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的機會,發現了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聯想。
不過,在聯想后面還跟隨著一個后綴,全稱是聯想來酷智生活。
這又是什么新奇的東東?好奇的我,決定去店里看看。
這家店在商場的二樓,剛好就在電梯口旁邊,位置還算不錯,但凡乘坐電梯,都會由此經過。
不過呢,店里卻空蕩蕩的,沒有一個顧客。
我徑直地走了進去,店員似乎都沒有發現我,自顧自地看著什么。
很好,我也不希望來詢問我,反正就是隨便看看,購物的欲望并不是很強。
既然是聯想的品牌,店鋪內聯想的產品自然不會少。
筆記本電腦,依然還是聯想的當家產品,擺在最核心的位置。
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關注過數碼產品的情況,看著這些筆記本產品,樣子也都差不多。
不過,我還是發現了一款比較特殊的筆記本:一半彩色顯示屏,一半電子墨水屏(黑白),中間通過鉸鏈進行連接,還有一支手寫筆作為搭配。
看了一眼售價:10599元,只能說一句:打擾了。
除了筆記本之外,還有臺式電腦,畢竟還是電腦品牌廠商,所以這部分占據了主要的位置。
不過,作為來酷智生活,它的區別又在于什么地方呢?
看過周邊的一些其他產品,我似乎得到了一些答案。
周邊產品當中,有各種數碼周邊,包括鍵盤、鼠標、耳機、音箱這些常見的類別。
但與此同時,也有眼部按摩儀、水杯、智能攝像頭、平衡車,甚至還有亞馬遜的kindle。
這家店鋪,給人一種大雜燴、雜貨鋪的感覺:幾乎什么都賣,果然非常生活。
終于,另外一位顧客打破了沉悶:“你們的無線鼠標只有這一種嗎?”
店員開始進行簡單介紹,最后這位顧客購買了一個99元的無線鼠標。
我見也沒什么可看的了,默默離開,整個過程,和店員完全沒有任何交流。
隨后,我特意去聯想官網查詢了一下這個來酷的品牌。
資料顯示,這個品牌是在2018年發布的,主打的就是智慧互聯,希望帶給大家一種更加智慧化的生活方式。
目前,重慶地區一共有5家店鋪,而位于龍湖時代天街的這一家,是重慶唯一一家官方直營店,其他都是加盟的。
這就讓我更加疑惑了,作為一家直營店,無論是規模還是店員的態度,都很難令人滿意。
同時,店鋪內部的產品分布也顯得過于雜亂。
如果真的是要打造一個智慧互聯品牌,那么其產品構成應該是很明確的,囊括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
雖然目前看起來,這些產品的確做到了足夠豐富,但是精細化程度遠遠不足。
同時,在推廣營銷方面,店鋪和店員本身的意識也是不足的。
也許,正是因為長時間都沒有顧客光顧,店員才會顯得如此悠閑,也對進店的顧客沒有什么特別的關照了。
其實,在這家聯想來酷智生活旁邊,整個商場的二樓,都被各大數碼生活品牌所包圍了。
從這張商場給出的宣傳圖片就能夠有所了解。
包括華為、小米、榮耀、極米、大疆、愛酷以及中國電信,想要在一眾品牌當中突出重圍,這家聯想來酷智生活的現狀,的確讓人有一些擔憂。
此前,游品最喜歡的就是聯想旗下的Thinkpad筆記本,也曾經使用過聯想的手機,可如今卻都已經被我淘汰,更換了品牌。
“如果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樣?”當年被無數人引用的廣告語,如今似乎已不再那么亮眼。
聯想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聯想,或者就是我們暫時還沒有發現它的閃光之處。
兩三年,每當有人問我“我想買臺各方面都不錯的輕薄本”,我第一推薦都是聯想的小新Pro 14(16英寸的不是“輕薄本”了)。原因是非常明確的:無論硬件規格、實際性能表現,功能性和易用性,還是電池容量和續航表現,它都是輕薄本中佼佼者,而且價格走的是親民路線。更何況,聯想的使用服務和售后服務也是相當好的。
而2023款的小新Pro 14,更有兩大賣點超亮眼。而與此同時,受到整體PC需求量走低的大環境影響,還能以非常有競爭力的價格拿下!說實話,目前依然沒有哪款輕薄本能從綜合層面超越小新Pro 14,只能尋求“單點/局部突破”。這,就是小新Pro 14的強大!
