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逆光拍攝,曝光補償設置錯誤,或者夜間利用閃光燈進行拍攝,都可能使拍攝出來的照片出現曝光不足的問題,就像下面這張照片一樣,會呈現出灰暗的視覺效果,像這一類的照片,我們進行后期處理時,可以通過“曝光度”命令快速地矯正畫面影調,從而恢復畫面真實的曝光效果。
好,下面我們就來具體演示一下調整步驟。
工具/材料:
電腦、Photoshop cc 2019、曝光度不高的素材圖片一張
方法/步驟:
1、打開素材圖片,如下圖所示,因曝光度不足,畫面灰暗,幾乎看不到物品的輪廓。
在“調整”面板中,點擊“曝光度”按鈕,可以創建新的“曝光度”調整圖層;也可以點擊圖層面板下的“小太極”(“創建新的填充或調整圖層”按鈕),打開菜單,選擇“曝光度”,如下圖所示,在“屬性”面板中,按住鼠標左鍵將“曝光度”滑塊右移,加大曝光度,邊調整邊觀察左邊圖像變化,本案例這里我們給到3.53。
2、加大曝光度后,畫面整體提亮,只是右側的圖像稍稍有一些偏暗,我們只需要單獨對這一部分進行處理。
點擊“矩形選框工具”,按住鼠標左鍵,如下圖所示,框選住右側部分圖像。
在選區中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羽化”,如下圖所示,在彈出的“羽化選區”對話框里,設置“羽化半徑”180像素,點擊確定。“羽化”的目的是為了使過渡更加柔和。
3、在“調整”面板中,點擊“曝光度”按鈕,再次創建新的“曝光度”調整圖層,如下圖所示,按住鼠標左鍵,向右拖動“曝光度”滑塊,這一次“曝光度”給到0.57,操作后效果如下,經過兩次“曝光度”調整后,畫面整體變亮。
4、下面我們做進一步細化,在“調整”面板中,點擊“色階”按鈕,創建新的“色階”調整圖層,如下圖所示,將左邊控制暗部區域的黑色滑塊稍稍右移,給到15;然后將右邊控制高光區域的白色滑塊,稍稍左移,給到228;然后將中間調滑塊稍稍左移,給到1.18,最后得到的色階值是15 、1.18、228。
經過調整“色階”后,畫面進一步提亮,明暗對比增強。
至此,大功告成!操作后的效果如下所示,一起來看看我們的杰作吧。
本期教程就到這里,你學會了嗎?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動手試試吧,百看不如一練,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看文末的視頻教程,我們下期教程再見!
本期同步教學視頻: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讓我們共同成長,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如果本篇教程對你有所幫助,請別忘記點贊、評論、轉發、收藏!更多關于PS的精彩內容,敬請持續關注!
Blender中渲染時,曝光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有許多方法可以調整曝光以增強渲染的整體外觀。如果您知道如何設置正確的曝光,您可以獲得更真實、更吸引人的圖像。此外,它還可以幫助平衡場景的整體亮度,使場景更具視覺美感。因此,它將吸引更多的觀眾。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將學習一些在 Blender 中改變曝光的方法。
就像在攝影中一樣,曝光會增加進入相機的光量,從而產生更亮的圖像。Blender 對Cycles 和 Eevee都有曝光控制。您將在屬性窗口的“場景”選項卡中找到它們。
通常,正確的曝光會產生光線充足的圖像。它將準確地呈現人眼感知的場景。曝光不足的渲染會太暗,而過亮的渲染會太亮。如果沒有正確的曝光,渲染的結果將不會很好看,也不會吸引觀眾。
當您拍攝天空照片時,可以感受到我們日常生活中曝光過度的一個例子。相機通常指向最亮的區域,因此很難獲得最準確的曝光。天空通常比前景明亮得多。結果,相機將無法平衡兩個區域之間的曝光。曝光使較暗的像素變亮,因此圖像的較暗部分根本不會改變(范圍:2.0,曝光:0.3)。你可以參考下面的一些圖片:
范圍:2.0
在開始渲染過程之前修改電影部分的曝光設置。這意味著您看到的信息已調整。
如果您希望最終渲染在模擬相機的物理特性時具有特定的整體亮度,則應使用“膠片”部分中的曝光設置。例如,如果您想復制使用特定相機和膠卷拍攝的圖像的外觀,您可以使用膠卷部分下的曝光設置來匹配相機的光圈、快門速度和 ISO。
色彩管理是藝術家可以使用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允許藝術家確保圖像從渲染、保存到后期處理保持不變。此外,色彩管理還可以幫助藝術家改變曝光、伽瑪或整體色彩等級。Blender 包含 OpenColorIO (OCIO) 庫以啟用顏色管理。
最終圖像的顏色和對比度應使用顏色管理部分的曝光設置進行調整。顏色管理部分的曝光設置可用于調整最終渲染圖像的整體亮度。這對于對圖像進行最終調整很有用。
簡而言之,改變渲染的曝光度可以改善最清晰和最逼真的圖像。特別是當您想向觀眾展示自然和天空之美時。Blender 中的顏色管理設置主要取決于您的工作流程。要獲得高質量的照片,您需要適當地平衡曝光。
想要高效渲染,但是很多小伙伴們都沒有高性能電腦怎么辦?推薦大家可以試試渲云渲染,一鍵上云渲染,緩解本地電腦壓力。
渲云支持效果圖支持軟件3ds max ,SketchUp,渲染器VRay,FS,Corona等,渲云影視動畫支持的軟件有maya、3ds max 、C4D、Houdini、Clarisse、Katana、Keyshot、Blender、Vred等。;渲云現在也支持D5和UE軟件了,有需求的可以來嘗試下,此外渲云提供超百余種插件支持,影視版已支持超3000余種插件,另渲染器及插件可根據需求定制安裝。
我用 iPhone 12 Pro Max 給貓咪拍照時,取景器里是這樣的:
怎么樣,毛茸茸的,是不是挺可愛?
