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央視財經
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1日通報,韓國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977例,累計確診510538例;新增死亡病例80例,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累計死亡4210例。
截至今天0時,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6689例,單日新增病例數連續多天在高位徘徊。
韓國近日新冠肺炎疫情趨緊,連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均在7000例左右的高位。韓國總統文在寅11日對疫情形勢表示擔憂,呼吁盡快為老年群體接種加強針,以防死亡病例數進一步攀升,他同時要求以科學數據向民眾解釋青少年群體接種新冠疫苗的必要性。
韓國新增病例數不斷攀升令醫療系統不堪重負。11日數據顯示,韓國等待入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達到創紀錄的1508人,其中,583人年齡在70歲及以上,占全部待入院者的近40%。
韓國政府上月開始逐步解除防疫限制,計劃分三個階段恢復日常生活。但在第一階段啟動后,新增確診病例數連日居高不下,危重和死亡病例連創新高,加上奧密克戎變異毒株來襲,“解封”被迫暫停。最新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近70%的韓國人認為政府實施的“解封”計劃增加了新冠病毒傳播風險。
韓國居家治療用品配送延遲 患者無藥可用
為了緩解病床和醫療壓力,目前韓國新冠確診者原則上居家治療。然而由于確診病例數激增,不少居家治療患者遲遲等不到醫療用品配送上門。
當前在韓國,如果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只要不是必須要住院的情況,都要居家治療,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會把含有血氧飽和度監測儀、體溫計、退燒藥等用品的居家醫療套裝送上門。但最近,由于確診者激增,居家治療的患者收到醫療套裝基本要等三天左右。不僅如此,醫務人員開具的處方藥也是由社區工作人員配送,這兩天,處方藥的配送也出現延遲,一些患者在家無藥可用。
截至昨天,韓國居家治療的新冠確診者超過了2.3萬名,其中一半在首爾,這給社區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帶來很大壓力。一位負責上門抽查確診者是否外出的社區工作人員表示,他每天從早到晚要走訪四十多戶家庭,已經是筋疲力盡,難以想象日后的工作強度。如今首爾市各區政府大量擴充社區服務人員,部分社區還聯系快送公司為居家治療患者配送醫療物資。
不過,“居家治療”本身也引發韓國社會爭議。不少患者表示,醫護人員通常是打電話問診,有時很難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癥狀,隨著社區防疫負擔不斷加重,應急服務電話經常打不通,即使撥通了也無法及時得到回應。與此同時,由于確診者同住的家屬要一起隔離,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染風險也令人擔憂。
然而目前,韓國疫情最嚴重的首都圈地區等待病床分配的確診者已經超過了1700名,大部分是70歲以上的高齡群體或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患者,最近五周,已經有29名患者在等待病床過程中死亡。專家表示,隨著韓國確診者不斷增多,當前對居家治療患者問診的專業醫生人手不足,再加上僅通過血氧飽和度或發熱程度很難掌握患者的真實情況,重癥患者激增只是時間問題。
源: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德國單日新增確診數創近兩月新高 多州中止“解封”進程
中新社柏林3月18日電 (記者 彭大偉)18日,德國新增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人數達17504人,創下近兩個月來新高。鑒于疫情持續反彈,已有柏林、巴伐利亞、北威、黑森等多個州宣布暫時中止推進聯邦此前與各州商定的“解封”路線圖,巴符州則開始要求在小學內佩戴口罩。
德國疾控機構當天公布的新增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為17504人、227人。德媒指出,前者系自今年1月22日以來的最高值。據德國“時代在線”實時數據,截至當地時間18日19時40分,德國累計確診2623780人、治愈2392312人、死亡74862人。
截至當天,德國已接種10067955劑次疫苗,共3097094人接種了第二劑疫苗。
18日當天,已有多個州宣布將中止實施本月初與聯邦政府共同通過的五步走“解封”路線圖。
其中,巴伐利亞州宣布,接下來數周內,該州境內的劇場、電影院、音樂廳和戶外用餐場所都將繼續關閉,且暫不采取下一步的“解封”措施。北威州、柏林、黑森州等多個州亦宣布了類似的決定。
巴伐利亞州州長澤德表示,他將在下周舉行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與各州州長討論防疫政策的會議上要求采取全國范圍內統一的“硬性緊急制動”措施。
