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鼠標(按鍵是彈性銅片+銀觸點):有聲鼠標是因為鼠標內部的彈片結構設計,當點擊動作發生時,相互接觸的彈片就會發出“嗒嗒”的聲音,很容易影響到身邊其它人們的正常工作與學習。用于追求手感并且環境沒那么嚴格要求的人,而且也是使用最多的鼠標。
無聲(靜音)鼠標:無聲鼠按鍵無聲的原理,則是改變傳統有聲鼠標內部的彈片設計,通過紅外線感應按鍵動作,當按下鼠標按鍵,紅外線被隔斷,回饋此信息至微程序控制器,這一過程中完全在悄無聲息中進行,不會產生普通有聲鼠標發出的"嗒嗒"聲,鼠標按鍵聲自此從耳邊消失。靜音鼠標按鍵動作時沒有聲音,不干擾同事,不影響家人,在性能方面也擁有極高的分辨率,表現出很高的精確性和穩定性。
現在的鼠標除了越來越光污染,還設計得越來越吃灰。ヾ(。 ̄□ ̄)?゜゜゜
求點贊,求關注
設的流行趨勢是個圈。在滿大街都是各種稀奇古怪的機械結構時,用戶呼喚的是更便宜、更輕巧的鍵盤;在薄膜鍵盤應聲占領整個市場后,用戶呼喚的是手感更好、更耐用的鍵盤;等到機械結構重新回到市場后,大家又開始懷念薄膜鍵盤的安靜和柔軟。
好在我們活在一個制造業已經發達得多的時代,「靜音外設」的需求也和其他的小眾要求一樣,從過去的替代性滿足,進化到了針對性滿足。鍵盤鼠標的「靜音」不用再和差勁的體驗劃上等號。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簡單聊聊靜音外設。
如果你住在集體宿舍,時不時去圖書館用功,或是在辦公室工作,被眉頭緊鎖的同事包圍,你可能就經受過使用鍵鼠時來自身邊人滿懷殺意的注目禮(或者你就是那個眼里帶刀的人)。在安靜的場所中,鼠標、鍵盤敲擊時清脆的聲音往往有極強的穿透力,不說到底能讓多少人真的分心,光是那個齊刷刷的目光就足夠讓人羞進地底了。想要消除這些聲音,首先要弄清楚這些聲音是從何而來。
眾所周知,聲音來自振動,物體間的碰撞可以產生振動,而我們目前使用的鼠標和鍵盤,大部分的觸發原理還是依靠物理結構的通斷,機械鍵盤和機械微動鼠標尤為典型。然而,即便沒有采用機械開關,市面上的光軸、靜電容、乃至薄膜鍵盤還是可以十分吵鬧。這其實就說明了,雖然大部分機械開關觸發音很大,但它絕對不是唯一的聲音來源。
我用一個機械鍵盤軸體來舉例子。
當我按下一個按鍵,我的手指接觸的是鍵帽,鍵帽推動軸心,軸心下壓彈簧,軸心上的小腳壓迫動片,動靜片接觸,軸體觸發。松開手指,彈簧推動軸心上移,彈片回彈,軸心上到頂部打到軸蓋,軸體完全復位。
在這個過程中,鍵帽可以跟隨軸心發生晃動,軸體的觸底和觸頂都會打到軸殼;彈簧和彈片的活動都會產生聲音,比如茶軸的段落感來自彎曲的軸心小腳,它在刮過彈片時也會讓彈片產生突然的落差而發聲;再極端一點,你熟悉的青軸直接把軸心截斷,在活動過程中軸心的下半部分突然下彈,發出青軸特有的「咔」聲。此外,量產鍵盤采用的定位板大多是金屬材質,軸體產生的振動會帶動定位板的振動,在鍵盤的空腔中產生額外的回響。這就是為什么你買的那些據說「無聲」的紅軸和黑軸鍵盤敲起來還是會讓室友拎起棒球棍。
常見鼠標的觸發結構是微動。如果你的鼠標按鍵比較緊實,外殼沒什么大的松動,那么幾乎可以說鼠標的聲音就是微動觸發和復位的聲音。所以鼠標的靜音在理論上是比(機械)鍵盤要簡單的:微動做到靜音,鼠標就能靜音。
拆開上蓋的機械微動內部結構
微動的觸發原理和機械軸體很類似,按下鼠標按鍵,按鍵柱壓迫微動上的小推桿,它推動下方的彈片,直至發生變形,彈片向下擺動。按鼠標時的「喀——噠」兩聲其實就是彈片受壓變形碰撞和復位的彈響。那么類似地,想要這種機械結構達成靜音效果,就需要微動在按動時盡可能消除彈響的聲音。
上一節中我們已經說過,機械碰撞一定會產生振動,那么這些開關工作時的聲響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這「靜音」從何而來呢?
