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膜大概是最常見的快遞盒填充物。我們都知道它是拿來給物品減壓用的,但煩躁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捏一捏,好像壓力如空氣一樣被趕跑。
氣泡膜是在美國發明的,甚至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每年1月最后一個星期一,是“氣泡膜感謝日”。1月23日,美國《史密森尼》雜志發布一篇報道,講述了氣泡膜的發明過程。
研發壁紙 意外發明氣泡膜
當5歲的霍華德·菲爾丁拿到父親的發明,他無法抑制心中的沖動:就像所有人都愛做的,捏爆那張薄膜上的氣泡。
查維納斯(左)老菲爾?。ㄓ遥?/p>
“我很想說我是第一個捏爆氣泡膜的人,但我知道那不是真的。為了質量檢測,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可能早就這么做過了?!被羧A德咯咯笑出了聲,“捏爆它們真的很爽。那些氣泡以前要大得多,捏爆的時候聲音可響了。”
霍華德現年64歲。這位退休記者如今成為了采訪對象。他的父親阿爾弗雷德·菲爾?。ㄒ韵潞喎Q老菲爾丁),是氣泡膜的發明者之一。
老菲爾丁是美國斯蒂文斯理工學院畢業的工程師,畢業后在新澤西州霍索恩市經營一家機器商店。1957年,他碰上了從瑞士來的化學家馬克·查維納斯。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創業。
查維納斯創意滿滿,老菲爾丁負責技術。他們起初的想法是,研發一種有3D浮雕花紋的新型壁紙。兩人合作研發了機器,決定了用什么材料,最后結果卻讓他們大跌眼鏡:類似塑料浴簾的模板,被塞進熱封機后,出來一張滿是氣泡的薄膜。這就是氣泡膜的雛形。
早期生產氣泡膜的機器
失敗產品?
不,它有400多種用途
新型壁紙研發徹頭徹尾地失敗了。但即使是失敗產品,查維納斯和老菲爾丁也認為有一定價值。
兩人先是為壓花機器和材料注冊專利,然后他們為氣泡膜想出了400多種用法——大部分的用法很牽強,但有一種用法被采用了。兩人宣傳,氣泡膜可作為溫室保溫絕緣材料。他們還真的跑去溫室實地測試,但氣泡膜的保溫效果可想而知,計劃又像研發新型壁紙一樣泡湯了。
1960年,查維納斯和老菲爾丁成立希悅爾(Sealed Air)公司。他們的好運似乎隨之而來。
當時,IBM剛剛開發出1401型電腦。這款產品大獲成功,訂單量大增。IBM需要在長途運輸中,保護這種精密儀器不受損壞。
“氣泡膜就是IBM需要的東西?!毕偁柈a品維護部負責人查德·斯蒂文斯說,“利用氣泡膜包裹后,他們可以向海外運輸電腦,商品在運輸途中不受損傷。這為氣泡膜打開了市場。”
不久,很多公司都開始跟風使用氣泡膜。包裝公司迅速開始應用這項新技術。此前,要保護一件貨品不受損,最好的辦法是把報紙卷成一團,塞在貨品周圍。以前的報紙印刷技術不太發達,貨品在運輸過程中,總會沾到報紙上的墨水。工人在搬運途中,手上也會留下墨水印。最重要的是,卷成一團的報紙,沒起到太大作用。一不小心,商品還是會有所損傷。對這些公司來說,氣泡膜簡直是“上天送來的禮物”。
“減壓神器”不是吹的
心理學教授寫過論文
1992年,美國西新英格蘭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凱瑟琳·狄龍,曾寫過關于按壓氣泡膜可以緩解壓力的論文。她在論文摘要中寫到,有30名學生參與了實驗。
這是一個主題相對輕松的科學調查。狄龍教授認為,觸碰會讓人冷靜,“在古希臘和現在的亞洲大部分區域,人們習慣在身上攜帶一塊表面光滑的石頭、琥珀或者玉石,這是一種被稱為‘安神珠’的東西。物如其名,它通過提供一種令人愉悅的手感來使人鎮定、冷靜下來”。
除了觸碰的力量,狄龍還認為捏爆氣泡膜上的氣泡,與雙手正在忙碌擁有類似的效果。在參與研究的大學生里,那些捏爆兩張氣泡膜的人比他們之前要冷靜、清醒得多,也比另外一部分并未捏爆氣泡膜的同學要冷靜得多。
美國有個“氣泡膜感謝日”
氣泡膜甚至成為了美式文化的一部分。每年1月最后一個星期一是“氣泡膜感謝日”。今年的“氣泡膜感謝日”是1月28日。
一名報社記者在“氣泡膜感謝日”的惡搞:多虧用氣泡膜把自己綁在座位上,終于趕在截稿前上交了稿子
