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社會,辦公電腦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必備工具,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娛樂,都離不開一臺性能優秀、外觀精美的筆記本。但是,在市場上眾多的品牌和型號中,如何選擇一款既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又能讓自己的眼前一亮的辦公電腦呢?
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今天就來對比一下2023年最新上市的幾款高顏值辦公電腦,看看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和優勢,以及哪款筆記本能夠在顏值大比拼中脫穎而出。
如果你想在主流價位買到高顏值輕薄本,那華碩靈耀14 2023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款筆記本外觀簡約時尚,金屬材質看起來也很精致,還只有1.3kg。它搭載了最新的13代酷睿i5處理器,性能和續航都很強,適合學習辦公,拿來修圖剪輯也未嘗不可。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屏幕,采用了2.8K 90Hz OLED屏幕,色彩鮮艷、對比度高、刷新率快,無論是看視頻還是玩游戲都能享受到流暢和細膩的視覺效果。
聯想YOGA Pro14s是一款中高端輕薄本,外觀的特別之處在于“珠寶”理念,也就是采用大量的圓潤設計,無論是看起來還是摸上去,都會有一種柔和感。它選用了12代酷睿i5標壓處理器,性能釋放比較強,屏幕的參數也很不錯,并且支持觸控。總體來看沒有明顯短板,屬于6K檔閉眼入不會虧的小屏輕薄本。
LG gram 14 2023的最大亮點是它的重量,只有999g。這得益于它采用的柔性金屬鎂合金材質。對于常年出差跑商務的朋友,絕對是一大減負利器。雖然機身非常輕薄,但是性能還是經得起推敲的,i5-1340P可以滿足大多數場景的辦公需求,它的屏幕是LG原廠屏幕,觀感自然不必多說,而且還能與安卓、iOS設備無線傳輸,確實是一款非常亮眼的商務本,只是價格略貴一些,因此更推薦給預算充足的朋友。
對于不差錢的朋友,華碩靈耀Pro16 2022可以說是設計本的首選。它的顏值、做工極具大廠風范,重量控制也比較合理。它擁有i7-12700H + RTX 3060的王炸組合,支持獨顯直連,通吃各類創意應用和3A游戲。它的屏幕則是3.2K 120Hz OLED屏幕,各種參數拉滿,還擁有華碩DialPad虛擬旋鈕,可以提高修圖、剪輯效率。接口類型齊全,包括雷電4、HDMI 2.1,內存支持至高48GB拓展。除了價格逼近萬元,沒有什么缺點。
作為高端輕薄本,華為MateBook X Pro微絨典藏版在顏值上沒有遺憾。全金屬CNC機身,再加上微絨材質,做工非常精致,堪稱“賞心悅目”。它搭載了i7-1260P處理器,性能穩定,屏幕是3.1K 90Hz IPS屏,支持100% sRGB高色域覆蓋和DC調光技術,并且通過萊茵TUV低藍光認證。最大的優勢還是在于流暢的多屏協同,可以提高信息流轉的效率。如果你想組建鴻蒙全家桶,不妨考慮這款華為輕薄本。
以上便是近期值得入手的高顏值辦公電腦,你看中了哪一款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月的P30發布會上,華為正式推出了新款輕薄筆記本MateBook X Pro和MateBook 14,后者作為全新的,主打主流定位產品而引起了我們的關注,事實上在它所處的5000~7000元價位段,近年來涌現了很多經典產品,也漸漸形成了許多被用戶所熟識的“風氣”,很多時候即便是一款全新產品,哪怕在我們沒有看到它具體規格的情況下也能大致猜準它的基本盤。
對于傳統PC品牌來說,這樣的潛規則是很有利的,它能夠在較小的變化下得到用戶的認同,在商業上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用戶教育,但反過來說,這樣按照條條框框來按部就班的市場有時候又顯得太乏味,甚至會沒什么新意。
而作為PC行業的“新鮮血液”,近年來在各大涉獵領域都敢打敢拼的華為顯然不會這么認為,所以今天我們為大家體驗的這款MateBook 14,與其說是一款新產品,我更傾向于把它看做是華為的又一次表態,以及敢于打破常規的嘗試。
為6000檔輕薄本帶來2K 100% sRGB
HUAWEI MateBook 14第一個挑戰的主流價位輕薄本潛規則就是屏幕,在我們與用戶的溝通時常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這款筆記本很不錯,但聽說屏幕色域是45%的,真的假的?
