪音儀與風扇吸風面中心的距離為30cm。

    振華 MEGACOOL 巨風風扇全速空轉時L檔噪音為46.5dBA,M檔為50.9dBA,H檔位為59.2dBA,安裝在不同東西上時噪音值會略有變動,但整體變化幅度不大。基本上M檔時噪音會略低于追風者T30,但H檔噪音會高不少,這也是大風量需要付出的代價。

    振動測試

    風扇振動也是個常見的問題,引起該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如設計加工制造的誤差、材料缺陷、轉子磨損進灰等。過大的振動會對風扇的耐用壽命造成影響,也有可能帶來更大的噪音和共振。一般來說,每個風扇出廠前都會進行動平衡校正,保證風扇的振動在標準范圍內。

    我們將風扇架在彈性支架上,并在扇框上安裝一個高精度三軸姿態傳感器,能實時監測到風扇在三軸的運動情況,我們選用有代表性的X軸和Y軸角速度來描述風扇的振動狀況,X軸表示垂直面的振動,Y軸表示水平面的振動,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個測試是對風扇振動狀況的一個參考,并不能說明該風扇的動平衡是否超標或達標。

    我們將振動圖表的坐標軸大小設為一致,方便用戶進行對比。作為一款轉速超過3300RPM的12cm風扇,振華 MEGACOOL 巨風風扇的震動表現其實是非常不錯,在我們此前的12cm風扇橫評里面即使轉速較低但振動明顯的產品有不少,比如利民TL-C12R這個1600RPM的風扇X軸角速度最大就超過8°,有興趣的同學請移步《33款12cm風扇振動測試》

    全文總結

    振華MEGACOOL巨風120mm PWM風扇外觀并不張揚,甚至沒有RGB燈效,有著相當濃重的工業氣息,這也與振華其他產品的既往風格相同。這款風扇主打的自然是它的性能,是一款大風量高風壓,在H模式下風扇最大轉速高達3300RPM,實測最大風量為142.1 CFM,最大靜壓為7.11 mmH2O,是性能非常強勁的風扇。

    當然高性能的代價自然是高噪聲,最大轉速下高達59.2dBA,肯定說不上安靜,只不過這款風扇配有磁吸式遙控器,用戶可以實時切換風扇的工作模式,追求靜音的用戶可以切換到L檔,這樣最大轉速會控制在2000RPM內,噪音為46.5dBA,安靜不少,適合追求安靜的風冷與水冷系統;而M檔最大轉速2500RPM,提供高性能的同時確保噪聲不會太大;只有在大功率系統的應用場景下才會需要使用H檔。

    此外風扇接線還采用公母頭設計,這使得風扇串聯變得簡單快捷,用一根延長線就可以同時把多個風扇接到主板上,短線設計也讓玩家走線更省心,振華MEGACOOL巨風120mm PWM風扇的售價是249元(目前曬單評價可以返50元京東E卡),對于高性能主機、工作站或者使用厚冷排的用戶來說這種高性能風扇還是必須的。

    這款巨風風扇亮點十足,比如三相12極直流電機、采用LCP材料、具有暴力的最大風量等,從我們的測試結果來看,它最完美的應用是作為高散熱需求的機箱風扇,擁有無與倫比的機箱有效風量,可以最大化它的價值。在搭配冷排/散熱器等阻抗時,雖說相應有效風量的絕對數值還是有小幅優勢,但轉化效率依然有提升空間,高檔位時噪音值確實偏大。作為振華首款高性能風扇,起點其實已是足夠高了,不過仍有打磨的空間,比如在高阻抗時期待有更好的表現和更有競爭力。

    多電腦用戶都會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給機箱所有位置裝上風扇,只要風扇夠多量夠大,沒什么是吹不涼的。

    正好我有位朋友實現了這個大膽的想法,但看起來他似乎并不滿意裝滿風扇后的效果。

    其實風扇裝多了,散熱效率也不是按正相關增長,裝一個恰到好處的風扇散熱效果可能比亂裝塞滿還要好。這次就講講怎樣規劃你的機箱風扇讓你的散熱效果最大化。

    不想看全文的精簡版攻略

    1、風道:合理規劃好風道,遵循前進上后出,下進后出的道理。對于大小各種機箱來說,能做到機箱風扇的進風與出風量相等那就最好不過,但一般來說,選擇負壓的散熱方式最快速起效。

