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桌面夢,一邊忙忙碌碌的工作,一邊慢慢倒騰自己的小窩。攢硬件、配外設,忙的不亦樂乎,一點私房錢全砸里面去了。建議各位女票不要阻止他們的這些愛好,總比那些整體泡在酒吧和麻將館的好吧,再說了,也許人家一桌子裝備也不及你們一個名牌包包的價格不是。筆者以前是三天兩頭折騰外設,現在對電腦音箱特感興趣。由于筆者的電腦桌偏小,全塔大機箱、24寸顯示器(帶遮陽板)、家庭打印機,基本上占滿桌面了,留給音箱的空間很有限。如果想搭配音箱,只有兩種方案可選,一是選擇小尺寸桌面音箱,3寸左右的那種,還得比較瘦的那種才行;二是選擇長條音箱,搭配液晶電視的那種不行,太長了,筆者發現一些藍牙音箱也能當做電腦音箱來用。筆者去年體驗過Teufel RocksterGo,外形很帥,IP7X防水,45mm全頻單元,音效也不錯,就是尺寸偏短,如果想更好地體驗立體聲,得配一對。
后來筆者發現Teufel有一款長條藍牙音箱尺寸剛好適合筆者桌面:Bamster,單個音箱可以實現立體聲效果,官方售價1198元,比RocksterGo要貴400元左右,但比配兩個RocksterGo要便宜一些。下面筆者就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款長條藍牙音箱,看看用來搭配電腦是否真的好用。
由于包裝外面沒有包裹減震泡沫袋,快遞過程中一個角被擠歪了,好在產品內包裝比較結實,沒有傷到音箱。包裝外面是音箱外觀,中間是產品型號:Bamster。其實Bamster有銀、黑兩種型號,銀色款適合搭配超薄本、Mac一體機等簡約風格桌面,黑色款則適合筆者這種傳統電腦桌面。
包裝背部是產品銘牌,發聲單元:2×40mm全頻喇叭,輸出功率:2×2.5W,輻射器:2×35mm×65mm,頻率響應:150-20000Hz,藍牙版本:4.1 With aptX,藍牙傳輸距離:10米,內置電池容量:3.7V/2400mAh,續航時長:10小時。
打開包裝,音箱外面套有可降解塑料袋,固定在黑色硬質泡沫盒內,頂部也貼有黑色海綿,整體內部對音箱的保護還是到位的,所以物流過程中擠歪了包裝盒一角也沒有傷到音箱。
產品清單,音箱,保修卡,中英文產品說明書,3.5mm音頻線,Micro-USB充電線(5V,0.5-2A),如果采用Type-C數據線就更好了。另外,音頻線尺寸偏短,連接手機、播放器還是足夠的,如果連接電腦機箱則有點捉襟見肘,除非顯示器、鍵盤帶有音頻接口,不然還真不好走線。所以,如果要有線連接電腦,建議再購買一根1稍長一點的音頻線吧。不過,筆者選擇藍牙音箱可不是要用有線模式的,無線多清爽啊。
Bamster從正面看是長條形,四角采用圓角設計,黑色金屬網罩的中間是Teufel LOGO。
側面是梯形,前低后高,發聲單元上仰45度,如果在野外郊游的時候,放地上剛好是對著人的。透過金屬網可以看到內部紅色圈圈,可以看到兩個40mm全頻喇叭和兩個radiator發聲單元分布在音箱兩側,所以近距離收聽的話,還是有不錯的立體聲效果的。
音箱左側有兩個USB接口,可插上U盤來進行音頻播放。
