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徠卡在產品線的整體布局上,一直都有著清晰且精準的定位,比起大部分消費級數碼攝影產品,徠卡的產品從來都不是采用激進的策略。在拿到徠卡SL3在上手體驗了過后,有一個很強烈的感受,那就是全面的升級,6000萬像素的傳感器,以及8K的視頻拍攝功能,在同級的產品線里,可以說是穩扎穩打,還挺能打的。
規格參數
圖像處理器: Maestro IV 處理器
感光元件:6000萬像素COMS背照式傳感器
鏡頭卡口:L卡口
IS0: 50-100000
自動對焦:相位檢測(PDAF)、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對比度檢測AF)、(對象檢測AF)
視頻: FHD、4k、C4k、8K、MP4+MOV、h265、ProRes(1080p)
接口: HDMI2.1 USB-A、USB-C(可供電)、3.5mm音頻輸入、輸出接口、時間碼接口
圖像穩定:5軸防抖(IBIS)
存儲器: CF Express USB-B;SD UHS II
顯示屏: 3.2英寸LED (230萬)可翻折觸摸屏
電池容量:2200mAh
重量:約768g
肅穆的外觀下,費心的操控界面設計
徠卡SL3相較于上一代SL2產品的發布,間隔了5年之久,這五年對于影像系統來講,各方面的技術更新是非常巨大的。徠卡SL3的外觀設計上,外型的變化非常的微妙,例如翻轉屏的加入,肯定對于攝像錄制和一些特殊場景的拍攝來看,是非常有必要的設計,但在同類型的機器里比較,卻很難說是非常大的亮點。
SL3的機身頂部沒有任何的操控圖標設計,極為簡潔
個人最喜歡的設計,是在于極少的按鍵布局,以及隱藏式的旋鈕和按鍵圖標。對于不熟悉產品的人,或許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掌握它,但反而在一段時間的操控體驗后,會感覺到即使是沒有了明顯的圖標提示,通過主屏及肩屏的輔助,能很好的控制所有的拍攝操作。也因為隱藏了那些繁瑣的圖標后,在機身上給人的感覺,更整體和端莊。這種肅穆的外觀,像是高級的西裝面料上,往往會減少很多沒有必要的元素,只凸顯機身的黑色涂裝,清晰的人造皮革紋理,以及鎂鋁合金材質。
手柄的設計上,握持的感覺很飽滿。整體768克的重量比SL2機型也略微的減少了70克的重量。但整體的手持感,還是很敦實,一如既往的軍工品質。
觸摸屏的交互設計,徠卡上花了超過2年的時間來打磨,使用下來,非常喜歡這種極簡的設計風格,通過圖標可以很快速的找到各種參數控制位置,并且一級和二級菜單的跳轉也設計得很巧妙。例如本次徠卡強化了分辨率及拍攝格式上的多種切換設置,在拍攝時,可以非常快捷的切換6000萬、3600萬和1800萬三種分辨率,支持DNG和JPG格式的多種儲存模式。其實對于工作和生活紀錄的拍攝用途切換,能快捷操控分辨率的切換是一個很實際的需求。
當然,徠卡SL3還有很多滿足個性化的定制需求,配備了FN按鈕及其他控制按鍵的自定義選項,也給攝影的操控體驗帶來了更多便利。
6000萬像素下的徠卡色彩是否打折
徠卡SL3本次的核心部件升級,采用的是MAESTRO IV圖像處理器,這款處理器的特性在于,噪點特性的優化,高速信號的處理以及徠卡獨特的色彩科學優化。比起6000萬像素的感光元件升級,我個人更為看重的是升級后的色彩品質和噪點控制,以及電子取景器的色彩還原效果。
高反差高感光度狀態下,噪點控制突出
相信選擇購入徠卡SL3相機的群體,一定是側重在工作用途及視頻的全面性,所謂的工作用途,其核心也就是商業攝影中對于色彩和畫質的細節體現。在高反差的強光對比下,SL3在暗部的降噪控制其實是不錯的,在6000萬像素下,即使在接近全黑的環境里,噪點控制在實際測試中,開到ISO12500下,表現都比較可靠,到達ISO 25000后會有明顯的偽色,雖然這款SL3支持的感光度范圍能達到ISO 100000,但實際使用畢竟是極少數的情況下才有需求。
徠卡SL3的取景器采用的是576萬像素支持60fps或者120fps刷新率,取景器的色彩表現和原片非常一致,支持高刷的情況下延遲感并不強烈,但習慣了光學取景器的我,對連拍時的黑屏效果還是感覺很受影響,幾乎很難通過電子取景器去實時的觀察連拍取景,完全憑感覺去抓拍,因為中間的黑屏過場效果過于的卡頓(相較于光學取景器)。
徠卡Vario-Elmarit-SL 24-70 f/2.8鏡頭下的畸變控制得當
本次測試時使用的是徠卡Vario-Elmarit-SL 24-70 f/2.8鏡頭配合SL3使用,這顆鏡頭采用的是3枚雙面非球面鏡片,確保了在全變焦范圍內的有效控制,也是掃街和工作使用頻率比較高的范圍。
待機模式下,SL3可以快速反應啟動形成抓拍
徠卡預制的色彩濾鏡系統豐富,毒性不減
在最終的成像效果方面,SL3色彩即使在原圖的情況下,色彩是非常耐看的,在于色彩還原準確,寬容度也很高。暗部與亮部之間有著足夠的空間。同時,畫面還是非常銳利的,這種銳利在拍攝靜物及人物肖像時很明顯,虛化效果在很自然過度的前提下,增加了空間的切割感,更凸顯了焦點下的細節表現。標準的德味。
徠卡的官方APP目前能提供比較便捷的遠程控制及快速的圖像傳輸,包括內置了很多Leica Look濾鏡功能
全面的視頻及對焦系統升級