而既然給了如此高的評價,這篇文章,也會比較詳盡地描述它的各個賣點,當然,遺憾點我們也會披露。無論是“老鳥”還是“小白用戶”,都能從這篇文章獲得價值,學到東西。
配置和規格
■屏幕:14英寸2880×1800分辨率400nit/100%sRGB/120Hz
■處理器:i5 13500H處理器(4+8/16,最高睿頻E核3.5GHz/P核4.7GHz)
■內存:板載2×8GB LPDDR5 5200
■顯卡:Iris Xe集顯(80EU/1.45GHz)
■存儲:憶聯1TB PCIe SSD
■網絡:英特爾AX211 WiFi6E無線網卡+藍牙
■左側接口:HDMI2.0口、全功能5Gbps帶寬USB Type-C口、40Gbps雷電4接口
■右側接口:3.5mm復合音頻接口、高速SD讀卡器、2×5Gbps USB大口
■重量:1.45kg(含75Wh電池)+0.36kg(100W Type-C口適配器)
拼多多價格:4899元
京東價格:5499元
兩大最搶眼賣點:
長壽命電池與超長續航、超強功率釋放
先說個要點:第13代酷睿H,閑置功耗狂降!在進行了系統更新并去掉不必要的駐留程序后,小新Pro 14 2023的關屏閑置功耗甚至低至1W出頭▼——這是巨大的進步(以往酷睿H平臺,優化做得好的,整機最低也有6W+的功耗)!
而在斷網、屏幕亮度50%、屏幕刷新率調低到60Hz、音量46%的設置下,該機用Win自帶APP“電影和電視”播放MKV格式的《LUCY》,整機功耗也就5.2W~6.8W▼,幾乎是之前10代、11代酷睿U(4核8線程輕薄本處理器)的水平!
而小新Pro 14 2023搭載了一塊SMP(新普科技)的75Wh超大容量電池▼,實測電量高達77Wh,最終本地視頻播放續航推算值達到了1100分鐘,也就是18小時20分鐘,相當夸張!
但以上還不是最猛的!最猛的點在于:聯想這次給小新Pro 14上了超長壽命電池(1000次循環),并且直接在銷售頁面上給出了四年剩余容量≥75%的承諾▼。說實話,敢這樣承諾,我很吃驚!順便科普一下:一般家用筆記本,電池循環次數是≤300次的。超低價本的電池甚至150次都不到就不行了。
如果覺得以上信息很復雜,那么就記住三點:
第一,第13代酷睿H平臺(特別是集顯平臺),整機閑置功率可做得非常低,可以巨幅提升日常應用續航!
第二,小新Pro 14搭載了一塊超大容量電池,日常應用續航長到夸張!
第三,小新Pro 14用的電池不僅容量超大,而且是長壽命電池!
※TIPS:前幾天我專門上了篇文章解讀小新Pro 14 2023和13代酷睿H的功耗,并介紹了“如何在日常使用中降低功耗,提升續航”。大家可點這里查看。
接下來說一下功率釋放/性能部分。
這里又要說個要點:小新Pro 14的可選擇性能模式不止三個了,現在多了一個“極客模式”,達到了四個,分別是“節能、智能(平衡)、野獸、極客”。而Fn+Q快捷鍵只能切換前三個模式,“極客模式”需進入聯想智能引擎界面才能選擇。而該模式的功率釋放在“野獸”模式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室溫24℃。野獸模式下,CPU考機30分鐘,處理器初期爆發功率可高達80W,但隨著不斷撞到溫度墻,最終封裝功率在55W~62W波動,大部分時候在60W以下。其中大核頻在3.6GHz~4.1GHz波動,小核頻率在3GHz左右。不同處理器核心溫度在91℃~96℃波動。
對于輕薄本來說,這一功率釋放情況已經很猛了,且在此模式下,小新Pro 14的風扇噪音也不大,相當柔和——可見散熱組件的“硬規格”是比較高的。
▲而在手動選擇“極客”模式后,處理器功率穩定釋放可達63W~67W,大核基本都來到了4.1GHz附近,小核頻率則都來到了3.15GHz,比“野獸”模式下更猛一頭。與此同時,小新Pro 14的的風扇轉速也上來了,噪音明顯變大一些,所以內部溫度提升其實并不太多,最高98℃。
而63W~67W的處理器功率釋放,雖然不是i5 13500H的對于輕薄本來說,堪稱是“天花板一樣存在”了!
