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店長已經在秋葉原堅守了32年,見證了這里電器店時代的沒落。如今,秋葉原是東京最熱鬧的街區之一,是什么樣的日本職人精神,讓店鋪扭轉為秋葉原生意火爆的名店?來看看幕后。
文 | 洛戈什
從55歲的佐藤友治身上,總能看到35歲的他,容顏已經有了變化,但精氣神一如往昔。
這位 Laox 東京秋葉原店的店長,從電器店時代就開始,已經在秋葉原堅守了32年。每天早上7點出門,每天晚上最早7點下班,每一個工作日都是最早到店和最晚離店的那一個。
他的微笑里寫著真誠兩個字,說話很溫柔,卻對店里的每一個細節一絲不茍。
佐藤的職業生涯,是從 Laox 秋葉原店的銷售開始的,零售一線的工作,由他的師傅總結成3個氣,傳授給他:
Genki(元気:有精神),元氣十足,精神飽滿,就像陽光一樣,傳遞給顧客溫暖,能量和希望;
Yaruki(やる気:干勁),充滿干勁的人們, 會把自己的能量毫無保留地分享出來,集合在一起,沒有什么事情是能夠打倒他們的;
Konki(根気:有耐性),耐性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能把一件最簡單的事情,一遍一遍地做,不急于求成地做,直到把事情做到最好。
佐藤又給自己又加了一口氣——不生氣,在佐藤的字典里,讓顧客生氣的店鋪,是失敗的店鋪。
令顧客快樂,是他的高光時刻。
佐藤的西服,是哆啦A夢的口袋。免稅店的客人很多,常常會有小孩子在店里哭鬧,讓店員們束手無策。這個時候,佐藤就會出現,從西服口袋里掏出小玩具,很快就能和孩子們成為好朋友。
在他看來,讓小孩子開心的同時,也會讓周圍的人心情變好,這樣的店鋪才是好的店鋪。
不管發生了什么事,只要在店里,微笑就長在佐藤的臉上,他一直用很謙和很認真的態度去對待店里的每一個人,不管是員工,還是顧客。
他這樣要求自己,也這樣要求他的員工。
星期六,佐藤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工作日,從清晨7點開始。
他梳理儀容,穿戴齊整的襯衫和西裝,領著公文皮包離開家,穿過小巷,清晨的陽光斜灑在臉上。他走在空蕩的街道上,很安靜,店鋪尚未開張。
佐藤走路很快,穿過街巷,在武藏小金井站乘坐中央線,由西往東。列車里,上班族大多沒睡醒,昏昏沉沉的打著瞌睡;
佐藤卻喜歡靠在車門邊,看著車窗外尚未清醒的城市。經過一次換乘,一個小時的車程,佐藤在秋葉原站下車,穿過兩道馬路,步行去他的商店。
早上8點,佐藤是第一個到店的人。他開始核對前一天的經營數字,在白板上寫下當天的工作目標。員工陸陸續續抵達,他跟每一個人打招呼。
早上8點半,晨會。各樓層匯報業務,佐藤做總結,布置當天店里的銷售任務和促銷活動安排,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建議。
“滿懷斗志完成目標,用誠意和努力提高信用,用創意和思考勇往直前,打造健康陽光職場環境,天天努力提高技能。”
晨會結束前,佐藤帶領員工們整齊地喊出五條社訓。接著,就像預演一樣,佐藤還帶大家一起練習了幾遍問候顧客的動作,Laox 對于鞠躬有標準化要求,說“您好”的同時,彎腰至少達到45度角。
早上9點,店鋪開始營業。旅游大巴停在店鋪門口,一車一車的游客涌進了貨架歸置齊整、明亮整潔的免稅店,店里喧鬧起來。
佐藤來到店門口,笑容親和,恭敬地向顧客們鞠躬問候。
他走出店門查看店外環境,客客氣氣地引導不經意間擁堵在人行道上的客人讓出路人通行的空間。
接著他又返回店里,穿梭在貨架和顧客之間,一層樓一層樓地走動查看,隨手歸位遮擋通道的大件商品,麻利地將貨架上被挪動過的化妝品擺放整齊。
他的腰帶上別著對講機,隨時根據現場狀況與樓層經理進行溝通。
