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跳舞機到指尖旋律 淺談音樂游戲發展史
說到音樂游戲,想必大家印象最為深刻的要屬以《勁樂團(o2jam)》、《勁舞團》等為代表的老牌端游了,它們曾在當時憑借著炫麗的畫面,刺激的玩法等紅極一時。然而這些老牌音樂游戲并不是音游的鼻祖,事實上音游發展至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今天小編就借此機會和大家一起回味一番音樂游戲的發展之路。
音游起源:注重操作的街機平臺
早在1998年,日本KONAMI公司便推出了最早的跳舞機——DDR(Dance Dance Revolution),與傳統電子游戲的最大差別在于傳統電玩采用搖桿加按鍵的手柄操控模式,而跳舞機則是搭載音樂節奏類型的游戲,讓玩家用雙腳來完成游戲,而如今的大多數音樂舞蹈游戲也正是由此演變而來。
DDR由前、后、左、右代表四個方向鍵的踏板以及后扶桿等部件組成,后來隨著技術的革新變為八個踏板并能夠捕捉人物動作,并推出包括PIU、EZ2Dancer、3DDX、DSS在內的多代產品。其中由華億打造的DSS也是國內第一款自主研發的音樂游戲跳舞機,憑借著大眾化的設計成為了國內人氣最高的跳舞機。
《太鼓達人》街機
隨后由Namco打造的太鼓打擊類音樂游戲《太鼓達人》登陸街機平臺,游戲摒棄了復雜的方向判斷操作,對玩家的節奏感要求更高。玩家需要配合屏幕上流動的音符,敲打機臺上的日本傳統樂器“太鼓”的框體,從而擊打出正確的節奏。
多平臺進發:從單機到網游
隨著游戲行業的不斷發展,音樂游戲也開始向多平臺進發,而抵達的第一站便是PC端。相比街機上的音樂游戲,PC平臺的音游更突顯了其多元化的特點,融入了各種不同類型游戲的要素,例如通過打擊音樂節奏來控制游戲角色的行動等等。
《VOS》
曾經風靡一時的《VOS(Virtual Orchestra Studio)》是由韓國HanseulSoft公司于1999年推出的一款PC音樂游戲,游戲操作界面是7個鋼琴式的按鍵,當屏幕中的“音符”下落至游戲界面下方的準線時,通過按對應的按鍵便可彈奏出該“音符”,其本質仍是對音樂節奏的把握、對思維反應以及手腳反應能力的考驗。如果說跳舞機讓玩家成為一個娛樂者,那么VOS則讓玩家成為一個演奏者,其強大的音樂文件DIY能力和單機游戲的特點使得它經久不衰。
《Canmusic》
隨后,HanseulSoft推出了VOS的網絡版《Canmusic》,于2004年交由韓國Lemonball公司代理,更名為《NewCanmusic》。值得一提的是,游戲歌曲文件使用Midi文件制作,并且發布配套編輯器供玩家制作,并可上傳自己的作品。相比VOS,《NewCanmusic》技術性要更強,界面也更加精美,游戲當時在韓國十分流行,國內也有大批音游高手聚集于此。
融入舞蹈元素 打造社交系統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玩家已不滿足于常規音游所帶來的視聽體驗與分數比拼所帶來的成就感,他們尋求進行更多的人機交互與更好的的社交系統,于是《勁舞團》、《QQ炫舞》等一系列的擁有時裝系統,社交性強的音樂網游應運而生。
《勁舞團》
《勁舞團》是由韓國T3公司于2005年推出的舞蹈類音游,并成為了國內第一批適合未成年人的網絡游戲產品之一。游戲雛形類似于跳舞機,玩家通過跟隨音樂節拍,在鍵盤上敲擊屏幕顯示的對應箭頭,完成動作后,游戲中的虛擬人物就會跳出不同的舞蹈動作。游戲內采用內購虛擬角色的服裝、表情、配件等,此外還提供部分功能道具購買。而后由騰訊于2008年推出的多人在線音樂舞蹈游戲《QQ炫舞》,也憑借著精美的人物造型和酷炫的游戲畫面受到了不少玩家的喜愛。
《QQ炫舞》
可以說加入了華麗舞蹈動作的音游的游戲性更上了一個臺階,同時又有著很強的社交性,玩家在游戲的過程中,除了享受音樂和舞蹈,還可以與同樣喜歡音樂和舞蹈的玩家進行互動,這也造就了當年舞蹈類音游的盛行。
轉戰移動平臺:偶像音游時代來臨
至此,如果說音樂游戲經歷了無角色元素的純NOTE演奏模式到角色換裝、社交互動提升的演變,那么接下來便是融入RPG養成系統的偶像音游時代。
由SEGA于2009年發售的《初音未來:歌姬計劃》便是以虛擬電子歌姬“初音未來”(Hatsune Miku)為偶像打造的一款音樂節奏游戲,游戲登陸了PSP/PS3/PSV等多個平臺,憑借著初音清新可愛的形象而大量吸粉。本作與同類游戲的玩法相似,并收錄讓玩家享受音樂節奏游戲樂趣的“音樂節奏游戲模式”,以及可使用音樂節奏游戲取得的道具與組件來裝扮初音與房間的“裝扮自定模式”等,也使得游戲的耐玩性進一步提高。
《初音未來:歌姬計劃》
