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好多小伙伴都有這樣的體驗,某一天自己的電腦變得好卡好卡,于是就把內存升級為雙通道內存,又加了一個內存條,瞬間電腦的速度就變快了很多,然后心里就開始犯嘀咕了:既然我弄了個雙通道,變化就這么多,如果做一個四通道呢,豈不是要快得上天了?先別急,這只是一個無良硬件商忽悠老實人的說辭罷了,接下來聽筆者給你解釋一下。
在聊四通道內存之前,我們得先弄清楚什么叫雙通道,為什么雙通道對我們電腦運行速度的提升就這么多?
內存大小以及讀取速度是和電腦整機的運行速度掛鉤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內存條大小和頻率足夠高,會使你的電腦運行起來更加流暢,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組雙通道的意思呢,就是將原本工作的一個內存條增加為兩個,從而實現性能翻倍,用兩個馬車拉著你走,四通道的概念同樣如此,但是理想總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四通道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并沒有發揮出太多的優勢,原因如下:
1.主板以及芯片的支持
多通道屬性是需要主板為其提供地方的,好多小伙伴就說,簡直天助我也!發現自己主板上有四個內存卡槽!等會兒,先別高興的太早,因為你那四個卡槽并不一定支持四通道拓展,而代表的是支持兩組雙通道,這兩組內存條各自獨立運行,并且連續分配,第一組滿載了,第二組才可以繼續派上用場,而非共同協作,強行裝上四個卡,很容易出現“一卡干活,三卡圍觀”的情況。
然后就是看核心芯片是否支持你這么做,但是從目前主流市場芯片屬性上來看,支持四通道的芯片不多,Intel和AMD也不會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數據讀取環境,因為大多數電腦使用者都用不到這個功能,做了也是徒加成本。
2.體驗度提升不明顯。
這才是四通道最大的問題,經過相關機構游戲實測,在打通四通道之后,游戲運行流暢度基本與雙通道持平,幀數可能會增加個幾幀,但是仍然達不到用戶預期,為什么呢?因為市面上絕大多數游戲能把雙通道利用上就不錯了,就算在BIOS中打開,在前兩組內存未滿的情況下,數據不會繼續往后寫入,只有在數據量極其龐大的情況下,才會兼顧到后面的內存卡,比如服務器或者大規模3D場景渲染。
所以大家不用太追求多通道內存,裝機之前得想清楚,自己要用電腦來干嘛,自己想得到什么樣的效果,值不值得這樣做,再去考慮升級換代哦!
PU接口
首先,那就是CPU的接口了。咱們都知道CPU是接在主板上的,而接在主板上的方式一般分為三類,也叫作CPU的封裝方式,分別為PGA、BGA、以及LGA。
咱們來了解一下各種封裝方式都有什么不同。
LGA封裝
全稱為Land Grid Array,直譯過來就是柵格陣列封裝。目前桌面版的CPU中,大部分Intel的處理器采用的封裝方式。這種封裝方式的特點就是觸點都在CPU上,像網格一樣覆蓋在CPU背部,而主板則承擔了提供針腳的工作,并且針腳一般都是有一定彈性的,為的是安裝CPU后,針腳與觸點可以更緊密的貼合。
優點:因為處理器上沒針腳,這就減少了很多生產流程,節省了一定的制造成本。
缺點:不適合用戶折騰,因為如果頻繁更換CPU,勢必會增加主板針腳彎曲的風險,這種針腳設計也更容易發生損壞,主板上的這種彈簧性質的針腳如果彎了,一兩個倒還好,而因為主要依靠金屬的韌性,所以大面積彎曲是沒法修的。
PGA封裝
英文全稱為(Pin Grid Array Package),中文含義叫插針網格陣列封裝技術,目前桌面版的CPU中,大部分家用AMD處理器采用的封裝方式,它與LGA相反,它的針腳在CPU上,并且沒有觸點,主板提供的是插入針腳的插孔。
優點:適合愛折騰的用戶頻繁進行安裝拆卸CPU的工作,當然為了避免拆散熱器的時候一并把CPU粘下來。所以每次要拆掉CPU之前,很多人會先烤一下機,通過讓CPU升溫的方式,不被散熱器粘住。
缺點:成本高,針腳損壞的風險大。
BGA封裝
全稱為球柵陣列封裝Ball Grid Array,它與前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你可以理解它為焊在主板上的,而前兩者則可以隨意更換處理器。咱們身邊絕大部分筆記本電腦,還有手機,甚至監控攝像頭、電視等等內嵌處理芯片的產品,大多都采用的是BGA的封裝方式。
優點:同樣也是是因為它是更類似于焊接的工藝,所以可以做的更矮,體積更小。
缺點:自然也很明顯,就是一旦封裝完畢,除了通過專業儀器,否則一般人很難進行更換。
內存接口
然后是內存接口,不同代的CPU支持的內存是不一樣的,目前咱們還能接觸到的內存為DDR3、DDR4與DDR5,數字越大,端口以及內存條的速率就越快。比如12代酷睿支持DDR4與DDR5內存,而目前的11代酷睿只支持到DDR4內存,那可以把DDR5內存條接在DDR4的接口上么?這顯然是不可以的,不同代的內存條,防呆設計的缺口位置是不同的,是無法插在不同代主板上的。
PCI-e接口
接下來咱們來聊聊大家比較關注的PCI-e接口,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顯卡是接在這個接口上的,但首先咱們先要明確,什么是PCI-e,展開后是PCI-Express(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它是一種高速串行計算機擴展總線標準,它首先是個總線標準,其次才是個接口。
那什么是PCI-e總線呢?
