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之后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英偉達在 RTX 4090 中采用 12VHPWR 電源接口后,已經有多起關于接口被燒毀的報道,引發諸多爭議。
根據最新的 ATX 3.0 V2.01 規范,英特爾正在準備對 12+4Pin 的 ATX 12VHPWR 電源接口(特別是公口)的設計進行修訂,以改進接口的適配性,并將因不正確的插入方式而引起的潛在火災風險降至最低。
Plus 會員還可疊加 20 元全品券,到手價為 879 元起
這款 SSD 采用了聯蕓 MAP1202 主控。該主控芯片采用 22nm 工藝技術設計,適用于無散熱馬甲的 PCIe3.0 SSD 解決方案。據官網介紹,MAP1202 是聯蕓科技推出的第二代 PCIe (NVMe) 控制芯片,支持 PCIe Gen3x4 NVMe1.4 接口技術標準,采用 ARM R5 高性能雙核 CPU,內嵌聯蕓自主研發的第三代 Aglie ECC(4K LDPC)糾錯技術、Agile Zip 數據壓縮技術、硬件 RAID5 及 E2E 數據保護技術并搭載聯蕓科技最新的超低功耗 SOC 芯片架構設計技術與 NAND 接口高性能自適配技術(可達 1600MT / s)。
臺媒指出,晶圓代工廠今年來因為終端市場需求疲弱,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產能明顯松動,世界先進第一季度產能利用率恐較去年第四季度下滑 10 個百分點,力積電將降至 6 成多水準,聯電第一季度產能利用率也將降至 7 成。
IC 設計廠多數表示,晶圓代工廠并未調降代工價格,不過廠商針對配合預先投片備貨的客戶提供優惠方案,相當于變相降價,優惠情況依投片量而定。
IC 設計廠商預計,隨著芯片廠陸續完成多元產能布局,晶圓代工市場將由過去的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晶圓代工廠未來代工報價恐將面臨壓力。
SEMI 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半導體硅晶圓出貨面積 147.13 億平方英寸,同比 2021 年增加 3.9%;硅晶圓總營收 138 億美元(IT之家注:當前約 957.72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9.5%。
據悉,退火是指加熱離子注入后的硅片,修復離子注入帶來的晶格缺陷的過程,而退火設備則是半導體制造環節中的重要熱工藝設備之一。
受全球芯片市場需求疲軟和供應過剩的影響,SK 海力士在 2022 財年第四季度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季度虧損。
該季度,該公司的營業虧損達到 1.7 萬億韓元(約合 14 億美元),而上年同期則盈利 4.2 萬億韓元,是該公司自 2012 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出現季度營業虧損。
源功率計算
給大家詳細的講一下電腦配置所消耗功率的計算,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配置的電源。
電源功率=CPU+顯卡+主板+內存條+機械硬盤+光驅/刻錄機+固態硬盤+散熱器風扇+機箱LED風扇+所有USB設備。
下面我們先看看各配件滿載功耗。
CPU的默頻滿載功耗,英特爾官網可查找,我主要列舉幾個常用的。
Intel 賽揚 G4400 54W
Intel 至強 E3-1230 V5 80W
Intel 奔騰 G5600 54W
Intel 酷睿 i3 8100 65W
Intel 酷睿 i3 8300 62W
Intel 酷睿 i3 8350K 91W
Intel 酷睿 i5 8400 65W
Intel 酷睿 i5 8500 65W
Intel 酷睿 i7 8700 65W
Intel 酷睿 i7 8700K 95W
同一個顯卡GPU核心,不同的品牌和型號,功耗也是有區別,所以顯卡功耗只能是大概區間。
GTX1060 120W-150W
GTX1070 150W-220W
GTX1080 180W-250W
GTX1080TI 200W-300W
主板方面:低端主板指的是H系列,一般不超過10W;中端主板指的是B系列,一般不超過15W;高端主板就是Z和X系列一般不超過30W。