▲順便說一下小新Pro 14在持續的極限負載下的C面溫度情況。途中,藍色區域溫度最低,紅色區域溫度最高。但請注意,54.7℃的最高溫度是出風口溫度(反射在屏幕下邊框上),并不影響使用。持續考機30分鐘后,C面最高的溫度點P7也就41.5℃,WASD按鍵37℃左右,光標按鍵區域31℃,腕托和觸控板溫度甚至只有30℃,低于人的體溫,毫無熱感——總體來說,小新Pro 14 2023的散熱規格和C面溫度表現是相當靠譜的。
下面來簡單看看這顆處理器的性能,以及其對應的Iris Xe集顯性能。
由于小新Pro 14 2023的處理器功率釋放“太過瘋狂”,在引入60W功率釋放的i5 12500H對比的同時,這次我們還引入了游戲本對比,機械革命蛟龍17K,處理器為AMD R7 7735H,8大核16線程(線程數量相同),75W爆發功率,70W穩定功率釋放!
●基準測試項目
▲以上是基準測試成績。我們對比了小新Pro 14 2023的兩種性能模式,并和之前的高功率釋放i5 12500H輕薄本進行了對比,甚至還對比了功率釋放更高的“真大核·16線程”的R7 7735H處理器。結論是:小新Pro 14在“野獸”模式下,明顯領先于上一代i5 12500H,基本持平70W功率釋放的R7 7735H。但當我們手動選擇“極客”模式后,在絕大部分項目上,i5 13500H甚至更勝一籌——至少不輸給功率更高的R7 7735H。
▲而實際應用測試,則告訴了我們這樣兩件事情:第一,功率的提升的確意味著實際應用效率的提升。高負載下,各種渲染應用(最吃多核資源),極客模式明顯優于野獸模式。第二,雖然有領先,但優勢幅度也不算太大,但提升的風扇噪音卻比較大——所以,通常應用中,我們更建議大家選擇“野獸”模式,畢竟安靜很多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而聯想沒有把“極客”模式放在Fn+Q快捷按鍵中調節,也正是考慮到了這點。
性能部分,最后說一下該機的Iris Xe集成顯卡。
近年來英特爾的移動處理器平臺引入了Iris Xe集顯,其性能應對2.8K分辨率的《英雄聯盟》是毫無問題的,另外,該集顯加速Media Encoder視頻轉碼,加速Pr視頻剪輯,都有不錯效果(英特爾作了專門的優化)。實際上,要論專業應用的加速效果,甚至是優于AMD的Radeon 680M集顯的(也就是R7 6800H/R7 7735H的集顯)。
▲另外,優于13代酷睿H的Iris Xe集顯最高頻率提升了一點點,另外,小新Pro 14 2023的處理器功率釋放很強,再加上雙通道的DDR5 5200內存,其Iris Xe核顯的性能被“最大化”了,Unigine Valley的跑分達到了52.4fps——要知道,前兩代酷睿處理器,80EU的Iris Xe最多可以跑到47fps,96EU款Iris Xe(i7的)才能跑到52fps以上——也就是是說,盡管還是Iris Xe,盡管還是i5處理器對應80EU款,但實際顯卡性能是明確提升了的。
總體來說,功率釋放充足的i5 13500H結合Iris Xe集顯,所以日常應用,圖像處理,輕量級短視頻剪輯,2.8K分辨率的《英雄聯盟》,是沒有問題的。
鶴立雞群的易用性功能設計
盡管每次評測聯想中高端本我都會把“易用性、功能性設計”詳盡地介紹一番,但為了照顧初次了解聯想電腦的“小白用戶”,這里還是要“贅述一番”——畢竟,相對于其他品牌的電腦,聯想小新Pro家族在“用著舒服”層面,是鶴立雞群的存在!它有(包含但不限于):
●開蓋開機。此功能基于霍爾傳感器;
●基于TOF近距離傳感器的“智能感知”系列功能,包含“用戶離開后自動息屏鎖定;用戶回來后自動亮屏”,然后結合IR攝像頭自動識別人臉并登錄,返回離開前的狀態——用戶全程無需任何干預,相當實用和智能化。
●智能感知功能還包含感知用戶離/返的“本地視頻播放自動暫停”功能。注意,在線視頻不行,另外對播放器有要求。
●智能觸控板手勢(官方叫做“多維手勢”),比如可快速調節屏幕亮度和揚聲器音量。
●強大的聯想語音功能套件,可以實現多國語言的實時互譯文字輸入;還能通過網站,在線將錄音文件進行文字識別。注意部分功能是收費的。
▲大部分功能都可以在《聯想智能引擎》的“個性交互”標簽頁中進行開關和設置。
這里就不上太多圖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這里查看之前評測中的詳盡介紹!
