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電子閑著
因為在讀研中,11月的時候,眼瞅著寒假放假回家,宿舍里的臺式機又帶不回去,在家想玩游戲只能另配一臺電腦。
當時的選擇有二:1.揀點垃圾,和家里有的一些電腦配件湊合湊合,裝一臺臺式機玩。2.買臺游戲筆記本。
考慮到家里的電腦是臺非常非常低端的核顯機(電源縮的連顯卡接口都沒有,CPU是200ge,薄皮機箱,128G固態),想要改裝成一臺能玩點單機游戲的電腦,也就主板內存能用,基本等于重裝,想想還是算了。
那就買臺游戲本帶回去吧,正好我也還有半年就畢業了,現在用的Thinkpad是實驗室配的,畢業后得還回去,早買晚買,遲早得為自己買臺筆記本用。
機型敲定了,接下來就是挑選買哪款筆記本。
身為貧窮學生,挑選原則自然是:能買二手就買二手,能買礦渣就買礦渣,性價比第一。
在閑魚挑挑選選,最后相中了一款經典礦渣,神舟TX9——低U高顯,厚實笨重,隨時可能暴斃,但是便宜。
我買的這臺,更是礦中礦——代工廠直接做出來發給礦老板的礦本,連神舟的標都沒打,只能從主板型號(N960Kx)和外觀,看出是和神舟TX9一個型號的。
11月中,在閑魚蹲了蹲,最后以1900元的價格入手了這臺TX9機器,配置為:G5905,RTX3070顯卡,4G內存,無硬盤,無電池、無屏幕。
入手之后,我從抽屜里扒拉出一塊512g的SN750 m.2固態,一塊256g的閃迪SATA固態,一塊8g的ddr4筆記本內存條,湊吧湊吧裝上去。(都是實驗室里,畢業同學的舊電腦報廢前,我去拆下來的二手件。)
然后在某寶和拼多多上買了一塊2k 165Hz的完美屏(380元)、一塊電池(136元)、一塊I5 11400(1026元,虧了虧了,現在買的話只需要820元了)。
然后把原配的G5905賣了190元,總共花費3252元。
東西是陸陸續續到的,先到的是筆記本本體和屏幕。
雖然之前沒裝過筆記本的屏幕,但是我膽子大啊,對著教程一頓瞎折騰,大力出奇跡,也成功的換上去并點亮了屏幕。
需要注意,這臺電腦直接連顯示器是不輸出的,需要先把屏幕裝上,才能看到Bios界面,然后裝系統。
跑完3DMark的20輪壓力測試,測了二十分鐘甜甜圈,瞅著沒什么問題,我就收貨了。
之后過幾天,電池和CPU也到了,裝上也一切正常。
還在學校的時候,有臺式機在,筆記本用的不多——也就12月初的時候,陽了被拉到隔離點隔離,用了幾天。
不過既然有這篇文章,自然還是翻船了。
閑話少敘,重點來說說翻船的經歷:首先壞的是電腦充電器,打了幾天游戲之后,某個早晨它就悄無聲息的去世了。當然我也不意外,因為剛收到貨我就發現充電器傷痕滿滿,飽經滄桑,寄了也在意料之中。
買了個新的群光230w充電器換上又能用了(成本加125元)。
接著是重頭戲,最嚴重的翻船:玩游戲藍屏!
藍屏代碼,video_tdr_failure (nvlddmkm.sys)
冷靜觀察,仔細分析,這是NVIDIA顯卡相關的藍屏代碼……
媽耶,怕不是顯卡涼了?
上網一查,有說顯卡虛焊的,有說核心掛了的,越看心哇哇涼……
莫慌,冷靜。
都說人一百度會死,萬一機子也一樣呢?仔細檢查一下,3Dmari和甜甜圈壓力測試都能通過,不像是顯卡涼了的樣子,看起來還有救?
