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yasden
N1盒子可以做主路由,也可以做旁路由,按照大家的玩法,N1做旁路由能更大程度發揮N1的性能。N1做旁路由有兩種設置方法,本文介紹這兩種不同的旁路由設置方法。
一、U盤內的openwrt系統如何寫入N1盒子的emmc
二、旁路由第1種設置方法:主路由可以完全實現N1盒子openwrt系統的功能
三、旁路由第2種設置方法:主路由不具備N1盒子openwrt系統的功能,但是經過單獨設置,可以實現N1盒子openwrt系統的功能
四、兩種旁路由設置方法的優缺點比較
先用balenaEtcher軟件(免費軟件),將Flippy大的openwrt固件寫入u盤(用的固件名稱是openwrt_s905d_n1_R21.10.1_k5.4.150-flippy-65+o,該固件可以在恩山下載),用u盤啟動N1盒子。啟動成功后,在openwrt系統里,登錄TTYD終端(見下圖)。輸入 ls 命令回車,查看目錄下有什么sh文件,從下圖可以看出,這個文件是“install-to-emmc.sh”,接下來輸入命令 ./install-to-emmc.sh 回車,即可將u盤里面的openwrt系統寫入emmc。
如果上面這段話看不明白的小白,可以看我這篇文章,里面有一步一步的詳細步驟講解:https://post.smzdm.com/p/a3dwr6g5/
輸入命令 ./install-to-emmc.sh 回車后, 會出現下圖的提示,輸入 15 并回車即可(15代表選擇N1)。
之后會進入刷寫過程:
過一會,會出現下圖的提示,在下圖的界面輸入 1 回車(如果你有其他的高級設置,按提示選擇2-4,如果沒有,選擇默認的1)。
如果出現下圖的界面,代表固件已經成功寫入emmc里面了,將u盤從N1盒子上拔出,拔出N1的電源插頭,再插上插頭,N1盒子就會從emmc里面啟動openwrt系統了。
用網線將N1和電腦連接起來,N1的默認ip是192.168.1.1,用瀏覽器輸入這個默認ip,登錄openwrt系統后,第一件事先設置wifi密碼。點擊左邊的“網絡”-“無線”,在右邊點“修改”,見下圖紅色方框圈出的地方:
之后,在下圖紅色方框的地方修改N1的wifi名稱:
在下圖紅色方框的地方修改N1的wifi加密方式和wifi登錄密碼,之后點“保存&應用”:
這樣就設置好N1的wifi名稱和密碼了。
點擊左側的“網絡”-“接口”,看看右邊有沒有LAN口,沒有就點擊“添加新接口”,有的話,就點擊“修改”,見下圖紅色方框圈出的地方。如果發現這個地方有WAN口的話,把WAN口刪掉。
接下來進入修改界面,在“基本設置”上,協議選擇“靜態地址”,“IPV4網關”和“使用自定義的DNS服務器”填寫你的主路由的IP地址,“IPV4地址”是設置你的N1的IP地址。“IPV4地址”的前面三個字段要和你的主路由IP一樣,例如,你的主路由是”192.168.31.1“的話,你的N1的IP地址前三字段必須是“192.168.31”,最后一個字段可以隨便選,但是要和你的網絡里面的其他設備不沖突就行。例如,你的主路由這個網絡里面,沒有“192.168.31.90”這個設備的話,你就可以將n1設置成“192.168.31.90”,如果已經有設備占用了“192.168.31.90”,你就改成“192.168.31.91”就行。最后一個字段隨便選,只要IP不和主路由上的設備沖突即可。
DHCP服務器的高級設置,按照下圖的方法來填寫。也就是“動態DHCP”和“強制”都打勾。DHCP選項,添加兩個東西,一個是“3,192.168.31.90”,另外一個是“6,192.168.31.90”(見下圖,注意3后面是逗號,6后面也是逗號)。6代表DNS,3代表網關。“192.168.31.90”就是你剛才設置的N1的IP地址。
“一般配置”的“高級設置”按照下圖進行,下面的“開機自動運行”,“強制鏈路”都打勾:
“一般配置”的“物理設置”,“橋接接口”打勾,“以太網適配器eth0”和“無線網絡:Master”打勾:
“一般配置”的“防火墻設置”選“lan”:
全部都設置好之后,點擊“保存&應用”。等個30秒到1分鐘讓N1盒子保存設置,之后N1盒子拔掉電源。用網線將N1盒子連接到主路由上,或者連接到主路由的交換機上,主路由斷電重啟,N1也斷電重啟,重啟過程大概5-10分鐘(要等一會的),之后你會發現,N1盒子openwrt能干的事情,主路由也能干了。
有一天你不想用旁路由了,直接拔掉N1,重啟主路由即可!