    2、風量:即使你規劃好風道,覺得理論上沒問題了,但每個風扇風量不同也會擾亂風道,減弱散熱效果。最省事的方法就是使用一樣型號的風扇,參數都一樣,也不怕轉速不同影響風量。

    3、防塵:主機使用久了多多少少會積塵,這些灰塵會堵住機箱進風口,讓風量減弱,散熱效果變差。加裝防塵網是不錯的選擇,但治本的方法還是將家里的衛生搞好吧。

    4、噪音:這個點稍微有點題外話了,風扇噪音來源有很多方面:軸承,風量,灰塵附著,運行時的振動等。理論上低轉速的風扇會比高轉速風扇的聲音要小,選擇大口徑低轉速的風扇會保證有大風量的同時還有低噪音。

    風道是什么

    風道是主機散熱系統中最核心的部分,搞好了這塊,其他的都是小事。讓冷空氣進入,降溫發熱量大的部件,同時散走熱空氣,降低主機整體溫度,這就是風道的存在意義。

    首先大家要知道一個基本的物理知識: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火災時匍匐前進也是這個道理。

    而機箱的兩個發熱大戶:顯卡與處理器,是安裝在一個垂直安裝方向上的,那么理論上,如果沒有機箱風扇的輔助,最慘的就是CPU。

    機箱內部散熱效果跟機箱積熱程度以及機箱內部壓強很有關系。

    CPU和顯卡自身的散熱器其實足以處理它們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但排出的熱量并不是直接送出機箱外,熱空氣堆積在機箱內導致機箱內部溫度不斷提高,環境溫度提高即使散熱器再強,CPU和顯卡的溫度也會提高。這就是所謂的“積熱”

    那么,怎樣才能構建一個高效的風道呢?遵循前進后出的法則,我們用單風扇分別測試了前部三個位置的進風、上部與背部的出風散熱效果測試。

    經過我們測試,在安裝單風扇的情況下,當風扇以抽風形式工作時,散熱效果比進風形式更好。

    而在機箱的背部120mm風扇位裝一把抽風風扇散熱效果最為明顯。當然在機箱前部安裝進風風扇也能提供輕微的散熱幫助,但與“抽風”相比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上面的只是單風扇的情況,如果加多幾個機箱風扇,在機箱這種密閉“悶罐”中,要處理機箱內的積熱,進風量與出風量相等是最理想的情況,但日常中卻會出現兩種情況:

    當機箱處于“正壓”時,壓出機箱外的空氣并不都是高溫熱空氣,熱量排出機箱效率不高

    合理位置的抽風風扇,只會將熱空氣抽出機箱,由于“負壓”進入機箱的空氣則都是低溫冷空氣,散熱效率相當高

    總結:

    構建你的風道時,最好先以抽走熱風為前提,前進后出前冷后熱,考慮整體風道。經測試,CPU散熱器后方機箱風扇為抽風狀態時散熱效率達到最高。

    大風量,負壓的好基友

    機箱內部的壓強是否大于外部也關系到機箱的整體散熱效果。當進風量大于出風量,比如說我們裝更多用于進風的風扇,機箱內部壓強大于外部,內部空氣會被壓出機箱。

    而當出風量大于進風量,也就是裝更多用于抽風的風扇,機箱內部壓強少于外部,空氣就會自發進入機箱內。

    而結合之前的觀點,選擇大風量的背部抽風風扇,更有利于主機整體處于一個負壓的環境。

    像長城這種正面自帶巨大進風量的正壓機箱也不失為一種解決方案,直接簡單粗暴將CPU與顯卡的熱量從后方吹走,但沒有這種大風量的前置風扇建議大家還是選擇一個轉速高一點,直徑大一點的風扇安放在后面抽風吧。

