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7日凌晨,英雄聯盟S11總決賽正式開打,在對手2-1拿下賽點的情況下,EDG戰隊總比分3-2強勢逆轉,獲得2021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EDG奪得S11冠軍的多條相關消息更是獨霸熱搜。
公開資料顯示,EDward Gaming(簡稱:EDG)是一家中國電子競技俱樂部,于2013年9月13日成立。旗下擁有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分部。
網傳7日凌晨微博熱搜截圖
網傳6日微博熱搜截圖
對于EDG的奪冠,央視新聞微博第一時間發文祝賀,“剛剛,英雄聯盟S11總決賽,中國LPL賽區EDG電子競技俱樂部戰隊以3:2戰勝韓國LCK賽區戰隊DK,獲得2021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恭喜! ”
數億人次觀賽,玩家進入狂歡
《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吸引了全球觀眾的目光,11月6日晚,僅在bilibili平臺,S11總決賽的直播便吸引了3.5億人氣,滿屏EDG加油的彈幕也能看出觀眾的熱情。
騰訊視頻的直播則顯示有8600萬人看過。
微博的官方直播則顯示有8194萬觀看。
EDG背后站著數量最為龐大的中國粉絲。為了支持EDG奪冠,大家紛紛立下flag,網絡上很多留言讓人忍俊不禁,“如果EDG奪冠,我就單身一輩子”、“如果EDG奪冠,我就給全宿舍洗一周襪子 ……”
在贏得勝利后,多地高校的男生宿舍像過年一般慶祝奪冠,高呼:EDG世界冠軍!
英雄聯盟月活躍玩家達到1.8億
《英雄聯盟》端游是中國以及全球最熱門的PC游戲之一。從收入看,據SuperData數據,《英雄聯盟》2020年全球收入在免費游戲中排名第6、在免費PC端游中排名第1。從用戶數看,據公司公告,《英雄聯盟》2016年9月全球月活躍玩家突破1億;2019年8月全球日均PCU(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800萬,這一數字超越了Steam平臺PCU前十的游戲總和。據順網星傳媒數據,《英雄聯盟》在2015~2021年持續位居網吧網游熱力榜第1。
11月1日,拳頭游戲官方公布了《英雄聯盟》IP 系列產品的最新數據:剛過去的 10 月,《英雄聯盟》《英雄聯盟手游》《Legends of Runeterra》《云頂之弈》及其授權游戲《金鏟鏟之戰》。這幾款游戲,月活躍玩家的總量達到了1.8億。
今年10月8日,騰訊英雄聯盟手游團隊正式官宣,不限號不刪檔測試將于當日10:00 開啟。據透露,不限號不刪檔測試面向所有安卓及 iOS 用戶開放,玩家可使用 QQ 或微信登錄游戲。其中,未成年用戶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的20時至21時進行游戲,因版本開發進度問題,本次測試階段暫不支持未成年人參加排位模式。
國信證券稱,復盤騰訊歷史股價,其中有3輪大級別上漲都與新游的優異表現相關。1)2009~2012年,騰訊股價漲幅超過400%。主要受益于《地下城與勇士》《穿越火線》風靡全國,2008~2012年,騰訊游戲收入CAGR達77%。2)2013~2015年,騰訊股價漲幅超過200%。《英雄聯盟》成為全球玩家最多的PC游戲,2012~2015年,騰訊游戲收入CAGR達35%(同期,微信從2012年的1億MAU增長到2015年的7億MAU)。3)2017~2018年初,騰訊股價漲幅超過140%。《王者榮耀》登頂并常駐國內iOS暢銷榜首位,2015~2017年,騰訊手游收入CAGR達72%。
游戲是典型的內容型行業,股價與流水的波動節奏比較同步。新游戲或者存量游戲的流水增長,都將直接帶來收入增長,進而有望推動股價上漲。與平臺型互聯網產品不同,游戲產品驅動股價上漲,往往與收入的表現比較同步。我們預計,若《英雄聯盟》手游爆發,有望帶來業績提升,驅動股價上漲。