N1盒子做旁路由的第2種設置方法,與第1種方法一樣,只有1個地方不一樣,就是在DHCP服務器這里,點擊“忽略此接口”(見下圖)。
第2種方法主路由還是主路由,不具備N1盒子openwrt的功能,要讓它具備N1盒子openwrt的功能,需要手動設置。win10系統下,手動設置,讓你的win10電腦也具備n1盒子openwrt功能的方法如下:
全部設置完成后,保存設定即可。
如果你的iphone連接到主路由,你想讓你的iphone也具備N1盒子openwrt的功能,你也按照上圖的方法進行設置即可。
第一種方法是局域網內部的所有設備都通過N1聯網,都具有N1的功能,例如N1的去廣告等功能,連到主路由的所有設備都具有了。也就是全家都可以用N1的功能。
第二種方法是連接到主路由的設備,如果不經過調試,是不具有N1的功能,例如N1的去廣告等功能的。 也就是只有你設置過,才能具有N1的功能。 第2種方法的優點是,如果你的N1盒子是有付費流量的(打個比方,例如你花錢買了迅雷的去廣告高速下載流量),第2種方法只有你設置過的設備才能用你的高速下載流量,如果是第一種方法,連接到主路由的所有設備都在用你的高速下載流量,也許流量會很快用完哦。
全文完,謝謝觀看。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式機相對于筆記本電腦來講,升級配置更加輕松便利,并且搭載桌面級的處理器和顯卡在性能方面大幅領先移動端的芯片,適合高負載的辦公應用等場景使用,同時臺式機的價格更加的實惠,后期維護升級方便,十分適合企業級用戶批量采購。
今天我們帶來一款來自惠普的高性能臺式主機小歐N01,這款主機搭載了最新intel酷睿十代處理器,性能強勁;同時機身設計小巧、外觀時尚,精致而大方。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體驗下這款優秀的臺式機。
本次我們拿到的機器配置了最新的Intel酷睿十代i3-10100處理器,四核心八線程的規格,默認頻率3.6GHz,動態加速頻率可以達到4.3GHz,綜合性能表現持平老款的Intel酷睿i5處理器。此外,十代酷睿處理器從入門級的i3到頂級的i9,均支持了超線程技術,讓多線程性能倍增;它還使用了釬焊工藝,讓處理器的散熱能力相對上代也有大幅提升。不論是日常辦公使用,還是休閑娛樂,都能無壓力運行,綜合性能表現出色。
惠普小歐N01三圍分別為155.4 x 303.0 x 337.4 mm,整個機身的體積僅為15.1升,非常的小巧,尤其是對于寸土寸金的大城市CBD,不論是將主機擺在桌上使用還是放在腳下,均能有效提升空間的利用率。
對于家庭用戶來講,小巧的機身同樣不會占用過多的空間,在不影響家庭整體布局的前提下可以隨意自由地進行擺放,輕松融入家居環境。
機身的正面采用了非常簡約的幾何圖形裝飾,搭配銀灰色壓花紋理,非常耐看,既可商用辦公,又能居家使用,同時前面板還預留了光驅位,非常的貼心。
接口方面,這款主機也是非常的nice,機身正面提供了4個高速USB接口,1個耳麥接口,1個三合一讀卡器接口和開關機按鍵。
機身側面采用了純黑色的金屬側板,并且采用大面的格柵設計,能夠提升整機空氣對流,讓機身的散熱性能更加出色。
為了更好的提升散熱效率,機身的后部還設計了一個高速風扇,能夠讓整機的熱量及時的排出,這樣能夠讓內部核心硬件時刻保持在最佳的溫度狀態,給用戶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出眾的穩定性。
機身后部,同樣提供了豐富的接口,上部:有耳機和麥克風接口、HDMI、VGA雙視頻輸出接口、4個USB接口和一個標準網線接口。另外整機還配備了串口,支持直連打印機,更加方便商務辦公人士的日常使用。
