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限流量越來越普遍了,用電腦用手機卡來上網相比起寬帶WiFi來說更加便捷。現分享幾種方式。
一、藍牙
略,網速慢且耗電,而且要求有藍牙裝置。
二、熱點
略,這是一種基礎的分享方法,耗電,不穩定,且接收方需要能接收得到WiFi信號。不過勝在方便。
三、有線連接(USB連接)
這是一種比較穩定的方法,相當于把手機當作路由器,給電腦傳輸信號。只要電腦有USB插口都能用,不管是臺式還是手提。
傳統的可以從設置里打開“USB網絡共享”。
但我更喜歡用一款叫EasyTether的軟件。
EasyTether是一款專門用于不同設備之間共享網絡的軟件,有Android客戶端也有電腦客戶端。
兩者都安裝之后,打開軟件,打開USB調試,之后就能連接啦。這時候電腦就會完全共享手機的網絡了。為什么是“完全”呢?是因為即使你的手機掛著小飛機,連接到電腦,電腦也能看外面的世界。
用USB連接相當于在電腦與手機之間不斷地進行數據交換,對電池可能會有一定的損害,故不建議經常使用,或者是找備用機來用哦。
四、硬件連接
有兩種:
一種是常見的USB卡托,像U盤那樣,插一張SIM,配合電腦客戶端就能上網了。方便快捷,但是要帶多一個東西。
另一種就是直接在主板上加裝模塊,放一張常駐卡進去,這樣最便捷最穩定。但是要看硬件支不支持。
我的就是加裝了4G模塊,下面說一下。
第一步:是否有SIM卡槽。如果沒有,下面都不用看了。
我的電腦是ThinkPad E530c。有一天心血來潮打開電池,看到有一個像SIM卡槽的東西,上網一搜,原來這款電腦是支持SIM卡上網的,不過中國聯想官網沒有這樣的硬件配備。
第二步:看該在哪里放什么接口的網卡。
這筆記本有個空著的msata卡槽,可以用來放SSD,也可以用來接網卡。不同的電腦有不同的情況,放哪種,放在哪,上網找吧。
第三點:該選怎樣的網卡。什么品牌,什么頻段,新舊價格。
用的是什么卡,移動聯通電信,需要什么網絡,3G還是4G,什么價位,都要有個底,才能選到適合的網卡。
?特殊情況:
部分機型,如ThinkPad,BIOS會有一個記錄硬件ID的白名單,只有白名單上的硬件才能被使用,不然安上去會出現開機提示錯誤進而無法使用。這時候,要么換配件,要么修改第三方BIOS修改/屏蔽白名單,看怎么選擇了。BIOS白名單就是個反人類的存在(白眼)。
第四步:安裝。
當買了模塊回來之后,就能拆機安裝咯。要事前做好準備工作,該怎么拆,放在哪里,主板有沒有預備天線,沒有的話是自己拉一條還是拆無線網卡的。
第五步:驅動。
硬件安好了,還要看系統能不能用。有的硬件安裝上去系統能自動識別,那樣省下許多功夫。但有的就要安裝驅動才能使用。
第六步:浪起來吧!
這么多種方法,總有一種適合你。
2英寸一直以來都是筆記本產品中的少數派,如今絕大多數PC廠商都更加傾向于把輕薄本做到13英寸和11英寸,12英寸似乎被大家所遺忘。不過,在筆記本電腦還不是非常輕薄便攜的年代里,12英寸就是性價比極高的便攜型產品。
戴爾近期推出了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這是一款采用12.3英寸顯示屏的二合一電腦,采用了鍵盤與屏幕可拆分設計。并且通過搭載英特爾酷睿m處理器,使這款產品做到了無風扇設計,相信這些特性能夠滿足不少用戶的需求。
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
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整體設計簡潔明快,12.3英寸屏幕加上可拆分設計,使其具備極其出眾的便攜性。因此非常適合經常外出辦公、或者經常乘坐飛機的用戶使用。同時,這款產品還支持4G LTE模塊,插上SIM卡就可以使其實現全時互聯在線,這也是時下不少筆記本電腦用戶的切實需求。
平板支架開合角度比較大(0°-125°)
可拆分式二合一電腦最大的隱患在于屏幕與鍵盤的不穩定性。因為二者可以拆分,所以如果擺放在火車小餐桌、飛機小桌板、或者腿上使用的話,很容易因為不夠穩固而摔壞機器。不過,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鍵盤采用了磁吸設計,吸附力達到2公斤,筆者實際體驗時想要用手把鍵盤拽下來,也需要一定力氣才能辦到,所以這款產品的穩固性還是比較讓人放心的。
金屬背蓋
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外觀設計簡潔,平板部分的背部面板采用了鎂鋁合金材質打造,并且使用了銀色金屬噴砂工藝噴涂,因此整體的金屬質感非常突出。另外對于無風扇筆記本電腦來說,采用金屬面板也能夠幫助內部元件進行更好的散熱,以保證整個機器的壽命和穩定性。
單機重量822克
帶鍵盤重量1.12千克
作為12英寸級別的產品,這款機器平板部分的厚度只有8.6毫米。另外通過電子秤稱重可以看到,平板部分的重量為822克,帶鍵盤重量為1.12千克,整個機器非常的輕便,攜帶起來非常方便。
