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015年秋季微軟Surface Book橫空出世,又一次將科技粉絲的目光聚焦在自己的身上。如今Surface Book 2已經問世,她有哪些進步?又會有怎樣的實際性能?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來展開對這款新銳產品的評測分析。

    距離極致還有多遠?Surface Book 2評測

    此前我們曾經預測過Surface Book 2可能的發展情況,批駁過Surface Book 2放棄鉸鏈形態大改的謠言。如今“真命天子”已經登基,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定下結論——Surface Book 2的模具相比1代和Surface Book增強版基本沒有變化,只有細節層面的調整,主要在于接口和性能配件的升級。

    Surface Book 2 13.5英寸版

    當然,我們知道Surface Book增強版也就是坊間傳言的Surface Book 1.5在去年已經問世了,他搭載了更為強力的GTX965M 顯卡。不過當時吃瓜群眾們對此其實是不買賬的——GTX965M 的GM206核心畢竟同樣是過時落后產品。如今Surface Book 2塵埃落定終于配備了新銳配置,還增加了15英寸的新款,我們可以簡單復盤一下。

    13.5英寸兩代Surface Book 參數對比

    Surface Book 2 13.5英寸版

    Surface Book 2的13.5英寸版 平板部分是無風扇設計,15英寸版則有風扇,除此之外兩者幾乎就是簡單的放大關系,電池容量應該也都是70瓦時,根據微軟官方數據據稱可以達到17小時的使用時間。由于新款Surface Book2 除13寸低配版配備i5 7300U以外全線配備8代酷睿低電壓旗艦四核i7 8650U處理器,并且兩個尺寸的高配版擁有GTX1050/GTX1060顯卡,性能提升可以用飛躍來形容,也讓諸多玩家和筆記本愛好者由衷地感到歡喜。

    測試幾款筆記本平臺

    測試幾款筆記本平臺信息

    本次ZOL 收到的是13.5 英寸產品,搭配GTX1050 顯卡??紤]到8代酷睿低電壓四核產品的性能水平同模具發揮關系極大,我們選擇搭配i7 7820HQ 核顯版的惠普Elite Book 1040以驗證同為輕薄本時,Surface Book 2低電壓處理器的性能定位水平。由于惠普這款產品的功耗墻非常明顯,我們額外加入了Alienware 17 ,以滿血的i7 7820HK為錨,標定Surface Book 2為代表的低電壓CPU家族整體性能段位。在GPU方面,我們選擇聯想拯救者R720這款熱門產品來對比Surface Book 2的游戲實力。

    百煉模具繞指柔

    Surface 家族就是為了驚爆大家的“眼球”而生的。從Surface Pro 到Surface Book,他們在功能形態和材質工藝上的創新、乃至外觀美學的設計感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Surface Book 2的模具同一代基本沒有原則上的區別,我們以手中的13.5英寸版本為例,為大家介紹如下。

    Surface Book 2拆開模式

    Surface Book產品給人的感受首先就在于其將二合一產品的分離形式實現了有意義的偉大創新。這個家族系列的屏幕部分可以被取下當做單獨的平板使用,也可以反接換成聯想Yoga 一樣的帳篷方式使用,其靈活性優勢顯而易見,尤為難得的是Surface Book 完美支持熱插拔的獨立GPU設計。Surface Book系列連接部分的鉸鏈設計,乃至鍵盤、涂層烤漆工藝都透露出精致的簡約工藝美感。這也是Surface Book 能夠成為明星的重要條件。

    鉸鏈細節 點擊可看大圖

    在Surface Book 2上,鉸鏈設計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 Surface Book 初代的單手開合是比較困難的,2代改善了阻尼系數使之成為可能。同時,Surface Book 2重新設計了鉸鏈的連接結構,底座部分的厚度增加到了23毫米,使其更為牢固,避免了平板部分在打字時候的頻繁顫動,在使用體驗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兩代Surface Book 2的屏幕開合角度都是125度,這并沒有變化。

    轉軸外側特寫

    13.5英寸是能夠同時兼顧便攜型、性能與視覺體驗的理想尺寸,Surface Book 2機身基本不變,重量從1580g左右上升到了1640g左右,主要是內部部分細節結構調整的結果,外觀不太能夠分辨。Surface Book 2機身合蓋之后的厚度約為13-23mm,基本沒有變化,整體的便攜型不錯。至于那個屏幕與機身無法貼合的特色設計,Surface Book 2并不是大刀闊斧的革新者,依然完美地繼承了下來,可能會譽滿天下、謗滿天下吧。

    觸控屏幕多種體驗

    由于可拆卸鉸鏈的存在,Surface Book 家族擁有了二合一筆記本類型產品典型的多模工作模式——拆卸平板模式、帳篷模式、筆記本模式等。相比于初代,Surface Book 2的拆卸速度和穩定性都提高了不少,不會頻發出現藍屏或者鍵盤分離按鈕失靈的情況了。當然,這種拆卸仍然會受到系統影響,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就發現,Adobe 服務乃至一些系統進程會阻礙分離的實施,必須注銷或者結束相關進程才可以。

    Surface Book 2 筆記本模式

    拆下平板部分可以單獨使用 續航時間后文會提及

    部分系統進程 Adobe 進程可能妨礙分離

    翻折后的工作室模式

    結合自動旋轉視圖模式可以有更多組合

    接口擴展性方面,Surface Book 2的鍵盤底座左側配置了2個全尺寸USB 3.1 接口,1個SD卡讀卡器插槽;底座右側配置了USB 3.1 TYPE-C端口以及1個Surface Connect接口,此外在顯示屏部分配置了1個耳麥插孔。

    左右接口和耳機插孔 點擊可看大圖

    需要注意的是,Surface Book 2相比初代不但升級了USB 的帶寬,也增加了TYPE-C接口,該TYPE-C接口 擁有3.1規格但并不支持雷電。

    此外,Surface Connect的Thunderbolt功能依然存在,可單口實現4×5Gbps USB3.0+2×4K 60Hz DP輸出,配合微軟官方推出的Surface Dock可以擴展出更多接口,同時保證數據傳輸速度。Surface Connect接口的寬非常高,可以輕松實現大容量數據高速傳輸。

    超清觸控細膩體驗

    Surface Book 2家族繼承了Surface 家族的觸控基因,其13.5英寸PixelSense多點觸控顯示屏,具有3000×2000分辨率(267 PPI)觸控精度非常驚人,如果配合新一代的高精度觸控筆以及Suface Dial 等附件,可以實現許多畫師之前沒有體驗到的順暢手感。

