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澎湃OS開發版推送了1.0.24.7.28.DEV版本,更新內容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對聯式內容:提高系統穩定性,優化系統流暢度。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版本將會是澎湃開發版的最后一個版本了,之后的用戶將會收到保留數據的正式版更新。
接下來小米澎湃OS將用全新的“Beta版”模式替換當前的“開發版”模式。Beta版可以理解為“正式版”的前瞻版,會存在一定的BUG和申請的門檻,后續可以在“正式版”發版的時候直接無縫升級,不再產生數據無法保存的情況。
Beta版的更新節奏會更靈活,依據實際項目需求進行靈活招募和發布,不再固定發版節奏。這樣規劃的好處是可以讓全部開發團隊的精力更聚焦的投入到一個系統版本的開發中去,避免版本割裂和開發資源割裂,同時也會讓團隊更高效的開發新版本和新功能。
以前:開發版比穩定版穩定!
現在:再見了!開發版!
目前不少網友們都在期待澎湃OS 2.0的發布,據悉澎湃OS 2.0的界面風格/應用圖標會得到重新設計,將會引入全新的動畫引擎,帶來更為絲滑流暢的過渡效果。同時大家此前吐槽的更新節奏慢問題,也會得到改善。
當然這次澎湃OS 2.0的大方向還是AI方面,將AI功能應用到全場景之中,那么大家期待澎湃OS 2.0嗎?
目前市面上不少小伙伴對于小尺寸高性能平板的呼聲還是挺高的,但只有iPad mini和拯救者Y700可選,現在紅魔電競小平板也正在路上了。之前小米工作人員也曾經調研過小尺寸平板,詢問網友們的意見。
近日小米執行產品操盤總監透露,小米8英寸左右的小平板不會等太久。該高管還詢問網友,5G需要嗎,表示小米平板可以無感直鏈手機網絡,而且優化了使用體驗,不會影響游戲體感的。至于產品的配置規格/上市時間等信息,目前暫時還未知曉。
看來不久之后,小尺寸高性能平板的選擇項終于能變多了,對于網友們來說是個好消息,大家對于小平板有需求嗎?
#34;Surface Pro 11 不僅僅是好用,它非常出色"!
適合人群:經常出差、參加會議、閱讀材料的天選打工人,享受工作的輕奢白領和不差錢極致追求科技新品和生活格調的老板們。
綜合評分: 9 分
優點:
缺點:
沒有鍵盤的平板電腦并不出色
缺少耳機插孔
Surface Pro 11 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Surface Pro。它也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Windows 2 合 1 設備。甚至可以說,它比新款 iPad Pro 更有優勢。
它得益于全新的 Snapdragon X 芯片,還配備了全新的網絡攝像頭、經過改進的鍵盤和極具殺傷力的 OLED 屏幕,而且、包裝一如既往地精致。
我非常喜歡評測 Surface Pro 第 11 版的過程,雖然它并不完美,但它幾乎沒有什么可以吐槽的地方,這對微軟和整個 Windows 生態系統來說都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Surface Pro 11 主要有兩種配置。起價 8688 元的配置配備了驍龍 X Plus 芯片、IPS 面板和 256GB SSD。它的起始內存為 16GB,但你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內存和存儲空間。
