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管高通向世界宣布首款基于移動處理器的筆記本已經有多年時間,但這些筆記本都存在各種局限性。相比較采用英特爾處理器的筆記本,這些采用高通處理器的筆記本無論是性價比還是性能方面都有很多的不足,因此并非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不過高通并未就此放棄,希望憑借著高通驍龍8cx處理器再戰英特爾。作為首款搭載該處理器的筆記本,三星Galaxy Book S被寄予了很高的厚望,那么這款筆記本的表現如何呢?相比較目前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主流筆記本,又有什么優勢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開始評測之前,讓我們來看看Galaxy Book S的規格參數

    ● 13.3英寸全高清TFT顯示屏

    ● 7nm八核2.84GHz Qualcomm Snapdragon 8cx處理器

    ● 8GB的RAM

    ● 256 / 512GB存儲(最高1TB microSD擴展)

    ● 305 x 203 x 11.8毫米

    ● 0.96公斤

    ● 價格:999美元起

    ● 發售日期:今年晚些時候

    原本外媒認為宏碁的新款Swift 5(990g)已經將機身工藝做到極限了,而Galaxy Book S進一步減少了機身重量,重量重量只有0.96千克,最薄處邊緣只有6.2毫米。在IFA大展現場體驗的時候,上手的第一感覺就是“太輕薄”了。

    在擁有卓越外觀的同時,Galaxy Book S也具備非常好的做工,使的整體看起來非常漂亮。該設備在發布時有兩種顏色可供選擇,配色可選土金(Earthy Gold)和銀灰(Mercury Grey)。

    不過受限于機身尺寸,在端口上的支持并不是特別豐富。如果你希望連接外設或者顯示器,只能通過兩個USB-C端口進行擴展,分別位于設備的兩側。鍵盤上方嵌入了一個WindowsHello認證的指紋傳感器,用于安全解鎖。

    至于顯示器,Galaxy Book S配備了13.3英寸TFT觸控面板,分辨率為1,920 x 1,080。在現場體驗中外媒Expertreviews編輯認為屏幕色彩精準,看起來非常不錯。

    在性能上這款筆記本搭載了高通驍龍8cx處理器。據說與英特爾酷睿i5相當。在驍龍8cx的加持下,其CPU性能較基于驍龍850 SoC的Galaxy Book 2高出了40%、GPU 性能提升80%、但仍延續了被動式(無風扇)散熱方案。

    高通首席執行官Steve Mollenkopf 表示:“驍龍8cx芯片組可開啟始終連接的新時代,方便用戶在任何地方輕松地開展工作,提供極佳的多任務有娛樂體驗”。在兼顧峰值性能的同時,高通還拒絕在電池續航方面有所妥協,從而打造出了強大的設備體驗,提供了優質的移動計算功能,以及智能機般的移動性和連接性。

    著All-in-One Pro的發布,三星繼續逐步回歸臺式PC市場。

    All-in-One Pro擁有超薄的金屬框架,尺寸僅為6.5毫米,提供了一種極簡主義美學。PC的顯示屏尺寸為27英寸,可提供4K分辨率。

    在音頻方面,新款三星All-in-One Pro PC配備了支持杜比全景聲技術的3D揚聲器。在內部,這臺個人電腦搭載了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但該公司沒有具體說明具體型號。

    此外,內存和固態硬盤的容量也沒有詳細說明,但基本配置可能至少提供16GB內存和256GB存儲空間。

    電腦提供一個HDMI端口、幾個USB Type-A端口、一個以太網端口和一個標準耳機插孔的物理連接。無線選項包括藍牙5.3和Wi-Fi 6E。它有一個內置的網絡攝像頭,可以滿足基本的視頻會議需求。