《英雄聯盟》手游深度還原端游體驗,有望憑借龐大的IP影響力及優異的產品品質爆發。復盤騰訊歷史股價表現,新游表現優異將直接驅動股價上漲。我們測算,截至2021年9月7日,騰訊股價對應2021年Non IFRS下PE為30x,低于近5年估值中樞13%。此前,主要受反壟斷情緒影響,股價出現較大回撤,距離最高點回撤幅度已達33%。《英雄聯盟》手游上線,有望在情緒及業績上均形成正向催化。我們對騰訊的長期發展堅定看好,游戲出海、視頻號均為大級別驅動力,我們維持此前盈利預測,預計2021-2023年Non IFRS下凈利潤分別為1344/1594/1931億元,維持目標價700-750港幣,相對當前的估值空間為36%-45%,當前價格具備較高吸引力,繼續維持“買入”評級。
游戲監管逐漸完善
近年來,中國游戲用戶規模穩中有升。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0年,用戶規模從5.17億人增長至6.65億人,2021年上半年達6.67億人,較2020年同期增長1.38%。當前,國內游戲行業頭部企業競爭激烈,其中騰訊網易雙雄鼎立,其優勢呈現出滾雪球式的增長趨勢。隨著游戲行業的發展,相關的政策也經歷了放開—收緊—完善的過程。2016年后游戲行業政策逐漸收緊;2018年游戲版號暫停發放,數量斷崖式減少;2019-2021年,隨著版號數量趨穩,國家陸續推出用戶實名、未成年人防沉迷體系等,監管體系逐漸完善。
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
9月8日,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會同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對騰訊、網易等重點網絡游戲企業和游戲賬號租售平臺、游戲直播平臺進行約談。
9月14日下午,上海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文旅局、市通管局等部門集體約談上海20余家重點游戲企業、運營平臺、出版單位。會上提出了上海加強屬地網絡游戲管理的“滬七條”。
9月16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上線了“游戲企業防沉迷落實情況舉報平臺”。該平臺主要功能是收集舉報主體提供的游戲企業防沉迷措施落實情況,進一步嚴格管控、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同時明確防沉迷違規主要包含三大類:實名認證違規、游戲時段時長違規、未成年人付費違規。
9月17日,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首都新聞出版”發布文章稱:9月13日上午,北京市委宣傳部召開工作通氣會,傳達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精神和中宣部集體約談游戲企業的要求,全市50余家重點游戲企業、運營平臺和電商平臺參會。
9月27日,中國政府網公布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通知。其中,《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指出,要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實施國家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認證,完善游戲產品分類、內容審核、時長限制等措施。
9月30日,為督促游戲企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相關要求,發揮社會各方面監督作用,國家新聞出版署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舉報平臺正式上線運行。舉報平臺專項受理群眾關于游戲企業防沉迷相關問題的舉報,包括實名認證違規舉報、時段時長違規舉報、充值付費違規舉報等,舉報線索一經核實,有關部門將對違規游戲企業進行嚴厲查處。
部分綜合自中國基金報、環球時報、每日經濟新聞
證券時報雙十一寵粉福利來啦!!
這個“雙十一”購物節,
證券時報要干大事!
啥情況?
