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節的時候組裝了一臺臺式機,當時碼了9000字,寫出了自己的實際需求和購買配置。今天借著添置新內存的機會,再簡單介紹一下春節的這個機器。這里借用一下上次的表格,里面列舉了當時的購買價格,有些已經變理財產品,有些隨著時間的流逝正常降價。
春節購買時候的配置單,有些配件用的白條免息分期
上面就是今年春節購買的配置。先說一下我的使用情況。我個人的需求就是一臺處理照片速度快,同時擁有大容量內存和SSD的臺式機,這樣對于攝影師常用的Bridge、Lightroom和Photoshop三大寶來說,不會有明顯的瓶頸。
常用軟件一覽,不過今年還加入了premiere的使用
我知道BR在管理照片、篩選照片并不是太占用內存資源,但是LR就不一樣了,同時處理幾百上千張照片,想要速度不掉隊,大內存和SSD非常有必要。再說說PS,修照片的時候也是比較耗費內存資源,而且有時候我是三個軟件不關閉的,需要來回切換,沒有大容量內存,是支撐不起來我來回切換并保證修圖不卡頓的。
春節購買的兩條十銓32G DDR4 3200
另外,我說說高頻內存的問題。我沒有配備太高頻的內存,而且單條32G的也沒有太多的選擇。春節選擇十銓的DDR4 3200的,就是因為當時覺得價格還可以,并沒有對到很夸張的地步,優惠完等于871.48元一條。高頻條都比較貴,像影馳系列的,而且高頻條提升速度并沒有大內存提升得多,況且軟件還是對內存容量敏感,所以我還會把金錢放在提升容量上,不會太注重內存頻率。這一點對于不玩超頻的并且還想提升速度,尤其是大型軟件來說,特別管用。
隨便一用,內存就過半了,最高用到過54G
但是春節購買的這兩條64G內存很快就在我的修圖過程中出現緊張的情況,最高的一次,內存占用上升到了54G,如果修圖再復雜一些,很有可能會突破64G內存(實際情況肯定不會,系統會自動調度硬盤空間)。另外,我今年也加入了視頻的制作,電腦中還安裝了傳統視頻軟件Premiere,以及新的剪映,內存不足的情況就開始表現的有點突出了。
但是上半年的裝機市場太瘋狂了,不僅各種空氣卡一路飆升,而且其他配件也都一路走高,真的是很無語。好不容易等到了618,發現我機器里面的這套十銓32G DDR4 3200活動后基本上和我春節購買的價格持平,就毫不猶豫地買下了。
兩條下來和我春節買的1742元非常接近
所以我現在的電腦里面插滿了4條十銓32G DDR4 3200的內存,容量直接來到Z490的上限128G。
這個截圖是我剛開機發布這篇文章時候的截圖,打開瀏覽器和word使用了8.7G
要知道插滿4條內存很容易出現一些小問題,譬如藍屏、降速等,好在Z490的主板最大支持到128G的DDR4 4000,所以我的4條從參數上來講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不是套條,但是序列號只相差了1
新的內存到貨后,就迫不及待地安裝上了,很完美,開機一次點亮,看著任務管理器里面128G的顯示,心里頓時不慌了,生產力更有底氣了。
新買的兩條,拿到的時候還是很激動的
十銓32G DDR4 3200這個內存并不是那種很能超頻的內存,所以我剛開始只有64G的時候也沒有超得太過分,只是簡單的從3200MHz超到了3400MHz,目前的時序是17-20-20-41。我看運行在默認3200MHz頻率下的時序是16-20-20-40,并沒有差太多,就一直3400MHz用著了。另外還有一點,超到這個頻率的因素就是在AIDA64軟件里面測試內存性能里面,在3400MHz下寫入已經達到了49493MB/s,很接近50000MB/s,知足了。
64G內存的測試參數
128G內存的測試參數
再加上我的i9-10850K在1.332V可以的全核穩定運行在5GHz,這樣的參數已經達到我的預期了,所以也就沒有再去瘋狂的超頻,甚至是測試所有硬件的極限,榨干所有的性能。
畢竟我只是一個普通玩家,只是需要一個生產力工具。
4條十銓32G DDR4 3200,如此鮮艷的紅色也讓人非常舒坦
說了那么多,下面放上一些簡單的測試,手上也沒有太專業的軟件,就是一些簡單常見的軟件,希望能給想用大容量內存的朋友一些參考。
先上CPU-Z,這個主要是測試CPU的。雖說現在i9-11900K單核性能很高,但是只有8個核心,并且多核性能并不高,所以我還是覺得十核的i9-10850K香
然后是象棋的分數,供大家參考
Cinebench R23單核測試分數
Cinebench R23多核測試分數
總之,這樣一套下來,在近一個月的工作中,內存剩余量十分充沛,一點都沒有內存不夠用的緊張感,可以根本不用考慮的將照片和視頻軟件都打開進行工作,中間進行各種切換也不會有任何的卡頓,達到了我升級內存的初衷。
嚴格來講,此文不能算作是一篇嚴謹的評測文章,只是簡單測了一下128G內存的數據。其實我這臺電腦更詳細的數據評測在春節的那篇購物文章中,只是當時的數據都是64G內存下的。感興趣的可以前往閱讀。
玩物喪志 篇三:一切為了生產力!全核5GHz+64G+2T!攝影師的9000字另類裝機評測
我當時這篇文章也是給同是攝影師升級電腦一個指引,詳細測試了各種相機處理RAW格式照片的數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詢文章,或者咨詢我。當然,如果有朋友能告訴我更多的內存超頻的事情,讓我的內存數據更好,也可以進一步溝通交流。
本文經“什么值得買”社區作者@都德圣徒授權轉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知道各位現在的電腦內存是多少呢?