    Pro的標價為199萬韓元。目前,這款電腦在韓國接受預訂,官方發布日期為4月22日。

    文作者:風自由

    便攜生產力工具

    差旅生活本身就很苦哈哈的,故此一臺便攜的生產力工具是整個輕量化差旅的終極奧義。

    玩戶外的都越來越講究輕量化了,出差其實跟出游差不多,輕便化出差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得有個綜合性能不俗、體積小、重量輕同時待機時長高的筆記本,這樣一個背包就可以做到兩三天的短途差旅。絕大部分時候,短途差旅相信很多人對于出差用筆記本的功能要求都不會太高,無非就是文字表格處理而已,演示個PPT什么的,再加上空閑時間看看電影玩玩游戲。

    便攜生產力工具需要具備如下幾點:

    1、標準的辦公軟件應用,文字表格ppt的處理能力。大數據量文字錄入以及表格處理肯定很多手機是沒法處理的。尤其是表格,在表格處理上屏幕的可視面積越大越好,同時分辨率越高越好,這樣單屏內表顯內容更完整。

    2、長時間的待機能力以及便攜式的充電器。長時間待機很方便隨時拿出來操作不用擔心電量問題,以前傳統的電源太沉太大了,同時充電要盡可能的方便。

    3、標準的IE等瀏覽器使用,很多公司的線上OA一般都是以IE為標準的,換別的真的不好使,不是無法下載附件就是無法在線直接預覽表格等,至少我們的是這樣的。

    4、良好的鍵盤布局以及手感,因為差旅辦公大部分都是文字處理郵件回復等等工作,可能還會有公司要求周報等,故此在一定量的文字量輸入上,手機是解決不了的。

    5、性價比要高,既然定義為工具級的產品,那么顯然不能價格過高,因為差旅途中未知太多,故此價格定位一定要有上限,我覺得五千左右為宜。

    6、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便攜,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產品基本都重新在定義各自的黃金13寸,屏幕小于這個尺寸的在做表格等方面弱勢明顯,大于這個尺寸的一般體積跟重量都會相應變化,但是體驗上差別不大。

    華為MateBook 13筆記本電腦開箱

    因為整篇篇幅較長,故此包裝箱等等照片就不拍了,直接進主題。

    外觀

    ▼機:身A面自信的華為logo,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喜歡無LOGO設計。

    ▼3:2的屏幕尺寸,使得的整機看起來更加緊湊,而且就差旅便攜而言,這個尺寸的屏幕在生產力方面要優秀多,后面表格等方面演示可以看到。

    ▼鍵盤布局為了更加舒適輸入,整體鍵盤占比很高,同時觸控面板的體積也不算小。

    ▼不同于X_Pro的產品,攝像頭還是比較傳統的位于頂部劇中。

    ▼屏幕下方有品牌LOGO標識,希望華為可以出一款無印良品款,去掉所有的LOGO標識。

    ▼觸控板下方設計成一個方便開屏的凹槽,也許是因為屏幕開合處新機子比較緊,嘗試了幾次都無法做到單手開。

    ▼機身右下角有兩個標識,一個是本機的特色功能一碰傳,一個是CPU的標識。

    ▼整機的開合角度并不大,不能做到全平狀態,盡管屏幕全平貌似也干不了啥。

    ▼屏幕左側Type-C接口以及一個音頻輸出口。

    ▼右側只有一個Type-C的接口,這樣的設計出于極簡設計,且訴求機身更輕薄,沒有U盤借口。

    ▼機身底部有四個軟墊,一方面用于聲音外放的時候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估計也是基于散熱的考慮。

    ▼這款筆記本的外觀部分除了四邊窄邊框整體尺寸較小以外,本身并不驚艷,但是經典。

    屏幕

    ▼13屏幕比例對比小米15.6的屏幕,所以如果就辦公而言,可以看到其實筆記本整體屏幕的高度幾乎相近,不同的在于屏幕的寬度,所以如果辦公以及瀏覽網頁等等,兩個尺寸的屏幕差別并不明顯,主要差別在于觀看視頻以及游戲方面