中午是人流量最大的時間,佐藤又站到了店門口。微笑始終長在他的臉上,他輕輕哈腰,向進出店鋪的顧客們派發商品廣告。
然后他走回辦公室,他站到了監控視頻前,仔細檢視各樓層的營業和人流情況,通過對講機調控店員配置。
三樓有幾個歐美客人,他趕緊通知英文導購到位。四樓來了一群越南客人,他就通知越南員工上樓支援。
下午3點,午間高峰終于過去。趁著人少,佐藤快速地吃完了午飯。樓層經理會的時間到了。因為免稅店的特殊性。
因為主要接待外國游客,店里能夠為顧客提供十多種不同外語的服務,所以店里的外籍員工占絕大多數,員工來自中國,越南,法國,尼泊爾等很多國家。
對很多員工來說,日語其實是外語,所以下午的會議,佐藤還會詳細的解釋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佐藤在秋葉原呆了32年,經歷了秋葉原從電器繁榮到沒落。2009年蘇寧收購 Laox 后,對原有的電器店進行了戰略調整,變成了現在的免稅店。剛經歷這種變化時,佐藤有點頭疼。
在以前的門店,面對日本本國顧客,創業績全靠自己一張嘴,如今經營免稅業務,面對的基本上都是外國顧客,自己的一張巧嘴一下子失靈了。但很快他就發現,人與人的交流并不只依賴語言。
當他盡力用熱情有禮的態度面對客人時,許多顧客也會沖他點頭微笑。有時,外國客人們還會用帶口音的日語對他說“你好”、“謝謝”。
與此同時,如何與這些孩子輩的外國年輕員工增進交流、更好地溝通,也一直是佐藤最花心思的事情。
除了比員工們更早到崗,更晚離開,他還一定會在上下班打卡時,和年輕人們挨個聊幾句。“今天精神嗎?”他總是這么問。
下午5點,當日營業臨近尾聲。佐藤坐回工位,在電腦前整理查驗營業數據,這是店長職責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此外,他還要撰寫門店工作計劃。
明年就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了,對于店鋪來說,也是必須抓住的宣傳推廣機會。佐藤已經開始打算在近期推進店內裝修,不久后,店鋪別館也將開始營業。
下午6:40,距離店鋪關門還有20分鐘,部分員工已經開始陸續打卡下班,佐藤挨個和他們告別,接著又盯緊監視器。他看到大部分樓層都已清空,但依然還有大約一個團隊的客人流連貨架。
他舉起對講機,通知剩下的員工,今天的閉店時間延長至7點15。
晚上7點半,當最后幾位顧客也走出 Laox,他離開辦公室往樓下走,再次檢查每個樓層,最后走到了大門前。一切正常,熱鬧的店鋪門口再次回歸安靜,他松了口氣,微笑的臉也松懈下來。
佐藤套上西裝外套,拎起公文包,將身后的卷簾門放了下來。
夜幕降臨,秋葉原霓虹閃爍,他融進熙熙攘攘的人流,向地鐵站走去。
制作團隊簡介
廠長語錄
“雙十一是不是過去了!”
秋九月,炎夏漸去,東京電玩展(下文稱TGS)臨近,3DM高層突然皈依我佛,普度眾生,賜予了我可以親臨現場的機會,并且時間安排上給予了我大大的福利,居然在展會媒體日之前讓我有時間可以來到全世界宅男的天堂——位于東京都千代區的秋葉原。首先現在這里跪謝3DM的各位領導讓我這個肥宅可以有這樣的朝圣機會,我是一個來過秋葉原的肥宅,沒來過的都是弟弟!
秋葉原乍看和普通的繁華商店街沒有什么特別大的區別,但實際上是宅男們藏污納垢……啊不對!收獲喜悅、交流心得的美妙空間。這里最多的就是三種店鋪——電器、動漫、游戲,輔以一些定食屋、女仆咖啡店(街上叫賣和招攬客人的小女仆們個個都可愛極了)等等。
在秋葉原主大街上還碰巧看到了穿著馬里奧cos服的一群玩家再開卡丁車
相信大家一定也都在各種各樣的動漫、影視或者游戲中多少了解過秋葉原的情況了,我作為第一次來到圣地的羞怯肥宅,也不裝什么收獲滿滿的滿級玩家,簡單和大家分享下初體驗的心得:游戲好玩、漫畫好看、東西好吃!
