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我的電腦更新驅動之后老是藍屏死機,咋整啊?
回答:其實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問題,也不是一個單獨的問題,這是一個系列的問題。比如我安裝了什么軟件,或者更新了驅動,打了補丁然后電腦就開始藍屏了。這種問題一般都是你最后的一波操作導致的,一般來說軟件增面上的問題重裝系統能解決90% 的問題。
再就是有朋友直接找我,我問:你最近對電腦做了啥? 他回答:我啥也沒干啊?
我再問:啥也沒干就藍屏死機了? 他回答說:對啊!
你這不在這扯犢子么?好好的電腦啥也沒干,隔了一天藍屏死機了?肯定還是你最后做了點什么!
我也經常遠程幫助小白解決問題,有時候跟我說電腦開不了機了,按電源鍵一點反應沒有,我讓他發照片。
你這電源開都沒打開,那他電腦能亮啊,真就用愛發電?
所以遇到這類問題不要急著說:我沒干!我沒弄! 那你自己的電腦,你啥也不干他自己就壞了,那電腦是不是被你氣壞的?
問題二:這個散熱壓不壓得住我這個處理器?我這個機箱需不需要加裝風扇?
回答:首先是散熱器,我這里給朋友搭配主機,一般9400以下都是雙銅管散熱,但是有很多朋友就會問我,這個散熱器會不會壓不住啊?要不要換個好點的四通管的啊?
其實這都是沒什么必要的,我這裝機或者其他地方裝機也好,他給你上玄冰400也好,暴雪T400i 這一類的也好,其實就是能讓CPU的滿載溫度更低。但是吧,你日常使用是根本用不到AIDA64 這種專業軟件雙烤的壓力,所以,雙銅管完全可以滿足,你也不用擔心CPU溫度太高會燒壞,他和人一樣,溫度太高受不了了,他也會自動降頻給自己降溫的。
然后就是機箱需不需要安裝格外的排氣扇,排氣扇到底應該怎么安裝。
基本上吧,你去買機箱,都會看到商家給你很詳細的標注這個機箱的風道以及風扇到底是該進風還是出風。基本都會給你想下邊這張圖一樣標注出來,很詳細。
簡單概括就是:前進、后出、下進、上出。不要擔心下邊進風會變成吸塵器,不會啊,沒那么夸張啊,實在不行你下邊就別安唄。
再就是需不需要額外加裝風扇,這個都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安裝不是為了散熱,就是為了炫!什么神光同步,光污染這一類對自己機箱的顏值要求比較高的朋友,他們安裝風扇的目的是這個。
當然,也有朋友確實是擔心散熱不行,可能是住在南方的兄弟 ,夏天溫度比較高,那你也可以適當加裝幾個排風扇輔助散熱。
問題三:我以前裝了一根內存,最近又想加裝一個,結果買回來同一個型號同一個系列插上電腦不亮了?
回答:這種問題其實也很好解決,因為內存這種東西不是同一批次的內存 ,就算型號相同可能用的顆粒也不相同。就像我前不久幫別人組裝了一套機器,用的都是十銓的套條,但是一個是鎂光的顆粒,另一個則是海力士的。你如果買單條就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既然核心的顆粒都不相同,那你插上去肯定是點不亮了。
所以你可能會覺得,我去,這剛買的內存就是壞的?但是你把老內存拔了,只插新的,我估計他也能亮,這時候千萬別懷疑是主板壞了,去用專業軟件查一下內存顆粒看看是不是一樣的,再做決定。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講解的幾個可能比較常見的問題,如果還有什么關于電腦方面的問題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私聊我,我會盡力給大家解答。
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用上了Windows 10(無論是主動安裝還是被動升級)。在使用Windows 10過程中是不是碰到不少問題?下面我們就總結一些Windows 10的經典問題和應用技巧供大家參考,讓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可以把Windows 10用得更好!
安裝篇
Q1 應該選擇什么版本?
