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選擇主板,如果你CPU選擇了intel處理器,但是主板選了AMD主板芯片,那不就全錯了嗎,根本就無法進行下去了。因為intel處理器只能搭配intel主板芯片,而AMD也不例外,AMD處理器只能搭配AMD主板芯片。而且這些都是分等級的,都是需要先了解清楚了。
所以說組裝電腦有優勢,但是也有很多不好做的,最需要了解的就是組裝電腦的各個環節,以及看看是否組裝電腦的各個環節是否匹配,還有自己的需求。
總之,組裝機主要優勢就是價格便宜,但是選對了才便宜,不然真的是費時費力,還不如買一臺,即使品牌機一般配置方面搭配均衡性很差,往往顯卡都是比較低端的吧。
所以如果要手動組裝電腦,一定要先做好準備哦!
組裝電腦時要明確自己配電腦的主要用途
是打游戲或是辦公家用等等,一般游戲對機器要求稍高,家用辦公不用配置太高。最最關鍵的是預算金額是多少,在預算內配置一套高性能電腦哪是最完美的。
cpu+主板:cpu主要兩大廠商,因特爾和AMD,對于筆記本來說,因特爾更好一些。cpu其實不用選擇太好的,因為你看似花錢選了很高的版本,實際上能發揮多少,在選擇CPU、主板的時候,要特別注意CPU和主板的接口是否匹配,如果CPU是Scoket1接口的,主板必須買兼容Scoket1接口的。
cpu散熱器:電腦至少需要兩個散熱器,cpu散熱器和電源風扇是一塊的,所以買個散熱器就可以了。
顯卡+電源:對于游戲迷來說,顯卡是第一重要的,沒有一個好的顯卡,大型游戲就不要想了。顯卡分為英偉達和AMD。顯卡性能的判斷,一般來說,決定顯卡性能好壞的因素主要有核心頻率、顯存頻率、顯存位寬、顯存大小、流處理器個數。
選擇內存條的時候,選擇個16g 2666mhz的一般夠用了,不要盲目挑高頻內存,因為只有多開程序把內存占滿的情況下,高頻內存才體現優勢,不過那種情況太少了。
最后就是電源和硬盤的選擇了,如果電源選擇不好的話,電腦容易藍屏。一般來說要看CPU和顯卡的功耗,硬盤選擇性能相對穩定一點的。
想要配置一臺硬件性能高,價格又實惠的電腦就需要在預算金額范圍給各個配件先大致定價,貨比三家針對同等價位的配件再對比性能,以最優惠的價格配置高性能的電腦。
想不想自己DIY一下自己的電腦呢?
頭條創作挑戰賽#
自己DIY電腦的幾大主機配件:cpu、主板、內存條、固態、顯卡、cpu散熱風扇、主機風扇、電源、機箱
我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主流中端配置,完全能滿足游戲黨暢玩3A大作和畫圖黨的日常辦公需求。
首先說cpu:目前主流的中端cpu有:i5-12600kf、i5-13400f、i5-13490f、i5-13600kf
價位在1000-2200左右,主推i5-13490,其次12600kf,這幾款cpu在今后幾年完全能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
再說主板:超一線主板品牌:華碩,沒有之一,選擇絕對沒錯,就是同級別的主板相對價位也更高,同時用料也是扎實,華碩最能打(兼具性價比)的主板就是重炮手系列都是不錯的選擇。一線主板品牌微星、技嘉,中高端主板,性價比極高。例如微星迫擊炮系列、技嘉小雕系列都是不錯的主板原則。價格方面從幾百到兩千多,適合不同的人群原則。
內存條的原則就多樣化了,內存的選擇主要看顆粒的選擇,三大內存顆粒廠商三星、海力士、鎂光。隨著國內內存廠商的崛起,內存條的價格也隨之走低。只要選擇大廠顆粒的內存條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固態方面就直接推薦性價比天花板的幾款。三星980pro、金士頓KC3000、西數SN770、致態。這幾款固態,選擇絕對沒錯,直接上車就行。
顯卡方面,最擔心的一點,就是用新卡的價格,買到翻新礦卡。怕礦卡就買A卡6750XT,去年剛上市的新卡,不存在礦卡。價格方面比N卡的3070有大幾百的價格優勢,而且性能有過之不及,A卡的缺點是沒有N卡的光追效果。N卡怕買到礦卡,可以選擇3060tiG6x版本,避免有礦。也可以成等等黨,等4070或者4060。
cpu散熱:有風冷和水冷,建議首選風冷,水冷就怕漏液。
電源就選擇知名品牌就行。機箱就可以隨意選擇,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文作者:柔彤小貝
序:
——首先在這里還是先啰嗦幾句,俺不是閑的慌,而是喜歡值得買,每一篇分享出來的文章都能獲得小伙伴們的支持,每一次都有著滿滿的成就感,或許就是傳說中的緣分,讓你我牽連在這里。
家里的舊筆記本不要換臉盆,帶你玩出DIY新高度!
話說,上一次搗鼓【家里的舊筆記本不要換臉盆,帶你玩出DIY新高度】的文章,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照舊,我們還是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情況!