風扇:CPU散熱器風扇一般不超過5W,機箱LED風扇一般不超過5W
內存條:DDR2、DDR3、DDR4內存一般不超過3W
硬盤:機械硬盤一般不超過15W,SATA固態硬盤一般不超過10W,NVME固態硬盤一般不超過20W
其它配件需電源供電的配件:鼠標、鍵盤、小音箱、攝像頭、手機充電、麥克風、耳機、U盤等USB設備一般不超過30W,按照最大30W計算。內置DVD光驅/刻錄機一般不超過20W。
電源供電主要分為兩個部分:12V部分,5V和3.3V部分。
12V電壓的設備:CPU、顯卡、散熱器風扇、機箱LED風扇。
用5V和3.3V電壓的設備:主板、內存條、機械硬盤、固態硬盤、光驅/刻錄機、M.2接口的NVME固態硬盤、所有USB設備。
主板和SATA接口的設備因為功率較低,并且是混合供電,所以算到5V和3.3V里面。
12V電壓的功率需求是將CPU、顯卡、散熱器風扇、機箱LED風扇的滿載功耗加在一起,然后除以0.8。也就是說假如這幾樣設備的滿載功耗是400W,那么我們需要的電源12V輸出,就不能低于500W。
這里說明一下0.8這個系數。
第一,不管是因為故意縮水還是因為誤差,任何電源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虛標。再加上顯卡的滿載功耗,也會存在一些虛標。只不過電源是把輸出功率給往大了標,而顯卡是把滿載功耗往小了標。這一大一小,中間就至少差出好幾十瓦,所以需要把這個差值給考慮進去。
第二,如果電源總是100%滿負荷運行,對電源的穩定性和壽命都影響較大,同時也會影響輸出電壓的性能表現。
第三,電源在20%負載和100%負載時,電源的轉化率都很低。在40%-80%負載之間,轉化率會比較理想。
所以電源的12V輸出功率,要把CPU、顯卡、散熱器風扇、機箱LED風扇的滿載功耗加在一起,然后至少除以0.8,這樣才能基本滿足12V的功耗需求。絕不能滿打滿算,那樣的話會出問題的。
當然,預算充足,除以0.7或者除以0.6,那就更穩妥了,對電源也會有更多的好處。
5V和3.3V電壓的功率需求:把主板、內存條、機械硬盤、固態硬盤、光驅/刻錄機、M.2接口的NVME固態硬盤、所有USB設備的滿載功耗都加在一起。
用張配置圖,來給大家演示如何計算功率需求。
CPU
I5 8500*1
主板
華碩B360M*1
內存
海盜船DDR4 8G*2
顯卡
技嘉1066*1
固態硬盤
英特爾760P 256G*1
機械硬盤
希捷1T*1
散熱
東海X4*1
LED風扇
北極熊 女神*3
12V電壓的設備:CPU、顯卡、散熱器風扇、機箱LED風扇。
用5V和3.3V電壓的設備:主板、內存條、機械硬盤、固態硬盤、光驅/刻錄機、M.2接口的NVME固態硬盤、所有USB設備。
先計算12V電壓的功率需求:
(65+130+15)÷0.8=262.5
然后計算5V和3.3V電壓的功率需求:
15+3*2+20+15+30=86
電源額定功率的需求:
262.5+86=348.5
所以這個配置我們需要一個350W-400W的電源,建議400W比較保險。
們知道電源作為臺式機的心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電源的穩定持續輸出也是整機穩定運行的保障。大家在選擇臺式機電源時對功率很了解,也能輕松判斷自己需要額定功率多少瓦的電源,但是單憑額定功率選電源還遠遠不夠。
有很多朋友還是會在選擇產品時犯難,不知道該選哪款產品,這也很容易理解,一方面普通玩家不了解電源的很多性能參數,另一方面消費者在挑選電源時商家也不可能讓我們拆開產品看內部,所以自己選擇產品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這里筆者為大家介紹一個技巧,就是從電源線材來看產品品質。我們都知道,產品的定位決定了設計和做工用料,電源也不例外,而線材是我們可以直接看到的,這也是我們在選擇產品時不能忽視的地方。
電源線材往往被玩家忽略但又很重要
雖然輸出線材看起來很簡單,但這里反映出了整體的用料和質量水平,一些電源縮水也會選擇在不被用戶重視的環節,這里恰恰是我們判斷電源的好地方。下面筆者就從線材入手,為您解讀大有講究的臺式機電源。
有些朋友在選擇電源的時候會先測試一下產品是否工作,而簡單地連接電源線并打開開關并不能讓電源輸出,這時就需要短接電源的接口來開機了。
24pin及20pin主板接口定義(圖片源自smpspowersupply)
我們都知道,電源的直流輸出端分別有+12V,+5V,+3.3V,-12V,+5VSB五種電壓,另外還有地線。電源開機需要短接電源的開關線和地線,要經過這一步驟就要了解不同線的順序。
