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筆記本主板零件:(TOP&Bottom)
二.筆記本主板接口認識:
備注: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跟我學電腦,每天都會有新的電路知識免費提供給大家學習,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轉發評論與點贊,謝謝
板是電腦主機中最關鍵的硬件之一,電腦其它硬件都是和主板通過接口連接并傳輸數據,承載著系統運行的載體,主板做工的優劣決定著電腦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想要深入了解電腦系統,需要知道電腦有哪些接口。下面看看主板都有神馬接口。
首先看一下左側面的接口,這些接口是主機組裝完成之后,主機后面和外設連接的接口,這些接口經常使用。
此接口是插入網線的接口,也就是普遍家庭中電腦和路由器連接的接口。看到旁邊那三個小電腦了嗎,就是網線接口標志。
這個接口叫做RJ45網絡接口,八個觸點適配T568A或者T568B型的雙絞線,一般使用的網線都是T568B型的直通線,網絡接口的上方有兩個指示燈是代表是否有信號通過。對于網絡接口來說,并不像USB2.0和3.0有顏色表示,不過有些主板的網絡接口支持顏色區分,比如Intel千兆網卡或者killer殺手網卡,分別為藍色和紅色代表。
有一些高端豪華的主板或者HTPC使用的主板會配備Wi-Fi模塊,并且附送了天線,無需單獨購買無線網卡設備即可無線wifi上網(連接無線路由器)。
USB接口中文名為“通用串行總線”,插到USB上的最為常見的設備是USB鍵鼠、U盤、移動硬盤等。而USB接口擁有多種規格,比如USB2.0、3.0、3.1,分別以黑色、藍色、紅色代表。后續版本相對前代主要表現在傳輸速度上的提升。
這是老式鼠標和鍵盤接口,綠色必須接鼠標,紫色必須接鍵盤,此接口不支持熱插拔,現在的鼠標鍵盤接口都是USB接口,即插即用,非常方便。
這些小圓孔是用來連接音頻設備的,想必大家也都非常熟悉,如圖這是一組比較常見的五孔一光纖的音頻接口,左上角的方形接口就是光纖輸出端口,可以將音頻信號以光信號的形式傳輸到聲卡等設備。REAR為5.1或者7.1聲道的后置環繞左右聲道接口,C/SUB為5.1或者7.1多聲道音箱的中置聲道和低音聲道,六孔的音頻接口還會有SIDE接口,是用來連接7.1的側置環繞左右聲道的接口。
下排的三個接口最為常見,從左到右依次是麥克風輸入,主聲道輸出,音頻輸入,簡單來說就是麥克風插粉色,淺綠色對應一般的音響或者耳機,淺藍一般為音頻設備的輸入口
高端顯卡上的視頻接口
傳統的VGA接口只能傳輸畫面,DVI接口也是這樣,不過比較新的HDMI及DP接口都可以同時傳輸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另外,這些接口都有版本的區別,同樣外觀下會存在多種協議版本,低端只能提供較小的帶寬,想要高刷新率高分辨率還需線材和接口支持。
常見顯卡上的接口
下面介紹主板內部的接口
首先來介紹下CPU插槽,它是連接安裝CPU的地方,intel和AMD插槽是完全不一樣的,兩者不能相互兼容,簡單來說,intel和AMD的處理器不能混用,此外,就算是同一平臺,一定要對應主板的接口搭配CPU。
說完CPU插槽直接再來介紹一下CPU的供電插槽吧,不特別說明的話本文中的所有供電接口都是連接到電源上的,這個也不例外,一般來說目前的CPU供電都是由8pin接口提供的,有些較低端的主板上可能會采用比較老的4pin接口,這兩種接口是兼容的,至于是左半部分還是右半部分,接口上是有個防呆設計的,能正常插入的一般都沒問題,不過也有例外,如果出現無法通過自檢的情況的話可以考慮換邊試試(不推薦,易損壞CPU,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操作)。多數情況下只插8pin供電就足夠使用了,如果想要極限產品,就需要額外接入4pin輔助供電(下圖右)了。
說到CPU供電順便再來說一下主板供電,這些供電接口都是在裝機的時候必須要用到的,主板目前大都是通用的20+4pin供電。
目前主流的內存產品主要分為桌面級的和移動端的,桌面級的比移動端的要長,DDR3和DDR4的區分就稍微費勁一些了,不過一般主板上都會標示出來,在防呆口的附近還會標注工作電壓,一般為1.35V低壓(DDR3L)和1.5V標壓(DDR3)以及1.2V(DDR4)。
PCI-E插槽是針對擴展硬件最重要的插槽沒有之一,由于經常用來擴展圖形處理器也就是顯卡,而被俗稱為顯卡插槽,目前的PCI插槽都是直接與CPU進行通信,不需要經過其他芯片,所以速度和帶寬都是非常高的,這也就是為什么這個插槽經常被用來擴展顯卡,大量的數據交換就需要更大的帶寬。