以我的房間為例,在開著電腦日常工作時,房間的噪聲大約在 40dB 左右,但頻率的分布較為平均,并沒有突出的頻段。在敲擊常見的機械鍵盤軸體(不是青軸)時,分貝數大約提升至 50dB,頻率大概集中在 1k-8kHz;鼠標微動的這兩個數值則分別是 55dB 和 4k-16kHz。作為對比,響指的分貝數大約是 80dB,頻率集中在 2k-8kHz。
上圖從左到右依次為房間底噪、普通鼠標點擊、普通鍵盤敲擊。從分貝數就可以看出,對于人耳來說,這樣的聲音在強度上稱不上「吵」。問題在于,它們的聲音和房間的噪聲相比,過于尖銳和集中,讓人不得不順著聲音的方向調整注意力——這是經過千萬年進化寫進基因用來規避危險的好方法,躲都躲不過。所以,靜音外設的目標,主要就是以下三點中的任意幾點:
如何才能達成這些目標呢?這就要牽扯到鍵盤和鼠標的觸發結構了。
在量產外設還處于莽荒狀態時,不說靜音,甚至「消噪」都不算大眾需求。在薄膜鍵盤普及之前,計算機使用者的選擇屈指可數;而在普及之后,機械鍵盤的使用者往往追求的就是薄膜鍵盤上丟失的聲響和特殊手感。畢竟薄膜鍵盤的硅膠材料和薄膜電路結構具有先天優勢,只要做工、用料和設計上稍稍用心就能避免幾乎所有雜聲(雖然它們很多都沒這么干)。靜電容鍵盤也是類似,由于提供手感的結構是膠碗,且觸發過程中沒有物理結構的接觸,它同樣只需要在機身結構上做文章就能解決問題。我在 機械鍵盤選購指南 和 破解靜電容鍵盤迷思 兩篇文章中對觸發結構有一些解釋。
那么,問題就落在了機械鍵盤上。想讓機械鍵盤靜音,就需要作為觸發結構和主要發聲位置的軸體達到「靜音」的水平。
2015 年,Cherry 參考此前的諸多靜音軸體(比如類 Alps 軸體結構的 Matias Quiet Linear,來自目前唯一在售的量產類 Alps 軸體鍵盤廠商 Matias),發布了 Cherry MX Silent,也就是靜音紅軸。這款軸體的發布激起了更多軸廠的興趣,它們紛紛開始研發自己的靜音軸體。
我拆解兩顆帶有靜音設計的 TTC 軸體作為示例:
月白軸(上)軸心未做靜音處理,軸底有緩沖;靜音茶軸軸心有處理。
圖中上方軸體為 TTC 月白軸,下方為 TTC 靜音茶軸。靜音軸體的基本思路就是這兩個軸體的綜合:在有機械碰撞的部分添加緩沖材料,比如硅膠。
Cherry 靜音紅軸的靜音思路是將硅膠放在軸心滑軌的上下兩個端點。在軸體活動時,這兩處會和軸體的上下蓋發生碰撞,因此直接在這里增加緩沖,就可以減少噪音。佳達隆、凱華兩家軸廠也采用的是這個思路。我手里的 TTC 是在軸心的中間加上一個緩沖墊,同時在軸底也增加了一塊硅膠墊,軸心觸底和觸頂也能得到緩沖。兩種設計本質上沒有好壞之分,都能達成靜音效果。