    Surface Book 2屏幕顯示細膩艷麗 有輕微過飽和現象

    由于一些客觀原因,本次Surface Book 2并未附贈觸控筆等附件,我們只能以常規形式來感受他的細膩觸感。Surface Book 2來到我們手中的版本是1709創意者更新版,由于看起來這臺機器有被人為重裝過的跡象——“打開瀏覽器會自動彈出如何破解激活Windows 創意者更新的中文搜索引擎頁面“,所以我們并不清楚Surface 的原生系統是否有特殊的優化。我們此前收到的Surface Studio 一體機設置頁面就有單獨定制的色域切換選項,可以在P3、Argb、Srgb等模式下自由選擇。

    Surface Book 2的可視角度達到了比較優秀的水平

    Argb 色域77

    NTSC 色域73 Srgb 色域97

    這款屏幕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廣色域屏,經過我們的測試其色域覆蓋范圍略微超出主流的輕薄筆記本產品,NTSC色域為73%,Srgb色域為97%,Argb色域為77。不過這款屏幕的過飽和顯示現象比較明顯,顏色失真同有些手機屏幕略有相似之處,這是Windows 系統級的顏色管理始終沒有升級的后遺癥。時至今日,只要不是古董環境的Windows軟件,類似Surface Book 2這樣3000X2000甚至更高分辨率的屏幕下,軟件縮放的問題都基本能夠解決。Windows 自身的縮放已經非常程度,對于實在無法兼容的老舊軟件也有局部放大機制,但在顏色管理層面,桌面和任務欄仍然會面臨過飽和情況,廣色域顯示器或者準廣色域顯示器的直觀體驗仍然比較糟糕,這是我們迫切期待微軟以后能夠盡快改善的Windows元素之一。

    支持Windows Hello 人臉識別

    Surface Book 2和上一代一樣總共擁有兩個前置攝像頭和一個后置攝像頭。前置攝像頭中,一個是Windows Hellow面部識別登錄的專屬攝像頭,另一個是500萬像素,1080P的規格,其后置攝像頭則為800萬像素。Windows Hellow的識別率很高,在人群中也會獲得較高的回頭率,科技感爆棚,而另外的兩個攝像頭畫質也還算可以接受,APPX Modern 應用的設計也比較人性化。

    前后攝像頭操作比較明白清楚

    前后攝像頭操作比較明白清楚

    Surface Book 2 的相機程序基本上還算比較實用,有常見的ISO、曝光補償等功能,對焦速度也比較快,視頻功能的UI設計同手機比較類似,用起來比較方便。從實際拍攝來看,擁有基本的記錄價值。

    鍵盤觸感極限散熱

    Surface Book家族的鍵盤部分的做工非常精致,整個鍵盤面凸起布置在弧形拱起的藝術感C面上,同時由于鍵盤頂部預留位置較少,可以看到其腕托與觸控板的面積非常大,打字時手腕放在上面非常的舒服。Surface Book 2的C面布置和之前的增強版以及初代基本一致,在鍵盤基準面的高度上可能略有差異。

    Surface Book 2鍵盤面整體

    初代的Surface Book 鍵程約為1.55毫米,雖然鍵程比較長,但回彈力度相對來說不是同類型里最突出的類型。Surface Book 2的鍵程加大到了1.6毫米,回彈力度大大增加,這次不但碾壓MacBook 之類的產品沒有壓力,也可以同主流的ThinkPad等一較長短了。作為生產力工具,鍵盤是Surface 家族的核心奧義之一,升級正是題中之義。

    Surface Book 2鍵帽

    Surface Book 2鍵帽布局略微不同于其它產品的一點是,在按鍵區域右上方的Del鍵左側配有屏幕卡扣的彈出鍵。因此要取下屏幕首先別忘了要長按這個彈出鍵,直到屏幕顯示“Ready to Detach”的提示時,才能將屏幕取下,畢Surface Book 2鍵盤部分搭載了獨立顯卡,并且支持熱插拔。這個按鍵有紅、綠兩種指示燈狀態,非常好辨認。

    Surface Book 2觸控板

    Surface Book 2的鍵盤背光為白色,支持二級調節,亮度不算很強,照亮鍵帽字母就夠了,避免了對眼部的刺激。觸控板方面,Surface Book 2繼承了前輩的光榮傳統,一體式觸控板非常寬大,表面涂層觸感細膩,完全可以同Mac系列一較長短。

    Surface Book 2鍵盤特寫

    鍵盤背光特寫

    鍵盤背光特寫

    Surface Book 2屏幕部分沒有風扇,但是散熱格柵圍繞了邊框一圈,底座部分的屏軸進氣孔也比較合理,整體設計是相對柯旭的。在極限散熱方面,我們利用在AIDA 64和Furmark甜甜圈工具對Surface Book 2進行只靠,測試條件室溫約為20攝氏度,時長約為15分鐘。

    Surface Book 2進氣格柵特寫

    在過去的測試中,Surface Book初代的CPU、GPU沒有出現任何降頻情況,曾經讓我們非常驚喜, 但是Surface Book 2畢竟搭載了跨時代的低電壓四核心八代酷睿處理器,功耗墻的客觀限制無法回避。在極限測試過程中,Surface Book 2的CPU降頻到1.8GHz左右,GPU降頻到1.3GHz附近,屬于輕薄本的正常情況。

    Surface Book 2內核溫度

    Surface Book 2內核溫度

    Surface Book 2內核溫度

    Surface Book 2鍵盤面表面溫度

    Surface Book 2頂蓋和底蓋的表面溫度情況

    溫度方面,由于降頻的作用,Surface Book 2的內核溫度并不高,CPU只有66度附近,而GPU溫度則控制在75度以內。在外溫方面,由于屏幕部分布置了CPU 等核心部件,所以溫度較高,鍵盤部分體積富裕,應付GPU的熱量更加輕松。由于平板模式下用戶很少重負荷使用,真正滿載的筆記本模式下,發熱區又集中于碰觸不到的屏幕部分,Surface Book 2 形態的獨特價值也因此而顯現。

    續航與產品細節品味

    PCmark 8中,我們依次檢驗了Surface Book 2在平板模式與筆記本模式兩種形態的性能和續航情況。根據媒體消息,Surface Book 2兩種尺寸的電池容量都為70Wh左右,還是有相當潛力的。