編輯:葉舒筠
yeshuy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點擊關鍵字可查看
潛望系列深度報道丨股事會專欄丨投資小紅書丨e公司調查丨時報會客廳丨黑幕調查丨什么情況!前世界首富一周兩度密集減持,年內套現百億美元,竟是這個原因!丨賬上數百億現金,竟還不上幾億“理財”?這家A股,揭開冰山一角…丨扛不住了?海底撈將關閉300家門店,承諾不會裁員!丨萬億“寧王”又有大動作丨輝瑞口服抗新冠藥來了,高危患者住院、死亡風險直降89%丨72歲海爾創始人張瑞敏退休丨網傳“世茂與陸家嘴信托談延期”?公司緊急辟謠丨太火爆!羅永浩也要入場,元宇宙概念多股漲停丨2100億鋰電巨頭瘋狂擴產!斥資超300億發力儲能
品|后浪調研小組
作者丨閆清博
編輯丨雨果跨境
封面|圖蟲創意
“懶人經濟”風靡之下,消費者要解放雙手,清潔電器應運而生,走進千家萬戶。不過現如今,一提起地面清潔電器,消費者首先想到的已經不是老牌產品吸塵器了。
美國iRobot于2002年9月推出的Roomba是掃地機器人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而科沃斯在2001年研制出第一臺自動行走吸塵的機器人時,或許就已經奪得了國內智能清潔電器市場的先機。
根據 GfK 掃地機器人零售監測報告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科沃斯掃地機器人在全球(不含北美)市場的零售份額達 21.9%,位居第一,較2020年同期增加2.2個百分點。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科沃斯在過去一年里實現歸母凈利潤達20億元到20.5億元,同比增加211.9%到219.7%。按照20億元凈利潤算,科沃斯在2021年平均每天凈賺548萬元,吸金能力令人矚目。
深耕行業20余年,從創新者到成為引領者,從掃地機器人到形成多元化產品矩陣,科沃斯正在從多個維度持續引領服務機器人行業前進。
打造差異性優勢,占據海外高端消費者心智
作為全球最早的服務機器研發與生產商之一,科沃斯一直以“讓機器人服務全球家庭”為使命。2017年,智能音箱這一類目在市場上得到了井噴式發展,但是科沃斯機器人CEO錢程表示,人人都在做智能音箱,科沃斯就不會再去做了。正是這樣的理念,讓科沃斯堅持在科技創新上投入,對機器人進行了長期而深入的布局,并成功進入并拓展美、歐、日等主流海外市場,成為全球性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品牌。
截至2021年6月底,科沃斯合計獲得授權專利1122項。在2021上半年,科沃斯研發投入金額達2.02億元,同比增長45.84%,新增專利申請共計145項,其中發明專利88項。
在進軍海外市場時,科沃斯的一些競品是有著10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消費者對這些品牌已經產生一定的依賴性。科沃斯要拓展全球版圖,在海外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又該如何進一步打造爆款?
走自主品牌之路,是科沃斯邁向全球化的第一步。2018年,科沃斯推出升級品牌添可,添可基于產品創新和產品定位,走出了一條以產品為導向的品牌打法。
添可市場營銷總監糜文迪舉了一個例子:“洗地機在海外是一個突破性的產品。吸塵器一般只能吸干垃圾,但是現在的家庭中濕垃圾也很多,洗地機的誕生就滿足了消費者既能夠清理干垃圾,又能夠清理濕垃圾的需求。這是我們在研究消費者需求后,再以消費者需求來做產品創新的一個根本打法。”
這是一個品牌把產品置身于消費者的場景中,體驗消費者的痛點,按照需求設計獨特的產品,打造差異化產品切中用戶的痛點,從而解決家庭清潔的根本問題。
針對類似的問題,石頭科技創始人昌敬也提到過:“科技領域中比較典型的問題是容易陷入規格參數的比拼中,不再制造更能解決問題或者更有用的產品。品牌還是要始終以解決問題為中心。”
添可在2020年憑借智能洗地機芙萬,迅速占據高端消費者心智,在海外市場上成為智能洗地機領域先鋒創新的引領者,并引導消費者明確智能洗地機和傳統吸塵器的差異。
在添可的亞馬遜店鋪中,消費者這樣評價售價為499.99美元的智能洗地機芙萬S5:“重量剛剛好,可以輕松清理每頓飯后掉在地板上的食物,可以感知地板的臟污程度。”“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完全取代了真空吸塵器。”“這款洗地機不再需要清掃、吸塵、拖地等步驟,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添可品牌自設立之初即定位為高端智能生活電器,產品銷售均價處于市場領先水平,甚至比競爭對手的品牌價格都要高很多,要如何與消費者產生新的連接?
