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的頭條號:雷科技
----------------------------------
10月底,蘋果在第二次秋季新品發布會上終于更新了MacBook Air。這款新品升級了屏幕和外觀,但處理器的性能提升則相當有限,只搭載了一款英特爾超低壓芯片,默認主頻為1.6Ghz。
近日,一款蘋果筆記本新品在GeekBench中神秘現身,處理器型號為i7-8510Y,大概率是高配版的新MacBook Air。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在英特爾的產品庫中,Y系列中還看不到這款處理器。
也就是說,i7-8510Y應該和i5-8210Y一樣,也是蘋果專門定制的產品。不出意外的話,這款芯片依然會采用7W的TDP設計,并且和i5版的MacBook Air一樣,配備一塊散熱風扇。
小雷此前已經體驗過i5版的MacBook Air,大部分時間里,這款筆記本的表面溫度都非常低,即使到了高負載環境下,散熱風扇也能發揮出作用。因此,即使換上更高規格的處理器,散熱壓力也不會太大。
從GeekBench中的跑分來看,相比i5-8210Y,i7-8510Y多核性能提升幅度不到10%。其實也很好理解,這兩款處理器都是英特爾的超低壓產品,都采用雙核四線程架構,性能本身就相當有限,二者之間主要的差異在主頻和睿頻頻率。
英特爾把原來的超低壓Y系列處理器強行并入i系列,是一次與筆記本廠商合謀的不厚道行為。它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多消費者并不清楚其中的陷阱,把打著“i5”“i7”旗號的Y系處理器,當成是高性能產品,盡管實際上它們的性能還不如標壓的i3。
因此,對絕大部分用戶來說,如果購買這款新MacBook Air用來處理簡單的辦公、娛樂影音任務的話,i5版足以。按照蘋果一貫的定價策略,i7版應該會性價比極低。如果你對性能要求比較高的話,可以考慮入手MacBook Pro。
-----------------------------------
獨家福利:到雷科技公眾號(ID:leitech)對話框,回復:我要紅包,即有機會獲得微信紅包!
果今年猝不及防的更新了自己的MacBook Pro產品線,極果君也是第一時間沖進線下門店,喜提了一臺2018款的MacBook Pro回來嘗鮮。
新一代MacBook Pro究竟有哪些變化,值不值這么多錢呢?
基本沒有。
(不知你們能不能看出來,這里頭有個叛徒)
50000多那臺頂配i9是買不起了,我們手上的這臺是i7+16+512G的中配版本。第一眼看,外觀跟老款比根本就沒有任何變化。
再細一看,確認了,完全沒有變化……
打開電腦,最顯眼的依舊是那個超大面積的觸控板。雖說今年它沒有升級,但優秀的觸感和超大的面積,讓它用起來依舊順滑舒服。
其實,外觀上的變化還是有一處的,只不過極其細微,一般人難以察覺:18款Pro的深空灰色要比17款來的略深一些。不過可惜的是我們手上并沒有17款15寸Pro,這一點是通過官網渲染圖,和海外博主的對比視頻確認的。
除此之外就真是沒變化了,鋁合金外殼還是那個順滑的觸感,就連重量都和往年的1.83Kg保持一致。裝在包里還好,單手掂量仍然略有些重。就連出廠自帶的系統也依然是macOS High Sierra,預告中的Mojave,也要等到年底才會跟大家見面。
另外我們還有個新發現:18款的新灰和17款13寸深空灰幾乎完全一致。可以猜測,蘋果應該是將兩個尺寸的深空灰給做了統一。大概是之前的上色工藝不夠成熟,所以僅在13吋版本上實驗了更深的顏色。等到今年工藝成熟,兩者的深空灰色就變得一致了。
Hey Siri
如果要說重磅的硬件級變化,那一定是18款新加入的T2芯片。這顆芯片除了負責安全啟動、磁盤加密等等功能之外,還額外帶來了“嘿、Siri”喚醒特性。
和iPhone一樣,18款MacBook Pro的Siri也帶有聲紋識別。mac也會在開機的首次設置中請你錄制自己的聲音,然后它就可以隨叫隨到了。
不過,mac版Siri繼承的,是舊版喚醒邏輯:當兩臺支持Siri的設備同時被喚醒時,只有離你最近的那臺會繼續響應,其他設備在被喚醒后就會自己退出掉。
這在之前iPhone和iPad身上是沒問題的。畢竟這幾個Siri之間并沒有本質區別。但在Mac和iPhone之間,這套邏輯多少就有些難用:Mac上的Siri,功能和iOS版不盡相同。常常是本君想要讓MacBook開個文件,但手邊的iPhone卻搶答了。
目前搶答之后,iPhone和MacBook上的Siri并不能做到功能互通。本想叫Mac調音量,但iPhone卻懟回來說你啥也沒放。目前系統里也沒有任何相關的設置項,@TimCook ,老板要不要考慮改一下?
