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文/江湖事務所 漿糊狼中】9月26日的榮耀新品發(fā)布會上,發(fā)布了榮耀平板V7。

    對于用戶來說,如果要買平板電腦,為什么要選擇榮耀V7呢?給你7個理由!

    理由一:軟件生態(tài)和優(yōu)化適配!

    目前市場上,榮耀、華為、蘋果是生態(tài)三巨頭。無論是軟件生態(tài)還是硬件生態(tài),在安卓系統(tǒng)中,榮耀是無可非議的首選。

    榮耀平板的“平行視界”,支持一個應用同時以獨立的任務雙開,獨立操作,可以極大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平板的大屏優(yōu)勢。而支持“平行視界”功能的App,已經多達4000多個,幾乎涵蓋了所有常用應用。

    而且榮耀平板還自帶教育中心App,內容豐富,涵蓋了從幼教到成人教育的全線教育資源。甚至大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

    理由二:多屏協同,無縫交互!

    榮耀平板V7支持多屏協同功能。如果你有榮耀手機、榮耀筆記本、臺式電腦、智慧屏,那么榮耀平板V7可以與這些設備進行無縫交互。

    在屏幕擴展方式上,支持“鏡像模式”“擴展模式”兩種。既可以與更大屏幕,比如筆記本電腦、智慧屏互聯,也支持與小屏幕手機互聯。互傳文件、屏幕互動、擴展顯示,不管是日常使用,還是辦公開會,都非常實用。這個功能不是一般品牌能夠學得去的!

    理由三:健康護眼,視頻超分算法,享受極致影音效果!

    我們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都很長,因此對設備的健康問題更加關注。榮耀平板V7的屏幕通過德國萊茵TüV低藍光認證以及國家眼科工程中心雙重護眼認證,同時支持底藍光護眼模式、深色模式以及電子書護眼模式。在不同的使用場景,都可以對用戶眼睛提供更好的保護。

    同時,為了能讓用戶享受到更佳的影音效果,榮耀平板V7配備了4個大振幅揚聲器,低音效果渾厚,而且擁有DTS:X? Ultra專業(yè)調音音效加持,Hi-Res Audio標準品質,對于喜歡用平板看電影的用戶來說,簡直是一大享受!

    另外,在強大的硬件支持下,榮耀平板V7還支持視頻超分算法,可以將低分辨率的老片畫質進行大幅提升。對于那些喜歡看老電影的用戶來說,都用不著去專門尋找高清復刻片源了。根據測試,榮耀平板V7,可以將480P畫質的老電影,優(yōu)化到媲美720P的畫質(目前只支持本地視頻和騰訊視頻,全局生效,無需手動開啟)。

    理由四:前置攝像頭的“影隨人動”!

    對,就是蘋果發(fā)布會上展示的“Center Stage”類似的功能。這可是榮耀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發(fā)布的功能。而且榮耀的影隨人動功能更強大。除了可以自動追蹤人臉位置以外,你還可以試試用手指向一個方向,看看有沒有什么神奇的效果!

    理由五:電池容量大,超耐用!

    榮耀平板V7配備了7250mAh的超大容量電池,連續(xù)視頻播放可以達到12小時,綜合辦公可以達到17小時。哪怕連續(xù)玩游戲,和平精英可以玩10小時,王者榮耀可以玩12小時!

    理由六:5G+Wifi 6 Link Turbo X加持的高速網絡!

    榮耀平板V7搭載了6nm 5G處理器,基于臺積電6nm工藝,使用ARM旗艦A78八核架構,配合榮耀引以為豪的Link Turbo X技術,5G+Wifi6 雙網聚合并發(fā),無論是玩游戲還是電影,都能保證速度流暢。

    理由七:手寫筆、智能藍牙鍵盤,高效實用!

    榮耀平板V7支持HONOR Magic-Pencil2,支持全局手寫。手寫筆只有15g重量,直徑9mm,長度165mm,握持感極強,支持4096級壓感,延遲最低8ms,支持15小時連續(xù)書寫,60天超長續(xù)航,1小時快充。

    而且貼心的是,搭配的藍牙鍵盤后部,還設計了手寫筆充電倉,收納充電二合一,非常方便實用。而且藍牙鍵盤采用銀離子抗菌面料,通過了德國萊茵抗菌認證,真的很特別。再也不用擔心保護套用久了臟兮兮了!

    藍牙鍵盤的鍵程達到1.3mm,手感舒適,還有語音快捷鍵,支持快速啟動全局語音輸入。

    附加理由:便宜!真便宜!超級性價比!

    榮耀平板V7,居然只要1999元起,5G版也只要2599元!這性價比,縱觀所有安卓平板,真的是沒誰了!

    想買平板的小伙伴,你還在等什么?

