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文明嘉興”微信公眾號,看同步更新的文明活動資訊和相關要聞信息;下載“文明嘉興”手機app客戶端,隨時隨地了解嘉興獨具特色的文明“身影”……昨天,記者從市文明辦獲悉,在加強中國文明網聯盟嘉興站建設的同時,我市已先后開發建設了包括微博、微網站、微信公眾訂閱號和app手機客戶端的四大文明“微”平臺,加大文明城市創建網絡宣傳力度。
創新文明意識傳播平臺,深化網絡文明傳播工作。實際上,早在數年前,我市便開通“嘉興文明網”微博,借助網絡平臺宣傳身邊好人好事、樹立道德模范典型,并發起誠信、節約等微話題邀請市民參與互動。據了解,今年一季度,我市以嘉興文明網為依托的文明城市創建網絡宣傳測評成績位列全國130多個城市的第8名,連續5次實現了季度躋身全國前十位。
關注微信公眾號“文明嘉興”,可以看到菜單里有3項內容,分別是文明推薦、文明活動和文明助手。其中,文明推薦包括今日要聞、微站主頁等內容,既可手機直接閱讀當天頭條新聞,也可跳轉至微網站中進一步瀏覽更多資訊。文明活動有嘉興文明網電腦版官方網站中同步更新的活動資訊及其他以圖文并茂形式展現的相關新聞。文明助手則貼心地為市民提供了車輛違章信息查詢服務。在“文明嘉興”微網站和手機app客戶端里,承載的內容更為豐富,包括文明創建、文明播報、道德模范、主題活動、未成年人、志愿服務、我們的節日等8個專欄。同時,“文明嘉興”微網站和手機app客戶端中還對“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進行全面系統展示,實現了手滑瀏覽的功能,提高了用戶體驗的感受。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更多的人通過手機終端接收資訊。四大‘微’平臺的開通能更好地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宣傳文明典型、推送公益廣告,傳遞嘉興正能量。它們的開設也將拓展我市文明意識的宣傳載體。”市文明辦嘉興文明網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中,全新推出的微網站這一創新平臺在全國范圍內也并不多見。
與此同時,我市還將“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以彩信方式發至市民手機上,讓廣大市民不僅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公益廣告,還可在手機短信里隨手翻閱公益廣告。家住市區大華城市花園的邱女士手機里便儲存著一些自己喜歡的公益廣告。“沒事時我就喜歡翻出來看看,每次看都覺得這些廣告不但配圖精美,配文也很精致。”邱女士表示。有時候,她還會將這些漂亮的公益廣告圖片設置成桌面圖片。
在定期發布消息外,市文明辦還通過四大“微”平臺開展互動活動,邀請廣大市民挖掘身邊好人好事,通過微信、音頻、視頻、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傳送。同時市民也可以通過平臺曝光身邊的不文明行為,市文明辦將對反映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據了解,想要參與體驗的市民可在微信里直接搜索“文明嘉興”訂閱微信公眾號。“文明嘉興”手機app客戶端則可運用擁有蘋果和安卓系統的手機通過兩種方式下載;或通過微信平臺—文明推薦—早知道app進行下載;或掃描“文明嘉興”app條形碼進入下載頁面下載。
開一張青浦地圖,668平方公里的土地恰似一只翩躚起舞的蝴蝶。今年上半年,青浦地區生產總值達706億元,同比增長7.1%,位列上海全市第三、郊區第一。其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上半年實現增速13.4%,連續18個月兩位數正增長,營收規模位列上海郊區第一。
從上海西邊一個平淡無奇的“小透明”,到產業、生態、民生發展高地,青浦區的“蝶變+逆襲”既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建設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等重大戰略的落地加持,也是長久以來順勢而為、緊抓新型城鎮化發展機遇的成果兌現。
要素回流,“小透明”逆襲成“新高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順利閉幕,改革再一次作為一個令人振奮的詞匯回蕩在神州大地。回顧改革開放40多年,“外遷”和“回流”一直伴隨著中國城鎮化建設。與很多人想象的上海不同,位于城市最西面的青浦區有大片的農田,曾一度作為中心城區的“菜籃子”“米袋子”“水壇子”,面臨高端要素和資源不足的問題。