音箱右側布局了一個音量調節大旋鈕,阻尼手感偏重,滾輪左側有紅光指示燈,不同燈效代表不同狀態:
脈搏式涌動=充電;
昏暗=省電模式;
常亮=開機且連接到音源;
慢閃爍=開機但未連接到音源;
快速閃爍=藍牙配對中;
2秒交替內外閃爍=藍牙同時連接到兩臺設備;
頂部和底部交替閃爍=靜音狀態;
每15分鐘急閃爍=電量不足25%;
每5分鐘急閃爍=電量不足10%;
每2分鐘急閃爍=電量不足5%。
一種顏色能代表這么多種含義,有點復雜,建議采用三基色,這樣就會更容易分辨,比如剩余電量,綠色代表70%以上,黃色代表30%-70%,紅色代表不足30%等,一目了然。
音箱的I/O區布局在背部,數據線接口什么的放后面沒問題,就是這個藍牙配對鍵,已連接時也是播放/暫停、接聽/掛斷功能鍵,放后面操作時不太方便。當然了,我一般很少用藍牙音箱來接聽電話,跟開手機功放一樣,影響他人不說,還一點隱私也沒了。RocksterGo的接口是帶有防水設計的,Bamster則沒有,所以大家到有水的海邊、沙灘、湖邊郊游時,注意防水。
音箱底部采用大面積橡膠墊,增強防滑性能,非常穩定。筆者將音箱放在木板、皮革上用手去推音箱,還需要不小的力氣才能推動。當然,防滑性能出色這也是戶外音箱的必備元素之一嘛。
音箱重約737g,這個分量提在手里行走聽,還是稍稍重了點,可以放在車上、塞進背包側袋等地方來用。當然了,筆者還是喜歡將它放在電腦桌上使用。
音箱尺寸,長315mm × 寬72mm × 高50mm,有需要的小伙伴,買之前看看這個尺寸是否適合你的桌面哦。
315mm長,737g重,作為一個成年人,拿起來問題不大,不過長時間拿著還是有點吃力的。
然后我讓閨女雙手托著試了試,她堅持了1分鐘左右,就手酸了。所以,戶外手提帶著它行走什么的還是需要耐力的,而筆者將它放在電腦桌面上,則更為合適,特別是這個外觀和尺寸,與電腦顯示器很搭。
音箱在戶外使用時,大多情況下是通過手機來連接使用,沒有線材束縛,聽歌的同時手機也可以做其他事。
連接很簡單,手機打開藍牙,按住音箱背部藍牙開關,右側紅光閃爍,則手機可以搜索到Teufel Bamster,然后點擊連接即可。
另外,Teufel Bamster支持藍牙同時連接兩部手機,開Party時,可以兩部手機輪流播放音樂,有點意思,挺像KTV點歌,輪播每個人喜歡的歌曲。
一般來說,Teufel Bamster還是作為臺式機電腦音箱使用的。不過筆者主板不帶藍牙模塊,所以購買了一個飛利浦藍牙接收器,39元,也不貴,筆者試過,連接鍵鼠、音箱都可以。
接收器個頭比較小,建議大家直接插到機箱前面板就行了,也不礙事,不用的時候一拔即可。
如果只是用來電腦聽歌、看劇,連接后直接用就可以了。不過如果要玩游戲,還得把音箱的麥克風給禁用了,藍牙不支持同時進行播放游戲聲音和通話。Win10系統是在“管理聲音設備”里進行設置,找到音箱藍牙的麥克風輸入,直接禁用就好了。
筆者使用了顯示器支架,音箱放在上面尺寸剛剛好。
筆者的主機、外設,大部分是黑紅色調,Teufel Bamster剛好也是黑紅色調,放在一起還是很搭的。
