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到一款“國民級”的免費性能測試軟件——魯大師。對于絕大多數的硬件小白來說,跑分直觀化的表達最大化的促進了這款綜合性軟件的普及度,動輒數十萬的跑分成績能夠帶給了用戶足夠的震撼感。甚至很多網上的評測機構在產品上線之初,都會使用魯大師作為衡量一款產品好壞的既定標準。
魯大師=娛樂大師?
魯大師真的有“傳說”中那么好用嗎?按理說,能夠讓我們看到電腦各個硬件的廠商和性能,搭配專門根據國內小白用戶喜愛打造的簡潔化操作界面的魯大師應當足夠好用,但曾有一段時間,大批用戶將魯大師戲稱為“娛樂大師”,甚至有著這樣的言論——硬件我已經買了,跑分高說明我買的好,跑分低說明你軟件辣雞。
這說明在使用魯大師的實際過程中,并沒有一個固定權威的衡量標準,雖然簡單好用,但問題也不曾間斷。在這里,我們大致總結了一些網友遇到的問題。
安裝魯大師后機器變卡——在老版本的魯大師當中,軟件默認開啟檢測功能,當我們在實際運行游戲或者大批量處理電腦文件的過程中,硬件產品會因為需求的提升而產生一定的熱量,但在檢測功能的影響下,系統會默認降低頻率。這也就意味著你的電腦無法發揮出100%的性能表現,進而導致異常卡頓。
跑風成績異常高,實際性能差強人意——相信很多玩家在安裝魯大師的第一時間都會進行日常的性能檢測,高達數十萬的跑分成績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尤其是測試結果顯示超越全球98%以上的用戶足以讓很多小白用戶興奮不已,但如何測試、測試項目等對于普通玩家來說全然不知,而魯大師沿用的依舊是一套老舊的測試程序,至憑借其中機箱單一規格判斷一項成績的優良,例如在顯卡性能測試中的測試場景,貌似已經用了十年了吧,十年買顯卡都已經更新換代數次了,測試項目卻依舊一成不變,合理性難免受人詬病。
硬件檢測無法識別——平臺配置顯示可以說是魯大師最為有特色的一項功能,一目了然的統一化配送表對于很多小白用戶而言,是炫耀羨慕的資本所在。但如果你配備的是一套全新的硬件平臺,那么就要有硬件無法識別的心理準備,很多人都說這是程序未更新導致的。但……
捆綁軟件并非沒有——很多人不愿意安裝電腦管家、電腦輔助工具等軟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防不勝防的多余插件。魯大師作為一款免費的系統工具軟件,雖然一直標稱無任何插件,但在我們安裝之后,系統桌面會多顯示一個名為游戲庫的圖標,我們查看了文件屬性,C盤!
簡單好用的正規測試軟件
其實在市面上有很多簡單好用的專業測試軟件,它們伴隨著整個DIY硬件市場的更新升級而升級,功能強大且參數詳細。但也正因為這類軟件的專業性,被很多普通玩家所抗拒,其實這類軟件在操作方面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復雜,簡單易操作同樣是這類軟件的特征。
CPU-Z
CPU-Z可以說是一款家喻戶曉的CPU測試軟件,經常被我們用來檢測處理器的產品型號以及技術規格。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或許這類數字規格并不能看懂,但往往CPU-Z測試的處理器信息的最準的,它支持的CPU種類相當全面,軟件的啟動速度及檢測速度都很快。且安裝程序也較為簡單,沒有多余的系統插件,簡單又省時。
另外,CPU-Z這款軟件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簡單,除了檢測CPU的產品信息外,包括緩存、主板、內存、顯卡等信息同樣可以清晰準確的查詢出來,十分便捷。
對于想要了解硬件產品生產年份的用戶,通過CPU-Z同樣可以清晰準確的看到。
作為一款功能強大的CPU測試軟件,CPU-Z同步支持單核、多核處理器性能測試。在選購新的處理器之后,建議用戶通過CPU-Z進行性能檢測,而非某些娛樂大師測試軟件。