但如今,一切都在變化——在過去的幾年里,青浦的高端產業、常住居民都迎來了密集增長,凸顯出區域吸引力穩步增長。
——產業回流:精挑細選相中這塊地
飛速發展的中國,平地起高樓的故事并不罕見。在青浦最西面的金澤鎮,一片水鄉上崛起的華為青浦研發中心,意義卻非同一般。
總投資超百億元、占地2400畝,這座將命名為練秋湖研發中心的園區或成為華為在全球最大的研發基地。放眼全球,很少有科技公司有這么大的研發基地或總部,其占地面積約是蘋果新總部Apple Park的2倍、Google新總部Googlepex的5倍、阿里巴巴新總部的1.6倍。按照規劃,園區可容納約3萬名高端研發人員。
如今,園區內兩年多前動土時栽下的綠樹已經能夠遮陰,新貫通的練秋湖波光粼粼,映照出白云碧野,園區里標志性的小火車也已跑起來。多個建筑組團基本結束軟裝,正在進行最后的交付收尾工作,嶄新的辦公室和現代化的辦公桌椅已做好準備,迎接聰明的“大腦”們。
精挑細選落戶青浦的,不獨華為一家。
占地120畝、總建筑面積4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70億元,位于青浦西虹橋商務區的美的全球創新園目前已初具雛形,正在做幕墻和室內精裝修,預計明年春節前后基本完成。
美的全球創新園預計明年二季度完成員工入駐,遠景規劃是導入8000名至10000名高端研發人員,涉及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九大領域的研發板塊,并持續發力基礎技術、人工智能、用戶研究和智慧供應鏈的創新應用與開發。
為什么選擇青浦?美的集團(上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當時公司的工作組也是看了20多塊地,最后看中了西虹橋距離虹橋交通樞紐近和承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優勢。
這個名單還可以很長,網易創新園、安踏全球零售總部、中核科創園……在青浦,越來越多具有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優勢的企業來到這片土地上,準備“大干一場”。
——人氣回流:來了就不想走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在哪里,未來就在哪里。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青浦區常住人口127.88萬,其中外來常住人口69.6萬,占比超過54%。將鏡頭往回拉幾年,會發現,今昔對比之下,青浦正逐漸從一個相對偏遠的邊緣地帶成為人們近悅遠來的地方。
走進金澤鎮岑卜村,水系交錯、枝繁葉茂,林中清涼的氣息撲面而來。正值暑期,村里到處是穿著清涼、佩戴安全設備的中小學生,不少開口便是地道的北京話、東北話。
吸引外地游客遠道而來的是一處有著“魔都小亞馬遜”之稱的秘境。岑卜村三面環林,一面臨湖,乘船駛入狹長的水道,滿眼的蒼翠盡收眼底,伸手還能碰到野花野草。獨特的自然稟賦讓槳板這一始于美國夏威夷的水上運動在青浦流行起來,目前村里已有十幾家槳板俱樂部和皮劃艇度假營地。
秉持著“把生活搬進自然”的理念,去年開業的550皮劃艇營地致力于為忙碌的都市人群提供精神“快充”。創始人劉春艷近些年已經很少回到公司位于浦東的事業部,大多數時間待在岑卜村,她說:“這里白天有槳板,傍晚有溫柔的粉色晚霞,晚上還有螢火蟲,美不勝收。”
也有不少人把岑卜村當成“人生慢充”,來了就不想走。
過去村里抓魚的竹籠變成燈罩、廢舊的茶壺用于培植苔蘚、院子里自種的尤加利省去買花的錢……因為一家人都喜歡大自然,民宿山二一宅的老板陸暢舉家搬到了青浦,“父母住在隔壁村里,小孩就在新開的蘭生復旦學校青浦分校上學,做民宿生意的同時,兼顧一下攝影師本職工作,幸福指數很高”。
如果說岑卜村是青浦鄉村振興的1.0版,練塘鎮正在打造的東厙村就是眾人期待的2.0版。
綠林環繞、兩面臨水,原生態的500畝林地仿佛一座天然氧吧,加上始建于明朝的瑞龍橋、建于元朝的莊嚴寺、上海市文保單位“金山墳”遺址……東厙村的“底子”堪稱優渥。
從荷蘭的羊角村和法國的莫奈花園汲取靈感,今年端午期間,上海滿山鄉遇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與東厙村“小試牛刀”,打造的首屆繡球花節就帶來了4萬人次的流量。滿山鄉遇創始人白俊熠介紹,未來,雙方還將進一步合作,打造“旅居+餐食+體驗”的一站式康養目的地。目前,公司已與村內40余棟民宅順利簽約,其中三棟民宿、一棟中餐館、一棟德國西餐廳都已投入建設,不久就將投入運營。
“優異的自然稟賦是‘壓艙石’,近期的系列流量地標則是‘強心針’。”練塘鎮黨委書記楊佃輝說,東厙村距離即將通車的練塘高鐵站約4.5公里,驅車至將開園的上海樂高樂園約半小時,到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大約15分鐘,“只要我們品質做好了,不愁人不來”。