    定期除塵,百利而無一害

    依稀記得當年大學搞義務維修,有個女同學抱著主機下來,跟我講她主機開機就很吵。

    拆開一看,隔夜飯都能吐出來:頭發,灰塵,各種昆蟲尸體,在她的機箱里到處都是,本來以為女生宿舍都非常干凈整潔,現在emmmm。。。

    言歸正傳,生活中的環境絕對不會一塵不染(不然無塵室是拿來干嘛的),你那臺裝了主機風扇的電腦就會源源不斷將灰塵由機箱的各種縫隙吸入。

    尤其是負壓的情況,如果長時間不清潔,灰塵堆積變成了厚厚的一層“土”也不是不可能。進風口堵死,扇葉跟轉軸附上了一層灰,散熱效果變差也是很正常的事。

    懶人省事的方案就是在機箱的風口處裝防塵網,從入口將灰塵擋在外面,清洗也非常方便,卸下來用水沖一下晾干就完事。

    不過防塵網也不是無敵的,細小的灰塵還是會被吸進去,這時就需要大家勤清潔住處衛生,定期給主機清塵,這些都是你能做到最直接的預防積塵措施。

    所以為了你的主機健康,勤動手做家務吧~

    題外話:不想鬧心,靜音扇是好選擇

    前面總結出來的觀點是:在做好防塵措施的前提下,風量大的后置抽風風扇效果最好。

    但正如大家平時吹的風扇一樣,檔數越大,轉速越高,風扇噪音也就越大,短時間還能接受,用久了真的就覺得越來越鬧心,游戲都操作不出來了。風量大且靜音的風扇,就是個比較折中的選擇。

    關于噪音:

    0-20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20-40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40-60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60-70分貝:吵鬧:有損神經;70-90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90-100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120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120分貝以上:極度聾或全聾;300分貝左右或以上:方圓20km的人不可修復性耳聾。

    為一個可自行動手組裝臺式電腦的數碼科技類博主,宅家自用的臺式主機必須要炫酷有畫面,現在的電腦桌搭基本分為兩大類,電競風和現代化極簡風,目前這套居家電腦大概是兩年前配置的,光機箱就消費了四位數,有點小奢侈。就這款機箱的外觀天生就帶炫酷屬性機甲戰士,機箱自帶RGB氛圍燈效,隨機搭配了六只同品牌的風扇,最近看有點審美疲勞了,效果僅有外圈是點亮的,想給它做個升級,這不就看到骨伽龍骨模組風扇 APOLAR 120 ARGB,這套風扇可厲害了,設計思路遠超我的想象。


    開箱

    開箱,外包裝采用單獨封裝,一個是一個的設計,封面標注了這款龍骨模組風扇 APOLAR 120 ARGB的品牌、品名、型號、RGB、核心功能,及中心碩大的風扇實物圖,方便讓購買者直接查看到產品的外觀。背部就是風扇的核心功能賣點,最大的亮點模組設計,這個設計絕對的方便自行動手的達人,下面一點點來。

    配件方面,僅打開一套展示。包括:風扇、冷排螺絲、安裝螺絲、螺絲減震墊、連接線、說明書。相當全面,第一次看到風扇和線材是分離式設計的,這說明什么,對理線非常友好。

    骨伽龍骨模組風扇 APOLAR 120 ARGB,這事一款12CM直徑的風扇,白色為透明七扇葉設計,正向旋轉,ARGB燈效,模塊化組裝設計、Q-stop雙重防震、金屬質感邊框。都是這款風扇的核心。

    • 風扇尺寸:130 x120 x28 mm
    • 風扇直徑:113mm
    • 額定電壓:12V
    • 額定電流:0.2A
    • 輸入功率:3.24W
    • 轉速:600-2200 R.P.M
    • 風量:75.38CFM
    • 風壓:2.59mm
    • 噪音值:31.68dB-A
    • 軸承:HDB液壓
    • 線長:500+10 mm (Fan)480+10 mm(ARGB)
    • 連接:4 Pin PWM / 3 Pin ARGB

    背部就是風扇的基本供電參數,及風扇的底部托盤,線材全部隱藏在托盤內,出廠工藝不錯。

    這個HDB動態液壓軸承,特點就是壽命更長,噪音更低。內部設計了一個穩定的油膜,在軸承運動中提供持續的潤滑能力,減少金屬之間的摩擦,降低噪音,,減少金屬之間的直接接觸,從而降低運行過程中的摩擦和噪音,可獲得更高可靠性和穩定性。