TTC 靜音茶軸軸底緩沖墊(白色)
如果說有什么不同的話,Cherry 的靜音軸體有近些年的通?。簭椈梢糁?、手感沙澀。如果遇到鍵盤本身殼體空腔較多,可能噪音還是比較大,而且只有線性軸可選。國產的凱華、TTC 和佳達隆相比之下體驗就好上不少,它們也提供了不同的手感選擇。
而到鼠標這邊,情況又和機械軸體不太相同。
現有的微動結構決定了,要想讓機械微動靜音,就需要把「彈片」的聲音降到最低。出于成本考慮,微動的生產廠商不可能為了達到靜音效果專門設計類似光軸的光學微動(事實上,即使是能夠自行研發微動的鼠標廠商如富勒、雷蛇、雙飛燕等,為了維持機械微動的手感以留住更多用戶,也不會在光微動中完全放棄「彈片」)。所以它必須兼容現有的三針腳微動的標準,即在按下時,前中兩腳接通,松解時,前中兩腳斷開。但很顯然,在現有的三針腳微動結構上沒辦法做靜音操作。
如果你仔細觀察了上面微動的結構圖就會發現,三針腳微動的第三根針腳其實并不參與觸發。因此,市面常見的靜音微動的原型其實是兩腳的方形微動,它的結構更利于降低聲音,也可以和采用了三針腳微動的電路板兼容,降低開發成本。
組件更加簡單,下圖為彈片,注意邊緣的弧度
我破拆了一顆市面上評價較好的凱華靜音微動。這種方形靜音微動的內部結構更加簡單——既然你要接通前兩個針腳,那用一塊鐵片連通他們就好了。按鈕推動推桿,推桿壓迫下方邊緣翹起的圓形彈片,按下時彈片中心下壓,接觸觸點,連通兩針腳,按鍵觸發——就像是你去玩一個底被壓彎了的鐵托盤,每壓一次它就「哐啷」響一聲。靜音微動就是靠這個極小的金屬盤觸發。
這樣的結構最大化地減小了彈片的運動范圍,有一點蝶式鍵盤觸發的靈魂(但是比那個結構安靜得多)。在方形微動這么狹窄的封裝中,彈片尺寸也十分小巧,如果選用較軟較薄的彈片,整體音量可以降得非常弱。當然這樣做也自然有它的缺陷,下一節會提到。
那么最重要的,采用了這些靜音結構的外設,能安靜到什么程度呢?
就靜音效果而言,在我的實測中,靜音鼠標和靜音機械鍵盤的表現類似,在極近距離(收音設備與外設緊貼)下,開關觸發時,噪聲強度從 40dB 提升至 43dB,在相隔超過 50cm 之后,分貝值就不再上升,噪聲頻譜上也看不到明顯的變化。
如果你去各個網上商城隨便搜搜「靜音鼠標」「靜音鍵盤」就會發現,「靜音」已經被商家當成一個引流詞,甚至有些離譜的便宜鍵盤,把「仿青軸手感」和「靜音」標在一起。如果因為這些誤導宣傳遭受了室友的打狗棒法,絕對是有苦難言。
那么,怎么樣才能買到像樣的靜音外設呢?
