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我便要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講一講怎么用筆記本電腦“硬核”解鎖這項宅家娛樂活動,幫助所有對聽音樂有更高追求的人,都能快速享受至美的音樂。
為什么要Hi-Fi?
在我們沒聽過Hi-Fi設備之前,可能會對它嗤之以鼻。
可就怕哪天無意拿起了Hi-Fi設備……
↑圖源GIZMODO
然后發現…
它真的能讓人哭!
或許是因為它讓我們意識到以前的歌都聽錯了。(原來小提琴和二胡音色差距這么大,原來大鼓應該是duangduang而不是piapia的聲音啊……)
也或許是因為那久違的聲音又在耳邊響起了,而當自己閉上眼睛以后,就仿佛回到了那年音樂會的現場……
而當我們放下Hi-Fi設備,回頭聽自己以前的設備時,一切又會變得那么索然無味。
所以熱愛音樂的人們,為了隨時都能夠得到這份感動,也就玩起了Hi-Fi。
何為PCHi-Fi?
顧名思義,PCHi-Fi就是圍繞PC電腦設備打造的一套Hi-Fi系統(電腦將取代CD機來作為音源)。而且相較于傳統CD機而言,PC電腦的可玩性和性價比都要更高一些。
然而PCHi-Fi也并不是隨便找來一個好耳機插上筆記本電腦就能獲得好聲音這么簡單一件事。(不僅僅是因為大耳機的6.35接口插不進筆記本的3.5接口)
主要因為目前九成以上的筆記本電腦(包括臺式機)本身都不具備提供Hi-Fi音樂的能力,從而影響好耳機的發揮(集成聲卡受芯片質量、主板周圍信號干擾、電路設計等因素影響,大多不能提供高保真、高功率的音頻輸出能力)。不信的話就買來HD650這樣的大耳機插上筆記本來聽一下,是不是發現聲音顯得格外“干癟無力”?
因此為了能讓聲音飽滿而富有感染力,我們就需要額外的硬件來給筆記本電腦做輔助,即便對極為高端的Mac筆記本來說也是如此。
↑好馬要配好鞍,好耳機也要配個正經的解碼器
當然,很多人可能在聽到什么聲卡、解碼器、凈化電源等等“未知名詞”的時候就已經被勸退了。而我想說,其實PCHi-Fi是入門門檻相對較低的Hi-Fi方式了,其中像“凈化電源”這類設備起到的是錦上添花作用,就對于初階新手而言,只要湊齊PC、解碼器、高保真耳機這基礎三大件Hi-Fi設備后,大家就能開始享受高品音樂了。
PC優勢何在?
1.幾乎0學習成本的系統操作,Win10系統絕大多數人都會使用
2.新款十代酷睿筆記本電腦大多支持Wifi6,無線網絡環境下載dsd無損效率更高
3.碾壓CD機的高格式音樂回放,所有格式的音樂通吃
4.目前4~5k筆記本標配512G固態,另可擴展多塊硬盤,能存儲過萬首單曲
5.音樂分類管理更加方便,即使有數萬首歌曲也能瞬間找到自己想聽的那首
憑借上述原因,PC成為了目前最優秀的、可以連接互聯網的播放硬件設備之一。
那下文就為大家解決PCHi-Fi的技術壁壘,所介紹的“初階PCHi-Fi系統”總預算將不超過1萬元,但一定會給大家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官盛宴。
基礎設備指南:
硬件:
首先我們了解下這PC-HiFi系統的三大件分別發揮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選購,以及如何將它們快速構建起來。
開篇先科普一個常識(了解即可):
在數字音頻時代,電腦中的mp3,flacwav等文件之所以能在我們耳機中傳出聲音,都是經歷過了這樣的一個過程——電腦輸出PCM數字信號(電腦)——>DAC轉碼變成未經放大的模擬信號(DAC解碼器)——>耳放將模擬信號放大(AMP耳放)——>耳機出聲
那么為了提升耳機的最終音質,我們就要在上述音頻“傳輸”的過程中選用合適的硬件設備(道理就如同玩3D游戲需要單配獨立顯卡一樣)。
因此除了PC電腦和高保真耳機之外,我們還需要一臺外置解碼器和耳放。不過鑒于目前許多解碼器內自帶耳放(此類解碼器被稱為“解碼耳放一體機”),因此對于初階音樂發燒友而言,耳放在初期是非必選購買項。