如今,隨著手游行業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經典音樂游戲被搬上了移動平臺,《DJ MAX》、《o2jam》、《太鼓達人》等玩家熟悉的經典音游皆在移動端獲得了“重生”。此外,也有不少游戲廠商根據移動平臺的特點量身定制推出了自家的音樂手游。
《偶像大師:灰姑娘女孩~星光舞臺~》
去年9月由Cygames負責制作推出的音樂游戲《偶像大師:灰姑娘女孩~星光舞臺~》便是以目前在日本Mobage平臺上運營的人氣偶像養成游戲《灰姑娘女孩》為題材,游戲中采用讓玩家們可以配合樂曲來點擊畫面上的五個按鈕進行操作的節奏動作玩法,并將會加入華麗的 3D 角色背景舞蹈表現,同時游戲也針對網絡環境較差的狀況推出 2D Live 模式讓玩家們可以自由切換選擇。
此類日系音游大多主打偶像元素,通過讓玩家自己進行偶像養成來增加代入感,使得玩家有了長期的目標,不再像音樂舞蹈游戲那樣多是盤局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日本音游中,像是《Love Live!》那樣女性角色眾多的游戲比比皆是,因玩家喜愛的角色不同而引起的游戲內黨派之爭也非罕見之事。
《Love Live!》
移動平臺上的音樂游戲雖以日系為主,但也不乏國產精品音樂手游出現。有著“雷亞出品必屬精品”之美譽的臺灣音游大廠雷亞此前推出的《Cytus》、《Deemo》等吸引了無數音樂游戲愛好者,而即將于近期推出的強調軌道動態表現的開發中新作《Voez》也是飽受玩家期待。此外,國內獨立游戲《同步音律喵賽克》、《大琴師》等也是值得一玩的作品。
《Deemo》
《同步音律喵賽克》
《大琴師》
總結
縱覽過去的20年——從單機到網游;從街機到PC/主機,再到掌機/手機平臺;從無過多元素的純NOTE演奏,到加入角色換裝、社交互動提升的進化,再到融入RPG元素的偶像音游時代。音樂游戲順應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換自身形態,從而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存活至今。
那么下一代的音樂游戲又會是怎樣的呢?筆者認為繼續加強社交屬性,并更多的融入RPG元素是最重要的兩點。從音樂游戲的進化史不難看出,如今玩家對于社交的依賴度大大提升;而RPG元素向來有著其獨特的魅力,既能加深玩家對于游戲的粘度,又增強了代入感,較易引發玩家的共鳴。正所謂“得RPG者得天下”,音樂游戲自然也不例外。
嘈嘈切切錯雜玩,大珠小珠落玉盤。”等等,哪里不太對的樣子……
音樂和游戲一直都是好伙伴——游戲因音樂而增加了感染力,音樂因為有了游戲的表現力,得到了更深刻的詮釋。而單純的音樂游戲則突出的就是一個“操作有趣”、“打擊感”、“閑來無事聽個歌”的目的。在音樂游戲中淋漓盡致的演奏一番,也算是圓了自己演奏自己喜愛的曲目的夢想吧。
■ 自定義曲包萬歲——《Osu!stream》和《Osu!droid》
《Osu!》的玩法可以追溯到NDS上的《應援團》系列游戲,點、槽和圓盤的巧妙分配,把一首歌曲的節奏感演繹得淋漓盡致。這個系列的游戲現在已登陸了PC、安卓和iOS大部分常見平臺,并且針對不同平臺的操作特點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設計。PC版和安卓版《Osu!droid》系出同源,譜面通用,并且可以通過在官網上下載免費曲包不斷擴展。而iOS上的《Osu!stream》的曲包分為免費曲包和收費曲包兩大部分——收費曲包從6元到12元不等,不過不失;免費曲包可是大大的良心,甚至連初音未來的歌曲也包括在內。但是《Osu!stream》并不支持自定義譜面,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 用音樂講故事——《Cytus》和《Deemo》
說到近年可玩度和情節性完美結合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到這兩款游戲。《Cytus》的背景設定在人類滅亡的末世,機器人通過音樂繼承人類的情感,在歌聲里做著一章又一章的夢境。而《Deemo》的開頭很有《愛麗絲漫游仙境》的既視感:主角Deemo一直以來都孤單的獨自一人彈奏鋼琴,某一天女孩突然從天空上的窗戶掉落下來,回不去的女主角從此進入Deemo 的世界。
這兩款游戲的音樂也是可圈可點。前者的音樂偏向電子奇幻,而后者則是模仿了鋼琴的音色,帶給玩家空靈美妙的體驗。
■ 貓耳萌娘玩搖滾——《SHOW BY ROCK!! 》
這是一個聽起來很熱血的設定:“一群少男少女以頂尖搖滾偶像為目標,以城市為舞臺,用音樂決一勝負。”但是配合一個貓耳萌娘來當隊長的話,忽然覺得什么“搖滾偶像Top 1”都不重要了,貓耳萌娘才是主角!
