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眼鏡的參數此前已在 CES 2024 上公布,海外定價 699 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5066 元人民幣)。
Air 2 Ultra 眼鏡比 Xreal 去年晚些時候推出的 Air 2 功能更全面,提供了完整的 6 自由度(6DOF)位置追蹤,采用 Xreal 典型的太陽鏡風格外形,不僅可以觀看電視或在投影屏幕上玩平面游戲,還可以運行沉浸式 AR 應用。
Xreal 將 Air 2 Ultra 定位為一款成熟的“空間計算”設備,類似于其早期的 Light 混合現實設備,該設備也具有 6DOF 追蹤功能。與 Air 系列的其他產品一樣,Air 2 Ultra 會在用戶眼前投射一個懸浮圖像,但該眼鏡增加了兩個 3D 攝像頭,分別位于眼鏡的兩側,可以映射佩戴者的環境并啟用特殊功能,例如手部追蹤。這允許開發人員構建將物理和數字空間融合在一起的應用,而不是像 Air 2 那樣只能簡單地顯示傳統的游戲、應用或視頻源。
Air 2 Ultra 的視場角為 52 度,比 Air 2 的 46 度要更寬廣,單眼分辨率為 1080p,擁有 500 尼特的亮度,刷新率可達 120Hz。XREAL 指出,Air 2 Ultra 的每度像素數(PPD)為 42,遠高于 Quest 3(25),并且“預計將高于蘋果 Vision Pro”。
不過,Air 2 Ultra 眼鏡稍微重了一點,重量為 83 克,而 Air 2 為 72 克。與 Air 2 一樣,它們可以接入各種計算設備,包括 macOS 和 Windows 電腦、三星 Android 手機和 iPhone 15,在 Android、macOS 和 Windows 上支持 Xreal 的 Nebula AR 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眼鏡還支持 iPhone 15 Pro 的新空間視頻格式,這意味著用戶可以用手機拍攝空間視頻,然后在 Air 2 Ultra 上觀看。
Google I/O 2024開發者大會上,一款神秘智能眼鏡出現,配合新一代Gemini模型后,它能夠實現實時識別生活中的場景、物品,并通過AI識別、搜索、信息整合后反饋給用戶,給出智能化的建議。
(圖源:Google)
當然,在整場開發者大會中,Google并沒有透露關于這款智能眼鏡的具體信息,這也讓用戶對「AI+智能眼鏡」的落地方案相當期待。不久前,一家名為solos的智能眼鏡企業推出了首款內置GPT-4o的眼鏡產品——Solos AirGo Vision。
(圖源:solos)
Solos AirGo Vision支持利用GPT-4o來實現AI識別、AI搜索,但受限于硬件,GPT-4o只能通過語音反饋給用戶,而非類似Apple Vision Pro或Meta Ray-Ban這類「空間計算設備」一樣擁有豐富的交互模式。
但就是這樣一款看似有些簡陋的「AI眼鏡」,卻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甚至認為它能夠為當前的智能穿戴市場帶來全新的方向。
solos是一家專做智能眼鏡的企業,目前旗下主推的系列產品包括Argon系列、Helium系列和AirGo系列,其中Solos AirGo Vision就屬于AirGo系列。在今年CES消費電子展上,solos就曾展示過Solos AirGo Vision的原型版本,只是當時還未確認其內置的AI大模型,也沒有透露硬件信息。
說回Solos AirGo Vision,作為AirGo系列的新品,它最核心的特點還是輕便、時尚。據了解,這款眼鏡的重量在34g左右(不含鏡片),支持三種不同款式的鏡架,以及約5種不同的鏡片可供選擇。
(圖源:solos)
看到不足50g的重量,相信大家也能猜到,Solos AirGo Vision其實是一款沒有配備顯示屏的智能眼鏡,同時在眼鏡端也沒有內置能夠處理任務的芯片。這意味著它需要時刻保持與手機端的連接,依靠手機處理所有AI任務。
當然,為了提供視覺理解功能,Solos AirGo Vision還是在鏡架部分設計了一顆攝像頭,它能夠保持長時間開啟,用于時刻識別現實場景中的街道、物品,鏡腳處也內置了揚聲器,可通過聲音向用戶反饋識別的內容。solos還十分貼心地為這款眼鏡設計了LED提示燈,用于提醒用戶未讀消息和未接來電。
solos表示,Solos AirGo Vision可以通過眼鏡上的攝像頭,捕捉生活中需要查詢、了解的物品信息或使用建議,再將這個需求告訴GPT-4o,讓它給出回答,以語音的形式反饋給用戶。Solos AirGo Vision未來還將接入Google的Gemini、Anthropic的 Claude AI,來獲取更豐富的搜索結果。
(圖源:solos)