糜文迪稱:“添可非常重視與新老客戶建立聯系,也會著重觀察亞馬遜上的一些留評。有消費者接連購買了10臺洗地機,這類消費者作為核心用戶,會對新老產品提出好的評價或者改進的建議。添可會把這波核心用戶累積起來,每當群組當中有消費者問問題的時候,鑒于這些核心用戶對產品的喜愛程度和熟悉程度,他們會主動回答問題。隨后,核心用戶、新用戶和產品三方的關系都會串聯起來。”
另外,在本土化的品牌營銷當中,添可重點產品的宣傳片和廣告都選擇在海外本地拍攝,保證了內容輸出能用非常本土化的方式跟消費者產生連接,提高消費者的場景代入感,并建立情感連接。
深耕細分類目,縱橫雙向布局
2020年“黑五”“網一”購物節期間,添可在美國、德國、英國、日本亞馬遜洗地機品類均排名第一,這為科沃斯在原有服務機器人業務基礎上打開了全新的成長領域和空間。
到2021年上半年,科沃斯品牌海外業務收入實現同比增長134.8%,添可品牌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52.8%,占各自收入比重分別達到 31.0%和34.6%。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科沃斯和添可在海外市場已經取得不俗的成就,但是從收入比重來看,這兩大品牌的主要業務收入還是國內市場占大頭。
對一般品牌來說,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到多領域深耕。而在添可的獨立站首頁上,可以看到智能洗地機、智能吸塵器、無線手持真空吸塵器、智能吹風機、清潔配件等多個系列產品,其中,洗地機和吸塵器已有多個不同版本。
2021年上半年,添可推出智能洗地機芙萬2.0系列,并陸續推出智能料理機、智能眼部美容儀、智能美發梳等創新新品,逐步形成家居清潔、烹飪料理、個人護理、健康生活四大智能品類,加大品類布局。可以看出,在清潔賽道上領先后,添可沒有停下腳步,還有橫向和縱向上的爆款不斷更新迭代。
有跨境賣家提出,推新品時因為競品很優秀,感覺風險很大,難度也越來越大。其實當產品有了品牌效應,更有利于在宣傳時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添可在洗地機領域取得的成就,也為其在更多智能家居領域布局形成多元化產品矩陣奠定了基礎,從而讓消費者對爆款之外的產品產生認同感。這對于在高端智能家居領域布局這些細分類目的其他品牌來說,直接是一個降維打擊。
添可推出的智能吸塵器更是做到了從功能到智能的進化。那么有了洗地機后,吸塵器為何沒有被淘汰掉?
添可推出的智能吸塵器飄萬S11,主打除塵、除狗毛、除螨、智能檢測地板和地毯上看不見的污垢,在亞馬遜上綜合評分為4.5分,從輕量手持無線到清潔一次性到位,都是消費者對它的評價。
糜文迪稱:“在亞馬遜上賣一款產品,會定期抓取亞馬遜的review,關注消費者回復的關鍵詞,然后通過發現消費者遇到的問題,把前端的聲音傳導回產品部,在下一代新品迭代時,把新的功能考慮進去。”
在制造新的產品價值時,那些可能被時代淘汰掉的舊產品也被添可賦予了新的產品價值,讓用戶在每一次使用產品時形成對品牌的閉環和拓展,也讓智能、技術這些理性的詞語更加人性化。
進軍產業鏈上游市場
據Euromonitor和IFR預測,2025年全球掃地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75億美元,滲透率將達到29%。亞馬遜平臺數據顯示,掃地機器人已成為假日季期間最為暢銷的產品之一。
在智能清潔電器這個賽道上,時間越久,入局的選手越多,賽道越窄。市場上風起云涌,石頭科技、云鯨、追覓科技等大佬紛紛入局,美的和海爾這樣的傳統家電企業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科沃斯從一家吸塵器的代工廠商,成長為中國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巨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蛻化。面對在掃地機市場上先鋒地位的蟬聯,科沃斯并不滿足于此。