這是一個讓大家都哭笑不得的歷史遺留問題,我們知道色域標準必須與實際應用結合才有意義,對于大多數筆記本用戶來說,對色彩要求較高的應用應該是攝影攝像,也即照片和視頻的編輯和欣賞,而目前筆記本常用的NTSC色域并不是影像處理行業的標準色域,sRGB和Adobe RGB甚至DCI-P3才是。
HUAWEI MateBook 14采用的是一塊100% sRGB色域覆蓋的14英寸屏,根據實際測試來看DeltaE色準在2.7左右,校準后可以到1.5,是一塊覆蓋率和色準都相當出色的面板,我們找到一款與之定位類似的14英寸輕薄本:聯想小新Air 14(同為Core i7 8565U處理器、14英寸、1.49kg,售價6599元)來進行對比,后者沒有標稱色域值是多少,但實測顯示它的sRGB色域覆蓋不到70%,DeltaE色準接近5,校準后也有3.3,考慮到人眼對色彩差異的敏感度極高,這種色域覆蓋和色準表現顯然無法滿足有影像后期需求的用戶。
關鍵是聯想小新Air 14才是整個主流價位輕薄本的常態,這也就更凸顯HUAWEI MateBook 14的獨特,而且是在價格幾乎無差的前提下。
而且別忘了,HUAWEI MateBook 14使用的還是一塊2160×1440分辨率屏,比起主流價位甚至可以說是萬元級都最常見的全高清分辨率來說,像素總數足足增加到1.5倍,這也就意味著MateBook 14的細節顯示質量會明顯高出同價位機型一大截,這在觀看一些擁有豐富高頻信息的照片時會更加有利,最大亮度方面也達到了接近均值360nit,同樣明顯強過聯想小新Air 14的260nit。
除此之外,HUAWEI MateBook 14的屏幕比例為3:2,這算是華為的傳統之一了,3:2有兩個好處:首先是它的高度更高,寬度收窄,因此可以顯示更多的Office文檔、網頁、代碼內容,更有利于工作;其次這個比例與當前數碼單反/微單相機的CMOS比例相同,這意味著你用相機拍攝的照片可以1:1鋪滿整塊屏而沒有黑邊,對照片創作來說更為友好。
邊框寬度方面,HUAWEI MateBook 14是四面窄邊框,當然左右上側更窄一點,僅僅5mm,底部的“下巴”有10mm左右。作為對比,聯想小新Air 14左右邊框做到了4.25mm,但上邊框因為要照顧攝像頭,所以寬度接近7mm,“下巴”就更是接近20mm,所以在直面屏幕時,雖然都是14英寸屏,但HUAWEI MateBook 14外觀尺寸更接近傳統13英寸產品,也更不容易受邊框影響。
這些優點建立在一款基礎版也不過5699元的主流輕薄本上,想到這會不會有些“細思極恐”?