接下來我先嘗試了一些方法看看能不能解決問題,癥狀總結如下:
1.不玩游戲時完全正常,上網看視頻做PPT,開一天都不會藍屏。
2.各種顯卡壓力測試軟件均能正常通過。
3.玩游戲藍屏(我玩的是原神),但是藍屏時機和顯卡負載以及溫度無關,激烈戰斗沒藍屏過。反之,通常在:打開地圖、打開合成菜單、和特定npc交互、播放某些過場動畫。上述這些情況時,有概率藍屏,且藍屏概率和停留在地圖菜單等界面的時間成正比。
4.更換驅動會對藍屏觸發概率造成影響,但是無法解決藍屏問題。
5.重裝系統、重置BIOS等不能解決該問題。
6.系統日志中存在大量的事件ID為17的警告,見下圖。
事件ID為17的警告
警告內容為DEV_4C01的設備出錯
就是這個警告,讓我最終查到了問題的根源。
……
略過中間一系列谷歌百度的經歷,最終在外網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些對該問題的討論和解答。
原來,出現這種警告以及藍屏,是因為Intel的11代CPU和Nvidia的30系顯卡都是第一次上PCIE 4.0,兩個不太成熟的初代產品碰在一起,就有概率出現這種Bug。
具體表現為PCIE通道不穩定,單獨使用顯卡或者硬盤的時候,都只會出現警告17。但是兩者同時使用的話,就有幾率會藍屏。
能查到的幾個解決方法如下:
1.開啟電源計劃的高性能模式并關閉PCI Express里的兩個選項。(來自外星人筆記本的外網論壇,據下面的回復來看能解決外星人筆記本上的該Bug,但是我嘗試過,在我手里這臺TX9上無效。)
2.在Bios里將PCIE版本切換為3.0。(來自Reddit上華碩主板的討論區,但TX9的Bios里似乎沒有提供切換選項,或許某些魔改Bios里能做到,可我不會。)
emmm,直接抄答案好像不太可行。
轉念一想,既然是PCIE 4.0造成的Bug,那么換成只支持3.0的10代CPU不就可以了?
花725元買了塊10400,換上去,打開游戲測試,一切正常~
12月28號換CPU,截止發稿日1月12日,天天玩游戲也再沒有出現藍屏問題,我宣布該問題已被解決。
期間把那塊11400賣了800元(掉價真快),然后瞅著12g(8+4)的內存不順眼,又淘了塊8g筆記本內存(100元)換上。
最后總計花費3402元。
礦渣有風險,入坑需謹慎。
本文章只作為解決該藍屏bug的記錄,如果有遇到相同問題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二,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不建議任何小白入手此類產品,如確需入手,請一定做好功課與思想準備。我也是個老垃圾佬了,折騰過的礦卡礦電礦盤魔改產品不少,才敢上這些產品。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00系列主板無CPU電壓,這種故障應該應該算是一個難點。
在工廠維修見過很多同事修不好這種板子,我也是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修板才總結出這種故障的維修方法。
修不出這種故障的,我都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這種板子的時序,確切的說是CPU何時發出VID。
今天就附上其中的一列不出CPU電壓的維修,代碼00,實測CPU電壓。接下來按時序,測一些基本條件,內存供電如下1.2V:
測量內存供電
VCCSA供電:
測量VCCSA供電
(VCCIO,VCCPLL)實測都正常。
時鐘正常,復位正常
測量時鐘
這里做一個重點敘述,測量復位是一個關鍵的信號,復位信號就是修這種上CPU,而無CPU電壓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因為CPU發出VID的前提就是CPU必須得到復位。有了復位之后,不出CPU電壓常見的有四種情況:
1、當然是CPU供電電路本身的問題(像微星的設計,一般都有CPU供電啟動開關,不上CPU時,短接開關出CPU供電,說明CPU供電電路無問題,開關就是CPU供電附近的兩Pin插針)
2、DMI總線,DMI總線只有在兩條以上的信號線出問題會導致無CPU電壓。
3、橋內部的一個VCC-PCIE供電0.8V左右的電壓,一般在橋附近連接一個100歐的電阻(此電壓是橋自身出發的,應該是通過電阻后給DMI模塊的供電)
4、VID信號,我這個板子就是VID信號問題,如下圖測量VID信號:
測量VID信號
電壓0.3V不正常,VID信號由VCC-PLL上拉,正常時1V。繼續檢修發現斷線如圖:
發現斷線
工廠維修經常出現的問題,鎖支架時打斷線。
這只是有復位之后不出CPU電壓的維修,相信很多人碰到的是無復位,無CPU電壓的情況。
今天就到這里,下次再聊聊復位的時序問題。還需要說明什么是100系列之后的包括200,300系列,上CPU無CPU電壓首先測復位信號,復位不出絕對是時序出現問題。
近兩年,在顯示器市場中,電競顯示器可以說是一只黑馬,從之前的少有人氣,到頗具關注。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來自電競行業整體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相關的產業布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購買電腦顯示器的主力人群正在朝著“Z世代”轉移,年輕一代對于顯示器與游戲息息相關的刷新率、響應速度、電競模式更加關注。
為了更好地搶奪這一市場紅海,不少傳統的顯示器品牌紛紛推出旗下帶有特色的電競顯示器產品,其中就包括了我們今天要了解、評測的創維G70。創維是國內老牌的顯示器品牌了,在電視、電腦顯示器市場中大有建樹。而今天所評測的G70,則是創維向著極致高刷電競產品的一次探索。
外觀:畫龍點睛,簡約別致
首先從產品的外包裝以及隨機附贈的配件中看起,外包裝上清楚地印有G70的具體型號—創維F27G70F,其中70應該是產品的具體型號,27則代表了27英寸的意思。同時醒目的”GAMING MONITOR”也在提示我們,這是一款專業級的電競顯示器。
產品清單中包括了顯示器主體、支持多角度調節的專業顯示器支架、電源線、Type-C數據線、一條DP1.2顯示數據線和一張帶有專業校色報告的文件。
創維G70是一款27英寸的顯示器,其正面采用了三邊窄邊框的處理,底部左右各有一個幽藍色電競氛圍燈的三角形凸起,對稱的設計讓這兩個氛圍燈可以做到很好的裝飾效果,同時也是整個顯示器最重要的辨識點,頗具特色。
顯示器整體外殼采用了磨砂的處理,保持了質感的同時也讓指紋不容易殘留在表面。
側面上,創維醒目的LOGO印在其上,下方還有隱藏式布線的使用方式。
提到這個隱藏式布線可以說是非常的實用,由于現在顯示器的輸入信號源越來越多,桌面上的數據線也是纏繞不分,這就讓隱藏式布線有了用武之地。只需要輕輕打開G70的支架后蓋,將線纜安放在設計好的槽位內,就可以做到一定的隱藏式效果。
背面上,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兩個對稱式的電競氛圍燈,仿佛是一對細長的神獸眼睛一般散發著神秘的藍光。燈光可以在OSD中進行設置,包括三種顯示模式等。
接口位于顯示器的底部,G70帶有一個電源接口、TYPE-C3.1接口、HDMI1.4、HDMI2.0以及一個DP1.2接口以及音頻輸出接口。
得益于可以多角度調節的支架,G70支持上下升降 120mm、垂直旋轉 90°、左右 30°旋轉、俯仰 -5°至 20°等多種狀態,可以讓用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角度,十分人性化。