總之,有了以上功能,小新Pro 14在使用上非常智能化,易用性出色,而且功能可以很強大——大家可以用聯想語音的“實時互譯錄入”比較一下華為筆記本的同類功能,你會發現聯想的識別率明顯更高。實際上,牛大叔從來不認為“功率釋放強大/性能出色”是關鍵。一臺筆記本的優劣是“日常使用中是否簡單/好用”,以及“主定位是否靠譜”來決定的——而顯然,小新Pro 14 2023交出的答卷總體是相當優異的。
不過注意,“個性交互”里的“自動鍵盤背光”功能(就是根據環境光自動啟動/關閉鍵盤背光)是沒有的,因為該機沒有環境光傳感器——但鍵盤背光是有的。
藏于接口中的“真功夫”
小新Pro 14的接口其實經歷過幾次變化,到了2023新款,基本是把“高規格”和“實用”兼顧得非常平衡了:
●Type-C充電,提升了適配器通用性;
●要視頻擴展有HDMI2.0,有支持DP的USB Type-C(5Gbps帶寬);
●要全能擴展和高速數據傳輸,有高大上的雷電4;
●要實用,有兩個USB 3.0大口(5Gbps帶寬),其中一個還可以設置關機充電。
不過,這還不是小新Pro 14“真功夫”所在。注意看下圖▼:
▲兩個Type-C口(雷電4也算Type-C口),不僅支持100W PD快充,而且還支持私有協議的140W超快充!當然,這就意味著得特定的Type-C適配器,甚至對線材也有要求——另外,根據我對聯想私有協議超快充的理解,這140W應該是“針對整機功率功率”,而“電池充電功率”最高上限應該還是100W。極客模式下,140W適配器會不會更給力呢……
另外,請注意看SD讀卡器,它的全稱是SDXC UHS-I讀卡器,傳輸速度可以達到最高104MB/s——這有啥可講的呢?就是:如果你拷貝的是視頻素材,動輒幾個GB,幾十個GB,那么效率會快很多。
·啥?筆記本上這東西還有速度差異?
·當然有,不少低價位機型,SD讀卡器就30MB/s,速度也就差三倍吧……
就像我之前說的:聯想小新,到了小新Pro這個級別,的確是各種細節上都“盡了心思的”!就連在系統駐留區的《聯想智能引擎》的圖標,都會隨著性能模式的變化而變色▼,這樣用戶可以很快速地判斷當前性能模式。
▲綠色對應“節能”模式,藍色對應“智能”模式(即平衡模式),紅色對應“野獸”模式。那么“極客”模式應該是什么顏色呢?當然是(紅得發)紫了!
當然,也有可挑剔的地方
小新Pro 14 2023是很強的,但也并不是完美的,無可挑剔的。下面,就讓我們用挑剔的眼光看看吧^__#:
·缺乏變化的C面。尤其是C面鍵盤左右兩側網孔設計很多用戶并不喜歡——比較容易沾染灰塵顆粒,不容易弄干凈。不過這里牛叔也說說“另一個觀點”:也正因為“缺乏變化”,所以賣點這樣多,功能這么猛的機器才能賣到這個價位上,哈哈哈。
·SSD的確不太行。當然,理由還是那個,要壓低價格。或許更好的SSD后續還是用在功能和賣點更上一層樓的高端YOGA系列上。
▲憶聯的1TB SSD速度表現如上,不算多好,但算是支持國貨吧!我能接受!