N133HCE液晶屏
經過改裝DIY=15.6寸顯示器
是這樣的,在好多年前,當樓主還是一顆“小白菜”的時候,聽了某jian商的忽悠,入手了這款所謂高科超級本,薄、快、準、狠...其實Ta的配置就是一個移動平板,處理器是Intel Atom x5 Z8300+4GB內存+64G硬盤,用了一個月,就卡出“仙”了,最后拆了屏幕做了個顯示器。
那么問題又來了,咱這塊把屏幕硬生生的取出來了,看到主板驚呆了,這就是所謂的超極本?國人macbook?第一款超薄輕巧超級超級本?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這明明就是一個平板換了件衣服,穿了馬甲而已,好吧,反正已經被坑了!!!再哭也挽回不了什么了,拆...
剩下的主板這部分又該怎么處理?廢物閑置?不...今天我還要榨干Ta最后一滴性能,就是把剩余的部分DIY成一個mini小主機,筆記本做主機?還有這操作,如果您也不信,那就一起來瞧瞧吧。
廢物利用:今天的DIY玩法同樣適合以下的小伙伴們。
例子1:手里的win10平板電腦屏幕爆了,換屏太貴,不換用不了,閑置心疼
例子2:手里的筆記本電腦屏幕爆了,不想換屏,閑置浪費,何不廢物利用
1:把所有的零件大卸八塊一一排列好,把電池、喇叭單元、排線、WIFI天線等等零件全部拆下來,也只有這些還能小小利用一下了,其它部分已經榨干凈了。
假如要定制的是這樣的...
然后效果應該是這樣的...
2:把元件先放一邊,現在要想的就是動手為Ta做一件衣裳,按我們中國話它叫——機箱,開始我想過許多種方案,其中就有CAD畫圖定制亞克力板,做一份圖紙,額...不懂畫,而且折騰起來費用就高了,所以還是以最廉價的方式,自己動手,一切從生活周邊開始物色,月餅盒太硬了所以淘汰,奶粉罐太大了所以淘汰,最后連我自己都不相信。
3:叮...叮咚...材料出現了,沒錯,就是這貨,這是我給娃兒買的雙頭水彩筆,我看中了這個塑料盒子,因為后面用刀開孔會方便一些,擼起袖子加油干,開始ing...
4:初步DIY的時候,也不知道會有今天的成功,所以在搗鼓的過程就沒拍照,所以沒有辦法一一分享過程出來,下面我就演示一下當時的情況,畢竟手工折騰,會有不完美,將就用...將就看....看官大大們就不要嫌棄了喔,畢竟...畢竟能力有限嘛,首先看中了這個小透明盒子,先把里面的雙頭水彩筆拿出來。
5:初步規劃一下,大致的位置,也就是說我們要把剛才拆下來的元件通通曬進去這個小盒子,例如我要在這個位置放電池,在那個位置開孔放揚聲器,在左邊焊接一條開機線...
6: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全部塞進去了,相關的細節部分我都進行了標注,其實并不難,難的地方就是布局和安放,還有一點就是需要手工刀慢慢的開孔、打磨、拋磨...
7:由于原來的開機鍵是在鍵盤上的,怎辦?不會叫我把鍵盤也移植過來吧,那不就成了大主機了,而不是迷你了,我覺得在這個上是最難的,就是要用萬用表查詢開機那條線路,然后通過飛線焊接出來。
8:在這里我還安裝了一個暗鎖,沒有任何按鈕,這兩條焊接出來的線就是電源開關鍵,通過鑰匙接觸則可完成開機...亮了,居然亮了...沒報廢耶。
我們最后來看一下完成后的樣貌,整個主機沒有任何一顆螺絲,大部分采用熱熔膠固定,如果也想搗鼓的朋友,記住一點就好,有些地方記得“絕緣”處理,別讓電子元件觸碰到就好。這個小盒子里裝的就是一臺“如假包換”的小主機,我現在把它叫做下載機.
主要是利用它打開迅雷,下載高清流媒體電影到移動硬盤,然后拿到客廳的電視機上看,自我感覺還是挺有意思,不放過任何一個地方,把Ta榨干,但在顯示器的部分就有些不喜歡,把HDMI接口開到頂部了,感覺好丑,如果放在底部的話,會美觀許多,等我有時間了,再搗鼓搗鼓。
好吧,再來看先折騰前,跟折騰后的區別!原來一個好好的筆記本就給我這樣硬生生DIY做成了一個顯示器和一個小主機,是不是覺得我好想“吃飽沒事干”的樣子,人家還不是因為你們喜歡看,所以才搗鼓的,好了,今天的搗鼓到這里又結束了??ヽ(°▽°)ノ?
PS:好多小哥哥小姐姐都在擔心我家里的東西,心里肯定都在想,照你這個速度下去,家里的東西不都給你拆個遍,什么電視,電腦,電動車,汽車,電飯煲,電池爐是不是都要慘遭你毒手了。
我只能偷偷的擦著眼淚說:“只要親喜歡,拆遍了又有何干”,我輕輕的來,輕輕的走...不帶走一篇云彩,只帶走你的一個贊、收藏、關注、回復,這樣一切就都足夠了 。
寫在最后:
筆記本DIY迷你主機就這么完成了,當然,我還可以分享更多噢,記得關注我噢,或者你想看什么類型的,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回復告訴我,只要我手里有的東西,我都愿意為你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