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空氣卡橫行的時候我和大多數玩家為了能盡快搞一臺可以玩《2077》的主機,轉身選擇了品牌臺式機。當時搶首發蹲到了雷神的黑武士4代11700+B560+3060的版本,首發不到9000的價格讓我感覺當時那個時候入手真的很超值。但是當時的黑武士散熱比較一般導致性能釋放比較弱,也讓我對這次更新的intel 12代處理器的版本雷神 911 黑武士4+更為期待,最近我也有幸收到了雷神 911 黑武士4+水冷版。配置為12700K+Z690+3060TI配置的主機,讓我體驗這次雷神黑武士4+升級帶來的變化。
配置方面目前可以看到電商平臺中,主力沖銷量的應該是12700+3060以及12700+3060Ti的版本。這兩個版本價格保持了與前代11700不相上下價格,而intel的i7-12700在性能上的提升對于上一代i7-11700可以說是碾壓式的,而且還可以看到在散熱方面的改善也是非常不錯的。對于追求性價比的玩家可以重點考慮一下,具體參數性能,可以參考我這次的測試。這次升級后的黑武士4+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這也借著這臺品牌主機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當下的品牌游戲整機到底表現如何,在后空氣卡的今天我們是選擇自己DIY還是選擇品牌主機呢?
參數配置:
可以看出雖然作為品牌主機來講。雷神 911 黑武士4+水冷版整體配置基本都是市面上玩家的主流選擇,像是顯卡、主板都是一線廠商的產品。內存和SSD方面也都給到了高頻率的DDR4內存和支持PCIe 4.0的高速SSD產品,當然可能對于目前上市價格的12699來講,會讓玩家有些糾結。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畢竟正版系統和三年免費上門的服務對于很多小白玩家來講還是非常友好的。畢竟一般DIY主機后期出現問題都是要單獨去找廠商售后的,雖然不知道雷神的上門維修可靠與否,但是我覺得廠商上門還是比你帶著一個龐然大物去售后要來的方便的。別的不多說了,直接上測試希望能讓你在糾結的時候多一些參考。
性能方面,先說結論吧。相比11代intel的測試成績來講,無疑雷神 911 黑武士4+更新了Intel 12代版本之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的架構變化,混合架構的12代性能讓我有了非常大的期待。其性能表現確實震撼到我了,通過CPU-Z跑分可以看到i7-12700K多核得分9297.9、單核達到了驚人的781。這個成績意味著什么呢?
相比上一代i9-11900K來講,這次i7-12700K的性能提升都非常明顯,12700K采用8個性能核心(P-core)和4個能效核心(E-core)設計,默認主頻3.6GHz,最大睿頻為5.0GHz,全核心睿頻4.7GHz。與上一代i9一樣的核心數,但是不論是多核成績還是單核成績,12700K都有明顯的超越,其中單核提升了11%而多核性能提升達到了30%。其多核成績與AMD的5900X也相差不大,而單核性能更是與AMD旗艦拉開了差距。此外就是i5 12600K性能也有全秒上一代的性能表現,這里也期待后續雷神可以推出12600K配置供玩家選擇。
通過Cinebench 的測試可以看到:R15測試i7-12700K多核分數為3160cb、單核258cb;R20測試CPU多核分為7501pts,單核 648 pts;R23測試CPU多核分為22445pts,單核 1898 pts。可以看出Cinebench 的測試中127bi00K的性能表現也與CPU-Z測試表現一致,不得不說intel這節牙膏很給力。
PCMARK10測試成績為8187,其中常規基本功能10958,生產力10282,數位內容創作13216。
3D MARK測試成績如圖,其中針對CPU的測試成績可以看到,在CPU Profile測試中,12700K的最大線程分數10151,1線程得分1047;Time Spy Extreme得分5693,顯卡得分5456,CPU得分7554,Fire Strike Ultra得分7097,顯卡分數6907、物理分數36948、綜合分數3540。
顯卡方面我上手的配合是搭配了RTX3060Ti顯卡,雖然不能像之前一樣說3060Ti是甜品級顯卡,但是在當下3060Ti對于玩家來講還是一款性價比很高的選擇。黑武士4+搭配的是來自影馳的金屬大師版本,目前單顯卡的某東售價都達到了7000+的價格,通過GPU-Z也可以看到金屬大師OC的BOOST頻率從公版3060TI的1665MHz提高到1725MHz,顯存為8GDDR6 14Gbps,TGP 220W.