再談談音質,筆者通過網易云播放了幾首人聲歌曲,這種2+2發聲單元模式,人聲表現還不錯。然后試聽了幾首3D環繞音樂,由于條形音箱,發聲單元分布在兩邊,立體聲效果就出來了。特別是觀影效果,比RocksterGo的立體聲場要好,只是Bamster的低音表現沒有RocksterGo強,例如爆炸場面,沒有RocksterGo震撼。所以,這兩款音箱各有長處吧,大家在選擇的時候按需所購吧。另外,Bamster的立體聲與一般分體2.0音箱也有所不同,Bamster的聲音是在頭部前方左右,一般分體2.0音箱如果距離擺放合適,聲音更接近頭部兩側。
然后筆者試玩了下《CS:GO》,禁用麥克風后,游戲聲音正常了。看看這種立體聲能否正常的展示游戲聲場,比如子彈方向感、腳步距離感,等等。經過實測,如果不是電競比賽,Bamster還是可以用的。方向感、距離感還是有的,只是比一般的電競耳機要遜色一些。本身,玩電競游戲,音箱是很難比得過專業耳機的。如果大家只是玩玩休閑模式,Bamster還是可以應付的。那種5人開黑什么的,盡量還是戴上耳機吧。
然后筆者又試了試眼下很火的《使命召喚戰區》,發現藍牙模式怎么調試都沒有聲音。不過也有辦法的,那就是使用有線模式進行連接,這時需要把音箱的藍牙給關閉了。之后,音箱就可以正常展示游戲聲音了。
Teufel Bamster,一款條形藍牙音箱,內置2400mAh電池,續航約10小時,一般外出郊游帶著也是夠用的。不過Teufel Bamster的防水性能沒有Teufel RocksterGo高,所以盡量不要在有水的地方使用。另外,Teufel Bamster的外形設計更像一款桌面音箱,銀、黑兩款可以搭配不同的桌面。銀色款適合搭配一些簡約辦公桌面,例如搭配Mac、超薄筆記本等等。黑色款則更適合像我這種游戲發燒友,希望搗鼓游戲設備,黑色大機箱、黑色大顯示器,再來套黑色外設,配上這個條形音箱還是挺帥的。
另外,筆者覺得這種黑紅色彩比較深的桌面裝備,要搭配一些木制產品才會顯得不那么單調。比如筆者搭配了木制顯示器支架、鍵盤手托,以及耳機支架,這樣就不是黑不溜秋的一堆了,起到一個簡單分割的作用。
音質方面,Teufel RocksterGo、Bamster兩款藍牙音箱筆者都實際體驗過,個人認為RocksterGo更適合播放一些勁爆一些的音樂,音箱中間的大發聲單元的確很有力。如果要觀影,個人還是推薦Bamster,立體聲效果更好,人聲表現很不錯,也能休閑時玩玩游戲,方向感和距離感雖然沒有電競耳機強,不過也是夠用。目前Teufel Bamster官方售價1198元,馬上要618了,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查了一下歷史價格,貌似優惠力度蠻大的。
天寫這篇微信并不是說我們要進軍玄學。相反,音頻這東西非常主觀,內容很難做。而且我和飄哥頂多算燒友(還是曾經的燒友,已經退燒兩三年了),并不是什么業內人士或者聲學教授,在資歷上也不夠權威。
但是我們的主業是臺式機,而購買臺式組裝機的用戶肯定要考慮音頻的問題,無論是用耳機還是音響,畢竟幾乎所有組裝機都不會像筆記本那樣自帶喇叭。
因此我們以后也會適當做些音頻設備的推薦,或者一些簡單的科普,幫助大家正確使用音頻設備。