——信心回流:戰略疊加釋放發展紅利
信心比黃金更珍貴。與涌入的資金流、人流、技術流相配套的,是一系列重大戰略和配套服務,它們的落地實施,讓青浦人對于未來的發展有了更足的底氣。
一個有意思的觀察是,前些年,如果到青浦,跟當地居民聊天,會發現,他們很自然地將去中心城區稱為“去上海”,言談之中,鄉村和城市仿佛有一條天然的分割線。如今,作為郊區的“青浦”與作為城市的“上海”的邊界正在漸漸模糊,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在逐漸被拉平。
最先讓青浦人民感覺站在“舞臺中央”的,是2018年開始的進博會。作為進博會永久舉辦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的所在地,青浦率先“嘗甜頭”,2018年以來,青浦交易分團連續6年簽下上海交易團“首單”,首單金額累計達21.3億美元,青浦還打造了9家“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臺,集聚30多家貿易機構、76個國家和地區的180多家客商入駐,2023年實現稅收約6億元。如今,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年展覽規模超過700萬平方米,年接待觀眾超760萬人次,依托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青浦還打造了虹橋國際會展產業園,引進包括英富曼等在內的會展企業超300家。
各項重大戰略的落地,更讓青浦站在“政策風口”上蝶變起舞。
國家層面,2018年11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青浦作為江蘇與浙江毗鄰的區域,成為關注焦點;2019年11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正式揭牌,青浦作為三個片區之一,站在舞臺中心;2021年3月,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布,位于青浦的西虹橋板塊關注度再次提升。
上海市級層面,2021年1月,“五個新城”建設首次寫入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青浦新城的發展再添政策動能。
“隨著重大戰略任務加速聚焦,青浦迎來了最大的發展機遇,在定位上從過去上海發展的后方保障變為國家戰略的前沿陣地,區域功能上從相對單一變為全面綜合,發展氛圍上從較為平靜變得十分火熱。”青浦區委書記徐建說,青浦奮起直追正當其時。
把握變量,打造宜居宜業新典范
如果說,當前城鎮化發展階段恰好為青浦厚積薄發提供了“天時”,原本特殊的區位條件又提供了“地利”,那么,近些年來,更藍的天、更綠的水、更暢達的路、更堅實的農業基礎……就是青浦主動作為、自身謀發展創造出的“人和”。
治水、修路、育田,近年來,青浦立足自身特色,推動生態、交通領域的大變革,同時緊緊守牢“菜籃子”和“米袋子”的定位,正成為郊區宜居宜業的新典范。
——治水
水是青浦發展的一個關鍵砝碼。
青浦現有河道1947條、湖泊24個,水面率達22.1%。“很長一段時間,村里人對于湖蕩縱橫的景觀都是又愛又恨。”金澤鎮楊灣村村民陸文忠說,好水好風光,誰都喜歡,但作為二級水源保護地,金澤此前長期處于低度開發狀態,限制了區域的發展。同時,不少河湖是跨界水體,長期面臨著治理難題。
新發展理念之下,青浦加速區域內生態治理步伐,走出了一條先謀“好風景”、再創“新經濟”的路子。
打通22處堵點、39處斷點,構建250萬平方米環湖生態濕地,打造300萬平方米環湖生態緩沖帶……近年來,青浦和隔壁的江蘇省昆山市加快了淀山湖生態濕地聯合修復進程,如今,修復雖未全部結束,淀山湖已經成為周邊居民的網紅打卡點,露營、騎行、攝影愛好者絡繹不絕。
西納太湖水,東達黃浦江,作為滬蘇交界的湖泊,淀山湖有9.7個西湖大,加上周圍星羅棋布的湖蕩,堪稱世界級湖區。
這塊“世界級的料子”也吸引了諸多新興企業前來。碧波蕩漾的湖面上,美帆游艇俱樂部旗下“零碳行舟”水翼新能源船、光儲直柔新型船舫供電系統等各類黑科技產品悉數排列開,旁邊,園區正在進行內部河道的疏通開挖,不久后,一個高能級的國際帆船港將在此地誕生。
美帆游艇俱樂部董事長時立憲說,依托得天獨厚的水資源,美帆正在積極打造槳下江南特色賽事,同時與德國途易等公司合作,在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推動文體旅融合發展。
