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發布會的主角是 Apple Watch 這個可穿戴設備,第二場自然是每年的重頭戲 iPhone 12 系列。兩場發布會都是兩個系列產品的換代升級,盡管提升幅度依然巨大,但似乎沒有了歷年發布會「驚喜」的感覺。
能夠震撼人心的蘋果驚喜自然是發布會結尾那句不經意的「One more thing」,距離上一次說出這句經典臺詞已過去 3 年,這次蘋果直接以這句壓軸臺詞作為主題,意味著今年最大的驚喜還藏在這場姍姍來遲發布會上。
搭載 M1 芯片的新款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毫無疑問是這場發布會絕對的主角,盡管在此之前蘋果已在 WWDC 大會上發布預告,但在真正揭開神秘面紗那一刻還是不禁讓人感嘆:「大人,時代變了」。
除此之外,蘋果還一并發布了同樣搭載 M1 芯片的新款 Mac mini 以及最新的 macOS Big Sur。不知道為什么,雖然才一個月沒見,總覺得庫克有一種「我想死你們了」的親切。
發布會最重頭的 Apple Silicon 處理器,這是蘋果的桌面級別自研處理器,也是目前蘋果最強的自研處理器。多強?大概就是暴打自家上代產品那么強。
從具體型號上說不再是 iPhone 上我們熟悉的 A 系列命名方式,而是啟用了全新命名 —— M1 芯片。
作為自研的最強芯片,M1 芯片自然集結了目前蘋果最強的技術,采用 5nm 制程工藝,高達 160 億個晶體管數量,從 CPU、GPU、Nerual Engine 到 Apple T2 芯片,一個由蘋果設計的全新 SoC 呈現在我們眼前。
CPU 部分采用了 4+4 大小核設計,蘋果對比了最新的 PC 處理器,在 10W 功耗下性能達到了「友商」的兩倍,在同性能下功耗僅有英特爾芯片的四分之一。
GPU 方面同樣也是 8 核設計,功耗在 10W 水平線時同樣具備「友商」兩倍的性能,同性能時功耗為三分之一。
另外 M1 還具備 16 核 Neural Engine,每秒可進行 11 萬次運算,機器學習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在 M1 芯片出世以后,目前蘋果的桌面環境會暫時分裂成 Arm 和英特爾兩個陣營,很多人會擔心應用生態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化,蘋果這次給出了三種不同的應用解決方案,總有一款適合你:
其中 Universal app 是橫跨 Arm 和英特爾平臺的應用,像是 Adobe 的 Lightroom 就將會更新為 Universal app,Photoshop 則將在明年更新。影像編輯軟件已經是較為大型的生產力應用,蘋果希望通過這些應用作為過渡并打消用戶對 Arm 芯片平臺的疑慮。
那些原生 x86 的編譯的應用則可以通過蘋果提供的官方工具 Rosetta 2 轉譯成 Arm 平臺可以運行的應用,雖然會損失一些性能但是可以極大提高兼容性,意思就是告訴你現在的 Mac 應用你還可以放心用。
最后一種則是原生為 Arm 平臺開發的應用,這些應用現在可以橫跨 iOS、iPadOS 以及 macOS,打通了從小屏到大屏的主要設備,以后為 iOS 開發的應用也可以直接以出色的表現在 macOS 上跑起來。
另外,跑在 M1 芯片上的 macOS Big Sur,如今硬件軟件都比以前更強,相比以前喚醒速度更快,流暢編輯 8K 視頻也不在話下。
從硬件上自信滿滿的對比到軟件上的全面優化,不難看出蘋果為這一刻已經準備多時,只是有人歡喜有人憂,采用了 M1 芯片的新品,無疑是對今年上半年已經更新的產品一次顛覆。
強大的 M1 發布之后最重要當然是設備,第一個推出的 M1 設備是新的 13 英寸 MacBook Air,在模具方面我們就不多闡述了,和今年更新的英特爾平臺是一致的,主要是更換了 M1 芯片之后帶來了性能和續航上的飛躍。
蘋果直接表示「比 98% 的 PC 更快」,看來是對 M1 芯片的表現有著無比的自信。
CPU 方面性能是之前的 3.5 倍,無論是剪輯視頻還是編輯高質量的圖片都比以前更加得心應手,現在用 MacBook Air 同時剪輯多條 4K 視頻也是毫無壓力。對比對象是「1.2GHz 4 核 Intel Core i7 處理器的 2020 款 MacBook Air」。