大家知道,Windows 10(桌面版)按照功能可以分為Home家庭版(功能相對最少,但也最便宜)、Pro專業版(面向高端消費者,功能強大)、Enterprise企業版(大客戶使用,僅提供批量授權)、Education教育版(適合學校師生,按慣例會有特殊優惠),按照CPU版本分又有X86(32位)和X64位之分。這么多眼花繚亂的版本,我們該怎么進行選擇?
總的原則是“按需選擇、適用為準”。比如Windows 10多個功能版本,對于已經預裝正版家庭版的品牌機用戶,大家并不要追求使用最高功能的Enterprise企業版,因為最低的Home家庭版已經足夠滿足大家的日常需求。如果以后真的有升級的需求,可以到微軟商城有償升級到更高版本,當然對于自行裝機用戶則建議安裝Pro專業版。對于x86和x64版本選擇則要根據自己硬件情況進行選擇,對于內存在4GB以下用戶,建議選擇32位版本,4GB及以上用戶則應該使用x64(因為只有x64可以完全識別4GB以上內存),但是要先確保自己CPU支持64位系統,可以借助CPUZ查看,如果在“Instructions”里有EM64T的就表示支持64位了(見圖1)。
圖1 查看自己CPU是否支持64位系統
Q2 安裝時該選擇什么引導方式?
目前主板引導方式主要有傳統BIOS引導和UEFI引導兩種,前者引導技術成熟,維護方便,后者則安全性高,但是維護比較不便。因此對于新手在安裝時建議使用BIOS引導,如果主板默認引導為UEFI,需要進入BIOS設置為“Legacy only”(僅傳統BIOS啟動),接著使用傳統方式進行引導安裝即可。
如果系統安全性要求較高用戶則可以使用UEFI方式引導,同上需要在BIOS中需要開啟UEFI引導,接著使用支持UEFI引導的U盤(只要將U盤格式化為FAT32格式,然后將官方Windows 10啟動文件全部拷貝到U盤即可),在開機啟動時候選擇支持UEFI啟動的U盤,這樣引導后安裝的Windows 10就是使用UEFI啟動(見圖2)。
圖2 使用支持UEFI引導的U盤安裝Windows 10
Q3 使用Imagex方式解壓Install.wim快速安裝Windows 10時重啟無法繼續安裝怎么辦?
為了快速安裝Windows 10,很多朋友都會使用快速解壓Install.wim鏡像方式安裝。這種安裝方式在重啟后常會出現一直顯示請稍后及“Windows安裝程序無法將Windows配置為此計算機”問題,此時可以在安裝界面按Shift+F10,出現命令窗口依次輸入以下代碼:
cd oobe
msoobe
然后按照屏幕提示完成安裝即可(見圖3)。
圖3 安裝過程中使用命令提示符完成安
升級篇
Q1 如何了解自己目前版本可以升級到Windows 10的什么版本?
目前Windows 10支持從Windows 7/8/8.1直接升級到對應的版本(如Windows 7 家庭高級版將升級到 Windows 10 家庭版),低版本(Windows 10以下版本)系統升級到對應Windows 10后可以再升級到更高功能的版本。不過注意的是只能逐級升級如“家庭版→專業版→企業版”,而不能直接從家庭版升級到企業版。比如Windows 10專業版用戶可以通過企業版的正版密鑰升級到企業版,點擊“設置→更新和安全→激活”,點擊“更改產品密鑰”,然后輸入相應的密鑰即可完成升級(見圖4)。
圖4 通過更改密鑰可以升級Windows 10
Q2 為什么升級Windows 10后Windows Defender無法啟動?
Windows Defender是Windows 10內置殺毒軟件,如果該組件無法啟動,首先請檢查系統下是否安裝其他的殺毒、防毒軟件,這些軟件有些會自動將Windows Defender禁用掉,請卸載其他殺軟后再啟用。此外如果升級前存在Microsoft Security Essencials(比如從Windows 7升級用戶),這也會造成Windows Defender無法正常啟動。此時可以打開打開文件資源管理器,定位到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ecurity Client\,右擊其中的“setup.exe”選擇以Windows 7兼容模式啟動,接著在命令提示符輸入“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ecurity Client\setup.exe /x /disableoslimit”執行卸載,重啟即可。其次,請檢查服務列表里的Windows Defender啟動類型是否為“自動”,否則可以在命令提示符輸入“sc config WinDefend start=auto”和“sc start WinDefend”重新啟動Windows Defender即可(見圖5)。
圖5 檢查Windows Defender服務狀態
Q3 為什么升級到Windows 10后內置應用無法打開?