如果你真的舍不得自己手里外設的手感,或是從一開始就打算弄一套靜音外設,我在這里推薦一些型號,可以作為參考。你也可以按照挑選的原則自行篩查。
??? 靜音機械鍵盤和靜音鼠標的手感都會與常規鍵盤有所不同,相當于用手感換音量,無論是觸感還是聲音的點擊反饋都會變弱,一部分人可能難以習慣,鼠標尤為明顯,購買時請自行權衡。
鼠標的挑選原則十分簡單:如果你拿不準自己相中的型號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靜音鼠標,直接搜索「型號 + 拆解」或者「型號 + 微動」。只有采用了方形靜音微動的鼠標才是你想要的「靜音鼠標」,其他的要么是掛羊頭賣狗肉,要么是選了綿軟差勁、但是不夠靜音的微動,靠關鍵詞準備忽悠一波。
由于靜音鼠標的主要陣地是辦公,所以基本都沒有搭載游戲級引擎。玩玩休閑游戲摸魚還可以,如果要認真打競技游戲,尤其是 FPS,最好還是采用改造的方法。
其實對手長的兼容性很不錯,實際握感比觀感大一些。
羅技的 M590 是 M585 的親兄弟,兩款鼠標的差別就是一個用了普通微動,一個用了靜音微動。支持兩臺設備切換,優聯 2.4G 與藍牙雙模,支持羅技 Flow 跨屏,帶側鍵而且搭載了四向滾輪,基本上你能在辦公中用得上的功能它都搭載了。我自己選擇的靜音鼠標就是這個型號,有一點人體工學的弧度,標稱續航一節五號堿性電池可以能用 24 個月。除了滾輪的手感比較松垮——其實瀏覽文件的時候也不算什么大毛病——別的基本沒什么問題,作為一個辦公鼠標它算是齊活了。羅技的靜音鼠標有不少型號可以選擇,比如 M330 等經典型號。羅技的鼠標在詳情里有單獨標注「靜音」的都可以,主要是功能強弱和設計上有點差別。
采用藍牙與 2.4G 無線雙模配置以及凱華的靜音微動,小米的這款雙模靜音鼠標在 69 元的價位可能不算特別吸引人,但它在線下就能輕松買到——無需等待是它最大的優勢,買完直接順手扔在辦公室,一氣呵成。需要注意的是,小米鼠標幾乎每個型號都有非靜音版和靜音版,購買前需要認清版本。但是我并不推薦便攜鼠標系列的靜音版,原因很簡單,長時間使用扁平的鼠標對手掌和手腕不太友好,出于同樣的原因,除非經常出差或外帶,我也不推薦購買羅技的 Pebble。
如果你對機械鍵盤沒什么硬性要求——比如不打游戲,或者預算有限,不要猶豫,直接買薄膜鍵盤。如果你的預算充足,同時對游戲有一些要求,也可以購買靜電容鍵盤。硅膠作為手感結構的這兩個品類在靜音這方面可以說有先天優勢,但在挑選時同樣要上心。
關于靜電容鍵盤,我在 這篇文章 中已經有過詳細的介紹,這里只說購買建議。如果你的預算非常充裕,而且希望嘗試頂級靜電容鍵盤,直接購買 Realforce 的靜音版或聯名版,如果能接受 HHKB 布局,也可以購買 HHKB Type-S 版本。只有這些版本是帶有靜音圈的,普通版推桿與鍵帽晃動的聲音并不算小,空格的空腔音也比較明顯。如果預算不太充裕,可以選擇 Niz,全系標配靜音圈,只是手感偏軟。
至于薄膜鍵盤,挑選時盡可能選擇剪刀腳結構(比如我在 這篇文章 中提到的微軟 Sculpt)或者較矮鍵帽的火山口結構(比如我在 這篇文章 中提到的聯想 SK8825),這些結構基本能保證在輕輕敲擊時提供一個較低的音量。鍵帽越高越容易不穩定,產生碰撞和晃動雜音的可能越高。比較離譜的是有一些宣稱自己是「電競仿青軸」的薄膜鍵盤也會在名稱里加上「靜音」兩個字,購買時要睜大眼睛。
到了機械鍵盤這邊,你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購買一把搭載了靜音軸體的鍵盤,一種是購買一把支持軸體熱插拔的鍵盤,然后選擇靜音軸體自行更換。