不光如此,機身還預留了PCIe X16插槽,方便用戶后期拓展顯卡,拓展性方面表現優秀。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主機還標配了鍵鼠套裝,免去了用戶后期自行購買外設的繁瑣,讓用戶拿到整機之后,插上電源就能夠立刻使用。惠普小歐N01臺式機還預裝了Win10正版系統和Office軟件,機器到手聯網就可以自動激活,十分方便。
在品質方面,惠普小歐N01臺式機在出廠前就經過了20萬小時的可靠性以及穩定性測試,應對高負載、長時間的商務辦公,完全沒有問題。同時在售后方面,用戶購買產品后注冊信息就能夠享受五年優質售后服務和三年e管家線上支持,完全沒有后顧之憂。
機身拆解和內部結構解析:
拆開側面板我們可以看到,主板是惠普定制的主板,芯片組支持最新的Intel酷睿十代處理器,整體的走線還是比較規整的。
惠普小歐N01臺式機預留了2個內存插槽,方便用戶后期拓展,組建內存雙通道,同樣這款整機也有多款配置可選,高端商務用戶可以選擇16G雙通道內存和獨立顯卡。
另外惠普小歐N01臺式機還配置了無線網卡和藍牙,支持2.4GHz和5GHz頻段的無線網絡,帶給用戶更加多樣化的網絡連接方式。藍牙功能的加入,也讓用戶能夠連接藍牙鍵盤耳機等設備與整機搭配使用,徹底告別線材的束縛,讓辦公桌回歸整潔,用戶日常使用也更加的方便。
另外我拿到的這款整機標配了由知名老牌電源廠商航嘉代工的180W功率電源,這款電源經過了80PLUS金牌認證,轉換效率超過90%,能夠有效提升整機的能源效率,更好的節省能源,同時整機還經過了嚴苛的節能和環保認證,滿足眾多國家的法律法規,既能有效節約能源,又能夠很好地保護環境,大大降低企業的使用成本。
性能測試:十代酷睿加持 性能表現優秀
在CINEBENCH R15項目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款處理器的多核心得分為868cb,單核心性能得分為179cb,而在R20項目中,這款處理器的多核心得分為2137,單核心得分為457cb,這樣的成績表現意味著用戶進行日常的辦公完全沒有問題。同時使用PS軟件設計制作大型的PSD文件、處理一般的后期視頻剪輯,也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整機運行依然流暢自如。
在國際象棋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款處理器的得分為16143,八線程的性能得到了徹底的釋放,多線程性能表現非常出色,在應對復雜的計算和任務多開的時候,多線程的優勢就非常明顯,能夠幫助大幅提升復雜辦公應用的效率。
在3DMARK Sky Diver項目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款臺式機的跑分為3755,意味著其能夠流暢運行LOL這類的網絡游戲,如果配上獨立顯卡的話,圖形計算能力將更上一層樓,還能夠暢玩各種類型的3A游戲大作。
而Night Raid則是考驗整機DX12性能的項目,最后的得分為3943,代表整機的圖形渲染能力出色,能夠進行后期視頻的渲染工作,方便設計師群體后期建模和修圖。
在PCMARK10測試成績方面,最終整機的得分為3277,則代表其能夠輕松應對各種類型的辦公應用、視頻會議、PS設計軟件等,綜合性能表現出色。
最后我們使用AID64單烤FPU,CPU的溫度軟件顯示僅為37℃,溫度表現非常好。整機運行時也沒有任何噪音,特別安靜,讓用戶可以專注的進行創作。得益于惠普嚴格的品控,每臺小歐N01在出廠前都經歷了2000小時風扇滿負荷測試,所以用戶無需擔心運行產生較大噪音。
總結:惠普小歐N01身材小巧,15L的體積占地空間小,可大幅提升空間利用率;同時配置上,支持最新的十代酷睿高性能處理器,輕松滿足日常辦公和家庭使用,性能表現出色;標配的外設,也讓主機到手就能用,非常地方便。