性能方面金屬大師RTX3060Ti顯卡,通過3D Mark測試可以看到它通過Port Royal壓力測試,Port Royal得分6697。
壓力測試方面,先說結論。相比我之前體驗的上一代黑武士4代來講,這次上手雷神 911 黑武士4+給我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散熱提升表現明顯。畢竟從很多評測都可以看到目前12代Intel處理器的功耗確實非常高,雷神雖然為12700K配置了360mm一體式水冷,但是從25分鐘的壓力測試可以看到在最終AIDA64烤機測試下處理器烤機溫度達到了99℃(測試時室溫25攝氏度),主頻在4.6GHz左右,而功耗在172W。
另外可以看到這顆12700K的處理器功率最高達到了196.49W,最高頻率在4788。整體成績可能并不算理想,但是相比體驗上一代雷神4的散熱表現我覺得進步還是巨大的,畢竟目前市場上還有給12900K配120mm水冷的品牌主機存在。如果你想要改變目前的散熱問題,可以通過手動調整風速轉速,以及調整機箱內風道來提升冷排的散熱性能。
顯卡甜甜圈單烤測試可以看到,顯卡溫度最高達到了83.5℃(測試時室溫25攝氏度),功耗來到了203W。
雙烤壓力測試,可以看到在雙烤下CPU功率在185W,頻率穩定在4.6GHz,而顯卡功率則到了213W。顯卡功率甚至比單烤的情況下還略高一些。
通過測試我覺得整體影響散熱的可能還是風道問題,我測試了在拆下機箱前面板和側透面板后CPU單烤的下可以看到溫度有些許降低,CPU溫度從最高的99℃降低到95℃(測試時室溫25攝氏度)。可能這樣的成績還不能算理想,不過還是想說期待未來雷神可以進一步優化機箱的風道設計,讓整體性能釋放可以進一步得到提升。
游戲表現如何?可能3060Ti這張顯卡在一眾12700K的可選配置中是最低的,但是在這個顯卡過剩的時代3060Ti的游戲性能也足夠滿足很多玩家對于3A游戲大作的游戲需求了。而且這還是一張來自影馳的金屬大師,在性能和散熱方面都十分不錯。這里也通過幾款熱門游戲的測試跟大家分享一些雷神 911 黑武士4+的游戲表現到底如何,也讓對于顯卡有糾結的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合適的配置。
在大熱的武俠吃雞游戲《永劫無間》中,開啟最高畫質以及DLSS后在3440*1440分辨率下特效拉滿可以看到游戲平均幀數123幀,最低幀數16幀,最高994幀。
此外在游戲《賽博朋克2077》中可以看到在3440*1440分辨率下,把光追拉滿的情況下游戲幀數在56幀上下浮動,在關閉光追開啟DLSS之后游戲幀數來到了89幀上下。
《PUBG》游戲測試,通過實測也可以看到在3440*1440分辨率下,游戲特效全開進行游戲。游戲加加給出的平均幀數為181FPS,最低幀數81幀,最高430幀的性能報告。
《看門狗:軍團》是一款支持光線追蹤的游戲,《看門狗》系列一貫的黑科技,將為你的游戲旅程賦予無限可能,豐富多彩的環境元素也是本作的亮點之一。通過游戲內測試功能可以看到在3440*1440分辨率下未開啟光追僅開啟DLSS游戲時平均幀數88幀,最高幀數124幀,在開啟光追下平均幀數為50幀。
在《古墓麗影》這款游戲上可以看到,在3440*1440分辨率最高畫質未開啟DLSS下游戲幀數只有87幀,在開啟DLSS后游戲幀數提升到120幀。
《刺客信條:奧德賽》基準測試,在3440*1440分辨率下平均幀數58幀。
在游戲體驗之外的生產力方面,當前的配置對于日常辦公絕對是綽綽有余了。那么以我日常會遇到的Adobe軟件生產力來講,像是LR軟件處理100張索尼A7C拍攝的ARAW格式照片實測輸出時間為2分46秒。從實際應用來講像是Adobe系列軟件會更吃CPU性能,內存的大小也是影響的關鍵。對于用戶來講,你和我一樣選擇12700K的配置的話,最少32GB的內存配置日常對于剪輯用戶應該也是足夠了。
外觀方面可以說雷神 911 黑武士 4+與前代變化并不大,整體還是延續了之前的設計。可能略有改變的就是機箱前面板增加了一些進氣格柵的設計。BAKK WARRTOR的字樣讓這款主機多了一些個性化的元素,另外雷神還為玩家準備了多種可選擇替換前面板,只是沒見到官方有推出個性化的前置板給玩家選擇。
機箱正面的雷神logo依舊作為開機鍵,配合雷神的MOBIUS莫比烏斯環繞氛圍燈也是把細節拉滿。氛圍燈也支持ARGB設置調節。
另一側看去側透面板內可以看到這次升級的黑武士4+的內部配置表提升還是非常明顯的,有雷神logo的水冷頭和機箱后部的RGB風扇都十分顯眼,而且更是配置了影馳的RTX3060Ti金屬大師版顯卡也是非常顯眼。
我上手的是Intel 12代 i7-12700K版本,雷神也是為其安排了360mm一體式水冷,冷頭和風扇都支持RGB燈光效果,從上面的實測也可以看出本身散熱表現也是非常不錯的。
對于一款游戲主機來講,雷神911 黑武士的側透被整機細節也是全部拉滿。碩大的三風扇版本的影馳的RTX3060Ti金屬大師顯卡首先就非常吸睛,配合雷神logo的水冷頭以及后置的RGB風扇。讓黑武士4+細節做的還是十分到位的,畢竟很多品牌主機經常看配置感覺不錯,但是實際到手會發現硬件上選擇會是比較差的主板、顯卡。
機箱另一側是非側透設計,在機箱右上角有產品的配置信息。
機箱前置I/O接口部分配置還是比較豐富的,從左至右依次是兩個USB3.0接口、耳機麥克風接口、USB2.0接口以及一個Type-C的USB3.1接口。
機箱頂部的Qi無線充電依舊得到保留,日常可以方便給手機補充電量。
背部接口一覽,可以看到這主機采用的是微星的PRO Z690-A DDR4 主板,整體接口還是十分豐富的,各種接口一應俱全,更是提供了一個2.5G的RJ45接口方便擴展,當然主板如果能選擇PRO Z690-A WiFi版就更好了。畢竟在當下內置無線網卡會更加方便一些。此外也可以看到這款機箱還支持顯卡豎插設計,后置的風扇位置也已經預裝了一個RGB風扇。另外在機箱上也可以看到在機箱后部還有隱藏式提手設計,這樣的設計在機箱前面板下方也有,可以方便玩家移動機箱。
另外在機箱底部采用了雪橇式設計,在機箱電源位置下也預留了防塵網。