    測試采用節能模式 百分之七十五亮度

    合體成績接近7小時

    我們的測試設置是百分之七十五亮度、平衡(系統只有平衡)模式下的節電模式,測試項目是PCMark 8的Work 模式。Surface Book 2的成績為6小時53分鐘,PCMark 8運行完成時電池仍有18%的余量。 我們用同樣的設置單獨測試平板模式時,其時長為1小時44分鐘。無論是整體還是平板模式,Surface Book 2的續航時間都比Surface Book 有了約半小時的進步提升。

    Surface Book 2包裝箱內飾

    Surface Book 2頂蓋特寫

    Surface Book 2鏡面屏幕略有反光

    Surface Book 2 LOGO特寫

    在結束外觀部分之前,我們最后補充一下Surface Book 2的一些細節特征。首先是這款產品的整體結構都是鎂鋁合金材質,其表面涂層有意識地像科技感方向靠攏,并沒有凸顯出金屬亮光的質感,而是接近復合材質。 Surface Book 2的觸控屏為鏡面設計,在某些條件下會有一定反光情況出現,另外雖然比1代的連接更加牢固,但2代的平板部分重量還是比較大的,在握持時重心與普通筆記本仍然區別巨大,一定情況下容易傾倒,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整機配置與i7 8650U

    Surface Book 2搭載了第八代酷睿i7 8650U 旗艦低電壓四核處理器,擁有2X 8GB DDR3L 1866 內存,內部配備1TB 三星M.2 接口PCI-E 通道固態硬盤,以及NVIDAI GTX1050 2GB主流娛樂顯卡,綜合實力強勁。

    整機配置參數

    GTX 1050 2GB 公版顯卡

    KabyLake Refresh -U 家族旗艦i7 8650U

    i7 8650U 的規格參數

    XTU 顯示的i7 8650U 參數

    以i7 8650U 為代表的KabyLake Refresh -U 全系列都是低電壓處理器,TDP熱設計功耗均為15瓦。與之前不同的是,KabyLake Refresh -U 已知四顆X50結尾編號的處理器全部都是四核心八線程的“真i7 ”規格,其中兩顆i5 的三級緩存為6MB, 兩顆i7 的三級緩存為8MB。 KabyLake Refresh -U 系列中,i5 8250U到i7 8650U 依次提升100MHz 基準頻率,i5 8250U 的單核睿頻為3.4GHz,i7 8650U 的單核睿頻為4.2GHz,理論全核睿頻3.9GHz,體現出Intel 驚人的制程工藝水平。

    當然,由于15W總TDP和25W PL2 功耗的限制,Surface Book 2搭載的i7 8650U不可能真正比標準電壓處理器, 他的工況如何我們下面簡單探討一下。

    十次Cinebench R15 成績折線圖

    由于35W功耗只能維持2秒,i7 8650U的大部分運行狀態都是在15W到25W兩個PL階段之間,其滿載頻率在2GHz和3GHz左右各有兩個能夠較長時間維持的拐點。有媒體之前曾表示連續十次運行Cinebench R15 會導致Surface Book 2跌破15W功耗墻,被i5 7300HQ反超,我們的實踐結果與這則消息不同——連續十次Cinebench R15過程中,只有兩次跌破600,整體穩定性還算可以,遠遠超過聯想、惠普的同類型產品。

    Adobe Media Encoder 2018 轉碼i7 8650U 頻率溫度運行情況

    刺客信條 起源截圖 CPU占用率超過90% CPU穩定2GHz 68度

    從Adobe Media Encoder 轉碼時記錄的CPU倍頻、溫度、占用率、功耗等信息情況來看,Surface Book 2確實受到22到25瓦的PL2功耗墻限制,若沒有撞墻,頻率可以溫蒂尼高在3GHz附近,如果撞墻則跌破2GHz。由于Surface Book 2的CPU散熱情況還算良好,溫度墻應該不是主要的瓶頸——參見刺客信條OSD截圖。 以小米為代表的個別低電壓八代酷睿筆記本也許可以解鎖功耗限制,散熱也能勉強撐住,但屬于另類情況。Surface Book 2的低電壓CPU在Intel規定的范圍內已經做得很好。

    處理器理論測試項目

    本次測試分為理論測試、渲染測試、轉碼測試和應用測試四個方面:首先我們來看看理論測試部分的Wprime 和3DMark。Wprime 是CPU理論測試軟件,反映多線程圓周率計算情況。我們此次測試的版本號為2.10,測試項目是1024MB百萬位。3DMark Firestrike EX能夠反映主流游戲的物理引擎計算情況。

    Wprime 2.09 i7 8650U成績(四線程與八線程)

    Surface Book 2 Firestrike EX 成績

    3DMark 理論測試

    Wprime 理論測試

    在這兩個測試環節,i5 7300HQ 徹底無法同微軟Surface Book 2的i7 8650U相提并論,后者在這種短促爆發性的測試中完全可以接近標準電壓足額TDP的i7 HQ/HK處理器。

    惠普和外星人對比的意義在于說明1.5千克輕薄本和3.5千克游戲本即使采用同樣規格的處理器(i7 7820HK不超頻等于I7 7820HQ),但功耗和溫度限制并不一樣。如果i7 8650U能夠放開功耗限制到標準電壓的水平,那么確實可以反超惠普這種i7 7820HQ,但惠普做了嚴密的功耗限制自有其道理。

    處理器轉碼項目對比

    視頻轉碼方面,我們將利用如下軟件進行對比測試,測試具體設置如下:

    一:X264部分

    運行獨立的X264 HD Benchmark ,得出幀率,相互驗證。

    i7 8650U X264 HD Benchmark

    二:X265/HEVC部分

    1:運行X265 HD Benchmark,得出成績進行對比。

    2:

    使用Adobe MediaEncoder CC 2018將一段《守望先鋒》視頻轉為HEVC 1080P模式,源視頻分辨率為2560X1440,碼率7MBPS左右。

    原始視頻信息

    i7 8650U Media Encoder 轉碼

    X264 X264 HD Benchmark

    Adobe Media Encoder 2018 CC結果

    由于轉碼也是負載較為繁重且長時間運行的項目,所以Surface Book 2繼續維持了之前的態勢。 惠普的i7 7820HQ 依舊和標準的游戲本有一定性能差距。

    處理器渲染項目考察

    在專業的圖形渲染方面,我們使用著名的Cinebench R15和Corona Benchmark進行對比測試。CINEBENCH是業界公認的基準測試軟件,在國內外主流媒體的多數系統性能測試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該公司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件引擎,可以測試CPU和顯卡的性能。

