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經常有小伙伴詢問學習板繪,應該選擇什么數位板。疑問使用ipad或者數位屏繪畫體驗是否會更好。本篇文章主要從產品特性以及價格出發,給大家做出詳細解答與推薦!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繪畫工具的選擇只是讓你畫圖更方便。有好的工具不代表你擁有好的繪畫能力。大神無論用什么工具繪圖,只需要紙筆依舊能畫出曠世神作。決定作品好壞的依舊是個人努力與堅持。幻想有好的設備就能繪畫進步,是絕對不可能的。

    一、數位屏、數位板、Ipad的區別

    1.數位板

    定義:又名繪圖板、繪畫板、手繪板等,是計算機輸入設備的一種,通常是由一塊板子和一支壓感筆組成。數位板主要面向設計、美術相關專業師生、廣告公司與設計工作室以及Flash矢量動畫制作者。但區別于給爺爺奶奶用于手寫輸入的手寫板,這還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哦。手寫板可沒法實現數位板這般高敏度的繪畫需求~

    優勢:入手費用低!只要三四百就能買到Wacom入門級板子。軟件使用效率極高,配合鍵盤快捷鍵與常用繪圖軟件如PS、SAI等,能完成幾乎所有商業需求。繪畫體驗非常不錯。

    劣勢:因為需要配合電腦才能使用,攜帶性一般,在沒有電腦的前提下攜帶還必須捎上一臺筆記本。另外數位板是手眼分離的繪畫模式,即手在桌面的板子畫圖,而眼睛要盯著正前方的電腦顯示器,對于部分手繪愛好者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2.數位屏

    定義:又名手繪屏,是計算機輸入兼輸出設備的一種。數位屏一般是由一塊液晶屏、主動式數位筆和支撐架組成,主要應用于動漫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設計等眾多設計領域。

    優勢:直觀、專業,因為是輸入端和屏幕一體的,每一筆都能像在紙上畫一樣即時反饋。對于不適應手眼分類繪圖的人來說會更加友好,且繪畫區域非常大。桌面系統的便利性,得以讓PS、SAI等主流繪圖軟件及插件都能方便使用。

    劣勢:很昂貴,非常不方便攜帶。即使是一體機的數位屏,只要買了基本就只能在固定場所使用。龐大的身軀讓鍵盤的擺放位置很尷尬。而舍棄鍵盤快捷鍵的話,相對繪畫效率也會有所降低。手在畫畫會遮擋畫面,畫久了屏幕會發燙。會視覺疲勞,長期使用數位屏對頸部脊椎不好。 分辨率不太高。

    3.Ipad

    定義:大家都知道的蘋果平板電腦。

    優勢:非常便攜,這點是數位板和數位屏都無法比擬的。模擬手繪尤其鉛筆繪畫做得非常棒,軟件方面因為有procreate和medi的普及,iPad漸漸也可以滿足專業繪畫需求。且擁有除了繪畫以外的諸多其他用途,功能的綜合性較強。分辨率很高,天然沒有指針,更接近紙上畫圖的直觀感受。


    劣勢:很昂貴。要知道一支2代 Apple Pencil手寫筆,光配件筆就得接近1千,這可是能買到進階級的wacom數位板了。而考慮整體體驗,選擇Ipad pro即使是2017款的,合計依舊需要近六千的費用。這兩年新出的pro更是直逼1萬預算。這可比一些數位屏都要貴了。長時間使用對于眼睛壓力較大,壓感相對較差,屏幕滑,繪圖手感一般。筆需要充電,而且由于藍牙連接,掉電比較快,且藍牙連接有時候會斷開,造成不便。

    二、數位屏、數位板、Ipad選擇什么合適?