“綠色是青浦的一大優勢特色,綠色發展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潛力,是青浦完成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青浦區水務局副局長陸曉峰介紹,青浦積極“向綠而行”,2023年綠地率44.7%,綠化覆蓋率45.0%,河湖水質優良率提升至100%,為高新產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策劃實施人水相親環城水系公園,21公里骨干水系勒出水城“金腰帶”,為新城40萬居民增添生活秀帶。
——修路
交通在某種程度上對一個社會的內部結構有決定性影響,可能會改變城市經濟格局,引起人流、物流等流動——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周大鳴的“路學”得到很多共鳴。
路也是青浦發展的關鍵變量。得益于區域內公路、鐵路等多條線路的建成通車,青浦近年來的發展可謂如虎添翼。
7月下旬來到滬蘇湖鐵路練塘站項目建設現場。項目建設施工方、中鐵建工滬蘇湖鐵路站房五標項目負責人安毅介紹,站場、站房的裝修已接近完成,一個嶄新的高鐵站正在進行靜態驗收。
練塘站距離知名紅色景點陳云紀念館和遠近聞名的練塘古鎮均約兩公里。作為長三角一條重要高鐵通道,這條“滬蘇浙第一天路”也將極大提升青浦與長三角其他省市的鏈接密度。
不止滬蘇湖鐵路。軌道交通方面,地鐵17號線延伸至西岑站、地鐵2號線延伸至蟠祥站,滬蘇嘉城際鐵路加速推進;公路方面,元蕩路、外青松公路跨吳淞江大橋、新勝路跨吳淞江大橋多條省際“斷頭路”相繼通車,崧澤大道順利建成……青浦東西南北向的多層次交通格局近幾年被接連打開,不僅加強了東向與上海中心城區及浦東、臨港等區域的交流,也極大助力打破區域阻隔、推動與周邊外省市的“抱團發展”。
——育田
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青浦作為上海重要農業陣地的形象也得到加固和刷新。
工作人員手持一個遙控手柄,遠處,萌萌的自動噴灑機器人就開始走走停停,邊旋轉邊自動定量噴灑農藥……走進位于練塘鎮雙菱村的青浦區現代農業園,上海聯適導航的科技“狠活兒”讓人眼前一亮。
精量播種、變量施肥施藥、精準噴灑控制、作物長勢監測、病蟲害監測、產量預測……聯適導航董助張曉明說,起家于北斗西虹橋園區、秉持著“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翅膀”的理念,聯適導航可以為農民節約5%到10%的成本,產品遠銷俄羅斯、土耳其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科技農業讓大范圍承包成為可能。”青浦區農業農村委主任朱思毅說,農民將田出租出去,每畝租金能達到1200元至1300元,還解放了雙手,可以去從事其他工作。
不僅如此,青浦還建設了稻米加工中心,可服務周邊2萬畝稻谷烘干、6000噸稻谷倉儲、5萬畝稻谷加工,逐步實現從賣稻谷到賣大米的轉變,解決了“種糧大戶”的后顧之憂。
“很多人以為上海沒有農業,其實我們的都市農業很有特色。”朱思毅說,白鶴的草莓、青西的薄稻米、練塘的茭白都是極具特色的農產品品牌。不僅如此,近年來,青浦大力推動一二三產融合,走出了一條農文旅結合的新路子。
秸稈廢料培養出的活體豆苗,供應給海底撈等2000多家中高端餐飲品牌,打造出“移動農業”新標桿;200畝涵養林變成林下蘑菇基地,既能賣菌菇,又能開展文旅活動,儼然一個“蘑幻森林”……在上海彭世菇業有限公司,小小的菌菇成就了大產業。
順勢而為,靠前規劃謀求更高質量發展
要讓青浦這只蝴蝶飛出更曼妙的舞姿,創造宜居宜業的環境,全方位、多層次的頂層設計和規劃必不可少。
通過規劃擘畫并實現發展藍圖,是重要治理經驗。如今,“十四五”規劃走向尾聲,“十五五”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調研、醞釀之中,在這樣的時間節點里,青浦應該如何進一步謀劃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要在示范區三地、虹橋核心四區、五個新城“三條跑道”上比學趕超——青浦定位很清晰。
——數字干線:產業從“大而散”走向“強而專”
有時候,一張響亮的產業名片對于區域發展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回顧以往的發展,青浦區覺得,過去存在“什么來了都是菜,一股腦兒往籃子裝”的誤區,這就造成從單個板塊看,企業都不錯,但是集聚度、產業協同效能仍有提升空間。當前青浦推動高質量發展仍然面臨復雜繁重的任務,需要進一步精準定位、打響品牌、強化賦能。
如青浦的快遞物流產業已達千億元級,雖然創造了較高的經濟規模,但是如果當時供地能再集中一點,可能協同效應會更強,下一步,快遞物流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也需要統籌謀劃;往東看,西虹橋商務區已經從14年前的一片農田成長為擁有68億元稅收規模的現代型園區,在新的起點上如何走向“更高更強”?