    我的頻道主要聚焦數碼、通信,以及最新的潮流科技,歡迎小伙伴關注。

    到“主流價位最好的游戲本”,無疑是聯想的拯救者Y/R9000P——這一點,基本是圈內共識。而再往上一檔,就來到了Y/R9000K系列!它們的配置“直接通天”,RTX 3080啥的不稀奇。但,Y/R9000K有的,可不僅僅是通天的配置,應該說,它是各方面都趨近完美的頂級定位機型。

    本文的主角,就是拯救者K家族中的高性價比款型:R9000K的R9 5900HX+RTX 3080款,促銷價格嘛,京東自營一度低至9999元,現在12999元。

    配置與規(guī)格

    屏幕:16英寸2560×1600分辨率100%sRGB色域高亮165Hz高刷(DC調光、低藍光、G-Sync)

    處理器:R9 5900HX (8/16,基礎3.3GHz/最高4.6GHz)

    內存:三星2×16GB DDR4 3200

    顯卡:RTX 3080(16GB/165W)+Radeon Graphics(48EU)

    硬盤:三星1TB PCIe SSD

    網絡:瑞昱千兆有線+瑞昱RTL8852AE WiFi6無線+藍牙

    機身左側:10Gbps全能Type-C口、3.5mm復合音頻口

    機身右側:電子攝像頭開關、5Gbps Type-C口

    ■機身后側:RJ-45有線網口、10Gbps全能Type-C口+100W PD充電、2×5Gbps USB大口、HDMI2.1口、5Gbps USB大口支持10W關機對外充電、電源口

    重量:2.49kg(含80Wh電池)+1.05kg(300W適配器)

    京東促銷價:9999元

    京東日常價:12999元

    重要競爭力:燈效夠炫

    你可能以為它相比Y/R9000P就是配置高,外觀都一樣——其實不是,R9000K要炫得多!

    R9000K默認的“螺旋彩虹”燈效是這樣的▼:

    ▲是的,不僅是鍵盤燈,該機的機身側邊一圈,包括四個散熱槽,都有炫彩燈光,可以調節(jié)出特別多的效果,這個是P系列沒有的。

    ▲但若你以為它只是給你炫彩的燈效,又小看它了,它還能隨著音樂節(jié)奏起舞!玩游戲時,也會隨著游戲的聲音、音樂變化,踩著節(jié)奏點變幻!

    除了可以在《Legion Zone》這個控制臺中選擇燈效,還能啟用iCUE軟件

    ,這里有更多的燈光特效,甚至可單個按鍵獨立設置顏色(單鍵多彩)——但正如其他大部分鍵盤燈自定義軟件都非常難用一樣,這個軟件我弄了幾分鐘也沒弄明白,用戶自己琢磨吧!

    總之,燈效感覺就值2000元了^__^——而這些炫酷的燈效,也是頂級定位的游戲本的最大特征(之一)。至于實用不實用,這樣說吧:牛大叔在家是用臺式機的,但把R9000K開著機放在旁邊,熄屏,就看光影變化,挺有感覺噠~~

    無可挑剔的2.5K高刷G-Sync屏

    R9000K這塊屏算是游戲本里面的“無可挑剔屏”,該有的都有了:16英寸理想大小、窄邊框視覺感受好,2560×1600(16:10)分辨率165Hz高色域高刷、DC調光、低藍光、3ms極速響應、500nit典型亮度、帶色彩管理軟件,而且還支持G-Sync(這可值錢)!

    牛大叔這里封控著,所以也沒有辦法上色彩分析儀了,但坦率說,我一直覺得屏幕測試意義真心不大,該有的指標出廠就是固化好的,PC廠商大不了出錢校個色,但校色與否,對一般用戶來說,根本不影響使用感受。總之,這個屏,妥!

    揚聲器和鍵盤皆為第一梯隊水準

    因為噪音儀在單位,我們封控了,所以牛大叔也無法通過數據來直觀呈現R9000K的揚聲器表現(號稱是兩個哈曼超線性揚聲器)。不過大家可看看我們前些日子做的兩款筆記本的視頻評測,分別是華為的MateBook X Pro 2022戴爾Latitude 9330,這兩款筆記本的揚聲器,是今年我們評測的筆記本中最生猛的(分別有6個和4個揚聲器,且低音非常強烈),而R9000K算是比它們倆“次一級”的存在??傮w音量算很大,音質也不錯,“接近于有低音”,至少在游戲本中,算很不錯的表現,總體可以給90分。

    ※說明:同為拯救者,揚聲器素質也有差異,Y/R7000P、Y/R9000P、Y/R9000K都不錯,但Y/R9000X的揚聲器音量就有些不理想了。

    接下去要提到R9000K的鍵盤。毋庸置疑的是,拯救者系列的鍵盤一直是它們的強項:適中的鍵程(我一直不認同簡單直白地塞一塊長鍵程的機械鍵盤上去就有多好手感,這一點上,拯救者做得比絕大部分游戲本都好)、柔和的按壓手感和力度,給人很舒適的感覺。

    另外,獨立區(qū)域全尺寸光標按鍵,帶數字小鍵盤,且整個C面做了抗污漬處理,不容易沾染手部油漬——這一點,很多同類機型做得不好,甚至做得相當差(所以我們說拯救者系列是王者,其實也是因為它所有細節(jié)都照顧得不錯)。

