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止,筆記本電腦的尺寸有:17英寸及以上、15英寸、14英寸、13英寸、12英寸、11英寸及以下。賣的最好的是 14英寸的再者 15.6英寸的。一般而言, 14寸適合的場合比較多,性能、散熱、可視面積、便攜性都是適中的。
果公司正在向現已停產的2015年12英寸MacBook的部分用戶發送調查問卷,詢問他們對筆記本電腦的尺寸、功能設置等方面的意見。蘋果在2015年發布了12英寸MacBook,作為一款超輕、超薄的筆記本電腦,面向需要超便攜筆記本的客戶。
12英寸MacBook采用了無風扇設計,英特爾超低壓處理器,也是第一款采用蝴蝶鍵盤的Mac,這款筆記本電腦的起價為1299美元。
12英寸因為外形因素當時曾相當受歡迎,因為客戶喜歡其輕薄的設計,隨后蘋果在2016年和2017年更新了MacBook,但在重新設計的帶視網膜顯示器的MacBook Air推出后,這一型號于2019年停產。
向12英寸MacBook的部分客戶發出的調查內容相當普通,它包括一些簡單的問題,詢問客戶對筆記本電腦的尺寸、功能以及他們會對其進行哪些改變的意見。
蘋果定期向客戶發送調查問卷,上周剛剛向iPadmini的現有客戶發送了調查問卷。鑒于12英寸MacBook已經停產,很難假設蘋果會將它重新引入其產品系列中。
不過,鑒于這項調查,蘋果可能開始意識到超薄和便攜筆記本電腦市場的持續存在,并可能考慮為該市場人群定制Mac筆記本。另外,鑒于其目前的11英寸和12.9英寸iPad Pro產品,并增加了Magic Keyboard配件,蘋果可能覺得沒有必要推出12英寸MacBook。
去年的一份報告顯示,更新的12英寸MacBook將是首批公布的采用Apple Silicon芯片的Mac筆記本電腦之一。這并沒有成真,蘋果反而更新了13英寸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
節剛剛過去,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準備給自己買臺新筆記本,所以筆者就陸續來和大家聊聊買本時需要考慮哪些點。這篇將主要針對屏幕部分,這也是目前大家購買筆記本時非常看重的一點。
??尺寸以及比例
??首先要確定你想要多大尺寸,這主要看你的個人需求。從理論上來說,屏幕尺寸小的產品在機身尺寸上也會小,便攜性更好,而屏幕大的機身會大一些,但視覺體驗會更爽。目前筆記本基本是以全面屏設計為主,整體的機身尺寸對比前些年有著明顯的縮小。當然,屏幕尺寸相同的產品在機身尺寸上還是可能存在比較明顯差距的,這取決廠商的設計,這里就不多說了。
??輕薄本和商務本主要為13-15英寸,也有一些廠商推出了11-12英寸的小屏本以及16、17英寸的大屏本。游戲本則主要集中在15-17英寸,也有一些13-14英寸的主打輕薄便攜的小屏高性能本(設計本,輕薄游戲本),不過相對也較少,一般定位都比較高。
??還有關于屏幕比例的問題,目前市面上最為主流的是16:9,近兩年也出現了一些16:10和3:2的產品,它們相對16:9會更方一些,有效顯示面積會更大,單屏顯示內容會更多,不過這兩種屏幕比例目前主要集中在中高端產品上。
??屏幕材質
??以前很多筆記本都是TN屏,成本低,響應時間短,缺點就是可視角度小,色彩還原差;IPS屏幕雖然響應時間上差一點,但有著更大的可視角度和更好地色彩還原,愈加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成本也慢慢低了下來,逐漸取代了TN,成為了當下的主流。前兩年應該還有一些游戲本用TN屏,不過在當下筆記本市場中的尋找TN屏幕的產品已經很難了(二手貨當然不算哈),買新本基本都是IPS。
??不過說到底,它們都是LCD屏幕,而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OLED屏幕筆記本,其特點是可視角度更大、色彩更豐富、更加節能,而且由于自發光的特性,無需背光,這樣能讓屏幕部分更加薄,從而整機更薄。不過缺點很直接,那就是貴,大家感興趣可以去查查,同配置比LCD屏幕的產品貴不少,考慮OLED屏幕的話,先準備好錢,而且都是高端產品,預算低的小伙伴忽略掉OLED屏幕。盡管在手機市場OLED屏幕已經非常常見,但筆記本市場中依舊非常小眾,之前有消息稱三星會擴大OLED屏幕產品線,所以今年OLED本應該會更多一點。