    上面已經說了三者的主要優劣對比,如果你還是不確定。


    這邊建議是:

    1.考慮性價優先,能適應手眼分離的。數位板首選地位不會動搖。

    2.不差錢且有明確攜帶需要的,且不便攜帶電腦,除了繪畫還有其他娛樂需要的,選擇ipad。

    3.不差錢沒有攜帶需要基本家用,普通數位屏或數位板均可。

    4.不差錢也始終不能適應手眼分離的,那選擇數位屏。

    三、具體設備推薦方案

    1.數位板

    有人曾戲稱,數位板就只有一個牌子“WACOM”,雖然有些夸張,但wacom是手繪板行業的巨頭,業界公認的首選品牌。還有一些主流品牌友基,高漫,繪王等,但選購時基本只考慮wacom優先。因為不少國產品牌雖然便宜,有不少貼牌機,或者參數虛標,質量都沒有wacom好。


    數位板很多是分 大號、中號、小號的。因為一般數位板攜帶機會較少,而且大小差距不至于顛覆攜帶的便利性本質。這里推薦中號或大號,不要考慮小號板子。小號板子作畫區域太小,體驗及其不好。


    如果你是筆記本電腦一般屏幕顯示器小于17寸的,那么建議使用中號板子。


    如果你是臺式機屏幕顯示器大于21寸的。建議使用大號板子。


    因為如果屏幕尺寸過大,而數位板尺寸過小,容易出現溜筆現象。(溜筆:在紙上畫的挺好,一到數位板上就沒有手感了;或者反過來,數位板畫了多年畫的很順,一換紙筆繪畫就發現自己不會畫線了。包括從大板子換小板子,小顯示器換大顯示器都會有極強的不適應性問題。)


    當然這還和坐位離顯示器距離,人體型不同,座位高度,視覺觀感不同都有一定聯系,僅作參考!


    下面分預算推薦板子:


    預算2000以上


    選擇wacom的影拓系列pth-660


    影拓pro手感歷代都非常優秀,擁有超高的質量和使用壽命。老師影拓的板子都用了4年多,沒有一點問題。幾乎是所有數位板里的最優選擇。入手之后,自帶激勵buff,再也不能找借口說設備差畫的不好看了,畫的菜就是偷懶!

    預算500或1000左右


    選擇wacom6100系列


    6100系列定位是進階級手繪板,6100適合那些設計專業的人士和動漫專業的學生群體。ctl6100有兩個版本,ctl6100和ctl6100wl,區別就是后者內置藍牙無線。

    500以下預算的話


    推薦wacom-ctl672


    ctl672是wacom專門面向初學者的一款板子,ctl672是2017年9月wacom出來的新品,用來代替ctl671的,壓感2048級別,同價位性價比極高,很適合入門的學生和業余愛好者使用,性能也足夠滿足商業繪畫需求。



    推薦友基ex08


    說實話,如果有能力入門級板子最好也是上面的ctl672起步。這個價位ctl472小號板子也能買到,但之前提過板子太小會嚴重影響繪畫體驗,這種情況對比下,寧愿選擇國產的數位板。友基ex08或高漫1060PRO都還是低價位比較受歡迎的,友基是做工比高漫好,但是價格也貴一點。如果你是一個窮苦的初中或者苦逼的高中生,沒什么錢而且只是想體驗板繪的話。這樣的選擇也是可以的。

    總結:基本可以理解為一分錢一分貨,按照個人預算能力從上至下,也就是數位板推薦的優先級選擇。

    2.數位屏

    數位屏優缺點已經在上面分析過了,這里個人是不太推薦新手直接入手數位屏去學畫畫的。如果推薦的話,wacom以下幾款可以考慮。


    新帝13pro:價格高,玻璃薄,視差小,色域算較高水平,手感好。(87%adobe rgb色域)


    新帝16pro:價格高,hdmi接口無法使用4k分辨率,玻璃薄,視差小,高色域高分辨率,手感好。(94%adobe rgb色域)


    新帝13hd:價格便宜,連接方便,但是屏幕非全貼合,容易進灰,玻璃較厚,手感一般。主流筆記本水平色域。(75%adobe rgb色域)