一些用戶從Windows 7/8升級到Windows 10后發現無法打開系統內置的應用如天氣、計算器等應用,這個原因是由于這些用戶在原來系統中使用內置管理員賬戶(Administrator),使用升級方式安裝Windows 10后仍然是默認使用Administrator賬戶登錄系統所致。解決方法是在Windows 10下點擊“設置→賬戶→電子郵件和登錄賬戶”,點擊右側窗格的“添加Microsoft賬戶”,新建一個管理員賬戶并重新登錄即可(見圖6)。
圖6 新建賬戶
更新篇
Q1 Windows 10安裝系統補丁后出現藍屏無法正常進入系統怎么辦?
由于系統補丁會對系統重要文件進行更新,一旦文件出錯或者損壞極易導致系統藍屏無法進入。此時請嘗試重啟進入WinRE模式,依次點擊“疑難解答→高級選項→命令提示符”,啟動命令提示符后執行“dism /image:C:\ /get-packages”,此時會列出本機所有安裝的更新,我們可以根據安裝時間找到最近安裝的更新,繼續輸入“dism /image:C:\ /remove-package /PackageName:”,其中為更新包的標識符,類似“Package_for_RollupFix~31bf3856ad364e35~amd64~~14393.447.1.5”,卸載安裝更新包后重啟即可解決問題(見圖7)。
圖7 使用DISM命令移除更新包
Q2 如何手動安裝更新?
很多時候在Windows 10自動更新的時候總是會提示無法下載或者安裝更新,對于系統重要更新此時可以使用手動方式進行安裝。首先登錄微軟官方升級站點http://www.catalog.update.microsoft.com/home.aspx,然后輸入無法安裝的更新名稱如KB3184831,搜索到適合自己系統的更新后手動下載安裝即可(將見圖8)。
圖8 手動下載更新安裝
Q3 Windows 10更新失敗后如何處理?
由于Windows 10更新和系統服務、網絡連接、應用權限等方面關聯,如果在更新的時候遇到無法下載、安裝更新等問題,此時可以嘗試使用Windows 10自帶的疑難解答來自動修復。打開“控制面板→所有控制面板項→疑難解答”,點擊“系統和安全性”下的“使用 Windows更新解決問題”,然后按照屏幕提示一步步進行修復即可解決大多數常見更新問題(見圖9)。
圖9 使用疑難解答解決更新問題
于小白想要組裝一臺電腦,首先考慮的無非就是選購硬件,但是往往對電腦硬件的了解程度不夠,經常會裝機選購硬件的誤區中,導致做出了錯誤的決定,那么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DIY裝機必讀第四期:小白組裝電腦選購硬件常見問題與誤區解答,來看看總會學習到一些硬件知識。
小白組裝電腦選購硬件常見問題與誤區解答
DIY裝機必讀第四期:小白組裝電腦選購硬件常見問題與誤區解答
一、什么是礦卡?礦卡可以買嗎?
所謂的礦卡就是挖過礦的顯卡,通過專業挖礦軟件運行特定的算法,與遠程服務器通訊后可得到相應虛擬貨幣,虛擬貨幣可以根據當天的市場行情價格賣出,獲得收益。一臺礦機需要多張顯卡,例如6卡、8卡、12卡,顯卡長期處于不間斷高負荷滿載運行。所以建議大家千萬不要購買礦卡,GPU芯片即使沒有問題,但是PCB以及電子元件都是加速老化的,長期滿載溫度更影響元器件壽命,壽命很短,至于礦卡能用多久,需要看運氣了。
挖礦機
二、預算有限,電視可以作為顯示器使用嗎?