對于一款品牌臺式機來講,可能在選購的時候你只會注意到你選擇的是什么CPU、顯卡是什么規格。但是這些參數都是數字層面上的,可能兩臺品牌電腦都是i7-12700K,但是實際性能會有很大差異。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原因很多,主板規格、散熱性能以及內存如何都會對CPU性能釋放有影響。所以在當下購買品牌主機之前,最好去網上看看有沒有這臺電腦的拆機分享,看看內部到底是什么配件。
這里我也通過拆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為什么會說這臺雷神 911 黑武士4+值得推薦呢。其實主機到手看到內部的微星Z690-A主板以及影馳的3060TI金屬大師我心里就感覺這次穩了。
機箱的前面板相對之前增加了一些散熱出風口,但是實測發現還不足夠幫助其散熱。從上面的測試也可以看出在打開前面板和機箱側透面板后,散熱得到了比較明顯的改善。
主流的一線廠商微星的Z690的主板+三風扇版本的RTX3060Ti金屬大師,可能唯一遺憾的就是內存還是普條了。另外也注意到雷神還為顯卡設計了顯卡支架,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因為顯卡過重導致壓彎主板的PCI接口。另外也看到雷神為玩家預留了雙8Pin的顯卡供電線,所以對于未來有顯卡升級需要的用戶也無需擔心。
顯卡方面雷神 911 黑武士4+選擇12代新品12700K顯卡的話最高可選配3080Ti顯卡,而且內存也有翻倍提升。這款3060Ti顯卡采用A104-200核心,擁有4864流處理器,金屬大師OC的BOOST頻率從1665Mhz提高到1725Mhz,顯存為8GDDR6 14Gbps,TGP 220W。供電方面采用單8Pin設計,寒光星散熱器是壓鑄鋁合金一體成型的上蓋是這款顯卡最大的亮點了,三個11扇葉的靜霜風扇都是9cm的,日常散熱無需擔心。標配背板也是金屬的,品牌主機采用這個規格的3060Ti還是比較少見的,整體規格上影馳的3060Ti金屬大師可要比很多公版3060Ti性能都要好很多。
主板是微星的PRO Z690-A,一款ATX尺寸的Z690主板。這款主板采用14路55A智能供電設計,內存方面采用了DDR4接口設計,最高支持5200MHz頻率的內存超頻設計。而且新一代的PCIe 5.0接口也并不少,而且額外還提供了四個M.2接口,第一個M.2接口還預留了冰霜盔甲來幫助散熱。4個M.2接口是不是可以直接放棄傳統硬盤了呢?當然也可以看到這款Z690-A主板也設計了6個SATA接口方便用戶擴展。
散熱方面可以看到像是我選擇的12900K處理器采用的是360ARGB一體式水冷,冷頭上還有定制的雷神logo。另外我還研究了黑武士4+的12700不帶K版本是采用240mm一體式水冷,i5-12400處理器則配置了120mm水冷。
雷神的這款360mm一體式水冷安裝在機箱前面板位置,另外機箱頂部也可以支持安裝360mm冷排。不過也注意到機箱的風道有些奇怪,比360mm冷排的排風是向機箱前面板排風的。而后置的12cm風扇則是向機箱后部排熱的。所以到手的用戶可以調整一下,把機箱后部風扇反一個方向。
內存方面是這臺電腦第一個槽點,目前Intel 12代處理器兼容DDR4和DDR5內存。我上手的這臺黑武士4+配置采用的主板為DDR4內存插槽。拆機可以看到搭配內存是自來威剛的DDR4 3200GB普條,對于這個價位配置的電腦我倒是希望雷神可以直接為用戶提供帶RGB燈光的馬甲內存。
不過通過實測可以看到默認開啟XMP之后,內存可以在3200MHz頻率下運行。通過AIDA64測試讀寫49G/46G/46G/ ,延遲73.0ns。當然畢竟是采用了Z690主板,玩家也可以通過手動超頻讓內存在更高的頻率下運行,實測可以看到隨手可以小超到3733MHz頻率運行時讀寫提升到56G/54G/51G/ ,延遲83.3ns。可以看到在內存頻率提升后,讀寫性能提升還是十分明顯的。
存儲方面我上手的標配的是1TB容量的SSD,安裝在這張主板第一個M.2接口上。這也是這個主板四個M.2主板中唯一一個有散熱盔甲的。
打開散熱可以看到SSD倒是很給力,是來自建興的CA6-8D1024。這是一款1TB容量的PCIe 4.0 SSD讀取最高可達6800MB/s,寫入4800MB/s,這樣的讀寫表現應該也是目前游戲主機中第一梯隊的選擇。
通過CrytalDiskinfo 軟件可以查看硬盤的基本信息,比如可以看到內部硬盤信號,轉速以及接口信息。可以看到建興的CA6-8D1024 PCIe 4.0 SSD 1TB的版本的傳輸模式顯示為PCIe 4.0 × 4 NVMe 1.4標準,容量為1024.2GB ,通電次數為80次,通電時間為61小時,運行溫度為42℃。
CrystalDiskMark測試方面,可以看到順序讀取速度達到6725.84MB/s,順序寫入速度為4707.02MB/s。4K 讀取速度為 87.88MB/s,寫入速度為348.99MB/s。其中 RND4K Q32T16 讀速為 3205.61MB/s,寫速為1500.84MB/s。TxBENCH測試可以看到順序讀取速度達到6912.115MB/s,順序寫入速度為4548.127MB/s。
總的來講,我覺得相較于上次對于黑武士4代的體驗。這次雷神 911 黑武士4+帶來的變化還是非常明顯的,整體配置都是目前市面上非常主流的配置。并沒有什么鈣中鈣的配件湊數,而且性能釋放上也還不錯。12700K與3060Ti的組合足夠滿足玩家在1080P以及2K分辨率下的游戲需求,當然你有更高的游戲需求的話雷神也為玩家準備了最高可選12900K+3090的配置組合。不過我會更推薦12700K+3080Ti的配置,畢竟intel 12代的功耗和發熱還是非常可觀的。而且3080Ti的性能也足夠滿足玩家的游戲需求了,當然你預算上不封頂的話我相信拉滿配置的3090會讓你有機會度過一個完美的春節假期吧。
希望雷神后續更新可以改進的地方:
1、可以看到這款機箱雷神已經沿用了好幾代產品,雖然可以看到這次更新后在前面板增加了開孔。但是從測試可以看出,機箱風道還有需要優化的地方;我期待下次升級可以看到機箱的更新,或者改善機箱內風道情況;
2、配置方面看到12700不帶K版本都有搭配板載Wi-Fi網卡的選擇,反倒是12700K的配置主板沒有選擇內置Wi-Fi的版本?此外內存方面,都已經1W+的配置了,價格更低的12700版本都有RGB燈光內存?12700K反倒用了普條?