??鏡還是霧
??這個指的就是鏡面屏還是霧面屏,鏡面屏采用玻璃全貼合設計,就是整個B面貼上一塊玻璃,表面非常光滑,猶如鏡面,更加通透明亮,亮度和銳利度高,但容易反光,而且非常容易沾染指紋,而且鏡面屏表面更硬,適合支持觸控,而且看起來更有高級感;霧面屏則是邊框包著屏幕,表面摸上去會更粗糙一點,表面經過了防眩光處理,不會刺眼,而且比較防指紋,但相對的透光新和亮度就會差點,而且屏幕偏軟。
??兩種屏幕各有優劣,選擇前自己考量一下。多說一句,觸控本都是鏡面屏的。
??分辨率
??分辨率應該是之前選購筆記本時屏幕參數中最重要的,它決定著屏幕上顯示多少信息,就相同尺寸的屏幕來說,分辨率低,顯示的像素少,單個像素尺寸比較大,像素感就會重一些;分辨率高,顯示的像素多,單個像素尺寸比較小,就會好一些。也就是說,屏幕尺寸一樣的情況下,分辨率越高,顯示效果就越精細和細膩,而且高分辨率屏幕的像素密度也會更高(即PPI更高),同樣的一塊區域所能顯示的內容也更多(不考慮縮放)。
??目前的新筆記本以1080P為主,一般來說這個分辨率完全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需求了,不貼特別近看,基本是看不到像素點。而如果你希望獲更加細膩的顯示效果,可以考慮高分辨率,市面上也有2K、2.5K、2.8K以及4K的高分屏幕,當然價格肯定會更貴,而且駕馭高分辨率屏幕也是得有性能支撐的。不過像筆記本這種小屏,用4K分辨率有個問題,就是你會發現默認縮放比例下,圖標和文本的尺寸非常小...
??色域
??屏幕的色域指的是它所能表現的顏色范圍,色域越高,則表明能夠展現的顏色越多,色彩越高,無論是玩游戲、看電影,視覺觀感會更高。目前很多筆記本都會強調色域這個參數,常見的色域有sRGB、NTSC、Adobe?RGB以及DCI-P3,具體就不為大家展開說了,大家感興趣可以自己查一下。
??這里就直接說結論:100%sRGB和72%NTSC色域是不錯的屏幕,目前已經逐漸成為了一個主流標準,一般用戶完全夠用,越高肯定越好;低于上面的提到的色域就屬于很差的屏幕了,比如45%NTSC,廠商要是不提色域的話,基本就是這個,能接受色彩很差的用戶可以考慮,優點在于會便宜;Adobe?RGB以及DCI-P3兩種色域一般出現在高端本以及專業設計本,如果你是設計相關專業或是工作的用戶,對色域要求非常高的話,100%?DCI-P3和100%?Adobe?RGB歡迎你,除了貴沒啥別的問題,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筆記本色域可以差點,然后配個專業的高色域顯示器外接使用。
??色準
??色域代表著你能你能在多大范圍內呈現色彩,而色準則表示在這個色彩范圍內,色彩還原是否準確,這里就需要提到色差△E值,△E值越低也就代表色彩準度越高。△E<3就屬于很不錯的了,△E<2則很優秀啦,人眼基本上是分辨不出色彩的差異,當然肯定是越低越好。專業用戶購買產品時需要著重看這個參數,而提到這個參數的產品一般屏幕出廠前會經過專業級色彩校準以及權威認證。
??目前很多針對設計等專業用戶的產品會提到這項參數,如果沒有的話,大家也可以咨詢下客服。普通用戶不必太在意這個,不過如果希望自己屏幕色彩能夠更準確一些的話,有條件的話可以選擇用校色儀校一下色,效果一般都是不錯的,即便色域沒那么廣,但在有限的范圍內把能顯示對的色彩顯示對還是很好的。
??色深
??另外,還有一個概念是色深,單位是bit,它指的是色彩的深度,代表色彩的細膩程度,數值越大,能表現的色彩就越多,色彩過渡越平滑自然。目前的筆記本產品一般都會強調色域,對于色深提到的比較少。
??6bit是約26萬色(計算方式大家自行查詢吧),近幾年產品應該沒有有用6bit屏幕的了;目前我們常見的是8bit,即約1677萬種色彩,目前是當下的主流了,說自己屏幕是1670萬色這種,也就是8bit色深,一般用戶夠用;更高的還有10bit,也就是約10.7億色,目前不少旗艦手機已經在強調這項參數,但筆記本市場似乎是沒啥產品。有一些是靠抖動達到的10bit,對比8bit要強一些,但不如原生10bit。不過10bit的顯示器市面上很多了,對于色深有需求的專業用戶,如攝影師、設計師等可以選擇外接個10bit色深顯示器。
??刷新率
