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網上雙十一做活動,為了方便上網課,客戶買了一臺據說是華碩的品牌主機剛好把家里閑置的24寸顯示器利用起來。與其說是品牌機,其實就是兼容機,用的是華碩的機箱,主板,這樣就稱之為華碩?我沒有任何貶低華碩這品牌的意思,我也是經常使用的,不過不玩這種套路。有點跑題了,請看下文。
她給我描述問題的時候,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攝像頭驅動程序的問題。這次學聰明了,有備無患,機智的我出門前還帶了一個攝像頭。現在的電腦攝像頭幾乎都是免驅動的,實際上還是有驅動的。我的思路是直接換個攝像頭測試下,一樣也是沒圖像的問題。進官網更新下攝像頭的驅動程序,不行更新下主板的usb的芯片組最新的驅動。嘗試了一通,攝像頭視頻還是黑屏模式。
查詢了下錯誤代碼,找到相關的解答,毫無作用。算了,要用絕招了。我的老粉應該都知道,遇事不決,裝系統[害羞]
可能你已經猜到了答案,通過修改系統也無效,看來我又一次自以為是。維修,就如同打一場官司,一個想法,一個舉證;一個否定,再來一個舉證,看結果,來檢驗每次是否可行,直到問題解決。試過的辦法不要多花時間了,馬上換下一個思路。這不,系統重新安裝,故障依舊,咋辦,顯然不服氣,這種小問題能難倒我嗎?
先換的win10系統,這次直接換的win7,郁悶的是,系統都進去了,鍵鼠全部失靈沒法標準,主板的usb驅動沒打上。因為客戶機器用的10代i3的處理器,這個平臺的幾乎都不支持安裝win7了,怪不得不能使用,犯難了,不是我裝的機器,不然給他換一個能支持win7系統的主板還是有很大希望解決的。她剛買的機器,我溝通了下,都有點犯難。我目前沒遇到過這種問題,感覺就是主板的兼容性的問題。又是第一回碰到,是不是覺得我總是發現新問題?也算十多年經驗的老師傅了,沒招了,還經常需要百度,頭條來查問題[害羞]
最后客戶說要和賣家溝通一下,怎么處理,后面再聯系我調試或者更換,兩個多小時的折騰,沒辦法了,給出解決方案要時間考慮,收了五十元上門服務費,又是一個郁悶的一天!
不久同學扔給我一臺舊筆記本電腦,讓我拆著玩,說是鍵盤進過水,開不了機了。
筆記本型號是聯想 G460,2010 年產的,配置是酷睿 i3+英偉達 Geforce 310M 獨顯+2G 內存+500G 硬盤。
我本想著修好了還能湊合用,筆記本外觀看著還行,打開一看,好家伙,鍵盤是伊拉克成色,缺鍵少帽。接上電源按開機鍵沒反應,充了一晚上電測了下電池依舊沒電,看來電池也掛了,已經沒有維修的價值了,直接扔掉也怪可惜了,下面就把它大卸八塊,看看哪些部件還有利用價值。
這種舊筆記本一般的拆解過程是先拆開底面(D)的電池和光驅,擰掉固定鍵盤的螺絲,然后拆開 C 面鍵盤,擰出鍵盤下面的螺絲,最后才能把 C 面和 D 面分開,估計他就是直接撬鍵盤,當然撬不下來了。
經過初步的拆解能夠得到硬盤、光驅、電池、內存條、內存等,比較有利用價值的是前三個。
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這塊 500GB 的硬盤,花十幾塊錢買一個 2.5 寸的移動硬盤盒,就能得到一塊移動硬盤。
買一個光驅 SATA 轉 USB 易驅線,就得到了一個外置光驅盒,在要讀光盤的時候還是非常有用的,畢竟現在的筆記本和臺式機基本都沒有光驅了。
這種大塊頭筆記本電池里面一般都是一些 18650 鋰電池,這塊電池的參數是 11.8V 48Wh,大概猜到里面是 6 節 18650,3 串 2 并,估算了下單節容量 2600mah 左右。
拆開后果然就得到了 6 節藍皮的 LG 電芯 18650 鋰電池,電池保護板上的主控芯片是一個加密的微處理器,沒法二次利用,只能把電池一節一節地拆下來。
用萬用表測了下,電池電壓分別是兩節各 2.6V,兩節各 1.1V,兩節各 0V。給 2.6V 的電池充了一晚上電,竟然充進去了 2200mah 左右的電量,經過放電測試也有 2000+mah 容量,沒想到用了十年竟然損耗這么低。另外 4 節就不太行了,1.1V 的那兩節接上充電器后先是被識別為 Ni-MH 鎳氫電池,充了一會電壓上去后正確識別為 Li-ion,放那充了一晚上電沒法顯示充進去多少電量,電池還特別燙,兩節 0V 的電池激活不了,算是徹底報廢了。
兩節好的電池可以買一個 18650 充電寶套件,就得到一個移動電源。
進一步拆解能得到主板上的各種小零件,大部分都沒啥利用價值。
GPU 是焊接在主板上的,CPU 能取下來,最精密的硬件竟淪落到最沒用的下場,或許可以打個孔當個鑰匙掛墜?