支持熱插拔的鍵盤已經很多了,大家大同小異,你可以根據喜好購買一把支持「軸座熱插拔」的機械鍵盤。之所以強調「軸座」是因為一部分廠商使用的是套筒熱插拔,這種熱插拔對軸體的軸腳粗細有要求。不少國產廠商都有比較優質的熱插拔鍵盤,比如腹靈、AKKO、Keydous、達爾優等,大部分配置拉滿,出廠配備夾心棉與底部消音墊,和靜音軸體配合更好;國際品牌中羅技也有支持熱插拔的鍵盤,只是單價較高。
如果你不愿意嘗試熱插拔軸體,也可以購買出廠預裝靜音軸的鍵盤。
AKKO 3098B/N 的部分配色出廠搭載了 TTC 的靜音紅軸 V3,鍵盤支持有線、2.4G 以及藍牙三模切換,并且支持軸體熱插拔。鍵盤配置了夾心墊和底部消音墊。我自己有一把這個鍵盤,拿來當試軸器用。
悅米機械鍵盤 Pro 靜音版出廠搭載 TTC 靜音紅軸,這把鍵盤的特點是經常打折,而且是鋁制 CNC 外殼,在打折時性價比極高。缺點是供貨不穩定,時常缺貨。
此外,IKBC、IQUNIX、杜伽以及老牌的 Leopold、Filco 等經常采用櫻桃軸的廠商也有搭載 Cherry 靜音紅軸(粉軸)的鍵盤出售,但櫻桃靜音紅軸的實際體驗比較一般,如果不是真的很喜歡或者真的很便宜,不推薦作為首選購買。
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套外設不想更換,或者靜音鼠標的性能沒辦法滿足游戲需求,那你可能需要試試給自己現在的外設裝備來個改造。
具體的教程我就不談了,鼠標和鍵盤的拆解、微動和軸體的更換、電烙鐵的使用等等都有詳細的視頻教程,可以在 B 站自行搜索。我主要來講講你可能需要的配件。
如果你平常打的游戲對傳感器的要求比較高,或者你已經習慣了自己手里的鼠標模具,而且有對靜音有比較高的需求,不妨試試自行更換微動。
??? 靜音微動由于彈片的性質和對音量的平衡要求,手感會非常綿軟,點擊確認感會大打折扣。
市面上售賣的靜音微動中,普遍評價比較好的就是凱華的靜音微動,也就是我在上文中破拆的紅點方形微動。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更便宜的品牌可選,但大體上手感都不會更加優秀。在購買前最好查一下自己手上的鼠標所用的微動型號以及尺寸,看看是否有人出過該型號更換微動的教程或視頻。比如羅技的游戲鼠標由于采用微動主動張力系統,拆解上可能更為復雜。少數型號可能出現微動高度不兼容的情況。
凱華靜音微動(紅點),注意與凱華紅點微動(GM 4.0,非靜音)區分
值得一提的是,ROG 這樣具有微動熱插拔功能的鼠標并不能兼容方形微動,兩者雖然針腳定義通用,但寬度尺寸上還是差別很大的。所以如果你打算購買鼠標自行更換微動,還是選擇原生焊接機械微動的型號比較合適,就別想著靠熱插拔省事兒了——除非你自己焊接熱插拔銅雞眼,那就是更大的工程了。
同樣地,如果想達到最好的靜音效果,方法就一個:換軸。目前市售的不少鍵盤其實都配備了熱插拔功能。如果你正好有把熱插拔鍵盤,買好靜音軸體,十五分鐘你就能把機械鍵盤搞成靜音版;如果是焊接軸……那就練練手活吧。
目前市售的軸體中,靜音效果和手感平衡比較好的,是凱華和 TTC(正牌科電)出品的軸體。
TTC 目前售賣的靜音軸體有 TTC 靜音茶軸 V2 Pro,TTC 紅靜軸(靜音紅 V3),TTC 白靜軸(靜音月白)。
