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辦公環境里,黑色、方正、毫無設計美感的臺式機充斥整個空間,給人一種壓抑感。而ThinkBook顯然是要打破這種固有的印象,使商務筆記本成為辦公環境中更為鮮亮的存在,所以它使用了符合年輕人喜好的淺色為主色調。
其實,“商務辦公”是一個較為籠統的說法,因為商務用戶不同的工作屬性,決定了其對電腦硬件性能的依賴程度。全新的ThinkBook 13s并非面向擁有3D渲染、視頻渲染、建筑繪圖等等這樣高負載應用的辦公人群,但是對于文檔處理、圖片處理、編寫代碼等等這樣的輕量化辦公應用卻是能夠提供足夠性能支持的平臺。而且,升級性能更強的十代酷睿處理器,對于辦公效率的提升非常有效。
聯想ThinkBook 13s
作為ThinkBook系列主打便攜性的產品,ThinkBook 13s雖然升級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但是在整體外觀設計上與之前的產品無異,依舊使用了之前的模具。所以在本篇評測中,我們先從硬件性能入手來聊聊十代酷睿能夠給商務辦公帶來怎樣的效率提升。
·英特爾十代酷睿Comet Lake處理器特性
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分為Ice Lake和Comet Lake兩種,前者為10nm制程工藝,后者為14nm制程工藝,本次評測的聯想ThinkBook 13s搭載的就是Comet Lake酷睿i7 10510U處理器。
該系列處理器主要具備以下三個特性:
其一,最高升級6核心12線程。相對于8代酷睿最高的4核8線程來說再進一步;
其二,最高支持英特爾Wi-Fi 6 AX201(Gig+)無線網絡;
其三,支持LPDDR4x、LPDDR3以及DDR4 2666 MT/s內存。
除了上述三項新特性之外,10代酷睿Comet Lake處理器依舊支持從8代酷睿開始的4核心數字音頻處理器(aDSP),支持Thunderbolt 3(通過外部連接器連接,Ice Lake直接整合在芯片中),支持傲騰H10固態盤。
同時,Comet Lake平臺還支持Modern Standby快速喚醒、智能語音助手以及英特爾Adaptix Dynamic Tuning技術。
英特爾Adaptix Dynamic Tuning技術可以幫助OEM優化系統以獲得最大的性能輸出(提升8%-12%左右的性能),同時還可幫助用戶通過超頻進行性能自定義。其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和先進的功耗控制設置來適應系統環境,并允許定制處理器和圖形設置。
·英特爾酷睿i7 10510U處理器性能評估
了解基本特性之后,我們回到聯想ThinkBook 13s這款產品上來。酷睿i7 10510U作為十代移動級酷睿目前的次旗艦,其主頻為1.8GHz,睿頻可達4.9GHz,擁有4核8線程,標準TDP為15W。
以CINEBENCH R15和R20測試標準來衡量的話,這顆處理器前者單核得分166cb,多核得分577cb;后者單核得分428cb,多核得分1469cb。滿足文檔、電子表格、PPT、圖片處理、編寫代碼等日常辦公應用沒有任何問題,同時可兼顧一些輕量級的視頻剪輯或渲染應用。
·硬盤、顯卡及綜合性能評估
聯想ThinkBook 13s在存儲配置上使用了傲騰增強型SSD,固態硬盤部分由傲騰+SSD構成,能夠更進一步提升軟件緩存的調取效率,使軟件運行、素材加載更為流暢。同時,得益于傲騰的非易失性存儲特性,除了能夠保障突然斷電狀況下的數據安全之外,還能夠幫助固態硬盤延長使用壽命。
通過軟件測試可以看到,聯想ThinkBook 13s固態硬盤性能比較不錯,1GiB數據5次讀寫測試后,Seq Q32T1讀取2481.7MB/s,寫入1333.6MB/;4KQ8T8讀取速度表現極佳,達到了674.3MB/s,甚至比一些中高端固態硬盤的表現還要好,這使其在小文件、碎片化文件讀取時能夠有更高的效率,非常適合辦公用戶。
聯想ThinkBook 13s還配備了一塊AMD Radeon 630獨立顯卡,性能基本與標準版MX 250相當,主要用來做一些需要顯卡加速的工作。
通過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測試,其圖形得分為1207分,綜合得分1159分。