    ▼亮面屏跟霧面屏幕各有優缺點,這款華為的采用的是亮面屏,優點亮度稍高,且清潔打理起來容易,但是缺點就是反光。

    ▼可視角度不錯,色彩也比較驚艷,具體可以看后面的屏幕評測部分。

    ▼進入屏幕內部看下可視角度,可視角度這事雙刃劍,哈哈別人偷窺的時候也方便。

    指紋

    ▼指紋識別以及開關鍵集合到一起,這樣的設計在使用上很舒服,每次開關機沒有多余步驟(我現在的筆記本指紋識別是在觸摸板上,所以需要兩步才能完整開機)。

    ▼目前使用大概一周左右的事情,指紋的識別率遠遠高于之前的筆記本,在皮膚稍干燥或者濕潤的時候識別率都很高(跨度北京/長沙)。

    鍵盤

    ▼鍵盤采用全尺寸鍵盤設計,我想應該是考慮到讓各個鍵距更寬些考慮,鍵盤使用手感舒適,這點很意外。

    ▼更大面積的觸控面板也為了更好的多手勢操作,這類操作就好比快捷鍵一樣,習慣了會大大提升辦公效率,但是前期肯定需要培養下這個習慣。

    ▼我身高180,體重接近200,所以手的尺寸就算不是XL也是L號的,目前這篇評測很大一部分就是通過這個鍵盤來輸入的,使用上沒有覺得有什么不變,甚至還會覺得好于我目前使用的15.6寸筆記本的鍵盤。

    工藝

    工藝細節控可以看看下面的兩張顯微鏡下的圖,分別是筆記本表面涂層處理以及觸控板的切割表面。

    ▼手頭正好有個給孩子買的顯微鏡玩具,放大了看了看筆記本的表面涂層。

    ▼下圖上面的邊緣部分為觸控板上的切割部分,下面是筆記本的涂層,關于是否能看出來工藝好壞我也不知道,就是正好手里有個玩具顯微鏡,然后就拍了兩張。

    華為MateBook 13筆記本電腦測試

    綜合性能測試

    為了測試的更加系統,所以在SATM上購買了正版的的PCMARK/3DMARK/以及 VRMARK套裝,這樣可參考的評測細節更完善,同時可評測的類目也更多些,而且相比某大師而言這個可能更加客觀一點,最主要是有基于日常工作使用的很多壓力測試。

    ▼MateBook 13的系統硬件讀取。重點數據14納米 Core I5-8265U;

    PCMARK

    ▼因為是正版所以支持PCMark 10 Extended 是較長的測試,較長涵蓋更廣泛的活動。它采用比典型辦公室工作任務更嚴苛的任務,幫助機構全面測評系統性能。PCMark 10 Extended 采用一些嚴苛的注重 GPU 和 CPU 性能的顯卡測試和物理測試,拓寬了PCMark 10 基準測試的范圍。

    ▼測試為自定義全開設置,參見下圖,所以對比結果得分也需參考下圖。

    ▼測試中使用基于實際應用和活動的測試來衡量PC的性能,包括瀏覽網站、視頻聊天、編寫電子表格、編輯照片和視頻、玩游戲等日常任務,并給出一個整體評價分數,這款筆記本的最終得分為3563,這個分數測試過程中比較隨機,沒有對電腦進行特別設置。

    ▼基準測試結果附帶硬件監控圖表。使用這些圖表可以查看測試期間各種性能和硬件指標是如何變化的,參考值看溫度、頻率、功耗之間的對應關系,在峰值以及下降趨勢的時候會有時間節點。

    ▼可以對比參考CPU溫度和GPU溫度的變化。其中頻率圖表抓喲是看CPU頻率、GPU核心時鐘和GPU內存時鐘之間的變化,還有GPU的符合狀態情況。

    ▼本身這款筆記本也屬于便攜類的產品,帶M150獨顯,能得到這個分值已經算是比較不錯的了,尤其參考上面表格以及網頁端得分還是比較滿意的。

    3DMARK

    里面測試的內容很多,SKY DIVER主要適用于游戲手提式電腦以及中端PC,前面四個都是4K標準測試,所以直接看適合的最好

    筆記本調節到最佳性能,插電的狀態下測試結果為11116,這個分值應該是很不錯的了,根據技術文檔中強調“If your system scores more than 12000 in Sky Diver, you should run Fire Strike”,已經接近12000可以進行更高水平的測試了。