    Surface Book 2 i7 8650U 渲染成績

    Corona Render渲染器是業界后起之秀,在渲染質量和速度上其實非常優秀,可以直接類比的對象就是Vray。他可以在3Dsmax 和C4D等軟件中渲染使用,代表性很強,效率也還不錯。重要的是,這款軟件目前提供了1.3版本的獨立Benchmark,體積僅有200MB左右。對那些執著于評判CPU綜合性能(不僅僅是多核優化或者頻率高低)的愛好者來說,也算是“不服跑個分”主義的良好載體。

    Surface Book 2 i7 8650U 渲染成績

    Surface Book 2 渲染成績

    Surface Book 2 渲染成績

    由于Cinebench R15的測試過程較短,微軟Surface Book 2的i7 8650U甚至出現了逼近i7 7820HK的情況,也同AMD 即將發布的R7 2700U 比較接近。

    在時間長一些的Corona Benchmark中,兩顆標準電壓i7 還是碾壓了低電壓處理器。

    處理器圖像處理對比

    圖像處理是高性能處理器最容易體現自身價值的場合之一,乘著Adobe 發布CC 2018家族的東風,我們更新了圖像處理部分的測試方法,采用Adobe Photoshop 2018 CC 和尼康D850進行測試。

    Photoshop 提亮暗部需要寬容度支持 堆棧有利于降噪

    我們使用Ps打開14張攝于哈爾濱松花江岸的尼康D850 14bit 無損壓縮Raw文件,加載后進行自動對齊、平均值堆棧操作,以得到消除暗部噪點、水面光滑的影像。整個過程中,加載圖片時CPU占用率在百分之五十到一百之間波動,自動對齊時不足百分之五十,堆棧時不足百分之十,不同階段對多線程性能和單線程性能的要求不同,整體很有代表性。

    堆棧過程是對CPU的綜合考驗過程

    Adobe Lightroom CC測試

    相比于Photoshop 的設計傾向,Lightroom 是前者ACR 插件的獨立優化版本,帶有照片管理功能,在攝影領域更有建樹。

    我們使用Lightroom CC 7.0 進行導出測試,測試文件為50張攝于嘉蔭縣黑龍江中心航道的D850 14bit 無損壓縮Raw文件,進行百分之四十一比例的壓縮后直接導出,記錄時間進行對比。

    Lightroom CC 7.0 Classic

    50 張Raw 文件 單張容量約50MB

    Lightroom 導出成績

    Photoshop 堆棧成績

    由于Photoshop 和Lighroom的測試過程都相對復雜,所以Surface Book 2的實際效果被標準電壓甩開,比i5 7300HQ 強不了太多。

    GTX1050對比游戲本

    Surface Book 2的GTX1050 在3DMark Time Spy 和3DMark Firestrike EX模式中都小幅度輸給了聯想拯救者R720 ,我們還加入了七款游戲大作來進行對比。

    《戰地1》 EA 發布,DICE工作室利用著名寒霜引擎打造的最新DX12畫質大作。畫質設置為高。

    《巫師3》 東歐人民的良心RPG大作,在畫質、劇情完成度上舉世無雙,測試設定中畫質。

    《使命召喚14》——動視暴雪一年一度的FPS年貨,本作發生在二戰,感人至深,采用默認配置。

    《古墓麗影10》——經典動作游戲在DX12時代的畫質革新力作,開啟SMAA,系統默認的高畫質(倒數第二檔)。

    《中土世界 戰爭之影》——繼承了中土世界暗影摩多的優秀玩法,影響力深重。設定為中畫質。

    《刺客信條 起源》——育碧制作并發行的《刺客信條》系列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作,帶領玩家暢游古埃及,體驗千年風韻。測試設定為低畫質(倒數第二檔)

    《守望先鋒》——暴雪出品,紅遍全球的MOBA 風格高配FPS線上多人射擊游戲。測試設定為最高畫質。

    Surface Book 2 七款游戲成績對比

    Surface Book 2 3DMark 成績對比

    雖然在 跑分中的差距不到百分之十,但是Surface Book 2的實際游戲性能僅為聯想拯救者R720的百分之七十六左右,散熱限制了這顆GTX1050性能的發揮。

    也許我們可以管Surface Book 2的這顆GTX1050叫做變相“Max Q”版,他的實際性能和標準版差距幅度還是有些大。

    距離極致還有多遠?

    我們手中暫時沒有15英寸版本的Surface Book 2,從13.5英寸版Surface Book 2的實際性能表現來看,我們也能有所發現,做出初步的結論。

    Surface Book 2性能有望接近比自己小得多的對手

    由于客觀條件限制,本次測試暫時沒有加入Surface Book 2充電瓦數和適配器的長時間跟蹤測試。從13.5英寸的不完全滿載情況來看,這款機器基本沒有使用上的嚴重問題,這是基本確定的。從Surface Pro 到Surface Book,過去的一兩年中,很多用戶對這套創新組合有著一定的不信任感,這種心理并不完全是猜想,也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8代酷睿低電壓CPU 短期內定位很混亂

    完善了兩年的Surface Book 2能夠抵消掉這份陰霾嗎?目前來看有這樣的勢頭,但還需要更長時間的穩定使用來檢驗。

    Surface Book 2 本身不是革命性突破 體現得是把創新電子兌現的實力

    如果我們回頭來解答最初的問題—— Surface Book 的獨到優勢是什么?

    那么可拆卸平板帶來的展示功能、翻轉功能并不是特別獨到——不用拆卸也有很多翻折的二合一產品可以做到。Surface Book系列區別于X1 Tablet 、XPS12 系列的本質特征,一則是他在性能、配置、做工方面做到了基本均衡,沒有特殊的短板,二來是獨特的可拆卸方式兼顧了可靠、高效、穩定等諸多普通設計不能企及的。雖然Surface Book 2受制于體積無法真正突破散熱瓶頸,但是通過把熱源挪走的方式緩解了用戶的不適,這與近期華碩GX501游戲本的處理思路是一樣的。

    價值判定要看細分人群認定 越是高端 越是模糊

    三十年來,筆記本的基本形態已經基本被人類窮盡。用不到翻轉或者覺得Surface Book 2 平板部分單獨使用不夠方便的用戶當然有權嘲諷這種并非革命性的形態創新。但是就微軟自己來說,這種不可能走大規模銷量的產品,用來打擊一下對手的Mac, 為PC業界樹立信心,做好啟迪的意義還是可以站住腳的。