綜合性能方面,我們使用PCMark 10的辦公模式對其進行了評估。可以看到其常用基本功能(應用程序啟動、視頻會議、網頁瀏覽等)項目評分為9499分;生產力(電子表格、文檔)項目評分為8023分;數位內容創作(圖片編輯、渲染、視頻等)項目評分為3827分,綜合評分為4754分,除了數位內容創作分數略低之外,其它兩項評分都非常高,說明其應對日常辦公應用沒有什么壓力。
·“肩檐”和“書脊”的設計思路
性能了解之后我們來看看外觀。
ThinkBook 13s升級英特爾十代酷睿之后,并未就模具進行升級,畢竟該系列產品在7月份的時候才推出,而英特爾在8月下旬就發布了十代酷睿新品,所以如果換新模具的話,也得是下一代產品才能看到了。
不過,ThinkBook 13s現有模具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ThinkBook 13s采用了鈦灰銀配色,其設計以“肩檐”和“書脊”為思路。
“肩檐”一詞為建筑用語,常見于傳統建筑,老四合院的屋檐就是典型的肩檐設計,典雅又不失實用性。ThinkBook 13s機身邊緣以“肩檐”為靈感,采用了楔形邊角設計。楔形邊角設計在筆記本中并不多見,比較獨特,而且楔形邊角設計方便用戶單手拿起機身,開合屏幕的時候也更加方便;
“書脊”多見于線裝書上,比如人人都有的現代漢語詞典的裝訂就是典型案例。ThinkBook 13s的五段式鉸鏈轉軸借鑒了“書脊”設計,不僅精致美觀,而且支持180°開合,具有超高實用性,能夠和對面的小伙伴面對面高效及時分享信息。
材質上,這款機器整體采用了鎂鋁合金機身、CNC一體成型工藝,視覺上簡約、沉穩。整機A、C、D三面均采用了CNC一體成型工藝打造,表面進行了噴涂處理,不僅金屬質感出色,同時機身非常堅固,拿在手上非常扎實有質感。
時下,窄邊框設計是流行趨勢,ThinkBook 13s采用了5.5mm左右窄邊框設計,有效增大屏占比。13.3英寸IPS顯示屏,1920×1080分辨率可以給辦公應用帶來不錯的視覺體驗。72% NTSC色域覆蓋使其應對一些專業的視覺工作也沒有壓力。
ThinkBook 13s的鍵盤手感彈性鮮明,鍵程適中。全尺寸鍵帽,白色背光能夠給用戶更好的輸入體驗。其觸控板位置偏左一些,不過正對空格鍵,周圍有一圈鉆石切割包邊,面積足夠大,整體操控精準、手感柔和舒適。
接口部分,機身右側接口為USB 3.0×2,其中一個支持關機充電;左側接口為電源、HDMI、Type-C、以及3.5mm耳麥接口,沒有標配SD卡槽較為遺憾,不過滿足日常使用是足夠了。
·安全防護到位
作為一款偏商務辦公定位的產品,ThinkBook 13s在安全性上做到了盡可能豐富的考量。首先在攝像頭上采用了“ThinkShutter黑閥”設計,使用純物理方式隔絕攝像頭窺探,安全有效。
這款機器的也采用了時下越來越普及的指紋電源鍵設計,開機的同時一鍵解鎖進入系統,使得指紋識別的實用性大大提升。另外,電源鍵一圈有燈光效果,開機狀態下為白色,而在鎖屏狀態下,燈光便變為綠色,并且在剛鎖屏時會閃爍,提醒效果非常好。
此外,這款產品有一個獨特之處在于,PrtSc鍵和Insert鍵上集成了Skype for Business熱鍵。
ThinkBook 13s單獨提供了兩個Skype for Business熱鍵,分別為接聽和掛斷。Skype是商務電話/視頻會議中常用的溝通軟件,兩個最常用的熱鍵則方便用戶在工作中使用Skype。不需要鼠標點擊,一鍵即可接聽/掛斷,操作快速、簡單。
·散熱測試與評測總結
ThinkBook 13s在散熱方面進行了較為保守的調試,將處理器功耗控制在8W附近,頻率也進行了調整。不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平均溫度在76℃左右,整體散熱體驗還是比較不錯的。
ThinkBook 13s可以說是一款專業向產品,定位于年輕的辦公人群。同時,在功能性上,這款產品也充分為商務人群考量,搭載了獨特的Skype for Business熱鍵、電源鍵集成指紋識別、配有ThinkShutter黑閥等,為商務應用和辦公安全保駕護航。
另外,ThinkBook系列也享有聯想的專屬服務。如果出現問題,或者有疑問的話,可直接撥打專線400-100-6000,該專線為7×12小時,不需要用戶長時間等待,也不需要預約線下店面就能有效解決問題;同時ThinkBook 13s還支持有限全球聯保服務,即使身處海外也可享受最快速的保修;在大陸范圍內還支持驚喜質保,自出廠日期開始的一年內,可享受中國大陸任意地點有限上門服務。
總體來說,ThinkBook 13s定位于5399元-6999元主流價位段,升級英特爾十代酷睿之后性能進一步提升,是主流商務用戶的不錯選擇。