    PS:據說i7版本可以跑到13800左右,因為沒有對比也就不知道真假了,但假設這個便攜本真能跑到接近一萬四,性能也確實夠變態的了。

    聯網結果查看,這個結果還是很不錯的,比我去年的小米pro高出來不少呢。

    曲線數據參考

    一個不適合本機測試的測試,time spy是10里面測試難度最高的,反正能跑下來有成績就非常不錯了。

    壓力測試主要是測試筆記本的穩定性,基本就是把上面的測試連續跑個20遍,用于測試檢查系統可靠性和穩定性。當然這個測試也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本機的散熱是否夠用

    ▼本身新筆記本在常規室溫下進行壓力測試,理論上應該難度都不大,盡管跑的還是 DirectX 12 基準測試。渲染分辨率 2560 × 1440 。

    上訴測試只能很直觀的得到一些相應數據,雖然很科學,但是真正游戲以及觀影等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可能,所以后面會詳細闡述這款筆記本在各項測試中的表現。

    屏幕測試

    屏幕對筆記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款matebook13采用13寸IPS鏡面屏,2K的分辨率(2160 x 1440),采用我個人覺得最適合辦公的3:2比例,開合角度最大可以達到160度。100% sRGB色域,最高300尼特的亮度,采用非觸控屏幕。

    關于全面屏以及屏幕細節等可以看曬單部分,接下來主要是屏幕的測試部分,先從這個300尼特的亮度測試起來。

    ▼這個屏幕剛開始測試的時候給我干蒙圈了,我調整到最大亮度測試得出來的結果居然是17尼特,差點直接去后面寫差評了,但是一想不對,可能存在設置的問題,畢竟就算實驗室數據也不能差別那么大啊(廠家標稱是300的)

    原來詭異的地方在于出廠設置的默認值中,屏幕是感光自動調節的,那么如果你跟我一樣,不需要經濟性能,只需要最佳體驗,一定要記住在屏幕顯示設置,把那個自動調節選項勾掉,這樣才能更好的體驗這塊300尼特的2K高分硬屏。

    ▼屏幕單色拍攝后的動圖,可以看到這塊屏幕因為屬于中等偏亮的,所以色彩表現上比較艷麗。

    ▼單色視頻拍攝轉動圖,有一定的壓縮,中心點那個不是壞點,是鼠標指針,為了證明不是錄屏。

    ▼測試模擬信號的干擾水平,畫面穩定的顯示設備更佳

    ▼呼吸效應程度,邊緣線條穩定的顯示設備更佳,在暗部可以看到快速呼吸閃爍結束后,四角邊緣有一定漏光現象。

    ▼通過線條的相同的寬度,以及線條是否平整。尤其是屏幕的邊緣來看屏幕整體呈現形式是否有誤差。

    ▼屏幕的對比度測試,一般的非專業顯示器無法區分最后一行的色塊邊緣,可以通過視頻來看,倒數第五左右邊緣相對就模糊了,當然要是能完整看清楚了反而不可思議了。

    硬盤

    ▼硬盤型號為三星的mzvlb256hahq,具體在三星官網可查,屬于三星固態硬盤中主要用于筆記本產品。

    續航/充電性能測試

    ▼電池型號為 Huawei華為hb4593J6ECW;網上能查到的信息如下:電壓 7.6VV 電池容量7410mAh (56.3Wh) 電池成分Li-Polymer(鋰聚合物電池)。

