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網站之所以能讓用戶免費觀看,其背后往往隱藏著許多謀取不法利益的手段。這些手段不僅違法,還可能給用戶帶來各種風險和損失。以下是對黃色網站免費背后的真相的詳細分析:
1. 植入惡意軟件或廣告
傳播病毒:黃色網站可能通過彈窗、鏈接等方式向用戶展示含有病毒的廣告或惡意代碼,一旦用戶點擊,設備就可能被感染。
收集個人信息:惡意軟件可以竊取用戶的賬號密碼、銀行卡信息、通訊錄、照片視頻等有價值的數據,并將其出售給第三方。
展示侵權廣告:感染惡意軟件后,運營者可以利用這些軟件來控制用戶設備,展示更多侵權廣告,從而獲取收益。
2. 廣告收入
吸引廣告商:黃色網站通常訪問量大且用戶停留時間長,因此能夠吸引廣告商投放廣告,尤其是性用品、成人用品等不良廣告。
高額廣告費用:廣告商愿意支付高額費用在黃色網站上投放廣告,因為他們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精準觸達目標用戶,從而獲得更高的轉化率。
3. 利用用戶設備挖礦
挖掘虛擬貨幣:黃色網站通過運行特定腳本,將用戶的設備變成“礦機”,用于挖掘虛擬貨幣,如比特幣等。
損害用戶設備:挖礦過程會消耗用戶設備的大量算力和電量,可能導致設備硬件受損,使用戶的手機、電腦越用越卡。
4. 銷售用戶信息
竊取個人信息:黃色網站暗藏惡意軟件,能夠竊取用戶的賬號密碼、銀行卡信息、通訊錄、照片視頻等有價值的數據。
形成黑色產業鏈:將這些信息打包出售給其他不法分子,形成黑色產業鏈,給用戶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5. 法律風險
違法行為:訪問黃色網站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社會道德風險:黃色網站的內容往往與社會道德和公序良俗相違背,訪問這些網站可能會對個人的社會形象和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在了解了黃色網站免費背后的真相后,人們應當提高警惕,遠離這類不良網站。為了保護個人信息和設備安全,避免法律風險和社會道德風險,人們應當堅決抵制黃色網站,選擇健康、合法的娛樂方式。同時,人們也應當加強網絡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共同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
以為“免費午餐”真的存在嗎?黃色網站免費看,聽著是不是挺誘人?可別小瞧了背后的陷阱,一不小心,你可能就掉進深淵了。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許多網民的親身經歷。接下來,咱們就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看看這背后藏著的是什么玄機。
在互聯網這個大海洋里,各種網站層出不窮,其中不乏一些標榜“免費”的黃色網站。這些網站號稱不收費,觀眾可以隨意觀看各種內容。但真的有這么好的事嗎?別急,聽我慢慢給你道來。
首先得明白,這些所謂的“免費”其實是個大大的圈套。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這類網站如同雨后春筍般冒出,各種誘人的標語隨處可見,但這背后的陷阱也是數不勝數。
你可能會問,這些網站靠什么賺錢呢?答案是多方面的。首先,廣告是他們的一大收入來源。不僅僅是普通的廣告,更多的是那些含有欺詐性質的廣告,比如一些假的投資理財項目,網絡彩票,甚至是網絡賭博。這些廣告精心設計,目的就是為了誘騙觀眾點擊,一旦你中招,他們就能從中獲利。
除了廣告,這些網站還會在你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在你的設備上安裝惡意軟件。這些軟件能夠在不知不覺中竊取你的個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瀏覽記錄、聯系人信息、甚至銀行賬戶信息。這些個人信息一旦被竊取,后果就真的不堪設想了。
更狡猾的是,有些網站還會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制作一些看起來非常真實的視頻內容。這些內容往往是根據用戶的瀏覽習慣和喜好定制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沉迷其中,不斷瀏覽,從而有更多的機會被他們的陷阱捕獲。
這些網站的運營者還會不斷更新他們的誘騙技巧。比如最近幾年,他們開始利用各種社交平臺,通過創建假的用戶群體,發布虛假的正面評價,來吸引更多的用戶。
這一切,表面看起來是免費的,其實你已經在無形中付出了代價。你的隱私、你的安全,甚至你的財產,都可能因此受到威脅。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黑幕等著被揭開。
就拿某些受害者的例子來說吧,有人因為好奇點擊了這些網站的鏈接,結果不僅電腦被病毒感染,重要文件丟失,而且個人信息被盜用,銀行賬戶被清空。這些都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當你再次被這些“免費”的黃色網站所吸引時,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表面的免費可能隱藏著巨大的風險,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點擊,可能就是通往深淵的入口。而這其中的利益鏈條錯綜復雜,涉及的不僅僅是網站運營者,還可能有更大的背后力量。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尤為重要。不被這些表面的免費所誘惑,保持警惕,才能避免陷入這些精心設計的陷阱中。這是每一個網民都應該有的基本網絡安全意識。
你是否還敢繼續瀏覽這些網站呢?或許,下次當你再次點擊進入時,你會更加小心,或者干脆選擇遠離這些潛藏危機的地方。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男子楊某上班期間瀏覽淫穢色情網站,因嚴重違反單位紀律于2022年8月被公司開除。楊某不服,提出是電腦中病毒、他人操作等理由,拒不承認自己的違紀行為。