另外 SSD 性能方面也提升到了原先的兩倍,相比在大型應用的啟動速度上會有比較明顯的提升,這半年來吐槽 MacBook Air SSD 性能不夠的人你們贏了。
不過最令人興奮的可能還是在續航方面的提升,搭載 M1 芯片的 MacBook Air 在網頁瀏覽方面可以達到 15 小時續航,播放視頻可以達到 18 小時,整體續航最多提升 6 小時以上,是有史以來續航最好的 MacBook Air。
除此之外,M1 芯片甚至還能更好處理比如用前置攝像頭視頻時的圖像。另外 Apple T2 也沒落下,能夠更好的保護你的隱私。
另外 MacBook Air 采用了無風扇的設計,在高性能和長續航的同時會保持靜謐的工作。另外接口方面新支持了 USB4 的支持,以及新支持 Wi-Fi 6 無線網絡。
最后蘋果還良心的把屏幕也進行了升級,雖然亮度和分辨率沒變,但是色域由之前的 sRGB 升級到了 P3 廣色域,色彩表現提升了 25%。
售價方面,M1 版 MacBook Air 國行版本的起售價依舊是 7999 元,8GB 內存和 256GB SSD,一共具備兩個版本,其中 7999 元的版本是 7 核 GPU,而 9799 元版本則是 8 核 GPU,同時升級至 512GB SSD。內存最高可選配 16GB,SSD 最高可選配 2TB。
國行發售時間目前未知,美國官網已經開放購買,預計一周后開始發貨。
MacBook Air 結果只是前菜,后面還有性能更強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同樣是今年剛更新的 13 英寸版本,模具沒有變化,所以也并沒有像 16 英寸版本的窄邊框設計。
雖然 MacBook Pro 系列本來就主打性能,但 M1 芯片的性能提升感覺比 Air 還要夸張。CPU 性能之前的 2.8 倍,GPU 性能達到了之前的 5 倍,16 核 Neural Engine 在機器學習方面提升最高達到 11 倍。這個性能提升基于是「1.7GHz 4 核 Intel Core i7 處理器的 2020 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性能提升帶來最好體現,是 MacBook Pro 在軟件「達芬奇」中能夠回放 8K ProRes 全分辨率視頻而不用擔心丟幀。
主打性能 MacBook Pro 自然是帶有風扇設計,但是續航提升依舊恐怖,17 小時網頁瀏覽續航,20 小時視頻播放續航,整體最多提升 10 小時,蘋果直接給出「有史以來續航最好的 Mac」的評價。
和 MacBook Air 一樣,也支持 USB4 標準以及 Wi-Fi 6 無線網絡。
搭載 M1 芯片 13 英寸 MacBook Pro 國行版本起售價 9999 元,具備 8GB 內存和 256GB SSD,高配版 11499 元,SSD 升級至 512GB,和 MacBook Air 一樣,覺得內存不夠的話也能夠進一步加錢定制最高 16GB 內存和 2TB SSD。
目前國行的發售時間未知,美國官網已經開放購買,并最快于一周后發貨。
如果說搭載 M1 芯片的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尚在預料之中,那么沉寂已久的 Mac mini 得到升級可以說是出乎意料。
新款 Mac mini 在外觀上與 2018 款唯一不同是換成了銀色金屬外殼,長寬高與前代維持一致,依然是 mini 的體型,重量為 1.2Kg,較前代要輕 0.1Kg。不過全靠兩臺外觀一成不變的 MacBook 承托,新款 Mac mini 可以說是本次發布會變化最大的產品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 Mac mini 相比于 2018 款在接口上有比較大的區別,在依然保留 HDMI 2.0 的基礎上,由原來的 4 個雷靂 3 接口變成了 2 個雷靂 4 接口。
因此在外接顯示器數量上新款最多只能支持兩臺顯示器,但好消息是它最高能支持 6K 分辨率(60Hz)顯示器了,大概這就是「我變少了,也更強了」,