·設計簡約細節精致
了解整體外觀之后,我們來看這款機器的細節設計。
在屏幕頂端右側位置設計有電源鍵。同時從邊角的設計可以看到其采用了小弧度的圓角設計,觸感更加柔和,不像Surface那樣棱角鮮明的“扎手感”。
電源鍵
右側靠上位置設計有Windows鍵,靠下一些的位置設計有SIM卡/TF卡雙功能卡槽。如果LTE模塊成為筆記本電腦標配的話,那么未來購買筆記本電腦的話,也會獲得一根像iPhone手機附送的卡槽針了。
Windows鍵以及SIM卡/TF卡槽
平板部分的左側邊框上設計有3.5mm耳麥插孔、音量調節鍵以及2個TYPE-C接口。上方的TYPE-C只支持數據傳輸,下方的TYPE-C同時作為電源接口來使用,同時上下2個TYPE-C口均支持DP功能,可以投出2個外接顯示器。
配備TYPE-C接口
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給人的感覺是設計簡約,但細節精致。比如平板電腦支架的軸體,就采用了金屬材料打造,壽命、穩固性都能夠得到最好的保障。也體現了這款產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設計理念。
金屬軸體
機器的外接鍵盤表面采用了織物材料,并且并未在表面再覆蓋一層光滑的涂層,而是保留了織物材料原有的觸感,手腕放在腕托上的時候感覺非常的舒適。另外其鍵盤鍵程為1.4mm,敲擊手感舒適;而觸控板表面順滑,操控起來也非常的精準。
織物表面磁吸外接鍵盤
可以通過鍵盤右側的束帶固定觸控筆
作為一款具有商務特性的產品,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還隨機附贈了一根壓感觸控筆。筆身采用鎂鋁合金打造,側面有兩個按鍵實現鼠標左右鍵功能。不用的時候可以將其插在鍵盤右側的束帶里以防丟失。
觸屏筆記本電腦單憑觸控操作的話,很難達到像手機一樣的精準。不過配合觸控筆的話,就能夠更加方便用戶的操控。
體驗觸控筆
體驗觸控筆
筆者體驗了一下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標配的觸控筆,書寫、繪畫十分流暢,能夠達到即用即現的流暢程度。而且整體的操控也很簡單,側面的靠下方的按鈕可以直接實現橡皮擦功能。
·98% sRGB色域顯示屏
即便不用軟件測試,也能夠通過觀察看出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的屏幕素質是非常不錯的。總體而言,這款機器配置了12.3英寸顯示屏,IPS面板帶來更廣視角,屏幕分辨率為1920×1280,比例為3:2,亮度最大能夠達到400尼特,擁有188PPI,屏幕硬度達到7H,一般小磕小碰不會損壞屏幕。
12.3英寸3:2比例觸控屏
我們使用Spyder軟件對屏幕的色域進行了測試,下面看看測試結果如何?
98% sRGB色域
73% NTSC色域
77% AdobeRGB色域
從測試可以看到,這款產品的屏幕素質還是相當出眾的,擁有98% sRGB色域、73% NTSC色域以及77% AdobeRGB色域,對于設計師、攝影師來說,也能夠滿足使用需求。
·無風扇散熱表現理想
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是一款無風扇電腦。無風扇的好處在于功耗低、且靜音。但是不少用戶會擔心無風扇電腦的散熱是否能夠達標,下面我們就對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進行實際測試。
核心溫度
首先來看AIDA 64的測試情況。經過20分鐘左右的滿負荷測試,我們看到CPU核心溫度基本在60℃左右。一方面得益于英特爾酷睿m平臺的硬件功耗比較低,另外一方面則主要源于這款產品采用了金屬背蓋,使得散熱效率有所保障。
屏幕正面溫度
屏幕背部溫度
由于機器的硬件都配置在平板電腦部分,所以我們就不對鍵盤做熱成像了。可以看到,屏幕正面平均溫度為37℃左右,與體溫相當,摸起來能夠感覺到溫度,但并不感覺非常熱;背部平均溫度為35.7℃。因此,這款機器從內到外的整體散熱體驗都非常不錯。
實測續航時間
筆記本電腦的續航時間與應用環境、電池容量、應用類型等諸多因素有關。我們的續航結果只是給大家做一個基本的參考。從PCMark 8實測來看,機器續航時間為3小時7分鐘,同時由于PCMark 8的機制,還預留有19%的電量,實際續航時間能達到4小時左右,在高負載下達到這個續航成績,對于一款如此纖薄的小尺寸筆記本來說,還是非常不易的。
·配置配置與性能測試
接下來看看硬件配置情況。
本次送測的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采用了英特爾酷睿i7 7Y75低功耗處理器,8GB LPDDR3內存、256GB固態硬盤以及HD 615核芯顯卡。下面我們通過軟件測試來看看其性能表現究竟怎樣?