很顯然,由于這款眼鏡本身沒有任何能夠獨立處理任務的能力,也沒有顯示屏來顯示內容,這意味著想要使用Solos AirGo Vision來獲得一些幫助,用戶需要在手機端下載GPT APP,這樣才能完成連接。目前還不知道solos是否會像一些AI終端公司一樣為用戶提供免費的接口,否則光是GPT的付費服務,也是一筆不菲的額外支出。
提到價格,Solos AirGo Vision很可能會是一款定價超過249美元的產品,約合人民幣1809元,假如要選擇不同材料的鏡架、鏡片,那么總共算下來也許會接近3000元人民幣。盡管這個價格比起Meta Ray-Ban要便宜一些,但它的實用性似乎也要大打折扣。
人工智能浪潮襲來后,「AI上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如何利用AI幫助消費電子產品煥發新生機,也是幾乎所有硬件廠商都在嘗試的方向。這其中又被劃分為兩個陣營,「AI+硬件」誕生的AI手機、AIPC等,為之AI新品類;而原生AI硬件又被稱為AI終端。
自去年末開始,一大批號稱能夠改變世界的AI終端面世,無論是引起極大爭議的AI Pin,還是有著可愛兔子造型的Rabbit R1,統統都在發售之后「原形畢露」。事實上,AI終端目前存在的問題正是沒有獨特性,它們能做到的,一部AI手機也能做到,而AI手機不僅性能更強、使用更穩定,還提供豐富的影音娛樂功能,怎么看都比所謂的AI終端要強的多。
但智能穿戴或許是最適合朝著AI方向發展的消費電子產品。
早在Solos AirGo Vision發布之前,虛擬現實領域的老大哥Meta已經發布了旗下第一款號稱以AI大模型提供技術支持的產品——Meta Ray-Ban(2023款),這是一款配備顯示屏的智能眼鏡。
(圖源:Meta)
與Solos AirGo Vision相比,Meta Ray-Ban不僅擁有顯示屏、攝像頭,還內置了一塊高通驍龍AR Gen 1芯片,提供性能上的幫助。盡管仍不建議完全獨立使用Ray-Ban,但它已經具備獨立運行AI服務的能力。
Meta AI在Ray-Ban上幾乎應用到了每一個需求上,比如利用這個眼鏡拍攝的照片,會得到本地AI的優化處理,又或者是通過語音喚醒Meta助手,回答用戶想要知道的問題。正如Google 在I/O 2024開發者大會上演示的一樣,AI眼鏡應該需要做到真正參與到生活中來,而不是依然扮演一個需要多方配合的助手,像Solos AirGo Vision,與其稱之為AI眼鏡,倒不如說它只是支持了GPT-4o的智能眼鏡。
(圖源:Meta)
不過,Solos AirGo Vision也的確算得上是給智能穿戴與AI的結合給出了另一個方向的優秀范例,例如,這些眼鏡可以通過攝像頭捕捉現實世界的圖像,然后通過內置的AI處理器實時分析和增強這些圖像,為用戶提供即時的信息反饋和增強現實體驗。盡管solos并沒有為其配備SoC,但極簡化硬件才能帶來更輕便使用條件,讓AI融入生活中,時時刻刻為我們提供幫助。
就連蘋果也在考慮推出更平價的Vision Pro,以更輕巧的設計融入用戶的現實生活中,而非如今的Vision Pro,盡管性能強大,但使用條件也同樣嚴苛。
(圖源:Apple)
無論如何,智能眼鏡發展的近十年時間里一直得不到消費者的關注,主要還是實用性不強,大多數用戶都認為一臺手機或一臺電腦就能完成的工作,沒必要強行拓展使用場景。但假如智能眼鏡能夠與AI相結合,那么它能夠帶來的便利性可能會遠超手機。
智能眼鏡市場在過去幾年中經歷了起伏不定的變化,曾一度被認為是科技界的下一個重要前沿,但實際表現卻未能如預期般耀眼。早期的智能眼鏡,如谷歌眼鏡(Google Glass),盡管在技術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由于隱私問題、用戶體驗不佳以及價格高昂等原因,未能在大眾市場獲得成功。
而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過去幾年時間里我們也看到了不少優秀的AR/VR/MR設備,例如Apple Vision Pro。但無論是選擇貼近生活,還是走專業路線,這些設備都能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AI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眼鏡市場正在迎來新的機遇和復蘇的希望。AI的引入有望提升智能眼鏡的功能和實用性,改變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市場的整體需求,為智能眼鏡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圖源:Apple)