    總結:數位屏的款式并不多,基本只考慮wacom的新帝系列。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花1000左右買國產牌子的數位屏,是非常不建議的!這樣的預算寧愿買一個同價位的數位板。千萬不要覺得數位屏是比數位板高級的東西,所以就寧愿買較差的屏也覺得比板子要好。對于想認真學板繪的同學來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3.Ipad+Apple Pencil

    ipad畫畫最基礎要求是Apple Pencil能夠支持。另外就是屏幕大小了,平板的尺寸直接決定了你可以繪制的有效繪畫區域大小。除了ipad pro,新版Ipad mini和air都是支持的。但是小屏幕整體體驗肯定不如大屏幕。

    這里推薦入手ipad pro10.5 老款2017的,或者選擇 iPad Air 3,性價比相對較高,相比pro11價格便宜,而10.5的尺寸也基本滿足繪圖要求。至于pro11除去昂貴的價格,是所有ipad里最強勁的。

    兩款產品各有千秋, iPad Air 3 實際上很多地方是弱于 iPad Pro 10.5 的。iPad Air 3 更強的地方好像也就只有處理器了,iPad Air 3 使用的是 A12 處理器,帶有神經網絡引擎和嵌入式的 M12 協處理器,而 iPad Pro 10.5 則使用的是 A10X。但Air 3價格便宜許多。

    對于繪畫體驗,最優選還是ipad pro,因為目前只有pro系列的屏幕刷新率是120Hz,air和mini都是60Hz的屏幕刷新率。高刷新率的屏幕會帶來更快的響應速度,會給你帶來更加流暢的觀感。搭配Apple Pencil手寫筆使用,120Hz屏幕更加跟手。

    結論:不考慮攜帶方便的情況下,且預算足夠,屏幕盡量買大的。可以直接拉滿買新款ipad pro12.9寸。考慮性價比則推薦17年款的iPad Pro 10.5。如果預算比較緊張則考慮買iPad air。

    如果還有新手小白連SAI2最新版本軟件都還沒有下載的話可以關注我,已經保存了很多樣式的筆刷、2022最新版SAI2、PS軟件安裝包、安裝教程、小白入門必備教程都有哦

    轉發這篇文章,關注我,私信回復“資料”免費領取


    首款鴻蒙平板華為 MatePad Pro 12.6 英寸發布的一個月后,又一款搭載 HarmonyOS 2 的平板華為 MatePad 11 也和消費者朋友見面了 ——7 月 6 日,華為 MatePad 11 正式發布,并且首次帶來了 120Hz 高刷新率屏幕,為用戶帶來更為極致的學習、影音娛樂體驗。

    在核心配置上,華為 MatePad 11 搭載了驍龍 865 處理器,擁有 120Hz 高刷新率、2.5K 的 10.95 英寸屏幕、支持哈曼卡頓調音的四聲道四揚聲器,以及 6+64GB、6+128GB、6+256GB 的存儲規格,電池容量為 7250mAh,支持 22.5W 快充。

    當然,讓華為 MatePad 11 體驗大發光彩的,實屬 HarmonyOS 2 了,在華為 MatePad 11 上,同樣可以體驗到鴻蒙桌面,全面升級的平行視界和智慧多窗,筆記本 & 平板的“多屏協同”功能,跨系統、跨屏幕、硬件共享的多設備交互方式,讓華為 MatePad 11 已經不再局限于平板的定義。本篇評測,IT之家將重點圍繞 MatePad 11 加持 HarmonyOS 2 后的交互體驗進行分享。

    第一部分:HarmonyOS 2 平板桌面體驗

    1、桌面

    華為 MatePad 11 擁有著全新的鴻蒙平板桌面,新增底部應用欄,包括常用 App 和最近打開的 App,移動中間區域的豎線,還可以隱藏或顯示部分最近打開的 App。

    GIF 演示

    和鴻蒙手機一樣,華為 MatePad 11 桌面同樣加入了萬能卡片,支持萬能卡片的 App 底部都會有一個橫條,輕輕上劃應用圖標,即可出現應用卡片,點選卡片右上角圖針即可固定卡片至桌面。長按應用圖標,點擊“管理卡片”,選擇喜愛的卡片樣式后可添加至桌面。