第二種選擇是配備驍龍 X Elite 的 OLED 機型。這款機型的起價為 11088 元,但配備了 512GB 存儲空間。之后,最高配置為 1TB 存儲空間和 32GB 內存。
兩種配置都沒有捆綁 Type Cover 或 Surface Slim Pen。
Surface Pro 多年來一直沒有太大變化,我也不確定它是否需要變化。無論是堅固的腳架還是時髦的顏色選擇,這種值得信賴的二合一設計仍然讓人感覺相當精致。
最新版本與前一版本幾乎完全相同,但一點也不顯得過時。Surface Laptop 第 7 版在其最新型號中迎頭趕上,但 Surface Pro 仍自信地保持不變。
如果說有什么地方我希望有所改變的話,那就是尺寸。既然已經采用了基于 Arm 的芯片,我希望看到更薄的機身。如果考慮到 2024 款 iPad Pro 的厚度僅為 0.2 英寸,那么這款設備的厚度就更加明顯了。這大約是 Surface Pro 厚度的一半。當然,如果加上相應的鍵盤蓋,這種差別就不那么明顯了, Type Cover 沒有 iPad Pro Magic Keyboard 厚。不過,當把平板電腦當作平板電腦使用時,這種差別還是相當明顯的。
說到鍵盤,Type Cover 再次得到了改進。現在,鍵盤和觸控板都完美無瑕。觸覺反饋觸控板的表面非常光滑,按鍵的鍵入手感也非常舒適。我對微軟將其改進為如此出色的鍵盤感到驚訝--就我個人而言,它甚至比 Magic Keyboard(魔術鍵盤)還要出色。它足夠堅固,可以放在膝蓋上使用,只要你不介意腳架鉆進你的大腿。它還能很好地遮住底部邊框。
最棒的變化之一(也是購買新款 Type Cover 的優勢)是從平板電腦上取下鍵盤后仍能使用。這是對可用性的巨大改進,為舒適地使用設備開辟了多種途徑。
Surface Pro 沒有很多端口,但我也不指望它有很多。它有兩個 USB-C 端口和 Surface Connect 底座,僅此而已。沒有耳機插孔。
盡管在平板電腦上感覺更合理,但這還是令人失望。不過,考慮到大多數人都希望把 Surface Pro 11 用作筆記本電腦的替代品,沒有耳機插孔也是個麻煩。
Surface Pro 11 的一大優勢是它配備了可拆卸的固態硬盤。通過背面簡單的磁性插槽,你可以快速、輕松地訪問存儲空間,進行升級。這一點非常值得推薦,微軟對升級存儲設備的前期收費相當高。
Surface Pro 第 11 版的屏幕非常漂亮。它真的非常華麗。在我測試過的 Windows 設備中,只要是我評測過的 OLED 機型,它肯定是顯示效果最好的之一。這是第一款 OLED Surface Pro,它正是這款設備所需要的。
有兩種功能截然不同的顯示模式。默認的 HDR 模式可提供較高的峰值亮度,但會犧牲色彩的準確性和飽和度。Vivid 模式關閉了 HDR,但將色域提高到 100% sRGB(和 85% AdobeRGB),準確度提高到 0.74。不過,無論你使用哪種模式,都能獲得遠高于 500 尼特的 SDR 亮度(在 Vivid 模式下最高可達 533 尼特)。當然,這個亮度大約是 iPad Pro 的串聯 OLED 面板亮度的一半,所以并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但在 Windows 生態系統中,很少有顯示器能與之媲美。例如,新款 XPS 13 可以選擇串聯式 OLED 面板,但 SDR 的最高亮度僅為 400 尼特。
當然,無論哪種方式,你都能獲得 120Hz 的刷新率,保持靈敏地反應。
事實是:平板電腦的音箱和網絡攝像頭通常比筆記本電腦更好。由于平板電腦的設計方式是將元件放在屏幕后面而不是鍵盤下面,因此有各種改進的可能性。以網絡攝像頭為例。這是一個 1200 萬像素的廣角鏡頭,看起來非常漂亮。你上一次聽到有人這樣描述網絡攝像頭是什么時候?