關于選購:
目前我比較關注的是四個帶K處理器的配置版本,可以看到最貴的i9-12900K+3090的版本真的很頂。64GB的DDR5 4800MHz內存+2TB SSD真的是直接拉滿的感覺。價格方面更是來到了32999,為什么這么貴?可能目前最大的原因就是DDR5內存太貴了。當然追求性價比的話,我會首推12700+3060的配置。12700雖然不帶K,但是性能釋放可以吊打11900K或者10900K前兩代i9處理器的表現,而3060顯卡對于游戲玩家來講也足夠在1080P分辨率下一戰。最最最關鍵是不到9K的?你不充嗎?
- i9-12900K、RTX 3090、64GB DDR5-4800、2TB SSD、4TB HDD、RGB 360mm:32999元
- i7-12700K、RTX 3080 Ti、32GB DDR4-3600(燈條)、1TB SSD、4TB HDD、RGB 360mm:21999元
- i7-12700K、RTX 3070 Ti、32GB DDR4-3600(燈條)、1TB SSD、4TB HDD、RGB 360mm:15999元
- i7-12700K、RTX 3060 Ti、32GB DDR4-3200、1TB SSD、RGB 360mm:12699元
- i7-12700、RTX3060 、16GB DDR4-3200、512GB SSD 240mm;8999元。
于很多游戲玩家來說,硬件配置或性能也許不是唯 一考量,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真正能帶來流暢游戲體驗的硬件性能也絕 對不能差,尤其是AMD在推出全新Zen4架構的銳龍7000系列標壓處理器以及Radeon RX 7000M顯卡后,就不僅是多一個選擇,而是在包括性能、能效比等多個方面都有著領先的優勢,所以才會備受玩家關注。而玄派今年全新升級的玄機星游戲本,不僅搭載了最 新的AMD超威卓越平臺(AMD Advantage),在外觀上也帶來更純粹的國風設計語言,為我們帶來非一般的使用體驗。
全新的玄機星頂配游戲本在配置上有兩款型號,其中一款是銳龍7 7735H + RX 7600M XT獨顯,售價5999元,另一款是銳龍7 7840H + RX 7600M XT獨顯,售價6499元。我們本文拿到的是搭載銳龍7 7840H處理器的機型,到底這款產品能給我們怎樣的性能體驗,趕緊來看看吧。
外觀設計
玄機星不僅在品牌建設方面實現自主研發,還采用了定制化的專屬私模,努力打造一個從品牌到產品具有差異化的游戲本,所以首先在外觀上,玄機星游戲本就很具辨識度。全金屬材質的機身用料十足,接近白色的颯雪銀,干凈、清爽、優雅。A面中間的LOGO 是墨家國風語言的玄字,側邊有玄派專屬印章設計,玄字LOGO和機身尾部線條火熱激情的橙色相呼應,讓整機更具有動感。機身厚度21.9mm,重量約2.3Kg,隨身攜帶不算太重。
屏幕方面,16.1英寸窄邊框設計,屏占比高達85%,2560×1440分辨率,165Hz高刷新率,100%sRGB,支持DC調光,AMD FreeSync防撕裂技術,可以滿足3A游戲的高畫質需求,以及內容創作等對色彩、色域逼真度的高需求。此外,屏幕上方的攝像頭還設計了物理擋板,可以徹底杜絕個人隱私的泄露。
玄機星的C面也進行了全新設計,獨立的橙色棱形電源按鍵,不會造成誤觸。全尺寸鍵盤,還搭配了獨立數字按鍵區。按鍵的鍵程1.45mm,具有全高方向鍵,支持全鍵無沖,8檔背光亮度調節,可以適應黑暗環境下的輕松操作。
大尺寸的玻璃觸控板,邊緣處采用CNC切割,透著金屬質感。觸控板上帶有標尺和準星,而且在準星中心也設計了玄字,再次凸顯了國風語言和戰斗風格。
接口方面,玄機星游戲本的機身左側除了散熱口,還提供了USB 3.2接口,以及麥克風/耳機二合一接口,和一個獨立的麥克風接口,也就說,基本上可以滿足所有類型的游戲耳機。
機身的右側是一個USB4(40Gb/s)Type-C接口(兼容雷電3.0)和USB 3.2接口,此外還在尾部設計了安全鎖孔。
機身后部除了圓形的電源插孔,還有RJ45 網線接口,一個HDMI 2.1接口,以及支持視頻輸出的USB 3.2 Type-C接口。總的看來,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連接多種外設的需求。
此外,這款玄機星游戲本還搭配了4揚聲器,高低音混動輸出,3D立體聲環繞.,無論是游戲還是觀影追劇、音樂欣賞,都可以帶來更為沉浸而震撼的音效。
以上就是玄機星游戲本的外觀設計部分,國風設計風格,有沒有打動你?