    萬能卡片帶來了更進一步的信息顯性化和操作高效化的體驗,以往要實現某個功能,首先前提就是必須要打開相應的 App。但是,在 HarmonyOS 2 的萬能卡片上,只需要輕輕往上一劃,「跑步」按鈕和步數信息就出現在了卡片上,無需進入 App,就可以進行跑步操作(當然一些更復雜的操作還是需要進入 App 實現)。

    此外,多個 App 還可以組成大文件夾,點擊文件夾的 App 可以直接打開相應的 App,而不用先進入文件夾,兩個相同類型的 App 組成文件夾時,系統還會主動篩選出同樣類型的 App,方便一步整合。

    此外,HarmonyOS 2 還將通知欄和控制欄分開,帶來了音頻播控中心、快捷開關、超級終端三大模塊。

    在平板控制中心的超級終端界面,平板圖標位于中心位置,其它設備懸浮圍繞在四周,只需按住設備圖標輕輕一拉即可吸附在平板上,建立連接。

    HarmonyOS 2 中的音頻播控中心,可以一鍵切換音樂 App 和播放聲源,在控制欄內,我們就可以隨意切換音樂 App,點擊相應 App 的圖標,就可進入該音樂 App。點擊右上角的按鈕,還可以切換與手機建立信任連接的設備,比如 FreeBuds 4 耳機和 Sound X 音箱等。

    上面這些鴻蒙桌面特性,在IT之家評測室里的《華為鴻蒙 HarmonyOS 大不同》文章中進行詳細介紹過。

    除了上述特性,華為 MatePad 11 的文件管理器,支持宮格和列表兩種瀏覽模式,在 UI 和交互邏輯上和傳統的 PC 更接近,一些資料和文件方便快速查找和定位。

    2、應用交互

    華為 MatePad 11 還帶來了全新的平行視界功能,以往的平行視界,是一個應用,兩屏顯示。比如當你在橫屏狀態下逛淘寶的時候,你可以用屏幕的一邊去和客服聊天,另一邊則用來逛新店。

    而全新升級的平行視界功能在左右屏中間,加入了一個“鎖扣”的標簽(上圖黃色箭頭指向),點擊開啟之后,可以實現左右屏同應用的兩個窗口任務并行操作,就好像在一個屏幕同時打開了兩個一樣的應用,比如淘寶 App 或京東 App,可以做到不同商家的商品詳細對比。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IT之家以京東 App 為例,簡單 GIF 演示以作參考。

    如上圖 GIF 所示,當在左右分窗狀態下,京東可以同時搜索兩種商品,打開兩個商品界面,這種更靈活的應用橫屏體驗進一步的提升了大屏的利用率。

    華為 MatePad 11 支持兩個懸浮窗口,從側邊應用欄點擊圖標,即可開啟懸浮窗,最小化收入懸浮球,所有懸浮窗口應用都會出現在側邊的懸浮球中,像是“專屬后臺”,可以隨意切換應用或者是關閉。

    如果想要關閉所有懸浮窗口,也很簡單,將懸浮球拖動到屏幕下中央位置,即可全部關閉。

    GIF 演示

    除此之外,諸如 WPS 這樣的 App 還可多次分身,比如左屏打開表格、右屏打開演示文檔,數據也可以跨屏復制傳輸。

    第二部分:HarmonyOS 2 跨屏交互體驗

    在以往,安卓平板的體驗往往是單一和受局限的,更簡單的理解,這些平板設備往往是獨立于手機和 PC 的,即便是平板和手機都是安卓系統,但不同設備之間的文件傳輸、文檔同步格外復雜和困難。

    讓平板的體驗超過平板本身的定義,讓平板、手機、PC 之間的“交流”無阻礙,這就是 HarmonyOS 所要改變的,來看看華為 MatePad 11 都帶來了什么。

    1、手機 & 平板“多屏協同”

