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以來無論在哪個行業都存在著鄙視鏈,學習上學霸鄙視學渣,格斗比賽中重量級鄙視輕量級,同理游戲界里也存在著完美的鄙視鏈,而站在游戲界頂端的玩家被稱為“硬核玩家”。
硬核玩家起先集中誕生在兩類游戲中,分別為ACT(動作游戲)和STG(射擊游戲),近年來MOBA(多人在線戰術競技游戲)盛行,MOBA游戲又成了硬核玩家的圣地。無論是ACT、STG還是MOBA,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可以在一種玩法中衍生出無限多種可能性的組合,硬核玩家正是靠著對玩法的不斷挖掘,產生盡可能多的組合,一步步登上游戲界的頂峰。那這幾種游戲到底如何發展?現今的游戲環境又如何呢?請聽小A于你娓娓道來。
今天來講STG(射擊游戲,包含但不限于FPS第一人稱射擊游戲,TPS第三人稱射擊游戲)。(ACT與MOBA,可以在我的其它文章里查找)
STG可以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電子游戲種類,1947年就有人設計使用八顆真空管來模擬導彈對目標發射,操作的旋鈕用于發射和調整導彈的航線與速度,這甚至早于棋類模擬游戲。STG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游戲形式都是橫版或豎版的飛行射擊類游戲,早期作品如《太空侵略者》《小蜜蜂》,再后來就出現了現在廣為流傳的《雷電》《怒首領蜂》彈幕游戲系列。
在橫版射擊游戲中,最為膾炙人口的非《合金彈頭》莫屬,它不只是簡單的位移,躲避與射擊,還能利用地形走位,拾取道具改變自己的攻擊方式,可以說是橫版射擊的巔峰之作。
談到STG的發展,絕對繞不開FPS(第一人稱射擊游戲)。1992年,Id Software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個FPS游戲《重返德軍總部3D》,在那個主流游戲還停留在二維視圖的年代,《德軍總部3D》為玩家提供了縱深的視野和能四向移動的游戲方式,給玩家帶來無與倫比的全新體驗。后來Id Software又相繼推出了《毀滅戰士》《雷神之錘》進一步完善了FPS的游戲體驗,增加了跳躍、障礙等功能,為現代FPS打好基礎。而現代FPS的代表《使命召喚》《戰地》都是經久不衰的大IP,《使命召喚》系列更是多部突破千萬銷量,成為最暢銷的單機游戲。
既然說到FPS,那就不得不提由FPS衍生而出的TPS(第三人稱射擊游戲)。TPS就是將FPS的視角往后拉伸,使玩家可以看到自己操縱的角色全貌,優點是使玩家清楚自己角色的運動軌跡,清楚與周圍環境事物的互動,增加更多的表現內容,缺點是會缺少臨場感與壓迫感。其代表作有《質量效應》《死亡空間》等。
近兩年最流行的STG便是“吃雞”類游戲,其實“吃雞”類游戲屬于戰術射擊游戲的一個分支,顧名思義就是將戰術與射擊相結合的游戲。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社交對于玩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射擊類游戲在競技中也不再單單只是尋求操作,而是在操作的基礎上利用戰術達到目標效果。《H1Z1》,《守望先鋒》這些也全部屬于戰術射擊類游戲。
當下《PUBG》在PC,手機端仍然如日中天,風格不同戰斗方式更為多樣的《堡壘之夜》《彩虹六號:圍攻》也有崛起之勢。那大家可以告訴小A,最喜愛的STG是什么嗎?有一起玩的可以探討一下~
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南美小猴子。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絕地求生:手游VS端游5大區別,圖5的出現,難怪刺激戰場會火》
作為電腦端最火的網友,絕地求生在今年年初就開始熱度暴漲,一直到現在即使玩家少了很多,但其熱度卻還是一直在前幾。而刺激戰場這款手游,因騰訊代理后,高度還原端游吸引了一大批的玩家。不過雖然是高度還原,但是還是有不少玩家只玩其中一款,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款游戲最明顯的5個區別對比吧!