(7333596)
作聲明:本文旨在為618購物節筆記本電腦選購提供全面攻略,因此本文篇幅很長,請大家善用目錄跳轉和Ctrl+F快捷鍵。
再有半個月618購物季就將開始,電子產品在這個購物季基本能夠做到年內最低價,因此,我有意和大家詳細、全面地聊聊,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有哪些筆記本值得買。
我將從均衡和需求出發,從性能、規格的角度和大家談談我眼中值得買的筆記本,大家可以提前看好自己喜歡的幾個型號,趁著打折的時間還沒到,去店里看看樣機,親自體驗一下。
本文將包括如下筆記本電腦:
小新air14 2021銳龍版是上代的馬甲版:馬甲版CPU(5500u≈4600u)、同樣的模具、相近的性能和售價。不過這個筆記本在今年依然值得購買:它的配置是和性能是主流,它的價格還可以,電商活動后16G+512GB版預計可以達成3500元價位。
它是一個很均衡的玩意,沒啥硬傷,東西夠用,核顯打打LOL、CSGO也是夠用的:
覺得這個筆記本的屏幕不夠好的話,可以看看小新air14 plus:定位介于小新air14和小新pro14之間,增加了入門級獨顯MX450,增加了接口,換了更好的屏幕。
CPU性能
小新air14 plus的整機散熱性能可達31w,處理器最高可達30w,5600U版本的Cinebench R15跑分喜人,多線程可達【1430】分。
它的MX450 GDDR6顯卡可達25w性能釋放,3dMark timespy 跑分 【2469】分,timespy顯卡【2232】分,分辨率和畫質不開高的話,主流游戲可以玩了。
注意:整機散熱31w。
注意2:這性能原神能玩,但也就是能玩了,畫質也開不了多高。
屏幕
它的屏幕是一大升級點:四邊窄邊框、2240*1400分辨率、16:10比例、300nits霧面屏,100%SRGB色域、DC調光,而且具有萊茵低藍光認證,支持IR+TOF傳感器人臉識別,支持Windows hello人臉解鎖、人走鎖屏,支持開蓋自動開機,這部分的升級是很實在的。
接口
接口上,plus版也比小新air14 2021 銳龍版要來得更合適一些:全尺寸SD讀卡器、雙Type-A USB3.0接口、一個全功能Type-C接口和一個支持PD的Type-C接口、一個HDMI接口。
小結:
小新air14 plus確實是小新air14的升級版,也確實可以滿足一些用戶的需求,至于這更好的屏幕、MX450入門獨顯、多一個Type-C值不值這一千多塊錢差價,那就見仁見智了。
小新air 14 plus和小新pro14之間的選擇也很簡單:是否需要多出來的一個USB接口、是否需要一個入門級獨顯。
使用了雷電4接口、LPDDR4X-4266內存、PCIE4.0固態的最便宜EVO認證筆記本之一。
CPU性能
28w的CPU性能釋放,Cinebench R20單線程跑分【522】,多線程跑分【2102】
得益于4266Mhz內存加持,TimeSpy得分【1553】,其中圖形分【1387】。
屏幕
使用了300nits、DC調光、100%SRGB色域、1080p的IPS屏幕
接口
兩個USB3.2Gen1+1個雷電4+獨立電源接口+HDMI接口,這個接口是比小新air14更豐富也更強的。
非凡S3內置的PCIE4.0固態性能略比一般PCIE3.0固態強,不過緩存可能比較小,知乎大佬@尤娜Yuna測試發現10G跑分和1G跑分成績差距巨大。
續航
內置56wh電池,官方宣稱續航最長可達16小時,不過據@尤娜Yuna測試,輕度使用續航約莫8h,重度使用約莫3.5h。
小結
這價格的EVO認證筆記本要啥自行車?
續航不錯、尺寸重量控制不錯、外觀不錯、接口也算豐富,沒啥硬傷。結合這個價格來看就是真香了。不過需要注意,宏碁出廠會預裝一些辣雞軟件。
注意,是非凡S3不是S3X,S3X有一個雞肋版的獨顯、多一個M2插槽。
海外型號是probook 445 G8,經典入門級商務辦公本,正兒八經的商務本系列,享受商務本的設計和售后服務,我女朋友買的是它的上一代。
使用了Zen3架構的戰66更為香甜了一些,即便是15w的散熱性能都可以有不錯的性能表現,我建議直接購買5800u版,一步到位。
CPU性能
有5800U版可選,真正Zen3架構,較Zen2架構單核性能更為出色,低功耗時的性能也更為出色。看中正評測,戰66上的5600U可以Cinebench R15多線程達到【1319】分,單核性能明顯好于上一代的4600U。