黑森州州長布菲耶表示,當前疫情反彈勢頭強烈,德國已處在第三波疫情之中,眼下最重要的是盡一切所能讓疫情曲線盡量保持平緩。(完)
新網6月29日電 綜合報道,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29日19時38分許,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超1016萬,累計死亡超50.2萬。近日,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不斷創新高,許多國家在解封后疫情出現反彈,經濟重啟是否繼續,成為人們新的關注點。
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羅成立疫情期間“危機辦公室”,大數據分析掌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情況。
多國疫情抬頭
17.7萬、17.9萬、18.9萬!連日來,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持續增加。世衛組織稱,新冠病毒在全球層面持續傳播。
美洲地區的疫情尤其令人擔憂。在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近255萬,死亡病例超12.5萬,日增確診逾4萬例。其中,解封最早、幅度最大的佛羅里達州、得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等州,已然成為疫情“新熱點”。6月以來,亞利桑那州確診病例增加逾260%。
面對疫情再次抬頭之勢,至少十余個州已暫停重啟腳步。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警告稱,美國控制疫情的“窗口期正在關閉”。得州州長阿伯特則稱,“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改變一件事的話,那就是放慢開放酒吧的速度。”
在巴西,確診數量已超過134萬例,死亡約5.7萬例。隨著圣保羅、里約等地經濟活動重啟,病毒傳播也呈加速之勢。過去一周內,巴西確診數和死亡數分別增長23.6%和13.7%。
另外,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29日新增確診75例,再次創下近期單日新增確診新高。該州首席醫療官布雷特·薩頓說,疫情“已經到了掌控邊緣”。為應對疫情,當地開啟病毒檢測“閃電戰”,目標是10天內對10萬人進行檢測。
當地時間6月27日,美國亞利桑那州民眾在河道漂流消暑。
“解封”≠“解防”
隨著全球諸多國家陸續“解封”,民眾對于疫情的“戒心”漸漸松懈,也為疫情蔓延留下隱患。
28日,美國亞利桑那州部分地區的河中,擠滿了前往避暑的民眾,但戴口罩者卻寥寥無幾;密歇根州立大學校園附近,一家備受大學生喜愛的餐館近日也疑似暴發聚集感染,至少有85例確診病例與其有關聯。該餐館將暫時關閉。
近期,韓國每日新增確診保持在40例左右,教會、呼叫中心、夜店、物流中心都出現了聚集性感染病例。韓國首都圈教會有關的集體感染病例仍在持續上升,截至當地時間29日0時的24小時內,韓國新增30例本地感染病例,僅首都圈就報告21例。
日本小樽市28日也報告一起娛樂場所聚集性感染事件,截至目前,已造成33人確診、1人死亡。
另外,在德國、英國等國家,接連出現的肉類工廠疫情、持續進行的抗議種族歧視活動,也增加了疫情進一步擴散的可能。英國內政大臣帕特爾28日表示,疫情還沒有消失,她呼吁人們嚴格遵守防疫指南。
當地時間6月10日,日本一家機器人科技企業研發了一款家政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可以通過網絡遠程操控,作為家政人員的替身完成清潔服務,例如刷馬桶擦窗戶等。
重啟VS防疫,如何平衡?
事實上,如何在“重啟經濟”與“防控疫情”上取得平衡,一直是許多國家的討論重點。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步放寬現行防疫措施,但也有國家考慮重回嚴格限制措施。
斯里蘭卡政府28日宣布,自當晚起取消每天0時至4時的宵禁政策,成為南亞地區率先完全解除國內封鎖的國家;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同日也表示,目前不考慮再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然而,在累計確診病例已經接近6萬例的阿根廷,政府近日決定,7月1日至17日,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及周邊地區將再次回到第一階段的隔離政策。
以色列29日新增116例確診病例,衛生部長埃德爾斯坦當天說,“必須縮減婚禮等人群聚集性活動的規模,限制雖是令人不愉快的,但這是必需的。”而在伊朗,自7月5日起的兩周內,居民在所有公共場所必須佩戴口罩。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曾表示,“所有國家,都面臨著保護本國民眾生命安全與盡量減少(疫情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損失之間的微妙平衡。”如何尋找到這個平衡點,是如今疫情防控措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