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 件版本:
    • 軟件大小:
    • 軟件授權:
    • 適用平臺:
    • http://dl.pconline.com.cn/download/64119.html

    Windows系統(tǒng)的控制面板集中了電腦的所有相關設置,想對系統(tǒng)做任何設置和操作,都可以在這里找到。不過XP的控制面板內容比較雜亂,win7的控制面板就做得比較好:Windows 7控制面板將同類相關設置都放在一起,整合成:操作中心、移動中心、媒體中心、同步中心、輕松訪問中心、網(wǎng)絡共享中心等七大中心,做什么設置找什么中心,一目了然簡單快捷!

    Windows 7的操作中心集合了系統(tǒng)安全的所有相關設置:防火墻、Windows Update、病毒防護、Defender、Internet安全設置、用戶帳戶控制、網(wǎng)絡訪問保護等;系統(tǒng)維護的相關設置:檢查問題報告、備份、檢查更新、疑難解答等,實時檢測操作系統(tǒng)在啟動和運行過程中的問題,并在通知區(qū)域以圖標提示我們及時處理,在操作中心里還特別設有疑難解答和恢復幫助我們更順利的解決系統(tǒng)問題。

    如何啟動操作中心?

    Windows 7移動中心針對筆記本無線移動、方便演示、電池支持等應用特點,將筆記本的顯示器亮度、聲音、電源、無線連接、投影、同步等常用設置融合在一起,方便快捷。

    如何啟動移動中心?

    我們只需同時按下Windows鍵+X鍵即可快速啟動移動中心。

    一鍵切換投影

    在Windows 7中,筆記本最常用的切換投影只需按下按鈕,即可在多種投影方式中隨意切換,方便快捷不求人 !

    網(wǎng)絡和共享中心

    Windows 7網(wǎng)絡和共享中心將所有網(wǎng)絡相關設置集中在一起,正在連接的網(wǎng)絡屬性、設置新的網(wǎng)絡連接、家庭組及共享選項等各種設置隨您所需,輕松設置。

    如何啟動網(wǎng)絡和共享中心?

    點擊通知區(qū)域的網(wǎng)絡圖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點擊打開網(wǎng)絡和共享中心,即可開啟該中心。

    一鍵連接網(wǎng)絡

    Windows 7中,無線連接無需窗口設置,自動為您搜索可用網(wǎng)絡,我們只需點擊通知區(qū)域網(wǎng)絡圖標,點擊需要連接的無線網(wǎng)絡即可輕松上網(wǎng)。

    媒體中心(Windows Media Center)

    Windows 7媒體中心將電腦里的圖片、視頻、音樂、電影、電視等各種多媒體集中管理,再配合一個大顯示器、高保真音響、媒體中心遙控器,電腦桌面影院即刻開演。

    如何啟動媒體中心?

    只需點擊開始>所有程序,即可在程序列表里找到媒體中心(Windows Media player),點擊它即可啟動。

    輕松訪問中心

    Windows 7輕松訪問中心可以幫助剛接觸電腦或有一些身體障礙的朋友能更輕松的操作電腦,人性化的放大鏡、屏幕鍵盤、語音控制等給您更多操作電腦新方式。

    如何啟動輕松訪問中心?

    我們只需同時按下Windows鍵 +U鍵,即可快速啟動移動中心。

    通過控制面板搜索顯示,即可找到顯示設置,根據(jù)需要放大屏幕文本大小及其他項,讓我們的雙眼瀏覽電腦更舒暢。

    同步中心

    Windows 7同步中心可以將我們經(jīng)常造訪的局域網(wǎng)內文件夾同步到本地,并定時檢測其內容改變,這樣即使對方不在線,我們也能隨時調用他的文件了!

    如何啟動同步中心?

    您只需使用開始搜索,輸入同步中心,點擊找到的搜索結果即可啟動它了。

    設備和打印機

    如何啟動設備和打印機?