GPU-Z
近年來,隨著大熱游戲的不斷涌入,越來越多玩家開始關心自身所使用顯卡的性能以及規格信息,但這類信息往往在某些管家軟件中并不會顯示,只會模糊的顯示一項產品名稱。此時我們就需要一款名為GPU-Z的顯卡識別工具。這款軟件的下載方式十分簡單,整體界面直觀,運行后即可顯示GPU核心,以及運行頻率、帶寬、傳感器信息等。
而玩家關心的顯卡溫度以及運行頻率等狀況在GPI-Z中我們同樣可以查詢,雖然這款軟件不同于GPU-Z,并不支持中文版,但簡單的操作方式同樣可以熟練使用,最終的是,這款軟件可以幫助玩家檢測購買到的是否是NVIDIA假卡。
AIDA64
AIDA64與我們上面介紹的“娛樂大師”一樣,是一款測試軟硬件系統信息的工具。不客氣的說,包括魯大師在內眾多新興檢測工具靈感均來自與AIDA64這款軟件。堪稱基準測試界的鼻祖。
幾乎用戶想要了解的所有信息在AIDA64這款軟件中均可以查詢,雖然查詢方式較為復雜,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非常符合普通用戶的查詢習慣。這款軟件具備硬件監測,壓力測試和傳感器監測等多種功能。
此外,還可以對處理器、系統內存和磁盤驅動器等硬件性能進行全面評估。
除上述功能外,AIDA64還支持屏幕壞點等多種屏幕檢測。方便快捷。
硬件檢測有這幾款軟件就夠了
近年來,當我們獲取信息時,越來越多用戶開始思考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再像從前那樣盲目相信一個信息源。在從前,魯大師可以說是最受用戶歡迎的一款跑分軟件,它以最直觀的方式向用戶群體反饋一個未知領域的性能差異。總的來說,這樣的跑分表現形式并沒有太大問題,因此,我們并不是要黑魯大師,只是單純的為想要了解更多硬件性能的用戶普及一些非常實用的基準測試軟件。
這幾款軟件的共同點就在于,它們具備有與魯大師相近的PC綜合性能評判標準,雖然沒有想國內的種種測試軟件那樣大紅大紫,僅僅局限于部分專業測試用戶以及發燒友之間,但希望每一位用戶都不要被專業測試這幾個字眼所蒙蔽,不管是軟件的下載還是使用,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復雜。雖然沒有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但它們卻能夠為我們提供真實有效的PC性能數據,希望能夠在未來被大眾用戶廣泛使用。
本文編輯:劉國亮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新電腦擔心質量有問題怎么辦?
今天,小澤給大家推薦一些電腦檢測軟件,它們也是很多電腦IT管理員,技術人員和計算機愛好者經常使用的軟件。
這些軟件存在的意義不僅是為了跑分,它們對電腦硬件的深層檢測和電腦的穩定性測試都是非常專業的,入手/準備入手新電腦的人群用這些軟件來檢測電腦非常適合。
01.Display X 顯示器測試
電腦購買完后,我們最先擔心的是,害怕液晶顯示屏上有亮點或壞點,這是很糟糕的事情。有了Display X這個軟件,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檢測到屏幕的亮點或壞點。
第一步我們可以先用Display X測試電腦顯示器有沒有問題,畢竟運輸途中磕磕碰碰少不了,也防范一些商家鉆空檔調換貨品。
Display X沒有中文名字,不過你可以叫它顯示屏測試精靈。顯示屏測試精靈是一款小巧的顯示器常規檢測和液晶顯示器壞點、延遲時間檢測軟件,它可以在微軟Windows全系列操作系統中正常運行。
這款小小的軟件可以檢測出液晶顯示器的品質和性能究竟如何,除了電腦以外,適應微軟Windows系統的液晶顯示器也都可以測試。
02.Furmark 顯卡測試
新買的電腦,想看看電腦的顯卡性能怎樣,那么我們第二步可以把電腦拿來“烤機”~!