5800U版的Cinebench R15多線程跑分可達【1611】分,R20多線程跑分可達【3670】分,私以為這性能提升明顯,而差價不大,值得購買。
有兩個內存插槽,官方聲稱內存最大支持到32G。
屏幕
這一代戰66的屏幕依然有400nit屏幕,100%SRGB、四邊窄邊框、霧面防眩光,是一塊不錯的商務本屏幕。它使用了低功耗屏幕,可以實現不錯的續航。
接口
接口上,戰66四代搭載了三個USB3.0接口(其中一個支持關機充電),一個全功能Type-C接口、一個獨立電源接口、一個Micro SD讀卡器、一個HDMI1.4b接口和RJ45網口,攝像頭也有物理開關,接口配置可謂是非常不錯。
續航
這一代的戰66的電池容量還是不大,使用45WH電池,不過在低功耗屏幕和低散熱釋放的加持下,可以實現不錯的續航表現,豬王說它在PCMARK10現代辦公場景下測試成績為16小時,實際辦公表現估計得打個對折,不過依然是不錯了。
小結
低散熱釋放、低噪音、低功耗屏幕、四邊窄邊框、更輕的重量以及不錯的接口和升級空間,5800U版的價格又這么親民,因此它是我在這個價位最推薦的機器之一,超過馬甲版Thinkbook 14 2021的銳龍版,盡管后者更便宜(618預計可以做到4000出頭)。
戰66的一個亮點是支持一年上門保修、2年個人用戶有限保修和2年電池保修,提供了一年意外損壞免費保修,還可以付費升級至3年整機+上門服務,我親自體驗過幾次Dell上門保修,也見過同學朋友電腦自行送修,私以為上門保修是極好的。
補一個官方維修文檔鏈接,請點此。
屏幕素質不錯,樣機手感不錯,價格比小新pro14便宜。
CPU性能
Redmibook pro14上搭載了11代酷睿低電壓處理器,在單風扇+雙熱管散熱系統加持下,它的處理器可以穩定釋放28w@3.1Ghz 88℃,小新Pro14則可以到38w:
屏幕
Redmibook pro14的一大亮點在于屏幕,使用了2560*1600分辨率16:10、DC調光、300nits的屏幕,100%SRGB色域、具有萊茵低藍光認證。
另一個亮點在于機身使用6系鋁合金CNC一體精雕,店里實際上手感覺還成
接口
接口上,Redmibook pro14機身有一個Type-C、一個HDMI、一個USB3.0、一個USB2.0和一個雷電4,支持【小愛同學】語音助手,可以聯動米家設備
續航
Redmibook pro14內置了56wh電池,官方宣稱本地視頻播放續航12小時,我看網友分享大約可以保證6小時,配備了65w 100g的適配器
小結
性價比還行,也比較均衡,喜歡好屏幕又不很在意性能的可以考慮這個
小新air15基本上就是低價大屏本的典范了,性能不錯、價格便宜。不過由于今年已上市的型號使用的是馬甲版CPU,因此如果有靠譜渠道買上代4800u版的話,也可以買。
CPU性能
野獸模式下可以實現約35w的性能釋放,相比air14略有提升,性能釋放不錯。至于5700u這貨啥水平,它就是4800u的馬甲,強于5600u、弱于5800u(哪怕是戰66上的15w版),這個沒啥好說的。
屏幕
新一代的屏幕并沒有換用16:10屏幕,而是依然使用1080p的16:9屏幕,100%SRGB、DC調光、300nits亮度的ips霧面屏。
小新air15的優勢在于金屬表面,重量也不能說多輕,這代和上代差異著實不大。
接口
雖然是15.6寸,但是接口算不得豐富,只有一個全功能Type-C+兩個USB+HDMI+全功能SD卡讀卡器,唯一的Type-C會被電源占據。有獨立的數字小鍵盤區,但是上下方向鍵大小只有正常的一半。
續航
70wh電池加持下,15寸筆記本照樣可以有不錯的續航表現,足以滿足一個白天的輕度辦公使用需求。
小結
客觀地說,這本子即便是馬甲版,性價比依然還不錯,尤其是5500u版本的小新air15。
考慮到小新pro16 集顯版的價格和air15 2021 5700u版比較接近,但是性能強的多、屏幕也好的多,因此還是建議5000預算買pro16,4000預算買小新15(4800u處理器,不帶air),或者5500u版的小新air 15 2021銳龍版。
這名字就已經可以說明很多東西了。
無畏pro14的亮點在于性能釋放、OLED屏幕和價格,它的硬傷在于沒有Type-C接口,USB接口里只有一個是3.0規格的。
CPU性能
雙風扇雙熱管加持下,45w的性能釋放,Cinebench R15多線程跑分【1949】,R20多線程跑分【4458】,R23跑分單線程【1405】,多線程【10973】。
屏幕
這塊100% DCI-P3色域、Pantone色彩認證的2880*1800分辨率、90Hz刷新率、16:10比例、最高600nits亮度的OLED屏幕是這個機器最大的亮點!