鍵盤手感
說實話,18款MacBook Pro的鍵盤手感,并沒有極果君之前預想中那么屎:鍵程雖短但反饋依舊明確。新加入的硅膠薄膜,也并未影響新MBP打字的利落程度。
甚至換回原來的Win本之后,這鍵程反倒長的讓人感覺有些啰嗦。
加入了硅膠薄膜后,新款鍵盤的聲音也確實變得更安靜了。前兩代蝴蝶鍵盤的敲擊聲多少有些刺耳,新加入的薄膜雖說初衷是為了防塵,但卻也額外收獲了靜音效果,還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圖片來自iFixit)
另外,鍵盤的顏色跟老款之間,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但針對兩款鍵盤之間的顏色究竟有什么區別這件事,極果君和果小妞之間發生了一點分歧:本君覺得是18款的鍵盤更黑,但果小妞偏說是17款的鍵盤顏色更深……
喏,照片拍在這兒。你覺得兩款鍵盤之間的顏色差異是啥樣的?
音效更好的外放
雖然蘋果沒說,不過18款的聲音效果也十分驚人。低音下沉清晰有力,解析力也相當高。整體聽來甚至還有種音源來自鍵盤上方的結像感,可以說連買音響的錢都省了。
(圖片來自iFixit)
這么比可能不大公平,但相比去年的13吋款式,我們手上這臺機的外放明顯更加沉穩扎實,高音部分也不像舊款那樣會出現尖銳的毛刺感。如果是對音質有很高要求的朋友,這款電腦一定要去店里試試。
存在感超弱的“原彩顯示”
最后一個堪稱重大但不顯眼的更新,就是原彩顯示也加入了MacBook Pro。
這個功能同樣會在首次開機設置時提示給你,但原彩顯示的存在感實在是太弱了。如果不是將兩臺設備放在一起,你很難意識到當前的屏幕顏色到底是準確的還是“準確的”。
所以如果是干設計的朋友,強烈建議修圖調色時不要開啟這項功能,免得翻車。不過修完預覽的時候,原彩顯示倒是能讓你對最終印刷品的色彩呈現有個把握。
除此之外,18款MBP的屏幕仍然沒什么變化。分辨率、色域……可以說關了原彩顯示,這塊屏就和原來一樣。
不過原彩顯示可能也有麻煩。每臺Macbook Pro的屏幕,都和自帶的色溫傳感器進行唯一綁定和校準。如果更換了第三方的屏幕,十有八九會和iPhone X一樣,會導致原彩顯示直接失效。
另外喪心病狂的是,蘋果甚至還將“原彩顯示”帶到了下方的TouchBar上。只是極果君再怎么瞪大眼睛,也真的分不出這次有和沒有之間的區別了……
不過說句實話,TouchBar對色彩敏感的時刻,可能也就只有P圖和打麻將的時候了吧?
先說說續航吧。
極果君大概測算了一下,從85%用到8%,大概花了6.5小時。期間一直保持亮屏,運行Chrome進行高強度網絡下載和其他后臺程序。相比如果是滿電,一整天的輕度使用不插電是沒問題的。不過如果換成Windows或是玩游戲,這個成績恐怕還要再降一點。
哦對,打游戲。別看上邊麻將打的挺歡,但真玩起游戲來,第一個撲街的就是它。
作為一個硬核玩家(其實不是),極果君從Steam庫里隨便選了一款支持mac的老3A復刻。
(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能認出這是哪款游戲?)