一碰傳打通PC與手機兩大數據端
很多品牌的輕薄本都有一些獨門絕技,比如戴爾的硅纖維編織,惠普的輕薄型移動工作站,聯想的手表鉸鏈后空翻變形……但有沒有發現,這些技術通通都專屬于高端產品線,與主流產品幾乎都沒什么關系,傳統PC品牌的主流輕薄本往往是缺乏關鍵特征的。
而通信領域為主打的品牌跨界到PC領域,自然會充分發揮自己本行的優勢,在這方面本身就有大量行業專利在手的華為說自己是第二,恐怕就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了,在MateBook 13上首發的HUAWEI Share一碰傳也自然延續到了HUAWEI MateBook 14上。
想象一下這樣一個場景:你用手機拍攝了一些照片和視頻,或者在上下班路上用手機改了改Word文稿、Excel數據表,到辦公室后要把數據導入電腦,你會怎么做?如果是其他品牌筆記本,就掏出數據線還是微信、郵件發送?費流量不說還很慢,要是遇到網絡信號不良就只能干著急……
這也正是一碰傳最基本的設計初衷,只需要用華為手機打開HUAWEI Share功能,輕觸MateBook 14腕托右側的一碰傳NFC標貼,就能直接在手機和筆記本之間傳輸照片、視頻和文檔了,而且是雙向傳輸!實測傳輸速率可接近30MB/s,1GB的內容不到40秒就能搞定,可能確實沒有USB3.1快,但方便啊——這可以說是華為的獨門絕技了。
而且這項絕技到這兒還沒施放完,它還可以用手機端來控制筆記本電腦錄屏,只需要手機使用打開HUAWEI Share功能后搖一搖,再碰一下標貼,筆記本端就會自動開啟60秒錄屏功能,并在錄制完成后自動保存到手機,這對于視頻會議和直播錄屏來說可以說是非常方便的。
除此之外一碰傳還有共享剪貼板的功能,手機上看到一段內容覺得很不錯,復制下來后,筆記本端通過HUAWEI Share就能直接粘貼該段內容,反之亦然。
可以說在手機與PC互聯方面,華為真的是走到了世界的前面,Windows筆記本獨此一家!與蘋果Air Drop有一些類同,但具體功能細化做得更好,并且簡化了操作流程,學習成本也不高,實用性很強。
機身設計向高端看齊
傳統意義上的主流價位輕薄本有很高的幾率買到塑料材質為主的機型,14英寸機型里也有很多體重在1.7kg甚至更高,很少有筆記本廠商會把自家高端系列的設計思維大幅度下放到主流產品線當中,但HUAWEI MateBook 14從很多角度來看都做到了這一點。
首先它采用的是金屬機身設計,整體模具與同宗的MateBook 13并不一致,反倒是更像老大哥MateBook X Pro,最厚處15.9mm,體重1.49kg的它具備了較強的便攜性,而且USB Type-C適配器也僅僅只有190g,支持5V/2A、9V/2A、12V/2A、15V/3A、32.5V/2A等不同規格輸出,手機和電腦只用帶一個適配器就夠了,進一步減輕負擔。
這幾年來14英寸設計漸漸又重新贏得了用戶關注,最大的原因在于用戶需要尺寸更合理的屏幕和鍵盤,體重倒并不一定要特別極致,HUAWEI MateBook 14在兼具輕薄特性的同時納入了一塊57.4Wh電池。
還是以聯想小新Air 14作為對比,同為14英寸的MX150版就只有45Wh(MX250版也不過50Wh),因此兩者在相同應用下以相同環境設置運行的續航時間差距就會相當明顯,而且它支持快速充電技術,15分鐘即可從電池耗盡狀態充至20%,在節能模式下常規辦公又能繼續使用3小時左右,因此HUAWEI MateBook 14是輕薄與續航兼具的主流輕薄本。
在擴展方面,HUAWEI MateBook 14帶有標準USB3.0和USB2.0接口,還有標準HDMI輸出,連接無線鼠標、移動硬盤,輸出到更大尺寸屏幕都沒問題,在不充電的情況下USB3.1 Type-C還能用來繼續擴展接口,當然也可購買帶充電接口的擴展塢來兼顧,在擴展空間上HUAWEI MateBook 14依然是同類機型里的翹楚。
最新的硬件組合及操控體驗
HUAWEI MateBook 14是華為最新款輕薄筆記本,而眼下正當上游廠商更新硬件平臺的節骨眼,很多主流價位新品在升級時會容易出現部分硬件更新,但部分又沒有跟上的情況,這方面最好的例子還是聯想小新Air 14,它采用了英特爾最新的Whiskey Lake Core i7 8565U處理器,但顯卡卻比較混亂,有NVIDIA GeForce MX150,也有MX230和MX250版,其中與HUAWEI MateBook 14同為MX250獨顯的版本售價達到了7299元。