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在2021年達到了100萬臺左右,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到700萬臺,年均增長率超過30%。市場需求正在不斷上漲,業界也開始對智能眼鏡市場有了更高的期待,這幾乎都得益于AI技術與智能眼鏡、智能穿戴的結合。在今年4月,來自中國的智能眼鏡企業李未可科技發布了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AI眼鏡,搭載自研WAKE-AI大模型,引起來自全球智能眼鏡愛好者的高度關注。
(圖源:李未可科技)
不過,同樣是AI眼鏡,目前市面上依然對其形態的選擇頗具爭議。比如Meta Ray-Ban和Solos AirGo Vision,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前者具有更高的獨立性,能夠在本地處理大部分任務,還有自家的AI大模型提供技術支持;后者則是極度依賴外接設備的性能,甚至沒有自研大模型提供服務。
考慮到AI與智能眼鏡相結合的嘗試也還處于初級階段,當前也沒有太多廠商涉足這個領域,我們也很難給出到底哪種形態會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定論。但可以預見的是,AI為智能眼鏡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提升設備的智能化和個性化服務能力,AI不僅增強了用戶體驗,還開辟了許多新的應用場景,推動了智能眼鏡市場的復蘇和增長。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智能眼鏡的功能和應用將會更加豐富和多樣化,市場前景也將更加廣闊和光明。
至于solos能否憑借Solos AirGo Vision坐上AI眼鏡的頭把交椅,或許還要等到這款產品正式發售后,交由市場和消費者的檢驗才能下定論。
月21日消息,要說這兩年最熱門的科技產品是什么,AR設備一定算一個。AR設備憑借獨特的交互方式和豐富的功能,正逐漸改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隨著蘋果、Meta、華為等科技巨頭的入局,AR設備在全球范圍內的產業熱度也進一步提升。作為國內專注AR領域的先鋒品牌,雷鳥創新憑旗下AR設備借出色的光線素質和領先算法,一直深受消費者喜愛。
日前,雷鳥創新正式發布全新的雷鳥Air 2s AR眼鏡。雷鳥Air 2s號稱是一款“躺躺眼”,依靠出色的人體工程學設計和畫面跟隨技術,它無論是在坐著、站立還是平躺姿勢下,都能提供出色的AR體驗。
顯示技術是AR眼鏡的核心技術,而這恰恰是雷鳥創新擅長的。雷鳥Air 2s搭載了雷鳥自研的BirdBath光引擎和索尼旗艦級低功耗Micro OLED屏幕,具備高色域、高色準、高色深、高清晰度等優點。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全球首款通過ZREAL幀享超高清認證的AR眼鏡。
雷鳥Air 2s可實現6米等效201英寸3D高清巨幕效果,中心MTF>0.85,全局畫面清晰可見。這塊屏幕還支持120Hz高刷新率、10級亮度調節以及屏幕色彩自定義調節,無論是清晰度、流暢度還是色彩顯示,都達到了行業一流水平。
除了顯示出眾以外,雷鳥Air 2s在音頻方面同樣有不少提升。它采用行業首發對稱式音頻結構設計,擁有4顆全頻揚聲器單元,是普通AR眼鏡雙倍數量,實現音質效果躍升。0.7mm大沖程也帶來了更強的解析力和更好低頻表現,為用戶帶來Hi-Fi級音效體驗。
此外,雷鳥Air 2s還搭載了相位消除技術和輕語模式,大幅度減少漏音現象。值得一提的是,雷鳥Air 2s還通過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協會“CGEC金耳朵選擇”權威測試,這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其音質表現。
其他方面,雷鳥Air 2s采用了全新的人體工程學設計,例如在鏡腿內側采用親膚材料,觸感舒適、不易沾染汗污和油污;掛耳處更加柔軟,更貼合耳朵曲線,躺下觀影同樣自在。眼鏡整機科學的前后配重比有效降低鼻梁負擔,鼻托及鏡腿支持9擋自由調節完美適配各種臉型等。
雷鳥Air 2s可兼容雷鳥魔盒、JoyDock、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腦、游戲主機等多種智能終端,可以將各種智能設備的小屏幕隨時放大至201英寸,以達到更好的觀影體驗。雷鳥Air 2s同時還支持蘋果空間視頻,用戶可使用iPhone 15 Pro系列拍攝的空間視頻,并直連接雷鳥Air 2s觀看。
售價方面,雷鳥Air 2s官方定價2698元,首發嘗鮮價2399元,目前已在京東、天貓官方旗艦店等線上平臺開啟預售,將于5月31日20:00正式發售,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