    您只需點擊開始,即可在開始菜單右側找到并啟動設備和打印機了。

    設備平臺

    Windows 7特有的設備平臺 為硬件定制個性化菜單,方便我們對硬件進行各種操作。

    好」顯示器的定義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好」顯示器的定義也各不相同。比如游戲玩家更介意高刷新率,設計和后期等職業(yè)人群更注重色彩和色準,而辦公人士的更鐘情高分辨率。

    我作為與設計有點沾邊工作的打工人,每天擺在面前最麻煩的就兩件事——設計和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內容前,需要靈感和創(chuàng)意才能完成一個好的設計,而靈感屬于可遇不可求,很難以控制。創(chuàng)作則可以通過技術的積累,不斷往上進階。想做好創(chuàng)作,需要準備的工作有很多,但是從來不脫離“升級裝備”:對于設計師來說,顯示器作為主要的生產(chǎn)力工具,所以好顯示器很重要。一款好的顯示器可以避免工作出現(xiàn)返工的情況,屬于一勞永逸。

    LG的32英寸設計顯示器 LG 32UQ85R,可能會是相當一部分設計用戶心目中,完美的那一個。自從今年8月份,LG 推出了這款 Nano IPS Black 顯示器后我就深深種草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入手到。

    4K對于桌面辦公的重要性,在 2022 年這個節(jié)點而言,可能是必須的。這是因為,4K的分辨率平鋪在 32 寸的顯示器上,PPI 提升到了 128,可以保證4K 分辨率的 LG 32UQ85R 在正常的桌面視距下,能得到飽滿、銳利的顯示反饋,這對于更偏向靜態(tài)顯示的設計辦公場景而言,能極大地提升視覺觀感。

    為設計而生的細節(jié)

    LG 32UQ85R 的屏幕尺寸為 32 寸,實際上 32 寸是最適合桌面設計的顯示器屏幕尺寸,既可以提供足夠大的視野面積,又不至于像 37 寸顯示器那樣因為過大屏幕面積拉低 PPI、導致畫面的細膩度下降。

    當然,對于設計或者剪輯向的工作者而言,單單只有的細膩度是不夠的,屏幕色彩也很重要。這方面,LG 32UQ85R 采用的是超高清4K(3840*2160)Nano IPS Black 面板,98% DCI-P3 色域,100% sRGB 色域,2000:1 的對比度,支持 VESA DisplayHDR 400,在創(chuàng)作面向線上的內容時,色域充分足夠以及它 10bits 的色深會大有裨益。

    除了正面三面窄邊框的極簡設計,圓柱形支架應用,方圓間巧妙融合,整體顯得更輕盈、更藝術。

    特別是月牙弧形的底座,和傳統(tǒng)長方形底座區(qū)別開來,不占用本來就拮據(jù)的桌面空間,弧形中間空域可以放一些物品等。

    一體式支架讓內部結構不外露,美觀度提升不少,也更符合極簡設計理念。

    LG 32UQ85R 配備的支架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提供了高度上下110mm、傾斜度-5°~20°、順時針90°垂直旋轉角度。各方面的調節(jié)都比較到位,調整幅度能讓用戶可以用舒適的姿勢使用該顯示器。

    在工作的時候使用真的很方便,就像設計需要用到橫豎雙屏組合,這樣擴大圖片顯示區(qū)域,也能提高效率。

    顯示器背面同樣是極簡的設計風格,接口位置設計在背面的中間區(qū)域,用起來會比設計在下置底邊接口要方便很多,這點我深有體會:以前插拔接口都要歪著脖子下探,生怕插錯接口方向。

    提供一個USB Type-C(支持90W 反向充電)接口,還有一個DP 和雙HDMI 接口、雙USB 3.0 接口。此外,這款顯示器還內置了 5W*2 揚聲器,平時專注工作不想打擾別人時,也可以用耳機接入背面的 3.5mm 耳機麥克風二合一輸出接口。

    在顯示器LOGO下方是一個隱藏五維導航按鍵,單擊開機,再次單擊可以喚出OSD菜單。

    作為設計的專業(yè)顯示器,在OSD菜單中除了常規(guī)顯示器設置外,主要設計了多種畫面模式:自定義、P3-D65、sRGB、校準、BT.2100PQ、HDR模式,通過按鍵快速切換畫面模式,這樣對于設計工作能快速切換不同色彩模式,達到所見即所得效果來說是非常的實用。當選擇校準模式時,還會顯示校色的具體參數(shù),例如亮度數(shù)值、色溫、伽馬數(shù)值等。

    LG 32UQ85R 作為專業(yè)顯示器,隨附 LG Calibration Studio 校準傳感器,通過顯示器頂部的凹槽位置安裝,接入 USB 接口后配合軟件進行色彩校準,以保持圖像顯示質量。

    一款專業(yè)設計顯示器還帶校色儀,目前市面其他品牌還是沒有能和它比的,不得不說這臺顯示器真香!