    最后說一下觸控板,作為Windows機型,該機的觸控板尺寸絕對算大的,而且是操控感和手感俱佳的玻璃材質頂級觸控板,也幾乎不會出現打字時誤觸光標飛走的情況。

    小結,操控方面可以打95分。

    ▲接口的布局嘛……三面分布,總體很贊(具體接口規(guī)格看前面的配置詳情)。但機身左側或右側設置一個USB大口會更好。注意,該機的整體剛性極好,屏幕能單手開合,且屏軸的穩(wěn)定性堪稱標桿——根本不會晃動!這是絕大部分游戲本都做不到的!

    71W~76W處理器功率釋放,3080顯卡165W

    作為頂級定位的游戲本,且顯卡是目前移動顯卡的“次旗艦”RTX 3080(旗艦是RTX 3080Ti),大家自然很關注它的功率釋放情況和性能情況。下面就來具體說說:

    ▲處理器考機(室溫21℃),在“自定義模式”下(風扇轉速最高),R9 5900HX的封裝功率在71W~76W波動,全核頻率4.38GHz左右,溫度在86℃~88℃波動;如果是“野獸模式”,風扇轉速會降低,噪音會小不少,但處理器功率會低2W左右,溫度近90℃。

    總體來說,這個功率,這個頻率,對于銳龍R9 5900HX來說,基本算是跑到上限了,沒有性能掣肘了。

    ▲RTX 3080在獨顯直連模式下考機。室溫下降到了18.5℃(降溫了)。這次我們沒有采用“自定義模式”把風扇轉速提升到最高,只采用了預設的“野獸模式”,風扇轉速(和噪音)都不大,非常溫和。最初溫度竟然只有50℃左右,把我驚到了。而隨著考機的持續(xù),溫度逐漸升高,最終在76℃保持穩(wěn)定,熱點溫度86℃。

    注意,在整個單考獨顯的全程,獨顯功率都穩(wěn)定在165W左右,波動范圍±1W。

    雙考,“野獸模式”與“自定義模式”功率分配截然不同

    接下來看一下該機的雙考情況,注意,自定義模式(最大風扇轉速)和野獸模式在這里有明顯區(qū)別了▼。另外還要再次提醒大家:預設的“野獸模式”,意味著風扇噪音比較溫和,比絕大部分游戲本的高負載模式噪音都小——這也是我們稱贊拯救者系列游戲本的原因之一;而“自定義模式”意味著風扇轉速拉滿,噪音較大,且功率分配不同。

    ▲先看預設的“野獸模式”:處理器后期功率在33W~46W波動,大部分時間是38W~46W,全核頻率在3.68GHz~3.7GHz波動,內部溫度93.3℃;而3080獨顯的功率為穩(wěn)定的150W,溫度77℃左右,熱點溫度接近87℃。

    ▲而切換到“自定義模式”后,風扇轉速飆升,噪音變大不少,同時3080顯卡功率從150W直接降到125W,所以核心頻率、溫度都立馬下降,溫度降到了72℃,熱點溫度只有80℃了;而與此同時,處理器的功率暴增到57~62W,頻率也提升到了4.08GHz~4.1GHz,但隨著頻率的提升,溫度也迅猛提升到100℃的溫度上限了。如果考機持續(xù)下去,功率也會小幅走低。

    實際上,如果你是以“自定義模式”開始雙考,會發(fā)現開局是75W+125W的組合,且處理器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75W,隨后因為碰到100℃溫度墻開始持續(xù)降低功率。

    所以小結一下情況就是:

    預設的野獸模式,噪音小,處理器功率略低但頻率并不拉胯;3080顯卡功率高達150W——顯然這對游戲來說是更好選擇;

    自定義模式下,噪音大,處理器功率較給力,頻率高,但溫度也高;相應的,3080顯卡的功率要低25W,僅為125W,但顯卡溫度更低。

    那么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在玩游戲時,尤其是大型3D游戲,預設的“野獸模式”肯定是最佳選擇,安靜,幀速更高。且大型3D游戲的實測情況也的確如此。至于在何種情況下用“自定義模式”,個人覺得是“幾乎沒必要”。因為:主要吃處理器資源的應用,顯卡本身負載不大,根本沒必要強行拉高風扇到滿轉速——噪音太大了。而真正的雙高負載應用,又不是游戲的,那多半就是那極少數的可以同時吃滿CPU和GPU資源的專業(yè)應用(比如Me視頻轉碼,CUDA方案)。而這時,一定是顯卡性能決定效率,處理器頻率高那么一點沒有實際價值,寧可將更多功率分配給3080獨顯!說得再直白點就是:不建議大家開啟“自定義模式”,大部分情況下沒啥用!