    祝Surface Book 2好運

    對于潛在用戶來說,Surface Book 1/2都是 優點和缺點極為突出的產品,如果你對他“好玩”的這一面比較鐘情,那么盡量容忍他帶來額外重量、體積的那份不實,應該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二合一產品本身就是筆記本妥協到不在妥協的極端細分市場產物,指望他們達到“完美”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可以說在目前的二合一領域中,Surface Book 1/2的設計是最優實際價值的。

    多年前就有人預言,筆記本將取代臺式機成為電腦的主流形態。如今臺式機雖然風光不再,但依然是重要的數據處理中心,尤其體現在商用領域。但在日常辦公領域,臺式機碩大的機身顯然已經不合時宜,miniPC逐漸崛起。但miniPC小巧的機身無法承載更多的功能,比如光驅、優秀的音質等?;萜栈孟盗心K電腦Elite Slice給出了平衡矛盾的解決方案——模塊化。

    惠普幻系列的模塊化方案是功能模塊的累加,即使拋去附加模塊,HP Elite Slice惠普幻系列模塊化電腦依然是一臺能夠正常工作的迷你電腦。目前幻系列可選模塊包括光驅模塊、音頻模塊和VESA底座,后續是否會推出其他模塊暫不可知。每一個模塊不需要單獨供電,也不需要安裝驅動程序,連接主機即可使用。

    主機與模塊之間是通過獨特的USB C型連接,不需要額外的螺絲或線纜,即使增加模塊依然能夠做到簡潔。各模塊之間通過獨特的鎖閂相互扣緊,比較穩固。將所有模塊增加之后,整個機身非常類似正立方體。每個模塊的大小與主機很類似,具體模塊功能我們會在后面詳解。

    主機就是一臺迷你電腦。整體機身非常小巧,三維為16.5x16.5x3.5厘米,大小與普通鍵盤右側的方向、數字鍵區相當,單手就能輕松從頂部拿起。整個機身分為兩段,被散熱窗一分為二。硬件集中在下部,有三個不同功能的主機可選,區別在于頂部的面板,分別為標配面板(頂蓋無功能)、會議面板(集成式電容觸控鍵,與Skype for Business整合)和無線充電面板(可為手機提供無線充電)。

    拓展模塊可以視為單個功能的補充,雖然每個人、每個崗位的需求不一樣,但拓展模塊的靈活性能夠很好的滿足不同需求?;萜栈孟盗心K化電腦的模塊化方案做到了非??捎玫某潭龋梢哉f是目前模塊化電腦的標桿之作。需要注意的是,模塊之間并不支持熱插拔,即開機狀態下去除模塊后再增加模塊,相應功能需關機后再次開機才能正常使用,重啟無效。

    雖然幻系列模塊化電腦(主機)機身小巧,但在接口方面還是比較全面的。機身左側為Type-c(雷電)、3.5mm音頻;右側為觸控式指紋傳感器;后側為電源鍵、電源適配器接口、網線接口、Type-c、2×USB 3.1、DP、HDMI、防盜鎖孔,后側的Type-c還可以通過顯示器獲取電源(需要HP Elite顯示器支持),同時內建WLAN,無論通過有線連接還是無線傳輸都非常方便。

    惠普幻系列模塊化電腦采用了堆疊式拓展模塊設計,大致可分為兩大部分:主機和擴展模塊。這兩大部分各有不同功能型號可選。前面我們說到,主機有三種,分為標準面板,會議面板和無線充電面板,這三種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頂蓋的不同功能上。

    我們手上的這臺是會議面板,三者在外觀方面并沒有太大區別?;孟盗心K化電腦延續了惠普在高端系列上的優秀品質,整機手感非常扎實,表面經過特殊處理,非常具有光澤。四周采用圓角處理,視覺上非常友好。周身采用磨砂黑色處理,在出風口和頂部Logo為銅色處理,這種類似黑金搭配“商務”氣質十足,即使是作為生活用機也十分低調精致。

    通風口處理是該機的一個亮點。其采用360°全方位通風設計,而且并不是單純開孔而已,而是使用了類似懸浮的設計。開口處向內、向上凹陷,在凹陷處采用了拋光銅色處理。這樣做一方面加大了出風口面積,提高散熱效率,另一方面銅色的加入改變了原本黑色的單調,為整機氣質添色不少。

    會議面板是在商務辦公方面,尤其是電話會議中用到最多的一個。其與Skype for Business進行了深度整合,頂部的五個電容觸控鍵(呼叫、靜音、音量加減、掛斷)能夠快速的開啟電話會議,省去調試過程,提高效率。充電基座則能夠為智能手機提供無線充電服務(前提手機支持無線充電),能夠省去使用充電線的麻煩,保持桌面整潔。

    如果單純看主機的話,惠普幻系列模塊化電腦仍然是一款非常優秀的迷你電腦。其設計簡約大氣,雖然機身小巧,但功能完善,甚至還有不同功能的面板可選,從中可以能看出設計者在設計之初進行了充分考慮和認真打磨。

    該機最大的亮點還是在擴展模塊上,目前可選的模塊包括音頻模塊、光驅模塊和VESA底座模塊。其中音頻模塊是會議支持的重要選件,其采用Bang&Olufsen音頻、360°揚聲器設計,在電話會議中能有出色表現,即使是日常聽音樂也綽綽有余。當然,其作為會議支持的重要選件,其功能還不止于此。

    惠普幻系列的音頻模塊還具備遠場拾音的雙麥克風陣列,拾音距離達到了驚人的5米。也就是說,有音頻模塊的加持,惠普幻系列模塊化電腦可滿足10人左右的小型會議使用。再加上惠普降噪軟件,可將環境雜音過濾掉,能夠保證電話會議語音的清晰。音頻模塊為Skype for Business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惠普幻系列的光驅模塊可以滿足商務辦公中可能使用到光盤的情景。雖然光盤的使用頻率越來越低,但在商用領域,很多資料的存儲方式依然用到光盤。惠普VESA底座模塊則為整機提供了更為穩固的固定方式。使用底座的快速釋放閂,可通過卡扣與其他模塊固定在一起,其底部有一圈橡膠墊圈,可有效防止打滑,而且底座預留了防盜孔,可與惠普超薄10mm線纜鎖搭配使用,防止出現意外情況。