    首先是華為用戶非常熟悉的多屏協同功能,華為手機協同至華為 MatePad 11 平板后,用戶無需在平板上裝應用,就可以通過手機協同窗口全屏顯示 App,學生可以在全屏下閱讀學習資料、瀏覽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平板的鍵盤、手寫筆來寫郵件、回復信息、畫畫創作等。

    開啟多屏協同的方式也很簡單,在手機端的超級終端中,找到平板的圖標,直接將圖標拖到超級終端里,即可快速實現多屏協同,開啟多屏協同,你可以將平板、手機的文檔圖片等通過拖拽的方式進行傳輸,同理硬件也可以共通,平板的鍵盤、手寫筆同樣可以用于手機,不用時,手機還可以變成小圖標隱藏在側邊,使用時呼出即可。

    GIF 演示

    2、筆記本 & 平板“多屏協同”

    HarmonyOS 2 加持下的華為 MatePad 11,還擁有了和電腦之間的跨屏體驗,想象一下,你的華為平板不僅僅是一款平板,更可以成為你華為筆記本的擴展屏,華為打通了平板和 Windows 筆記本之間壁壘,實現了平板和筆記本之間的硬件共享、系統互聯互通。

    華為 MatePad 11 搭配華為筆記本(華為 MateBook 16 筆記本等),可實現筆記本 & 平板的“多屏協同”功能,支持鏡像、擴展、共享三種模式。你可以簡單理解為,華為 MatePad 11 可以作為華為 MateBook 16 筆記本的鏡像屏、擴展屏和共享屏,兩款產品兩塊屏幕“融為一體”。

    開啟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在華為 PC 的電腦管家里,找到平板設備即可快速連接,選擇不同的協同模式,同樣你可以用數據線的方式進行協同。

    在鏡像模式下,華為 MateBook 16 筆記本顯示的內容可以投屏到華為 MatePad 11 上,兩屏呈現相同的窗口,此時你的 PC 也具備了手寫筆和可觸控的優勢。

    比如通過 PC 繪畫、修圖,都可將華為 MatePad 11 作為一塊可視數位板。

    在大學宿舍里,你也可以用華為筆記本電腦打游戲,作為鏡像屏的華為 MatePad 11 同步顯示游戲畫面,一份快樂多份分享。更重要的是,IT之家在體驗時發現這種鏡像后的延時極低,甚至基本感受不到延時。比如下圖的游戲畫面,基本做到了同步。

    在“擴展模式”下,華為 MatePad 11 可以作為華為 MateBook 16 筆記本的擴展屏,兩屏呈現不同應用窗口,就相當于給筆記本額外接入了一臺顯示器。作為擴展屏的華為 MatePad 11 還支持觸控操作,它可以平放、觸控、適合滑動瀏覽。

    擴展屏左側還有快捷欄,包括截圖、多窗口切換、返回 Windows 桌面等等。

    在擴展屏新建的文件、開啟的窗口,重新和 PC 協同之后,這些文檔和窗口又會回到擴展屏原來的位置,在操作和體驗上和傳統的擴展顯示器完全一致。

    在共享模式下,文檔可在 PC、平板間跨設備、跨屏幕、跨系統雙向拖拽,目前支持的內容包含圖片、視頻、音頻、文檔、壓縮包、應用安裝包、文本等等。平板也可以使用 PC 的鍵盤和鼠標。

    當鼠標來到平板上之后,就變成了一個白色的圓圈,通過平板操控鼠標進行相應的操作。

    共享模式,平板、PC 圖片拖拽傳輸 GIF 演示

    強調一點,無論是鏡像模式還是擴展、共享模式,華為 MatePad 11 和華為筆記本之間的連接都是通過無線的方式。

    更重要的一點,無論是鏡像還是擴展,這兩種模式始終都是作為華為 MatePad 11 的一個“應用任務”進行,并不是說,和 PC 多屏協同之后,平板自己的應用就無法使用了。