OSD設置界面:簡單操作,豐富選項
創維G70的OSD設置操控鍵位于背面,采用了流行的單鍵模式,通過四向的調節以及點按來完成。
OSD一共有兩級界面,第一級位于屏幕的右下角,帶有色彩模式、游戲模式、節能模式的快捷入口,而二級界面則是傳統的OSD設置界面。
除了正常的顯示設置外,在“色彩”一欄中還可以挑選帶有“職業選手模式”的選項,在開啟后可以更好地突出暗部細節,增強畫面顯示性能,來更好地發現敵人與及時反應。
還有GAME PLUS電競輔助功能,在游戲中可以開啟輔助準星模式,讓狙擊槍等沒有自帶準星的槍械可以更好地發揮出威力。
由于配備了TYPE-C接口,就意味著創維G70可以實現與移動設備的互聯,最高支持15W的供電功率也可以保證平板電腦、手機、輕薄筆記本等設備的供電。
在連接到手機后,還可以通過OSD設置中的畫中畫功能讓電腦桌面與手機內容顯示在同一界面上,讓工作更加方便高效。
顯示性能:精準色彩,240Hz真香4
創維G70采用了一塊專業的Fast-IPS電競面板,這種類型的面板已經多次出現在大品牌的旗艦電競顯示器中,并且廣受好評。這塊面板擁有非常豪華的配置,包括240Hz的刷新率、5ms的原生響應時間、1000:1的對比度以及普通電競TN屏比擬不了的178°可視角度。
為了進一步驗證G70機制的電競性能,我們直接打開了最近大火的《CFHD》來進行了游戲實測。由于FPS游戲對于畫面流暢度有著超高的要求,這使得創維G70可以在這款游戲中大放異彩,極致的刷新率讓每一秒中都包含了240幀畫面,反饋給眼睛的實際細膩感覺不言而喻,相較于傳統的60Hz顯示器,其所帶來的觀感提升是巨大的。
同時對于射擊游戲來說,防撕裂以及高實時的響應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G70搭載了1ms GTC OD加速技術,可以讓游戲的操作與顯示的畫面更加完美地契合,從而鎖定每一個關鍵幀,超過對手的反應時間,輕松制敵。同時高效的FreeSyncTM Premium技術也被加入在G70之中,通過OSD可以輕松調出,當打開FreeSyncTM Premium后,屏幕的撕裂就會被大幅度的減少,智能調節顯卡與顯示器輸出幀率的同步,提升游戲整體體驗。
除了游戲性能外,為了進一步驗證這塊屏幕在其他方向上的可能性,我們對其進行了專業的檢測。
經過紅蜘蛛的結果顯示,在顯示器的出廠模式下,測得100% sRGB、85% AdobeRGB、95% P3。對于游戲顯示器來說,這個色域表現稱得上優秀,游戲之余應付辦公和處理色彩任務也不會拖后腿。
亮度與對比度方面,最高亮度為346尼特,除了0%亮度下,其余亮度中對比度均可以達到標稱的1000:1,面對日常使用沒有問題。
而在色彩亮度均衡性上,這款顯示器給到了我驚喜,在50%的亮度模式下,最大差值只有2.8,媲美許多專業的校色顯示器,這說明了創維在調校這款顯示器時就已經考慮到了其“能文能武”的屬性。
色彩準確度表現利用48組顏色標準測試,創維G70顯示器在48組測試成績的平均值為1.29,最大值為4.32、最小值為0.4,在游戲電競顯示器中較為出色,別忘了這是一款擁有接近90% P3色域覆蓋率的顯示器,與之搭配的良好色準可以為玩家提供視覺盛宴。
總結:創維G70是一款綜合實力不俗的電競顯示器,出色的面板素質讓其能夠在一眾的165Hz顯示器中脫穎而出,直奔240Hz這種位于頂尖的刷新率。而且出色色彩表現也讓G70可以勝任除了游戲以外的日常校色工作。
外觀上,雖然沒有更多的華麗的裝飾,但兩個對稱式的前置氛圍燈還是很好地烘托出了整個顯示器所呈現的電競感。創新的線纜收納設計以及整體工整的做工,都讓我對這臺顯示器有著不小的好感。總得來說,創維G70是創維邁進電競顯示器中的一款成熟作品,如果你想要在最近購買一款可以提升游戲觀感;同時又能完成一定的校色工作的顯示器的話,那么創維G70應該會是你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