繼續來看看硬件性能的測試。
硬件性能評測:
本文評測的這款玄機星游戲本在硬件配置上,搭載了最 新的AMD銳龍7 7840H處理器+Radeon RX 7600M XT顯卡,處理器采用全新的Zen 4架構和領先的4nm制程,帶來更加突出的性能和能效比,最 高功耗穩定至80W,獨立顯卡基于RDNA 3 架構,6nm制程,32個計算單元,搭配8GB GDDR6顯存,最 高動態功耗釋放可達130W。還有16GB DDR5 5600MHz內存,1TB PCIe 4.0 SSD,相比上代在內存頻率和硬盤存儲容量都進行了升級,散熱設計則搭載玄冰散熱系統,內置80Wh電池,配備230W電源適配器,此外還有WiFi 6E無線協議支持,16.1英寸2.5K 165Hz高分高刷新率屏。
軟件方面預裝了微軟Windows 11家庭版操作系統,內置的“玄機中樞”控制軟件,有封印模式、戰斗模式、狂暴模式三個模式,以應對不同的使用場景。
散熱設計
首先來看看散熱模組,拆機很簡單,內部可見,雙風扇,79葉片液晶材質設計,一體化的5銅管導熱,導熱效率更高。整機內部空間利用合理,還采用了雙內存卡槽,并預留了M.2接口的SSD硬盤位,便于后期擴展升級。
在以下所有測試項目進行時,操作系統、BIOS、顯卡驅動等均已升級至新版。電池充電至100%并連接電源適配器,電源模式設置為最 佳性能,玄機中樞設置為狂暴模式,最大風扇轉速,獨顯直連。測試時的環境溫度約25°C。
CPU+GPU烤機
整機功耗方面,我們使用AIDA64和FurMark進行烤機測試,連續運行24分鐘,CPU封裝功耗50W,核心溫度88.5°C,RX 7600M XT顯卡功耗100W,溫度79°C,可以實現整機150W功耗穩定釋放,表現相當不錯。
CPU
最 新的AMD銳龍7 7840H處理器的產品代號為"Phoenix",采用全新的Zen4架構,TSMC 4nm FinFET工藝制造,擁有8核心16線程,基礎頻率3.8GHz,最大超頻頻率可達5.1GHz,二級緩存8MB,三級緩存16MB,熱設計功耗TDP 35-54W,此外還搭載了AMD Radeon 780M內置顯卡,12顆GPU核心,頻率2700MHz,是目前可媲美主流獨顯的最強集顯。
此外,Zen4架構的銳龍7040系列還內置獨立的 Ryzen AI引擎,是首款基于x86處理器的專用人工智能硬件,開啟了AI筆記本電腦時代,可以大大提升協同處理的效率。
CPU單烤
使用AIDA64的FPU模式進行烤機,連續烤機16分鐘,CPU的封裝功耗80W,溫度88°C,最大頻率4.5GHz,還是有進一步釋放的空間,這意味著玄機星游戲本在散熱設計上完全可以滿足銳龍7 7840H處理器性能釋放的需求。
·3DMark CPU
3DMark CPU從單線程、雙線程到最大線程,分別給出成績,同時還能驗證CPU的穩定性。銳龍7 7840H處理器的最大線程得分達到了8442,與定位更高的酷睿i9-13900H處理器8451的成績相比非常接近,毫無疑問,銳龍7 7840H在多核性能上優勢明顯。
·CINEBENCH
CineBench R20的單核成績707 pts,多核成績7177 pts;R23的單核成績1800 pts,多核成績 18096 pts。
·GeekBench 6
GeekBench 6是一個支持跨系統的測試平臺,其通過實用的日常場景和數據集來衡量處理器性能,并給出CPU單核、多核成績。測試結果可見,銳龍7 7840H處理器在Geekbench 6.1.0上的單核成績為2682,多核成績12562,表現出色。
·7-Zip
7-Zip內置的基準測試能夠用于PC的性能評估。總體得分106.592 GIPS,與定位更高的酷睿i7-13700HX處理器的壓縮解壓縮成績基本相當。
·X264 FHD Benchmark 視頻編解碼
X264 FHD Benchmark的測試中,編解碼的幀率達到78.59 FPS,渲染時間為32秒,可以非常流暢地運行視頻格式轉換工作。
GPU
玄機星游戲本基于AMD 超威卓越平臺打造,包括銳龍7 7840H處理器和集成的Radeon 780M顯卡,以及Radeon RX 7600M XT獨顯,在綜合性能上優勢明顯。
RX 7600M XT采用 RDNA 3 架構,32 CU、2048 個流處理器,核心頻率 2300MHz,功耗在 75-120W 之間。顯存為 8GB GDDR6,顯存位寬 128bit。
GPU 烤機
先看下RX 7600M XT在玄機星游戲本的實際功耗,我們使用FurMark 進行烤機測試,運行時間16分鐘,GPU功耗可以穩定在120W,溫度77°C,如果再加上AMD SmartShift動態功耗,顯卡的總功耗也可以達130W+,就功耗而言要低于滿功耗的RTX 4060筆記本電腦GPU。
3DMARK
GPU理論成績測試,Time Spy 顯卡成績9842,綜合跑分10144。
Fire Strike測試,顯卡成績29293,綜合跑分26051。
在跟NVIDIA GeForce RTX 4060筆記本電腦GPU的成績對比中可以看到,在DX12的項目測試中,RX 7600M XT與RTX 4060的成績基本相當,但是在DX11的項目測試中,RX 7600M XT就基本上全面領先了。而且是在功耗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可見RX 7600M XT更有優勢,能效比更高。