    LG 32UQ85R 配備的是外置電源適配器,很多人可能對于外置電源適配器比較困擾,為什么不內置顯示器里面呢?這是因為從散熱和輕薄方面進行考慮,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顯示器都是采用外置電源適配器的原因之一。如果內置的話,顯示器發(fā)熱量和厚度增加,而不得不尋求另外設計,以目前成本技術看內置想法終究無法和外置的大優(yōu)勢所比擬的。

    LG Calibration Studio 校色

    使用LG 32UQ85R 自帶的校準傳感器,需要去LG官網(wǎng)下載安裝軟件:LG Calibration Studio,這個軟件除了支持自帶的校色儀外,還支持 X-rite 和 Data Color 的校色儀。

    LG 32UQ85R 支持3D LUT調色,相較于傳統(tǒng)1D LUT,3D LUT調色能提供更多豐富的混色精度,從而提高色彩準確度,實現(xiàn)準確色彩,這也是為什么專業(yè)設計顯示器比較貴于普通顯示器的原因之一。

    現(xiàn)在市面越來越多的專業(yè)攝影顯示器搭載了硬件LUT校準,這樣就可以解決圖片圖形處理的校色和色彩管理問題。LG 32UQ85R 同樣支持硬件LUT校準,可以把校準數(shù)據(jù)存在顯示器中,即便后期連接不同的主機設備,都能得到一樣的色彩,不需要每次重新校色。如果是軟件LUT校準,存儲的校色數(shù)據(jù)是在主機端上,更換不同主機設備都需要重新校色,而且容易出現(xiàn)實物打樣效果顏色有差距。在選擇專業(yè)設計顯示器的時候,一定要優(yōu)先考慮支持硬件LUT校準的顯示器。

    ※可能第一次接觸專業(yè)顯示器的小伙伴對于LUT、硬件LUT和軟件LUT、1D LUT和3D LUT等比較陌生,簡單科普一下。

    什么是LUT:

    LUT(Look-Up-Table),即色彩查找表。實際應用中,LUT就如同是一個數(shù)字化的調色盤,以數(shù)字矩陣的形式呈現(xiàn)。將輸入的數(shù)字信號中的色彩信息通過LUT內含的數(shù)據(jù)和轉換公式,將輸入色彩轉換并輸出的這個過程,就稱為是LUT調色的過程。

    LUT通常情況下根據(jù)精度可以分為6bit、8bit、10bit、12bit、14bit等,而現(xiàn)在一些專業(yè)顯示設備的LUT精度基本能達到10bit,甚至能達到16bit。LUT主要應用在三個領域:色彩管理、技術和工作流程應用、設計創(chuàng)意類LUT。

    硬件 LUT 和 軟件 LUT 的區(qū)別:

    硬件 LUT:即顯示器,監(jiān)視器,LUT 盒子等硬件設備所加載的 LUT 。硬件 LUT 直接將色彩經(jīng)過轉換后輸出到屏幕上。

    軟件 LUT:即通過軟件,如達芬奇 Resolve,或者更加普及的MadVR,KODI,甚至攝影用的PS軟件等,加載 LUT 文件,從而將輸入的色彩信息通過 LUT 數(shù)據(jù)庫進行色彩轉換,并將轉換后的色彩在軟件界面內顯示。

    軟件 LUT 相對硬件 LUT 來說,缺乏對硬件設備的色彩管理,同時對于色階損失有負面影響。如果你是高玩用戶,那么你更需要的是硬件 LUT,特別是準確的可自定義調整編程的硬件 LUT。

    1D LUT 和 3D LUT 的區(qū)別:

    1D LUT:是 LUT 的矩陣,以一維的方式呈現(xiàn)。特點就是將輸入的 RGB 色彩通過 LUT 實現(xiàn)一對一的轉化。轉化過程中,RGB 三原色各自擁有一個 1D LUT 表,整合3個 1D LUT 表的情況下,可以對色彩的色溫進行調整,例如調節(jié)色溫、亮度、對比度、黑階和白階等諸多參數(shù)。缺點是數(shù)據(jù)量太小,無法調整飽和度與色彩空間。