電視是可以作為顯示器使用的,不過電視的顯示效果是無法與顯示器比擬的,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顯示畫面模糊、不穩定,偏色現象和近距離觀看畫面細節丟失現象嚴重。一般來說,看電視的距離比較遠,所以有些電視像素密度不夠高,畫面不細膩。舉個例子,如今的32英寸液晶電視,市場普遍都是720p(1366x768)的清晰度,尺寸大但是不清晰,通常32英寸分辨率就算是1080P(1920x1080)都會有明顯的顆粒感,就不要談及720P清晰度了。雖然不少顯示器達到了4K清晰度,但是在相同分辨率下,電視尺寸要遠遠大于顯示器,顯示畫面像素點距較大,在較近的距離依然能感受到顆粒感。
此外電視的響應時間比較長,輸入延遲太高了,容易出現拖影,并且電視尺寸太大且亮度太亮,近距離觀看是對眼睛傷害太大,還有電視機顯示靜態文字效果不如顯示器。部分老型號或者價格低廉的顯示器刷新率只有50Hz,甚至更低,要知道顯示器刷新率基本在60Hz起步。
三、高端主板相比低端主板在速度更快
經常有小白認為高端主板相比低端主板在速度上更快,一般來說,主板只是一個承載平臺,無論搭配高端主板還是低端主板在性能差距上基本沒有,最大的區別在于擴展性和是否支持超頻的區別。就拿B560和Z590芯片組來舉個例子,B560主板是無法超頻CPU頻率的,但是Z590支持超頻CPU頻率的,當然CPU也需要支持超頻才可以實現。想要速度更快提升電腦性能,應該需要注重CPU、內存、固態。
四、節約預算可以考慮散片CPU嗎?
CPU損壞的機率極小,所以可以考慮散片CPU,來節省裝機開支。有些時候,市場行情導致的盒裝和散片差價不大,例如只有幾十元或者不到百元差價的情況下,個人還是建議您選擇盒裝,畢竟三年質保,而散片只有一年質保。
盒裝CPU和散片CPU
五、選購便宜的電源節約裝機成本
雖然電腦不能直接影響電腦的性能高低,但是它可以決定一臺電腦性能表現是否穩定與持久。同樣是450W電源,雜牌可能幾十就可以購買到(一般是虛標,實際沒有450W,電壓輸出不穩定),二三線品牌可能在一百多塊,但是一線品牌基本在兩百元以上,在做工用料上差距無疑非常大。電源持續為電腦中各大硬件提供不同的電壓,滿足硬件的供電需求,輸出電流不純,不穩定的輸出電流可能會導致電源自身,甚至是硬盤、主板等硬件損壞,所以裝機之家曉龍建議您不要在電源上考慮節省裝機預算。
六、老舊主機只升級顯卡可以嗎?
如果CPU性能不弱的情況下,完全是可以的,不過不排除因為CPU性能過低而無法發揮完全的顯卡性能。有些時候,在游戲中,明明顯卡性能完全可以勝任,但是依然會卡,出現游戲幀數非常不穩定或者幀數達不到該顯卡的標準,可能就是因為CPU性能低導致的短板。
升級顯卡
七、電腦自己組裝好還是買整機好?
對于DIY電腦,建議大家選購硬件組裝,千萬不要為了貪圖省事、省錢而選擇整機,為什么不建議大家直接選擇組裝好的電腦整機,原因如下。
其實在各大電商上組裝電腦主機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種就是洋垃圾主機,第二種就是二手充新主機,第三種就是縮水整機。
1、洋垃圾主機
其實也屬于二手充新主機,為什么稱之為“洋垃圾”,因為這類主機的CPU基本是服務器淘汰下來的intel志強CPU,CPU看似十分高端,擁有較多的核心與線程,號稱i7級CPU(i7級并不是真正的酷睿i7 CPU,奸商欺騙小白的一種稱法),其實架構偏老,工藝落后,發熱量大,單核性能非常弱,極其不適合玩游戲人群,這種洋垃圾志強系列CPU的價值從幾塊錢都幾十元、上百元不等,一點都不夸張,尤其搭配的都是雜牌、翻新二手配件,游戲玩不流暢不說,關鍵硬件壽命擔憂,經常出問題不足為奇。
2、二手充新主機
二手充新主機基本都是搭配歷代停產的CPU,都屬于二手翻新硬件。這些CPU多為淘汰多年的i5、i7處理器,一般是intel第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六代i5、i7處理器,舉例型號例如i5-750、i7-920、i5-2400、i5-3470、i5-4570、i7-4770(K)等停產產品。說起來都是i5、i7處理器,哪怕是目前七代的i7 7700,性能其實還沒有十代酷睿i3性能強呢,畢竟每一代產品都會不斷的提升性能。很多小白只認i5、i7,不看具體代數和型號,這也是最容易吃虧上當的。
3、縮水整機
所謂縮水整機,雖然采用著目前最新代數的硬件,但是這些電商主機內搭配著偷工減料的硬件,主要在主板、顯卡、電源上采用著偷工減料的硬件,例如電商特供產品、工包產品、不知名的硬件品牌等,以獲得更低的成本,以較低的價格來吸引著消費者,有些商家可能存在部分硬件模糊型號,不寫品牌都是常用套路。
八、intel帶K支持超頻的CPU可以選擇不支持超頻的中端主流主板嗎?
