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蘋果 M2 款 MacBook Air 在雙 11 的最低售價可達 8578 元,這樣看翻新版也不是很香,大家可以考慮購買全新的。
IT之家了解到,蘋果 M2 款 13 英寸 MacBook Air 筆記本于 2022 年 7 月發布,這是該機的翻新版首次上架,搭載最基礎的 8 + 8 核 M2 芯片,為深空灰色,配備 30W USB-C 電源適配器,享受蘋果官方一年保修服務。
據蘋果介紹,新款 MacBook Air 擁有全新纖薄設計、四種優雅外觀,配備更寬大的 13.6 英寸 Liquid 視網膜顯示屏,1080p 高清攝像頭,支持 MagSafe 充電及更多強大功能。
搭載 M2 芯片的 MacBook Air 配備性能更強大的 8 核中央處理器及最多 10 核的圖形處理器,幫助用戶更快完成更多任務。100GB / s 的統一內存帶寬和支持最高 24GB 的高速統一內存讓新款 MacBook Air 能輕松處理更大、更復雜的工作流。
M2 款翻新版 MacBook Air 點擊訪問:蘋果中國官方在線商店
《蘋果發布新款 MacBook Air:劉海屏 + M2 芯片,9499 元起》
上周二凌晨的 WWDC 上,除了最新的系統,蘋果還推出了兩款搭載 M2 芯片的 MacBook,一個是全新設計的 MacBook Air,另一個則是今晚(6 月 17 日)要開啟預售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全新 MacBook Air 在蘋果官網的狀態依然是「發售日期稍后更新」,想要入手的朋友還需耐心等待。今晚(6 月 17 日)晚 8 點開啟預售的是搭載 M2 芯片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的全部型號,并將于 6 月 24 日(周五)正式發售。
蘋果官網提供了兩種標準配置,均搭載 8 核中央處理器、10 核圖形處理器以及 8GB 標準內存,僅有容量差別。256GB 版本售價 9999 元,512GB 版本售價 11499 元。
當然,你也可以對 MacBook Pro 進行個性化選配,最高可選擇 24GB 統一內存、2TB 固態硬盤,售價為 18999 元。按照以往經驗,進行個性化選配后,配送時間會根據選配不同而有所延遲,無法在發售日當天(6 月 24 日)拿到機器。
如果按照網絡上推薦的一般配置,16GB 統一內存搭配 512GB 固態硬盤的售價為 12999 元。
從發布會來看,新款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似乎只更新了 M2 芯片,再加上同時發售的 MacBook Air 和去年發售的 14 英寸 MacBook Pro,選擇哪一款就成了問題,畢竟萬元支出,選錯了可不是一句「理解萬歲」就能解決的。
▲ MacBook Air
首先就是全新的 M2 芯片,這款芯片提升的不只是性能,還有最高內存的支持,2020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最高只能選配 16GB 統一內存,而新款則可以選配到 24GB。如果你是視頻工作者,M2 芯片還新增了對 ProRes 和 ProRes RAW 硬件加速,以及 ProRes 編碼器引擎。
音頻方面,新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增加了內置揚聲器播放視頻時支持空間音頻的功能,可以搭配 AirPods(第三代)、AirPods Pro 或 AirPods Max 實現空間音頻。3.5 mm 耳機接口也增加了高阻抗耳機支持,變成了真正的「先進的耳機接口」。
其他方面幾乎沒有變化,重量輕了 0.02 千克,電源適配器提升到了 67W(之前為 61W)。
除了 M2 芯片,配置上幾乎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們制作了一個簡單的對比圖,羅列了兩者的主要區別,為大家選購做一個參考。
雖然都搭載了 M2 芯片,但擁有風扇、充電功率更大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在理論性能表現上應該要比 MacBook Air 強。至于 M2 芯片在 MacBook Pro 上的實際表現,請期待我們后續的測試。如果你對性能的要求沒有那么強烈,或者對劉海屏沒有那么抗拒(實際體驗卻是影響不大),全新的 MacBook Air 才像是今年的新品。
我們同樣用一個表格來展示兩者的區別。
整體來看,從性能到屏幕再到接口,去年發布的 14 英寸 MacBook Pro 才更像一臺專業設備。如果你是對性能和拓展有高需求的專業工作者,我更推薦去年發布的 14 英寸 MacBook Pro。
如果你是蘋果老粉,在體驗蘋果產品優秀表現的同時,一定會對一些奇奇怪怪的鬧心細節耿耿于懷。M2 很喜歡,但 13 英寸的 MacBook Pro 是老模具;MacBook Air 真不錯,但只有兩個接口,完全不夠用;看來 14 英寸的 MacBook Pro 是兼顧便攜和性能的最佳選擇了,嘿,你猜怎么著?劉海屏!