PCI-e總線
首先總線(Bus)指的是是計算機各種功能部件之間傳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線,它是由導線組成的傳輸線束,而PCIe總線采用了全雙工的傳輸設計,即允許在同一時刻,同時進行發送和接收數據。主要優勢就是傳輸速率高,所以常用來接顯卡、固態硬盤等高速設備,現在帶寬更大的wifi6無線網卡大多也開始采用PCI-e總線進行傳輸了。
PCI-e通道
然后這里還有一個詞,叫做PCI-e lane,也就是PCI-e通道,咱們在主板上看到不同的PCI-e接口,有x16、x8、x4、x1等等,一個PCI-e lane等于一個x1通道,把16個PCI-e通道綁定在一起,你就得到了一個x16的通道。以PCI-e3.0為例,一個x1通道能提供的最大帶寬為約1GB/s,一個x16的通道能提供的最大帶寬約為16GB/s。
但如果要真的想達到相應的速度,還需要CPU和主板的支持。實際lane的數量CPU會提供一部分,主板芯片組會提供另外一部分,如果lane的總數不夠,那主板上的部分PCI-e接口接滿設備后,部分設備將失效或降低性能。
舉個例子,某塊主板上提供了40條PCI-e通道接口,由1個PCI-e3.0 x16接口、2個PCI-e3.0 x8接口、2個PCI-e3.0 x4接口組成,那這40條通道接口的滿載速率加在一起,就意味著這塊主板至多可提供約40GB/s的PCI-e總線帶寬。但CPU與主板芯片組的PCI-e通道數量加在一起僅為32,那如果你將PCI-e接口插滿設備之后,部分設備或將達不到預期性能表現。
當然這只是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實際上要比這個例子復雜的多,比如處理器中的核心顯卡也需要占用PCI-e通道,再比如處理器也會提供多個版本的PCI-e通道,芯片組和處理器提供的PCI-e通道最終的效率也是不同的,咱們以后有機會可以深入聊一下。
PCI-e版本
目前PCI-e也分不同的版本,主流的有PCI-e3.0、4.0與最新的5.0,拿PCI-E4.0來說,它的傳輸速率為16GT/s,也就是一個PCIE通道的帶寬為2GB/s,而咱們接顯卡用的接口一般都為PCIEx16,也就是16個PCI-E通道,它的總帶寬就可以達到32GB/s。
而咱們的NVME硬盤所用的M.2接口,實際上也是走的PCIE總線(但非必須),它一般需要的通道數量為4。NVME是一個邏輯接口規范,全稱為非易失性內存主機控制器接口規范,既然是邏輯的接口規范,也就代表著它不是必須通過PCI-e總線才能傳輸數據,這個以后有機會可以繼續聊,而M.2接口是一種近幾年新推出的接口標準,可以理解為只是個接口的外形。
近正考慮或者剛剛攢機的小伙伴們,在看主板說明書的時候有沒有感覺什么地方不對勁。沒注意到嗎?那就仔細看看主板插槽、M.2接口那部分吧,你就會發現明明是同一塊主板的同一個插槽,居然有PCIe ×16、×8的變化,還有PCIe 3.0、4.0的不同。這是怎么回事?別急,小編今天就來聊聊這件事。
PCIe(全稱為PCI Express)是一種連接各個設備的信號傳輸標準,和USB差不多,通用性好,可以連接不同設備;也有不同版本,版本越高速度越快。不同的是USB連接外設,PCIe則主要連接主板上的各種配件,而且還可以組合使用,PCIe ×4、×16就是4條,16條PCIe通道組合在一起。
那么主板的這些PCIe通道來自處理器和芯片組。不同的處理器和芯片組的PCIe通道數量不一樣,版本也有差別。主流處理器一般有10條~20條PCIe通道,芯片組有12條~16條,目前常見的PCIe 3.0通道,單條傳輸速度大約是1GB/s,新的PCIe 4.0通道則有2GB/s。
因為PCIe通道兼容性好,組合使用方便,所以現在主板上的大部分配件比如顯卡、M.2 SSD都是用PCIe通道連接的,連新主板上的一些SATA接口、網絡、Wi-Fi和藍牙接口等,其實也都是PCIe通道轉換的。
但是,這樣一搞主板上用PCIe的地方就太多了,高端處理器勉強能應付,低端處理器比如APU、速龍,PCIe通道本來就不多,還用了8個通道連內置顯示單元,提供給主板的通道就少了很多,只夠給顯卡插槽8條,給M.2接口2條,這些接口的實際速度就變低了。
而且安裝這些低端處理器的時候,因為PCIe通道不夠,還會有些插槽、接口因為分不到通道直接“報廢”,或者只能和別的接口共用通道。這時候是裝獨立聲卡/網卡還是第二塊M.2 SSD呢?手頭配件比較多的小伙伴肯定得撓頭了。
另外,這些插槽、接口的速度也和PCIe版本有關,一般處理器只能提供PCIe 3.0通道,和處理器直接連接的PCIe ×16插槽就有16GB/s的最高速度,部分新處理器可以提供PCIe 4.0通道,這個插槽的最高速度自然也就提升到32GB/s了。M.2接口也是這樣。
說了半天,有沒有小伙伴發現小編一直沒提芯片組的PCIe通道?這是因為它是固定不變的,配合最低端處理器,也能提供基本夠用的接口數量和速度,讓入門級平臺安裝基本配件沒問題。只是速度和升級能力嘛,當然就比較受限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