    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組裝各個模塊以實現不同功能。如果有小型電話會議需求,會議面板搭配惠普音頻模塊將能夠提供非常簡單、完善的用戶體驗;如果單純用于辦公的話,小巧的主機不僅節約桌面空間,低調精致的外觀還可以裝飾枯燥的桌面,即使用于日常娛樂使用也顯精致。

    除了模塊功能的豐富外,惠普幻系列模塊化電腦還搭載了動態保護功能的HP Sure Start,這是一項安全功能,每15分鐘會定期檢查BIOS,一旦發現有惡意攻擊,它會將BIOS從損壞或被攻擊狀態中恢復到正常狀態,可以說這項功能從源頭上杜絕了惡意軟件的攻擊;同時惠普幻系列模塊化電腦還支持英特爾Unite技術,能夠無線共享屏幕內容,提高協作效率,這對于會議來說十分便利。

    硬件方面,惠普幻系列模塊化電腦配置了英特爾酷睿i5-6500T處理器,8G DDR4內存,硬盤方面該機配備了256GB的固態硬盤,顯卡方面則采用了英特爾核芯顯卡,同時內建WLAN。下面通過詳細測試來看看整機的實際性能表現。

    從AIDA 64 CPUID可以看到本機搭載的英特爾酷睿i5-6500T處理器,基于14nm制程,核心代號為Skylake-S,采用四核心四線程設計,默認主頻為2.5GHz,支持睿頻至3.1GHz,3級緩存6MB,TDP為35W。

    處理器性能方面我們采用三款同系列測試軟件CINEBENCH對其性能測試,得出的結果僅供參考。首先是CINEBENCH R10的測試結果,該處理器獲得單核6388分,多核20588分;在CINEBENCH R11.5測試中,該處理器多核心獲得5.35pts,單核心1.47pts;最后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該處理器多核心獲得470cb,單核心130cb。處理器單項測試結果表明該處理器定位于桌面平臺處理器中高端型號。

    固態硬盤對體驗的提升有目共睹,該機搭載了256GB固態硬盤,通過CrystalDiskMark測試可以看到,該機所搭載的固態硬盤的讀取速度為1445MB/s,寫入速度為1268MB/s,硬盤整體表現非常搶眼。

    我們還采用了PCMark 8對產品的整體性能進行了評估,性能部分測試項目為Home accelerated,其主要包括Web瀏覽、文字處理、圖片處理、視頻處理、游戲等幾個方面,貼近用戶的實際應用模式,從最終3692分的成績來看,該機整體性能非常不錯,處在中上游水平。

    評測總結:惠普幻系列模塊化電腦是一款適合現代員工和未來辦公室的創意型商用電腦,它創造性的將模塊設計與臺式機進行了融合,最終呈現出來的是一款令人贊嘆的“未來”電腦,它所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這是一款好設備,更重要的是,幻系列模塊化電腦為人們呈現出了臺式電腦更多可能,為未來電腦的發展提供了參考。

    了更高的效率,不少商務用戶對于商務本還有一項要求,那就是更優秀的使用體驗,比如外觀、屏幕或者售后等方面都要比常規的商務本更加優秀一些。這讓我想到消費市場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名詞:輕奢。如果將這個詞放在商務本上,也就代表著它不僅高效,而且方方面面都要更加出彩。包括價格,也是絕大多數消費者可以接受的。今天的主角,惠普戰X銳龍版就是一臺全面優秀的輕奢商務本,作為5000-7000元價位段的全能優質選手,它的表現可以說是標桿級別的存在。

    我手上這臺惠普戰X銳龍版搭載的是銳龍7 PRO 7840HS處理器,輔以32GB DDR5 5600內存和1TB PCIe4.0 SSD,售價6099元。

    一、輕奢外觀,更有設計感

    輕奢這一點,可以說在惠普戰X銳龍版的外觀上就有所體現。

    最明顯的一點就要屬A面的Logo了,惠普戰X銳龍版采用的是用戶津津樂道的“薯條Logo”,簡潔大氣,與整機的設計語言比較契合。要知道,惠普旗下產品線中,定位更高的機型才會采用“薯條Logo”,它除了好看,也是身份的象征。這也說明了惠普戰X銳龍版的定位,確實要高于普通商務本。

    除了Logo,惠普戰X銳龍版的輕奢還體現在用料和細節處理上。整機為三面金屬機身,其中A面為鎂鋁合金,C面和D面則是鋁合金。機身觸感是比較高級的,而且無論是鎂鋁合金還是鋁合金,在強度、抗壓、耐磨等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

    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惠普戰X銳龍版機身邊緣的處理方式,與其他機型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它采用的是圓枕設計,邊緣為一定的弧度的凸起。這種設計保證了用戶拿著惠普戰X銳龍版的時候,輕微的弧度貼合手掌,握持手感是比較舒服的。

    這種特別照顧用戶體驗的細節處理還體現在觸控板上。首先,觸控板的面積比較大,易于操控;其次,觸控板由一層玻璃材質覆蓋,手感順滑舒暢,能明顯感覺到它的體驗要優于常規商務本;最后,觸控板的四周是采用鉆切工藝的亮邊,品質感更加明顯。體驗優秀,質感出眾,可以說很好的詮釋了“輕奢”這個詞。

    二、同價位商務本屏幕天花板

    定位更高,屏幕的素質自然更優秀。我們先簡單看一下惠普戰X銳龍版屏幕的參數。這塊屏幕的分辨率是2560×1600,也就是大家常說的2.5K;屏幕比例是公認適合辦公的16:10;刷新率是120Hz,色域覆蓋100% DCI-P3,也就是廣色域級別;最高亮度能夠達到500尼特,并且支持自動亮度實時調節。單純看參數,也能看出這是一塊素質非常出色的屏幕,在6000元價位段中屬于天花板級別。

    那么這塊屏幕在日常辦公中,能夠帶來什么樣的使用體驗呢?