喜歡好屏幕、喜歡OLED的朋友可以考慮入手,至于燒不燒屏幕,俺不懂不敢多說,不過華碩在官網上有針對OLED屏幕烙印問題的說明:使用Asus OLED Care避免出現燒屏問題(開啟后,在屏幕閑置30分鐘后將自動啟動“ASUS OLED Care”屏幕保護程序)。
接口
說實話,接口能用,但是確實有點迷惑:2021年了沒有Type-C就算了,還給倆USB2.0接口。
續航
使用了50wh的電池,宣傳沒提續航,也沒找到靠譜的續航測試。
小結
核心亮點是性能釋放、價格和OLED屏幕,pdd之前已經有價格4799了
這個電腦和小新pro 14之間選擇很簡單:更喜歡這個屏幕而且不在乎接口和續航可以選擇無畏pro14,更喜歡均衡就選擇小新pro14。
聯想的小新pro14和yoga14s是同模具的,主要區別在于屏幕,yoga的分辨率更高、刷新率更高。這個模具有很多型號,附一張官方出品的詳細對比表
CPU性能
小新Pro14有搭載標壓處理器和低電壓處理器的版本,其中標壓處理器有酷睿i5-11300H、銳龍版R7-5800H、R5-5600H可選,11300H版散熱釋放約42w、銳龍版可達45w;低電壓處理器版是酷睿i5-1135G7處理器,性能釋放為38w。
酷睿i5-11300H和i5-1135G7其實區別不大,性能上比較相近,但是低電壓處理器更好的功耗控制可以帶來更長的續航,因此建議酷睿版只選擇1135G7就好,考慮到酷睿版的yoga14s相比pro14并沒有很大差價,我建議大家選購酷睿平臺的話買yoga 14s。
我最建議小新Pro14 選購銳龍標壓版,小新Pro14上的銳龍5800H的【Cinebench R15多線程】跑分可達【1750】分,【R20多線程】可達【4155】分;【R23單線程】可達【1030】分,【R23多線程】可達【10659】分。
屏幕
小新Pro14的屏幕為2240*1400分辨率、16:10、300nits亮度、100%SRGB色域、DC調光、硬件級低藍光屏幕。
接口
小新Pro14接口算不得豐富,只有一個USB-A型接口,銳龍版有兩個全功能Type-C接口(酷睿版為兩個雷電4接口),數據帶寬為10Gbps(酷睿版雷電4是40Gbps),支持外接顯示器4k@60hz,酷睿版的雷電4接口最高支持8K視頻輸出。
續航
小新Pro14內置了61WH電池,宣稱續航基準測試下標壓銳龍版為10.7小時、日常辦公模擬7.2小時,酷睿低電壓處理器核顯版17.9小時、日常辦公模擬10.9小時,酷睿標壓版續航相。小新Pro14均支持100wPD充電
注意:原配銳龍標壓版的適配器為95w板磚 USB PD適配器,酷睿標壓和低壓版都是65w便攜適配器,板磚重量約400g。
小結
小新pro14的性能強悍、屏幕不錯、價格低廉,我喜歡它的銳龍標壓版,它是5000以下CPU性能最強的機器之一,和同配置yoga14s標壓版差價巨大;酷睿版的Pro14和yoga14s差價不大,因此我建議需要CPU性能的朋友購買銳龍標壓版,需要核顯、老擴展庫支持、不插電性能的朋友購買酷睿版。
Yoga14s搭載了比Pro14更為優質的屏幕:90hz刷新率、2880*1800分辨率、16:10屏幕,這個分辨率可以直接200%整數倍縮放,足夠清晰細膩和兼容。
Yoga14s是年度真香輕薄本之一,私以為可以說是輕薄本的標桿:
yoga 14s有多種配置可選:1135G7版、11300H版、4800H版、5800H版,不同處理器版本的性能釋放能力不同,豐儉由人。
CPU性能
以我比較推崇的酷睿版和銳龍標壓版為例:
i5-10300H版與i5-1135G7性能非常接近,下圖取自筆吧評測室
酷睿版(1135G7、10300H)的散熱性能為整機38w,性能上幾乎沒有差異,反而10300H的功耗更高些,續航時間稍微短一些。
酷睿版的Cinebench R15下10300H的單核成績【191cb】,多核成績為【983cb】;R20下單核【506】分,多核【2531】分;R23下單核成績【1351】分,多核成績【6397】分。
銳龍版的性能釋放為整機45w,基本可以釋放5800H的性能。Cinebench R15多線程得分【1949】分;R20多線程跑分【4276】分;R23單線程【1436】分,多線程【10960】分。
屏幕
這塊屏幕著實是出色:2880*1800分辨率,即便是200%整數倍縮放也完全合適!400nits亮度、10bit色深、90Hz刷新率、DC調光、萊茵低藍光認證。
我強烈建議選購酷睿筆記本的朋友考慮下yoga 14s的酷睿版。
接口
yoga 14s的接口算不得豐富,只有一個USB-A 3.0接口,酷睿版左側還是兩個雷電4,銳龍版的左側是兩個全功能USB-C接口。
沒有HDMI接口,因此商務辦公使用時需要帶上擴展塢。
續航
yoga14s均內置61wh電池。銳龍標壓版(R7-5800H)、酷睿標壓版(i5-10300H)、酷睿低電壓版(i5-1135G7)的官方續航如下,銳龍標壓版的續航最短,酷睿低電壓版的續航最長,不過即便是銳龍標壓版,在節能模式下也可以實現半天的續航。
銳龍CPU在不插電時的性能損耗比較明顯,響應時間更長,搞點輕度辦公的話酷睿版其實足夠,不過在干重活的時候還是銳龍版好。
銳龍標準電壓版的原裝適配器比較大只,酷睿版的適配器尺寸重量比較小。
小結
yoga14s的酷睿版相比小新pro14差價不大,但是屏幕提升明顯,盡管這倆是同一個模具,我還是更建議選購酷睿版的Yoga 14s,哪怕是酷睿標壓版;
yoga 14s的銳龍版和小新pro14的銳龍版差價明顯,我建議喜歡銳龍標壓版的朋友選購小新pro14而不是yoga 14s。
yoga pro13s是yoga 13s的碳纖維版,使用碳纖維和鎂合金機身,成功將重量降低到1kg以下,價格只要6000出頭!
