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導讀:釘釘作為一個辦公軟件,疫情的原因讓它每天的用戶量都在激增。而在后疫情時代,作為一站式的企業數字化管理、運營平臺的釘釘,未來會如何發展呢?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ToB圈一個經典話題是,如何定義時下的釘釘?
關于這個問題,釘釘總裁葉軍在昨天的未來組織大會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過去一年里,釘釘上每天幾乎都有10萬個自組織產生,網狀結構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如果沒有很好的工具支撐,也就是企業全鏈路數字化,生產效率將變得低下,而這正是釘釘所深耕的。
在線是數字化的前提,在葉軍看來,過去釘釘把企業經營管理當中的人財物事等場景從離線搬到了線上,將通訊錄、開會方式、審批方式進行數字化,類似于PC時代電腦是生產力工具,到了移動時代,釘釘就是最好的新生產力工具。
變得年輕化,是釘釘近兩年最大的變化。據釘釘方面介紹,它們有超過30%的用戶是95后,年輕的工作者、年輕的企業家都在使用釘釘,釘釘也陪伴著這些企業從一家小企業,逐漸成為小巨人,甚至成為一家上市公司,這些90、95后是天生數字原住民,但每個人都應該像95后一樣,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數字化工具。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
大約在三年前,我在鈦媒體曾和釘釘原CTO朱鴻(花名一粟)聊過關于“釘釘是什么”這個話題。
當時一粟給出的答案是:眼下的釘釘,是一站式的企業數字化管理、運營平臺,而未來的釘釘,將是面向全球的工作、商務以及OA(辦公自動化)管理生態,緣于當下釘釘已經連接了龐大數量級的企業,這讓它有機會去構建更大的一張網。
有趣的是,當時4歲半的釘釘的體量為2億用戶數和1000萬家企業組織數,到了今天,釘釘,7歲的釘釘體量又翻了幾番,變成5億用戶+1900萬組織,自“云釘一體”戰略發布后,釘釘顯然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工作伴侶”。
過去一年:釘釘上創建日志數9億+,釘釘創建文檔人數9000萬+,釘釘上創建日程個數4億,釘釘上創建項目條數400萬+,任務數8000萬+,釘釘上創建日程個數4億,釘釘上召開在線會議場次2億+,釘釘上創建數字化報銷單個數1億+,釘釘上創建數字化審批個數21億+等。
正如阿朱老師所說述,釘釘幾乎把To B能想到的商業模式都探索了一遍:通信(視頻會議、電話會議、群直播、短信通知、企業郵箱)、硬件(視頻會議一體機、門禁、考勤機)、企業支付與交易、數據服務(查企業)、應用商(宜搭+開放商店+應用商店)、通用SaaS應用(文檔處理、企業云盤存儲、企業移動門戶、OA審批、項目管理)、領域應用與行業應用(HR SaaS,教育行業解決方案SaaS),其實也就是葉軍口中的全鏈路數字化。
釘釘的演繹,體現在我們所看不到的地方。
熟悉企業服務領域的人會知道,工具是對一款應用最高褒贊,比如Salesforce是最好的CRM工具、Zoom是最好的視頻會議工具、AWS是最好的公有云服務工具(新眸注:此處最好僅代表個人觀點,以市場規模為計算單位)。反觀釘釘,這3年的變化最直接的體現是用戶規模的變化,但內核是釘釘商業邏輯的優化,與其說時下的釘釘是最大公約數的數字化工具,倒不如釘釘想把自己打造成數字化辦公的“入口”,并且釘釘的包容性變得更強了。
這一點,可以從葉軍的獨白中有跡可循:
從2019到2021年,我們對于“未來組織”的理解也在不斷地刷新與更新,在這里,我想分享我在釘釘看到的,對未來組織的幾個觀點理念的變化:關于個人創造力,關于組織敏捷,也關于全鏈路數字化。