放眼周邊,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發展路線,嘉定有汽車產業,金山有石化產業,還有一些區的園區經濟很強,比如徐匯漕河涇園區、蘇州工業園區在全國都有響當當的名號。徐建說,青浦要從中取長補短,還要綜合考量當下與長遠、產業增長前景與抗風險能力等多種因素。
2021年底,“長三角數字干線”的概念在青浦應運而生。如今,沿著G50主干廊道一路自東向西,西虹橋商務區內有北斗產業園、在建的美的創新園,市西軟件園內有網易文創科技園,加上新城中央商務區、長三角綠洲智谷、西岑科創中心、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以塊狀的園區為節點,在青浦,經濟、治理和生活數字化相互賦能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培育,干線上的不少載體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接下來就是繼續全面發力,拉長長板、補齊短板。”青浦區經委主任陸蓓蕾舉例說,目前北斗西虹橋產業園已成為全國北斗空間信息和位置應用最重要的聚集區之一,整個園區聚集上下游企業超660家,年均申請專利數百項;長三角綠洲智谷累計注冊企業超250家,累計實體企業68家,其中數字經濟相關企業占比超50%,吸引了公牛集團、奇瑞汽車、國泰君安、峰飛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入駐。
“隨著數字經濟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其戰略意義已不可限量。”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張兆安說,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廣、撬動勢能大,搶抓數字經濟,就是搶占先機。
——錨定一體化:從“單打獨斗”到“呼朋引伴”
在浦東新區,有一條東方路。這條路上,有安徽的裕安大廈、山東的齊魯大廈、江蘇的紫金大廈和浙江的嘉興大廈,它們都是由各地政府出資興建的商務樓宇。此后,在浦東開發開放的進程中,“省部樓宇”也成為重要參與力量。
獨行快,眾行遠。近年來,乘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青浦的發展也因諸多伙伴的參與更添一份火熱。
今年以來,位于諸光路上的虹橋世界中心,浙江省嘉善縣在上海打造的“產業飛地”嘉善國際創新中心一直保持著很旺的人氣。“這既是嘉善高層次企業在上海的‘研發中心’,也是在滬高科技人才的‘育成中心’,更是兩地合作共謀發展的‘交流中心’。”嘉善縣有關負責人說。
再往西,青浦綠地中心這棟大樓里,南潯(青浦)人才科創中心同樣熱鬧。目前,該中心共有50余家企業入駐,產業定位以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泛半導體、高端裝備等為主。
南潯人才產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徐志華介紹:“一些從外地招引來的企業,我們可以做一些功能定位的區分,將研發放在上海,生產基地帶到南潯,實現多方的共贏。”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科創飛地’是實現異地借智、就地引才的有益嘗試。”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中心主任周武忠說,這些建在上海的“產業飛地”既為青浦發展集聚了大量人氣,也為區域間合作共創提供了無限機會。
“迎客人”的同時,青浦也積極外出“招攬”朋友。
炎炎盛夏難擋招商引資的熱情。今年7月,青浦區“駐粵企業家會客廳”在廣州市會展中心附近的保利中悅大廈正式啟用。
青浦區駐粵辦負責人李立慶介紹,作為青浦工業園區代表青浦區設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招商引資窗口,該會客廳將為優秀企業在長三角和大灣區之間搭建橋梁和平臺,宣傳和推介上海青浦的投資政策、營商環境,發揮青浦工業園區招商、選商、安商、親商的前沿服務,為大灣區企業家來青浦發展提供助推器、孵化器、倍增器的服務功能。
——向世界:從“偏安一隅”到“出海闖蕩”