<iframe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class="vote_iframe js_editor_vote_card" data-display-style="height: 284px;" data-display-src="/cgi-bin/readtemplate?t=vote/vote-new_tmpl&__biz=MzIxMTAyNjk0OA==&supervoteid=474858978&token=2107689047&lang=zh_CN" data-src="/mp/newappmsgvote?action=show&__biz=MzIxMTAyNjk0OA==&supervoteid=474858978#wechat_redirect" data-supervoteid="474858978" allowfullscreen=""></iframe>
昨天我們點評了一款標配64GB巨大內存容量的筆記本電腦——機械革命 Code 01,它是萬元內內存容量最大的筆記本,我相信今年也不會有內存更大的產品出現了。
現在DDR5內存最大的單條容量是32GB。
那么問題來了:有沒有什么電腦能夠在內存容量上超越它呢?
還真就有一臺,它的內存容量最高可以支持到128GB,是目前唯一一臺可以把內存升級到128GB的筆記本。
讓我們來看看它的實測表現如何吧:
微星 泰坦GT77
它的配置如下:
i9-12900HX 處理器
RTX3080Ti 16GB 獨立顯卡(175W)
64GB DDR5 4800MHz內存
2TB 固態硬盤
17.3英寸 3840×2160分辨率 100%DCI-P3色域 120Hz刷新率 IPS屏
電池容量 99.9Wh
厚 23.0~33mm
機身重 3.37kg
適配器重量 1.5kg
參考售價33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性能釋放強勁,核心溫度低
2,內部擴展性極強,BIOS可玩性強
3,屏幕硬件規格高,支持色域切換
缺點!
1,強冷模式下滿載,風扇噪音較大
2,數字鍵盤尺寸較小,易誤觸
3,滿載下鍵盤表面溫度較高、電源溫度較高
【升級建議】
這臺筆記本電腦拆機不難,卸下底面螺絲即可揭開后蓋。
2×32GB DDR5 4800MHz內存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機器共有4個內存插槽,如有需要可自行加裝內存,最高支持128GB容量擴展。
由于芯片設計所限,內存實際運行在4000MHz。
測試機的固態硬盤容量為2TB,型號是三星PM9A1,支持PCIe4.0×4和NVMe(插槽支持PCIe5.0),機器還有三個PCIe4.0×4速率的M.2插槽,如有需要可自行加裝固態硬盤。
【購買建議】
1,對性能要求極高
2,對擴展性和軟硬件可玩性要求極高
3,擁有富埒王侯的購機預算
微星 泰坦GT77最大的特點是擴展性,如今只有這一臺電腦支持4個內存插槽+4個M.2硬盤位,擴展性堪比臺式機。
屏幕方面,它采用了一塊17.3英寸4K廣色域電競屏,實測色域容積 101.4%DCI-P3,色域覆蓋 96.7%DCI-P3,Display-P3模式下平均ΔE 1.43,最大ΔE 2.72,實測最大亮度488nit。
機器還支持AdobeRGB和sRGB色域切換,平均△E均在1.5左右。
接口方面,機身左側有兩個USB3.2 Gen2 Type-A、SD插槽、3.5mm音頻接口;
機身右側依次為USB3.2 Gen2 Type-A、雙雷電四(不支持PD充電,支持DP1.4視頻輸出)、miniDP、HDMI2.1、RJ45網口。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55.7dB,強冷模式強冷59.7dB,此時環境噪音為34.3dB。
續航方面,這臺電腦的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4小時48分,99.9Wh的電池也頂不住。
微星 泰坦GT77的配置和性能釋放其實與GE77 HX十分接近,兩臺電腦最大的差距就是擴展性,GT可以猛加內存硬盤,而GE沒那么多接口。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臺性能強無敵,并且想要升級一堆內存硬盤,那么這臺電腦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只是對性能有要求,內存硬盤夠用就行,那么GE77 HX相比之下更像一臺筆記本。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微星 泰坦GT77的拆機實拍圖,七熱管四風扇的組合,內存插槽是疊上去的,綠色的位置就是內存,最多可以插4根。