相信大家聽得最多的就是“主板配備了X16滿速插槽”,那么X16到底是什么概念呢,其實X16代表的是16條PCI總線,PCI總線直接可以協同工作,X16就代表了16條總線同時傳輸數據,簡單理解就是數越大越好。
還有一些設備也可以插入到PCI-E插槽中,比如網卡,USB轉接卡,聲卡等設備也可以在此接口上使用,不過他們需要的帶寬就不像顯卡那么大了。
這是PCI插槽背部引腳,分別是1倍,4倍,8倍,16倍
SATA接口也是比較常見的接口,接入設備比如硬盤、光驅等,目前主流是SATA3接口,與USB設備一起通過南橋芯片與CPU通信
M.2接口是現在固態硬盤的接口,由于其帶寬大(M.2 socket 3可達到PCI-E X4帶寬32Gb/s,折算成傳輸速度大約4GB/s),可以更快速度的傳輸數據。
U.2接口是另一種形式的高速硬盤接口,可以看做是4通道的SATA-E,傳輸帶寬也是最大四條PCI-E,理論值32Gb/s。
剩下的小接口主要就是跳線到機箱前面板的接口了,首先來說一下USB 3.0的跳線,這個接口是前面板接口中比較大的一個,外形也比較特殊,通常情況下為黑色線材藍色接口。共有19枚針腳,右上角部位有一個缺針,下方中部有防呆缺口,與接口對應。每個3.0跳線接口可以轉接出兩個USB 3.0接口。
許多機箱的前面板都會有耳機和麥克的接口,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它在主板上的跳線接口為下圖這樣。9根引腳,上排右二缺失,既為防呆設計,又可以與USB 2.0接口區分開來。一般被標記為AAFP接口,位于主板左下方的音頻模塊附近。
以前的老主板會在上面標注front、rear等不同部位的風扇供電接口,當前市面上的產品大都將這些名稱統一了,統稱為CHA_FAN,即機箱風扇,4pin分別為正負極供電、速度檢測針腳及調速針腳。
除了CHA_FAN接口以外,CPU插槽附近還會有CPU_FAN、CPU_OPT或者PUMP等標示的供電接口出現,其中CPU_FAN是專門為CPU散熱器準備的供電接口,有些主板在開機時如果檢測不到這個接口被插好就不允許啟動電腦。OPT和PUMP的共同點就是不會調速,直接輸出最大值,這是為水冷散熱系統的水泵準備的供電接口。旁邊的LED板是Debug指示燈,幫助檢測系統故障的設備。
前面板的控制跳線是很多裝機小白心中永遠的痛,小編在這給你們做一個清晰的圖示,大多數的主板都是按照這個分布排列的,偶爾有特殊的也會在旁邊標注出來,有一點點基礎知識的就應該能看懂了。旁邊的紅色小按鈕是切換BIOS用的,關機通電狀態下按動就可以實現BIOS的切換。
雖然稱不上接口,一般的主板BIOS芯片都是能夠取下的,如下圖所示,主板配備了兩個BIOS芯片,能夠分別設置超頻模式和節能模式,開機之前可以選擇哪個BIOS進入系統。
周給大家詳細介紹了在DIY主機的時候如何正確的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CPU,現在就是教大家怎么挑選配套的主板了。
一般在選購主板之前,人們多數已經確定了計算機的檔次,也可以說確定了所使用的CPU。當然,選購主板和選購CPU一樣,都需要確定使用intel系列,還是AMD系列。因為各自的插槽不一樣。
主板圖片
1.選擇品牌
一般具有良好口碑,無疑讓用戶在選購時比較放心。目前市場上的品牌主板廠商有華碩,微星,技嘉等幾家。這幾家的主板在做工,穩定性,抗干擾性上都處于同類產品的前列,并且售后服務也很完善。
2.觀察做工
除此之外,在選購時需要仔細觀察主板的做工,如看主板的印刷電路板厚度,查看PCB板邊緣是否光滑。再檢查主板上的各焊點是否飽滿有光澤,排列是否十分整潔。然后,查看主板布局結構是否合理。
最后,確認主板中電容的質量。主板上常見的電容有鋁電解電容,陶瓷貼片電容等。鋁電解電容(直立電容)是最常見的電容,一般在CPU和內存槽附近比較多,鋁電解電容的體積大,容量大,陶瓷貼片電容比較小,外觀呈黑色貼片狀,它體積小,耐熱性好,損耗低,但容量小,一般適用于高頻電路,在主板和顯卡上被大量采用。
3.看保險主要是指看主板的I/O接口附近是否有足夠數量的保險。保險的作用是當外部設備如鍵盤、鼠標、顯示器等錯誤地進行熱插拔或外界電流突然增大如遇到雷擊時,能自動熔斷,以保護主板。而如果沒有,則很容易造成主板燒毀。
從外觀上來看,主板上常見的保險為綠色或灰色扁平狀,類似于貼片電容。一般來說,一款合格的主板在鍵盤、鼠標、USB接口附近都會有這樣的保險。而高檔主板在SATA硬盤接口附近也會有這樣的保險。