當然由于我們在音頻這塊只是普通燒友,面向的也是小白群體,所以講的肯定比較淺,也請在座的老鳥們不要嫌棄,并加以指正。
相信在座有不少人是這樣想的:耳機這東西,我就是聽個響,路邊攤10塊的Beats就能用了,那些花上百、上千甚至上萬買耳機的人是不是有病呢……
講句實話,普通人完全沒必要買成千上萬元的耳機,那些也只有發燒友的耳朵和設備才能發揮出價值。但是花個一兩百,或者稍微再多點錢,買個還不錯的音頻體驗,還是值得的,至少比路邊攤強了太多。反而是現在的電腦,性能往往過剩,裝個1萬的主機玩LOL、守望先鋒,體驗和5000的主機可能沒什么區別。從主機的預算里面省點錢出來,改善一下鍵鼠、音頻的體驗,我覺得更加合理。
廢話不多說,進入正題。在買耳機前首先要清楚一件事,游戲耳機、潮牌耳機和高保真耳機(Hi-Fi)是不一樣的(為方便小白理解我姑且分為這三類)。
▌游戲耳機
賽睿、雷蛇、海盜船等傳統外設廠商推出的,大多是游戲耳機。游戲耳機是用來在游戲中聽音辨位的,對于FPS玩家來說這點至關重要。除此之外,高端游戲耳機往往還有5.1、7.1環繞聲,給你帶來立體感非常強烈的聲場,調音也會適當討好低頻,讓你在玩游戲或看電影的時候能有震撼的體驗(說的直白點,就是讓你聽得很爽)。但是“爽“并不等于”真實”,游戲耳機往往對音樂的還原度不高,而且聽音辨位僅僅對于FPS玩家比較有用,其他類型的游戲大多不需要通過聲音來定位。
▌潮牌耳機
Beats、魔聲、Skullcandy這些,多算是潮牌耳機。顧名思義,這些耳機往往外觀設計比較時尚酷炫,但音質通常比較一般(也有例外,比如Beats Pro、魔聲金渦輪這些高端貨)。作為時尚的裝飾品,潮牌耳機有它的價值,但用來聆聽音樂往往并不合適。
▌高保真耳機
第三類就是Hi-Fi耳機了。Hi-Fi的本意是對聲音做出真實的還原(High-Fidelity:高保真)。從本意上講只有監聽設備才能算真正的Hi-Fi,但是Hi-Fi這個詞現在都快被用爛了,凡是個聽感不錯的音樂耳機現在都能自稱Hi-Fi了,我姑且也就這么用吧。好的Hi-Fi耳機對音樂往往能有更真實,也更動聽的演繹。
不過,不同的Hi-Fi耳機結構不同,比如耳塞就分為入耳式和平頭塞:
入耳式長期佩戴比較舒適,也更加隔音,低音表現往往比平頭塞更好。缺點是會產生聽診器效應(即線材的晃動會影響聲音)。而且由于把耳朵堵上了,不僅聲音相對發悶,耳朵也會比較悶,很多人因為不習慣入耳式的佩戴而轉投平頭塞。
平頭塞由于是開放的設計,往往聲音比較通透,通常是清淡均衡的風格,佩戴不會產生聲壓和異物感,也不會發悶,并且幾乎沒有聽診器效應。缺點是不隔音,低頻往往好不到哪去,解析力有限,這也是為什么平頭塞只有中低端的產品,沒有高端。而長期佩戴較大的平頭塞會使耳朵比較難受。
頭戴式耳機同樣有不同種類,分為開放式、半開放式和封閉式:
封閉式耳機,顧名思義,就是單元外側不與外界相通的耳機,可以看到耳機外殼上沒有任何透氣孔。這種耳機往往采用皮制耳墊,戴上后發聲單元完全與外界隔絕。優點是隔音效果好,聲音清晰干凈,有包圍感,低音往往比較扎實。缺點是聲音普遍發悶不通透,聲場較小,長期聆聽會造成不適。