??刷新率,單位是Hz,是屏幕每秒能夠刷新的畫面數量,比如屏幕刷新率為60Hz的屏幕每秒鐘能刷新60張畫面,144Hz的則是144張,刷新率越高,屏幕顯示的畫面就越流暢,同時解決撕裂。而且每秒畫面更多,射擊游戲中就能更好的獲取敵人的運動軌跡,對于專業玩家以及選手來說是很重要的。注意要把刷新率和幀率區別開,幀率是每秒鐘內游戲能夠渲染的畫面數量,取決于電腦的硬件配置,如果你游戲幀率能達到144但你屏幕刷新率只有60Hz,那你最終看到的畫面也只有60Hz,反之你電腦運行游戲就能到60幀,144Hz屏幕也發揮不了啥作用。
??一般輕薄本和商務本都是60Hz,當然也有極少數輕薄本配備了90Hz的刷新率,畢竟目前輕薄本的性能也越來越強,有些游戲是能達到60Hz以上運行的,而且日常拖動窗口、滾動一下網頁時、或者就是觀看高幀率電影時也會一些感受,不過目前并不是主流,產品較少,感興趣不差錢的話,可以考慮。
??游戲本產品則基本都會強調刷新率這個參數,目前144Hz已經逐漸成為主流,165Hz、240Hz的產品也越來越多,更高的能到300Hz甚至360Hz,越高肯定越好。一般選購游戲本基本都是為了玩游戲,但并不是所有游戲都吃刷新率或者說影響沒那么大,比如一些劇情向的3A大作,更加注重畫面質量,高幀數對體驗提升很小,如果基本只玩這種游戲,那高刷新率屏幕就非必要選項;而你主要玩一些射擊類游戲,如《CS:GO》、《守望先鋒》、《絕地求生》等,那高刷屏幕對于游戲體驗的提升就會很明顯,建議考慮高刷屏幕。
??需要注意的是,想要發揮高刷屏幕的優勢,前提是你硬件配置得夠,就像我剛才說的電腦就60幀水平,144Hz屏幕真沒啥用。所以在購買前,建議你去看看你所傾向配置產品的詳細評測,看看它都能玩什么游戲、達到怎樣的幀數,然后再做決定。
??還有一個經常和刷新率一起出現的參數,那就是響應時間(灰階響應時間),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Xms(毫秒),數值越低,越不容易出現拖影,這里就不多解釋了,直接說結論吧。目前很多游戲本都是3ms,建議以這個標準看,3ms響應時間已經非常好了,非專業級電競玩家完全OK,雖然再低肯定更好,不過普通人并沒啥感覺了。
??調光
??關于PWM調光和DC調光這個問題,2019年在手機圈掀起了一波高潮,之后也是蔓延到了筆記本圈。雖然筆記本很多都是LCD屏幕,但之前很多都采用的是PWM調光,采用這種調光的屏幕調亮度依靠的是屏幕的亮、滅交替,只要交替夠快,肉眼就會覺得屏幕一直在亮,而滅的時間越長,亮的時間短,屏幕亮度低,反之則屏幕亮度高。亮、滅交替的速度越低,對人眼造成不利影響的可能性就越大,常見的就是容易造成眼部疲勞。另外,PWM調光也分為高頻PWM調光和低頻PWM,高頻對人眼會友好點,低頻則不太行。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受PWM調光的影響,因為每個人的眼睛對于“閃爍”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DC調光則是通過提高或降低電路功率來改變屏幕的亮度,因此不存在頻閃問題。簡結論就是DC調光對于人眼要更友好一些,目前市面上還支持DC調光的產品肯定會把這點說出來,沒提的則較大可能為PWM調光,大家可以咨詢下客服,或是查閱下相關的資料,如果一定選PWM調光產品,選高頻PWM調光。
??藍光
??藍光也是目前很多人都在討論的東西,它對眼睛會造成比較大的危害,造成眼睛疲憊、實力下降、影響睡眠等,目前無論是在手機還是筆記本市場中,也會有產品提到相關的關鍵詞,比如“一鍵開啟防藍光模式”、“抗藍光屏幕”、“低藍光模式”等等,說到底無非就是軟件防藍光和硬件防藍光。
??軟件防藍光是通過特定的算法將RGB三色通道中的藍光進行低通量調整,降低屏幕亮度,實現對過高強光、高對比度和高色度圖像進行校正,達到防藍光的效果,這樣藍光確實減少了,但屏幕會很黃,相信大家都遇到過。而硬件防藍光則是進行LED背光進行技術革新,從硬件底層去除有害藍光,同時不會讓屏幕偏色發黃,保持色彩的精準,對于那些想要保護眼睛同時對屏幕色彩有需求的用戶可以考慮支持硬件防藍光,不過目前支持這個功能的確實比較少。
??寫在最后
??以上便是筆者為大家整理出來在選購筆記本時屏幕方面需要看的一些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后續我也會盡快將選購時其它方面需要主要的一些東西為大家奉上。在這里也祝大家新年快樂,牛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