顯然,它的分辨率超乎想象,而且能出色地處理曝光。在 Windows 設備中,你找不到比它更好的視頻會議設備了。當然,你還能享受到后置 1,000 萬像素攝像頭帶來的好處,盡管這種情況并不多見。
音箱雖然不是最大的亮點,但也相當不錯。盡管只有一對 2 瓦音箱,但這款設備的音質還是不錯的。音箱的音量相當大,而且沒有失真,低音也相當不錯。與 15 英寸 Surface Laptop 7 相比,它的音樂音質更加飽滿,是音質較好的選擇之一。
最近的 Surface Pro 設備一直都很強大,但在最新的迭代中變得更加出色。我的評測機配備了驍龍 X1E80100,這是一款主頻為 3.4GHz 的 12 核芯片。它還配備了成為 Copilot+ PC 必備的 16GB 內存。10 核 X Plus 型號為基本配置,但內存始終為 16GB。
其性能令人贊嘆。當然,與我們迄今為止評測過的其他采用這種芯片的筆記本電腦相比,包括 Surface Laptop、聯想 Yoga Slim 7x、惠普 OmniBook X 等,它的性能幾乎墊底。不過,考慮到 Surface Pro 是其中唯一的平板電腦,也是迄今為止最薄的設備,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然而,Surface Pro 的單核和多核性能與現代英特爾酷睿 Ultra 筆記本電腦不相上下。
不過,在性能模式下,這款設備的性能卻能大幅提升。多核性能提高了 38%,單核性能提高了 15%。這是一個很大的飛躍,比我們通??吹降囊叩枚?。Surface Pro 11 在散熱方面顯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以保持涼爽和安靜,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決定。
正如我們在高通驍龍 X Elite 的其他評測中所討論的,集成顯卡并不值得一提。它們并不令人失望,但落后于當前的英特爾 Arc 圖形處理器,也遠遠落后于蘋果的 M3。再加上游戲中的一些兼容性問題,這款設備確實不適合用于 PC 游戲。對于這款設備來說,這完全沒有問題,但在繼續使用之前,你應該了解這一點。
我一直對 Surface Pro 設備的電池續航時間感到失望。對于這種高度便攜的設備來說,它的續航時間始終不夠理想,這也是 Windows 平板電腦從未真正熱門的另一個原因。
現在不會了。得益于驍龍 X 芯片,Surface Pro 11 的電池續航時間終于達到了平板電腦的標準。在我們的輕度網頁瀏覽測試中,Surface Pro 11 的續航時間超過了 14 個半小時。這是迄今為止續航時間最長的 Copilot+ PC,雖然還達不到 MacBook 的標準,但與前幾代產品相比已經有了巨大的提升。
Surface Pro 第 11 版是該系列設備漫長旅程的圓滿結束。一直以來,Surface Pro 更多關注的是 "可能",而不是 "曾經"。但現在,Surface Pro 不僅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Windows 二合一設備,它還為整個類別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如果這還不能激發生態系統中更大的運動,那就沒有什么能做到了。
唯一真正的缺點是價格。8688元的基本配置聽起來很不錯,但你至少需要加購一個1288 元的鍵盤。大多數人甚至會選擇包含鍵盤和 Surface Slim Pen 的 2488 元的附加配置。盡管如此,微軟表示會將它們分開銷售,以便人們重新使用舊的 Type Cover 鍵盤。
您對二合一超極本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給出您的觀點)
如果您喜歡本文,還請您動動小手為小編點個贊,也歡迎大家踴躍地評論、分享!
想要獲取更多相關資訊?請點擊上方頭像,獲取關注。