開放式耳機的單元和外界完全相通,外殼上會有大量透氣孔。這種耳機往往使用絨布或其他不隔音的材料來做耳墊。優點是聲音通透自然,聲場寬闊,佩戴也往往比較舒適。缺點是有漏音,聲音會受外界干擾。
半開放式耳機結合了兩者的優點,將單元部分有選擇地暴露于外,借此取得更好的聲音效果,但是半開放式耳機同樣不隔音。
此外耳機依照發聲單元的不同還有動鐵和動圈之分,頭戴式耳機中甚至還有非常高端的靜電耳機,它們的聲音特點也截然不同。市面上80%以上的耳機都是動圈耳機,由于本篇都是介紹比較便宜的耳機,應該不會涉及動鐵/靜電耳機,這里就先不細說了,感興趣可以自行百度。
簡單的科普就做到這里,咱們來列舉一些各價位不錯的耳機&音響,供大家參考。(這里只列舉我們聽過用過的產品,也許還有好產品我們沒有試聽過,這里暫不列舉)
100以下
森海塞爾MX170
這個森海的便宜塞子啊,高音甜、中音準、低音勁……好吧我瞎扯淡的
當年的森海MX80是個相當劃算的入門平頭塞,聲音能聽,三頻還算均衡,雖然高頻質量一般,低頻也比較糊,但最重要的是價格相當便宜。MX170是MX80的升級版,高頻和低頻的質量都比MX80要好一些。
潛39、潛79
貼吧“潛水專家”的DIY耳機,大概是最出名的DIY耳機了。潛39是平頭塞,潛79是入耳式。兩個都是相對清淡的耳塞,人聲不錯,性價比很高。缺點因為是DIY耳塞,品控不行,比較容易壞。
漫步者R19U
這個價位的音箱,基本上就是出個聲,音質不要抱任何期望,尤其是R10U、R18T這些低端貨,聲音實在不堪入耳。R19U相對來說還算能聽,采用USB接口,自帶聲卡,相比其他幾個漫步者小音箱,終于TM有低音了,功率4W。而且外觀也不算特別丑(相比其他漫步者),不講究的朋友可以湊合聽。
100-200元
森海塞爾MX365、MX375
MX170再升級就是MX365/375了,同樣是三頻均衡的平頭塞,聲音清淡,適合長時間聽。375比365稍大一點,并且365更清淡些。
AKG K315、Y15
AKG的入門好塞,優勢在于中頻和高頻,聽人聲還是不錯的,相比MX365更適合流行樂。
AKG K420
非常經典的頭戴式耳機,半開放設計,三頻均衡但張弛有力,解析力還不錯,聲音通透。這款的京東價格最低到過99,性價比非常高。
高斯PORTA PRO
一款更加經典的頭戴式耳機,開放式設計,低音非常給力,適合流行、搖滾樂,用來影音娛樂也很爽。缺點是解析力較弱,高頻表現一般。
JVC S500
素質、外形、做工都不錯,用在電腦上也是很合適的。三頻均衡,在低端頭戴式耳機中性價比非常高。不過不太適合大編制,更適合流行、ACG、小編制,需要比較長的煲機時間,換ES7耳套食用效果更佳
賽睿 西伯利亞V1
前面推薦了那么多音樂耳機,再推薦一款入門游戲耳機。能佩戴,能定位,價格合理,反正一般人對游戲耳機的要求它都能達到,用來玩CSGO還算合適。缺點是線的長度不好控制(默認太短,接了延長又太長),音樂表現不佳(由于低音一般,同樣不適合影音娛樂),并且不帶環繞音效(個人感覺這玩意也沒啥卵用……)。另外賽睿耳機務必從京東買,不然保修問題能煩死你。
JBL Pebbles
耳機的價格門檻比較低,而音箱這玩意,千元以下真是聽個響。所以同樣是聽個響,當然要找好看的啦!