然而,當我點進相冊時,看到的卻是這樣的:
這…iPhone 對我的貓到底做了什么?原本干凈蓬松的毛發,被相機過度銳化后,顯得臟兮兮的。在 iPhone 的 XDR 屏幕上,效果尤為明顯。
在網上搜索「iPhone 12、過度銳化」的關鍵詞,可以聽到很多用戶吐槽的聲音。在 iPhone 12 系列的鏡頭下,人變「老」了,寵物變「臟」了。
▲ 左為 Live 動圖中的柯基,右為 iPhone 12 拍攝的靜態照片. 圖片來自:u/betrai
有什么方法能解決過度銳化的問題呢?網上流傳較廣的答案是,在設置里將相機的 HDR(高動態范圍)顯示關閉。
但這個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過度銳化,有點掩耳盜鈴的意思。
那如何才能有效消滅過度銳化?別著急,我們先去尋找問題的癥結在哪里。
▲ 圖片來自:appleinsider
早在 2018 年發布的 iPhone XS 系列上,蘋果就帶來了 Smart HDR(智能高動態范圍)功能。
由 Smart HDR 引導的計算攝影風潮,就此開始風靡。
▲在 XS 之前的 iPhone 上,很難拍出如此高動態范圍的畫面. 圖片來自:austinmann
一年后的 iPhone 11 系列,搭載了 Deep Fusion(深度融合)功能,成為蘋果玩轉「計算攝影」的新高度。
簡單來說,在室內或夜晚等光線不佳的場景中,iPhone 11 系列會自動開啟 Deep Fusion(深度融合)功能。
當你按下快門鍵,iPhone 會自動拍攝 9 張照片。
其中,按下快門前,iPhone 會以較高快門速度,拍攝 4 張照片。之后再拍攝 4 張標準曝光時長的照片。按下快門的瞬間,iPhone 還會捕捉 1 張長時間曝光的照片。
然后,Deep Fusion 功能會自動將這 9 張照片融合,最終輸出為一張 HEIC 或 JPEG 格式的照片,大小為 3MB 左右。
▲蘋果在發布會用一張身著毛衣的人像來演示 Deep Fusion 的效果
在此過程中,仿生芯片以像素級精度分析照片,包括對皮膚、墻壁、建筑、天空等一系列畫面元素進行評估,分出高低權重后進行融合、優化。
所以 Deep Fusion 在那時看起來很美好,硬生生的從算法層面,拉高了 iPhone 的成像水準。
計算攝影也因此大放異彩,甚至有人認為它才是攝影的未來。
▲ 開啟 Deep Fusion 之后,畫面細節得到了更多保留. 圖片來自:birchtree
直到 iPhone 12 系列的出現,人們發現計算攝影好像有點翻車了。
iPhone 12 宣稱帶來了更強大的 Smart HDR 3 功能,以及效果更好的 Deep Fusion。
在一些場景下,的確如發布會所說:天空和地面的細節更豐富了,各種紋理顯示得更清晰了,暗光環境拍攝的照片更明亮了。
但,蘋果似乎用力過猛了。
iPhone 12 系列將物體邊緣的對比度拉的過高,產生了過度銳化的畫面效果。
▲ 由 iPhone 12 Pro Max 拍攝,可以發現建筑、樹葉邊緣過于銳利
換句話說,蘋果太想讓你的照片變得清晰了。而這種算法算出來的清晰,看起來不自然,甚至有點「臟」。
在對 iPhone 12 Pro Max 長達 8 個月的使用過程中,我們摸出了幾個規律:
從下面的對比圖中,可以看到實際效果非常明顯。不僅銳化正常了,畫面的明暗關系也柔和了不少。
如何破解過度銳化的問題?我們找出了以下幾種方法。
iPhone 12 Pro 系列相比普通版,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支持 Apple ProRAW 功能,可在自帶相機程序中,拍攝 RAW 格式的照片。
喜愛攝影的朋友,應該對 RAW 格式多多少少都有了解。它相當于一塊璞玉,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照片的信息,讓你后期修圖時更加游刃有余。