游戲測試
·《極限競速:地平線5》
在地平線5游戲測試中,1080P分辨率,垂直同步關閉,畫質設置為高,運行性能測試,最終的平均幀率為148 FPS,非常流暢。
·《古墓麗影:暗影》
《古墓麗影:暗影》游戲的測試,設置屏幕分辨率為1080P,關閉光線追蹤陰影質量,最終的測試成績為142幀。
再次設置為2.5K高清分辨率,開啟光線追蹤設置為中等,紋理質量高,測試平均幀率為80幀。雖然幀數降低,但依然可以很流暢運行。
·《絕地求生:大逃殺》
這款游戲對硬件性能的需求不算太高。2.5K分辨率,圖像質量設為高,訓練場場景,幀率226FPS,基本上可以在200幀左右,非常流暢運行,如果設置分辨率1080P,幀數應該可以很輕松在300以上,不是很有必要了。
·《CS:GO》
《CS:GO》的游戲中,設置2.5K分辨率,圖像質量為高,幀數在249+FPS,如果想要獲得更高幀數,只需要降低分辨率即可,同樣可以輕松達到300-400 FPS。
內存
繼續來看看玄機星游戲本的其它硬件性能測試。這款筆記本搭配了兩根8G DDR5 5600MHz的內存,組成16G雙通道,更大容量的高頻內存,可以輕松駕馭大型游戲,以及多開網頁、文檔等多任務處理的需求。
性能上,內存讀取速度為 61638 MB/s,寫入速度 78754 MB/s,時延91.2ns,達到旗艦級水平。
硬盤
硬盤存儲方面,全面升級至PCIe4.0協議的1TB容量固態硬盤,讀寫性能大幅提升,而且隨著SDD價格的走低,升級更大容量的SSD變的更加容易。另外,玄機星游戲本還多預留了一個M.2 SSD固態硬盤位,如果有更大需求可以輕松升級。
這是一款來自建興的SSD,1TB 容量,PCIe 4.0傳輸模式。
數據傳輸性能方面,順序讀取3754.76 MB/s,寫入速度 2665 MB/s,可以滿足大數據的讀取、寫入需求,處于中等水平。
續航時間
3A平臺在能耗比上的優化有目共睹,而且不管是在輕薄本還是在游戲本上,在續航時間方面都帶來不俗的成績。玄機星游戲本內置了80Wh大容量電池,其在移動辦公時的續航表現如何呢?
這里我們還需要進行一個簡單的設置,玄機中樞控制中心里設置為封印模式,此外在AMD軟件里也設置為省電模式,并使用GPU1即集顯模式。
屏幕亮度設置為40%依然可以清晰顯示,保持無線WiFi和藍牙開啟,關閉鍵盤燈,打開PCMark 10專業版并運行辦公場景的續航測試,最終獲得8小時2分鐘的續航時間,而且在運行測試時的電池電量顯示93%,所以實際上的續航會更長,這一成績比很多主打長續航的輕薄本還要優秀。
總結:
作為與AMD深度合作基于AMD超威卓越平臺打造的玄機星游戲本,不僅在硬件性能上達到了越級水平,外觀設計采用的國風風格也是獨具特色,在目前同質化的產品中讓人眼前一亮。而在性能測試中,處理器和顯卡都發揮出了超強的性能表現,銳龍7 7840H與定位更高的酷睿i9 13900H或者i7 13700HX相比,多核、解壓縮等性能絲毫不遜;而無論是在3DMark的跑分中,還是在實測的游戲運行中,RX 7600M XT顯卡與RTX 4060顯卡相比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優勢,在能效比,視頻編解碼方面等,優勢更是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億道與京東聯合孵化的品牌,玄機星游戲本產品的售后服務也是超常規的存在,用戶可以享受京東與玄派的雙重售后服務,而且京東180天只換不修,2年不限次數的上門售后服務,還有基于集團研發實力的主板級的維修服務,這些服務的保障顯然比更多所謂的大品牌要來的更加實際。
由此可見,基于最 新的AMD超威卓越平臺標準打造的游戲本產品,不僅在性能上可以與Intel酷睿和RTX 40系列顯卡的組合相抗衡,在性價比上也是更值得入手的平臺,而玄機星游戲本的推出,正好說明了這些。近期想要入手高性價比游戲本的朋友,不妨重點關注這款玄機星游戲本。
為國內筆記本領域的“插班生”,榮耀MagicBook系列產品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做后生可畏,憑借優秀的設計、良好的性能釋放以及創新的多屏協同功能,只用了2年多的時間就成為了這一領域的標桿性品牌。
如今,榮耀家族的游戲本正式誕生,并以“獵人V700”之名殺入了Game電競圈。這款產品擁有19.9mm銳薄機身、16.1英寸144Hz刷新率電競理想屏、升降式風谷散熱、全機身光效、一碰回錄高光時刻等智慧功能,結合第十代酷睿處理器和RTX 2060光追獨顯,將成為互聯網新時代,游戲玩家娛樂、生活中的強大利器。
那么,這款產品是否值得我們的期待?
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可選三種配置,本文評測的是中配版,即日起至9月26日,預售期間享定金100元抵600元優惠,相當于便宜500元,搶到就是賺!