作為游戲媒體工作者,到了此地以后信號接收器自然是調到了拉滿狀態,從地鐵站出來一眼就能望到SEGA電玩中心,相比于國內《拳皇97》與《三國戰紀》在街機廳熱潮褪去以后整個街機行業斷崖式下滑相比,日本的電玩中心依然有著很強的生命力,除了不怎么坑錢的抓娃娃機(我水平很低,但也在使用100日幣的硬幣嘗試12次以后抓起了一個可達鴨)。另外在日本的電玩中心里,有些機器我并沒有見過,比如可以使用卡牌在一個巨大的操作屏幕上操作兵團戰斗的三國游戲,可見維持一個行業的生命力,靠的還是不斷更新的技術與游戲玩法革新的雙向支持。
同時,在很多的游戲店鋪當中,無論是最新的主機——PS4、NS、各種特典版本(戰神、P5等)的主機以及最新的游戲——《古墓麗影》,這些自不必說,肯定是一應俱全,同時也有NGC這樣的考古機器以及各種舊主機上的游戲卡碟依然在售賣,除了經典的游戲可玩性很高之外,二手專賣給想要收藏的宅男也是秋葉原游戲生態之一。
這里必須說一點,日本雖有很多很多的游戲玩家,但是幾乎全部都是主機玩家,PC玩家(steam用戶)在日本游戲玩家中的比重很低,所以整個秋葉原只有寥寥幾家電腦硬件外設店鋪,絕大多數都是販售PS4和NS相關軟硬件的店鋪,什么?你問我XBOX在哪里?呵呵……
哦對了,NS的amiibo這里也能找到很多,我自己就買了兩個《荒野之息》的林克amiibo,簡直帥的鴨批!!!
咳咳,這里不管是正經的不正經的漫畫都很好看就對了!
我還在這里淘到了《灌籃高手》湘北VS山王的全集五本,雖說是新訂集,但是等我80歲以后這五本就是傳家寶了!
因為在秋葉原待了一整天,讓我有機會真正體驗秋葉原的日本美食。
午餐,在秋葉原主街道的旁邊有一家叫做“雞王”的日式拉面館,聽在日本做“社畜”的朋友說這家店的推薦拉面賊XX好吃,從我開始排隊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應該沒錯,店外排隊的時刻看得出來自世界各地,不管膚色還是語言都能體現宅男這玩意全球各地都有!而老板端上來的拉面也確實對得起我排了很久的隊伍——那是賊XX好吃。
晚餐的話因為我已經從秋葉原深處爬了出來,所以就在地鐵站附近找了一家人不是很多的定食屋吃了一份鹽焗牛舌定食,相比于午餐的驚喜,晚餐菜單上“米飯可以無限添加”這幾個字令我更加激動,而卑鄙的店主為了防止我這種餓死鬼瘋狂吃米,飯中加入了薏仁,我一碗下肚飽腹感就上來了,硬著頭皮要了第二碗拿湯往下沖才把整份定食吃完。
好了,3DM肥宅自備隊隊長的秋葉原初體驗就是這樣啦,也請各位玩家姥爺不要忘記關注我們3DM的TGS專題,我也會從TGS現場給大家帶來各種各樣游戲新作的資訊以及試玩體驗心得。敬請期待吧!
忘了說了,如果大家看到“此區域只面向18歲以上成人開放”的字樣或是招牌的時候,別猶豫,進去就行了!!!嘿嘿嘿!!!