    對了,再說一嘴:無論哪種模式雙考,C面溫度都靠譜(封控在家沒有工具,暫時測不了),不會過熱——至少現在環(huán)境溫度低時是完全OK的。而且,拯救者系列也從未有C面溫度“崩盤”的機型。

    165W的RTX 3080在啥地方可以展現其真正價值

    答案是:2.5K分辨率下,幾乎所有大型3D游戲都能以最高畫質運行。但真正展現其價值的,是圖像和三維渲染類應用(GPU主導)。

    是的,在不少游戲上,你會發(fā)現AMD處理器平臺干不過英特爾平臺,但再有差距,2.5K分辨率下,用3080來跑,最高畫質也都流暢(注意絕大部分游戲在2.5K分辨率下,“高畫質”就有相當不錯的畫面表現力了,而最高畫質至少要高兩檔)。

    但搭載了16GB顯存,CUDA核心數高達6144個的RTX 3080,真正的高價值不是游戲,而是圖像和三維渲染。也就是說:特效視頻制作、電影特效、產品設計、動畫制作、游戲制作、廣告設計、景觀設計、裝飾設計、建筑設計等,它都能大展拳腳。

    下面舉兩個例說明它的生猛:

    ●第一個是Pr的特定應用:用高清圖片生成視頻。這個測試大家應該很熟悉,一堆超清(5K級別)的美食圖片,用Pr“無中生有”地做一個帶有各種轉場特效的美食宣傳視頻。CUDA方案,基本全靠GPU運算,這時R9000K就生猛了。23秒完成!創(chuàng)下了我們的測試新紀錄。

    其實,用Pr做普通視頻的剪輯,P9000K有些“有力過猛”,最佳組合是英特爾i7 12700H+RTX 3060,甚至3050Ti顯卡都可以,因為Pr剪輯對GPU的要求沒有那么高,反而對處理器的要求不低。但“無中生有”的運算,強力獨顯是王道。

    ●第二個案例是Blender的GPU渲染。Blender 3.1.2,分別用巴塞羅那館和BMW27作為渲染對象。

    ▲BMW27樣張,3080顯卡GPU渲染耗時僅21秒,而R9 5900HX的處理器渲染耗時3分10秒——3080顯卡耗時僅為R9 5900HX的1/9!或者說,效率高達9倍!而即便是目前的移動處理器性能之王i9 12950HX,處理器渲染耗時也要1分52秒。

    ▲長耗時的巴塞羅那館渲染,3080 GPU渲染耗費1分27秒;而R9 5900HX的處理器渲染耗時8分29秒,后者的耗時是3080渲染的585%。

    這兩個例子,足夠說明3080的價值了吧!

    ▲該機的SSD性能表現,雖然不是頂規(guī)的PCIe4.0×4水平,但綜合速度表現完全靠譜。

    一句話總結:R9000K無論在外形、工藝水平、可玩性、基礎交互體驗、性能釋放、散熱表現和專業(yè)能力各方面,都近乎完美,唯有一點可挑刺:無線網卡不是英特爾款,但這解決起來也很容易,淘寶幾十元搞定!

    推薦程度:★★★★★強烈推薦!

    文由什么值得買用戶原創(chuàng):木小偶

    上次電腦桌達到滿意狀態(tài)差不多是五年前了,搬家后這兩三年我的電腦桌調整一直就沒消停過,直到最近終于達到相對滿意的狀態(tài),整個格局有了很大的升級,再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是全貌,雖說主機真正的核心,但人機交互的窗口是顯示器,而雙屏顯示器總尺寸較大,加上有雙主機,常規(guī)配件很難駕馭,各種配置基本都是圍繞雙屏顯示器進行優(yōu)化的,下面都會一一介紹,希望對有類似需求的朋友提供一些參考。

    總覽:電腦桌區(qū)域的整體結構

    換房最主要原因就是媳婦希望能有個自己的書房,所以新房直接設置了兩個書房。右下那個就是我的書房,大概是3.2米*3.6米的尺寸,這房間原本是附帶衛(wèi)生間的主臥,衛(wèi)生間改成了儲物間。書房比較寬敞,放了1.6*0.6+1.8*0.8兩張桌子,今天要說的就是左邊這張1.6米*0.6米的電腦桌。

    這是全貌,選擇了較淺的0.6米桌面,主要是為了盡量少擋儲物間的門。儲物間并沒有裝門,而是簡單用宜家特價區(qū)購買的卷簾做遮擋,我其中一臺壁掛新風也裝在儲物間里,確實也不宜阻擋。門右邊那個小抽屜柜容納了我的大部分零碎雜物,這也是讓桌面稍微清爽點的主要原因。

    下面開始逐一介紹我用到的這些東西:

    一、電腦桌及收納柜

    為了舒適的使用鍵盤鼠標,建議的桌面高度是坐下后比手肘略低,而手肘和大腿之間距離并不大,如果桌面下帶抽屜,那通常會導致桌面太高不好用,所以想有更大收納空間,最好是額外購買一個抽屜柜,我選擇的宜家的ALEX五抽屜柜:

    這款抽屜柜還可以用來作為電腦桌的桌腿使用,但個人并不建議,因為桌面只有兩頭支撐強度不夠高,時間長了容易中間下陷,帶鋼架的桌子才能確保結實,改天再寫篇宜家的電腦桌攻略。

    為了方便掃地機器人打掃,也為了讓它避開踢腳線可以靠墻放置,我在抽屜柜底部加裝了11cm高的櫥柜支腿,但購買年代久遠,宜家停產了我購買的這款,它的結構跟現在賣的利蘭根類似,主要是頂部為平板結構,方便在平整的柜子底部安裝。

    我的桌子則是9AM升降桌架和宜家佳蘭特桌面組合而成。9AM升降桌的標配桌面尺寸較小,被我拆下送人了,原先佳蘭特的桌面和9AM升降桌架組成了我的新電腦桌。佳蘭特桌腿則鋪上8mm鋼化玻璃桌面,組成了我的另一張桌子,那塊玻璃桌面是做錯尺寸的淋浴房門,他們拉回去也只能丟掉。

    佳蘭特桌面原本的尺寸是1.6*0.8米,我自行給改成了0.6米的深度,讓它更適合我房間的結構。

    宜家佳蘭特系列的桌子已經停產,現在帶鋼架結構的替代產品是貝肯系列,同樣可調高度,還附送理線網兜,穩(wěn)定性方面其實不如原先的佳蘭特,不過整體上還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電動升降桌真的是個非常優(yōu)秀的設計,可以適應所有人的身高,可以在坐姿和站姿之間任意切換,升高后也可以非常方便的整理桌面下的布線,強烈推薦預算足夠的朋友購入。

    我使用的9AM已經推出零售市場,專門給企業(yè)做定制去了,不過現在很多品牌都推出了類似的產品,樂歌就是個性價比較高的選擇。選擇這類產品時需要留意可調范圍,很多兩節(jié)的桌腿最低只能調到71cm,其實是有些偏高的,比如日本就規(guī)定了70cm與67cm為男用與女用辦公桌的標準高度。因此最好是選擇三節(jié)伸縮腿的產品,最低高度可以降到60cm左右,兒童也可以用的很舒服,比那些天價的兒童學習桌靠譜多了,如果想節(jié)約一點購買兩節(jié)腿的,那么把椅子也挺調高吧,腳下多配個腳墊解決不能踩地的問題。

    升降桌最好是選擇這種控制面板帶記憶功能的,可以記憶幾個最常用的高度,一鍵自動到位。宜家也生產電動升降電腦桌,但是他們的產品就只有升降兩個按鈕,操作起來麻煩很多。

    二、雙屏顯示器

    在上雙屏之前我也在雙屏和大單屏之間糾結過,最終還是選擇了雙屏方案,主要是取其靈活性:主力屏玩游戲時候副屏還可以看群里聊天;雙主機同時使用時候可以都橫過來,雙屏各負責一臺電腦,這些都是單屏難以實現的。

    雙屏是我這兩年才開始使用的,左邊是27寸主力顯示器,主要工作軟件就在這里顯示,右邊直立的24寸副屏則用來顯示當前使用的文件目錄,需要的素材和資料都可以很方便的拖過來。單屏時候總要在各個窗口間來回切換,雙屏要比單屏時候效率高了很多。甚至多數時候我會用副屏的上面部分播放MV或綜藝節(jié)目,這類內容不需要認真看,作為工作時候的背景聲,長時間工作也不至于太單調無聊。

    考慮到辦公的舒適度以及預算問題,雙屏我選擇了明基顯示器的愛眼系列BL2780T和BL2480T,除了配備完全滿足需求的強大支架和多個輸入接口之外,更看中它的高性價比和護眼功能:DC調光無頻閃、專門的低藍光模式和智慧調光功能。這臺千元護眼顯示器毫無疑問能滿足我家用辦公的需求。

    因為副屏經常要在橫豎之間切換,所以配備高級底座是基本要求。強烈不推薦那種雞爪和圓形底座,放著特別礙事,這種方形底座上擺放東西會方便很多。

    左右旋轉也是必要,可以在底座保持橫平豎直的前提下調整屏幕方向,讓雙屏形成一定夾角,有弧面屏的包圍感,大大改善使用體驗。

    為了配合旋轉功能,升降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兩臺主機分別接在副屏的DP和HDMI輸入端,使用第二臺主機時候就要把副屏轉過來并降低高度,固定的支架和單接口的顯示器是無法勝任的。