yoga pro13s的白色機身很漂亮,有大佬說它的做工比普通版強一些,不過它在性能上是有所妥協的。
CPU 性能
它只有一個風扇和一根熱管,另一個風扇位置是空的,因此性能釋放僅有15w,辦公看劇有余,干重活差點意思。
屏幕
13.3寸16:10比例的2560*1440分辨率屏幕親測觀感不錯,四邊窄邊框使得屏占比超過90%,這塊屏幕有100%Srgb色域,支持Dolby視界,使用DC調光,具有萊茵低藍光認證
接口
這個本子最薄只有13.8mm,筆記本上沒有標準的USB-A接口,只有Type-C接口。
機身的3個Type-C接口中,左側兩個是雷電4,右側一個是全功能USB-C接口,支持雙路4k輸出或單8K輸出,雷電4帶寬高達40Gbps。這個本子如果拿來辦公用的話,那么少不了要配一個Type-C拓展塢。
yoga 13s內置了PCIE 4.0規格的固態硬盤,相比當前主流的PCIE3.0nvme固態速度幾乎翻翻。
續航
受限于13寸機身,內置電池容量為50Wh,官方宣傳日常辦公模擬5.6小時,以個人60wh+i5-8350u的使用經驗來看,這個5.6小時水分應該不大。
支持PD快充,一小時可充電80%。
小結
它的海外型號叫Yoga Slim 7 Carbon 13ITL5,屏幕、接口等其他參數配置與普通版yoga 13s基本一致。普通版yoga 13s售價5000多,加幾百就可以有極致輕薄,因此我還是建議選購這個yoga pro 13s。
它是白色機身,霧面屏幕,商務出差的朋友大概會很喜歡這個,不那么需要品牌口碑的話,買這個比買ThinkPad X1 nano可是性價比高的多了。
注意:機身輕,盡管它通過了MIL-STD-810G標準9項測試,外殼質感較軟,在意的朋友慎選!建議有條件的去店里看看樣機再下手。
鎂鋰合金(AD面)+鎂鋁合金(C面)打造,薄至14.9mm、輕至1kg!
CPU性能
官方宣稱可達28w的性能釋放,但是豬王實測穩定最高19w,Cinebench R20的多線程得分【2131】分。
屏幕
它是支持觸屏的!
非凡S5使用了一塊14英寸、340nits、100%SRGB、過濾藍光的1080p觸屏,支持過濾藍光。它的一個亮點是使用了康寧大猩猩抗菌玻璃貼面。
接口
宏碁的本子接口一貫不錯,有獨立電源接口,還有兩個USB-A 3.2GEN1,一個HDMI2.0、一個雷電4接口。
續航
內置56wh電池,官方宣傳可以實現17小時續航,支持快充,官方聲稱快充30分鐘可以使用4小時。豬王說PCMARK10現代辦公場景下的續航測試成績為11小時43分鐘。
小結
EVO認證、機身僅1kg左右,價格也不貴,覺得yoga pro 13s carbon的機身材質較軟、屏幕較小、接口不足的可以考慮這款,喜歡極致輕薄和白色機身的可以考慮yoga pro 13s carbon。
注意:
也許是目前最值得購買的Intel 平臺Thinkpad筆記本,X13 Gen2是2021年新品種X、T系列中唯一使用了16:10屏幕的產品,不著急的朋友建議等下銳龍版,多線程性能可以比Intel酷睿版強將近一倍。
CPU性能
使用單風扇單熱管設計,我目前還沒有找到優秀的評測,不過預計散熱性能和去年(15w)相差不多,至多不會超過25w,因此在意性能的朋友請選購其他機器或者等等銳龍版。
最高可選配32GB內存+2TB固態,有興趣的朋友請移步官網自行定制。
屏幕
參考官方specifications,有1920*1200和2560*1600兩種分辨率可選,前者為72%NTSC色域300nits屏幕,后者為100%SRGB的低功耗低藍光400nits屏幕。
看jd目前的售價,2k版貴1000塊錢。
接口
接口非常豐富,X13 2021支持兩個雷電4、一個HDMI2.0、兩個USB3.0Gen1,支持獨立的minirj45接口,還可以選配smartcard讀卡器。
續航
X13 2021有兩種電池規格可選,國內的都是54.7wh的大容量版,官方宣稱MobileMark? 2018: 14.5 hr JEITA 2.0: 24 hr,
小結
指紋、紅外、物理防窺攝像頭開關,1.5mm鍵程,通過MIL-STD-810嚴格測試,穩定性不錯。
2021年新品中,X13是最便宜的16:10屏幕ThinkPad,各方面都比較均衡,是個商務本的不錯選擇。
至今仍是經典優秀輕薄本!