結果很奇怪,游戲時而流暢時而卡頓。特別到了場景略復雜的后期,幀數更是慘不忍睹。不知道究竟是優化問題,還是這款游戲本身mac版的配置就要求過高……
不過MacBook Pro的散熱機制還是值得稱道的。游戲過程中,熱量主要都集中在屏幕轉軸附近的出風口處。兩邊音響開孔和掌托附近,基本沒有感覺到多余的熱量。日常使用也只有D面微熱。和動不動就“鐵板煎熊掌”的其他產品相比,MacBook Pro 起碼這個設計還是非常合理的。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聊聊,新MacBook Pro的散熱和續航。
我們手上的這臺是i7+Radeon Pro 560X的中配火爐。從跑分成績來看,GeekBench 4 CPU分數單核5098,多核22725,相比GeekBench數據庫中2017款同級機型的4627/15544來說,單核10%的漲幅真心不算太大的變化。
多核性能到時改善了不少,這是因為8代i7全線改用了6核心12線程,比舊款7920HQ多了倆核心。稍微算算的話,多核部分出來的性能,差不多都是塞進去的兩個新核實現的。
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在部分沒有為多核優化,或者說核心多了也沒用的程序上,18款MacBook Pro的表現未必能和前代拉開差距。而在那些核心越多越革命的程序里,多出來的兩個核心就要開始發威,遠遠甩開舊款機型了。
一個典型的多核例子是CineBench,它基本上是針對電腦在3D性能上的綜合評價。我們手上這臺MacBook Pro,分別跑出了103.66幀每秒,和866cb的好成績。對比去年舊款的78.7幀、711cb的成績分別提升了30%/20%,在3D建模性能上還是挺牛x的。
至于網上流傳的“散熱不佳導致18款MacBook Pro降頻”一事,極果君也來了一把真·冰箱跑分:
不出所料,冰鎮30分鐘后的MacBook,果然跑出了本次測試中的歷史高分。只是相比此前,這次分數的絕對數值也并沒有高到哪里去,應該屬于正常波動。看來至少i7版的朋友們不用擔心,會買到一顆需要配套冰箱使用的處理器了。
不過,MacBook Pro最牛的還是這塊固態硬盤,實際上最貴的貌似也是這塊固態硬盤:
在軟件測試中,這款產品跑出了讀 2684 MB/s,寫 1663 MB/s 的成績。這也解釋了MacBook Pro選配項中固態硬盤的驚人價格。市面上能達到這個成績的高性能nvme SSD幾乎都被三星壟斷。一支 2T,m.2接口的三星SSD價格接近9000塊,官網選配的4T SSD的價格可想而知。
另外,極果君還專門針對視頻剪輯大戶做了測試。隨便導入了幾個4K素材,感覺新Mac的實時渲染十分跟手,還是很強的。不過這個軟件的流暢度和素材數量、特效復雜度相關。如果是追求性能的重度用戶,32G內存的選配項目可一定不能少。
畢竟硬盤可以靠外接,內存可都是焊死在主板上的。
極果君一定要忠告各位,這臺MacBook Pro和120Hz刷新率的iPad Pro一樣,如果你不想買,就千萬千萬不要去動手摸真機。
會中毒的。
平心而論,18款MBP其實只是一次常例更新。原彩顯示、32G內存這些功能,并不像是針對普通用戶,更像是一次針對創意作者進行的升級。這也難怪,畢竟隔壁微軟這幾年動作頻頻,借助Surface Pro和Surface Studio,向視頻、影像工作人員瘋狂示好。如果蘋果還沒有回應動作,那才是真的不像話。
可惜對大眾用戶來說,阻止你選購一臺Mac筆記本的那些因素,比如:一根筋吊死在Type-C身上導致配件鏈接不便、即便考慮做工來說也略顯高昂的價格、用戶過少導致的游戲資源+性能雙撲街等等等等,在18款MacBook Pro身上一個都沒變化。
何況跟今年大有進步的移動顯卡不同,14nm這個老工藝,Intel已經足足打磨了3年。隨著10nm i3處理器的悄悄上市,新一批高性能、低功耗的酷睿處理器在未來的一兩年里,隨時可能從Intel的四次元口袋里突然掏出來。
再加上多核心導致的散熱問題,至少今年的i9頂配,極果君嚴重不建議大家購買。考慮到他們對10nm工藝的野心之大,再等等絕對是值得的。哪怕Intel最后真的憋不出來,性價比越來越高的AMD處理器,未必就不會成為蘋果的第二選擇。
但說到底,這些結論都是極果君關機之后,勉強冷靜下來才得到的結論。作為一個PC Master Race,在新MacBook到手,并花了2個小時配置好了全部軟件之后,我在群里發了這么一個表情:
真香。
果MacBook Pro作為創意人士的首選,兼顧了強大的性能與極致的輕薄。目前的MacBook Pro依舊搭載上一代酷睿處理器,在本次蘋果WWDC 2018上,更強大的八代酷睿消息頻出,但依舊不見其蹤影。
就在大家都以為新品將要推遲的時候,新款MacBook Pro卻意外亮相了跑分網站。根據顯示的數據,這款全新的MacBook Pro或將首發i7-8559U ,這是第一款八代酷睿i7的低壓處理器,采用了四核心八線程設計,TDP功耗相比標壓的45W僅有28W,能耗將顯著降低。
但相比上一代標壓的MacBook Pro,這款采用八代酷睿低壓處理器的MacBook Pro性能不降反升。多核心16607分的跑分碾壓了上一代的9500分,這都歸功于新處理器在核心數上的提升,讓其能夠更好地處理多任務。
同時出現的還有另外一款搭載八代酷睿標壓i7-8750H處理器的MacBook Pro。根據以往的產品定位,這兩款應該分別是13寸與15寸的MacBook Pro機型。
更強的性能配合更低的功耗,你會選擇新的蘋果MacBook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