1、玩家數,這兩款吃雞游戲都擁有為數眾多的玩家。但電腦端的玩家來說,上飛機之前有多少玩家,他就是多少人,特別是天氣不好的圖時,有時候你可能只能看到三四十個玩家在玩。而刺激戰場中,光子為了讓玩家有個更好的游戲體驗,能夠有殺人加分,會在不同段位之間安排電腦人出現。這點有好處也有不好的,有的玩家覺得電腦人太容易暴露位置,也有的覺得電腦人給自己練槍非常不錯。
2、隨時隨地,這兩款吃雞游戲,前者是電腦端吃雞的話,并不是隨便就能玩的。只有身邊有電腦在的時候,才有辦法坐上去玩兩局。而刺激戰場不同,只要你處在一個有信號的地方,拿出手機,隨時隨地就可以玩上一把。不管你是出門,KTV,朋友家,都可以玩吃一把雞,電腦玩家就無法這樣了。不夠兩者有個共同點就是都需要高配置才能玩的順暢。
3、充值入口,目前電腦端的絕地求生是可以充錢開箱子,或者第三方網站去交易服飾的。而刺激戰場目前還沒有開通充值入口,唯一一套曾經可以買視頻會員送槍械皮膚服裝的也成了絕版。不得不說,能充值和不能充值的外觀形象也是差距比較大。
4、真實性,這兩款游戲,雖然高出高特效兩款近距離看著都不會太差。但是一旦分離到遠距離,就能看出明顯差別了。刺激戰場遠一點的地方,直接就是除草功能了,遠處趴著的敵人一眼就能看到,就算你穿著吉利服,也無濟于事。而且到了一定距離后,開八倍都找不到人,而絕地求生的好處就是再遠都可以看到,只要你的倍鏡夠大!而且絕地求生完全消除聲音圖標,緊張感也會比較強,可能身邊有敵人都不一定知道。
5、外掛抵制,絕地求生之所以一直熱門到后來的熱度劇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外掛的問題。所以后期會想著與騰訊合作上線國服。畢竟藍洞也是個小公司,其最初的想法并沒有覺得可以入中國市場,沒想到做起來后,反外掛組的能力也是不足的。而刺激戰場由于是騰訊光子代理的,畢竟做了這么久的游戲代理,外掛的數量也是不多的。所以很多電腦玩家就是因為外掛橫行的原因,最后選擇了來到手游,難怪刺激戰場會火!
好的小伙伴們,你平時玩的多的是絕地求生還是刺激戰場呢?你覺得這倆還有什么區別,評論區交流一下吧!
月初的時候,博士和大家分享了文章《人氣媲美絕地求生手游,Free Fire是怎么成功的?》,講述了Garena旗下的手游《Free Fire 我要活下去》為公司賺了不少錢,如今已經是東南亞地區、南亞地區、拉丁美洲諸多國家的國民吃雞游戲。個人認為“在中低端手機上流暢游玩的特點”是《Free Fire》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
其實《絕地求生》的開發商Krafton(以前的韓國藍洞)也是認同上述策略的,他們在2019年上半年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推出了《絕地求生輕量版(PUBG Lite)》,這是一款改編《絕地求生》的游戲,主打特色就是中低端規格電腦或筆記本可以流暢游玩,而且還是免費下載的。這兩大特點和《Free Fire》是一樣的。
不過,兩款游戲目前的境遇可謂天上地下,《Free Fire》目前是Garena最粗的搖錢樹之一,而《絕地求生輕量版》已經正式宣布停止運營!早在2020年4月,官方就基本上“放養”《絕地求生輕量版》不管了,而堅持了一年后,終于關閉了官方網站。剩下的玩家還能玩到4月29日,而所有的服務將在5月29日關閉。兩者的項目策略是一樣的,都主攻中低端市場,為何結局如此不同?《絕地求生輕量版》為何只堅持了兩年左右就涼了呢?
博士根據自己的經驗分析了一下,得出以下四點原因:首先,《絕地求生》端游本身慢慢就不行了。近年來,手游市場越來越大,PC游戲市場占比有了一定的減少。這是宏觀的概念,反映在《絕地求生》系列游戲上,我們發現《絕地求生手游》越做越好,在2020年可是全球最賺錢的手機游戲;而《絕地求生》端游雖然仍然是Steam上的人氣游戲,但是各項數據早已沒有剛推出的時候那么華麗。PC平臺上《絕地求生》都在走下坡路,何況一脈相承的《絕地求生輕量版》呢!
其次,游戲停運的根本原因就是入不敷出。《絕地求生輕量版》與《絕地求生》原版是完全不同的服務器,而且開發團隊也是分開的。這不僅導致了版本更新內容是不同的,也告訴我們:當產品入不敷出的時候,Krafton可以隨時停止項目。《絕地求生輕量版》除了支持百人大逃殺模式之外,還支持4v4模式,包含了免費和付費季票。不過這都沒用,玩家們在季票上的花銷無法支持服務器的費用以及開發團隊的成本。
然后,外掛問題也嚴重影響了《絕地求生輕量版》玩家的體驗。我們知道:付費下載的《絕地求生》就飽受外掛的荼毒,那么免費下載的《絕地求生輕量版》顯然有過之而無不及!對于外掛玩家來說,在《絕地求生輕量版》里開掛,成本更小,被封了再開個號就行了。
最后,Krafton正在制作好幾款《絕地求生》新作,準備擴展“絕地求生”宇宙,不賺錢的《絕地求生輕量版》自然要砍掉了。目前已知的《絕地求生》新手游就是《PUBG:NEW STATE》,同時《絕地求生2》也在開發中。把《絕地求生輕量版》的開發人員拿來做新項目顯然是正確的選擇,或許2020年4月的時候,《絕地求生輕量版》的人就被調走了。
游戲項目停止運營自然還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歡迎大家留言補充。事情發生后,最不開心的就是依舊在《絕地求生輕量版》中堅持的玩家,大家只能去玩手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