100Mbps 的無線網卡也是一個獨立的模塊。
買一個 miniPCIE 轉 PCIE 的轉接卡能把無線網卡裝到臺式機上,十年前的網卡性能孱弱,可以但沒必要。
對于我來說,這兩個小揚聲器倒是蠻有用的,4Ω 1.5W,試了下音量還可以,將來 DIY 藍牙小音箱或者便攜顯示屏的時候可以用上。
舊筆記本上最值錢的要數顯示屏了,這塊屏幕的參數為 14 英寸 1366x768 分辨率。
從背面可以看到屏幕的生產商是 IVO,查了下是昆山龍騰國產屏,上面有張保修貼,時間是 20151121,估計是后來換過。
看好液晶屏的型號買個驅動板就能當成顯示器用了,有的套件連亞克力外殼都給你配好了。
站內和 B 站有大量的顯示屏 DIY 的帖子,比如下面就是 B 站 UP 主@裝機日常 DIY 的副屏,我打算用樹莓派做一個智能家居的中控,用這塊屏幕來顯示,將來做出來了再過來分享。
拆筆記本屏幕還能收獲 30W 像素前置攝像頭一枚,CMOS 非常的小。
想要廢物利用的話買一根 USB 轉接線就能連電腦用了,還是可以但沒必要。
筆記本電腦的原裝電源質量不錯,體積也小巧,輸出 20V 3.25A。
還能收獲螺絲若干。
剩下一堆沒啥用的「尸體」。
以上拆的是一臺主板報廢了的筆記本電腦,如果你的舊筆記本電腦還能正常工作的話,還有更多實用的利用價值,比如 B 站 up 主@BIG 夢想工作室拿十年前的舊 Dell 筆記本改的全透明機身平板電腦。此外還可以把主板改成 NAS、軟路由,mini 小主機啊,或者折騰下 Linux 和黑蘋果系統也是不錯的。
如果是舊手機的話,可以把它肢解了裝裱起來,既不用擔心隱私,還能換一種方式陪伴你~
電子產品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今年的旗艦到了明年都會淪落到第二梯隊,更別說這些好多年前的舊筆記本了,硬件性能放現在都是不能看的,除了硬盤和顯示屏外,其他硬件都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有時候買根轉接線都比買成品貴了,本文只是提供了廢物利用的一個思路,感謝觀看~
本文經“什么值得買”社區作者@BigBubbleGum授權轉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片來源@全景視覺
文丨聚牛科技
華碩一款專門為日本打造的筆記本在網絡上火了,不是因為什么驚天動地的配置,也不是因為什么超高或超低的性價比,單純是因為它保留了一項被我們大家視為遠古時期才有的東西——光驅。今天我們要聊的東西跟光驅一樣古老,并且它并沒有怎么升級迭代,而是以原封不動的姿態陪伴了我們很多年,它就是筆記本電腦的攝像頭。
筆記本的攝像頭也曾擔負過人們溝通需求的重要使命。在智能手機沒有那么普及、移動網絡也相對沒這么好用的時候,坐在筆記本前或者支起為臺式電腦準備的攝像頭,打開QQ視頻聊天,幾乎是我們想看到對方的唯一手段。也許它有些模糊不清,調整角度也需要你擺出一些奇怪的姿勢,但是當你從視頻聊天中看到大學宿舍里抱著筆記本的女朋友的圖像時,一切都變得美好了。
要說攝像頭,還是要從我們當前的主要拍攝設備——手機開始說起。雖然像素不能代表真正的成像質量,但有一說一,現在手機產品對于拍照的重視確實是真的。在2020年的手機市場上,動輒上億像素的后置攝像頭已經不是什么新奇事,中端手機也只有配備個6400萬像素才好意思拿出來賣。而手機對于前攝也開始越來越重視,近幾年相信大家也聽過不少的slogan了,前置雙攝、偶像級美顏、幾千萬像素的攝像頭、柔光燈,能表現出對自拍重視的元素基本上都被廠商們加了進去。