·最后,沒有環境光傳感器,沒有真正的“自動鍵盤背光開/關”功能。但這好理解,依然是為了“拉出差異”——更高端的YOGA系列才會有。但個人覺得這個功能蠻實用的。
總之,這幾個點,都算是“雞蛋中挑骨頭了”,是以完美高端機的要求去看待的了。
總體來說,我依然會給“很顯然是非常用心設計的”小新Pro 14 2023超五星推薦!如果你希望買一臺“用著肯定不會后悔”的輕薄、輕便機型,小新Pro 14 2023(13代酷睿集顯款)絕對是好的選擇!
該機就介紹到這里,最近頸肩疼,就不寫更多總結了——有需求的讀者請認真看完本文,有超多知識點可學習!
習記者丨梁怡
6月18日,深交所受理了深圳光大同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光大同創”、公司)的創業板上市文件,本次公司擬融資8.506億元,發行不超過1900萬股,保薦機構為東方證券。
報告期內(2018年-2020年)光大同創產品主要為消費電子防護性及功能性產品,廣泛應用于個人電腦、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及其組件,具體銷售情況如下:
防護性產品主要用于消費電子產品的安全及形態防護,在生產及儲運過程中起到緩沖、減震、抗壓、防塵、防潮等防護作用;功能性產品是消費電子產品及其組件實現特定功能所需的元器件,在消費電子產品狹小內部空間實現粘接、固定、防震、密封、電磁屏蔽、導電、絕緣等功能或在消費電子產品表面實現防刮、防塵、防水、標識等功能。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招股書發現,光大同創現存內憂外患,一方面報告期內防護性產品占營收比重、毛利率雙降,占營收比重不斷攀升的功能性產品毛利率也出現大跳水,公司內部存在毛利率下降的隱憂;另一方面進入2021年人民幣對美元保持持續升值的趨勢,公司外部存在境內保稅區、境外業務匯兌損失的風險。
從經營業績來看,報告期內(2018年-2020年),光大同創實現營業收入4.94億元、6.64億元和8.3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9.76%;凈利潤分別為5947.00萬元、1.02億元和8823.06萬元,2020年凈利潤出現下滑。
關于2020年光大同創凈利潤為何出現下滑,界面新聞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主要受毛利率下滑和匯兌損失雙重夾擊。
毛利率方面,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0.63%、43.10%、37.12%,2020年較2019年下降5.98個百分點,主要系防護性產品毛利率貢獻率同比下降3.69個百分點、功能性產品毛利率貢獻率同比下降1.75個百分點造成。
從防護性產品來看,其2020年收入占比下降為其毛利率貢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該產品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由2019年的65.50%下降至2020年的57.16%,收入占比下降使其毛利率貢獻率下降2.72個百分點。同時該產品的毛利率由32.62%下降至30.92%,毛利率下降使其毛利率貢獻率下降0.97個百分點,合計沖抵之后該產品毛利率貢獻率下降3.69個百分點。
從功能性產品來看,其2020年毛利率下降為其毛利率貢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盡管該產品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由2019年的32.10%上升至2020年度40.59%,收入占比上升使其毛利率貢獻率上升5.57個百分點,但是該產品的毛利率由65.63%下降至47.59%,毛利率下降使其毛利率貢獻率下降7.32個百分點,合計沖抵之后該產品毛利率貢獻率下降1.75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功能性產品毛利率并非報告期內首次下滑,其由2018年的72.64%下降至2019年的65.63%,降幅達7.01個百分點,最終降至2020年的47.59%。也就是說,從2018年到2020年該產品的毛利率共下滑了25.05個百分點,可謂大跳水。
招股書顯示,2019年功能性產品的毛利率貢獻率同比上升了2.98個百分點,收入占比上升為其毛利率貢獻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該類產品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由24.90%上升至32.10%,收入占比上升使其毛利率貢獻率上升5.23個百分點,但同樣該類產品毛利率由72.64%下降至65.63%,毛利率下降使其毛利率貢獻率下降2.25個百分點,合計沖抵使該產品毛利率貢獻率上升2.98個百分點。