而HUAWEI MateBook 14則采用了GeForce MX250 2GB獨顯,并且是25W TDP滿血版,除此之外還有英特爾高端Wireless-AC 9560無線網卡和NVMe 512GB SSD,注意,HUAWEI MateBook 14全系即便是基礎版也標配512GB SSD,而同價位機型大多數還停留在256GB,甚至部分還在用SATA總線版……所以在硬件規格上HUAWEI MateBook 14也是目前最新。
當然,新硬件要在足夠好的散熱條件下才能得到有效發揮,需要短時間爆發的應用里,HUAWEI MateBook 14的處理器功耗峰值可以到40W之多,但隨后會進入到10W狀態下維持,處理器頻率1.9GHz左右,顯卡也能保持1250MHz以上的核心頻率,而且處理器/顯卡溫度只有70℃/68℃左右,作為一款獨顯輕薄本,散熱表現還不錯。
在這個基礎上,Core i7 8565U在Cinebench R15中可以得到698分的高分,對比機型聯想小新Air 14采用同款處理器也只能到635分左右,差別還是很明顯的。滿血GeForce MX250在全高清分辨率下可以全高清、中等特效40fps幀速運行《俠盜獵車手5》。
光有性能還不夠,最基本的操控體驗同樣不能落下風,HUAWEI MateBook 14的屏幕部分我們單獨說過了,事實上它也有同價位最出色的揚聲器體驗,音量充沛且開至最高也不會出現破音,跟家人朋友在書房、寢室一起看電影追劇完全沒問題,這一點對比同價位很多輕薄本都要強不少。
HUAWEI MateBook 14的C面設計已經基本延續了華為自家的風格,前面提到它的上邊框也只有僅僅5mm,這是因為它采用的是與MateBook X Pro相同的彈出式攝像頭,位于Fn功能鍵正中,這個設計也有被其他品牌的輕薄產品所學習,是一個很聰明的設計。
而且它的指紋識別與電源鍵集成在一起,這也是華為首創的設計之一,開機時就自動識別指紋,省去了還需要再次檢測指紋的繁瑣。
從剛開始做筆記本的時候起,華為給我的印象就是不隨波逐流,擅長找尋某一類產品線的空缺,打破由其他品牌定下的“規矩”。隨著HUAWEI MateBook 14的出現,這樣的定位思路已經很清晰地刻畫在了主流產品線上。
從硬件設計來看,這是一款在5000~7000元價位幾乎找不到對手的輕薄本——2K分辨率100% sRGB哪怕是放到萬元級也會是一個大賣點,何況主流價位;打破“次元壁”的一碰傳貼近了時下年輕人手機+PC辦公的使用習慣,增加了工作效率;質感與高端看齊的金屬機身做工,以及便攜依舊的輕量化設計;最新且能夠完整釋放性能的硬件規格……
HUAWEI MateBook 14更像是一次降維打擊,將以往印象中只會出現在高端產品上的特性通通拿到主流端,以華為的市場推動力,不難想象會引發多么強烈的蝴蝶效應,可以說它是一款既能影響現在,也能開啟未來的經典之作。
為宣布鴻蒙OS 4的升級用戶正式突破了1000萬,同時也開放了更多的適配機型。
從第一個版本發布以來,鴻蒙OS一直都主打多設備全場景萬物互聯,目前已經在手機、平板電腦、穿戴設備、汽車以及其他智能生態設備上實裝,但在PC上,目前只能使用Windows系統,互聯互通功能仍然不夠“無縫”。
日前,OST開源開發者宣布,鴻蒙生態企業鴻湖萬聯的工程師在X86 PC上實現了OpenHarmony 的初步適配,已經能進行開關機、連接外設、畫面渲染、運行App等基礎功能,已經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生產需求,后續還需進行UI適配等工作,然后在今年放出電腦端的嘗鮮版本。
這些消息足夠振奮人心,但是面相的用戶仍然是專業的開發者,對于我們普通消費者,想使用搭載鴻蒙OS的電腦還需要繼續等待。
不過最新消息顯示,鴻蒙開發團隊正在積極籌備鴻蒙PC,最近也有消息稱明年就會正式推出終端產品,消息迅速傳開之后,有網友向深圳開鴻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CEO王成錄博士求證,王博士也正面回應:會有的!
另外,也有網友咨詢購機建議,特別提到現階段暫時離不開Windows系統的軟件,王博也建議最好等明年的鴻蒙PC,似乎預示著主流軟件的適配工作應該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到時候正式發布,也許就能做到很好的適配了。
在目前的Windows PC中,已經實現了手機投屏、超級中轉站、無縫聯網等諸多功能,在鴻蒙PC正式發布后,也許真正的多設備無縫協同還會帶來更多的便捷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