這個節日是怎么來的?據說2001年,印第安納州布盧明頓市一家電臺,在播放節目時收到一批麥克風。剛送到的麥克風被氣泡膜包裹著。主持人打開包裝時,氣泡膜上的氣泡被按掉的聲音,也通過無線電播放了出去。聽眾反饋說,他們愛上了這種聲音?!皻馀菽じ兄x日”就這樣傳開了,而且還得到希悅爾公司官方認可。
2013年1月,作為“氣泡膜感謝日”慶?;顒樱绹聺晌髦菀凰咧薪M織了366名學生一起踩爆氣泡膜。不少學生手腳并用,現場十分歡樂。
2013年新澤西州一所高中組織366名學生踩爆氣泡膜
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有一項名叫“人數最多的捏氣泡膜活動”。2015年9月19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童子軍組織了2681個孩子,一起捏氣泡膜。這些孩子是紀錄保持者。
2015年,科羅拉多州童子軍組織了2681個孩子一起捏氣泡膜
老菲爾丁和查維納斯發明的氣泡膜,還作為線上展品,出現在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官網上。而在老菲爾丁的母校,美國斯蒂文斯理工學院的行政中心,有一處展廳是專門用于展示氣泡膜的。展廳內有一堵用氣泡膜做成的墻。學校用這種方式向老菲爾丁致敬——他沒能按照預先的想法研發出新型壁紙,但“失敗產品”氣泡膜意義更加重大。
老菲爾丁的兒子霍華德當然知道氣泡膜發明的重要性,但他說,他從不在外主動提起這個話題。
對他來說,氣泡膜仍舊是童年時那個只屬于他的“小秘密”——他坐在門口,一個接一個捏爆氣泡?!拔椰F在收到的快遞包裹里有一大堆氣泡膜,”霍華德說,“把它們直接扔掉這件事,對我來說太困難了?!?/p>
來源:都市快報
源:都市快報
氣泡膜大概是最常見的快遞盒填充物。我們都知道它是拿來給物品減壓用的,但煩躁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捏一捏,好像壓力如空氣一樣被趕跑。
氣泡膜是在美國發明的,甚至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每年1月最后一個星期一,是“氣泡膜感謝日”。1月23日,美國《史密森尼》雜志發布一篇報道,講述了氣泡膜的發明過程。
當5歲的霍華德·菲爾丁拿到父親的發明,他無法抑制心中的沖動:就像所有人都愛做的,捏爆那張薄膜上的氣泡。
查維納斯(左)老菲爾丁(右)
“我很想說我是第一個捏爆氣泡膜的人,但我知道那不是真的。為了質量檢測,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可能早就這么做過了?!被羧A德咯咯笑出了聲,“捏爆它們真的很爽。那些氣泡以前要大得多,捏爆的時候聲音可響了。”
霍華德現年64歲。這位退休記者如今成為了采訪對象。他的父親阿爾弗雷德·菲爾?。ㄒ韵潞喎Q老菲爾?。?,是氣泡膜的發明者之一。
老菲爾丁是美國斯蒂文斯理工學院畢業的工程師,畢業后在新澤西州霍索恩市經營一家機器商店。1957年,他碰上了從瑞士來的化學家馬克·查維納斯。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創業。
查維納斯創意滿滿,老菲爾丁負責技術。他們起初的想法是,研發一種有3D浮雕花紋的新型壁紙。兩人合作研發了機器,決定了用什么材料,最后結果卻讓他們大跌眼鏡:類似塑料浴簾的模板,被塞進熱封機后,出來一張滿是氣泡的薄膜。這就是氣泡膜的雛形。
早期生產氣泡膜的機器
新型壁紙研發徹頭徹尾地失敗了。但即使是失敗產品,查維納斯和老菲爾丁也認為有一定價值。
兩人先是為壓花機器和材料注冊專利,然后他們為氣泡膜想出了400多種用法——大部分的用法很牽強,但有一種用法被采用了。兩人宣傳,氣泡膜可作為溫室保溫絕緣材料。他們還真的跑去溫室實地測試,但氣泡膜的保溫效果可想而知,計劃又像研發新型壁紙一樣泡湯了。
1960年,查維納斯和老菲爾丁成立希悅爾(Sealed Air)公司。他們的好運似乎隨之而來。
當時,IBM剛剛開發出1401型電腦。這款產品大獲成功,訂單量大增。IBM需要在長途運輸中,保護這種精密儀器不受損壞。
“氣泡膜就是IBM需要的東西?!毕偁柈a品維護部負責人查德·斯蒂文斯說,“利用氣泡膜包裹后,他們可以向海外運輸電腦,商品在運輸途中不受損傷。這為氣泡膜打開了市場?!?/p>