    簡單的理解,即便是我將華為 MatePad 11 作為 PC 的擴展屏使用,此時我仍可以回到鴻蒙桌面,進行其它操作,下面的兩組 GIF 圖進行了詳細展示:

    第三部分:設計、屏幕、性能、游戲

    華為 MatePad 11 采用了 10.95 英寸、分辨率為 2560 x 1600 的屏幕,屏幕非常細膩,PPI 達到了 275。屏幕的邊框為 7mm,屏占比為 86%,雖沒有手機窄邊框那么夸張,但畢竟是平板產品嘛,握持的時候也要考慮手指的遮擋。

    這塊屏幕還擁有 96% 的 NTSC 和 1500:1 的對比度,最大亮度為 500nits,最最重要的,華為平板終于迎來了 120Hz 高刷,同樣支持智能屏幕刷新率。

    產品設計方面,依舊是華為 MatePad 的家族式設計語言,簡約大方,同時不失高級感,機身背面為高亮貼片的華為 Logo,底部還有哈曼卡頓的標識。

    尺寸方面,機身厚度為 7.25mm,主機重量約 485g,整體重量控制還不錯。

    配色方面擁有海島藍、冰霜銀、曜石灰三種,IT之家拿到的是海島藍,有種青藍色的觀感,非常小清新,很適合學生黨和年輕群體。

    華為 MatePad 11 擁有四聲道四揚聲器,并且還有哈曼卡頓調音,音質表現非常不錯。

    相機方面,華為 MatePad 11 后置為 13M,擁有 F1.8 光圈,或許華為也考慮到了有限的應用場景,總之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吧!

    華為 MatePad 11 前置 800 萬像素,支持 2D 人臉識別,還加入了一個華為手表等藍牙設備的智能解鎖方式。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不得不用上了驍龍芯片,提到驍龍芯,小伙伴們或許會好奇,華為的優化怎么樣?從筆者這一星期的強度體驗來看,基本感受不到和麒麟芯的差異,未遇到過任何一次卡頓現象,下載的幾十款各種應用和游戲也未遇到任何閃退和不適配現象,總而言之放心大膽使用即可。

    驍龍 865 大家非常熟悉了,臺積電 7nm 工藝,1×Cortex A77 2.84GHz+3×Cortex A77 2.42GHz+4×Cortex A55 1.8GHz 、Adreno 650,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畢竟是去年的旗艦芯,用在華為 MatePad 11 上是毫無性能壓力的,簡單跑分,大家稍微了解一下跑分性能。

    華為產品很少強調跑分,還是以體驗為主,性能方面,IT之家選擇了《原神》和《和平精英》進行測試:

    原神游戲中,我們將畫質設為中高檔,關閉動態模糊和 Bloom,游戲場景選擇野外打怪升級。

    15 分鐘的游戲平均幀率為 54.1,這個表現非常不錯,雖然說畫質沒有調到最高檔以及游戲角色等級低導致大戰斗場景不多,但這個表現在日常游戲中基本沒有什么大壓力。

    《和平精英》游戲中,我們選擇了流暢 + 極限以及超高清畫質,兩種畫質下,華為 MatePad 11 表現都是如出一轍的穩定。

    通過下圖可以看到,無論是哪兩種畫質,華為 MatePad 11 都基本達到了滿幀的效果(39.9fps 和 59.9fps),當然,也畢竟是驍龍 865,旗艦魅力還是在的。

    最后,我們再來簡單講一下華為 MatePad 11 的其它特性,首先是 7250mAh 大電池,續航毫無壓力,但 22.5W 的快充有點不太“漂亮”,只能說夠用。網絡方面支持 2*2MIMO 的 WIFI 6 以及藍牙 5.1。

    華為 MatePad 11 還支持第二代 HUAWEI M-Pencil 手寫筆,新的 M-Pencil 采用了來自木質鉛筆的六棱形一體式設計和全新磨砂透明筆尖,擁有 16g 筆身重量、160mm 長度。