    3D LUT:可以調整幾乎全部的色彩參數(shù),自由度更高,完整彌補了1D LUT的缺陷,滿足色彩管理以及電影工業(yè)中的苛刻標準。簡單舉例,使用了 3D LUT 做色彩管理的時候,可以自定義白階,黑階,色彩空間,GAMMA,灰階,色彩空間等一系列參數(shù),這時候自由度更高,從而在處理照片的飽和度、景深、黑深和對比度上相比傳統(tǒng)的ICC 色彩管理體系還是有比較大的提升。

    LG Calibration Studio校準前,需要選擇校準的目標色域,在【3D LUT】【畫面模式】可以選擇:校準sRGBP3-D65

    • 校準:在此畫面模式下,可以選擇更多的色域,例如本機、手動、sRGB、BT.709、P3-D65、BT.2020等。
    • sRGB:指定 sRGB 色域校色
    • P3-D65:指定 P3-D65 色域校色

    ※這里根據(jù)自己需求的色域進行選擇,并針對此色域進行校準

    【設置】里保持默認的設置。

    接下來的校色過程大約需要30分鐘左右,整個校準過程是全自動的,無需手動的任何操作,校準完成后會將校準文件寫入到顯示器的LUT芯片中,非常的方便。

    ▲校色前

    ▲校色后

    ▲校色前

    ▲校色后

    ▲校色前

    ▲校色后

    校色前LG 32UQ85R 過飽和問題比較嚴重,上圖因為是相機翻拍,所以不容易體現(xiàn)出來,其實校色前的圖里的紅色有點刺眼。紅色溢出問題,我相信多數(shù)用過P3色域顯示器的小伙伴都有同感。校色前后雖然照片看起來差不多,實際區(qū)別很明顯。校色后紅色再也不會溢出了,非常自然真實的顏色。

    Nano IPS Black帶來的提升

    LG 32UQ85R 采用最新Nano IPS Black面板,給顯示效果帶來了飛躍提升,和一般的Nano IPS面板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對比度:改善了對比度偏低的毛病,對比度大幅提升至2000:1(Nano IPS面板對比度1000:1),對色彩和明暗細節(jié)的把控更優(yōu)秀,黑色更加純粹。

    ▲LG 32UQ85R 的黑色顯示

    專業(yè)的視頻和圖像工作者對顯示器的性能表現(xiàn)非常重視,以往Nano IPS主要影響在比較暗的場景中,看不清具體的細節(jié),特別是看一些昏暗色調畫面為主的區(qū)域。現(xiàn)在LG 32UQ85R 顯示黑色區(qū)域,可以提供更加深邃的黑色。

    ▲LG 32UQ85R 的彩色顯示

    不僅僅是暗部的表現(xiàn),在顯示色彩上,這款顯示器搭載 10bits 色深的面板,有100%的 sRGB 色域覆蓋和98%的 DCI-P3 色域覆蓋,輕松滿足專業(yè)設計師的色彩需求。 VESA DisplayHDR 400 讓圖片更燦爛奪目,更廣闊的“色域”。

    在肉眼觀感上看LG 32UQ85R 的色彩表現(xiàn)力是非常不錯的,過渡也比較自然。每個人的眼球觀感色彩感知是不一樣的,所以用了紅蜘蛛X校色儀來檢測一下它的實際色彩變現(xiàn)力如何,在測試前已經(jīng)常亮顯示器進行1小時的預熱,在DCI-P3 D65圖像模式下測試。要特別說明下,這些數(shù)值也會隨著環(huán)境、液晶面板衰減、預熱等方面變化而變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經(jīng)過測試后,覆蓋97% DCI-P3 / 100% sRGB / 89% AdobeRGB、伽馬曲線2.7光度、灰階輸入100%RGB的色溫為6520K、屏幕峰值亮度430.9nits、對比度1660:1、白點落在6700K、色準ΔE平均0.67。

    LG 32UQ85R 目前的表現(xiàn)作為一款專業(yè)設計顯示器并具備如此高素質,色彩精準呈現(xiàn),的確輕松勝任攝影、視頻剪輯、平面設計等工作。Nano IPS Black顯示屏,本身素質是相當不錯的,對比普通IPS顯示器,無論是在對比度、色彩還原以及操控性上都要更出色,很對得起它的專業(yè)設計顯示器的定位。總的來說,這款顯示器對我來說是很值回票價的,如果是考慮色彩精準性,選擇一款專業(yè)顯示器還是很重要的,畢竟在設計中,它擔任后期創(chuàng)作的重任。