不久,很多公司都開始跟風使用氣泡膜。包裝公司迅速開始應用這項新技術。此前,要保護一件貨品不受損,最好的辦法是把報紙卷成一團,塞在貨品周圍。以前的報紙印刷技術不太發達,貨品在運輸過程中,總會沾到報紙上的墨水。工人在搬運途中,手上也會留下墨水印。最重要的是,卷成一團的報紙,沒起到太大作用。一不小心,商品還是會有所損傷。對這些公司來說,氣泡膜簡直是“上天送來的禮物”。
1992年,美國西新英格蘭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凱瑟琳·狄龍,曾寫過關于按壓氣泡膜可以緩解壓力的論文。她在論文摘要中寫到,有30名學生參與了實驗。
這是一個主題相對輕松的科學調查。狄龍教授認為,觸碰會讓人冷靜,“在古希臘和現在的亞洲大部分區域,人們習慣在身上攜帶一塊表面光滑的石頭、琥珀或者玉石,這是一種被稱為‘安神珠’的東西。物如其名,它通過提供一種令人愉悅的手感來使人鎮定、冷靜下來”。
除了觸碰的力量,狄龍還認為捏爆氣泡膜上的氣泡,與雙手正在忙碌擁有類似的效果。在參與研究的大學生里,那些捏爆兩張氣泡膜的人比他們之前要冷靜、清醒得多,也比另外一部分并未捏爆氣泡膜的同學要冷靜得多。
氣泡膜甚至成為了美式文化的一部分。每年1月最后一個星期一是“氣泡膜感謝日”。今年的“氣泡膜感謝日”是1月28日。
一名報社記者在“氣泡膜感謝日”的惡搞:多虧用氣泡膜把自己綁在座位上,終于趕在截稿前上交了稿子
這個節日是怎么來的?據說2001年,印第安納州布盧明頓市一家電臺,在播放節目時收到一批麥克風。剛送到的麥克風被氣泡膜包裹著。主持人打開包裝時,氣泡膜上的氣泡被按掉的聲音,也通過無線電播放了出去。聽眾反饋說,他們愛上了這種聲音。“氣泡膜感謝日”就這樣傳開了,而且還得到希悅爾公司官方認可。
2013年1月,作為“氣泡膜感謝日”慶?;顒?,美國新澤西州一所高中組織了366名學生一起踩爆氣泡膜。不少學生手腳并用,現場十分歡樂。
2013年新澤西州一所高中組織366名學生踩爆氣泡膜
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有一項名叫“人數最多的捏氣泡膜活動”。2015年9月19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童子軍組織了2681個孩子,一起捏氣泡膜。這些孩子是紀錄保持者。
2015年,科羅拉多州童子軍組織了2681個孩子一起捏氣泡膜
老菲爾丁和查維納斯發明的氣泡膜,還作為線上展品,出現在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官網上。而在老菲爾丁的母校,美國斯蒂文斯理工學院的行政中心,有一處展廳是專門用于展示氣泡膜的。展廳內有一堵用氣泡膜做成的墻。學校用這種方式向老菲爾丁致敬——他沒能按照預先的想法研發出新型壁紙,但“失敗產品”氣泡膜意義更加重大。
老菲爾丁的兒子霍華德當然知道氣泡膜發明的重要性,但他說,他從不在外主動提起這個話題。
對他來說,氣泡膜仍舊是童年時那個只屬于他的“小秘密”——他坐在門口,一個接一個捏爆氣泡?!拔椰F在收到的快遞包裹里有一大堆氣泡膜,”霍華德說,“把它們直接扔掉這件事,對我來說太困難了?!?/p>
市快報
作者:記者 金弘彬 整理 編輯 張倩
氣泡膜大概是最常見的快遞盒填充物。我們都知道它是拿來給物品減壓用的,但煩躁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捏一捏,好像壓力如空氣一樣被趕跑。
氣泡膜是在美國發明的,甚至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每年1月最后一個星期一,是“氣泡膜感謝日”。1月23日,美國《史密森尼》雜志發布一篇報道,講述了氣泡膜的發明過程。
當5歲的霍華德·菲爾丁拿到父親的發明,他無法抑制心中的沖動:就像所有人都愛做的,捏爆那張薄膜上的氣泡。
“我很想說我是第一個捏爆氣泡膜的人,但我知道那不是真的。為了質量檢測,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可能早就這么做過了?!被羧A德咯咯笑出了聲,“捏爆它們真的很爽。那些氣泡以前要大得多,捏爆的時候聲音可響了?!?/p>
霍華德現年64歲。這位退休記者如今成為了采訪對象。他的父親阿爾弗雷德·菲爾?。ㄒ韵潞喎Q老菲爾?。菤馀菽さ陌l明者之一。