三種軸體分別對應了茶軸(段落軸)、紅軸(線性軸)以及 HP 軸(提前大段落軸)三種常見手感,整體靜音效果不錯,手感表現也比較穩定。此外還有全透明線性手感的冰靜軸可供選擇。TTC 靜音軸體均價大約在每顆 2.2~4 元左右。閑魚可能有批發或二手出售,可以酌情考慮。
凱華目前售賣的靜音軸體主要是凱華 Silent BOX Red(靜音粉軸)、Silent BOX Brown(靜音茶軸)以及凱華 Master BOX 煎蛋軸。
其中,粉軸和煎蛋軸都是線性軸,茶軸是段落軸。凱華靜音粉軸在閑魚有熱插拔拆機二手可選。全新價格均為約 4 元/顆。
其他軸廠的軸體中也有靜音效果不錯的,比如高特的靜音白、灰、黃軸,均價在 1 元左右,但品控略差且需要注意是否軸腳帶套筒/支持軸座熱插拔;佳達隆出品的有靜音版白、紅、黑、茶軸,靜音效果不算特別強但比常規軸體?。贿€有 Boba、Zilent、Aliaz 等定制軸體。
在改造過程中,你可能會搜索到下圖所示的「靜音墊圈」,這種東西更大的作用是套在鍵帽上縮短鍵程,對減小聲音并沒有什么作用,充其量是降低音調,不推薦購買。
此外,還有一些在鍵盤底部填充的「靜音棉」以及夾在 PCB 板和定位板之間的「消音墊」。如果你要換軸的話,可以嘗試這些東西,但它們并不能讓你有聲的鍵盤靜音。這些消音設備的目的是填充鍵盤空腔,減少共鳴與回響,可以讓有聲的軸體聲音更干凈,靜音的軸體更安靜??扇绻愕逆I盤本身聲音巨大,只想靠塞底棉讓它變靜音,基本是不可能的。
以上就是關于靜音外設的介紹和分享了。希望你在寢室和辦公室能少受一些身邊人的注視。
如果你用過好用的靜音外設,或者對外設挑選有自己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參與討論。
平時我們在使用Win7系統的臺式機電腦打游戲,或者是用筆記本電腦看綜藝娛樂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開著電腦的聲音,以方便聊天軟件收到新消息后能夠及時的提醒我們。
而開著電腦的聲音后,我們在操作鼠標時,系統經常會發出一些聲音,雖然這種效果很好,但是如果你是在別人休息后使用電腦的話,這種聲音無疑是打擾別人休息的噪音。那么此時我們應該怎么將鼠標的點擊聲進行關閉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步,點擊電腦左下角的【開始菜單】,接著在彈出的列表中,選擇【控制面板】選項。
第二步,進入到電腦的控制面板當中后,我們在界面中找到【硬件和聲音】選項,并點擊進入。
第三步,進入到電腦的硬件和聲音設置界面后,我們在界面的右側找到【聲音】下方的【更改系統聲音】選項,并點擊打開。
第四步,此時系統就會彈出【聲音】的設置窗口,在此窗口下方的【程序事件】選項中,我們找到【啟動導航】選項,并點擊選擇。
第五步,此時我們在窗口的左下角,可以看到【聲音】下方所設置的聲音為【Windows導航開始】的聲音,點擊此聲音,然后在其彈出的一系列選項中,選擇【無】選項。
第六步,接著點擊窗口右下角的【應用】按鈕,然后再點擊【確定】按鈕即可。此時電腦單擊鼠標時所發出的系統聲音就被成功的關閉了。
以上呢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關于Win7電腦鼠標點擊聲的關閉方法了,不管你是想要開啟點擊鼠標時的系統聲音,還是關閉它,都可以跟著本文進行設置,這樣一來,不僅日常操作起來更加個性化,還可以在別人休息時使用電腦更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