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十多年,我用過不少鼠標,鍵盤,有國產的,也是國外的。不可否認,在設計方面,國外有些品牌的確是很出色的,但是也沒有夸張到國產鼠標,鍵盤都是垃圾的程度。其實國產有些品牌還是不錯的,例如雙飛燕,雷柏等品牌,其實就都有不少能拿得出手的產品。

    最近一直在體驗這款,雷柏V25S 幻彩RGB游戲鼠標,給我的感覺,這款鼠標已經合格,雖然依舊有不少小問題需要改進。價格方面如果能控制在百元以內,就更有競爭力了。

    晚上使用時的效果,其實晚上比白天更好看些。

    這款鼠標沒有自帶驅動光盤,但這款鼠標是有專用驅動可以使用的,從雷柏官網就可以方便的下載。

    雷柏 V25S 幻彩RGB游戲鼠標的驅動界面,不得不說這個鼠標的驅動還是很強大的。可以對DPI,指針速度,USB報告率,滾輪速度,按鍵進行設置。這里提示一下,其中Sensor是指傳感器。

    驅動自帶多國語言,可以方便的進行切換,雷柏在軟件研發方面很有實力的。一款好的外設產品,除了擁有強大的硬件之外,還得有強大的軟件支持才行。

    燈光設置的內容也很豐富,這里面最吸引我的就是人體靠近感應功能,真的很神奇,當把手拿開后,鼠標上的LED會自動熄滅,當把手放到鼠標上,LED燈會自動亮起。當然如果能加入互調功能就更好了,一般來說,我用手握鼠標后,就很少看鼠標了,所以再好看的顏色,都不會注意。反倒是不用時,鼠標LED燈倒是會看看。

    宏編輯界面展示。

    獎杯又是一個特色功能,很個性,可以對按鍵,滾輪,移動距離進行設計,使用時間越長,給出的等級越高,這功能個很不錯。

    最后就是支持界面了。

    最后做一下總結,因為我不怎么玩游戲,所以只說說日常使用的感受。

    優點:

    1:鼠標的手感不錯,做工好,細節豐富,很人性化。

    2:驅動很強大,功能很實用。

    3:1600萬色智能背光燈很漂亮。

    4:人體靠近感應功能很神奇,也很實用。

    5:驅動中獎杯功能很有個性。

    缺點:

    1:鼠標的滾輪有些硌手,使用起來不太舒服,建議改進。

    2:人體靠近感應功能功能的確很實用,但感覺功能不全,建議廠家再做一些改進。例如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加一個互調功能,手拿開后背光燈亮起,接觸后背光燈熄滅,并且多長時間不動鼠標,自動熄滅。

    3:配重方面,建議改成可以調節的。

    4:目前不支持自定義DPI,希望會改進。

    里有個配置可觀的臺式機,但苦于噪聲和耗電,基本處于關機狀態。這個對于偶爾需要遠程登陸該機器的需求就不太可能滿足,更不談遠程控制了。 為此探究了一下電腦的遠程喚醒功能,并且給家里的臺式機配置了該功能,從此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個輕終端和網絡就能如同在家一樣折騰這個工作站了。

    介紹

    家里有個自己 DIY 組裝的臺式機,最初對它的設想是既能充當讓我折騰的工作站也滿足我娛樂的平臺。為此給它安裝了雙系統,Ubuntu 是它的默認系統,也是我常用的工作環境; Win10 是另一個系統,偶爾用它來打打游戲。一開始想將它當做服務器一直開機,但后來直接放棄了。原因一方面是運行時水冷風扇還有有聲的,特別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另一方面是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公司上班,不可能比較高頻的操作家庭電腦,比較浪費電。所以家里的電腦基本就是下班回來會搗鼓搗鼓,而且還是通過公司提供的 Mac 電腦局域網遠程登陸,畢竟臺式機開機登陸也挺耗時的。最近突發奇想的搜索了遠程開機的信息,想以此來達到想用就開機,不用就自動休眠或手動關機的目的。沒想到還真有這騷操作,學名叫遠程喚醒或網絡喚醒,英文叫 Wake-on-LAN

    基本概念

    在實踐網絡喚醒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網絡喚醒的原理以及喚醒方法。

    網絡喚醒

    電腦處在關機(或休眠)狀態時,機內的網卡及主板部分仍保有微弱的供電,此微弱供電能讓網卡保有最低的運作能力,使網卡能聆聽來自電腦外部的網絡廣播信息,并對信息內容進行偵測與解讀,一旦發現網絡廣播的內容中有特定的魔法數據包Magic Packet,就會對該數據包的內容進行研判。