搭載 M1 芯片的 Mac mini 同樣也支持 Wi-Fi 6 協議,得益于 M1 的高能效表現,Mac mini 的處理器性能相比上一代最高提升至 3 倍,圖形性能提升 6 倍,機器學習性能提升 15 倍,如今 Mac mini 能夠應對更多更復雜的渲染任務,例如使用 Unity 設計游戲,或者游玩博得之門 3 等游戲。
新款 Mac mini 存儲有 256 GB 和 512 GB SSD 兩個版本可選,財大氣粗的話最高依然可選配 2TB SSD 。不過內存則是 8GB 統一內存,最高也僅可選配 16GB 大小。
售價方面相比上一代有了加量還降價的意思,256GB 版本售價為 5299 元,而 512GB 版本售價為 6799 元。目前國行的發售時間同樣仍未知,美國官網已經開放購買,并最快于一周后發貨。
科技數碼圈有句話開玩笑的話叫「科技以換殼為本」,講得是市場面上很多「換湯不換藥」產品,而這次蘋果反其道行之,更換了最核心的芯片,反而其實是一次本質的變化。
性能方面數倍的提升,續航方面的長足進步只是都是搭載了 M1 芯片的新 MacBook 明面能上帶來的變化,感知很強,提升很大。而對于蘋果整個生態意義來說,其重要性尤甚于 iPhone 12 系列。
從整個生態上說, 蘋果終于完全打通了移動端和桌面端的應用生態,iOS 應用今后能夠幾乎毫無障礙的跑在 Mac 產品上,但這是以犧牲英特爾乃至整個 x86 陣營為代價的,這個代價不可謂不重。
這是硬件制造能力孱弱的 Google 做不到的事,也是微軟之前想用 UWP 應用打通生態但失敗了的事。恐怕也只有軟硬件控制力都達到極致的蘋果才能做到這么果斷,這不僅需要 iOS 生態足夠強和旺盛,同時也依賴于蘋果對芯片的研發和制造能力,兩方因素缺一不可。
當 iOS 上的應用能夠暢快地跑在 Mac 上時,這對于過往 Mac 的生態沖擊不僅巨大甚至是顛覆性的,當一次開發通吃平臺,應用數量猛增之時,Mac 生態的繁榮是可以預料到的。
所以第一代 Arm 芯的 MacBook 能不能賣爆沒有關系,只要龐大的 iOS 開發者們能夠惠及桌面,讓更多人心動的日子就并不遙遠。
月 7 日凌晨,蘋果在 WWDC 2022 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全新一代的 MacBook Air,為喜歡輕薄體驗的用戶帶來了全新的選擇。
在這一次發布的新款 MacBook Air 上,最引人矚目的相信就會是這枚 M2 芯片了。不同與此前的 MacBook Air 上的 M1,這枚 M2 芯片在新款上并沒有“閹割”,最高可選搭載 8 核中央處理器+10 核圖形處理器+16 核神經網絡引擎的配置,并且支持最高 24GB 統一內存+2TB 固態硬盤。
另外在新款 MacBook Air 上變動同樣大的還有屏幕。它搭載了一塊 13.6 英寸的視網膜顯示屏,并且也用上了“劉海屏”的設計,分辨率也對應地提升為 2560×1664 ,能支持 10.7 億色彩,亮度也提升到了 500 尼特。
為了與新的屏幕匹配,它在模具方面的變動也非常多,比如在鍵盤上,它的功能鍵區域變成了常規的尺寸,Touch ID 和電源鍵也變成了更常規的按鍵大小,不過方向鍵還是半高的。
它在接口方面也實現了微小的升級,在依舊只有兩個雷靂接口和一個 3.5mm 耳機接口拓展的前提下,多增加了一個 MagSafe 3 電源接口。此外,它的模具重量也有所下降,來到了 1.24 kg,“高度”也來到了僅 1.13 厘米的水準,這樣的輕薄還是做得比較出色的。
其他細節配置方面,新款 MacBook Air 還搭載了稍大一些的 52.6Wh 電池;最高標配 35W 的雙 USB-C 端口小型電源適配器(8 核圖形處理器版本標配 30W 單口適配器),并都標配了 USB-C 轉 MagSafe 3 連接線;在顯示器拓展能力上,它依舊只能支持一臺分辨率最高達 6K (60Hz) 的外接顯示器拓展;攝像頭方面升級到了 1080P 的 FaceTime 高清攝像頭。
除了 MacBook Air 2022,蘋果也還發布了同樣搭載 M2 芯片的新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不過這款產品的更新幅度并不算大,絕大部分的更新都集中在了 M2 芯片上,而模具、屏幕、電池、充電和接口等配置都沒有變化,甚至就連蘋果已經“放棄”了的 TouchBar 都還在它上面得到了呈現,新的 MagSafe 3 接口、攝像頭和 Touch ID 按鍵等新元素也沒有在其上出現。不過電源適配器倒是更新到了 67W USB-C 電源適配器。