不同電源的主板24pin接線
采用不同顏色線纜的電源會通過顏色將他們予以區分,其中+12V為黃色線纜,+5V為紅色線纜,+3.3V為橙色線纜,-12V為藍色線纜,+5VSB為紫色線纜,此外還有灰色的P/G電源信號線,綠色的電源開關線,黑色為0V地線,這類電源短接綠色和黑色的線即可通電。
20pin主板接口短接示意(圖片源自搜狗百科)
對于采用模組線或是單一顏色線材的電源,則需要記住短接主板20pin/24pin左上第四和第五個接口,電源即可通電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忘記了線材順序或者不確定短接的接口,可以請教專業人員,不要自己嘗試短接線材,錯誤地短接接口可能會導致電源損壞。
很多細心的朋友會注意到,很多電源在輸出端的線材上會標注AWG的字樣,多數的標注內容類似于:AWM 1007 VW-1 80℃ 300V 18AWG,其中的數字可能會和不同的線材存在差異,標注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有規律的。
常見電源上的線材標注
筆者在這里解釋一下,其中AWM為appliance wiring material的縮寫,意為設備線纜材料,1007指的是UL線纜規范,VW-1為阻燃等級,80℃為限制使用溫度,300V為限制使用電壓,VW-1AWG為American Wire Gauge的縮寫,意為美國線纜標準。
AWG線規簡要對比(圖片源自百度貼吧)
需要大家了解的是,AWG前面的數字和線徑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數值越小,內部銅線就越粗,導電能力就越好,在通過大電流時的發熱也越少。
不同線徑的線材
多數電源采用18AWG規格的輸出線材,少數低功率的電源會采用20AWG的線纜,而大功率的電源則會采用16AWG的線材來保證大電流的通過。
上方20AWG線材比16AWG線材細很多
可以簡單地認為,額定功率在500W以上的電源主要線材(CPU及顯卡供電線)應該使用18AWG的線材,額定功率在1000W以上的電源主要線材宜使用16AWG的線材,太細的線材或者沒有標注線規的產品不予推薦。
電源線長也是玩家在選用時需要注意的地方,而且線長越長,成本也會高出很多。如果不在機箱內背板走線,則無需考慮線長,只要接口夠用即可,不過要求美觀的背線則需要線纜有更好的設計。
下置電源機箱的CPU接口離電源距離最遠
我們先來看電源的線材長度,對于不同的用戶來說,合適的線長是沒有統一標準的,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裝機的經驗來告訴大家不同接口的線材應有的線長。
電源線材需要注意主板及CPU線長度
主板接口離電源最近,一般情況下主板的20pin/24pin線材是夠長的,為了保證美觀的直角背線可以以40厘米為準。對于現在主流的電源下置機箱,離電源最遠的是CPU供電接口,要在中塔機箱內走出漂亮的直角背線建議CPU供電的線材達到55厘米以上。如果準備多路顯卡交火,顯卡供電先應該達到45厘米。
扁平線材可以走出更漂亮的背線
對于多數玩家來說,普通的電源線材即可完成背板走線,不過一些電源采用的編織網包裹線材在背線彎折布局時效果不佳,而扁平的線材在處理時則更加便捷,追求背線效果的玩家可以優先選擇扁平線材的電源。
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選擇電源時還要注意線材的接口。多數電源會提供充足的接口,不過也有少部分電源接口不足,會影響硬件的使用。
雙4pin轉6pin的顯卡供電轉接線
簡單地說,高功率的電源為硬件尤其是顯卡提供充足的接口,但也有一些老的電源只有一個6pin接口,雙6pin的顯卡就不能使用了。這時如果確定電源的功率足夠,玩家可以通過轉接線將2個D口轉為一個6pin為顯卡供電。
使用轉接線為顯卡供電的平臺
當然我們并不建議這么做,多數情況下不提供顯卡接口或顯卡接口不足的電源不是為這種使用情況設計的,也就是說這樣可能會導致電源超負荷運行,所以我們建議大家盡量少用轉接的方式來為硬件供電,穩妥的做法是更換更高功率提供足夠接口的電源。
大功率電源一般會附帶充足的線材
最后還要提醒各位朋友,選用電源一定要選有品牌的產品,山寨廠商的電源不會按照產品規范制作,為了降低成本會縮減用料,也有很多虛假標注的電源,我們在選用時尤其要避免,不能貪便宜而一味降預算,好的電源用很多年也是值得的,而使用沒有保障的產品損傷硬件反而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