    全能Type-C一線智聯(lián)

    移動設備與主要辦公設備之間的數(shù)據(jù)傳輸常常是令設計師們頭疼的問題,創(chuàng)作需要靈感,而不固定場所的自由創(chuàng)作更是如此。此時可支持Type-C一線智聯(lián)數(shù)據(jù)傳輸?shù)娘@示器便會對創(chuàng)作者們有更大的助力。Type-C最直觀的優(yōu)勢就是能徹底擺脫插線的煩惱,其先天出色的正反可插接口設計,不會再出現(xiàn)錯插或者失誤之后導致的部件受損情況。

    LG 32UQ85R 支持Type-C一線智聯(lián),可以通過一根Type-C線連接筆記本電腦等移動設備,同時完成視頻音頻信號傳輸,Type-C數(shù)據(jù)傳輸與電力傳輸,可以給筆記本電腦提供最大90W的快速充電功率,省去尋找電源線的煩惱,絕對是擅長移動辦公,是設計師們的好拍檔!

    給我的LG gram 16充電功率為75.9W,足夠滿足大部分筆記本的使用了,即使相對高端的HDMI和DP接口也無法做到。一線智聯(lián)使桌面變得更加干凈整潔,解決了桌面線材凌亂的問題,還節(jié)省空間,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只需搭載雷電或者Type-C接口的電腦,就可以直接實現(xiàn)一線智聯(lián),像連接我這臺LG gram 16有雷電接口。

    Type-C接口有著強大的兼容性,因此成為能夠連接PC主機、筆記本電腦、游戲主機,非常的方便快捷。

    現(xiàn)在我下班回到家后,把Type-C數(shù)據(jù)線接入LG gram 16,就可以完成連接搭建,再配上無線鍵盤鼠標,即刻享受大屏。加上內置的兩個5W揚聲器,在外放效果還是不錯的,當然不能和桌面音箱相比較,但是也能在游戲觀影中體驗到:人物對話清晰通透,戰(zhàn)斗場面緊張激烈,亦張亦馳,很好的營造出游戲電影的氛圍感,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對于日常使用各方面都是綽綽有余的。

    帶來的其他驚喜

    雖然LG 32UQ85R 是一款定位于專業(yè)設計顯示器,但是它也是玩游戲不錯的搭檔,同時支持G-sync和AMD Free-sync防撕裂,可以給玩家用戶帶來很好的體驗,畫面流暢不撕裂,解決延遲和卡頓效果。

    LG 32UQ85R支持VESA DisplayHDR 400的寬范圍亮度和高對比度,接上PS5就可以玩4K HDR游戲,滿足高畫質游戲要求。特別是玩《戰(zhàn)神》、《鬼泣》那種暗畫面充滿整部游戲的場景,最能體驗到游戲帶出來的觀感層次和景深,非常有氛圍感。對高光亮度畫面進行抑制,避免了過曝,保留細節(jié),另外對暗部細節(jié)有增亮凸顯。

    看電影也是一樣,增加了暗部處的局部的亮度提升和對比度加強,讓電影感帶入更深,同時也讓觀影更能感受到電影中的場景感。

    作為32英寸的大顯示畫面,平時單屏打開Word文檔都會顯示空白,要物盡其用,安裝OnScreen Control 屏幕控件就可以通過拆分顯示界面來自定義工作區(qū),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給同時顯示帶來了方便快捷,我平時就是一邊打開LR,另外一邊打開PS進行設計修改。

    使用后的感受

    LG 32UQ85R 有很多為專業(yè)人士設計的專屬功能,例如我體驗中最大感受的4點:

    • 快速切換多種顯示模式。
    • 整合Type-C接口,提供90W電力傳輸。
    • 可以升降顯示器高度和角度,長時間修圖,配合桌椅調節(jié)讓自己更舒服,有時候豎圖顯示,還可以旋轉顯示器90°豎立觀看。
    • 實際顯示效果對于人物膚色還原非常好,能看清楚暗部色彩層次等。特別是風光照片,對于天空冷暖色過渡特別真實,給我感覺就是如果有條件,就必須買個好的顯示器,不管是設計工作還是日常使用,都很不錯,這種感覺就像在電影院看IMAX一樣,不一樣的感覺。