    ▼下面為筆記本的時間使用記錄,因為前面主要時間是在編輯這篇眾測文件,所以時間截取的節點不是整點。

    因為節能模式下測試太費勁了,而且相信絕大部分人日常不太可能長時間使用節能模式,就好比你買個3.6V6的車,結果天天開ECO模式(盡管也不一定有)。

    辦公軟件測試

    既然這個機子在我看是定義為便攜式生產工具的,那么從下面幾個簡單的應用場景來看下,2K 3:2的屏幕是否適合辦公使用

    ▼2K分辨率下,基于屏幕的尺寸,在顯示設置中,默認的布局以及縮放中,被默認放大150%,這樣的好處在于對待機使用、系統性能以及舒適性,確實存在一定好處。

    參加下圖,分別為100%的比例,125%的比例,以及150%的比例。就我個人感覺默認150%的的放大比例是合理,畢竟13.3的屏幕下百分百的比例字看著太小了。

    ▼在放大了150%的比例下是否會影響使用呢,我個人覺得不會,可以參考下面這張截圖,這個就是我現在目前正在編輯狀態下的真實截圖,我覺得這樣舒適度很高,而且就網頁瀏覽而言3:2同等尺寸上在很大程度上優于16:9.

    ▼文檔編輯狀態下可以看到左側提綱,右側正文使用順暢,3:2的屏幕在辦公應用上,要舒適便捷的多,因為16:9的屏幕,比如15.6寸的相比13.3在辦公使用上,有用有效的顯示面積其實是一樣的。

    ▼表格部分,上下對比分別是2K分辨率下系統默認的150%跟100%狀態,這個其實自由度就很高了,在制作表格的時候150%足以了,但是如果審閱多行表格的情況下,可以在100%顯示比例狀態下查看,更為高效便捷。

    通過文章一開始的對比圖可以看到,13.3 3:2根 15.6 16:9上下的寬度基本是一樣的,所以就辦公性能跟便攜之間的平衡,還是3:2的更為適合差旅使用。

    游戲性能測試

    游戲測試中因為我本身就不是游戲愛好者,玩的游戲也少之又少,故此只是采用可能比較流行的吃雞游戲來進行測試。

    ▼為了不讓篇幅拉的那么長,把游戲的六張截圖放到一起了,可以看到第一張默認的游戲配置,當然不論流暢性還是其他的都是基于這個配置下完成的。

    配置2K分辨率,高級設置中,整體質量 后期處理等等都是默認的非常低選項,這也確保了游戲中基本都在60幀左右的范圍,可以看其他的五張截圖,雖然是非常低,但是現實效果還算可以,該有的植物一株不少,反正不影響娛樂。

    ▼游戲過程中直接采用了游戲錄制,看下這些GIF,這個真實反映了游戲場景中硬件的流暢性,就我感覺還可以,因為很少玩游戲,所以確實沒有太多概念。

    默認的設置模式下,平均的在50-60之間,正常娛樂吃雞沒什么影響,但如果希望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肯定還得是那些真正的游戲本。

    影音性能測試

    影音測試主要是幾種常見片源,包含4K高碼以及8K低碼的片源,測試主要是針對硬件性能,因為就這個本256G的存儲,也不太可能放很多高碼高分的片子。

    4K藍光原盤直讀----測試結果正常播放

    ▼測試內容為DTS.Demo.Disc.Vol.21.2017.2160p.UHD.Blu-ray.HEVC.DTS-X.7.1藍光原盤,平均8M以上的碼率,峰值15M。相比游戲性能測試,電源資源我更豐富些,因為游戲確實不怎么玩。

    不足-拖拽出現卡頓,對于單體20G的文件而言,這點倒是能理解。

    mpls為藍光原盤的源文件,用完美影音讀取的時候會直接表示為文件,而不是原盤。

    4K高碼測試片源-測試結果正常播放

    ▼這是日本6月2日開播的CS128度 4K頻道的測試片段, 4K 36Mbps H265 60fps TS。

    4K高碼測試片源--測試結果正常播放

    ▼這個是4K高碼率的片源,接近10M碼率,幀數都在30左右,對硬件播放還是有一定要求的,之前測試中部分集成顯卡低端便攜本是無法播放的,本次測試的matebook 13順暢播放。