    魔法數據包是以廣播方式發送的,廣播的方式與范疇可以是整個局域網(LAN),也可以是特定的子網(Subnet),同時魔法數據包內會有某部(或一群)電腦的網絡地址資料,網卡一旦解讀研判出所指的地址是自身所處的電腦時,網卡就會通知機內的主板、電源供應器,開始進行引導(或喚醒)的程序。

    魔法數據包

    魔法數據包Magic Packet 是一個廣播性的幀frame,透過端口 7 或端口 9 進行發送,且可以用無連接 Connectionless protocol 的通信協議(如UDP、IPX)來傳遞,不過一般而言多是用 UDP,原因是 Novell 公司的 Netware 網絡操作系統的IPX協議已經愈來愈少被使用。

    魔法數據包內,每次都會先有連續 6 個 FF(十六進制,換算成二進制即:11111111)的資料,即:FF FF FF FF FF FF,在連續 6 個 FF 后則開始帶出 MAC 地址信息,有時還會帶出 4 字節或 6 字節的密碼,一旦經由網卡偵測、解讀、研判(廣播)魔法數據包的內容,內容中的 MAC 地址、密碼若與電腦自身的地址、密碼吻合,就會啟動喚醒、引導的程序。

    實戰

    硬件基礎

    要想實現電腦的網絡喚醒 WOL,首先必須要有具備 WOL功能的主板和網卡(二者一般是一體的)。這是硬件基礎,現在的主板一般都會支持網絡喚醒的功能,但是默認情況不一定啟用該功能,需要在 BIOS 中開啟 PCI/PCIe 喚醒功能或網卡喚醒功能。

    我的主板是微星 Z270 GAMING M7,網卡是 Killer E2500 Gigabit。該主板開啟網絡喚醒功能需要通過開機過程中,長按 DELETE 鍵進入 BIOS 進行如下設置:

    ?高級-整合周邊設備-網卡 ROM 啟動,設置為允許

    rom

    ?高級-電源管理設置-Erp,設置為禁止

    erp

    ?高級-喚醒事件設置-PCIE 設備喚醒,設置為允許

    pcie

    軟件基礎

    除了硬件支持外,還需要在操作系統中設置網卡的喚醒功能。而網卡的喚醒功能是需要網卡驅動支持的,這是 Ubuntu 升級過程中通過踩坑明白的道理。 下面列舉了 Win10 操作系統和 Ubuntu 系統下的設置。

    windows

    Window 系統中驅動是很健全的,所以只要對應的主板和網卡硬件支持網絡喚醒功能,那么對應的驅動基本沒有問題。那就只剩下最后一步: 設備管理器-網絡適配器-電源管理-允許這個裝置喚醒電腦

    setting_win10

    ubuntu

    Ubuntu 的版本是 20.04 LTS,其默認內核版本為 5.4.x。因為該版本距今兩年多,所以其對應的網卡驅動 alx-driver 已經支持遠程喚醒 wol 功能。 為了驗證當前網卡是否開啟對遠程喚醒功能的支持,需要安裝軟件 ethtool。

    # 安裝軟件 ethtool
    sudo apt-get install ethtool -y
    # 驗證當前網卡 enp5s0 是否開啟 wol 支持
    sudo ethtool enp5s0

    Ubuntu 系統安裝的 20.04 LTS,后來升級為 22.04 LTS(升級過程中踩了默認驅動不支持 wol 的坑,查了好多資料才填了這個坑).

    ubuntu_wakeon

    默認情況如上圖,Supports Wake-on表示當前驅動支持的遠程喚醒方式,候選項有以下幾種。wake-on表示當前遠程喚醒的方式。

    選項

    描述

    含義

    d

    disabled

    不支持遠程喚醒

    p

    PHY activity

    物理喚醒

    u

    unicast activity

    單播喚醒

    m

    multicast activity

    多播喚醒

    b

    broadcast activity

    廣播喚醒

    g

    magic packet activity

    魔法包喚醒

    其中選項 g 是開啟遠程喚醒功能的標識。

    # 設置 enp5s0 網卡驅動支持魔法包喚醒
    sudo ethtool -s enp5s0 wol g
    # 設置 enp5s0 網卡驅動永久支持魔法包喚醒,需要重啟兩次
    nmcli c modify enp5s0 802-3-ethernet.wake-on-lan magic

    ubuntu_setting

    內網通

    軟硬件基礎都搞定后,下面一步就是在內網(局域網)中通過魔法包喚醒目標機器。喚醒的方法這里提供兩種:

    ?命令喚醒

    操作機器和目標機器需要在同一個局域網中,操作機器需要安裝 wakeonlan 命令。

    # 安裝 wakeonlan 命令
    sudo apt install wakeonlan
    # 命令喚醒 
    ## host_address為遠程計算機的域名或ip地址
    ## mac_address為遠程計算機的mac地址,mac地址是':'間隔的形式
    wakeonlan -i host_address mac_address

    ?app喚醒 在軟件市場中搜索 Wake-On-Lan 或 WOL 可以找到相關軟件

    外網通

    網上有相關教程[1],大致流程分為三步:

    ? DDNS綁定域名和動態公網IP 鑒于 家庭寬帶在橋接模式 下路由器會獲取公網 IP,但是這個公網 IP 是會變化的。所以最好通過 DDNS 將不變的域名和變化的公網 IP 綁定在一起。我這里使用的是 ddns-go。

    ? 設置 IP 和 MAC 綁定 網絡喚醒的核心是將魔法數據包發送給目標機器,如果數據包中的 MAC 和目標機器一致則會觸發喚醒引導程序。而路由器下面有多個終端機器,所以需要將路由器下終端機器和其 MAC 地址一一綁定,這樣如果有魔法數據包經過路由器時,路由器知道將該包路由到哪臺機器。

    ? 設置端口映射 注意 IP 地址與目標機器的 IP 一致,也就是剛才 MAC 綁定時的 IP 地址,端口隨便開一個就行(但是不要用運營商封禁的端口,推薦使用 9 端口)。另外協議類型選擇 UDP 或者ALL!!因為喚醒數據包是通過 UDP 協議發送的,所以協議類型只選擇 TCP 協議的話數據包是進入不了內網的!!

    上面的三步我依次操作了,但是沒有成功。目前還沒有定位的具體原因。不過我通過另一種方式解決了外網遠程喚醒的問題:遠程登陸到家庭 Nas(該機器是 24 小時不關機的),然后通過 wakeonlan 命令在局域網中喚醒目標機器。

    常見問題

    系統升級帶來的問題以及解決

    當時是奔著高性能買的這款微星主板 Z270 GAMING M7,網卡是 Killer E2500 Gigabit,號稱可以干掉游戲延遲。不過 Ubuntu 中對這塊網卡的驅動支持并沒有那么通用,在系統升級(20.04 LTS 升級到 22.04 LTS)中還是碰到比較麻煩的驅動支持問題。這里特地記錄了一下解決過程。

    從這個帖子[2] 我們知道,網卡 Killer E2500 Gigabit 的驅動是 alx,但是該驅動默認是關閉遠程喚醒功能的。如果想要開啟該功能需要內核支持。看遍了該帖子發現對于最新的 Ubuntu 22.04 LTS(內核 5.15) 并沒有直接的解決方案。但是發現對于內核 5.16.3 有了 alx 補丁,所以有了如下的升級內核的解決方案。

    ? 升級內核到 5.16.3

    ? mainline 方式[3] 該方式未生效,主要是 Ubuntu Mainline Kernel Installer 中只有 2 個內核版本

    ? deb包方式[4] 簡單直接

    ? 安裝 alx 補丁 下載倉庫[5],并執行 ./setup

    ? 重啟后驗證

    alx_fix

    目前已經驗證成功,為此還提了 request[6] 給倉庫。

    參考文獻

    1. 網絡喚醒[7]
    2. archlinux中網絡喚醒[8]
    3. 外網喚醒 配置教程 遠程開機[9]
    4. Wake-on-LAN broken in alx[10]
    5. alx_driver[11]
    6. ubuntu 22.04LTS alx補丁[12]
    7. 如何在Ubuntu中安裝Linux主線內核[13]
    8. 內核deb包[14]
    9. alx_dkms_installer支持22.04LTS[15]

    References

    [1] 相關教程: https://blog.csdn.net/qq_19764639/article/details/82817719
    [2] 帖子:
    https://bugzilla.kernel.org/show_bug.cgi?id=61651#c166
    [3] mainline 方式:
    https://www.sysgeek.cn/ubuntu-install-linux-mainline-kernel
    [4] deb包方式:
    https://kernel.ubuntu.com/~kernel-ppa/mainline
    [5] 倉庫:
    https://github.com/haojunyu/alx_dkms_installer