原來在傳統企業中,我們信息是非常隔離、割裂的,在未來,我們認為信息的分權會成為趨勢,當然也是挑戰,只有讓信息能穿透到每一個個體,才能讓組織和個體的創造力被更好地激發。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過去一年里走訪了很多企業,發現很多先進企業家都有類似的觀點:鼓勵更多的主管為員工去寫周報,而不是員工給主管寫周報。
從這個簡單的邏輯中,我們不難看出,釘釘想做的,是在完成數字化辦公入口使命后,繼而去做一件更難的是,即用數字化工具,倒逼既有的組織關系變革,這種在過去的OA系統是很難想象的,也正是理解這一點,我才明白葉軍口中“釘釘是新的生產力”這句話的內涵。
一般來說,選擇在“有份量”大會上發布的產品,往往也是“有份量”的。
釘閃會就是這么一款產品,在釘釘的未來組織大會上,我觀察到了一個細節,釘釘上召開在線會議場次2億+,這個關鍵詞在PPT上被加粗了,我們再聯想一下,整個視頻會議軟件市場潛力,不難作出推論:釘閃會這款產品,極有可能在商業化版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我們先來了解下,釘閃會這款產品。據釘釘方面介紹,“釘閃會”是釘釘在協同辦公領域一次重大更新,通過文檔連接視頻會議、日程、項目等協作功能,串聯會議的快速組織和信息的分享、討論、決策環節,最終通過一個標準的產品界面,為企業有準備、有主題、有議程、有結果、有落實的開好一場會。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沒有具體感知,我來給大家翻譯翻譯:重大更新=有潛力、有價值的產品;串聯會議=在視頻會議的機制上做了優化;標準的產品界面=滿足各種場景的最大公約數產品;有結果、有落實=還是之前那個邏輯,用數字化工具倒逼組織提升效率(一個小細節,我們可以設定會議的時長,時間一到,立刻結束)。
“最優解”往往隱藏在一次次更新與迭代中,釘閃會日后所面臨的,或許并不是處心積慮地與同行做出差異化,而是回到場景中,人們對視頻會議的真正需求到底是什么,釘釘又該如何在這些需求中進行去冗余,尋找最大公約數,至于外界所糾結的釘釘商業化速度,我倒認為不必苛責,我們需要做得是:給企業數字化進程一些時間,給釘釘和其他玩家一些時間。
在未來組織大會上,葉軍口中的“兩個數字化”是被外界解讀最多的。
葉軍認為釘釘不僅僅是工具層面的創新,釘釘代表的下一個時代的工作方式,釋放數字生產力的背后,更是生產關系的改變,是人與組織關系的改變,是人的工作環境、生活狀態的改變。釘釘是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連接者,是全鏈路數字化的超級入口。
關于上述的這些話,看完前文的你應該不難理解。我們這里要分析和解讀的是,釘釘的兩個數字化的具體實踐,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釘釘解法,畢竟數字化是一個時代大命題,包括的東西太多了,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我們經歷了數據在線化、業務數字化、生產數字化,但一直被外界所詬病,究其原因是做得方式錯了:有的太冒進、有的不需要、有的體驗感差。
釘釘的思路很簡單,即“組織數字化”+“業務數字化”。
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釘釘把場景范圍收窄了,回歸到工具的本質,專注于數字協同辦公生產效率提升,這里有人會問,那么數字化其他場景+方向呢,答案是釘釘的生態:釘釘提供了應用市場上千款SAAS應用供選擇,接近2000個API。
所謂的組織數字化,釘釘方面的解釋是讓每一個員工都擁有稱手的新生產力工具,現有產品矩陣包括釘閃會、釘釘文檔、釘釘項目、釘工牌、釘釘小程序和“看看”等;至于業務數字化,就是讓業務數據既沒有誤差、也沒有時差,業務數字化的成功有兩個核心要素,首先是CEO的理念,其次是CIO的實踐,只有將這二者配合好,業務數字化才能成功,葉軍還為此專門總結了一套解法:“選、搭、建、連、跨”。