配置一覽
本機搭載的英特爾酷睿i7 7Y75處理器是第七代處理器,前身是酷睿m平臺,基于14nm制程工藝,核心代號為Kabylake,采用雙核心四線程設計,初始主頻為1.3GHz,可睿頻至3.6GHz,共享的三級緩存為4MB,TDP(熱設計功耗)為4.5W,并且允許OEM廠商將TDP設定在3.5W~7.5W之間。
處理器基本信息
我們使用CINEBENCH R15對這顆處理器的性能進行了測試,其單核得分為91CB,雙核得分為181CB,其性能是目前酷睿Y系列(酷睿m)中最強的。
處理器性能測試
這款產品配置了256GB固態硬盤,我們使用軟件對其進行了測試。其Seq讀寫分別為494MB/s與389MB/s,與SATA II接口固態硬盤性能相當。
硬盤性能測試
綜合性能測試
綜合性能方面,我們使用PCMark 10對機器進行了評估。考慮到這款產品是一款商務向定位的產品,因此我們使用了PCMark 10的Express項進行測試,最終得分為3724分,這個分數說明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應對日常的文檔、圖片、Web、視頻處理,都能提供流暢的體驗。
·4G LTE全時互聯在線
其實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最大的特性是支持4G LTE網絡,這使得這款產品能夠真正實現全時互聯在線。其實這也是筆記本電腦發展的一個大方向,無論是英特爾、AMD,還是高通,都已經從今年開始數次表明將要推進這類產品的研發和落地,而這類產品的英文名稱,就是Always Connected PC。
想要使用4G LTE網絡,當然需要做一些相應的準備工作。首先就是要有一張SIM卡,同時把機器自帶的卡托針取出來。
準備一張SIM卡以及針
找到機身側面的卡托位置,將針插入小孔,略微用勁將卡托推出。相信這些步驟大家都已經非常明白了,就不再贅述了。
用針把卡托取出來
取出卡托之后,將準備好的SIM卡放到相應位置。這里注意別放反了,卡托上有缺角提示。
將SIM卡放到卡托中,再插回到機身
將卡托插回到機身之后,等待一會兒就會連接到4G網絡了
從上面的截圖可以看到,Windows 10系統的操作中心已經集成了“手機網絡”選項,開啟之后就可以通過SIM卡連接到移動網絡。
雖然使用的是移動網絡,但是不用擔心會登錄到M站頁面,依舊是可以登錄到各個網站的PC端頁面,而且因為4G網絡本身速度很快,所以打開網頁的速度跟平常用WIFI或網線上網也沒有什么太明顯區別。
使用移動網絡登入戴爾官網
普通筆記本電腦一旦到了沒有WIFI或網線的環境,想要上網處理一些事情就變得非常困難。而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由于支持4G LTE網絡,所以如果不是去到太偏僻的地方,就能夠隨時隨地接入網絡處理工作。
隨時隨地收發郵件
瀏覽器實測下載速度1.2MB/S
筆者體驗了一下其網絡速度,瀏覽網頁還是相當快的。而實測下載速度大概為1.2MB/S左右。同時為了保證盡可能的公平,我們選擇了從QQ管家官網下載其客戶端,因此這個測試結果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軟件測試下載速度2.3MB/S
同時我們也通過QQ管家的網速測試功能對其進行了測試,實測下載速度為2.3MB/S、上傳速度為3.2MB/S,相當于12M~20M的寬帶。因此使用這款產品瀏覽網頁、收發郵件等,都能有相對更加流暢的體驗。
最后再來看看大家最關心的流量資費問題。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默認使用京東超值流量卡套餐,即便是最高的7GB/月流量,價格也只有89.9元,只要不是用來下載、看視頻的話,7個GB每月綽綽有余。而如果是相對輕度的用戶的話,其實選擇29.9元的2GB/月流量套餐就足夠了。
流量資費一覽
評測總結:
支持4G LTE網絡,是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一大特性。雖然此前已經有類似的產品推出,但在二合一電腦產品線上,靈越5280可以說是首款。另外,有戴爾這樣的主流PC廠商推進,無疑能夠加快這項功能的落地。