    這個系列的顯示器支持DC調光可以杜絕頻閃,通過萊茵認證的低藍光功能可以有效避免藍光傷害。但最讓我心動的還是智慧調光,這是個比較少見的功能。上圖中我關閉了副屏的智慧調光功能,再通過百葉窗調節(jié)室內亮度,顯示器就會自動根據室內亮度調整屏幕亮度。智慧調光可以大大緩解眼睛疲勞,正常亮度為300-500LM的辦公室,顯示器亮度應調整到約100-150 cd/m2。但是自家書房的亮度通常變化范圍很大,設為固定亮度就很容易過亮或者過暗,配備智慧調光的顯示器就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從之前的單屏到現在的雙屏,顯示器作為辦公桌面的主力生產工具還是有必要好好考量一下的,現在大多數人追求高分辨率、高規(guī)格,但是沒有一些特別需求的情況下,普通的家用辦公還是建議以眼睛舒適作為首要考量標準,選擇一臺護眼顯示器,你會發(fā)現,辦公時的用眼舒適和愉悅感明顯提高了一大截。對于長時間“家”班一族來講,打造一個舒適高效的辦公環(huán)境可以說是提升生活品質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三、鍵盤托板

    當我在群里說想加個鍵盤托板時候,被無數人嘲笑過了,但是這東西對于雙屏和超大尺寸顯示器來說真的非常有必要!我的27+24雙屏寬度已經達到了近90cm寬,我原先的60cm深桌面根本沒法看得過來,只能左右轉頭看。

    而加了托板之后桌面有效深度達到了1米,眼睛到屏幕距離加大到了1.2米左右,只要輕微轉到眼球就能看清雙屏,而且距離變遠之后眼睛也輕松了很多,舒適度上升非常明顯。而且有了鍵盤托板,用有線的鍵盤鼠標也不用擔心線的問題了。

    嫌托板不好用大多是因為托板太小,我也是沒找到合適的尺寸,自己購買緩沖軌道和櫸木板做的,尺寸93cm*38cm(整塊櫸木板的最大寬度)。

    可以說大進深的桌面是用雙屏的必備條件,如果沒有條件使用這么大的桌面,那么鍵盤托板就是完美的解決方案。像我家如果想要個達到同樣舒適的桌面,這儲物間就只能側身進去了。

    軌道是來自固特的18寸阻尼緩沖軌道,托板相對桌面稍微有點縮進,這個尺寸搭配剛剛好。90cm*38cm的櫸木板經過倒圓邊、打磨拋光、涂刷木蠟油,再配合櫸木的側板,組成了我的鍵盤托板。具體的制作過程我再單獨發(fā)文介紹。

    四、顯示器懸臂

    如果預算允許,給主屏配備愛格升懸臂是個很好的配件,除了高級底座的升降旋轉功能外,它還能在一定范圍內方便的延伸。

    現在做顯示器懸臂的品牌很多,但愛格升還是當之無愧的最佳選擇,做工、穩(wěn)定性、支撐力和壽命都久經考驗。

    我用愛格升的主要原因是有兩個桌面,有時候我在大桌面做事的時候,會把主屏拉過來看教程,我的臺燈也是同樣配備的懸臂款。

    這里提供一個懸臂的安裝竅門:針對比較薄的桌面,在桌面下墊一塊厚木板,可以擴大受力面積,避免桌面變形,這個方法不管是夾具安裝還是打孔安裝都有效。

    當然懸臂不是必買項目,如果只是長期固定使用雙屏,我這顯示器自帶的支架足以滿足調節(jié)需求了,只不過我的主副屏都經常需要移動和旋轉,配上懸臂會方便很多。

    五、臺燈

    無影的條形設計、連續(xù)調光、高亮度,全球電壓,加上懸臂設計調節(jié)范圍很大,是個非常不錯的工作臺燈。

    提起電腦桌的燈具,明基ScreenBar是個很難跳過去的坎,只照桌面不照屏幕和人眼的絕妙設計讓它獨樹一幟,但過高的售價也讓人很難買的下手。其實我這款Z-10N很大程度上也能實現類似功能。

    臺燈不能照到屏幕,是因為側面的照明會讓屏幕上的灰塵變得無比明顯,嚴重干擾視線。

    其實只要把這種條形的臺燈放在顯示器頂部稍微靠后的位置,自然就照不到屏幕了,看我這個擺放就能明顯看到顯示器的陰影落在屏幕前面稍微一點的地方。

    當然我的臺燈還是做了一點小改動,取掉的前面的導光板,讓它從面光源變成線光源,這也是模仿ScreenBar效果較好的主要原因。這臺燈使用時候人眼不會直視光源,拆掉導光板對照明效果基本沒有什么影響。

    六、切割墊&鼠標墊

    切割墊是個很神奇的東西,柔軟的表層不傷刀鋒,被美工刀切割出劃痕后會自愈,是手工制作必不可少的神器,相比其它皮墊之類實用性要強得多,我以前也用它替代鼠標墊使用過,效果還挺不錯的。

    多數切割墊做成綠色,OLFA的切割墊則大多是一面白色一面棕色,更適合家居環(huán)境。OLFA切割墊的價格要比多數品牌更貴,不過作為美工刀的發(fā)明者,他們這類產品貴的很有道理,絕對值得入手。