2011年時,手機產品上前置攝像頭的像素水平最高也就是200萬,并且已經是主打自拍功能的了。也就是說,當時的手機上主要用于溝通的前置攝像頭水平仍與與筆記本仍然旗鼓相當。筆者翻了翻2011年時大家提出的問題,彼時的消費者還在疑惑著“為什么手機前置攝像頭的像素普遍不高”,大家的回答主要是受限于網絡帶寬和成本,當時的前置攝像頭主要為了滿足最基本的溝通需求。換句話說,能看到你是誰和在干什么就挺好了,這正好是筆記本攝像頭給大家一直以來的印象。
時至今日,移動PC的發展雖然沒有追趕上摩爾定律的腳步,常被玩家們吐槽著“擠牙膏”,但經過了時間的迭代,計算能力已經與以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了,但筆記本電腦的前置像素卻停滯不前,保持初心到了現在。
筆者打開京東平臺搜索筆記本電腦,按照價格排序,在時下售價在3萬元左右的筆記本電腦產品中隨機點開了幾臺查看詳情。這些性能強大、外觀出眾的產品在規格列表中偶爾甚至能夠找到關于有無光驅的說明,但卻很多都找不到有關前置攝像頭的參數。
而在列表中有顯示的,多半在網絡攝像頭項目上,只顯示“有攝像頭”。只有極少數比較“實誠”的產品,真的把720P的分辨率和100萬像素的參數寫了出來。
?
相對于攝像頭720P的分辨率,筆者卻很難在1000元以上的筆記本電腦中找到相匹配的屏幕,而720P的屏幕也很難在百元手機中找到了,這些能“充分”顯示其朦朧美感的顯示設備已經被時代淘汰。時下售價在3萬元左右的筆記本電腦應該可以算是比較高檔的了,它們基本代表著市面上較高的性能和設計水平,但還都不可避免的用著過時的攝像頭設備。
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春節假期過后,老師們和本該開學的孩子們被迫成為了主播和直播觀眾。雖然也出現了一些老師全程靜音自己、抽煙被封號等奇聞,但調侃歸調侃,大家還是普遍感恩著網絡與電子設備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對于大部分學生黨,最近在網絡上提問最多的就是有關上網課時老師是否可以看到自己了。此前坊間流傳著各個平臺上,老師有權限開啟學生攝像頭的傳言,畢竟開小差突然被自家攝像頭出賣是誰都不敢想的,孩子們可能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了父母以外的高新技術對自己隱私的威脅。
為此,一部分平臺還特意出來進行了辟謠,告訴大家在使用這些平臺時,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遠程開啟或者控制對方的攝像頭,當然前提是你一定要選擇比較正規的平臺。
身處這個時代的人們不用多講,多多少少有些隱私恐慌。 在美國前中情局特工斯諾登曝光了美國“棱鏡”監控丑聞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保護個人隱私的重要性。2016年,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傳了一張慶祝Instagram月度用戶數量達到5億的照片,眼尖的大兄弟們就發現了小扎老板也是怕隱私泄露的,他將筆記本上的攝像頭和麥克風都貼了起來。要知道這些互聯網大佬正是被天天吐槽泄露他人個人隱私的“萬惡之源”。