老菲爾丁是美國斯蒂文斯理工學院畢業的工程師,畢業后在新澤西州霍索恩市經營一家機器商店。1957年,他碰上了從瑞士來的化學家馬克·查維納斯。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創業。
查維納斯創意滿滿,老菲爾丁負責技術。他們起初的想法是,研發一種有3D浮雕花紋的新型壁紙。兩人合作研發了機器,決定了用什么材料,最后結果卻讓他們大跌眼鏡:類似塑料浴簾的模板,被塞進熱封機后,出來一張滿是氣泡的薄膜。這就是氣泡膜的雛形。
新型壁紙研發徹頭徹尾地失敗了。但即使是失敗產品,查維納斯和老菲爾丁也認為有一定價值。
兩人先是為壓花機器和材料注冊專利,然后他們為氣泡膜想出了400多種用法——大部分的用法很牽強,但有一種用法被采用了。兩人宣傳,氣泡膜可作為溫室保溫絕緣材料。他們還真的跑去溫室實地測試,但氣泡膜的保溫效果可想而知,計劃又像研發新型壁紙一樣泡湯了。
1960年,查維納斯和老菲爾丁成立希悅爾(Sealed Air)公司。他們的好運似乎隨之而來。
當時,IBM剛剛開發出1401型電腦。這款產品大獲成功,訂單量大增。IBM需要在長途運輸中,保護這種精密儀器不受損壞。
“氣泡膜就是IBM需要的東西?!毕偁柈a品維護部負責人查德·斯蒂文斯說,“利用氣泡膜包裹后,他們可以向海外運輸電腦,商品在運輸途中不受損傷。這為氣泡膜打開了市場?!?/p>
不久,很多公司都開始跟風使用氣泡膜。包裝公司迅速開始應用這項新技術。此前,要保護一件貨品不受損,最好的辦法是把報紙卷成一團,塞在貨品周圍。以前的報紙印刷技術不太發達,貨品在運輸過程中,總會沾到報紙上的墨水。工人在搬運途中,手上也會留下墨水印。最重要的是,卷成一團的報紙,沒起到太大作用。一不小心,商品還是會有所損傷。對這些公司來說,氣泡膜簡直是“上天送來的禮物”。
1992年,美國西新英格蘭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凱瑟琳·狄龍,曾寫過關于按壓氣泡膜可以緩解壓力的論文。她在論文摘要中寫到,有30名學生參與了實驗。
這是一個主題相對輕松的科學調查。狄龍教授認為,觸碰會讓人冷靜,“在古希臘和現在的亞洲大部分區域,人們習慣在身上攜帶一塊表面光滑的石頭、琥珀或者玉石,這是一種被稱為‘安神珠’的東西。物如其名,它通過提供一種令人愉悅的手感來使人鎮定、冷靜下來”。
除了觸碰的力量,狄龍還認為捏爆氣泡膜上的氣泡,與雙手正在忙碌擁有類似的效果。在參與研究的大學生里,那些捏爆兩張氣泡膜的人比他們之前要冷靜、清醒得多,也比另外一部分并未捏爆氣泡膜的同學要冷靜得多。
氣泡膜甚至成為了美式文化的一部分。每年1月最后一個星期一是“氣泡膜感謝日”。今年的“氣泡膜感謝日”是1月28日。
這個節日是怎么來的?據說2001年,印第安納州布盧明頓市一家電臺,在播放節目時收到一批麥克風。剛送到的麥克風被氣泡膜包裹著。主持人打開包裝時,氣泡膜上的氣泡被按掉的聲音,也通過無線電播放了出去。聽眾反饋說,他們愛上了這種聲音?!皻馀菽じ兄x日”就這樣傳開了,而且還得到希悅爾公司官方認可。
2013年1月,作為“氣泡膜感謝日”慶祝活動,美國新澤西州一所高中組織了366名學生一起踩爆氣泡膜。不少學生手腳并用,現場十分歡樂。
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有一項名叫“人數最多的捏氣泡膜活動”。2015年9月19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童子軍組織了2681個孩子,一起捏氣泡膜。這些孩子是紀錄保持者。
老菲爾丁和查維納斯發明的氣泡膜,還作為線上展品,出現在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官網上。而在老菲爾丁的母校,美國斯蒂文斯理工學院的行政中心,有一處展廳是專門用于展示氣泡膜的。展廳內有一堵用氣泡膜做成的墻。學校用這種方式向老菲爾丁致敬——他沒能按照預先的想法研發出新型壁紙,但“失敗產品”氣泡膜意義更加重大。
老菲爾丁的兒子霍華德當然知道氣泡膜發明的重要性,但他說,他從不在外主動提起這個話題。
對他來說,氣泡膜仍舊是童年時那個只屬于他的“小秘密”——他坐在門口,一個接一個捏爆氣泡?!拔椰F在收到的快遞包裹里有一大堆氣泡膜,”霍華德說,“把它們直接扔掉這件事,對我來說太困難了。”
記者 金弘彬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