    在試過各種材質的鼠標墊之后,鐳拓的布墊才是我的最愛,我的托板基本就是按鐳拓最大號鼠標墊尺寸來做的:90cm*33cm*0.4cm。

    我已經用了很多年鐳拓的產品,價格不高,手感好又耐用,清潔液方便,只是之前購買時候只有帶圖案的,寫文章找鏈接時候發(fā)現最近終于新出了純黑色版本,立馬下單購買,星球圖案可以準備送人了。

    在最終提交文章前收到了新買的純黑鼠標墊,因為有第二件半價,我把粗細兩種紋理的都買了,實際感受還是細紋理的更舒服。剛好這兩天媳婦玩微縮模型要用切割墊,粗紋理鼠標墊的放桌面當保護墊吧。

    七、鍵盤鼠標

    我一直不大喜歡機械鍵盤,更偏愛輕柔無噪音的薄膜鍵盤,現在使用羅技craft和MX Master2s組合,無線設計加上同時支持三個設備,可以在雙主機和筆記本電腦間無縫切換。

    但是我強烈建議Windows用戶別考慮這個鍵盤,它主打的旋鈕功能只在特定版本的ADOBE全家桶和office中可用,也就是它上市時候的古老版本,之后就完全沒有更新了,羅技官方論壇罵聲一片,罵了幾年也一直堅持不更新,完全對不起它的價格和旗艦定位。

    MX Master 2s是個極好用的鼠標,不必擔心它看起來很大個,它對手小的朋友一樣非常友好,我媳婦就在用MX Master一代。

    八、電腦主機

    在經過多次折騰之后,我終于把主力機箱換成了開放式的,這款骨伽開拓者MINI上市之前我就一眼相中了,充滿工業(yè)風的夸張造型,但整體外形又基本是普通機箱的方形,比異形機箱擺放要方便的多。

    四層鋼板加雙層玻璃疊加組成的全開放式結構,為水冷專門預留了單獨的風道,散熱和外觀都很凸出,如果搞成硬管水冷應該效果還能好很多。

    使用數年的金士頓USB3.0讀卡器,現在賣的變成了白色外殼,規(guī)格倒是沒什么變化。很多人奇怪我怎么還要用讀卡器,一方面是因為我的相機有一臺還不支持USB3.0,另一方面我也不想在桌面上給相機準備數據線,插拔SD卡要比相機接線更方便些。

    為了更方便的使用讀卡器,你需要一個USB3.0 20針轉母頭的轉接頭,淘寶上有幾種類型,10元包郵很容易買到。

    開放式機箱的優(yōu)勢,我用強力雙面膠把讀卡器粘在機箱前面,數據線通過轉接頭連到主板上,桌面少根線,使用也方便多了。

    我的另一臺主機是前不久才曬過的,用于瞎折騰的機器,沒事了在它里面嘗試新系統(tǒng)或者其它一些應用。

    平常就把它放在機箱掛架上,不過正考慮把它和主力機的位置對調一下,把主力機掛到下面,它放在桌面更省空間一點。

    華為MateBook13筆記本,8G+512G版本,SSD已經換成了1TB的,只有外出時候使用,其實都放在邊上的抽屜柜里,在家真心不喜歡用筆記本電腦。

    九、電腦周邊

    大媽標配大法WH1000XM3降噪耳機,外出時候不喜歡戴大耳機,基本也就是藍牙連電腦用了,有這個真的可以把其它耳機都淘汰完了。

    因為使用率較高,放抽屜也麻煩,用一小段木頭和螺絲自制了個耳機掛架。

    用這個換掉機箱上固定鋼化玻璃的大螺絲,就是個簡易掛架了,方便省事又好用。

    steam官方出的游戲手柄,有些游戲用鍵鼠確實不大好操作,還是手柄更方便些,不過這個手柄的操作方式和XBOX差異很大,更偏向模擬鼠標一些,對射擊類游戲要比XBOX手柄更友好些。

    音箱是已經停產的BOSE C5,現在只有簡化版的C50了。這音箱內置USB聲卡,支持5.1虛擬環(huán)繞聲,用于看片玩游戲很棒,但是聽音樂效果還是有些差。

    最好用的設計是它的音量線控,還帶音頻輸入和耳機輸出,不過改用藍牙耳機后,現在也就音量控制一個用處了。

    宜家10元的托架加折扣區(qū)10元的櫥柜抽屜門板組成的小擱板,安裝在電腦桌的下面,BOSE C5的低音炮就放在這個擱板上。之前因為桌面太淺,低音炮放這里經常被踢到,加了托板后就沒這個問題了。

    托板上剩余的空間剛好擺放我的單反充電器和充電電池的充電器,雖然在桌子底下操作比較麻煩,但是使用頻率不高。

    Intel RealSense SR300攝像頭,雖然這是創(chuàng)新攝像頭,但內核是SR300,通常都被叫做SR300,里面集成了聲卡、RGB攝像頭、景深攝像頭,可以實現手勢識別、人臉識別、語音識別、3D掃描等多種功能,不過它主要是面對開發(fā)者的,對我們來說除了當做攝像頭,主要是支持Windows hello的人臉識別,但第三方對Windows hello支持太差了,暫時沒法用于支付、密碼管理等功能的驗證。