價格方面,新款 MacBook Air 最低可選 8 核圖形處理器、8GB 內存+256GB 固態硬盤的配置,售價為 9499 元,另有 10 核心圖形處理器版本可選,起售價則會來到 11899 元。
新款 13 英寸 MacBook Pro 則標配 10 核圖形處理器,最低同樣可選 8GB 內存+256GB 固態硬盤的配置,售價則為 9999 元。這些 MacBook 新品將會在“下個月”開售,并且 M1 版本的 MacBook Air 會在去掉了高配的“8 核圖形處理器”版本后繼續售賣,與新 MacBook Air 組成更細致的產品布局。
天早間,蘋果召開了一場“史上最短的發布會”。在30分鐘時間的發布會上,正式帶來了全新的M3系列處理器、全新的Macbook Pro以及iMac系列產品。
首先登場的是全新的M3、M3 Pro 和 M3 Max 芯片。
相對而言,此前M1到M2系列的升級屬于例行迭代,但全新的M3系列芯片算是一次大版本的升級更新。M3系列芯片是首批采用業界領先 3 納米工藝打造的個人電腦芯片,可將更多晶體管封裝于更小的芯片空間中,實現速度和能效的雙重提升。
配置方面,M3支持一個8核CPU、10核GPU,支持24GB統一內存和一個外置顯示器。官方數據顯示,M3的CPU性能比M1處理器快35%。此外M3擁有的10核GPU采用新一代架構,圖形性能比M1快65%。M3 Pro具有12核CPU、18核GPU,比M1 Pro處理器快40%,支持36GB的統一內存。在處理單線程任務時,M3 Pro的CPU性能比M1 Pro快30%。最強的M3 Max 具有16核CPU、40核GPU,性能比M1 Max處理器快50%,支持128GB的統一內存。蘋果公司表示,M3 Max的GPU性能比M1 Max快80倍。
M3芯片全系引入動態緩存功能,該功能可在硬件中動態分配使用GPU完成每個任務所需的確切內存數量,提高GPU的平均利用率,提升游戲或者專業場景下的性能表現。此次,M3芯片也全面支持硬件加速光線追蹤和網格著色功能。得益于硬件加速網格著色,可提升幾何模型處理的能力和效率,最高可將專業APP的渲染速度提升至2.5倍。而光線追蹤能力也讓游戲中的陰影和反光效果看起來更真實。
官方數據顯示,M3 圖形處理器在功耗減半的情況下,即可達到與 M1 相當的性能,而在峰值功耗下更可實現高達 65% 的性能提升,專業級 app 的運行速度最高可達到 M1 系列芯片的 2.5 倍。
M3、M3 Pro 和 M3 Max 芯片搭載的新一代中央處理器對架構中的高性能核心和高能效核心均做出了優化提升。由于高性能核心比 M1 系列芯片快達 30% 之多,使用 Xcode 編譯測試數百萬行代碼這樣的任務進一步提速。M3 中的能效核心相比M1帶來的速度提升最高可達 50%,峰值功耗下可實現高達 35% 的多線程性能提升。
M3 芯片支持的內存容量最高達 128GB。與 M1 系列芯片相比,M3、M3 Pro 和 M3 Max 芯片中的神經網絡引擎可帶來高達 60% 的速度提升。得益于 M3、M3 Pro 和 M3 Max 芯片令人驚嘆的能效表現,新款 MacBook Pro 更是成為 Mac 中電池續航最耐久的機型——續航時間最高可達 22 小時。
全新的iMac 24英寸今天也進行了更新,這距離它上一次的發布已經過去了兩年多時間。
iMac 24依然采用纖薄設計,同樣提供了7 種配色可選。配置上,新款iMac最大的升級就是 M3 ,官方顯示其相比搭載 M1 芯片的前代產品,運行提速最高達 2 倍。新款 iMac 還配備寬大的 4.5K 視網膜顯示屏,支持 1130 萬像素和超過 10 億種色彩,具備出色的顯示性能。
M3 芯片為 iMac最高支持24GB的運行內存和2TB的存儲空間選擇。相比前代 24 英寸 iMac,同時編輯或回放多達 12 條 4K 視頻,數量增加 3 倍。使用 Final Cut Pro 和 Adobe Premiere Pro 制作視頻,速度提升最高達 2 倍。使用 Adobe Photoshop 等多款 app 處理照片,速度提升最高達 2 倍。
即便是普通的辦公娛樂場景,新款iMac也有不俗的性能提升。相比前代 24 英寸 iMac,新款M3版iMac運行Safari提速最高達 30%,Microsoft Excel 等各類生產力 app 提速最高達 30%。游戲加載速度更快,幀率將可提升最高達 50%。