PC電腦:
買電腦前我們可能最先關注的是它的性能配置好不好,其實Hi-Fi不像是打游戲或進行藝術創作,它對電腦硬件配置需求并不太高,甚至一臺內置酷睿i3處理器的SurfacePro都是極佳的選擇。
因此選購Hi-Fi用途PC筆記本的時候,我們就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到以下這些方面上來:
是否內置固態硬盤以及低功耗處理器,因為此類電腦產生的噪音要更小
電腦硬盤容量是否夠大,這將決定你可以存儲多少歌曲
是否有多個硬盤插槽可擴充硬盤容量,同上
USB接口是否充足,這將決定你的電腦在外接了USB聲卡后,還有多少額外的接口可以給到外置鼠標鍵盤、移動硬盤等外置設備上
解碼器:
相較于傳統聲卡,我更推薦小白用戶選購耳放解碼一體機,因為一體機安裝部署起來非常方便,可以直接使用USB接口將其連接到PC電腦上,然后安裝驅動就可以使用了。另外耳放解碼一體機還專為各類Hi-Fi大耳做了聲音調教,聲音表現較傳統外置聲卡更為優秀。
而且如今解碼耳放一體機的音頻技術成熟了許多,包括各類音頻廠商均為PCHiFi設計出專用的耳放解碼一體機,只要投入1~2000元左右的資金就能獲得不錯的體驗。
此外,大家只要跟據自己的使用場景進行選擇就好,臺式解碼耳放可以推動大耳機,但便攜解碼耳放通常比較困難。
固定在家聽:
Aunex1s,臺式USB解碼耳放一體機
Aunex1s可以和很好地驅動HD650這類250Ω高阻抗大耳,此外還可以RCA方式接駁有源音響。解碼方面,x1s通過USB方式接入最大可解碼32bit/768Khz的音頻,幾乎市面上所有音頻格式都通吃,而后期想要進一步提升音質還可搭配x7s耳放。
有較強移動性需求(單位—通勤—家):
Chordmojo,便攜式USB解碼耳放一體機
推薦在閑魚找個靠譜買家收個二手,1700元左右就能到手。
Chordmojo來自于英國,其FPGA芯片解碼性能很強大,而且玩法很多,不僅可以通過USB接到電腦上使用,也可以連接到手機等移動設備中。
耳機:
同樣,在耳機部分投入2000元左右的資金就可以獲得超乎預期的回報。同樣根據自己的使用場景進行選擇,能用大耳就不買入耳。
居家大耳:
↑森海塞爾HD650:2600元
HD650來自于德國的森海塞爾,它是一代經典大耳,該型號至今已有10多年的歷史,幾乎每個玩過Hi-Fi的人手中都曾留有過它,適合于古典,而較HD600來講,它在流行樂曲方面的表現也很不錯。
便攜入耳:
JVCFW001:2100元
杰偉世(JVC)FW001是JVC木振膜耳機旗艦款,曾獲得VGP金獎,是一款通吃流行、古典、女聲的好耳機。
那么當三大件湊齊后,通常也只需要簡單四步就能完成連接/安裝(原理相通):
↑第一步,將解碼器自帶的USB線接入至解碼器的USB輸出接口
↑第二步,將解碼器USB線的另一端接入至筆記本USB接口中
↑第三步,將耳機插入到解碼器上
↑Windows系統下需要下載、安裝解碼器專用驅動,一般解碼器品牌官網有所提供(圖以DA2為例)
至此,硬件方面就算調試完畢了,那么接下來我們還要進行軟件方面的調試:
軟件的選用以及基礎設置
如果嫌麻煩,平時可以使用網易云、QQ等具有HQ高品質音源的網絡播放軟件來聽歌,但其實這并不能完全發揮解碼耳放硬件的全部能力,因此我們要選擇Foobar2000這類可以進行ASIO輸出的播放器軟件(ASIO可以減少系統對音頻流信號的延遲,從而提升音頻硬件的處理能力)。
而相較于Foobar2000那復雜的優化、設置步驟來說,JRiverMediaCenter操作起來則更加“親民”。
↑Jriver26【https://jriver.com/download.html】
Jriver26免去了用戶尋找、安裝ASIO驅動的步驟,在軟件內可直接開啟。
↑將默認音頻設備設置為“你的解碼器”[ASIO]
不出意外的話,到了這一步以后,你已經算是正式入門PCHi-Fi了,就請戴上耳機享受高品質音樂帶來的樂趣吧!