    我們先看一下適合辦公的黃金屏幕比例16:10。相比16:9,惠普戰X銳龍版的屏幕在縱向可以顯示更多信息,換算成數據的話,顯示面積多出約11%。不要小看這11%,它在工作中的作用非常明顯。下面這4個工作中常見到的場景,大家就能看到16:10的優勢。

    第一個場景:郵件。郵件在工作中極為重要,惠普戰X銳龍版的16:10屏幕,在顯示具體一封郵件的時候,可以看到更多郵件內容。比如在惠普戰X銳龍版上,可以看到郵件提到的日期、時間和地點,而16:9屏幕只能看到日期,需要滑動才能看到時間和地點。

    第二個場景:Office辦公。Office也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WPS的表格為例,惠普戰X銳龍版的16:10屏幕,可以顯示全部數據表格,而16:9比例可能需要滑動一下,才能看到總計結果。

    第三個場景:瀏覽信息流。以知乎為例,瀏覽一篇專欄的時候,可以看到文字下方完整的圖片。

    第四個場景:處理照片。在PS中處理單反拍攝的照片,惠普戰X銳龍版的16:10屏幕明顯看起來大一些,原因其實很簡單,單反拍攝的照片多為3:2或4:3的比例,更接近于16:10,所以16:10明顯更適合處理照片。

    除了16:10,2.5K的超高分辨率也進一步提升了屏幕觀感,畫面更加細膩。對比1080P屏幕,可以明顯看到2.5K在細膩程度方面的優勢。比如顯示同樣的照片,放大之后可以看到,惠普戰X銳龍版的2.5K屏幕明顯更加順滑一些,而1080P屏幕則有明顯的模糊感。

    在Word中,惠普戰X銳龍版的2.5K屏幕,顯示文字的時候非常清晰銳利。特別是顯示較小字號的時候,惠普戰X銳龍版的2.5K屏幕還能夠辨認文字,而1080P屏幕已經出現難以辨認的情況。

    16:10+2.5K,可以說這兩點已經奠定了惠普戰X銳龍版屏幕的優勢。當然,前面也提到,它還有120Hz刷新率、500尼特亮度、100% DCI-P3廣色域以及自動亮度功能。

    120Hz所帶來的觀感是能夠感知到的,特別是Windows 11的系統動畫,明顯比60Hz要更加順滑一些。畢竟相比較60Hz,120Hz相當于在1秒內多顯示了1倍的畫面。由于文字或者動圖很難體現120Hz所帶來的順滑感,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大家去線下店,或者其他方式,親身體驗對比一下。

    500尼特高亮度的優勢在于,能夠適應更多環境。比如在公司窗邊開會,500尼特亮度能夠保證即使屏幕正對著窗戶玻璃,也能夠看清屏幕。但如果亮度只有300尼特或者350尼特,屏幕內容可能就看不清楚了。

    自動亮度比較好理解,就是可以根據環境光線程度自動調整屏幕的亮度,目前智能手機已經普及該功能。好處也顯而易見,適應能力更強。比如從亮的工區移動到暗的工區,惠普戰X銳龍版的屏幕就會自動調整亮度,不需要手動干預,比較方便。而不支持該功能的機型,則需要重新調節屏幕亮度。

    100% DCI-P3廣色域所帶來的變化也比較直觀,畫面明顯比100% sRGB屏幕更加明亮艷麗一些,同一張風景照,在惠普戰X銳龍版屏幕上,能看出顏色相比100% sRGB屏幕更加艷麗,更討好眼球一些。這也是廣色域的一大特點。

    當然,部分用戶可能會對屏幕的色準有一定要求,有條件的朋友不妨自行校色。我使用的是Spyder X校色儀,搭配DisplayCAL軟件進行校色。整個操作過程非常簡單。

    在“顯示器&校色儀”頁面,確保顯示器和校色儀兩項沒有問題即可;在“校準”頁面,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即可,一般白點和白平衡不用動,色調曲線選擇Gamma 2.2;“配置”頁面保持默認即可。之后點擊下方的“校準&配置文件”,按照提示一步一步操作,就能夠完成校準。

    看一下我校準的成果,平均色準ΔE=0.51,最大值也不過1.99,還是很給力的。

    三、Zen4銳龍7000就是猛

    除了屏幕,惠普戰X銳龍版還有一點是非常吸引人的,那就是處理器。它采用的是基于Zen4架構的銳龍7000處理器,我手上這臺搭載的處理器型號為銳龍7 PRO 7840HS。

    這款處理器有兩個特點。第一,Zen4架構加上8核心16線程的規格,性能表現是非常給力的,不少工作中用的就是這顆處理器;第二,其CPU核心采用的是臺積電4nm FinFET工藝,比較先進,這說明它的功耗相對更低一些,也就意味著整機的續航表現要更加出色。

    那么在實際使用中,這顆處理器這兩個特點體現的明顯嗎?

    首先看看在Photoshop這款軟件中表現。使用這款軟件打開一個體積為20MB的PSD文檔,從實際打開的速度來看,幾乎是秒開的水平,即點即有,而且拖拽畫面也不會有任何卡頓。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銳龍7 PRO 7840HS處理這種對瞬時性能有需求的場景,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繼續在Photoshop中進行批處理操作。將一組由索尼A7M3直出的jpeg照片,批量調整圖片大小,共80張。原圖分辨率為6000×4000,最終調整為1920×1280。最終,惠普戰X銳龍版僅用時67秒就完成了自動批處理操作。作為對比,搭載銳龍7 7735H的輕薄本機型,進行相同操作用時79秒,惠普戰X銳龍版領先幅度在18%左右,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銳龍7 PRO 7840HS的性能表現,要更加出色一些。

    其次,這款處理器的整體功耗也要更低一些,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能耗比高。比如觀看本地4K/60幀視頻,播放過程中的CPU占用只有1%-2%左右,非常低。

    連續播放1小時52分鐘,電量掉了24%。按照這個比例換算的話,播放本地4K/60幀視頻的續航時長接近8個小時,還是比較不錯的。畢竟屏幕的規格是2.5K/120Hz,耗電相對更高一些。

    除了Zen4銳龍7000處理器的加持,惠普戰X銳龍版在硬件層面還有一點比較突出,那就是內存。我們手上這臺有著32GB的超大內存,可升級,最高支持64GB內存,同價位同定位的商務本中還是比較少見的。相比較16GB內存,32GB內存的優勢在于,它可以承擔更廣泛的工作內容。

    以比較熱門的機器學習為例,使用Criteo公司發布的訓練數據進行測試,數據集10.3GB,包含4000多萬條數據,軟件模型選擇DeepFM。將nrows(代表讀取多少行數據)設定為10000000、將Batchsize(以每次多少批量進行一次運算)設定為8192,然后進行計算,記錄過程中的最大內存占用量和使用時間。