M1芯片確實有一些問題:
但是我依然覺得Macbook air M1版是一款好筆記本,只是算不得完美,不適合作為理工科學生的主力筆記本。
CPU性能
M1芯片以較低的功耗爆發除了吊錘intel低電壓處理器的CPU性能;
內置的核顯性能超過MX350,B站UP@菠蘿開箱PineaTech 有使用M1實測打魔獸世界9.0(1080p特效8大約60FPS)、文明6(1080p中畫質鎖定60FPS)、LOL(1080p中畫質100+fps)、COD(900P中畫質90FPS+)、暗黑3(1080P高畫質40~60FPS)、Dota2(1080p高畫質約90FPS)等游戲
屏幕
Macbook air M1使用了2560*1600分辨率的16:10比例屏幕,DCI-P3廣色域、支持原彩顯示技術,得益于蘋果優秀的色彩管理和高DPI縮放機制,實際顯示效果出色。
續航
即便是50wh左右的內置電池,在notebookcheck實測中依然吊錘了一眾競品!大量網友實測可以實現10小時+的真正使用續航!
小結
它是文科、媒體工作者神器,不過由于平臺架構問題,不那么適合作為理工商科學生和專業用戶的主力機。
考慮到硬盤健康度損耗問題,建議大家選購16GB+256GB或者8GB+512GB版,最好是16GB+512GB版。至于8G+256GB版,私以為蘋果會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參考之前的iphone7基帶門和iphone6s電池門,Apple大概率會后續提供維修(更換)服務方案。
至于大幅提升或者優化的M2芯片,私以為可能不那么快到來,因為M1芯片的iMac發布還沒很久呢。
目前丐版Macbook air M1的優惠后價格已經降到了6699元,性價比超群!
華碩的這個筆記本是真的牛皮,造型獨特而且驚艷!
筆記本上玩多屏的機器有一些,但是玩得溜的不多,大都做得非常笨重。一代神機Thinkpad W701DS,有一塊17寸主屏幕和一塊10.6寸副屏幕,這是一個接近4kg重、厚約41mm的大家伙。
而華碩推出的靈耀X雙屏是一臺1.55kg、薄至15.9mm的輕薄本,在常規14寸輕薄筆記本的機身里塞入了兩塊屏幕:
這塊12.6寸的副屏有著眾多玩法,私以為其美觀性、實用性均遠超MacBook pro上那雞肋的touch bar:
這臺筆記本使用了i5-1135G7/i7-1165G7處理器,快科技測試,雙風扇散熱系統下,華碩限制CPU性能釋放在30w,噪音很小,notebookcheck測試滿載僅46分貝。得益于獨特設計和優秀散熱,C面屏幕溫度并不會高
1165G7版的華碩X2 雙屏的性能表現還不錯,Cinebench R15單線程【226】分、多線程【937】分;R20單核【571】分,多線程【2264】分;多輪Cinebench R15可以穩定在【907】分左右
16GB 4266MHZ LPDDR4X內板板載,硬盤插槽也自然只有一個,是512GB TLC pcie 3.0 x4顆粒SSD,下圖可以看到70Wh的電池和雙風扇散熱系統占了大部分空間。
接口不算豐富,有一個HDMI、兩個雷電4、micro sd讀卡器和一個USB-A接口
內置了70Wh電池,官方宣稱續航可長達17小時,快科技使用PCmark10測試在雙屏同開時也可以有9.5小時的續航時間。它的一個亮點是可以使用5-20V超廣范圍電壓充電
靈耀X雙屏支持華碩閃傳,類似華為的一碰傳,可以互傳文件、屏幕鏡像、拓展和遠超文件訪問,不過我沒有找到靠譜的測試其傳輸速度的文章或者視頻。
注意:這個筆記本的鍵盤布局與常見筆記本不同,觸摸板在鍵盤右側
活動售價常在8000以下,私以為這本子很不錯,喜歡嘗鮮、喜歡雙屏的朋友大可搞來一試,不過需要注意兩點:
ROG牛P!!!輕薄本的性能天花板!!!
這個筆記本非常獨特:13寸16:10翻轉屏、15mm、1.3kg、35w CPU、1650獨顯,還可以外接滿血RTX3080顯卡。
它著實不錯,但又過于獨特,以至于現在很難原價買到;它確實是很香,也確實是輕薄全能辦公本,因此我打算和大家仔細說一下它。
CPU性能
notebookcheck測試其搭載的5980HS的Cinebench R15單線程有【243】分,多線程有【2083】分;R20單線程【604】分,多線程【4953】分。
多輪跑分的性能發揮也很穩定,使用帳篷模式立起來時會有更好的散熱表現。
GPU性能
內置的1650max-Q的3dmark11performance得分【10920】分, Firestrike Extreme 圖形得分為【3934】;
它有ROG獨家的ROG XG接口,帶寬高達8*PCIE3.0,使用ROG XG顯卡塢可以幾乎無損地連接RTX3080顯卡!外接顯卡塢里的RTX3080 Time spy得分為【12324】,Firestrike Extreme得分為【15124】分。
顯卡擴展塢內置的電源是280w,可以同時給筆記本和150w的RTX3080供電,體積也很小,非常方便攜帶。
屏幕
屏幕是13.4寸、16:10、1200p、100%SRGB、120Hz刷新率觸屏,具有Pantone認證、Adaptive Sync防撕裂技術,這個屏幕素質是真的棒!