后續其實還有很多“玄學”部分可以談,例如改造電源來提升音質等,不過對于初階PCHi-Fi用戶來講意義不大,很可能會就此掉入無底洞一般的深坑當中,如果再輕信了網絡上的各種“神論”的話,那么自己的錢包肯定該遭殃。
因此在沒有掌握正確Hi-Fi理論知識的情況下,奉勸大家投入Hi-Fi的資金要謹慎、適度,用自己的耳朵親自做判斷(多進行線下試聽、交流)。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這些年,JVC在音頻方面持續發力,解碼器、放大器一個不少。最為出彩的還是音箱和耳機產品。今年四月份的上海音響展,8月份的北京音響展,JVC展臺的木振膜音頻產品都給筆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JVC對產品的創新也是許多廠商值得學習的地方。就在前幾天,JVC又上架了新品頭戴降噪耳機,同樣也有許多創新點在里面,接下來筆者就來談談自己的使用感受。
圖片說明
說起JVC筆者還是很喜歡的,之前聽過JVC的木振膜FW8入耳,應該是千元價位水準很高的入耳了。可出街也可安靜的欣賞音樂,用他連上電腦看電影也能有不錯的效果。就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北京音響展上,筆者試聽了JVC的旗艦木振膜耳塞,聲音相比FW8又上了一個臺階,但價格也更貴。
筆者覺得JVC是個從不缺乏創新的廠商,至少在音頻領域是這樣。從13年北京音響展上的木振膜音箱,到現在的日趨成熟的木振膜耳機產品,都體現著這個廠商的創新能力和技術的把握能力,在各種新挑戰前游刃有余。其實JVC并不是第一次做主動降噪耳機,早在12年就曾發布過主動降噪耳機產品,時隔五年重新帶來新款降噪頭戴效果會怎么樣呢?讓我么來看看下面的測評吧。
我們這次拿到的JVC降噪型號是JVC HA-S880BN,外包裝相對國產耳機來說有些普通,非常簡約。拆開包裝,耳機以黑色為主,轉軸與腔體外殼邊緣采用銀色點綴,顯得很有檔次,大廠的設計水平可見一斑。
耳機包裝
轉軸
耳機腔體外殼采用亮面設計,出街使用顏值足夠高,但容易留下指紋和油污,需要經常擦拭。耳機耳罩部分采用蛋白皮材質,柔軟有彈性。筆者也長時間佩戴體驗過,能將整個耳廓包裹其中,不會對耳朵造成壓力,佩戴感覺十分舒適。
亮面外殼
亮面外殼(NFC)
皮質耳罩
耳機頭梁部分也采用蛋白皮質材料包裹,與頭頂接觸的地方十分柔軟。耳機的伸縮調節也試過幾次,非常扎實,不會有松松垮垮的感覺。
皮質頭梁
頭梁調節
耳機的按鍵功能豐富,滿足所有藍牙連接下的操作。所有按鍵都集中在右側腔體上,依次為:降噪開關鍵、播放/暫停鍵(也可接聽電話)、耳機音量加減鍵、3.5mm音頻輸入,micro USB充電接口以及藍牙開關鍵。不同于其他藍牙耳機,在S880BN的左側腔體上還有NFC感應區,使用帶NFC的安卓設備即可快速將設備與耳機藍牙配對。