不光如此,這款主機還有豐富的外接接口,而保留的串口設計,兼容打印機等多種設備,方便我們日常辦公使用;另外WiFi和藍牙的支持,讓用戶在連接網絡和藍牙設備方面更加簡單快捷。同時小歐N01擁有完善的售后服務,注冊可以升級5年上門服務,讓用戶免除后顧之憂,綜合來看,惠普小歐N01是一款既適合辦公商用,又兼顧家庭的全能型臺式主機。
方法一:在Ubuntu軟件中心里面搜索下載
方法二:按“Ctrl+Alt+T ”打開終端,打開終端后輸入“sudo su”回車;
在下一行輸入Ubuntu系統登錄密碼(如:123),點擊回車(輸入密碼時看不見光標移動,也不會有標識,因此只要保證輸入正確即可);密碼輸入后則是進入到Ubuntu系統最高權限,輸入“sudo apt-get install minicom”回車即可下載minicom。
下載完minicom后,按“Ctrl+Alt+T”進入終端,輸入“sudo su”回車
輸入密碼,回車;再輸入“sudo apt-get install minicom ” ,回車。
如果使用ubuntu 8.10以前的版本可能就要單獨安裝lrzsz軟件包了(lrzsz包括了x/y/zmodem協議)。也就是說,在通過串口用xmodem協議燒寫內核 時會提示沒有xmodem協議,所以這時就要安裝lrzsz軟件包了,輸入“sudo apt-get install lrzsz” 回車,然后就可以正常地使用minicom通過串口燒寫內核了。
在使用minicom之前,首先要保證你對串口有讀/寫的權限。我們知道,Linux的設備對應于/dev/目錄中的某個文件,串口COM1對應ttyS0,COM2對應ttyS1,使用以下命令來查看你對COM1的權限:
輸入“ls -l /dev/ttyS0 ” 回車
正如在Windows中要配置超級終端一樣,在使用minicom之前,先要對串口進行配置。輸入“sudo minicom –s ”,回車
彈出如下圖所示對話框:
選擇Serial port setup,此時所示光標在”Change which setting”上,鍵入”A”,此時光標移到第A項對應處: 串口COM1對應ttyS0,COM2對應ttyS1(注意選擇)。
如果您使用的是筆記本,沒有串口,那么您可能需要使用U轉串設置,應該是ttyUSBS0
注意:如果沒有使用USB轉串口,而是直接使用串口,那么Serial Device要配置為/dev/ttyS0。
然后對波特率,數據位和停止位進行配置,鍵入”E”,波特率選為115200 8N1(數據位8,奇偶校驗無,停止位1),
硬/軟件流控制分別鍵入”F”和”G”,并且都選No。
在確認配置正確之后,可鍵入回車返回上級配置界面,并 將其保存為默認配置(即save setup as dfl)。最后,選擇”Exit from Minicom”命令退出。
然后重啟minicom(即直接在shell下執行minicom命令就可以進入minicom的控制臺)使剛才的配置生效,再連上開發板的串口線后,就可以在minicom中打印出正確的串口信息了。在控制臺下通過組合鍵Ctrl+A Z可以進入minicom菜單。
以上操作完成后, minicom就配置完成了 。
1、CTRL+ALT+T 調出編輯界面;
2、sudogedit /boot/grub/grub.cfg
3、輸入用戶密碼“111”或“123456”
4、自動彈出編輯界面:
5、修改: (共需要修改兩處)
原來:
root=UUID=19ac6668-d287-4cc7-bad3-8c24cdd2d8ce ro quiet splash $vt_handoff
修改為:
root=UUID=19ac6668-d287-4cc7-bad3-8c24cdd2d8ce ro console=tty5 console=ttyS5,115200 $vt_handoff
如圖:修改1:
修改2:
6、保存,重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