    于資深的DIY用戶尤其是AMD的鐵粉來說,3A平臺絕對是最值得稱道的組合。包括AMD的CPU、采用AMD芯片組的主板以及AMD的顯卡,更有發燒友在某些渠道拿到了AMD的內存和SSD,構成5A平臺。而近年來得益于AMD銳龍處理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3A平臺重新獲得玩家們的認可。

    當然在移動領域,想要實現3A平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圖形設備,搭載AMD新顯卡的移動終端算得上罕見,自然玩家想要購買到3A平臺顯然是困難重重。而在臺北電腦展上,AMD宣布將會為玩家打造全新的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也推出了全新的筆記本標準,似乎標志著3A平臺重回發燒級平臺,而RDNA 2的加入也讓AMD的粉絲們品嘗到了光追游戲帶來的出色體驗。

    而在AMD筆記本陣營中,ROG一定算得上是鐵粉,旗下的筆記本也在第一時間搭載AMD最新的GPU,而這一次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ROG魔霸5R游戲本,搭載AMD銳龍9 5900HX處理器以及Radeon RX 6800M移動顯卡,可以說是為AMD粉絲們準備的最優秀的禮物。

    外觀

    魔霸5R與ROG之前發布的魔霸5有許多相同的地方,總體給人以高端與霸氣的感覺,這也和ROG所面向的發燒友群體有很大的關系。筆記本的A面印刻著ROG最為人所知的ROG LOGO,同時還印刻著AMD的LOGO。如果你仔細看的話,還可以在筆記本上看到“ROG”三個字母以及2006年的成立時間,ROG游戲本的細節還是相當精致的。

    不過ROG在魔霸5R上為AMD的粉絲們特別打造了專屬的信仰徽章,徽章上顯示著“IIIR”也就是3R,代表著ROG X Ryzen X Radeon,向玩家們宣示這是一款采用3A平臺的獨一無二的旗艦游戲本,并且ROG還表示信仰徽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更換,彰顯游戲玩家的個性化需求。

    我們拿到的這款魔霸5R游戲本采用的是一塊15.6英寸的屏幕,分辨率為1920X1080,為了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加出眾的游戲體驗,ROG也將屏幕刷新率提升至300Hz,屏幕響應時間也僅有3ms。得益于全新的流線型與超窄邊框的設計,15.6英寸的魔霸5R游戲本的屏占比達到了85%,體積也減少了7%。

    我們使用專業的SpyderX Elite較色儀測試了魔霸5R游戲本,發現它擁有99%的sRGB色域,同時平均色準精確度只有0.48,與專業筆記本不相上下。

    盡管筆記本的尺寸大小為常規的15.6英寸,不過ROG并沒有為魔霸5R配備了全尺寸鍵盤,而是增加了按鍵之間的間隔,讓其更像是臺式鍵盤的布局,鍵程也達到了1.8mm。當然在標準的鍵盤布局之外,ROG魔霸5R還準備了五個專用游戲按鍵,可以讓玩家一鍵切換筆記本狀態,訪問Armoury Crate 奧創智控中心,全鍵無沖突的設計更是讓格斗玩家享受流暢的體驗。

    ROG魔霸5R的鍵盤支持4 區 RGB 背光設計,用戶在Armoury Crate之中就可輕松進行RGB燈光的設置。除了鍵盤之外,魔霸5R也對觸控板進行了強化,面積提升了85%,啞光飾面的玻璃層讓玩家的使用手感更加舒服,ROG魔霸5R的RGB燈效除了在鍵盤上體現地淋漓盡致外,在筆記本的底部還單獨設立了RGB的燈帶,也采用了U型的設計,讓燈光顯得更加精致,也讓筆記本更加酷炫。

    在接口上,ROG魔霸5R與其他的魔霸5系列游戲本一樣,將主要的接口放置到筆記本的背后,僅有左側保留兩個USB以及3.5mm耳機接口,筆記本的背后則是Type-C、Type-A、RJ45、電源以及HDMI接口,魔霸5R如此的接口布局可以讓桌面顯得更加簡潔,此外Type-C接口還可以支持100W的充電,讓玩家外出的時候不用攜帶磚頭大的散熱器即可正常運行。