在聚焦自有品牌業務的同時,2020年,科沃斯品牌掃地機器人中基于激光雷達的全局規劃產品占比達70.2%,推動整體家用服務機器人平均銷售單價較2019 年上升24.86%。
2021年10月26日,科沃斯攜旗下全新智能傳感器品牌“KRUISEE氪見”推出首款激光雷達新品KRLIDAR S50。作為一種新興崛起的感知硬件,激光雷達通過發射激光來測量周圍事物的距離,可助力機器人定位與導航,發現機器人的新世界。
從機器人產業鏈全局來看,上游市場中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占整體生產成本的60%以上,盈利能力最強,但是國內企業大部分高性能驅動器等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還是依賴進口。由于上游集成市場空間狹窄,技術壁壘較低,競爭更加激烈,國內不少廠商都在積極開拓產業鏈上游市場,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
在23年的打磨沉淀中,通過代工ODM發家后,科沃斯在開啟機器人領域的探索中,也把之前的代工經驗延續到新品的研發和創新中,通過氪見激光雷達試水機器人產業鏈上游市場,足以見其上下求索的決心。
科沃斯國際跨境電商總監嚴琛透露:“除了在亞馬遜成熟站點之外,科沃斯還提早布局了亞馬遜澳洲、印度、中東等新興站點,整體銷量較2020年大幅增長,過硬的產品質量、深入人心的品牌故事,都能很好地提高品牌知名度。”
在未來,類似亞馬遜清潔電器Bestseller、掃地機器人巨頭、行業頭把交椅的這些稱呼,或許已經不能再精準地概括科沃斯想要達成的目標。面對未來激光雷達及智能傳感器這個巨大市場,科沃斯和氪見的組合將助力機器人行業產業鏈的全方位發展,而添可在海外市場上的異軍突起,或許也是科沃斯發現更多看見未來的方式。
004年,柏安鐸(Eduardo Bartolomeo)剛剛加入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Vale),那一年他首次踏上中國,“看到了中國發展和規劃發展的強烈意愿。”4年后,柏安鐸再次來到中國,位于河北唐山南部70公里處的曹妃甸正處于熱乎朝天的基礎設施建設階段,“這里未來要建鋼鐵廠”。
日前,淡水河谷首席執行官柏安鐸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采訪時回憶起他對中國這個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市場的“初印象”。而實際上,今年已經是淡水河谷對華出口50周年,“我們向中國出口的第一船鐵礦石于1973年交付,比巴西和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還要早一年。”
這家礦業巨頭目前超過一半的鐵礦石銷往中國。在全球經濟放緩的當下,淡水河谷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依然持樂觀態度,“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即使在非常困難的2022年,中國經濟仍然表現出非凡的韌性。”柏安鐸強調,跨國比較也表明,中國對鋼鐵和鐵礦石的需求可能會在未來幾年趨于穩定并維持在不錯的水平。
淡水河谷總部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是全球鐵礦石及鎳金屬的最大生產商之一。淡水河谷在巴西及世界其他地區運營著大型物流系統,包括鐵路、海運碼頭和港口,還擁有一座物流中心,支持鐵礦石的全球配送。
巴西淡水河谷首席執行官柏安鐸(Eduardo Bartolomeo)。
“我們離中國很遠,一直在拉近與中國的距離”
澳大利亞和巴西是中國最主要的兩大鐵礦石進口國。而和澳大利亞相比,巴西與中國的物理距離較遠。數據顯示,1噸鐵礦石從巴西運到中國的成本幾乎是從澳大利亞運到中國的2.5倍。