2023年4月,楊某將公司起訴至徐匯法院,請求法院判決公司支付其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2021年度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資、十三薪等合計31萬余元。徐匯法院審理后認為,楊某違反用人單位管理規定和勞動合同相關約定,違背勞動者基本職業道德,亦有違公序良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人單位據此解除與楊某的勞動關系并無不當,系合法解除。判用人單位向楊某支付2021年度未休年休假的折算工資7900余元,并駁回楊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圖據上海徐匯法院微信公眾號
員工被開除后起訴用人單位索賠30余萬
上班期間是否瀏覽色情網站成審理焦點
現年41歲的楊某2017年4月入職了一家金融單位,從事會員管理工作,月薪1.7萬余元。2022年8月,因為上班期間瀏覽淫穢色情網站,他被公司以嚴重違反管理規定為由解除了勞動合同。楊某認為其不存在上述違紀行為,公司對其做出的“開除”行為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2年11月,楊某向徐匯區勞動爭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后因調解不成,當年12月,他向徐匯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未休年假折算工資、競業限制補償金等合計34萬余元。仲裁委審理后僅支持了楊某2022年度未休年假折算工資1.1萬元和競業限制補償金1.6萬元。
2023年4月,楊某不服仲裁裁決,起訴至徐匯法院,請求法院判決公司支付其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2021年度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資、十三薪等合計31萬余元。
訴訟中,楊某是否在上班期間瀏覽淫穢色情網站成為審理焦點。
楊某并不承認他存在這些行為,提交證據中,包括其他員工工作電腦網頁瀏覽、視頻下載記錄,由楊某根據公司提交的公證書附件內容匯總。記錄顯示,其他員工也存在上班觀看和下載娛樂視頻的情況,占用的網絡帶寬遠高于楊某,且有大量非工作時間后臺下載記錄。據此,楊某認為是工作電腦中了木馬病毒。
楊某還提交了一張辦公環境的照片,證明其工作場所屬于敞開式環境,且辦公電腦無外放音響,提出自己不具備上班時間瀏覽不良網站的客觀條件,并稱可能是他人在自己電腦上操作所為。
公司方面稱:“有員工反映單位電腦網速奇慢,所以我們安排網管調閱了后臺數據,這才發現楊某利用工作電腦大量下載、瀏覽淫穢、賭博視頻。”
公司提交了經公證的楊某工作電腦瀏覽、下載記錄,顯示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期間的工作時間,楊某工作電腦有大量色情淫穢網頁瀏覽、視頻下載記錄。公司提交的微信群聊記錄則顯示,楊某向同事傳送工作文件的時間和設備,與瀏覽、下載色情淫穢視頻的時間、設備一致。公司認為,足以證明楊某上班期間利用工作電腦瀏覽淫穢網頁,排除楊某“電腦中病毒”和“他人操作”的辯解。
此外,公司提交一份用人單位領導與楊某的談話視頻,及落款為楊某的《個人思想認識》。視頻中,楊某承認了瀏覽、下載色情淫穢視頻的事實,辯稱因自己加入了某成人平臺,需點擊網站鏈接增加積分,以獲取專業觀眾資格。楊某在《個人思想認識》承認自我要求不嚴格、未嚴格按規章制度要求自己,并作出吸取教訓、改正錯誤的承諾。
法院認定員工違背勞動者基本職業道德
解除勞動關系合法
徐匯法院審理后認為,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本案中,用人單位于2022年8月以楊某上班時間瀏覽和下載不健康網絡信息、嚴重違反相關管理規定和勞動合同約定為由解除雙方勞動關系。
根據已查明事實和法院采證意見,楊某已簽收的用人單位《上網管理規定》嚴禁員工在上班時間瀏覽淫穢色情等不良網站和信息,綜合楊某工作設備內大量不良網站信息瀏覽記錄、用人單位與其面談督促的談話視頻及談話記錄的情況,楊某顯然違反了用人單位管理規定和勞動合同相關約定,違背勞動者基本職業道德,亦有違公序良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人單位據此解除與楊某的勞動關系并無不當,系合法解除。楊某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的訴請,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楊某主張單位支付2021年度剩余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資的訴請,具有相應的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予以支持。經核算,用人單位應向楊某支付2021年度剩余5天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資7900余元。
關于楊某所主張的2022年度十三薪,雙方一致確認即為年度績效獎金。根據查明事實和如上分析,楊某因存在嚴重違紀行為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是由于自身原因未能滿足2022年度完整出勤的條件,用人單位對楊某2022年度考核確定為“不稱職”合理有據,因此楊某要求用人單位向其支付2022年度績效獎金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最終,徐匯法院判決用人單位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向楊某支付2021年度未休年休假的折算工資7900余元,駁回楊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后楊某不服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后作出了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張超 紅星新聞記者 陳馨懿
編輯 郭宇 責編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