    魔霸5R的D面則采用了大面積的散熱設計,為筆記本的散熱提供了充足的保證,另外魔霸5R還支持SMART AMP揚聲器,支持ROG雙向降噪,為玩家帶來一個真實環繞聲體驗。魔霸5R還特備配備了紅色的裝飾塑膠貼,顯示“Back On Top”,說明這是一款為發燒級玩家所準備的產品。

    拆解

    我們對魔霸5R進行了簡單的拆解,魔霸5R內部的元器件便一覽無遺,整體采用的是黑色的布局,看起來十分地高端大氣。

    魔霸5R采用了真空腔均熱板,其面積達到了354mmX259mm,完全覆蓋了CPU、GPU以及供電三個發熱大戶,均熱板的采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散熱效率,從而降低空間內的溫度。并且在均熱板上我們還看到了R9-5900HX以及Radeon RX 6800M這兩塊XPU的具體位置。

    我們在測試魔霸5 Plus筆記本的時候,發現其采用的是三星的DDR5-3200內存,而魔霸5R則采用美光的DDR4內存,當然無論是三星和美光,它們都可以提供極其出色的內存性能。

    性能測試

    ROG為魔霸5R準備了多種模式,包括Windows、靜音、性能、增強以及手動模式,其中在增強模式下,魔霸5R能夠讓硬件發揮出最佳的性能,因此我們下列的測試均在增強模式下進行。此外我們也將BIOS更新至309版本,顯卡驅動更新至21.6.1。

    CPU

    關于魔霸5R所采用的Ryzen 9 5900HX處理器,相信大家已經十分熟悉了,擁有8核16線程規格,基準頻率3.3GHz,最高可以達到4.6GHz,同時L3緩存為16MB,TDP為45W,是AMD為發燒級玩家所打造的一款高端處理器。

    CineBench 23

    CineBench R20

    我們使用CineBench R20以及R23這兩款渲染測試軟件來測試Ryzen 9 5900HX的性能,在R20的測試中,CPU單核分為577分,多核分為5376分,而在R23中,單核分數1483分,多核分數達到了13728分,相比較上一代,單線程性能提升十分明顯,“AMD YES!”的口號也隨著銳龍5000系移動處理器的推出愈發深入人心。

    Radeon RX 6800M顯卡

    除了這顆處理器之外,AMD的粉絲應該更加關心的是Radeon RX 6800M移動顯卡,在光追特效已經成為3A大作宣傳重點之后,AMD終于在6000系顯卡上加入了硬件光線追蹤,從而趕上了光追游戲這班車。在桌面版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推出之后,AMD也將全新的RDNA 2架構帶入到移動平臺之中,而ROG魔霸5R就是首批搭載Radeon RX 6800M移動顯卡的筆記本。

    作為AMD旗下的旗艦級顯卡,Radeon RX 6800M采用最新的RDNA 2架構,AMD也表示這款顯卡能夠在1440P的分辨率下流暢運行3A大作,并且光線追蹤處理單元的加入也可以讓AMD顯卡實現光追特效的展示。

    具體到參數上,AMD Radeon RX 6800M顯卡擁有40個CU也就是2560顆流處理器,單精度性能為11.78 TFLOPs,擁有64個紋理單元,而臺積電7nm制程的應用又可以讓RX 6800M顯卡擁有2300MHz的超高頻率,此外搭載的12GB GDDR6顯存也可以讓游戲不會因為顯存的不足而導致速率下降。

    AMD Radeon RX 6800M移動顯卡也支持AMD GPU的諸多特征,包括AMD SmartShift 技術,可以根據GPU以及CPU之間的負載自由切換頻率,實現筆記本在游戲、3D渲染等不同場合下發揮最大的作用。而AMD SAM技術可以充分壓榨GPU顯存的潛力,利用PCIe總線的超高速帶寬打破顯卡的部分瓶頸,進而提升圖形的性能。

    我們使用3DMark進行理論圖形測試,相信游戲玩家對于3DMark這款軟件那是相當熟悉,在3DMark的光柵測試中,Radeon RX 6800M顯卡的實際性能和NVIDIA GeForce RTX 3070 Laptop相差不大,互有勝負,不過在Port Royal也就是光追測試中,RX 6800M顯卡和RTX 3070 Laptop相比還是有大約13%的性能差距,這也和6000系顯卡首次使用硬件光追單元有一定的關系。

    有光線追蹤

    無光線追蹤

    對于玩家以及游戲廠商,光線追蹤的加入讓游戲顯得更加地真實,尤其是在例如水面、鏡子、霓虹燈等需要模擬真實世界光線的游戲場景中。通過《賽博朋克2077》的游戲場景可以看到,在打開光線追蹤特效下,建筑的玻璃能夠十分完美地反射天空與對面的建筑,而關閉光線追蹤之后就沒有了這樣的特效。

