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矚目的“人機圍棋大戰”(第一場)——谷歌圍棋程序AlphaGo對決韓國高手李世石。現在結果已經出爐:李世石投子認輸。機器人戰勝了人類。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鏖戰,李世石執黑186手中盤負谷歌AlphaGo。
在深藍成功挑戰國際象棋的20年后,2016年3月9日,谷歌AlphaGo擊敗李世石。
當然,這只是第一場比賽,后面還有四場,拭目以待。
以下為比賽日程:
比賽將在以下日期,于韓國時間下午1點(北京時間中午12點)舉行:
第一場比賽:3月9日(周三)
第二場比賽:3月10日(周四)
第三場比賽:3月12日(周六)
第四場比賽:3月13日(周日)
第五場比賽:3月15日(周二)
微信公眾號搜索"驅動之家"加關注,每日最新的手機、電腦、汽車、智能硬件信息可以讓你一手全掌握。推薦關注!
類AI圍棋之爭,還在繼續。
令人泄氣的AI圍棋之爭
AI取代人類的討論從未中斷過,或許在其它行業更偏向討論,而在圍棋圈,人類的確輸得有些令人泄氣。
今年5月底,人機圍棋大戰終極對決,最終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九段和AlphaGo的圍棋終極人機大戰以0:3完敗。賽后,柯潔在接受采訪時直言,AlphaGo太完美,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
前不久,《自然》雜志刊登了谷歌DeepMind團隊的新成果,名為AlphaZero的人工智能程序完全靠自我對弈學習下棋,不依賴人類圍棋經驗,僅訓練3天就戰勝了AlphaGo Lee,比分100:0,后者就是戰敗李世石的那套。
經過40天訓練后,Alpha Zero又以89:11戰勝了Alpha Master,即橫掃柯潔的那套。
消息曝光后,柯潔評價稱:“一個純凈、純粹自我學習的AlphaGo是最強的...對于alphago的自我進步來講...人類太多余了。”
一局“封神”的辛酸
今日凌晨,柯潔發微博表示,自己在網上對弈時遇到了一個名為“符合預期”的AI,對方實力十分強勁,應該已經遠超當時與李世石對弈的AlphaGo。該AI在某圍棋平臺一舉拿下41連勝,最終被自己終結。
柯潔在微博原文是這樣的,“一個AI滿地走的時代...除了alphago以外,這個昵稱為“符合預期”的ai尤其強,實力應該已經遠超當時與李世石對弈的alphago了吧?...在平臺上41連勝...今日被我終結...一度覺得沒法繼續了的棋,很艱苦贏了下來...若是當初第一個與alphago對弈的人是我?結果到底會是如何?今夜未成眠... ”
在評論區里,有恭喜、有嘲諷、也有各種灌水,可無論如何,總算是扳回一局……
或許不應過分看重勝敗
對于人工智能來說,人類圍棋不是參照物,而是前進路上的風景。事實上,在專家們看來,圍棋因其特點,是人工智能突破運算能力以及深度學習技術的最好的工具和平臺,人工智能的目的是提升識別、決策、生成等核心應用能力,最終解決醫療、教育、金融等不同領域的各種復雜問題,造福于人類。
當人們放下勝負心看人機對戰后,或許圍棋遇見人工智能,是彼此的幸運。當然,小獅子還是蠻高興的,至少柯潔這次贏了!
京報訊(記者 李大偉)9月21日,第五屆中國人工智能大會在青島膠州舉辦。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在名為“邁向第三代人工智能的新征程”的報告中表示,所有的應用場景,如果滿足具有豐富的數據或知識,完全信息,確定性信息,靜態(或按確定性規律演化),單領域和單任務這五個條件,計算機絕對能夠戰勝人類。
第五屆中國人工智能大會外景
“最明顯的例子是圍棋,圍棋多么復雜,但是圍棋滿足這五個條件,所以計算機在圍棋上戰勝人類是早晚的事情。”張鈸說,“所以從正面來講,如果你滿足這五個條件,不管多復雜,計算機絕對戰勝人類。長遠來看,如果你的應用場景不完全滿足這五個條件,其中有些條件不滿足,你這個工作就變成困難。自動駕駛為什么如此困難?根本的原因在這里。”
“自動駕駛很多條件都不滿足,它不是完全信息,它不是確定性信息,它不是靜態的環境,或者是按照確定性規律演化的,它的很多東西是不可預測的,它也不是單領域的,里面有人駕駛的車、行人、其他車輛。”張鈸說,“需要下功夫(去研究)。”
此外,張鈸認為,人們對人工智能發展產生錯誤估計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對發展人工智能的困難性估計不足,一方面是對取得的成果估計過高。
“不能指望人工智能一出來就成畢其功于一役,它永遠在路上。”張鈸說道。
新京報記者 李大偉 編輯 梁緣 校對 吳興發
記者郵箱:lidawei@xjb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