今PC設備做得越來越輕薄,然而具有輕薄形態優勢的平板電腦,卻一直產品靡靡、受眾寥寥。的確這類二合一產品,在設計上容易受到功能和形態上的諸多限制。但歸根結底,還是平板電腦自身產品力不夠硬,抓不住用戶的心,導致了市場反饋低迷。比如Surface Pro系列短續航的問題一直未有改善;再比如Matebook E雞肋的單個Type-C口也延用了3代。不過今年的X86平板電腦迎來了一名硬核成員——銘凡V3三合一平板(以下簡稱銘凡V3)。它另辟蹊徑的設計思路,給平板電腦受眾帶來了久違的新鮮感。
銘凡V3三合一平板
硬核基因下的極致產品力
關注筆記本的小伙伴,可能對銘凡Minisforum這一品牌還比較陌生,成立自2012年的銘凡,可以說是超小形態PC這一領域的“頭號玩家”。旗下的mini主機系列、ITX主機系列一直有著不錯的口碑和銷量。近兩年銘凡更是不再滿足于單一品類,陸續推出了ITX主板、便攜顯示器、機械鍵盤產品系列。并且銘凡于上月正式官宣了旗下高端子品牌“原子俠”。
此次銘凡新推出的銘凡V3三合一平板,是全球首款AMD AI高性能Windows三合一平板電腦,延續了銘凡喜歡將差異化功能做精的硬核思路。在筆記本形態、觸控平板形態外,銘凡V3增加了便攜屏這一新功能,在二合一平板電腦的功能基礎上,銘凡V3既可以充當PC的擴展副屏,也可以作為外出的移動大屏。相信喜歡多屏辦公的用戶,很難拒絕自己的移動設備上多這樣一個新的實用功能。另外銘凡V3采用了全新的AI高性能處理器AMD Ryzen 7 8840U,這顆CPU擁有5.1GHz最大加速頻率以及高算力的AMD Ryzen AI引擎,這也讓銘凡V3擁有目前輕薄設備中的頂尖性能。
外觀:三態切換,自由隨行
銘凡V3總共有三種形態。機身本體是一臺930g的平板電腦。配合4096級壓感觸控筆,銘凡V3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一款高性能+高色域的創作平板。值得一提的是,絕大多數相似形態產品為13英寸左右,而銘凡采用了14英寸設計,這也讓銘凡成了同形態下少有的“大尺寸”機型。鎂鋁合金沖壓的一體化外殼,讓機身側面無接縫。黑色亞光漆噴涂工藝的加入,讓銘凡V3的外觀簡約而不失高級感,是典型商務風格。機身邊框做了圓潤的倒角設計,拿在手上把玩手感非常棒。美中不足的是,橫屏重心離開掌心較遠,因此不太適合單手握持。
筆記本形態則可以借助磁吸鍵盤套件實現,官配鍵盤的按鍵布局非常經典,設計亮點是將右側底部功能鍵改為了Copilot鍵(詳見下文AI測評部分)。除了磁吸鍵盤,套件中還有一個支架背板,支持120°~160°自由翻折。這里就不得不提到,銘凡V3比較特殊的散熱設計。出風口依然是在頂部,但進風口則和傳統的平板電腦不同,雙風扇進風口安排在背面位置,支架展開后剛好不會遮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日常擺放桌面作為平板使用時,不建議取下背板平放,以防進風口遮擋。
作為一款2+1形態產品,銘凡V3采用了經典的平板電腦接口+實體按鍵布局。左側為音量鍵、右側則是電源鍵。接口部分,特殊的V-Link接口和SD卡槽一起放置在左側,右側則是兩個USB 4規格的Type-C接口。如此一來,按鍵和接口左右都進行了明確的功能劃分,使用起來不易混淆。接口中這個特殊的V-Link接口,也是銘凡能夠擴展出+1功能的關鍵一環。據官方介紹,銘凡V3在不使用顯示器驅動板增加厚度的情況下,通過電路進行了重新研發設計,借助一根C to C全功能USB線,就能夠實現全功能C口或者雷電3/4的DP視頻信號輸入(DP-IN功能),這在業界是首創。并且這枚V-Link(DP-IN)接口,可以實現Swtich、Windows掌機(擁有DP功能Type-C口)外接。在外出時銘凡V3既能辦公,也可游戲娛樂,可玩性非常高。
銘凡V3的三合一形態,都少不了屏幕的支持。銘凡V3的這塊14英寸屏幕,分辨率為2560×1600,采用16:10的顯示比例,支持165Hz高刷和100%P3色域,最高亮度可達500nits以上。并且支持10點觸控和4096級壓感功能。顯示效果和觸控反應,實際體驗都相當不錯。值得一提的是,銘凡V3采用了霧面屏設計,雖然貼近觀看(間距15cm左右)會有細微的網格效應,但是在這款三合一產品上,可以說瑕不掩瑜。霧面屏相當適合這款主打屏幕多用途的三合一產品——既避免了反光,又不易沾染指紋,在一定程度上還增加了筆觸真實感。