藍牙開關
充電接口
3.5mm音頻接口
音量調節
播放/暫停
降噪開關
耳機包裝內附件
再來看看耳機的配件,耳機包裝內除了充電線,3.5mm音頻線之外,還附贈一個耳機收納袋,在不用的時候將耳機收起來,還能起到保護耳機的作用。
耳機使用2.4GHz藍牙傳輸,經過筆者實測,在辦公室環境中,使用手機與耳機相連,五六米的地方連接都很正常。
iPhone7
試聽器材我們選擇了iPhone7作為播放前端,進行了試用,對于網友們來說,iPhone7應該不需要筆者再過多介紹了,在砍掉了3.5mm耳機口后,無線藍牙耳機已經成為蘋果主推的新產品,甚至到現在AirPods耳機都供不應求。而各大耳機廠商也都相繼推出藍牙耳機新品,可見未來的市場競爭一定會愈演愈烈。
飛傲X7二代
為了能有高品質的無線音頻,我們也使用了飛傲X7二代進行了音樂方面的試聽。以此更全面地挖掘這款耳機的聲音表現。
打開耳機藍牙,紅藍燈交替閃爍,開始將手機與耳機配對,配對完成后即可開始欣賞音樂了。按照官方的說法關閉降噪聽音樂時耳機有27小時的續航時間,僅開啟降噪使用有線聽音樂續航時間能達到35小時。
降噪時間達35小時,時間雖長,但具體降噪效果怎么樣呢?不聽歌,僅開啟降噪以后降噪效果比較明顯。在辦公室用基本聽不到環境聲了,連敲擊鍵盤的聲音也幾乎聽不到了。除了在辦公室使用,筆者還帶著這款耳機座了回地鐵,地鐵在剛加速的時候車內的風聲和車輪與軌道的摩擦聲還是很大的,帶上這款降噪之后風聲基本沒有了,刺耳的摩擦聲也相應減小,如果是在機場的話,這個降噪效果也足以夠用。
再來說說音質,我們試聽音樂的時候為了能有更好的音質體驗,將降噪關閉進行試聽。試聽的歌曲以流行為主,也試聽了一些樂器獨奏。筆者覺得這款耳機中低頻很有彈性,一些男聲搖滾聽起來非常帶感,使用藍牙連接時,細節也能比較好的保留,基本不輸有線連接時的音質。在出街使用的時候用藍牙與手機連接也非常方便,使用起來非常輕松。
總結:
JVC HA-S880BN這款耳機京東售價1199元,功能也非常豐富,降噪、NFC俱全,對于想體驗降噪的朋友來說非常值得入手。這款耳機做工也非常不錯,上個周末筆者的影音娛樂活動全部使用這款耳機,佩戴體驗也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也希望JVC在降噪上再創新,為我們帶來更好的降噪耳機產品。
騰是開心,分享是快樂,大家好我是成都劉老燒,今天到了一個影音玩具,這款玩具就是JVC出的7.1.4杜比全景聲耳機,想必JVC這種科技大廠家各位都耳熟能詳,比如2000年時代風靡一時的攝影機,耳機和音箱,再到如今的4K/8K高端投影,它的地位在影音圈可以說毫不遜色于索尼,每出一款產品都會讓影音圈的燒友們倍感期待,在影音圈是有絕對話語權的,所以這款產品也頗受玩高清產品的朋友青睞.