furmark是一款電腦顯卡測試軟件,類似于3D-mark,可以通過這個軟件對顯卡進行“嚴刑拷打”一翻,就可以知道顯卡怎么樣了。
通過這個軟件,可以測試電腦顯卡的穩定性、運行時的溫度和真實性能。
03.Thaiphoon Burner 內存檢測
前面兩個步驟都沒什么問題,那么第三步我們可以開始檢測電腦的內存。
Thaiphoon Burner是一款專為用戶們提供內存檢測功能的軟件。
通過該軟件,大家不僅可以自己快速查看內存信息,還能快速的對內存SPD信息進行修改,讓我們可以輕松檢測出內存的顆粒情況。
04.CrystalDiskMark 硬盤檢測
檢測完內存,接下來我們檢測電腦硬盤,那些經常硬盤爆滿的小伙伴要注意了。
CrystalDiskMark是一個測試你的硬盤或者存儲設備的小巧工具,簡單易于操作的界面讓你隨時可以測試你的存儲設備,測試存儲設備大小和測試數字都可以選擇,還可測試可讀和可寫的速度。
當我們檢測完畢,也了解了電腦硬盤存儲的上限,要合理分布,不要什么東西都存儲在C盤,這樣電腦用久了就會越來越卡……
05.Aida 64 系統檢測
這個應該是每個搞機達人非常了解的一款工具了,一般用它配合別的工具,比如說上面的烤機工具,或者用它來折騰一個電腦副屏都可以。
AIDA64是一款測試軟硬件系統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詳細的顯示出PC的每一個方面的信息。
AIDA64不僅提供了諸如協助超頻,硬件偵錯,壓力測試和傳感器監測等多種功能,而且還可以對處理器,系統內存和磁盤驅動器的性能進行全面評估。
06.MSI Afterburner 顯卡超頻
考慮到很多朋友有在玩游戲,這款軟件是小編給玩游戲的朋友推薦的。
絕大多數的游戲主播用到的一個軟件,它是一款功能強大、使用簡單的顯卡超頻工具,兼容性強,支持微星顯卡,其他品牌顯卡也支持。
這是顯卡玩家流行的A/N顯卡通吃的超頻軟件,軟件界面友好,有按鈕功能提示。不過我個人一般是用它來檢測游戲過程中的幀數表現。
寫在最后,希望這些測試軟件對準備購買新電腦的朋友們有用。你們還知道哪些測試軟件?留言區可以分享出來哦~
家好,我是小匠。說起魯大師,我們應該都不陌生了。很多朋友在買到電腦之后的第一時間就是用魯大師跑個分,然后再發個朋友圈什么的。雖然現在魯大師被大家戲稱為娛樂大師,但是咋們也不得不說是魯大師讓很多人的腦海中有了跑分這個概念。可能很多觀眾朋友就要說了,既然魯大師跑分不靠譜,那么我到底該如何判斷我家的電腦性能呢?所以今天,我就在這里跟大家講一下,我們平常會用到的一些比較核心的測評軟件。
首先呢,我們先來講講我們為什么不選擇魯大師跑分。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IGPU也就是集顯分數的問題。首先我那我這里一臺機器測試了一下,CPU是AMD的A8-7650K .
然后跑分之后,它的核顯分別在CPU和顯卡部分計算了兩次分數,這樣下來不光分看起來虛高不準確,而且你說這個核顯到底是該算CPU部分還是顯卡部分。我恐怕魯大師的團隊自己都搞不清楚。
除了核顯問題以外,如果你下載的魯大師版本不同,甚至可能你的電腦BIOS不同也有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魯大師還會經常抽風,比如G5400的跑分跑過了7代I7,又秒了九代I5,這真的是很離譜的。
在我們進行跑分之前呢,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比如說盡量斷開網絡以及關閉后臺軟件程序,如果你是筆記本電腦用戶,一定要記得插電。有性能或者野獸模式的話,盡量先開啟它。
其實我們說到跑分無外乎就兩個最基本的部分——顯卡和處理器。基本上最能代表電腦專業能力的就是這兩個配件了。
咋們現在先看看比較簡單粗暴的部分。
首先是顯卡方面:顯卡專業跑分方面,已經是3Dmark 一家獨大了,可以算的上是國際板的“娛樂大師”了。我們店里一般為了方便,都會把各種測試以及診斷軟件都放在一個外接硬盤中,大家如果要經常使用的話,也建議這么做。
下載完成后,在免費的四個項目里,我們只需關注FireStrike以及Time Spy這兩個測試就夠了。分別面向的是DX11和DX12加的游戲能力。