這樣看來,即使功能性產品收入占比上升將拉高其毛利率貢獻率,但是如果貢獻幅度低于產品自身毛利率下滑導致的毛利率貢獻率,那么該公司的毛利率將會繼續跳水,因此如何提高功能性產品的毛利率才是當務之急。
就報告期內功能性產品的毛利率大跳水現象,光大同創給出的解釋為2018年公司功能性產品業務處于發展初期,主要以智能手機及周邊類產品為主,客戶較為集中、毛利率相對較高,隨著2019年、2020年功能性產品的業務領域和產品種類不斷拓展、客戶結構不斷多元化、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原毛利率較高的智能手機及周邊類功能性產品收入占比不斷下降且幅度較大,帶動2019年、2020年功能性產品整體毛利率下降。
此外,期間費用方面,報告期內,光大同創財務費用分別為-354.20萬元、129.72萬元、2668.61萬元,不難發現2020年財務費用金額相對較大。
造成2020年公司大額財務費用的原因主要是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升值幅度相對較大,造成匯兌損失2279.15萬元,而在2018年、2019年受人民幣貶值因素的影響,形成匯兌收益492.79萬元、266.47萬元。
事實上,匯兌損益還是源于公司的境內保稅區、境外地區業務。報告期內公司境外地區、境內保稅區收入金額占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60%、52.01%和57.68%,占比相對較高。
具體來說,境外地區收入由2019年的4659.93萬元上漲到2020年的1.0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從7.14%上升到13.26%,主要是由于2019年開始公司根據客戶需求向歌爾股份越南及立訊精密越南出口產品,2019年、2020年公司對該部分客戶實現收入金額分別為472.35萬元、5866.74萬元。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光大同創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3.55億元、4.61億元和5.36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00%、69.40%和64.49%,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
不難發現,公司的前五大客戶陣容相對豪華,包括聯想集團、立訊精密、歌爾股份(002241.SZ)、仁寶電腦等消費電子行業內知名公司。
其中,報告期內,光大同創的第一大客戶均為聯想集團,公司對其銷售金額分別為2.16億元、2.61億元和3.30億元,逐年攀升,占同期營收的比重均在4成左右。
與此同時,聯想集團也為應收賬款第一名,報告期內,公司對聯想集團的應收賬款分別為9325.17萬元、1.11億元和1.29億元,占同期應收賬款的比重分別為41.50%、34.98%和35.08%,賬齡均在一年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光大同創新增一個名叫“昆山上藝”的大客戶,但在2020年前五大客戶中又消失的無影無蹤。
界面新聞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上述現象與2019年光大同創通過現金方式收購昆山上藝相關經營性資產、進行業務合并有關。
天眼查顯示,昆山上藝(全稱昆山上藝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4日,注冊資本為1666.95萬美元,經營范圍包括電腦、手機、汽車電子配件,絕緣、導電、導熱、電磁波等新型材料,新型電子元器件,五金沖壓件,無紡布、擦拭布及新型包裝材料的開發、生產和加工以及銷售公司自產產品,提供產品售后服務,道路普通貨物運輸,自有房屋租賃。目前WENPRO INTERNATIONAL CORP持有100的股權,疑似實控人。
招股書披露,光大同創本次收購的經營性資產包括存貨、機器設備(模切機、沖床、裁切機、覆膜機等)、電子設備及車輛等有形資產以及專利、專有技術在內的無形資產,其中存貨、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分別為1286.05萬元、1809.26萬元,合計3095.31萬元。上述經營性資產中固定資產、存貨的評估價值為 3650.07 萬元。
實際上,上述經營性資產的交易價格為3600萬元以及加上相關人員的補償金,公司合計支付4086.60萬元,資產評估價值與合并對價的差額436.53萬元形成商譽。
關于為何2019年昆山上藝躋身公司前五大客戶之中,光大同創解釋稱公司收購經營性資產外還承接了客戶資源,而客戶資源的承接和轉換需要一定時間,在客戶的供應商轉換至公司之前,公司向昆山上藝銷售功能性產品并由昆山上藝銷售給最終客戶,因此導致公司對昆山上藝的銷售金額較大。