在這個人們紛紛用膠帶之類的東西把電腦攝像頭遮起來的時代,大家都得了被迫害妄想癥嗎?還真不是。曾經有外國友人做過一系列的實驗,為了模仿一個受害者,他在筆記本電腦背后的墻上留下了這張貼紙,上面寫著一條令人毛骨悚然的信息ICU(我正看著你)。
然后他們使用了MS17-10——被稱為“永恒藍”的網絡攻擊工具開始了實驗。(MS17-10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開發,并于2017年在網上被泄露出去。)
攻擊者加載漏洞,包括有效負載、設置參數和啟動攻擊。只需要幾分鐘,他就進入“受害者”的電腦,從麥克風錄制音頻,開始視頻聊天,拍一張快照……幾乎無所不能。
斯諾登最具爭議的話是這么說的:“我坐在辦公桌前(可以)竊聽任何人,從你或你的會計師,到聯邦法官,甚至是總統,只要我有你的電郵地址。”而防止這一切的最徹底的方式,自然是物理隔絕。比起隱私安全,筆記本攝像頭的能不能用就不算什么了,畢竟我們還有很多可以用來拍攝的電子設備。
放眼望去,琳瑯滿目的筆記本電腦中,幾乎找不到沒有攝像頭的型號,他們絕大多數仍然被設計在了我們熟悉的屏幕正上方。可能為筆記本安裝上一顆攝像頭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但老實說,筆記本電腦行業并非都在蒙眼前行,考慮到大家對于隱私和窄邊框的需求,誕生了不同的解決方案。比如華為MateBook X Pro的彈出式攝像頭,或者ThinkPad等品牌推出的可以手動遮擋攝像頭的方案。
既然這樣得不償失,要不要干掉這顆“雞肋”的攝像頭呢?你還別說,已經有一些機型在這么干了,比如華碩a豆和華碩玲瓏兩款筆記本。它們的評測中往往有這么一句“遺憾的是,這款筆記本沒有攝像頭”。筆記本在去掉攝像頭后,屏幕確實可以更容易地收窄,但由于筆記本屏幕底部往往都有很大一塊電路板,手機的COF/COG工藝也不便應用到筆記本上,對于降低下巴高度的作用不大。
其實消費者呼吁閹割的主要想法還是在閹割掉攝像頭后,筆記本的價格能夠同步便宜一點,或者不能便宜的情況下,把其他地方增強一些找補回來也行。如果做不到減少成本或者好鋼用到刀刃上,那么其實閹割也算是一種失敗。
巧合的是,筆記本攝像頭就是這樣一類奇葩的存在。閹割掉攝像頭相比我們開頭提到的光驅,意義相差甚遠。在前些年筆記本廠商決定縮減掉光驅時,除去成本的減少,還讓筆記本的內部空間布局更加科學,筆記本產品也肉眼可見的集體變薄了許多。
但閹割掉攝像頭以后,雖然可以為廠商省去幾十塊錢的成本,卻再難帶來其他的改變,相反還可能減少自家產品的競爭力。在筆記本動輒大幾千塊的售價面前,省下的幾十塊錢微不足道,萬一消費者哪天想要了,或者考慮到未雨綢繆不敢購買閹割了攝像頭的產品,就得不償失了。從廠商的角度來講,如果良心上過得去,相比起閹割攝像頭的操作,縮水內部電路、縮水散熱等發生在機器內部的一系列操作,消費者更加難以察覺,并且更容易“接受”一些。
當時代變遷,曾經溝通利器,也會變得無人問津,變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前進阻礙。隨著消費者對于筆記本攝像頭成像質量的關注減少,廠商們也逐漸將其列進了“無所謂”的名單當中,就這樣筆記本攝像頭在“無所謂”的惡性循環中停止了發展腳步。相較來講,不論是上述敢用主動減少競爭力的兩款去掉攝像頭的筆記本電腦產品,還是可以彈出式攝像頭、可以手動遮擋攝像頭的產品都是筆者更加愿意看到的,也許這些正是筆記本電腦攝像頭變革的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