    第二代 HUAWEI M-Pencil 手寫筆筆尖變為半圓形電極,保證在側鋒書寫時,筆跡也不會漂移,并且首次加入超細 pin 針,最大化減少信號偏移,還使用了全新的電極傳感設計,新增高精度壓力傳感器,可以在 1ms 內快速響應 0.4g 的壓力變化。

    此外還支持 4096 級主動式壓感,最低可達 2ms 的超低延時,還加入了隱形鍵,支持雙擊切換橡皮擦,也可以自定義切換的筆刷,同時還具備全局手寫功能。對于有手寫筆應用場景的朋友,購買華為 MatePad 11 時也一定要一步到位的購買 M-Pencil,帶來的體驗是非常明顯的。

    磁吸鍵盤也進行了升級,新增了 Fn 及功能按鍵支持多個組合快捷鍵,同時還支持了智慧語音輸入,鍵盤擁有 1.3mm 鍵程,反饋力度尚可。

    總結:

    華為 MatePad 11 是一款體驗極其出色的鴻蒙平板產品,基于鴻蒙操作系統的優勢,華為打破了手機、平板和 PC 之間的距離,不僅僅實現了多設備之間的互聯互動和硬件共通,更產生了 1+1>2 的生產力效果。

    諸如鴻蒙桌面、智慧多窗、分屏、懸浮窗等全新特性也對平板軟件交互進行了重構,這一系列的改變,讓華為 MatePad 11 打破了平板的定位局限,應用場景不再局限于“大屏平板”。

    如果你是學生黨,又或者想要購買 2.5K 檔位左右的平板,毋庸置疑,華為 MatePad 11 是最佳之選。如果你想要體驗鴻蒙系統,華為 MatePad 11 也是一個高性價比之選。

    文由極果體驗師夏小鱘原創

    大家好,我是自由插畫師夏小鱘,接觸數碼插畫創作已有多年時間,很高興這次能夠體驗華為 MatePad Pro。記得若干年前在外面隨手畫數碼繪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而轉眼到了移動設備越來越常用的當下,這個“妄想”也終于成為了可能!對于我來說,生活當中用平板電腦畫畫、辦公、教學的頻率已經超越電腦,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當我聽到華為出了一款這樣的產品時,就想要迫不及待的試一試了。對于這個越來越將我包圍的品牌,無論手機或平板,家人的評價都非常高,使得對產品試用十分謹慎的我也在第一時間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機身小巧,打臉不怕疼

    超輕的圓潤機身與超窄邊的屏幕都讓人覺得十分舒適,放進包包不會感覺到沉重,小巧的機身也可以適用更多不同款式的包。除此之外,偶爾躺著用華為 MatePad Pro追劇時,即使手滑被機器打臉也沒有那么疼!作為曾被其他設備花式打臉的我可真是太喜歡這一點了。



    筆的重量十分輕巧,與平板之間吸力很強,不容易滑掉,所以也就減少了畫筆滑落,筆頭著地,原地升天的風險!我在使用其他設備時曾因此而損失了一個筆頭,雖然配件不算貴,但趕稿死線到來時沒辦法及時換也是很糟心的。除此之外,HUAWEI M-Pencil自動吸附在設備邊時,能進行無線充電也是成熟且方便的技術,充電速度很快,畫畫的間隙中休息一會兒吸上去電就能恢復不少,即便在靈感高峰期沒電也不必過于擔心,很快就能充到可以繼續繪畫的狀態,更何況這支筆的續航本身就挺不錯的了。


    舒適的繪畫體驗

    在體驗的這段時間里我測試了兩個軟件,一個是medibang,一個是概念畫板,前者是三平臺通用的繪畫軟件,剛開始使用時忘記打開壓力感應,線條無法改變粗細,在設置中開啟后,使用起來就十分順暢了,這個軟件的常規繪畫功能比較齊全,已經比較成熟,用它畫出完整作品是完全沒問題的,但由于它本身的內置筆刷我并不常用,登錄下載又有些麻煩,加之一些快捷鍵并不符合我之前的使用習慣,我便想著繼續打開第二個軟件進行試用。