初探獵人游戲本V700
市面上的游戲本大都采用了標準的15.6英寸屏幕,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與這些產品都不一樣,雖然它的尺寸和15.6英寸競品相似,但卻嵌入了一面16.1英寸的超大屏幕,顯示面積較之15.6英寸增加了6.6%,視野更開闊。
雖然視界更大,但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卻憑借兩邊4.7mm極致窄邊框的設計,依舊將身材控制到了369.7mm×253mm×19.9mm,不足20mm的厚度也讓它看起來更加性感。
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的電源鍵集成了指紋識別功能,可以像MagicBook系列筆記本那樣,實現開機+安全驗證只需按一下。
在鍵盤和電源鍵之間的凹槽邊緣還有一條細密的柵欄,它們可不僅是用于裝飾,里面還隱藏著很多細密的散熱孔。同時,這款產品還采用鍵盤下方通風設計,讓機身內的風扇透過鍵盤產生空氣對流,有效降低鍵盤溫度,輔助升降式風谷散熱。
得益于相對寬大的機身,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在搭配全尺寸鍵盤之余還保留了數字小鍵盤,鍵帽表面略有弧度,對手指的支撐更好,結合高達1.8mm的鍵程,敲擊手感非常出色,高光WASD鍵也格外醒目。
在數字小鍵盤的右上角,還增加了獨立的Hunter鍵,可以在安靜模式(CPU功耗限定25W,噪音指標僅為38dBA),均衡模式(CPU 45W+GPU 80W,噪音指標43dBA)和狂戰模式(CPU 45W+GPU 100W,噪音指標49dBA)間切換。
這款產品的觸控板面積很大,而且它還將華為分享連接區域內置于觸控板,與華為/榮耀手機一碰傳和同屏協同功能時無需尋找榮耀MagicBook筆記本掌托上的貼紙,直接用手機碰一下觸控板就OK了。
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將接口分布在了機身兩側,包括1個3.5mm 立體聲耳機接口,1個USB Type-C接口(支持顯示、DP1.2數據傳輸),1個HDMI2.0標準接口,2個USB 3.2 Gen 1(USB-A)接口,1個USB2.0(USB-A)接口,1個RJ45千兆網口,1個圓形電源接口等。
通過其中的HDMI 2.0和Type-C DP1.2接口,更可以輕松實現三聯屏,滿足用戶更高階的顯示需求。
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真正的亮點,其實隱藏在了設計細節和性能輸出層面,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吧。
專利升降式風谷設計
我們都知道,筆記本的散熱能力不僅取決于內部散熱模塊三件套(風扇、鰭片、熱管)的規模,還受到D面進風孔的數量和面積,也就是空氣流通的效率影響。
為此,很多游戲本都會在底蓋上進行大面積的打孔,并增加腳墊的厚度,而不少用戶在玩游戲時也習慣用書本墊起筆記本后部,增加進風孔與桌面的距離,又或是購買散熱底座加強對內部的送風能力。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和傳統的游戲本都不一樣,在D面我們只能看到兩組揚聲器的開孔,看不到任何與散熱有關的孔隙。
實際上,這款產品最大的秘密和賣點就隱藏在創新的底蓋設計上,官方將其稱為“專利升降式風谷設計”。簡單來說,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在D面底蓋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層額外的散熱板,它與殼體轉動連接。在關機合蓋的狀態下散熱板收回,保持不足20mm銳薄的機身。
隨著屏幕開合角度的增加,散熱板會逐漸抬高,并與底蓋之間形成8.5mm的進氣立體風谷通道,進氣量最多可提升40%,相較直接從底部開孔抽風還能顯著減少灰塵的入侵,也不容易從底部進水,可謂一舉兩得。請放心,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機身內的立體風谷轉軸通過了華為實驗室嚴苛的測試,開合次數>50000次,我們無需擔心它的壽命和可靠性。
除了升降式風谷,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還內置增強散熱專利技術——黑耀散熱器,在利用出風口風扇吹風散熱的基礎上,同時基于抬殼進風的結構設計特點,將部分熱量傳導至進風口的增強散熱結構上,利用進風時風流在抬殼結構與增強散熱結構狹窄通道間形成的較高風速,實現在進風口處即可有效散熱,大大增強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的散熱能力。
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內置2個12V風扇以及三根熱管,其中風扇采用了79片扇葉設計,較于普通游戲本5V風扇轉速更快,風量更大。此外,這款產品還加入了風扇除塵通道,利用風扇內部高低氣壓的原理,將灰塵和碎屑從風扇除塵通道中快速排出,有效延長散熱器使用壽命,提高散熱系統的穩定性和散熱效率。
注意底蓋右下角
輔助SSD散熱的設計
有關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的散熱效果到底有多強,我們會在后面的散熱篇進行分享。
超炫酷的光效
作為游戲本,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自然少不了炫酷的燈效的加持。這款產品的RGB燈光區域由3個部分構成,包括頂蓋A面中心的Hunter燈、四色區鍵盤背光燈以及風谷氛圍燈。
在榮耀獵人智控游戲中心中,我們可以自定義RGB燈的顏色,并在呼吸、波浪、多彩循環等光效變化間自由切換,營造一個醒目個性的游戲氛圍。
出眾的理想屏
還記得從榮耀MagicBook Pro主打的“理想屏”嗎?這一次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也將“理想屏”納入懷中,不僅擁有16.1英寸的寬闊視野,還具備100% sRGB高色域、300尼特亮度、1000:1的高對比度,無需外接顯示器就能勝任PhotoShop和廣告修片等專業軟件對色彩“所見既所得”的精準性要求。
為了提升游戲體驗,這款產品的屏幕還支持144Hz刷新率,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加流暢的顯示效果,還能遠離畫面撕裂和模糊等潛在的問題。
一步到位的硬件配置
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搭載了英特爾第十代酷睿i7-10750H處理器,這顆芯片支持全新的“睿頻加速Max技術3.0”(Turbo Boost Max Technology 3.0)和“TVB”熱速度加速技術(Thermal Velocity Boost),再結合一項名為“Adaptix”的動態調優技術(Dynamic Tuning),終于跨過了5GHz主頻的門檻。
和第九代酷睿i7-9750H相比,i7-10750H依舊采用6核心12線程設計,基礎頻率也是2.6GHz沒變,但它的最大睿頻加速頻率卻提升了整整500MHz,從4.5GHz變成了5GHz。
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內置16GB內存和建興512GB PCIe SSD(CA5-8D512),屬于一步到位的配置標準。