自從二合一電腦概念及產品相繼落地之后,這類產品就主打移動、便攜、以及靈活、易用特性。不過,受限于筆記本電腦傳統網絡模式,二合一電腦雖然達到了移動、便攜、靈活這三個特性,但在易用性方面,卻并未真正做到完美。因為一旦遇到沒有WIFI或網線的環境,就會讓用戶感覺到不夠便利了。
作為首款支持4G LTE網絡的二合一電腦,戴爾靈越5280可謂是很好的彌補了二合一電腦易用性上的最后一根短板。它也很有可能像當年的XPS 13引領起窄邊框風潮一樣,成為筆記本電腦4G LTE功能的開先河者。
同時即便從產品本身來看,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也是一款非常適合商務用戶、或者需要隨時隨地連接在線的用戶選購的產品,12.3英寸機身小巧、便攜。廣色域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硬件性能滿足辦公應用不成問題,較長的續航時間能夠支持不插電辦公需求,而其售價僅為6299元,可以說是性價比非常高的產品。
另外,戴爾靈越5280二合一筆記本共有三種配置可選,京東預售為3999元起,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圖片直接進入購買頁面:
點擊圖片進入購買頁面
另外也可“”進入移動端預售頁面進行購買。
一次的iPhone 14系列還是帶來了一系列的創新,譬如美版的iPhone 14就取消了SIM卡槽,取而代之的是嵌入到手機里面的eSIM卡,免去了插卡換卡的麻煩,對于這項創新,其實廣大的國內網友應該也是充滿期盼的,什么時候我們也可以用上eSIM卡技術呢?
針對這個問題,最近有網友向工信部發起了咨詢,工信部也給出了正式的回復:我部正組織相關單位,研究推進eSIM技術在平板電腦、便攜式計算機以及智能手機設備上的應用,待條件成熟后擴大eSIM技術應用范圍。
也就是說有朝一日,我們真的可以用上eSIM卡,這是大勢所趨!
那么,eSIM卡和普通的SIM卡有什么區別呢?下面老劉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下。
在傳統的SIM手機上,我們需要插入一張SIM卡才可以收發短信、打電話和流量上網,SIM卡就相當于手機的“身份證”,有了它的存在,我們才能使用運營商的通信網絡。
另外,SIM卡里面還存有芯片,在運營商將卡發放給用戶的時候還會存入用戶數據。
而eSIM卡,它的本質上還是一張實體的SIM卡,只不過它直接嵌入到了手機芯片上,這樣一來,它不再需要卡槽、節約了手機的空間,而且還提升了連接的可靠性。
而它最大的優勢并不止于此,下面說說和大家息息相關的eSIM卡的最大優勢:
有了eSIM卡技術,大家可以靈活的選擇多家運營商的網絡,就像切換WIFI網絡一樣的方便,不用再跑營業廳。
自此以后,大家不會再受到運營商高額消費套餐的制約,哪家更實惠我們就可以方便的進行切換,對于用戶來說是絕對利好。
當然,如果一旦放開eSIM卡,對于運營商的影響也是蠻大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了eSIM卡,大家就不會再依賴運營商了,我們可以在線辦理和開通,不用再跑營業廳,勢必會倒閉一批依賴運營業務的合作廳。
2、號碼歸屬地的概念可能會慢慢消失,大家可以通過空中開卡開通全國而各地的號碼以及套餐,那時候省市之間的資費鴻溝將被徹底打破,大家一起競爭,勢必會出現很多極具性價比的套餐。
3、需要制定更加嚴謹完善的開卡流程,防范電信詐騙。
總體來說,對于用戶是好事情,但對于運營商們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情了。
從目前的技術層面來說,eSIM卡技術已經到了成熟的階段,只要國內的運營商支持,相信在近兩年我們就可以用上eSIM卡的手機。
之所以還需要研究可行性,是因為還要衡量一下對于運營商利益的影響,不過老劉相信,最多兩三年時間,我們還是非常有希望在手機上用上eSIM卡的,除了手機以外,目前在智能手表等其它終端上,運營商們已經開始支持eSIM卡技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