視頻是此次徠卡SL3的核心亮點之一。其支持最高8K分辨率的視頻拍攝,本身就是為了滿足在各種場合下的視頻拍攝需求。所以,徠卡本次也是給到了非常全面的視頻格式,其中還包括了完全自定義的菜單選項,可自主設置視頻格式的所有具體參數標準,這個功能可以應對隨時在變化的主流格式需求。
此外SL3的自動對焦系統結合了相位對焦、反差對焦和景深檢測三大對焦系統的升級,并且具備智能對象識別功能。
拍攝高速的移動物體,對焦表現尚可
在實際的拍攝應用上,徠卡SL3在拍攝動態的物體,比如軌道交通這樣的題材時,主體對焦的跟蹤表現還是不錯的。并且,在實際的取景過程中,由于焦段不足,通過8K的原始素材進行裁剪,可以獲得放大后的畫面元素的同時,保持高畫質的輸出需求。這些在視頻拍攝上的應用,讓SL3的工作場景增加很多。
當然,高畫質意味著儲存速度的需求也更高,徠卡SL3配備了CFexpress Type B和SD UHS-II卡插槽,確保了數據的高速讀寫與存儲。
總結:拿徠卡來工作,成為一種新的選擇
徠卡對于產品的打磨是非常有耐心的。其實除了創新以外,徠卡或許更看重時間所積攢的技術沉淀。
綜合來看,徠卡SL3在平面的拍攝方面,其實應對掃街及商業攝影來講是非常全面的一款機型,鏡頭卡扣的兼容和可選擇性也是工作機必不可少的要素,隨著L卡口聯盟的壯大,也讓各類拍攝需求有了足夠的可能性。加上視頻方面的補全,讓SL3成為了工作機當中,一種新的選擇。
影入門指南,相機鏡頭電腦推薦,攝影構圖光線基礎
作者:@AB攝
文章整編自網絡,僅用于學習交流
如有侵權請后臺聯系刪除
多人在拿到新相機的第一時間就是去拍照,完全不管相機的各種設置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是否正確等等。今天給大家講講新相機需要設置正確的幾個地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日期和時間
設置好相機的日期和時間,保證這兩個東西是正確的。這樣以后在查找照片、整理照片時都會很方面。另外,在整理照片時你還可以根據時間來劃分整理。
很多新相機的時間和日期是亂的,需要自己重新設置
二、旋轉方向
在相機的菜單欄中,大家還可以設置回放照片的設置。有些時候為了方便構圖我們會把相機豎起來拍攝,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就是豎著的;如果不設置好,回看照片時你就得豎著相機查看照片。這樣不怎么方便,大家在菜單哪里可以設置豎直拍攝的照片在回放時自動旋轉。
豎著相機拍照,回看時照片也是豎著的
三、版權設置
現在大部分相機都是支持大家把個人信息錄入相機的,這就相當于給你的照片加上自己的烙印,無論是你將照片發到網上,還是傳給別人,照片中都會帶有拍攝者的名字等信息。
照片版權設置
四、計時設置
現在的相機基本上都是允許自己設置照片回放、測光預覽、屏幕關閉等等事項的長度。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來進行合適的設置,畢竟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五、功能按鈕
一般在相機的背面都有一個“fn”按鈕,這個按鈕可以設置為自定義按鈕。你可以把感光度、點測光、曝光補償等等常用的功能設置在fn按鈕上,這樣你就不用每用一次去找一次了。
六、長時間曝光降噪
當大家進行長曝光拍攝時,長時間的曝光會讓噪點產生疊加效果。另外,感光元件溫度的升高也會加劇噪點。這個時候就要打開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這樣能有效降低因為長時間曝光而產生的噪點。大家在注意時需要注意一個點,這個功能需要和曝光同樣的時間來完成,所以拍完之后要等待。
七、文件格式
相機的照片有兩種格式:JPG格式和RAW格式。RAW格式是原始數據,比如感光度、白平衡、快門速度等數據都是最原始的。
JPG格式是被損壓縮過的格式,當你將相機的照片格式設置為JPG格式之后,相機會自動根據設置來對照片進行處理,然后壓縮照片,保存照片。
至于設置為什么格式,看你的需求吧。有后期需求選擇RAW格式,沒后期需求選擇JPG格式。
八、鏡頭校正
這個主要針對入門相機的鏡頭,入門相機的鏡頭會有略微的弧形畸變,在廣角端表現得很明顯。大家可以在菜單欄中打開鏡頭自動校正,這樣能有效緩解畸變。
九、色彩空間
如果你只是拍攝,那么你把相機的色彩空間設置為sRGB模式是正確的,它能讓照片在LCD屏或者電腦上看起來色彩更加準確。如果你是要把照片進行沖洗或者后期處理,那么你最好把相機的色彩空間設置為Adobe RGB。
十、固件升級
大家在沒事時可以查看一下相機的固件,看看廠家有沒有推出新固件升級了。如果有是可以升級一下的,會有一些幫助。
總結: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講的內容,都是比較簡單,基礎的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可以在文末留言,大家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