毫無疑問,上述第一船交付的鐵礦石意義非凡,但就淡水河谷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歷程,柏安鐸強調了兩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們均和“拉近和中國的距離”相關。
首先,2011年第一艘40萬噸超大型礦砂船Valemax投入運營。值得一提的是,Valemax的載重噸是海岬型船的兩倍。上世紀60年代,日本正處于超級周期時,淡水河谷開發了海岬型船以便于將更多的鐵礦石運往日本。“而Valemax是我們拉近與中國之間距離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其次,緊接著的2015年,淡水河谷開始在中國港口進行混礦作業,這也是首家在中國開展此類業務的鐵礦石國際供應商。巴西混合粉(BRBF)由淡水河谷北部系統卡拉加斯地區出產的鐵礦粉與南部和東南系統出產的鐵礦粉混合而成,使得不同系統出產的鐵礦粉在理化性能和冶金性能上得到互補。這不僅節約了生產成本,也使得淡水河谷進一步縮小了和中國鋼廠之間的銷售及服務距離。
柏安鐸將上述兩點視為“技術性”的兩大里程碑。但從根本上來說,他認為淡水河谷在中國市場的成功完全取決于中國的飛躍發展。“中國鋼鐵產量在2000年是1億余噸,2010年超過6億噸,而現在的產量是超過10億噸。”
柏安鐸表示,中國市場占到淡水河谷整體營收的50%左右,占到淡水河谷鐵礦石產量的60%左右。截至目前,淡水河谷已向中國累計供應了近30億噸鐵礦石產品。作為一家供應商,“至關重要的是我們所采取的所有行動都是為了能夠向中國市場供應鐵礦石。”
其舉例提到公司歷史上最大的項目卡拉加斯S11D鐵礦項目,“正是由于中國存在需求,S11D項目在2013年開工建設,于2016年至2017年投入運營,總投資近150億美元,該項目旨在供應中國市場以及全球市場。”
柏安鐸總結道,淡水河谷見證了中國自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的整個過程,“我們既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也是改革開放的貢獻者。中國自2006年起一直是我們最大的市場,并自2014年起一直是我們50%以上鐵礦石產品的銷售目的地。”
就中國鐵礦石的需求,柏安鐸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從中長期來看,人口增長和城市化進程是拉動鐵礦石需求的兩個關鍵因素。“由于中國人口老齡化可能持續,未來幾年中國的鐵礦石需求可能會面臨壓力。但與此同時,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和工業部門的發展將為中國鋼鐵和鐵礦石需求帶來新的機遇,部分抵消人口變化帶來的鐵礦石需求下降。另一方面,跨國比較表明,中國對鋼鐵和鐵礦石的需求可能會在未來幾年趨于穩定并保持在不錯的水平。”
但他同時指出,從短期來看,房地產行業活動放緩是影響鐵礦石需求的主要阻力。
鋼鐵行業正在改變,但仍然需要優質的鐵礦石
在柏安鐸最近的這趟中國行中,其密集拜訪了多家政府部門、企業客戶等,交流的主題之一是眼下全球及各行各業都在探討解決方案的脫碳問題。
其中在8月3日,中國鋼鐵央企也是全球最大鋼企的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望明在寶武大廈會見了來訪的柏安鐸一行。柏安鐸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我們討論了很多關于脫碳的問題。”
“我們看待脫碳問題有著截然不同的角度,我們相信脫碳能夠帶來兩個需求,也就是對優質鐵礦石的需求和對金屬爐料的需求。”柏安鐸提到,脫碳首先會需要優質的鐵礦石,而淡水河谷的定位是一家提供鐵素解決方案的公司,“歸根結底,如何減碳?或是提高高爐生產效率,或是改用電弧爐。這兩種方法和其他所有可能使用的技術,都需要優質的鐵礦石。”
就“雙碳”目標,柏安鐸認為淡水河谷與中國幾乎一致。此前的2020年9月22日,中國宣布將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們的目標是到2030年前將‘范圍一’和‘范圍二’的排放量減少33%,到2035年前將‘范圍三’的排放量減少15%,以及到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