基準性能測試:輕薄兼顧高能釋放
銘凡V3采用的這顆Ryzen 7 8840U,是AMD為輕薄型設備全新打造的低功耗處理器,采用4nm制程工藝,8核心16線程,最大加速頻率為5. 1GHz,TDP功耗為28W。核顯為AMD Radeon 780M,擁有12個GPU核心,顯卡頻率為2700MHz。并且在AMD Ryzen AI引擎的加持下, 這顆處理器的AI最高算力可達到38TOPS,和標壓處理器8845HS的AI算力相同,超過英特爾Ultra系列34TOPS的總AI算力,AI性能在2024年的機型中可圈可點。
--
在CPU-Z測試基準中,銘凡V3 這顆Ryzen 7 8840U的單線程成績為676.6,多線程為5690.5。在CINEBENCH R23測試中,處理器的單線程得分為1720pts,多線程為13059pts。CINEBENCH R24的單線程得分98pts,多線程為672pts。從CPU-Z和CineBench R23/R24測試結果來看,這顆Ryzen 7 8840U的性能釋放相當令人滿意-。
圖形性能方面,銘凡V3在3Dmark常規五項中核顯分數為,TS得分2668,TSE得分1210,FS得分7462,FSE得分3699,WL得分16744。AMD Radeon 780M的核顯性能完勝同功耗下的Xe核顯,性能高了大約71.2%,相當于獨顯GTX 1650的理論水準。因此在處理一些復雜的圖形渲染,或者進行720P/1080P中畫質的大型游戲時,銘凡V3會更加流暢。至于AI性能,目前UL 開發的Procyon AI還不支持通過基準測算CPU+GPU+NPU的綜合AI算力(僅有CPU和GPU單獨的AI測試)。AI性能基準部分我們只能暫且掠過。
在內存和SSD性能方面,銘凡V3配置的2×16GB 6400MHz LPDDR5 雙通道內存,在AIDA64內存性能基準三項中,讀取速度49805MB/s,寫入速度88039MB/s,拷貝速度66137MB/s,延遲為120.3ns,性能表現中規中矩。而這枚金士頓的1TB PCIe 4.0 SSD表現優秀,在CDM 8.0.4中測試出的順序讀取速度為4811MB/s,順序寫入速度為3920MB/s,4K32位列的隨機讀取速度達到了1000MB/s以上,隨機寫入速度為382MB/s。
屏幕方面,我們用Spyder X2進行了測試。色域方面,銘凡V3的色域覆蓋范圍為100%sRGB、90%AdobeRGB、99%的P3色域,Spyder X2在室內光線環境下,測試會存在一定誤差,因此可以看出這款屏幕達到了官標的100% P3廣色域。亮度方面,實測屏幕最高亮度可達514nits,對比度最高1010:1。色彩精準度方面,銘凡V3的平均ΔE為1.47,色準接近專業顯示器水準。
辦公性能測試:高性能應對創意辦公需求
我們分別通過PCMark 10和CrossMark對這款機型進行了辦公性能測試。其中PCmark 10的現代辦公測試,銘凡V3的綜合得分為7021,生產力得分和數位內容創作分數都非常高。在CrossMark測試中,機型的整體分為1554,創作力分數同樣突出??梢钥闯鲞@款機型可以很好應對圖形處理、視頻處理為主的Studio應用需求。
游戲性能測試:熱門網游1080P高畫質穩運行
銘凡V3在《原神》中開啟2.5K中畫質,關閉動態模糊和垂直同步,野外跑圖的平均幀率為46fps,1% Low幀率為36fps。畫質調整到1080P/高畫質/默認設置,幀率穩定在60fps流暢無壓力。另外幾款游戲實測成績見下方表格。
AI性能測試:全方位提升辦公+游戲效率
銘凡V3的鍵盤設計很有意思,右側下方功能鍵換成了和Surface Pro 10一樣的Copilot鍵,可以一鍵調用Windows 11 內置的 AI 助手 Copilot。不過目前免費版Copilot僅支持一鍵調用桌面搜索欄(集成了Edge Copilot搜索)中的Copilot搜索功能。想要體驗完整版Copilot需要訂閱商用版Microsoft 365(以前的商用版Office 365)。