至于這臺擁有新芯片,又裝在老模具里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如果你是 19 年(未使用 M 系列芯片)及以前的 MacBook 用戶,想要更換電腦,那它對你來說是巨大升級,會讓你擁有煥然一新的體驗。但如果你是 20 款(M1 芯片)MacBook Pro 的用戶,我就不建議升級了,畢竟 M2 芯片也只能外接一臺顯示器,真想 Pro,還是選擇 14 英寸的版本,或者等待今年的更新吧。
首發購買蘋果產品,我們推薦蘋果官網,選購配置、發貨速度都有保障。官網支持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最高 24 期免息分期,花唄分期支持最高 12 期免息分期。
你也可以前往線下 Apple Store、蘋果授權店、第三方第三方網購平臺等途徑預購或預訂。如果是線下,我們同樣更推薦大家通過蘋果官方線下 Apple Store 店購買,購買之前最好打電話詢問是否有現貨。
不過,最近正值 618,也可以去各大電商平臺看看有沒有相關活動,我們搜索了京東和淘寶的自營店,沒有發現對應的優惠。
從蘋果宣布全面轉向自研芯片平臺已經過去兩年了,我們在蘋果發布會上,看到越來越多「M 芯片專屬」的功能,對老用戶來說一點都不友好。可以預見,未來「是否搭載 M 系列芯片」會成為選購蘋果產品(不止 MacBook)的重要考慮項目,不過,在這臺全新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上,我看到了 iPhone SE 的影子:除了芯片,都是曾經的味道。
如果你不喜歡劉海屏,又到了該換電腦的時候,13 英寸的 MacBook Pro 不能說值得入手,但至少不會出錯。它更適合非 M 芯片蘋果用戶升級,因為它就是一款沒有特色、性能很強的新 MacBook 罷了。
手殘黨給13年老款macbook pro換電池換硬盤】
偽裝一下it博主,回顧一下昨晚的給老mbp升級的過程吧。本來說直播的,但是壓力太大,還是悄悄地自己搞了。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每次外出旅行活動,我基本上都是那個最不擅長手工的成員,不管是包湯包,畫玩偶,還是做河粉,基本上都是翻車表演的。就這技術,為啥還敢對mac下手呢?