    然而光線追蹤的加入對于顯卡的性能消耗也是成倍提升,我們測試了《賽博朋克2077》、《邊境》、《光明記憶》以及《堡壘之夜》四款光追游戲,在這四款游戲中,假如開啟全特效的光線追蹤,那么游戲幀率均在25幀上下,距離流暢游玩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此外這幾款游戲也暫不支持FSR技術,沒有類似于DLSS技術的加成,Radeon RX 6800M游玩光追游戲還是比較吃力的,此外一款著名的光追游戲《Control》似乎不能準確識別Radeon RX 6800M,導致光線追蹤無法開啟。未來AMD也需要跟廠商合作,共同優化基于光線追蹤下的游戲表現。

    假如游戲采用的是傳統的光柵化特效,那么Radeon RX 6800M顯卡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在1080P的分辨率下,每一款游戲在全特效下均能保持60幀以上的成績,而在《CS:GO》中,更是取得了258幀的成績,再配合300Hz刷新率的屏幕,魔霸5R在FPS游戲中可以取得相當流暢的電競體驗。

    內存和SSD

    魔霸5R采用了美光的DDR4-3200內存,組成雙通道,時序為22-22-22-52,在AIDA 64的測試中,內存的讀取為43887MB/s,寫入為32482MB/s,復制為38661MB/s,而延遲為79.5ns,還是相當不錯的。

    在SSD上,魔霸5R采用的是三星的NVMe SSD也就是PM991a,使用CrystalDiskMark 8.0進行測試,PM991a的順序讀取速度為3146MB/s,寫入速度為1517MB/s,比較符合這款SSD的標定性能。

    散熱

    對于新一代的筆記本來說,無論是CPU還是GPU,它們的發熱量均有所提升,這就要求筆記本廠商在散熱上需要多下苦功夫,而魔霸5R采用的便是ROG最新研發的冰川散熱架構 2.0增強版,配合真空腔均熱板創造更大的散熱區域,以快速有效的方式降低小空間內的溫度。

    在散熱介質上,魔霸5R也采用了暴力熊的液態金屬化合物,和上代相比散熱性能提升10%,進而使AMD的這顆GPU降低14攝氏度的溫度。那么采用最新散熱科技的魔霸5R在重壓環境下的散熱究竟如何呢?我們使用AIDA 64以及Furmark兩款拷機軟件對魔霸5R進行重壓測試。

    經過大約20分鐘的FPU拷機之后,AMD Ryzen 9 5900HX的溫度在94攝氏度附近徘徊,頻率則保持在4GHz,魔霸5S出色的散熱架構讓5900HX即使在重壓下也可以保證優秀的CPU性能。使用FLIR紅外散熱儀進行測試,魔霸5S的整機最高溫度為44.6攝氏度,鍵盤溫度為36.3攝氏度,溫度控制得相當不錯。

    我們也對魔霸5R進行雙拷測試,和單拷CPU相比,雙拷顯然對散熱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時CPU的溫度達到了95度,而GPU的溫度也為87攝氏度。使用紅外成像儀監測,整機最高溫度為49.9攝氏度,鍵盤溫度也為41.4攝氏度。

    總結:綜合性能出眾,光追還需打磨

    對于AMD的忠實粉絲,ROG魔霸5R的出現讓他們振奮不已,畢竟這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3A平臺,通過AMD銳龍9 5900HX處理器、Radeon RX 6800M移動顯卡以及AMD芯片組,3A平臺帶給消費者強勁且出色的游戲體驗,此外魔霸5R的散熱性能也足夠出色,即使在重壓之下也可滿速運行,并不會為此損失性能,筆記本底部的RGB燈光也讓其絢麗多彩,充滿可玩性,是市面上不可多得的發燒級筆記本產品。

    當然由于Radeon RX 6800M是AMD第一代采用硬件光追的顯卡,因此在光線追蹤游戲中的表現與傳統光柵化游戲有著比較大的差距,特別是目前AMD缺少類似于NVIDIA DLSS一樣的獨家技術,開放的FSR也處于襁褓之中。在游玩光追游戲的時候就顯得比較尷尬,如何與游戲廠商進行合作,將FSR技術早日加入到3A大作,或許是AMD在提供出色硬件之后亟需解決的事情。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