    在我日常的工作體驗中,LG 32UQ85R 的色彩還原的精度很高,很對得起它針對創(chuàng)作設計的稱號,同時它的多功能模式也滿足了多棲用戶需求,就像我的游戲觀影需求,外接PS5/藍光播放器,就能打造出娛樂辦公的雙兼的桌面。對于LG 32UQ85R ,到底值不值?例如配備了高素質的IPS Black面板,別人沒有配的校色儀它也有,所以我覺得它是非常值得入手的。對于設計師來說,顯示器作為主要的生產(chǎn)力工具,還是用可靠一些的好,有好的設備才能有好的作品嘛。希望這次分享能給小伙伴們選擇顯示器有所幫助。

    巴掌大小的手機,再到壁畫一般的電視,人類一直在嘗試讓屏幕一直延伸到設備邊緣,讓這個「世界之窗」帶來更為驚艷的視覺效果。

    無邊框手機、窄邊框電視、超窄邊框電腦…… 人類對視覺之美的追求從來沒停過。


    提起窄邊框電腦,就不得不提窄邊框鼻祖–XPS。憑借著其不斷突破極致的精神,XPS 已成為戴爾家族歷史上獲獎最多的產(chǎn)品,累計共斬獲了 726 個國際科技獎項。

    而今天推薦的這款新 XPS13 9380,更是在今年的 CES 上斬獲「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大獎」,無可厚非的成為現(xiàn)在市場上最佳的商務輕薄本。


    盡管在此之前我對 XPS13 的獲獎并沒有太多在意,但就在前不久,這款獲獎累累的 XPS13 9380 也來到了我們編輯部,在我和這臺新電腦相處一周時間后,我終于知道它為何能成為目前最值得買的筆記本電腦之一了。

    戴爾的「祖?zhèn)鳌鼓Хǎ簩?13.3 英寸屏幕塞進 11 英寸的機身里



    翻開電腦,映入眼簾的是 13.3 英寸的超窄邊屏幕。

    其實在我剛上手這臺電腦的時候,第一時間留意到的是攝像頭的變化,這次戴爾為 XPS 13 9380 換裝了一枚直徑僅有 2.25mm 的四元透鏡式攝像頭。


    與此同時,戴爾還將攝像頭的位置從之前的屏幕下方移到了頂部,從而避免了攝像頭開孔在 B 面下方的鼻孔視角,使得整機具有更強的一體性,如果你不留意的話甚至還可能會忽視它的存在。


    得益于 4mm 的超窄邊框的設計,13.3 英寸的屏幕得以被放進 11 英寸的機身內,這讓我想起過去第一次接觸 XPS13 的時,完全不相信這是一塊 13.3 英寸的屏幕。


    我日常的工作是跟文字、圖片打交道,屏幕的顯示精細度自然對我而言十分重要,一方面我享受高分辨率顯示所帶來的質感,另一方面是我在修整圖片時需要更好的顯示質量。

    作為目前家族當中體積最小的機型,在削減了 24% 的機身體積后,新 XPS13 9380 的機身比 2018 款 MacBook Air 還要小一些,甚至 1.23 千克的重量還要比后者輕一點點,這讓我一度不敢相信這是一臺 13 英寸的筆記本。


    體積和重量上的改變,讓這臺電腦的使用場景變得更加多樣和靈活。


    我體驗最深刻的是過去出差我必須要背雙肩包,因為除了帶相機、電腦,還需要帶上電腦充電器,換了新 XPS13 之后我可以帶個單肩包或者手提包說走就走。

    另外在飛機上趕稿,我還可以將電腦放在小桌板上,尺寸大小剛好合適。哪怕前排座椅向后調整,也不會擠壓到電腦影響我繼續(xù)工作。


    我手上的這臺新 XPS13 9380 搭載的是一塊 4K 分辨率屏幕,100% 的 sRGB 高色域以及 400 尼特的最高亮度。

    在屏幕硬件素質本身就不差的條件下,除了對原有的由 CINEMA COLOR 原色尋回技術、CINEMA SOUND 原聲追蹤技術和 CINEMA STREAM 網(wǎng)速智配技術組成的 DELL CINEMA 智能影音系統(tǒng)進行了再升級。