這事兒已經預謀很久了,春節的時候就買好了硬盤和電池,并且反復看了十來個拆機換電池的視頻。然而,看到很多翻車的視頻,還是猶豫了。于是這一放就是半年過去了。
兩天前,就是北京最熱的那天,電腦發出“嘭”的一聲,我還以為是炸了,嚇了一跳,檢查過后沒有發現異常。但是電池已經提示“修理電池”。
為啥不去官方售后?換塊電池要1475塊錢,升級硬盤到1T,好像要2000多,而且不是立等可取。這一下子就小4k了,這臺電腦目前也不值這個價錢了。所以干脆自己整吧。
物料準備:
1.電池,我買的的是綠巨能的,標注是6200毫安,當然不能跟原廠的電池比,但畢竟是老電腦了,不行就再換一塊唄。
2.硬盤,我用的是雷克沙1T的Nv2接口。某東搞活動買的,599元。問題來了,這個接口不能直接裝在mbp上,接口不一樣,但是如果買原裝接口的至少需要2k左右,還不見得有新的。怎么辦?tb上十幾塊錢買個轉接口就可以解決了。
注意:只有2013年-2015年之前的mbp可以更換Nv2協議的硬盤,后面的硬盤都是焊接在主板上了,想換的話,需要專業的技術和機器了。
3.U盤,因為要重新裝一個新的硬盤,所以先要準備好一個mac安裝盤,這個就隨意了,8g以上的U盤都可以。如果你只有一臺mac,那必須在拆機前,事先制作好啟動盤,教程在官網上都有,按步驟來并不難。
4.螺絲刀和鏟子,換硬盤和換電池,涉及兩種螺絲,拆外殼是用T5五角星的螺絲刀,內部的都用T6六角形的螺絲刀,注意螺絲的長短有區別。
好了,準備好就可以開整了。
1.關機,千萬不要帶電操作,很可能會把電腦搞死!有教程說一定要把電池余電降到30%以下,我覺得沒啥太大必要。
2.拆外殼,這個很簡單,底殼一共有十顆螺絲。有8顆是長的,靠近出風口的那兩顆是短的。最好按位置擺好,到時候復位的時候省的麻煩。
3.拔電源,這個很重要,千萬不要帶電操作。我大學的一個臺式機主板就是這么掛掉的。斷開電池和主板的連接線,注意觀察卡扣的形狀,其實是從上面那個薄片的縫隙一扣就開了,不是把主板上那個整個黑方塊拆下來。這困擾了一段時間。
4.拆揚聲器,就是兩側的小桿子,我還以為是墊片[笑cry] 每一側有三顆螺絲,注意,長短也不一樣,最好記住位置。拆下來之后放兩邊就可以了。
我看有up主沒做這步直接鏟電池,其實也可以,拆下來就是避免用力的時候把揚聲器搞壞。
5.拆電池,電池上面有一顆螺絲,就在電源接口的右側,我的2013款late就只有這一顆螺絲,拆下來就可以鏟電池了。
大概是天氣熱的關系,我用了一刻鐘就搞定了,并沒有網傳的那么困難,也可能是現在的工具順手了,隨電池附贈的鏟子很好用,幾下就搞定了。
電池拿下來之后,把殘膠處理干凈就好了。
6.裝新電池,擺正位置,撕掉貼紙,把電池放上去。擰上那一顆螺絲。插上電源線試一下,可以正常開機,充電也正常。
裝好電池,記得把揚聲器也復位擰上螺絲。
7.裝新硬盤,這個比電池操作簡單,用T6螺絲刀擰下螺絲,拔出原來的硬盤。
先插入轉接口,再插上ssd硬盤,擰上螺絲就ok了。(做這一步也應該拔掉電池電源線,我是帶電操作了,想起來有點后怕,還好沒出事兒)
到這里,所有的硬件都解決了,蓋上底蓋,按位置擰上螺絲。
8.安裝系統。插上做好的macos安裝U盤,開機的時候,按住option鍵,就會出現啟動頁面。選擇磁盤工具,這時應該能看到新安裝的硬盤名字,選擇“抹掉”,其實就是格式化。
然后,關閉磁盤工具,回到安裝界面,選擇安裝,選擇安裝磁盤,然后就是一步一步的無腦點擊了。
等待大概20分鐘左右就裝好了。
9.進入系統設置,如果有icloud備份的話,會幫你把常用文件和圖片都恢復出來,這點真的很方便。我的常用文件還會用群暉nas做個備份,這個也可以很方便安裝和恢復常用文件。
到這里基本上就完工了,電池和硬盤都能正常工作,并沒有出現充電和休眠障礙,一切正常,應該是新的mac os和硬件廠商都做過優化了吧。待機放了一晚上,沒有掉電,電量還是100%。硬盤的性能還在測試中,目前看沒啥問題。
總結一下,電池289元,硬盤599塊,硬盤轉接口22塊錢,總花費910塊錢,還沒有到換電池的錢,經濟實用的一個解決方案。
蘋果電腦的工藝是挺精細的,但是并不代表無從下手,仔細參閱教程,細心做好每一步,就沒有問題。千萬要注意螺絲長短和類型是有區別的,最好記住每一個螺絲的位置。
看來我這個手殘黨也并非無藥可救啊。[笑c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