游戲經歷過一次改版。改版前的玩法頗為討喜:通過在屏幕上劃線來演奏音樂,這樣即使是單手也可以輕松操作;改版后玩法則中規中矩,換成了《節奏大師》式的點擊下落的音符,一定連擊數之后進入“Fever”階段,分數翻倍。音樂方面以日本流行音樂為主,配合貓耳萌娘食用效果更佳。
■ 把屏幕戳出一朵花——《樂動魔方》(jukebeat)
這款游戲最早是KONAMI于2008年7月發售的一系列街機音樂游戲,2011年推出了iOS版游戲。這大概是此次推薦中界面最簡潔的游戲:黑色的16個格子就是全部。玩家只需要在格子亮起來的時候進行點擊。隨著方格亮起的頻率越來越高,玩家需要調動自己的十指,在iPad屏幕上戳出一朵花來,如果用iPhone玩的話則只需要在屏幕上劃來劃去就好。游戲初始曲包只有三首——《Dense Forest Battle》、《Frogger’s Song》和《LETHAL ENFORCERS Medley》。如果想要再更新曲包的話,需要進入游戲內商店購買,從科樂美的經典曲目到時下的流行音樂應有盡有,如果樂意懷念一下童年紅白機上的曲目的話,這應該是你最好的選擇。
不過觸屏設備沒有按下鍵盤的反饋感,這個硬傷讓我碎碎念了好久好久呢……
■ 音樂彈珠——《動感彈珠》(REFLEC BEAT+)
又是一款KONAMI從街機平臺上移植過來的作品。這是本次推薦中唯一一款支持和好友同時面對面對戰的游戲:游戲界面和乒乓球臺類似,雙方各守一條判定線,當彈珠穿過判定線的時候,玩家點擊彈珠即可。其中還有一些特殊的彈珠,需要在屏幕中的虛擬按鍵上進行擊打。在曲包方面,和《樂動魔方》類似,一樣的定價,類似的曲目。如果想和好友一起享受用指尖敲出音樂節奏的樂趣的話,這是你不二的選擇。
■ 時間都去哪兒了?節奏潛行——《節奏神偷》(Beat Sneak Bandit)
這是一款必須要打開音效才能玩的游戲,抓住節奏,潛伏行進。游戲分為多個章節,每個章節10個普通關和4個隱藏關,普通關只需要收集通關所必須的插了旗子的大鐘即可逐個解鎖,而隱藏關則需要收集齊每一普通關中的小鬧鐘才能全部解鎖。游戲操作非常簡單,注意聽音樂的節拍,抓住節拍在屏幕的任意位置點一下即可控制我們的神偷前進。在每一層如果偷兒有一次動作沒有在節拍上面行動,人物將會硬直,并且本樓層的小鬧鐘會粉碎。
■ 和著自己的歌單跑酷——《Record Run》
這是一款街頭風格濃郁的跑酷游戲,玩家必須通過音樂節奏的起伏變化,在都市街頭躲避各種障礙,收集唱片。這個游戲的最大特點就是:游戲里的音樂就是來自設備里的歌單。趕快更新一下自己的歌單,隨著節奏在都市奔跑起來吧。
■ 真正開始玩音樂——《Garage Band》
如果說節奏類游戲不能滿足你對音樂的追求,那么這款蘋果官方的樂器模擬軟件Garage Band或許可以加入到下載列表里。里面包含了鋼琴、吉他、架子鼓、小提琴等常見樂器的模擬,同時還支持多條音軌的混音——32條音軌給玩家以極大的展示空間。這才是真正的Play the music!
日(1月16日),國產繪本風音樂解謎游戲《苗歌》Steam頁面上線,發售日期待定,感興趣的玩家可以進入商店頁面。
游戲介紹:
《苗歌》是一款繪本風音樂解謎游戲。苗族的少女小苗在森林中遇見了一個失去記憶的神秘老人。老人告訴小苗,為了恢復世界秩序,她需要尋找神樹的種子。小苗能否借助音樂的力量,順利找到神樹的種子呢?
游戲特點:
《苗歌》是一款由單人開發的音樂冒險解謎游戲,靈感源于中國苗族音樂文化。
故事主線圍繞著小苗,一位苗族少女在神秘的森林中尋找神樹種子展開。
玩家將在簡單而可愛的紙折世界中,探索與古代苗族文學作品《楓之歌》相關的故事。
游戲中所有音樂曲目都是由古代苗族旋律改編而來。
游戲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