讀到這里你或許會驚訝地發現,一年前的云釘一體戰略,很有可能就是“兩個數字化”的發動機。
作者:桑明強,微信:新眸(ID:xinmouls)
本文由 @新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釘釘是很多朋友都會用到的辦公軟件,有的朋友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時候并不需要使用釘釘,但是電腦一開機就會自動跳出釘釘登陸窗口,給我們帶來不便。這篇文章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解決辦法。
1.雙擊打開“360安全衛士”(需要提前下載安裝)。
2.在彈出的窗口中點擊“優化加速”,接著在右側點擊“操作中心”下面的“啟動項”。
3.在彈出的“啟動項”窗口中找到“釘釘”,單擊右側的“禁止啟動”按鈕,此時釘釘的“當前狀態”會變成“已禁用”。這樣我們以后打開電腦時就不會自動跳出釘釘登陸窗口了。
本文由@靜心辦公
快訊|1月14日消息:釘釘正式發布6.0版本,并公開新的進化方向。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在發布會上表示:“釘釘不僅僅是一個溝通工具,新釘釘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好的企業協同辦公和應用開發平臺,讓所有業務環節的微小創新變得更容易,讓進步發生。”
這是“云釘一體”戰略后,釘釘最重要的版本升級。釘釘6.0帶來3個重要變化:
1、推出釘釘宜搭等低代碼開發工具,讓不懂代碼的用戶,也能快速開發新應用;
2、推出角色工作臺,讓CEO、HR、財務、老師等不同角色擁有自己的專屬工作臺;
3、推出全新協同辦公套件,讓用戶可以打破組織邊界,進行“以事為中心”的協同,整合項目、郵件、文檔、日志、日歷、知識庫、審批、待辦等功能。
張建鋒認為,基于云釘一體的“低代碼開發”,將成為新一代的軟件開發方式。“我們希望,未來3年在釘釘上能長出1000萬個釘應用,讓云從IT的價值真正變成數字生產力。”
目前,釘釘用戶數突破4億,包括企業、學校在內的各類組織數超過1700萬。
張建鋒認為,過去十年,云計算改變了整個IT硬件體系,IT從集中式的大型機、小型機變成分布式的技術體系。接下來,云釘一體將有機會重塑整個軟件開發體系。
他認為,全球軟件發展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IT基礎設施是大型機或小型機,企業購買大型軟件系統來解決所有問題,但實施成本高、運維代價大、再次開發難。
第二波浪潮是SaaS軟件興起,比如Salesforce的CRM系統,這個階段IT基礎設施統一了,但軟件是由不同的供應商提供,軟件和軟件之間還是形成了數據孤島。
第三階段是云釘一體進化的目標,這波最大的轉變是基于統一的云、數據平臺和應用平臺開發的業務應用。“我們希望軟件不要直接在云上開發,而是通過釘釘這樣的應用平臺來開發,開發的方式就是低代碼和無代碼。這樣不同的企業應用就可以連接起來,實現數據的互通。”他說。
咨詢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2021年對于應用開發的需求將達到所有IT公司開發能力的5倍。這是企業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之后,共同面對的一個尷尬局面,越來越多的業務需求遠遠超過IT開發能力,他們需要完成的項目似乎永無止境。面對這一巨大的供需缺口,低代碼、無代碼開發幾乎是唯一解決方案。
張建鋒表示:“低代碼開發將定義新一代的開發方式,讓企業自己掌握更多數字化轉型的主動權。我們今天有機會去重塑整個中國軟件的格局,在全球率先實現新的軟件生態體系和開發模式。”
所謂低代碼開發,即無需編碼或只需少量代碼就可以快速生成應用程序,在釘釘,企業的應用開發通過“拖拉拽”的方式即可完成。