耳機外包裝不大,整體重量比較輕攜,拆開包裝里面配件比較簡單,電源,主機解碼器,一根支HDMI線,一根耳機線,說明書
目前耳機只體驗了幾天,以下我就說說我的試玩心得,從外觀上來看這款耳機的設計和多數頭戴式耳機無差別,但耳機內部設計卻大有乾坤,大直徑40mm的高磁力釹磁驅動單元,內部設計凸出一坨,畢竟主打是影音耳機設計上多少和傳統耳機不同(接下文)
至于這個耳機設計為何會是這樣,我個人看了官方介紹后得出的設計結論,聲音先由耳廓通過耳道引導至耳膜,每個人的耳廓形狀不同有大有小,聲音到達耳膜的方式也不同,個人特征會影響所有直接和反射的聲音,通俗來說這個設計就是對每個人的耳朵做適配優化,這也是這款耳機的一個亮點
都2020年了,充電口依舊采用老款的MircoUSB接口,充電器官方沒有配,需要個人預備一根,耳機充電至少需要5V1a也需要個人預備
機器可以最多接3個設備,你的電腦,PS5,藍光機播放器都不在話下
耳機可以解碼Dolby Atomos和DTS:X的電影,靠EXOFIELD算法來虛擬出7.1.4的聲道,讓你在觀影的時候創建逼真的聲場,讓你更身臨其境的處于在“真實”的家庭影院環境當中, 這也得益于JVCKENWOOD在聲音再現方面的積累技術,采用5Ghz數字無線傳輸方式,試聽過程中沒有任何延遲感
定位主要是看電影的發燒友使用,如果只是單純聽歌我覺得不用考慮這款耳機,首先是定位其次是價格,尤其是半夜家里有小孩或者有父母不方便開音箱聲音,中年男人的生活日常想必都懂,此時此刻這款耳機正好可以派上用場,無論是打游戲,看電影都能應付當下需求,即使你需求不太好聽聽音樂也是可以的
多聲道的空間音頻雖不錯,支持電影,音樂,游戲和自定義模式,但也有體驗上的硬傷,比如沒有遙控器操控,需要操控耳機上的功能鍵,真正用起來多少有些不習慣,調節音量也是觸控式的需要精準操作,低頻方面略有欠佳,人聲對白比較蒼白無力,優點在于環繞感,臨場感氛圍很好,這也算彌補了以上不足!
接下來說一說我測試的三部電影的臨場感受,究竟這款耳機算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7.1.4的環繞耳機
從007無暇赴死這一段我能測試出有很明顯的環繞感和空間感,之前用7.1.2音箱感受過此片,這次即使再用耳機試聽也能聽清楚槍聲方向以及環境聲的細節,中低頻不錯,缺點是人聲對白略顯無力
測試的第二部電影是邊境殺手,這段劇情很給力,整體環境營造的是一種壓迫感,即使用耳機聽也能感覺明顯,雖然沒有很火爆的場面,但呈現的環境音效還是非常不錯
第三部測試的電影是孤獨的幸存者,這部電影是DTS音效,尤其是在叢林這一段,周圍的氛圍營造得很好,而且能聽到平時用音箱都聽不到的細節,比如遠處的鳥叫和各種昆蟲的聲音,猶如面前.我個人感覺DTS的音效細節要比杜比全景聲更突出,有非常明顯的臨場感.
以上僅是我對耳機的測試情況,客觀來說作為一部電影耳機JVC還是花了很多心思在這上面,至少比杜比出的那個親兒子耳機強,但突出的效果也僅限于一部耳機,它始終沒法替代傳統的5.1和7.1.4家庭影院.
作為一款售價6000+元的耳機,如果你有了5.1聲道的家庭影院或者沒有預備家庭影院這款耳機我個人都可推薦入手,尤其是還沒有置辦家庭影院的朋友考慮用這套耳機看看電影玩玩游戲也實屬不錯,目前稍微好一點的頭戴式藍牙耳機也要兩三千塊,至于喜歡或者價格貴就看個人如何權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