除此之外,Ryzen 7 8840U采用了CPU+GPU+NPU三位一體的AI加速方案,其內置的Radeon 780M GPU可以支持Stable Diffusion本地AI出圖。我們選擇在秋葉版的Stable Diffusion整合包上進行出圖,選擇核顯DML模式,所有參數都使用默認設置。從測試結果來看,Radeon 780M核顯在512×512分辨率下可以做到2分鐘左右一張圖,應對AI出圖輔助的新媒體創作擁有很高的效率。
其他AI應用方面,AMD銳龍AI助手可以協助這款機型,在本地運行常見的LLM端側AI應用,無需聯網就可以體驗生成式AI功能。在不聯網的情況下,幾款LLM大模型都可以順利使用,并且從系統監控情況來看,在運行時CPU和GPU實現了高效率的同時調用,比如在聊天模型ChatGLM3回答生成時,CPU使用率到達100%,GPU使用率達到了75%。銳龍AI助手也可以使用聊天以外多種專屬大模型,比如百川、CodeGeeX、扁鵲等進行專項文生文辦公。
游戲方面,最近很火的“游戲加加”已全面支持Ryzen AI NPU,有包括超能時刻、AI游戲教練、外設靈光光控等多種AI功能可供你選擇。無需占用寶貴的集顯資源,通過調用NPU,就可以實現諸如“AI識別擊殺瞬間并記錄保存”等實用功能。
3種模式達成長續航+穩定功耗釋放
銘凡V3支持三種不同的預設使用模式,包括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和省電模式。三種模式下銘凡V3的噪聲抑制都在33dB以下,實際體驗非常安靜。而快切模式這一功能,其實是方便用戶在移動辦公時,快速選擇適合自己的續航時長。其中性能模式完全調用處理器額定功耗28W,屏幕刷新率為165Hz,適合應對游戲、視頻剪輯等全能型需求;平衡模式下功耗調整為22W,屏幕刷新率為60Hz,屏幕亮度會略微降低,適合Office、PS等輕型辦公;省電模式下功耗進一步降低只15W,屏幕刷新率60Hz,適合媒體播放、聽音樂等只需部分解碼能力的長續航需求。
在開啟系統預設的省電模式、屏幕亮度50%、音量50%的情況下,我們使用Windows自帶媒體播放器播放完1小時28分鐘的《超體》電影后,系統預估剩余時間8小時58分鐘,整體續航時間為10小時24分。
我們對散熱壓力最大的性能模式進行了具體功耗測試.使用AIDA64 FPU單考之后,銘凡V3的功耗和發熱情況都非常穩定,考機30分鐘后CPU核心溫度為79℃,系統功耗穩定在28W左右。測試過程中,處理器未出現降頻,核心溫度保持穩定。
總結:全新形態的AI移動創意辦公新選擇
銘凡V3三合一平板是一款配置相當全面的機型,兼顧了移動高性能、安靜、AI辦公、創意生產、續航等多方面的實用需求。并且靈活自由的使用形態,也讓銘凡V3可以在辦公和娛樂直接快速切換,將平板電腦的便捷隨行、靈活使用帶到了更高的應用層級。并且牛叔推測在不久之后的Windows 12上,隨著copilot功能的全面開放,這款機型更會大放異彩。
當然客觀評價,銘凡V3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不支持sRGB和DCI-P3色彩配置文件手動切換(但支持自動色彩管理)、音量鍵稍有松垮,但總體瑕不掩瑜,不影響基于整體性能和便攜性的用機體驗。銘凡花費了兩年時間打造這款多形態平板電腦,最終我們認為完成度相當高,在筆記本產品快速迭代的當下,顯得尤為難得。
從產品配置和設計來分析,高性能AI處理器、標配32GB+1TB、平板電腦中少見的大電池、4枚立體聲揚聲器,以及看起來”似曾相識”的鍵盤布局——銘凡V3以更強有力配置殺入 Surface Pro為主的平板電腦市場,逐鹿中原的意圖非常明顯。如果你是平板電腦的忠實擁躉,又或是想擁有遠超筆記本的自由使用體驗,那這款銘凡V3三合一平板電腦會是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