我們現在以FireStrike為例,如果你的分數連1500分都不到,那么你可能連英雄聯盟這種游戲都必須在低特效下才能流暢運行,你只能玩一些劇情游戲或者是植物大戰僵尸、斗地主什么的。當然,如果你不打游戲,不剪視頻,這種辦公級別的顯卡,當然也沒有什么問題。
而如果你的分數介于1500分~5500分入門級階段,那么你已經可以運行絕大部分發布時間超過4年的網游和發布時間超過六年的單機游戲了。
但如果你想真正達到主流玩家水平,通吃市面上基本所有游戲的話,你至少要超過6000分才可以。當然,跟剛才是一樣的,分數越高畫質也就越高。比如說9000分的1650能夠中高畫質下運行吃雞,而16000分的1660TI則能夠更高一檔,能夠開啟全高到極致的畫質。
而如果你比較厲害,能跑到23000分以上的頂級水準的話,你的顯卡應該能應付大部分游戲的4K級別的極致體驗了。優化比較好的游戲,像只狼這樣的妥妥的4K 60HZ真沒什么問題。那部分優化差的就要調低一點點特效。
關于3Dmark,大家可以免費白嫖。不過我覺得大家最好還是在steam或者wegame上入手正版,支持一下。有活動的時候,價格還是非常劃算的。
不知道大家的顯卡能夠跑到什么水準。說實話啊,顯卡特別弱,也無所謂,畢竟有很多人是不打大型游戲的。而辦公工作和使用軟件,甚至是使用一些大型軟件,則是我們購買電腦必須要做的事情。所以CPU和顯卡不同,如果你的CPU太弱了,也許就會影響到你日常使用的流暢度了。
CPU我們一般會使用cinebenchR15/R20.
它是用來計算你電腦模擬渲染建模所用時間的,我們就拿R15的全核跑分為例。
如果你的分數還不足250分到300分的話,基本上已經算是脫離時代了,有條件的話還是趕緊換個新電腦吧!
而如果你能跑到350分到500分的話,這臺電腦確實已經能夠達到家用的水準了。簡單的辦公上網運行一些不是很專業的剪輯軟件都是可以的。
不過如果你想成為主流電腦,剛才那些500分不到的螢愛都是一些用了很久的電腦了,它是遠遠不夠的。只有你能跑到500~950分才能真正達到很多人買電腦的基本3~4年不會卡頓的要求。作為主流性的一些大學階段的專業軟件的學習,剪剪VLOG以及720P或者是1080P分辨率下較低碼率的直播要求都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如果你真正從事一些專業工作,需要用到AE、3DMAX這些,剛才那種程度的性能只能說是比較勉強或者說也只能應付大學階段了。想要躋身高性能行列,真正流暢運行各種大型軟件,你的CPU得跑到1000~1200以上才差不多。
如果你是用的是筆記本電腦,尤其算是比較一般的,你會發現他的首次跑分和其他機器其實沒有什么區別。但當你多跑幾次,基本上就可以看出她真正的性能了。所以一般我們都是跑10~30次來檢驗他長時間的性能。
以上兩種方法對于電腦本身性能的判斷應該是最直觀的,有的人可能要問了,那如果我沒有電腦,看上了一個電腦想要購買,我如何去確定他的性能呢?
那么我建議大家去搜評測:
為什么是去搜評測而不是去天梯圖中搜索CPU和顯卡的位置呢?因為不同平臺和不同散熱的電腦,即使他們的配置看起來一模一樣,但是真正使用的時候由于各種原因,實際性能也可能差距相當的大。
所以你只要去搜一個主機或者配件,尤其是筆記本的測評,輕而易舉就可以知道這臺機器性能是一個什么水平了。
那么現在大家已經了解了如何去初步判斷自己的電腦性能了,這里我還要給大家提個醒,電腦他是一個典型的木桶效應模型,比如說你的顯卡達到主流水準了,CPU卻比較弱,其實也不行。這也就是我為什么經常抨擊淘寶整機高顯低U的垃圾配置。
而且除了今天咱們說的顯卡和CPU,機器是否有固態?固態的品質如何?內存大小以及頻率等等,這些都會影響一臺機器的整體效果。所以無論你是購買臺式機還是筆記本,一定要從你的需求出發,不能唯性能論!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小匠給大家科普的為什么我們不用魯大師判斷一臺主機的好壞以及我們用什么專業的軟件測試,如果有很多朋友需要軟件的話,我會在下方的評論區放上連接,大家可以去下載。如果還有朋友有關于電腦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私聊我或者留言,我會在第一時間盡快回復,感謝閱讀,咋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