    此外,新 XPS13 這次還加入了 Dolby Vision 杜比視界來提升新 XPS13 9380 在互娛方面的實力。


    借助杜比視界的 HDR 解碼,新 XPS13 9380 能帶來 40 倍的亮度細節(jié)表現(xiàn)和 10 倍暗部細節(jié)提升,將電影細節(jié)表現(xiàn)發(fā)揮到極致。

    此外結合 DELL CINEMA 中的原聲追蹤技術 CINEMA SOUND,360 度實現(xiàn)音頻強化,從而讓用戶無論是哪個姿勢用電腦,都能感受到環(huán)繞立體聲所帶來的震撼。

    周全的設計,兼顧了質感和體驗

    A 面、D 面的金屬、C 面編織紋路的碳纖維材質也成為了 XPS 系列產(chǎn)品中的一大標志。

    作為一名經(jīng)常出差在外的工作者,我經(jīng)常會帶著電腦出席各種不同的場合,也隨時可能應對不同的意外,因此我對生產(chǎn)力工具的要求恨不得是三防又輕便。


    ▲ 邁凱倫碳纖維車體

    相比起常見的金屬面板,盡管碳纖維面板的工藝成本還要更高一些,但其極輕的重量、強散熱性能和高硬度也讓它成為了各領域的必選材料之一。NASA 用碳纖維制造航天器隔熱罩;汽車廠商用碳纖維將車體輕量化;軍工則利用碳纖維材料制造武器等等。


    而在歷代的 XPS13 上,我們不但能「摸」得到碳纖維材質讓機身重量保持在 1.23 千克,而且也能「看」得到它為產(chǎn)品增添的高級感,這儼然成為了 XPS 系列的名片之一。我個人也特別喜歡新 XPS13 這種「小鋼炮」設定的產(chǎn)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大部分筆記本電腦設計不同,新 XPS13 9380 并沒有給指紋識別專門在 C 面開孔,這便讓我的同事一度以為 XPS 到了 9102 年都沒有配上指紋識別。


    但其實不然,戴爾將指紋觸摸板隱藏在了右上角的電源鍵內,按下按鍵是開關電源,觸摸是指紋解鎖,在開啟電源的同時完成指紋驗證,整個體驗下來要比平常方便不少。

    「豪華」散熱配置 + 12 小時超長續(xù)航,移動辦公游刃有余

    在我手上的這臺 XPS13 搭載了英特爾第八代酷睿 i7 處理器,型號為 i7-8565U,輔以 8GB 內存(最高可選配 16GB 2133MHz 內存)及 256GB SSD 存儲空間(最高可支持 1TB SSD)。


    不過配置并不是我們要評的重點,重點是它到底能否勝任我們的辦公需求。最近 MAXON 將 CineBench 測試軟件更新到了 R20 版本,測試項目更為考驗 CPU 在高負載場景下的處理性能。


    測試總分 1578cb,放大到單核總分 436cb,總體而言 CPU 的表現(xiàn)十分出色,應付日常辦公任務游刃有余,這段時間我也會用它來運行 Adobe 系的程序(Pr / Au / Ps / Lr)都能流暢運行。

    既然說到性能,不得不看看電腦的散熱效果。


    實際上,除了前面提到的碳纖維面板,在新 XPS13 9380 的 C 面內部其實還包含了一層 GORE 隔熱膜。和碳纖維材質一樣,這種材料也同樣被 NASA 大量應用在航空航天器當中,也是目前筆記本產(chǎn)品中鮮有的配置。

    它的作用其實很簡單,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戶手掌接觸 C 面的熱量。

    在我們的烤機測試中,我們讓電腦高負載運行 30 分鐘,之后對 C 面的幾個部分進行測溫,結果正如下圖所見:


    轉軸出風口溫度為 39℃(±3℃),體感上能感覺到暖氣,但并沒到燙手的地步;C 面則由于有隔熱層阻隔,因此即便是 CPU 的位置,熱量也得到了明顯抑制,在 39℃ 的條件下,C 面的體感也只是微溫而已。

    那么電腦內的熱量排那里去了?請繼續(xù)往下看……

    其實戴爾為新 XPS13 9380 的散熱機制也是費盡了心思,畢竟電腦只有 11 英寸大小,厚度也就只有 7.8mm 左右,要將熱量從電腦內「逼」出來,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正如下圖所見,戴爾為新 XPS13 9380 設計了一套堪稱「豪華」新的散熱方案。