    最終,惠普戰X銳龍版完全所有計算用時38分14秒,最大內存占用為31.3GB。

    作為對比,16GB內存、同等設置下,用時1小時56分8秒,最大內存占用為15.1GB。

    即使是32GB內存,在該測試下也輕松吃滿。而且32GB內存下的處理速度明顯快很多,效率更高。這是因為內存不足時,系統會調用部分硬盤空間充當內存,從而降低速度。大內存的優勢在這項測試下體現的比較明顯。

    四、線上會議體驗滿分

    我們再來看一個工作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場景——線上會議,惠普戰X銳龍版在這方面有很多針對性設計,可以說整體體驗是非常出色的,可以給到滿分?;萜諔餢銳龍版究竟做了什么,總結一句話:軟硬件結合。

    硬件層面,惠普戰X銳龍版攝像頭的數據還是很給力的,500萬像素加上88°廣角,已經秒殺很多筆記本攝像頭。兩者的優勢也是非常明顯,對比筆記本中常見的92萬像素常規攝像頭,可以說有著肉眼可見的提升。

    500萬像素的清晰度要比120萬像素高太多了。假如在會議過程中需要展示紙質文件,500萬像素下可以清晰的看到書上的文字,而120萬像素已經比較模糊了,文字難以辨認,差距非常明顯。

    88°廣角也是如此,如果筆記本前有兩三人同時參加會議的話,惠普戰X銳龍版能夠很好的將所有人拍到,而常規攝像頭并不能拍全,看起來很擁擠。

    軟件層面,惠普戰X銳龍版的小心思就更多了。它提供了豐富且實用的功能,你能明顯感受到,惠普戰X銳龍版的產品經理,是非常懂線上會議需求的。其中比較實用的包括動態智能追蹤、相機混合器、自動光線平衡、白板自動校正、鎖定畫面等。

    動態智能追蹤很好理解,它可以追蹤使用者,保證使用者無論如何移動,都始終在畫面中。比如視頻會議中需要講解白板上內容,使用者移動是很難避免的。這個功能則可以保證使用者始終處在畫面中,展示使用者講述的重點內容。

    相機混合器功能,則可以實現惠普戰X銳龍版攝像頭與外接攝像頭同時工作,并將兩個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集成在一個畫面中,允許用戶自定義畫面布局。相信參加過線上教學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功能的實用性。有時線上教學過程中,除了聽講外,還有實操的部分,比如單反的使用教學。相機混合器功能則可以實現一個攝像頭拍攝講解者,一個攝像頭拍攝操作特寫,并將兩個畫面融合為一個畫面,這樣就方便多了,不需要講解者頻繁調整位置。

    自動光線平衡、白板自動校正、鎖定畫面這些功能同樣非常實用。晚上或者在環境偏暗的環境下開會,這時人臉會比較黑,效果非常不理想。自動光線平衡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使用者面部曝光,提升觀感。

    白板自動校正也很有意思,有時會議對方的拍攝角度可能比較歪,導致白板看起來很別扭。這項功能則可以智能識別到白板,并將其校正。同時系統還提供了手動校正功能,可以解決無法自動校正的情況。

    鎖定畫面這個功能,我個人覺得非常實用。相信大家都遇到過會議過程中需要處理其他事情的情況,這項功能可以將畫面鎖定在最后一幀,保證使用者始終處在畫面中,也不用擔心攝像頭拍到比較私人的事情。

    出色的硬件配合實用豐富的功能點,惠普戰X銳龍版的線上會議體驗,可以說是同級別產品中的佼佼者。

    五、雙USB4,少見但實用

    此外,惠普戰X銳龍版的接口比較齊全,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它有2個USB-A、2個USB4、HDMI和3.5mm音頻接口,滿足辦公使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惠普戰X銳龍版居然給到了2個USB4,這在同價位商務本中是非常少見的。

    USB4的特點非常明顯,首先速度特別快,畢竟理論傳輸速率高達40Gbps,與雷電4一致,完全兼容雷電3。通過移動硬盤拷貝12GB的素材,只需要11秒就拷貝完成了,過程中的速度可以穩定在1.3GB/s,非??臁?/span>

    對比全功能Type-C,完成10GB文件拷貝需要18秒,速度穩定在800MB/s左右,雖然也很快,但還是無法與USB4相提并論。

    此外,USB4是支持視頻傳輸的,這意味著通過一根符合要求的Type-C線,就能夠完成顯示器的連接。2個USB4意味著可以連接2個顯示器,再加上HDMI接口,惠普戰X銳龍版可以同時連接3臺顯示器,實現4聯屏。并且Type-C的連接方式更簡單,畢竟不需要區分正反,插拔把HDMI方便多了。

    六、VIP專線更快更方便

    惠普戰X銳龍版在售后服務方面,也是比較給力的?;萜諔餢銳龍版支持7×24小時響應,2年第二個工作日上門維修,并贈送1年意外損壞免費保修。電池則是2年保修,并提供免費6個月的7×24小時惠管家一站式服務。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還可以進入惠普服務小程序,里面有視頻解決方案和售后服務。這些服務已經很給力,但惠普戰X銳龍版還提供了7×24小時的VIP專屬快捷通道!

    也就是說,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直接撥打VIP專線,獲得工程師的幫助。這一服務的優勢相當明顯,而且也更貴。

    VIP專線的服務速度更加快速,畢竟等待時間更少?;莨芗以诰€服務的效率已經很高了,之前我們也測試過,不過VIP專線更快。以屏幕自動亮度失效(設置中關閉)這個問題為例,使用惠管家在線服務,從開始咨詢到解決問題,用時7分28秒,考慮到打字所用的時間,已經非??炝?。

    而通過VIP專線,僅僅用時3分鐘就解決了問題,而且溝通過程非常順暢。可以說惠管家解決問題的速度很快,而VIP專線更快。

    此外,VIP專線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是更實用的,比如系統更新導致藍屏死機,進而無法正常開機,或者系統突然異??D,無法正常操作,亦或者出差途中無法連接網絡,這些情況根本無法使用在線服務。而VIP專線則可以正常與工程師取得聯系,進而解決問題。

    七、總結

    為什么說惠普戰X銳龍版是一臺全面優秀的商務本,相信看到這里,大家已經明白了。惠普戰X銳龍版身上確實有著太多閃光點,用料扎實設計美觀,屏幕素質同價位傲視群雄,Zen4銳龍7000性能卓越,大內存適應能力更強,線上會議的體驗更是同級商務本中的天花板,還有同級少見的雙USB4接口和越級的VIP專線服務,這些特點造就了惠普戰X銳龍版出色的商務使用體驗。面面出彩,這樣的輕奢商務本,誰不愛。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