這個冊子里的內容過于勁爆...這里就不放了
無差別殺人”,指的是和被害人沒有仇怨,隨機選擇作案目標,在作案現場見誰殺誰的殺人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是有預謀的,殺人的手段也是有預謀的。只是作案對象是隨機的。
我們很難相信,有人只為泄憤,就去殘殺不相干的旁人。像2016年的日本神奈川縣一家殘疾人療養院發生的砍殺事件,造成19人死亡,數十人受傷。2001年池田小學發生的造成8人死亡,13人受傷的殺人事件。死傷者都是老幼殘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幫助的人群。但是往往這些弱者在嫌疑犯的眼里是最上乘的獵物。嫌疑犯在生活中被邊緣化,生活質素遠不及自己預期,但是他們不敢反抗自己恐懼的壓力,也不去思考怎么改變現狀,他們唯一熱衷的是——殺戮,看著那些被自己宰殺而且沒辦法反抗自己的人哀嚎慘叫,他們得到了自己急需的支配欲,當記者的聚光燈和群眾恐懼的目光投射在他們身上,他們會滿足的想“我也是能干大事的人,你們都小看我了。”殊不知,群眾看的,是冷血惡魔。
2008年6月8日下午12時35分,日本東京都秋葉原發生隨意殺人事件,造成7死10傷。這是日本戰敗以后死亡人數最多的殺人事件,從此誕生一個名詞“無差別殺人”。
犯罪心理學家影山甚助認為
“當人們無法取得社會認同的成就,
會被視為失敗者,令他們越來越困擾。
多番挫敗可能令他們想透過犯罪重新自我肯定。”
而這種失敗者需要的肯定,
有時會扭曲成揮向無辜者和弱小群體的屠刀。
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的經濟迅速發展,
伴隨而來的人類社會的心理問題也開始越來越尖銳,
職場的高壓工作,家庭的沉重負擔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漠然,
讓許多人漸漸沉迷在網絡游戲的暴力行為里面無法自拔,
在現實世界得不到的關注和釋放,
在無需面對面交流的網絡游戲里找到歸宿。
這些人大多處于社會底層,
家庭的不幸福或者職場的不如意讓他們對社會越來越憤怒,
人生的無希望讓他們覺得是社會邊緣人物,
需要做些“大事”讓人們看到他們。
加藤智大,日本青森縣人,加藤智大小時候是校運動員,
在市里的運動會拿過名次,加藤的媽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
經常要求兒子把功課做到最好來取悅老師,
稍微有點不美觀,媽媽就要撕掉讓他重新做。
所以加藤智大的小學同學事后回憶
都說加藤智大在小學非常的出色,
很得老師的喜歡,在同學中也很有人氣。
加藤智大入讀的初中及高中是當地名校,
而且他進入了高中的網球俱樂部。
初中開始,加藤智大對于漫畫和和電子游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媽媽對此很生氣,經常對他破口大罵,
在家里叫他“罪犯”或者“那人”。
有時候吃完飯,突然媽媽就會火冒三丈,
拿報紙鋪在玄關處趕加藤智大蹲在那里吃飯,
加藤智大嚎啕大哭媽媽也無動于衷。
父親呢?父親一如既往的沉默得像個影子。
當弟弟出生之后,
加藤智大的地位從受氣包一下子變成像是個多余的雜物,
對他極度失望的媽媽全身心的疼愛幼子,
加藤智大也因此漸漸變得叛逆和暴戾,
他嘗試過對媽媽順從,但是媽媽還是看都不多看他一眼,
加藤智大憤怒的在家里大吼“你這是在拋棄我!”
與此同時,他在學校也顯得非常另類。
有高中同學回憶他那時候已經有離群獨處的感覺,
曾經拿著刀子在校園里走動,在教室砸桌子。
名校畢業的加藤智大并沒有和其他同學一樣
順利入讀心儀的大學,
他只考取了日本汽車短期大學,
畢業后作為派遣社員在靜岡縣的工廠做工人,
領著不及正式工四分之一的工資,
沒有養老和失業保險。
相貌、能力都不如人,性格也乖僻的加藤智大
和異性交往也是屢屢受挫,
漸漸地他萌生出自殺的念頭,
只是“汽車比想象中結實而作罷”。
“朋友為0,可以交談的人為0”
“世界上有人需要我嗎?沒有!”
“我自己就是垃圾”
“所有成功人士都死掉吧!”
“我時不時地想,自己干脆這樣死了也快活。”
這些囈語般的網絡留言,
在秋葉原血案發生之后再回頭看是那么的觸目驚心。
加藤智大的家庭對他幼時的倍加關注
到青春期對他的全盤否定,
他自己在學校表現的斷層式落差
這些經歷對他心理造成的無所適從和孤獨無助有多嚴重,
今天已然無法推敲。
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加藤小時候曾經試圖用吸引媽媽注意的方式,
例如哭泣、發怒,去讓大人對他重視來彌補心理落差,
可惜換來的不是無視便是更大的指責。
而進入社會后卻遭受到來自職場的連續暴擊
更讓這個心理孤獨的孩子歸咎于:
為什么社會不給我希望?