本次發布會的重磅產品還包括全新的MacBook Pro,新MacBook Pro配備了全新的M3系列芯片,其中M3 Pro和M3 Max型號的MacBook Pro提供深空黑和銀色配色選項,而M3芯片型號依然提供深空灰色和銀色兩種配色選項。
新MacBook Pro依然主打生產力屬性。搭載 M3 芯片的 14 英寸 MacBook Pro相比搭載 M1 芯片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提速最高達 60%。使用 Final Cut Pro 進行渲染速度相比后者提升最高 60%。使用 Microsoft Excel 處理表格速度相比M1 芯片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提升最高 40%。
搭載 M3 Pro 芯片的 MacBook Pro 使用 Adobe Photoshop 運行濾鏡與其他功能的速度相比 M1 Pro 芯片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提升最高 40%。使用 Oxford Nanopore MinKNOW 進行 DNA 序列堿基識別的速度相比搭載最快 Intel 芯片的 MacBook Pro 提升最高達 20 倍,相比搭載 M1 Pro 芯片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提升最高達 36%。使用 Adobe Premiere Pro 進行基于文本的編輯速度相比搭載最快 Intel 芯片的 MacBook Pro 提升最高達 1.7 倍,相比搭載 M1 Pro 芯片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提升最高達 30%。
搭載 M3 Max 芯片的 MacBook Pro 為機器學習編程人員、3D 藝術家與視頻剪輯師提供工作流所需的極致性能與功能。相比搭載 M1 Max 芯片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提速最高達 2.5 倍,相比搭載最快 Intel 芯片的 MacBook Pro 機型提速最高達 11 倍。這款機型支持最高 128 GB 統一內存,助力創作者輕松處理涉及多個專業 app 和插件的大型及復雜項目,或者譜寫恢弘的電影配樂,利用內存瞬間調取整個交響樂曲庫。
新款MacBook Pro 支持最高達 128GB 統一內存。得益于 M3、M3 Pro 和 M3 Max 芯片的加持,新款 MacBook Pro 成為了 Mac 中電池續航最耐久的機型——續航時間最高可達 22 小時。14 英寸 MacBook Pro 最高配備 96W USB-C 充電器,而 16 英寸的 MacBook Pro 最高配備 140W USB-C 充電器。
最后再來看看價格:
新款14英寸MacBook Pro提供了三個基準版本,包括:8核CPU 10核GPU M3,8GB+512GB,12999元;8核CPU 10核GPU M3,8GB+1TB,14499元;11核CPU 14核GPU M3 Pro,18GB+512GB,16999元。最高可選M3 Max芯片(16核CPU、40核GPU、16核NPU),128GB統一內存,8TB SSD,售價54749元。
新款16英寸MacBook Pro也提供三種基準版本,包括:12核CPU 18核GPU M3 Pro,18GB+512GB,19999元;12核CPU 18核GPU M3 Pro,36GB+512GB,22999元;14核CPU 30核GPU M3 Max,36GB+1TB,27999元。最高可選M3 Max芯片(16核CPU、40核GPU、16核NPU),128GB統一內存,8TB SSD,售價55999元。
此外,24英寸新款iMac同樣有三個版本:8核CPU+8核GPU+256G,10999元;8核CPU+10核GPU+256G,12499元;8核CPU+10核GPU+512G,13999元。
最后再分享一個細節:今天蘋果新品發布會是全程使用了iPhone進行拍攝,并使用Mac剪輯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