伴隨客戶資源逐步轉移至光大同創,2020年,公司向昆山上藝銷售實現收入金額為3062.76萬元,銷售金額逐步降低,其中2020年新增的第五大客戶和碩科技為昆山上藝的客戶,公司逐步同和碩科技(4938.TW)直接建立業務合作聯系并主要為其提供功能性產品,對其銷售金額為4133.41萬元。
此外,界面新聞記者還注意到,2020年光大同創還以現金5500萬元收購了重慶致貫35.00%股權,具體為以2500萬元受讓原股東持有的重慶致貫15.91%股權,以3000萬元增資獲得重慶致貫19.09%股權,最終光大同創持股35%,蘇孟波持股33.26%;李亞玲持股31.74%。
招股書顯示,公司的原材料主要為EPE板、膠帶、保護膜、碳纖維板等,報告期內,直接材料金額分別為1.30億元、1.61億元、2.21億元,占公司自制產品成本的比例分別為63.07%、66.36%、64.87%,為經營成本的主要來源。
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光大同創向前五大供應商合計采購金額分別為 6700.47萬元、8629.85萬元、1.12億元,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0.78%、 26.68%、24.57%,整體來說供應商集中度不太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的前五大供應商中有兩個公司——惠東縣新永源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安徽英美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在其成立的第一年即2018年就躋身成為光大同創的第一、二大供應商,并在報告期內常駐其中。
天眼查顯示,惠東縣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1日,注冊資本為100萬元,人員規模小于50人,參保人數10人,經營范圍包括珍珠棉包裝材料、膠袋的生產、銷售:絕緣材料、吸塑制品、塑膠制品、紙制品、木質制品、模切制品、機械設備、模具及配件、運輸設備、辦公設備、勞保用品、五金機電、防靜電產品等的研發、生產、銷售。目前鄭越中持股70%,為實控人。
從注冊資本、人員規模來看,新永源包裝在成立的第一年就承接了光大同創2576.40萬元的大單子,是否具備這樣的資質、生產能力值得懷疑。
此外,天眼查顯示,安徽英美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5日,注冊資本500萬元,人員規模、參保人數不詳,經營范圍包括包裝材料研發;普通貨物運輸;珍珠棉、氣泡膜、塑料包裝袋、纏繞膜塑料制品、瓦楞紙箱、紙板、紙制品、木箱、木托盤、木制品、無紡布制品研發、生產、銷售;塑料包裝箱及容器制造。目前王永勝持股51%,疑似實控人。
為何兩家剛成立的公司就躋身光大同創的第一、二名供應商之列,公司并沒有給出明確解釋。但矛盾的是,2019年新入前五大供應商的華景微納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卻沒有受到如此厚待。
天眼查顯示,華景微納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27日,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員規模小于50人、參保人數4人,經營范圍包括塑膠制品、包裝材料的生產、加工、銷售;電子材料、金屬材料、五金工具、機械設備、紙制品、木制品的銷售;塑膠制品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2019年,光大同創向該供應商采購金額分別為41.01萬元、871.52 萬元。也就是說,公司對其生產經營給予了一定的考核期。
縱觀光大同創前五大供應商,除了偏愛“新貴”,整體供應商的名單變化也非常大,常常上榜一年又消失不見。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新增前五大供應商之一的無錫山秀是公司的關聯方,無錫山秀是光大同創的重要子公司合肥山秀的少數股東,其持有合肥山秀40%股權。
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1月,光大同創與無錫山秀合作成立合肥山秀,雙方共同合作發展碳纖維背板業務。根據雙方合作約定,為保證產品采購的穩定性和雙 方合作順利進行,合肥山秀生產碳纖維產品所需要的碳纖維板材均從無錫山秀 采購。
2019年、2020年,公司向無錫山秀采購碳纖維板材金額分別為21.74萬元、2067.65萬元,2020 年采購金額相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