    概念畫板的簡潔界面與無限畫布讓我能夠更加沉浸于創作,快捷鍵也是我慣用的那些,但是沒有畫幅邊線讓人多少有點不習慣,但是軟頭鉛筆的質感像極了我的常用筆刷,最終因為這一點,我依然選擇用這款軟件畫出作品。



    首先把在medibang中繪制的草圖導入概念畫板,開始用軟頭鉛筆上色,逐步確定主色調的搭配后便導入了概念畫板。



    之后確定光源并開始進行色塊的細化與調整。



    依據結構進行面部、發絲和服裝質感的細化。




    在背景處畫上象征2020的煙火,新的一年也要抱著華為 MatePad Pro開開心心的創作與生活!



    繪畫體驗下來,硬件方面的筆觸質感對于用過多款設備的我來說,是有感到驚喜的,大部分筆刷的延時幾乎感覺不到,壓力感應比較舒服,屏幕與筆尖接觸也有舒適的阻力感。軟件方面,除了功能較缺乏外,軟頭鉛筆等一部分筆刷目前還沒有粗細壓感,只有輕重和傾斜壓感,在細部與大色塊之間轉換時并不方便。



    總的來說,愛好者用它來畫畫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專業用戶想把它當做生產力工具的話目前還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有其他我不知道的更適配的軟件,淘氣臉)。當然對于一款新誕生的產品,硬件有余而軟件不足的狀態也是必經之路,即便是我曾經的慣用設備,也無法一臺機器完成全部流程。



    智慧分屏,工作娛樂社交三不誤

    除此之外,在創作時需要找參考、枯燥了想要娛樂、邊創作邊與甲方爸爸溝通等狀況出現時,多窗口同時操作將成為你的好伴侶。麒麟990旗艦芯片可以將多個軟件安排妥當,工作娛樂社交三不誤。如果手機是華為Mate30系列,且系統是EMUI10.0及以上的最新版本的話,還能進行多屏協同,讓平板與手機合二為一,進一步提升體驗。



    內置WPS可以完成眾多輕辦公需求,一根轉接線就可以將設備連接到投影儀,像我的話除了軟件課之外的繪畫教學,已經完全可以依靠華為 MatePad Pro來完成,徹底解放了需要背沉重筆記本+數位板的雙肩。


    輕便易攜,實地創作一機解決

    近年來,我發現學生們也越來越多選擇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課上創作,對于新手來說,屏幕繪畫比數位板繪畫更容易上手,雖然軟件功能有限,但便攜性的吸引力太大了,下課回宿舍再用電腦進行更高級的后期處理,這樣既解決了上課路途辛苦、背包太重、插拔多臺設備繁瑣的問題,也解決了不帶設備時,因課上畫不了而堆積下來的作業無法及時完成的問題。



    對于繪畫愛好者和專業創作者來說,外出游玩與寫生時再也不用帶紙筆顏料,拍照存素材、實地創作,一機解決。工作與學習的間隙,記錄靈感、抽空摸魚,都是很好的選擇。



    除了更為專業的繪畫軟件,華為 MatePad Pro自帶的熄屏速記功能,用筆輕點兩下屏幕就可以點亮備忘錄進行快速繪畫,同樣的也可以在學習時用于記筆記,這個設計十分方便貼心。


    總結

    對于一個平板電腦重度依賴者來說,華為 MatePad Pro無疑是一款貫穿我休閑娛樂、工作學習、繪畫創作等多個不同場景的好設備。無可比擬的便攜性、長久的續航、優秀的性能、適配的工作軟件、舒適的筆體驗都是其優勢。當然一臺機器不可能做到完美,如果想要作為更強大的生產力工具,軟件功能的提升將是當務之急,這也使得我對于它的未來充滿期待。



    無論如何,每個人喜好與需求總會有所不同,有條件的小伙伴們可以去華為線下體驗店親自進行體驗與嘗試,無論繪畫、工作與生活,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華為 MatePad Pro越來越好,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貼心伙伴。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