其反復強調,對淡水河谷而言,氣候變化和脫碳不是威脅,而是機遇。
柏安鐸首先提到淡水河谷在技術層面的探索,“我們是目前唯一擁有壓塊技術的公司。”淡水河谷在今年5月曾宣布,公司已成功測試了一種適用于直接還原路線的新型鐵礦石壓塊,有助于鋼鐵生產過程脫碳。據悉,新型壓塊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球團低80%,可減少“范圍一”和“范圍二”排放。壓塊也適用于高爐-轉爐路線,可用作高爐爐料。
直接還原是鋼鐵生產所使用的生產路線之一,它比高爐-轉爐路線更清潔,因為它使用天然氣取代焦炭(用煤生產),因此可以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數據顯示,高爐-轉爐路線每生產1噸鋼將排放2噸二氧化碳,而直接還原路線每生產1噸鋼僅排放0.6噸至1噸二氧化碳。
柏安鐸還重點提及了淡水河谷正在開發的“巨型樞紐”。
2022年11月,淡水河谷宣布已與沙特阿拉伯王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蘇丹國的當地政府和客戶簽署三項備忘錄,將于當地開發工業化綜合運營區(“巨型樞紐”)從而為鋼鐵行業提供低碳產品共同進行研究。簽約各方尋求在這些巨型樞紐開發上開展合作,以期為本地市場及海運市場生產并供應可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熱壓鐵塊(HBI)和鋼鐵產品。
“‘巨型樞紐’將包括壓塊生產、選礦生產,而且將建在可以獲得可信賴能源的地方。”柏安鐸強調,“我不喜歡用‘便宜’這個詞,我更喜歡‘高效’,能源高效的地方。”其提到,“第二個‘巨型樞紐’將設在墨西哥灣,也是考慮到美國的天然氣和美國市場的諸多原因;第三個自然是巴西,巴西將在從天然氣過渡到綠氫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
柏安鐸分析稱,鋼鐵行業正在改變。“鋼鐵行業的發展可能會趨于平緩,但仍然會需要高質量或高品位的鐵礦石或金屬爐料。歐洲已經出現了轉變,可以看到高爐逐漸被電弧爐取代,這一轉變也會來到中國。”
其同時提及,包括中國寶武在內的一些中國客戶對上述“巨型樞紐”很有興趣。值得關注的是,就在今年的5月3日,中國寶武旗下重要上市鋼企寶鋼股份公告披露,公司出資逾30億元共同投資設立沙特厚板公司,這也將是寶鋼股份在海外的首個全流程生產基地。
“因為寶武已經開始在沙特阿拉伯拉斯海爾港工業城建鋼板廠,這是我們關系中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供應,我們就此問題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柏安鐸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寶武也在研究我們在中東的‘巨型樞紐‘項目,其中也有可能可為其沙特工廠供應高品質精粉的項目。我們達成的共識是要進一步加強溝通,以確保產品的生產速度符合需求。”
其總結表示,就氣候變化這一問題,淡水河谷與客戶開展了大量討論。“我此行看到的事實是,包括供應商、客戶在內的所有人都在認真致力于脫碳。在我與工信部的會談中,這也是最重要的話題,幾乎85%的會談內容都與脫碳相關,這是一個真正嚴肅的問題。我們相信,我們能夠憑借資源稟賦和技術來發揮領導作用,為鋼鐵生產商和我們自己都帶來益處。”
柏安鐸強調,伙伴關系對于應對氣候挑戰至關重要。“我們預見到一些合作驅動因素,如技術開發和供應商發展。淡水河谷正與中國的多家客戶和合作伙伴就創新解決方案進行探討。”其進一步補充道,淡水河谷提供多種低碳產品及解決方案,助力下游客戶達成減碳目標,如“巨型樞紐”、高品質鐵礦石、低碳團塊產品、精混礦、Tecnored和凈零排放的生物炭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