這款產品還武裝了NVIDIA GeForce RTX 2060光追獨顯,擁有6GB GDDR6高速顯存。RTX 2060是游戲本獨顯領域的分水嶺,它內置獨立的“RT核心”和“Tensor核心”兩個單元,可實現硬件級的RayTracing光線追蹤技術和DLSS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抗鋸齒技術。在開啟DLSS 2.0后,它能獲得遠超GTX 1660 Ti的性能表現。因此,如果你想選擇一款可以暢玩所有3A游戲大作的顯卡,認準RTX 2060或更高端的顯卡準沒錯。
我們都知道,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內都集成了核芯顯卡,而筆記本屏幕默認都是由核顯負責輸出畫面。當使用獨立顯卡運行大型3D游戲時,渲染的畫面數據需要借道核顯輸出,存在一定的性能耗損。因此,是否支持獨顯直連(由獨顯直接向筆記本屏幕輸出畫面),已然成為了時下高端游戲本比拼的功能之一。為了100%釋放RTX 2060獨顯的實力,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此次選擇了直接屏蔽核顯,由獨顯直連屏幕的設計。
澎湃的性能動力
接下來,咱們就來感受一下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的真實性能。首先是處理器性能,在國際象棋的測試中,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搭載的酷睿i7-10750H可以取得22361的高分。
在CPU-Z的測試中,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可以取得單核497和多核3781的分數,這個性能已經足以媲美桌面版的i7-8700K,要知道后者實際跑分時的TDP可是分分鐘突破150W的存在哦。
在GeekBench 4測試中,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可以取得5576和24849的單核/多核分數,依舊算是非常高的成績。
在CineBench R15和CineBench R20軟件中,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的單核/多核分數分別可以跑到193/1270和467/2892。
如果你覺得這些分數不夠直觀,咱們不妨拿它和第九代酷睿i7-9750H進行一番對比,可見i7-10750H的提升幅度還是蠻明顯的,當然這也離不開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自身優秀的散熱能力,有關這一點咱們會在后面的文章中加以詳述。
接下來再來看看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在i7-10750H和RTX 2060這組黃金搭檔的幫助下,在3DMark測試軟件中的跑分情況吧。
從理論3D跑分來看,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在相似配置的游戲本中處于性能釋放較好的存在,足以在1080P+高畫質下輕松駕馭幾乎所有的3D游戲大作。如果你對這種性能還不滿意,那就只能從超萬元的那些RTX 2070游戲本中尋找伙伴了。
再來看看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在其他測試項目中的跑分,魯大師分數為401954,已經超過了全國92%的用戶(包括臺式PC)。
在AIDA64緩存和內存測試中,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也有著不俗的表現,不足60ns的內存延遲還是非常低的。
建興512GB PCIe SSD的性能也不賴,持續讀取和寫入速度分別可達3270MB/s和2163MB/s,通過HD Tune Pro以混合模式持續寫入200GB的數據時也沒有拉胯。
在PCMark10測試中,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可以取得6197的分數,這代表著它具備十足的生產力。
為了提升游戲體驗,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還支持Nahimic for Gamers游戲音效,其獨創的N-Force技術可以虛擬多聲道,使音頻流以3D環繞音效輸出,呈現出5.1或7.1聲道的環繞式立體影音效果,玩起游戲時更具沉浸感。
值得一提的是,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通過電腦管家就能直接升級BIOS,從而提升系統穩定性或額外的性能提升。
升級BIOS時需要接電,切忌中途關機
滿血輸出的秘密
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強大的性能釋放,與前文提到的獨特的升降式散熱結構密不可分,而且這款產品還在內部引入了專利黑耀散熱器,可進一步拓展散熱面積快速散熱。
通過AIDA64可見,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為酷睿i7-10750設定的PL1和PL2值分別為75W和107W,這在第十代酷睿游戲本中算是比較高的參數了。
我們在24攝氏度的室溫下對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進行烤機測試。首先是AIDA64的FPU壓力測試,這款游戲本的CPU可以長時間穩定在60W的功率上,以4.1GHz~4.2GHz的頻率運行,已經非常接近i7-10750H的4.3GHz全核睿頻極限值了,94攝氏度的溫度表現不錯。
在AIDA64+FurMark的雙烤測試中,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會提高GPU的優先級(CPU功率降至45W左右),確保GPU能全程以100W的功率滿血輸出。從監測的數據來看,RTX 2060獨顯的核心頻率可以始終保持在1600MHz以上,此時GPU溫度也才只有75攝氏度。
總的來看,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的散熱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烤機狀態下它的熱量主要位于電源鍵附近的鍵盤區域,與我們手指和手腕打交道的WASD和腕托附近則相對清涼,長時間游戲時不會因溫度而影響心情。
一碰回錄高光時刻
作為榮耀系筆記本,獵人游戲本V700自然也支持備受好評的多屏協同功能,可以在手機和游戲本之間實現文檔、文件和圖片的快速查看、編輯和傳輸,還能在手機屏幕上搭載手機上的應用,并用游戲本的鍵鼠、輸入法等硬件能力處理手機信息,在通話時也能使用游戲本身上的MIC和揚聲器交流,在體驗上完勝任何第三方投屏軟件。
榮耀獵人游戲本V700在多屏協同的基礎上還新增了一碰回錄高光時刻功能,結合榮耀/華為手機,搖一搖,碰一碰觸控板(或在游戲中利用Ctrl+PrtSc快捷鍵組合),即可向前回錄30秒和向后錄像30秒的精彩游戲瞬間,將電腦的精彩瞬間保存在手機中,即刻分享曾經無法留住的精彩瞬間。
小結
作為榮耀筆記本家族首款專業的電競級選手,獵人游戲本V700集大屏視野、更高性能、與手機更便捷互聯互通于一身,16.1英寸電競理想屏和Nahimic for Gamers游戲音效可以為游戲玩家營造一個根據沉浸感的視聽環境,第十代酷睿處理器、RTX 2060光追獨顯、升降式風谷散熱也能助力玩家更加酣暢淋漓地馳騁于游戲戰場,炫酷的燈效、智慧游戲體驗等創新基因更是帶來了更多玩法,為沉浸已久的游戲本市場注入了新鮮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