他們為什么不來救救我?
加藤智大放棄了自救的思維,選擇遷怒于社會,
因為對比起承認自己的錯誤,
認為是社會的不公、旁人的漠視來的更容易讓加藤智大接受。
而真正可悲的是,
當一個人怪責別人不去救他的時候,
其實他是清楚自己已經跌入了越陷越深
且無法自拔的泥潭的。
2008年5月,加藤智大接到通知,派遣公司要解雇他,
苦惱萬分的加藤智大抱怨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
到了6月5日,
加藤智大上班的時候因找不到自己的工作服大發雷霆,
于是擅自曠工,從此工廠再也聯系不上他,
后來警方發現他在6月5日曾經發短信給同學
“殺誰都行,我好像明白了。”
2008年6月8日12時,
被譽為“御宅族天堂”的秋葉原三岔路口,
加藤智大駕駛卡車撞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開始無選擇性的殺戮,整個秋葉原的民眾都是他的獵物。
隨后加藤智大下在車持軍刀返回十字路口途中刺殺2人,
到十字路口又連刺6人,包括一名試圖營救傷者的警察,
然后加藤追趕逃離的人群又刺傷3人,
他逃回卡車并在秋葉原電器街上沖紅燈,撞到5、6名途人,
然后在向東行駛約70米后與一臺計程車相撞停下,
加藤智大狂笑尖叫的沖下車又連續刺倒數名路人,
接著騎在被他撞到的一名男子身上揮刀狂刺,
男子頓時倒在血泊當中。
他接著走向一名執勤警官,假裝跟他說話,
冷不防刺他腹部,警官中刀倒地。
接著,他揮刀走向人群,數百人慌忙走避和尖叫,
兇徒則繼續施襲,逮著并刺中3人。
最后,在距離十字路口約60米處被制服。
秋葉原殺人事件共造成7人死亡,受傷10人,
這一事件在日本民眾中引起極大恐慌,
誰能想到有人殺人竟然連隨機選擇目標,目的只為了報復社會?
從此,一個讓人想起都汗毛直豎的名稱“無差別殺人”誕生。
加藤智大被捕后數度崩潰大哭,
埋怨當時要是有人阻止他一下他就不會殺人了,
但是,這個“阻止”應該發生在什么時候?
加藤智大一審被判死刑,二審維持原判。
死者中有74歲高齡、第一次來到秋葉原買電腦的老人,
有19歲的大學生,
有在東京藝術大學就讀、已經預定進入樂團的女孩,
還有那么多的普普通通的人,
他們上一刻還鮮活的生命
被加藤智大用瘋狂定格在血淋淋的秋葉原街頭。
從頭到尾,加藤智大沒有說過一句“對不起”
被加藤智大毀滅的不僅有秋葉原的路人,還有他的家庭,
事后加藤的父母在公眾面前痛哭跪地請求饒恕,
弟弟自殺,母親精神崩潰住院,
父親不斷接到恐嚇電話只得辭掉工作選擇隱世。
整個加藤家支離破碎。
類似的慘案其實我們并不少見。
近幾年國內也發生過幾宗。
這種非宗教、政治、利益訴求,
而僅僅因為心理的扭曲而產生的報復社會的慘劇,
往往源自于一個家庭的悲劇,然后爆發于社會,
最后毀滅于這個作為源頭的悲劇家庭。
但是,很多人不會意識到自己一直在培養一個
絕望的毀滅者。
我們可能無法總結出適用每個家庭培養孩子的標準方法。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孩子心理問題的案例中,
極端變化的對待方式是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換個表達可能更好理解,
也就是讓孩子尚未成熟的心智,
感受到了極端的忽好忽壞的變化。
孩子的自我感覺為了取悅家長而存在,
一旦感覺無法取悅家長,甚至感覺被遺棄,
孩子的心靈就形成了創傷。
在此基礎上,
家長還把對競爭的恐懼傳遞給孩子,去代替應有的天真。
也把自己對未來的期待設定給孩子,去代替應有的自我。
最終忽略甚至泯滅了孩子作為人的本性。
相比某個事件刺激造成的創傷應激障礙(PTSD),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其心理因素問題更難被發現。
治療也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