    M2TS藍光原盤片源----測試結果正常播放

    ▼這個是藍光碟中截取的片源,難度高于傳統1080P,最大碼率3M多,對目前的一般硬件來說難度也不高。

    8K測試片源----測試結果正常播放

    ▼影片解析度是7680x4320達到8K,但是這個8K的片源碼率很低、fps也不高,所以其實對硬件其實要求并不高,難度還不如最上面的1080P高碼率的。測試結果正常播放,沒有丟幀,因為本身難度也不高。

    ▼就像上面說的一樣,這個片源只是分辨率到了而已,碼率跟FPS都不高,所以其實一般帶獨顯的硬件應付難度都不大。

    其實就差旅使用而言,絕大部分的日常除工作外,至少我大部分時間娛樂使用都是看個電影來解決差旅時光,當然隨著以后越來越多的飛機上有WiFi,估計也就指不定跟飛機上干什么了呢。

    散熱性能測試

    超薄筆記本緊湊的設計以及雖然超薄但依然需要保持性能的特性,所以筆記本設計中散熱這個環節需要重點關注下,因為性能越是優異的產品,那么是否能用的夠久,就完全取決于散熱系統是否夠優秀了,最起碼玩一個小時游戲不至于當暖寶寶用。

    ▼下圖為華為的鯊魚鰭風2.0扇設計,cpu跟GPU獨立散熱,使得散熱更高效。

    ▼后面我有統計完取了平均數的直觀圖,這個就是為了證明我的數據不是瞎寫的而已,是實實在在測試了,并不是瞎估計出來的。測試說明可以參考下圖左側,筆記本通電跑各種軟件以及測試大概三個小時左右,基本上我覺得應該能接近溫度峰值了。

    ▼因為家里的測試儀器都裝一個箱子了,索性連輻射一起測試下,測試中得到的最高值是0.47,雖然報警但是這個屬于貼機測試,手機都要比這個大的多。

    ▼下圖會比較直觀,筆記本溫度最高處是在屏幕的鏈接軸上(對著出風口),其次F1-F3 F7-F9上面金屬位置。手托的位置基本還可以,不存在過熱的情況。

    綜述

    一句話評價:這個筆記本從拿到后帶著出差一周時間,應付日常辦公毫無壓力,基于尺寸在“小桌板”上使用也得心應手,合適體積、重量,出色的屏幕、超長的待機,以及5K的售價,都讓我覺得這是一款綜合性價比很高的產品,盡管并不完美。

    亮點

    1、全金屬設計,工業設計感不錯,整機完整度很高,在產品工藝上沒有什么槽點,這點也是大廠該有的風范。

    2、2K的屏幕顯示效果突出,在辦工應用上可以看到更多表行,在娛樂方面游戲跟電影效果更佳理想(當然有個槽點就是需要右鍵關閉下自動背光調節,屏幕看著還舒服點,要不太暗了)。

    3、鍵盤手感竟然出奇的理想,對比某pro也毫不遜色(當然可能是某pro退步了),不松散有回饋,且有背光支持,使得在多環境下進行文字錄入都能得心應手。

    4、小本內置獨顯使得日常娛樂有了可能,在測試中嘗試多款游戲以及高碼率的影片都毫無壓力。

    5、內置正版系統以及office,開機速度開,在辦公應用上安全穩定,這也是便攜差旅本的一個核心要素。

    6、就目前這一周的體驗而言,指紋識別率很高,并且因為跟開關設計成一體的,在使用上也更為便捷了。

    不足

    1、不可以單手開合,雖然這個并不是什么問題,只是習慣性的覺得好的筆記本應該可以做到這點。

    2、充電器的插頭不可折疊,雖然充電器體積大小已經很不錯的,但是突出的插頭不能折疊還是會影響日常攜帶。

    3、兩個Type-C的接口設計稍有不便,雖然可以通過Type-C的U盤來解決日常工作問題,但假設需要外插別人的U盤等,還是很不方便。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