對于沒有CPU超頻需求的用戶,完全可以的,可以大量節省裝機開支。舉個例子,例如i5 11600KF無疑最佳搭配Z590主板,能夠滿足這顆CPU超頻需求。高端的Z590芯片主板雖然支持超頻CPU,但是主板價格上更昂貴,并且很多小白即使購買了Z590主板也不會超頻使用,所以對于想要節省預算且沒有超頻CPU需求的人群來說,中端主流級的B560芯片主板就可以了,在不超頻的情況下,兩款主板對CPU性能沒有任何影響。
主板
九、AMD相比intel處理器性價比更高?
性價比就是性能與價格的相比較,用來比較同類商品中哪個性能更優秀且價格更低,就是所謂的性價比。AMD一直以低價銷售策略為名來獲得更多市場占有率,但是從四代銳龍開始,AMD產品從三代到四代均普遍開始漲價,改變原本低價策略,但是intel這時候不漲反而降價,intel開始走性價比路線。所以關于intel和AMD哪家更有性價比,具體還需要看廠商市場策略與行情,不能一概而論,目前是intel處理器性價比更高,說不定,過段時間兩者又互換角色呢。
十、裝機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選擇高U低顯還是高顯低U?
在預算充裕的時候,均衡搭配無疑是最佳方案,所謂的均衡搭配,CPU和顯卡基本屬于一個等級的,例如中端主流級CPU+中端主流級或者中上端顯卡,硬件均衡搭配雖然好,但是在實際需求中可能會浪費,例如我對顯卡要求不高,平時不玩游戲大作,也沒有圖形性能的辦公需求,獨顯也許就是多余的,玩了幾年,顯卡風扇都沒轉過。
所謂的“高U低顯”,指的是一臺電腦的CPU性能較強,而顯卡性能稍低。而“高顯低U”,指的是一臺電腦的顯卡性能較強,但是CPU性能較弱。
高U低顯方案一般適合渲染類辦公、平面設計、多任務處理程序多開需求、服務器、商務辦公、視頻剪輯、普通家用等等需求,選擇入門級顯卡或者核顯,可以有效降低裝機成本。
高顯低U方案,一般適合純GPU運算、挖礦、大部分的游戲,為什么是大部分的游戲,而不是所有游戲,因為有些游戲是吃CPU,有些游戲是吃顯卡,還有些游戲是吃CPU又吃顯卡,但是大多數的3D游戲主要側重還是顯卡,顯卡性能越強側畫面表現就會越佳,FPS幀數同時也越高。只要CPU確保可以滿足游戲需求的情況下,高顯低U也是不錯的選擇方案。
無論是高U低顯還是高顯低U,無疑是為了節約裝機預算,但是一定要在滿足自身需求的情況下考慮。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分享的《DIY裝機必讀第四期:小白組裝電腦選購硬件常見問題與誤區解答》知識科普,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大家,關注裝機之家,讓更多的人懂電腦硬件。
擴展閱讀:
小白DIY攢機必讀:新手組裝電腦選購硬件常見問題解答總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