預裝的2TB硬盤在拆機圖右側,內存左邊還有3個M.2 2280的固態硬盤位,現在最大的M.2固態有4TB可選,你愿意的話可以把它升級到16TB。
FYI:目前單根4TB M.2硬盤售價約4000~6000元。
室溫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E17Q1IMS.107
在滿載狀態下,開啟極致模式,CPU溫度最高95℃,穩定在77℃左右,功耗75W,P核頻率3.0GHz、E核頻率2.3GHz左右。
顯卡功耗175W,溫度78.9℃,頻率1702MHz。
開啟強冷模式雙烤,CPU溫度最高95℃,穩定在73℃左右,功耗75W,P核頻率3.0GHz、E核頻率2.3GHz左右。
顯卡功耗175W,溫度75.3℃,頻率1762MHz。
單烤StressFPU,CPU溫度維持在90℃,功耗125W,P核3.7GHz,E核2.9GHz。
單烤Furmark,顯卡溫度維持在78.5℃,功耗175W,頻率1717MHz。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44.1℃出現在退格鍵,WASD鍵附近約為41.0℃,方向鍵37.7℃。左腕托溫度為33.6℃。
總的來說,微星 泰坦GT77的散熱表現很猛,核心功耗極高無比,但核心溫度照樣控制住了,只不過噪音就很奔放了,同時因為機身并沒有特別厚,所以鍵盤溫度普遍偏高。
我真不知道有什么變態級的需求會用到128GB內存容量,同時你還必須得買筆記本???
所以這個設計終究只是一個炫技行為,富哥可以在聊電腦的時候提一嘴:“我有一臺128GB內存的電腦”,這時候,另外一位買了頂配外星人的富哥只能癟了……
升級內存的代價也是很大的,首先這價格就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兩根2000元,四根128GB就要花費4000元,純純的奢侈消費。
不僅如此,四根內存插滿還會讓內存頻率下滑,我們查資料發現,在筆記本擁有四個內存插槽時(每個通道有兩個插槽,兩個通道就有四個插槽),就算你只插兩根,那頻率也會降低到4000MHz,而如果你插滿四根內存,那頻率最后會降低到3600MHz。
這聽起來似乎有點繞,簡單來說就是:內存插槽變多的代價,是用性能換取了擴展性。
綜上所述,這臺GT77是一款實驗性質的產品,將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徹底極致化。
感謝微星讓我們漲了見識,也讓我們知道:滿足需求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且這代價不一定全是金錢。
軟Surface Pro 8二合一平板電腦預計會在2021年初發布。1個半月之前就已經曝光過,這一代新機依舊不會有外觀變化。12月17日消息,Surface Pro 8 LTE版本的真機圖和配置再次被德國媒體winfuture曝光,新機搭載11代酷睿,最高32GB內存。
微軟Surface Pro 8還是繼續沿用老模具,比蘋果還環保,依舊是單USB-A和單USB-C接口。HWINFO64無法顯示CPU信號,但可以看到核心代號是Tiger Lake,也就是英特爾11代酷睿,顯示是4核8線程,最高睿頻4.3GHz,96EU的集顯。
之前歐洲運營商的數據庫中曝光了多個Surface Pro 8的版本,據稱暫時只會有LTE版,5G版要得再等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出現(甚至未必會有)。已知的配置:
i5+8G內存+128G存儲起步,i5版有8GB和16GB內存可選,但存儲只有128GB和256GB可選。
i7版(i7-1165G7,4核8線程,最大睿頻4.7GHz)起步16GB內存,最高可選32GB,硬盤提供256GB/512GB/1TB三擋配置,頂配預計接近3000歐元,約合23800元人民幣。
比較特殊的是,歐洲配置列表里,LTE版“沒人權”,只有i5處理器可選,頂配也只是16GB內存+256GB存儲,而且LTE版的Surface Pro 8,只提供銀色,并沒有黑色版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