    設計精髓來了,模塊化設計,這款骨伽龍骨風扇的側邊采用可拼接設計,兩側有銅制的導電觸點,傳統風扇是沒個風扇都有固定線材,模塊化集成導電功能就是三個一組僅需一套線纜即可,這絕對是理線神器。

    對于強迫癥來說,這套模組模塊化組合真的是神存在,兩個風扇的連接處均涉及了卡扣,凸凹點位,對齊后安裝即可。組裝好的效果非常干凈利落,最多三個一組,盡量不要四個組合。

    風扇的邊框均采用金屬質感的框架設計,框架內置雙重防震,達到長期使用后的降噪能力,扇葉設計了導流效果,增強風道風向定位,實現箱內穩定降溫效果。

    ARGB 5V3針+PWM 4PIN接口,這也是常規的供電接口和主板接口,ARGB 5V3針為母頭無單獨甩出公頭,所以需要提前準備一個集線器,將所有風扇插入集線器,在用集線器連接主板的5V3針接口。

    安裝非常簡單,完全看手力,對準點位分正反,想按錯都難,因為錯位根本合并不了,發力插入兩個卡扣后,在安裝線排即可完成,這…真方便,而且常規6條線的風扇,僅需兩條線完成,真正達到免工具拆裝。

    先上一張更換前的風扇,當時感覺這種天使眼中心不亮的效果還挺酷炫,實則效果真是少了中心亮度還是差那么點意思。下面直接換風扇,上主角。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機,機箱正面安排了三個冷排散熱,螺絲孔位都是比較精準的,主板頂部兩個散熱,都是采用模組安裝,主板底部,電源上方一個散熱,全部都是正向風扇,主板上下散熱形成對機箱內的熱量向外排的效果,正面的冷排就是專門進行CPU散熱。半開放式機箱不封閉,怎么安都行,非常靈活。

    骨伽龍骨模組風扇 APOLAR 120 ARGB,比我之前用的風扇亮太多,絕對是電競風桌搭必備款,機箱能共安裝6只風扇,風扇不僅扇葉可點亮,側邊還有鋁合金裝飾燈條,實際目測效果真是酷炫到天花板。

    機箱主板為ROG華碩吹雪系列,半開放式機箱對其風壓、風量、風速,比封閉式機箱的散熱要求低很多,半開放機箱的主要散熱還是在于冷排和水冷。至于ARGB風扇的話,點亮酷炫、啟動噪音低、桌搭效果就夠用了。本款骨架龍骨散熱風扇沒有PC端驅動,完全可以根據ARMOURY CRATE主板軟件進行控制,效果同步主板的恒亮、呼吸、彩虹、流水、彩色循環、音樂響應等。

    整體娛樂電競、觀影追劇,拷貝解壓大行程壓縮文件,都有穩定的發揮效果,這也是對CPU冷排及向內主板的散熱得到了不錯的效果。

    經過5分鐘的機箱溫度情況,保持良好狀態,最大轉速2200轉/分鐘,滿速的話非常爽,就是一臺大風扇,站在機箱旁可明顯感覺到風速,HDB動態液壓軸承,導流扇葉,Q-Stop雙重防震,可實現風扇在工作中完全靜音狀態,不擾民,非常不錯。

    桌搭方面,設備的主色調為黑灰色系,好在骨伽龍骨模組風扇 APOLAR 120 ARGB這款全扇葉點亮效果達到了桌面點睛之筆。龍骨全扇葉點亮的效果非常豐滿,正面看非常養眼,就是這個桌面最靚的仔。

    總結:骨伽龍骨模組風扇 APOLAR 120 ARGB經過一周的使用感受,首先是真正的模組化設計,一組風扇僅需兩條線纜,這就方便了理線流程。HDB動態液壓軸承,導流扇葉,Q-Stop雙重防震,最高2000轉/分鐘,ARGB神光同步,作為一個散熱風扇,非常可以。每只風扇單獨包裝,價格在170元左右的價格可以接受。桌搭達人、裝機達人,可以試試哦。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