所以對于 iPhone 12 Pro 系列的用戶來說,第一種方法就是拍攝 RAW 格式的照片,然后在修圖軟件中調整照片的銳度。
實際操作中,有個非常簡單的方式。在相冊里查看 RAW 格式的照片時,點擊「編輯」,你就會發現照片的銳度自動降低了。
這時,只需用編輯器略作調整,比如調整一下照片的傾斜度,然后點擊「完成」,便能得到一張新照片,這時銳度就恢復了正常。
第二種方法,是借助第三方 app。
目前市面上,NOMO RAW 是鮮有能降低銳化的拍照應用,在其設置頁面可以打開這一功能。不過,目前僅限于 iPhone 12 Pro 系列。
這并非「歧視」iPhone 12 普通版的用戶。因為 NOMO RAW 減弱銳化效果,是依托于 Apple ProRAW 功能實現的。
從下面的對比圖中,可以看到實際效果非常明顯。不僅銳化正常了,畫面的明暗關系也柔和了不少。
▲ 原相機拍攝的照片及放大后的畫面
▲ NOMO RAW 拍攝的照片及放大后的畫面
過去一段時間,我用 NOMO RAW 拍攝了不少照片,人性化的交互邏輯、「毒味」十足的色彩方案、科學的曝光策略,都是除了減弱銳化,值得推薦給大家的理由。
▲ 分別是 GR III Hi-BW、M10 Standard、X100V C 濾鏡
值得注意的是,NOMO RAW 并不是一個免費的 app。按月付費是 13 元/月,按年付費是 63 元/年。如果你是 NOMO PRO 會員的訂戶,則可免費使用 NOMO RAW。
因為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mini 不支持 Apple ProRAW,所以我們只能借助第三方 app,來拍攝 RAW 格式的照片。
綜合體驗下來,Halide Mark II、ProCamera 是交互與效果相對較好的,它們都可以拍攝 RAW 格式的照片,即便你的手機并非 Pro 系列。
先來看 Halide Mark II。它的開發者之一 Sebastiaan de With,曾是蘋果設計師,交互方面做得很趁手。
使用 Halide Mark II 拍攝的 RAW 照片,沒有 Smart HDR 3 和 Deep Fusion 等算法的參與,雖然噪點略多了一些,但畫面整體比較柔和,看起來比原相機更討喜。
▲左為原相機拍攝,右為 Halide Mark II 拍攝
▲ 上為原相機拍攝,下為 Halide Mark II 拍攝. 圖片來自:lux.camera
接著我們再來看 ProCamera。這個應用同樣強大,界面清爽,交互簡單,可以同時拍攝 JPEG 格式和 RAW 格式的照片。
ProCamera 的小組件也是一個亮點,它會顯示當天日出日落的時間,以及藍色時刻的時間段,方便專業人士參考。
▲ProCamera 的應用界面和小組件
通過下圖的對比,我們可以輕松發現 ProCamera 拍攝的照片,要比原相機更絲滑,對比度和銳度把控的更自然。
▲ 左為原相機拍攝,右為 ProCamera 拍攝. 圖片來自:imgur
Halide Mark II 和 ProCamera 都是收費應用。前者 15 元/月或 88 元/年,也可一次性買斷,價格是 258 元。后者是買斷制,價格 60 元,可付費訂閱自動透視矯正等高級功能包,價格是 7 元/月或 28 元/年。
綜合性價比來看,ProCamera 可能是更合適的選擇。
從引導用戶審美,到迎合用戶審美。iPhone 12 系列的影像,老實說是讓人有點失望的。
盡管其計算攝影依舊在技術上領跑行業,但在審美取向上,似乎沒以往那么有格調了。
銳化、對比度拉滿的畫面,或許是部分用戶眼中的「好畫質」。但對于影像愛好者或專業人士而言,這并不高級。
用第三方相機 app 或后期修圖解決,總不是上策。我們更期待蘋果能意識到這一問題,并在更新的 iOS 版本中給出優化方案,讓 iPhone 重拾影像大師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