。平心而論,小蝸牛的音質也就一般般,但是外觀真的相當漂亮,擺在桌上逼格也高,要知道這玩意可是拿過紅點設計大獎的……需要擔心的問題是線的長度比較短,對于機箱放在桌子底下的臺式機用戶來說不太方便。
200-600元
血色圍城
同樣是數年前的明星產品,比較偏向中高頻,低頻表現一般,仍然是人聲塞,樂器表現一般,不過聲場在入耳式中算是比較開闊的。聲音細膩甜美,適合小清新風格。
創新Live2
一款外形不錯的頭戴式耳機,封閉式設計,三頻較為均衡,低頻略肥,同價位素質相當高,并且隔音效果不錯。缺點是線材容易壞,而且帶著比較悶。
鐵三角FC707
非常典型的日式耳機,封閉式設計,女毒向,用來聽ACG日系女聲之類再合適不過了。難能可貴的是三頻還算均衡,并沒有完全不顧低音。
拜亞動力DTX910
對于PC用戶我是非常推薦這塊耳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好推+佩戴舒服,阻抗只有32歐,手機電腦都能隨便推。絨布耳墊戴起來非常舒服,長期聆聽也不會覺得難受。而且聲音素質也非常高,無論是聲場還是解析,都相當出色。它的聲音也很有特點,通透而空靈,有種飄飄的迷幻感。
600-1000元
森海塞爾ie60
這是一條很耐聽的中端耳塞,聲音比較偏中低頻,尤其是低頻部分,充滿動態與能量,比較適合男聲流行樂。
AKG K545
這款封閉式頭戴耳機真是什么都做得剛剛好。耳罩雖小,但剛剛好能完全罩住耳朵。外觀足夠好看,但精致而不浮夸。聲音也是張弛有度,三頻雖然均衡,卻足夠熱情而不至于無聊。低頻足夠有力但又不再下潛。實際上在我看來,這款耳機沒有什么明顯的短板,它把一切都做到足夠,又不再深入,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風格的耳機,用它準沒錯。
羅技G633
對于普通人能接受的游戲耳機,800這個價位應該是極限了。對于預算足夠多的玩家,我最推薦G633。首先耳罩就用了透氣網膜材質包裹海綿,不僅戴著舒服,長期打游戲也不會悶熱出汗。在其本職工作“定位”上,G633無論前方后方都很清晰準確。除此之外G633還帶RGB和DTS7.1環繞聲(雖然在我看來都沒啥卵用),麥克風還帶降噪。缺點是橫梁容易開膠,軟件設置有點麻煩,不夠人性化,而且音量滾輪阻尼比較松,容易誤觸。
惠威M200MKII
1000以下我聽過的音箱里,M200MKII大概是素質最好的了。這個箱子用料不錯,LM4766T運放+100W環牛,在700多的價位上還是很良心的。聲音有點偏暖,氛圍感很好,但低頻下潛不深。這是個比較雜食的箱子,最主要是夠用,畢竟售價在音箱里真算是便宜的。
好,我們就此打住,再往上加預算你就要開始發燒了。那么看完今天的音頻推薦,你找到自己需要的產品了沒?
千萬要記住,音頻是很主觀的東西,每個人的聽音觀都不同。實際上有些產品我個人覺得很差勁(比如舒爾SE系列),但論壇里同樣有人在推薦,也許我很討厭的聲音你反而很喜歡呢?如果拿不下主意,建議大家購買前去各大城市的實體耳機店試聽一下。
音頻這個東西,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最重要的是對味。一款耳機即便解析力再強,聲音風格你不喜歡還是沒用。
任何產品,包括PC也是如此。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你的。所以下次求購硬件的時候可別再問“哪款XX最好?”了喲,而是應該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需求,再去咨詢和選購。
最后,宣布一下上次阿米洛機械鍵盤的獲獎者:
恭喜這位小伙伴,請聯系我們并提供你想要的型號、顏色和軸體,我們會盡快發貨的喲~
直播
另外
19日下午4點-6點
我們會直播在STN快報
和屎蛋、大白、虛倉等小伙伴
一起玩守望先鋒哦!
屆時還會送出
66個守望先鋒序列號(價值198元)!
記得要來我們的bilibili直播間賞臉哦~
喜歡我們的推送別忘了點一個頂
向親朋好友推薦一下我們的文章
或者贊賞一下
我們下期再見啦!
腦機箱前置插入音響為什么沒有聲音,看圖打開這個就可以解決!(大部分是該音頻軟件設置問題,小部分是連接主板跳線沒插好或損壞。
1.打開控制面板-硬件和聲音。
2.打開Realtek高清晰音頻管理器。
3.右上角點擊設置
4.打鉤前面板插孔檢測
這幾步操作后再插入音響就有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