    • 首先,通過內部兩個散熱風扇,將內部的熱量不斷往外排放;
    • 然后通過兩根散熱銅管作為固定導向的散熱通道;
    • 之后他們將所有散熱口加寬,將熱量從轉軸、D 面出風口排出。

    這套散熱方案的好處在于避免熱量向上散發(fā)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對電腦內部進行散熱,為性能提供更出色的保障。

    能跟性能掛上鉤的,往往還有續(xù)航,畢竟性能再強,續(xù)航羸弱也是白搭,要是不能滿足商務人士在十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中處理公務,那更是件尷尬的事。


    理論參數(shù)上,新 XPS13 9380 搭載的是 52Whr 的電池,在 Dell Power Manager 的優(yōu)化下,電腦續(xù)航最長能達到 21 小時。具體體驗如何,我還是通過實際數(shù)據(jù)來告訴大家吧。

    平時寫稿我喜歡打開兩個 Chrome 瀏覽器,一個寫稿用,一個查資料用,同時為了獲得更準確的續(xù)航數(shù)據(jù),我將電腦性能設置在 40%,屏幕亮度同為 75%。

    我從 3 月 5 日 13:33 分的 99% 剩余電量開始使用,下班后電腦待機約 10 小時,到了 3 月 6 日上午繼續(xù)使用,直到 11:02 電池剩余電量 10% 并自動轉為節(jié)電模式。


    最后,我統(tǒng)計出電腦亮屏續(xù)航共 11 小時,如果我將屏幕亮度降低到 25%~50%,那么續(xù)航時長應該能延展到 12~15 小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次測試并沒有開啟 Dell Power Manager,開啟后成績可能會更加可觀。不過若是按照我目前的設置條件用電腦,我要跑一趟 1~2 天的短途差事,那么我已經(jīng)可以不帶充電器出發(fā)了。


    如果你覺得 12 小時的保底續(xù)航的時長還不夠,戴爾還推出了一個能給筆記本再增加 11 小時續(xù)航時間的增強型移動電源,它的體積、重量和 10000mAh 充電寶相仿,非常輕便 ,可以長期放在包里備用。

    當然,這個設備是需要用戶另行購買,不過如果你是經(jīng)常遠離電源,而又是重度電腦用戶,那么備多一塊電池,相信也是值得的。


    它或許是你現(xiàn)在能買到的最佳辦公輕薄本

    其實在寫這篇評測之前,我一直在想怎樣才能簡單地把這次新 XPS13 9380 的改變都展現(xiàn)出來,特此我還提前準備了幾個關鍵詞,為我在撰稿的時方便理清寫作思路:

    輕便、易用、生產(chǎn)力。



    對我來說,筆記本的根本定義是一個隨時應對工作的生產(chǎn)力工具,這種方便隨身攜帶的工具根本意義在于即便是我在任何地方,都能隨時掏出筆記本電腦在家、在咖啡店、在飛機小桌板甚至是我的大腿上完成任務。

    歷代 XPS13 給我的印象正是如此。它的角色就是一臺給我辦公用的筆記本電腦,一個為商務人士量身定做的生產(chǎn)力工具,它的任務就是幫你更舒適地完成手上的工作。


    除了前面我提到過的增強型移動電源外,戴爾還隨新 XPS13 9380 推出了多款外設產(chǎn)品,其中包括 99% sRGB 色域的 S2719DC 顯示器、USB-C 接口的六合一 Hub、250GB 外置 SSD 硬盤、Thunderbolt 塢站等等。


    ▲ 戴爾 XPS 13 9380 配件家族

    所以總體而言,這次新 XPS13 9380 依然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體驗上的驚喜,除了常規(guī)的硬件性能更新外,玲瓏的機身設計、出色的顯示效果、獨有的隔 / 散熱系統(tǒng)、能勝任從廣州到舊金山飛行時間的續(xù)航,都已經(jīng)做到了同類產(chǎn)品第一梯隊的標準,即便我將它稱之為「同類標桿」,相信也不會是一種夸張的修辭手法。

    點擊「戴爾XPS輕薄本系列」,了解 XPS 13 的更多信息。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chǎn)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