    十、其它周邊設備

    我的電子產品太多,時常會有很多東西同時充電,所以這個小米USB充電器長期放在桌子上,外出旅游也會帶上它,為了防止刮花嚴重,我給它包了一層波音片。缺點是TYPE-C最大只支持18W,給筆記本充電還是不夠。

    伯虎空氣質量檢測儀,常用數據都可以檢測了,為相關設備的測試提供很大的方便,還可以接入智能家居系統(tǒng),給其它設備的自動運行提供參數。

    常做手工活會用到烙鐵、熱熔膠槍等設備,桌面必須備有插線板。這個小米插線板長期放在顯示器后面,自帶USB口正好給空氣質量檢測儀、QI充電器等供電。

    Pad做智能家居中心會有延遲問題,所以我又購入了HomePod,準備用它作為智能家居中心的同時,替代掉原先的藍牙音箱,沒想到的是通過AirPlay連接HomePod居然有嚴重的延遲,淪為只能聽歌沒法看視頻用的音箱了,但是在電腦前我真的很少用手機去放音樂。

    咸魚收的佳能CanoScan LiDE 700F掃描儀,一方面是想給老照片做備份,這個掃描儀還附帶底掃配件,要求不是太高的話是完全足夠了。另一方面是因為時常有些資料留著沒啥用,丟了又怕萬一哪天用的上,干脆就掃描一份再安心丟掉。當然這個使用率也不是很高,平常都收在儲物間里。

    十一、如何理線

    之前發(fā)這類文章老有人問理線是怎么理的,這個真的非常簡單,簡單到看圖一下就明白了。

    絕大部分接線板的背后都會有兩個掛孔,只要在墻上打兩顆螺絲,就能把接線板掛起來。包括路由器、交換機、遙控器等很多設備也都有這樣的設計。

    墻上插座留的不多,可以在邊上掛一個改了短線的接線板來解決,當然通常不建議這么做,因為插座的高度通常難以遮擋,這樣一堆線會有些顯眼,用長線接線板拉倒隱蔽位置會更好些。

    電腦桌上所用設備的插頭,我就全插在這個倒吊在桌面下的插線板上,這樣才能確保桌面升降時候不會被線纜影響,而且隱蔽性最好。

    但是利用掛孔倒吊容易滑脫,所以我選擇直接在接線板上開孔,用長螺絲安裝到桌面底下。不過打孔前必須先拆解接線板,根據內部分布情況找到離電路最遠的位置打孔,短路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上圖這個插線板是我用在浴室吊柜里的,所以線也改到了側面,安裝后就完全隱藏掉線了。

    線纜的整理有很多辦法,我之前推薦過宜家的理線架,但那種過于集中的方式對后續(xù)維護是比較麻煩的,現在我都改用扎帶加定位片了。

    這種方法理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別太省了,扎帶1分錢一條,定位片5分錢一片,讓線纜盡量分開走,空間不夠扎到一起也沒事,新線再多上一條扎帶就好了。

    過長的線別跟其它線纏到一起,每條單獨卷好用扎帶和定位片捆綁,盡量把線團都分開放不同位置,以后想重新整理就很方便了。

    十二、電腦椅

    最后來說說座椅部分,我依舊還在用之前的Ergomax Commander人體工學椅,只不過我拆掉了不習慣使用的頭枕和扶手。

    人體工學椅方面的選購要點,我之前的兩篇文章介紹的比較清楚,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比較悲催的是我家的貓前一陣突然對我的椅子有了意見,把靠背頂部的位置給抓起毛了,這個又沒法修理,丟了更舍不得。

    然后就在找鏈接時候我發(fā)現ergomax出了配套的布套,套上后不但不可以遮羞,以后也能方便的拆洗了,立馬下單購買。

    文章完成前及時到手,彈性面料,不影響坐感,依舊透氣,唯一缺陷是黑色粘貓毛有點顯眼。

    為什么電腦桌的介紹里會出現宜家的網紅兩步梯凳?因為它也是我最常用的人體工學設備之一,原本買它主要是為了取放儲物間高處的東西。

    但后來發(fā)現,它搭配電腦椅做腳凳也無比完美。我的睡眠質量超級無敵好,如果躺床上午睡一般都要直接睡到晚飯去,所以午睡不能睡的太舒服,平常就在椅子上解決,基本半小時就會醒了。

    買個原配腳凳應該會更舒服吧,不過那腳凳要貴十來倍,而且平常放著沒用啊。

    最后

    我的電腦桌介紹就到這里,這也算是我慢慢折騰兩三年后基本達到滿意狀態(tài)的環(huán)境了,希望能有大家可以借鑒的地方。

    我的另一張桌子是我的手工工作臺兼攝影臺,同樣花了我不少精力才弄好的,最大優(yōu)點是架設和收納拍攝平臺只需要1分鐘不到,改天再跟大家分享。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