釘釘全新的6.0版本中,低代碼開發工具宜搭會與釘釘深度融合,升級為釘釘宜搭。過去3年,阿里巴巴集團已通過宜搭構建了12700個應用,其中絕大部分是由HR、財務等不具備開發經驗的崗位員工搭建,這些應用通過釘釘集成后,形成了支撐阿里巴巴十幾萬人的工作平臺。
這樣的開發方式正發生在各行各業。目前,浙江省有超過140萬公職人員在釘釘上辦公,并在政務釘上開發了1500個應用,大部分基于低代碼開發。
在河北省,受困于返鄉潮下的基層防疫,邢臺市巨鹿縣用低代碼開發,在釘釘上搭起了返鄉自主申報功能,讓當地的防疫工作前置。這項來自基層治理的創新,在釘釘平臺上線,將向全國復制。
此外,一汽、復星集團、東方希望等大型企業,均已采用低代碼平臺開發應用。東方希望集團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東方希望通過釘釘建立了全集團統一的移動辦公平臺,釘釘被應用到智慧行政與后勤、生產管理、系統集成(ERP、eHR、MES系統),包括52個釘應用:eHR、MES系統、NC、QCS、出勤情況統計、待辦審批、點餐、風險隱患、行政派車、合同管理、考勤審批、設備管理等。全面的數字化轉型后,東方希望26000名員工已接近全員入網,開發效率驚人。
此前,包括簡道云、氚云等在內的第三方低代碼開發工具已經入駐釘釘。最新數據顯示,釘釘開放平臺入駐的開發者超27萬,開發者服務的企業組織數超過640萬家。整個釘釘平臺長出的“釘應用”超70萬個。
發布會上,釘釘宣布全面開放底層能力和1300個API接口。釘釘群聊、智能人事、客戶管理等基礎產品接口正式對外開放,合作伙伴與客戶能將自身業務應用,更深度融合到釘釘群、工作臺等主要場景中,本次開放接口數量超出以往總和。目前,釘釘生態合作伙伴覆蓋銷售、應用、定制、部署、培訓等多種類型服務商。
“未來的軟件開發一定是碎片化的,低代碼開發將是2021年的行業關鍵詞。”張建鋒判斷。在整個云智能體系中,釘釘上連企業業務應用,下連IT基礎設施。“釘釘將把開發能力轉移給最終用戶,讓每一個人、每一個角色都可以隨手將身邊的工作數字化。”
此次發布的釘釘6.0版本還推出了角色工作臺,為管理者、財務、銷售、人事、IT、教師等職能角色提供專屬工作臺。在管理員開通權限后,用戶可根據職能需求,自主在工作臺添加管理駕駛艙、財務報表、銷售報表、人事管理等專屬應用,打造屬于自己的超級工作臺。
過去,一個組織在釘釘上只有一個統一的工作臺,而每個職業角色都有獨特的工作習慣和流程,他們最高頻使用的工作應用并不一樣。比如釘釘此次發布的教師專屬工作臺,可以將老師們最常用的十幾個功能統一歸攏,老師只需在工作臺一鍵操作,就能發布作業、在線上課、統計班級信息或者發放通知,一站式完成絕大部分教學教研工作。
角色工作臺相當于針對角色的“千人千面”,讓HR有HR專屬的工作臺,財務人員有財務工作臺,這些不同的角色還可以基于自身業務需要,在釘釘通過低代碼開發所需要的應用,人人都可以搭建個性化工作臺。
未來工作方式將從“以部門為中心”到“以事情為中心”。張建鋒表示,“釘釘未來的工作方式會更多從盯人到盯事。”過去的軟件是以部門為中心來安排工作,而未來,釘釘上的組織里的每一個人都將是為事情服務。
律師行業就是典型的“以事情為中心”的工作方式。從接到案子開始,即代表項目的產生,進而分解出多個子任務,需要跨部門甚至跨組織協同,傳統辦公軟件和溝通工具很難高效滿足。
基于“以事情為中心”的工作理念,釘釘6.0對文檔、會議、項目、待辦、日志、日歷、審批等十項協作類產品進行融合,并融入了來自原阿里郵箱團隊的郵箱和日歷,原Teambition團隊的項目、待辦、目標、云盤等產品能力,升級為“釘釘協同辦公套件”。
基于釘釘協同辦公套件,不同團隊之間可以基于共同制定的目標,同步工作、共享資料、創作內容、沉淀成果、固化流程。例如,在制定目標階段,Teambition Goal融入釘釘,全面支持OKR,同時攜帶了非常便捷的進展匯報功能,并且可以與計劃執行全面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