觸屏表面貼附康寧大猩猩玻璃,支持ASUS Pen手寫筆,不過需要單獨購買。
接口
機身本身接口已經比較豐富,有顯卡擴展塢接口、2*全功能Type-C接口、HDMI2.0b接口和一個USB-A 3.2GEN2接口,電源接口集成了指紋解鎖,支持Windows Hello。
ROG 幻13還可以使用顯卡塢擴展出更多接口:RJ45網口、DP接口、HDMI接口、4*USB-A 3.0接口和SD4.0讀卡器。
續航
內置62wh電池,官方宣稱續航可以長達10小時,notebookcheck測試其wifi續航為347分鐘,這已經可以滿足半天的使用,它還支持100w pd充電。
內部結構
拆機圖如下所示,散熱系統和電池占據了大部分空間,大概因此才內置M.2 2230規格的SSD。
尺寸重量
單機身重量僅1.3kg,機身薄至15.8mm,擴展塢重量約1kg。
小結
它幾乎是滿足了我對輕薄本的所有期待和想象,它的性能堪比游戲本、續航不俗、尺寸重量卻可堪與核顯筆記本一較高下!它外接顯卡幾乎沒有性能損耗,比傳統雷電3擴展塢強出天際!
它的單機身首發價格7999,不算便宜,但是真的很有性價比。
注意:
9000這價格在TB可以找到港行和某幾家國行,也可以海淘。
X1carbon 2021款升級了16:10屏幕,相比X1 nano貴1000塊錢,但是接口更豐富、電池更大、屏幕更大,私以為是個不錯的旗艦輕薄本選擇。
CPU性能
小巧兩個風扇+一個散熱管談不上什么性能釋放,依據notebookcheck的測試,X1C 2021上地i7-1165G7的Cinebench R15單線程得分【217】分,多線程得分【884】分;R20單線程得分【566】分,多線程得分【2033】分;R23單線程得分【1478】分,多線程得分【5671】分。
notebookcheck測試了多輪跑分,如下圖所示,跑分比較穩定。
屏幕
屏幕還不錯,基礎版有400nits亮度、100%SRGB色域,低功耗、低藍光屏幕,1920*1200分辨率;高配有500nits亮度,100%DCI-P3色域,3840*2400分辨率,這就很合適。
接口
2*雷電4+2*USB-A 3.2Gen1+HDMI2.0,這比X1 nano好一些
續航
57wh內置電池,官方宣稱MobileMark? 2014: 21.3 hr MobileMark 2018: 16.7 hr JEITA 2.0: 26.0 hr;notebookcheck實測4k+i7版的wifi續航442分鐘,續航尚可;Navis-MDT使用PCMARK10測試,滿亮度下現代辦公場景可以達到9h56分。
小結
依然是旗艦級輕薄商務本,接口還算豐富,親測做工手感都不錯。
重量1.13kg確實不像當年那么冠絕群雄,在意極致輕薄的朋友可以選擇X1nano,只是需要注意X1 nano的接口只有Type-C。
本文篇幅頗長,希望大家善用目錄跳轉和Ctrl+F快捷鍵;本文所述內容或許仍有錯漏,歡迎大家指正,歡迎討論交流。
我是Karl,一個電腦數碼愛好者,希望大家都能如愿購得愛機。
T之家 3 月 5 日消息,聯想近日宣布,正在推出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通過經濟高效的 IT 選擇來延長設備的生命周期,從而實現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通過聯想認證翻新(Lenovo Certified Refurbished),組織可以部署翻新電腦,以滿足其不同的計算需求,并幫助管理其 IT 碳足跡。
IT之家從官方新聞稿獲悉,聯想認證翻新電腦擁有以下優勢:
聯想認證翻新電腦經過全面的數據清理;
經過專家測試,以滿足聯想的質量、安全性和性能標準,以及透明、一致的質量分級;
提供 1 年的標準保修,可選擇延長至 3 年以及額外的保修升級;
通過重復使用帶有 Lenovo Certified Refurbished 標簽的包裝,來幫助盡可能減少包裝浪費;
所有 PC 都支持 Windows 11。
聯想認證翻新電腦將分為三個品質等級,分別為 Premium、Good、Standard,新舊程度依次下降。
聯想認證翻新電腦將首先在丹麥、法國、德國和英國銷售,并計劃在全球范圍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