梁啟超曾把中國歷史分為“中國之中國”“亞洲之中國”與“世界之中國”三個階段。對于青浦來說,新的時代背景下,除了“上海的青浦”和“長三角的青浦”,“世界的青浦”無疑也是一大重要坐標定位。
很多企業都會將落地青浦作為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今年5月,波司登成功拿下西虹橋蟠龍路東側一塊土地,計劃打造成國際品牌的銷售研發中心;此前,安踏集團也將全球零售總部落地西虹橋,并將打造安踏體育公園等系列設施。
“十幾分鐘就能到達虹橋交通樞紐,上午去東京、首爾開個會,下午趕回來不是夢。”安踏集團駐上海代表鄭偉說,集團收購的亞瑪芬體育旗下始祖鳥、薩洛蒙,以及迪桑特、可隆等海外品牌正成為第三增長曲線,有望助力到2025年實現集團“雙千億”的目標。在這一進程中,上海國際化的人才、供應鏈和平臺是重要基礎,這些都能從青浦找到。
2017年來到青浦的愛仕達也是從這里開啟了國際化品牌發展之路。2019年,愛仕達同國際頭部廚具品牌德國寶迪和意大利阿路弗侖達成戰略合作關系;2022年,愛仕達啟動跨境電商,將旗下所有產品推向全球,實現民族品牌出海。
“作為‘上海之源’,青浦開拓進取、海納百川的精神一以貫之。”徐建說,6000多年前,就是在青浦,上海最早的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孕育出開放包容的崧澤文化;唐宋時期,位于白鶴鎮的青龍古鎮成為“上海第一港”、在海上絲綢之路中占據重要地位;如今,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作為全球最大會展中心之一迎“八方客”,年展覽規模突破700萬平方米……面臨各種機遇、各項挑戰,青浦已做好再次“蝶變”的準備。(記者王永前 胡潔菲)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2月18日上午,嘉善小伙小孫來到嘉善縣公安局南片刑偵隊,從辦案民警單警官手中接過自己失竊的蘋果筆記本電腦時,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太感謝你們了!之前還誤會你,真不好意思。”
這個“誤會”還得從情人節那天說起。2月14日,經過連日偵查,辦案民警在嘉善魏塘街道一網吧內抓獲犯罪嫌疑人周某(男,47歲,山東泰安人)。經查,今年1月份以來,周某通過撬車窗玻璃盜竊車內物品的方式,作案6起,涉案金額3萬余元。
在清點贓物時,一臺蘋果筆記本電腦始終無法確定失主。“既沒有相關的報案記錄,嫌疑人也記不清是在哪里盜竊的這臺電腦。”單警官說,無奈之下,民警打開了這臺電腦試圖尋找失主信息,在QQ登錄框內發現了多個曾經登錄過的QQ號。民警用自己的私人賬號加這些QQ號碼進行查證,結果被當成詐騙賬號慘遭“戲弄”。
讓我們感受下他們間的對話!
A網友
小伙A:你是誰?
單警官:我是嘉善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的,今天扣到一臺蘋果筆記本電腦,上面有你QQ登錄信息,所以問問是不是你的?
小伙A:騙子你省省吧,這種騙局已經過時了
單警官:…………
B網友
小伙B:你是誰?
單警官:我是嘉善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的,今天扣到一臺蘋果筆記本電腦,上面有你QQ登錄信息,所以問問是不是你的?
單警官:你怎么證明你是警察?
小伙B:你拍個小偷的照片過來看看
單警官:…………
終于,加到第4個QQ時,民警感覺找對人了!
“雖然對方一開始也懷疑我是騙子,但我吸取了前幾次的教訓,立馬發了張電腦的桌面照過去,對方認出果然是自己的電腦。”單警官說,當時失主小孫還在海南度假,壓根就不知道自己的車被撬,更不知道車后座的電腦被盜。
為了方便后續聯系,單警官和小孫互加了微信。情人節晚上,小孫發了一條朋友圈,為嘉善公安快速破案點了個贊。單警官回復道:“一字一句看完,這一刻我覺得自己的工作萬分神圣。謝謝理解我們的人們。”
目前,周某因涉嫌盜竊罪已被嘉善警方依法刑事拘留。透過這起“美麗的誤會”,民警也想給小孫和他的朋友們高度的警覺性點個贊。
同時,民警再次提醒廣大市民,有時,出于辦案需要,類似的情況也會發生,但真警察只會詢問與案件相關的情況,當涉及賬號、密碼、轉賬等字眼時,就該留個心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