當然,也有部分主板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減少了保險的使用量,主板上留下了明顯的空焊位。使用這種主板所帶來安全隱患顯而易見,如果我們在挑選主板時,只在I/O接口附近看到一個或兩個這樣的保險,對于這樣的主板,從安全角度來看,還是敬而遠之為好。
4.看細節
對于一款優秀的主板來說,使用是否方便也很重要,而這一點主要看主板的細節。
首先,要看電源插口的位置。一般來說,主板的電源插口大多在內存插槽附近的邊緣位置。這樣設計最大的好處是用戶可以方便地整理電源線。而部分主板則將電源插槽設計在主板的I/O接口附近,這樣,主板的電源線要經過CPU散熱器上方才能插上。不僅不方便,并且粗粗的一把電源線也會影響到機箱內風道的形成,進而影響機箱內的整體散熱情況。
5.主板規格
在家用的情況下,大板小板基本不影響整機性能體驗的,除非您選購的顯卡散熱片太大,才需要考慮到用大板。現在主流的B85還有部份H81,H87刷新BIOS過后搭配帶K的CPU可以超頻而不是一定要Z87,Z97才可以的,當然對供電有一定要求的。
芯片組:芯片組分為南橋和北橋,是和CPU相連的兩塊比較大的芯片。作用是協助、分擔CPU的工作。南橋主要對I/O設備的管理,北橋是對內存條的管理。
二 CPU插座:對應于CPU,參照CPU知識。
三、內存條插槽:
1、Sdram內存插槽:分為72線和168線
2、DDR插槽:168線。主流內存。
3、RAMBUS插槽。(非主流)
注:現在大多采用168線的插槽。SDRAM和DDR目測區別在于缺口的不同,SDRAM分布兩個缺口,DDR在內存條中間一個缺口。這個在主板插槽上能清楚的體現。
四、各類板卡插槽:
ISA總線插槽:速度較慢,已淘汰。
PCI總線插槽:工作頻率在33MHz,可滿足聲卡、網卡和非大型圖像信息顯卡的要求。PCI總線是一種33MHz@32bit或者66MHz@64bit的并行總線,總線帶寬為133MB/s到最大533MB/s,連接在PCI總線上的所有設備共享133MB/s~533MB/s帶寬。這種總線用來應付聲卡、10/100M網卡以及USB 1.1等接口基本不成問題。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新一代的I/O接口大量涌現,比如千兆(GE)、萬兆(10GE)的以太網技術、4G/8G的FC技術,使得PCI總線的帶寬已經無力應付計算系統內部大量高帶寬并行讀寫的要求,PCI總線也成為系統性能提升的瓶頸,于是就出現了PCI Express總線。PCI Express總線技術在當今新一代的存儲系統已經普遍的應用。PCIExpress總線能夠提供極高的帶寬,來滿足系統的需求。
目前,PCI-E 3.0規范也已經確定,其編碼數據速率,比同等情況下的PCI-E 2.0規范提高了一倍,X32端口的雙向速率高達320Gbps。
五、數據線接口:
SATA接口:連接硬盤、光驅,共分兩組,可連接四個設備。
軟驅接口:你還使用嗎?
六、鍵盤、鼠標、打印機等接口:
早期鍵盤使用專用大圓口,鼠標使用串口,現在這兩樣設備使用PS/2口:綠色接鼠標,紫色接鍵盤。打印機使用并口。
七、USB通用接口:
USB通用接口應用很廣泛,就連鍵盤和鼠標也向USB接口方向發展。USB接口分為USB1.1和USB2.0。USB2.0的速度是USB1.1的40倍。
八、1394IEE接口:
(比如用于電腦與手機之間數據傳輸,用的就是1394IEE接口,還有一些相機、DV等)
九、BIOS芯片(Basic Input/OutputSystem)
1、控制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2、設置各硬件的參數
3、用于引導計算機啟動
4、對各個硬件進行檢測
十、CMOS電池
CMOS電池用于關機切斷電源后,提供主板部分工作的持續電力。如時間的運行。
十一、跳線:
可能使用的只有兩種:
1、超頻跳線(超外頻)
2、CMOS放電跳線(比如清除計算機密碼)
十二、電源開關硬盤燈電源燈 SPAKE喇叭等接點
十三、電源接口
注:主板插槽越多,擴展能力越好。
主板芯片組:
作用點:
1、對FSB前端總線及內存的工作速度的支持
2、對內存最大容量的支持
3、對CPU的支持
4、對各類板卡的支持
5、對各種接口的支持(比如USB接口)
注:FSB前端總線是CPU上的一個概念,最先由AMD在推出K7 CPU時提出,與CPU外頻有區別。外頻是指CPU與主板的連接速度,前端總線是指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100MHz是指數字脈沖信號每秒鐘震蕩1000萬次,面FSB 100MHz是指CPU每秒鐘可接受數據傳輸量為800MHz。就處理器速度而言,FSB前端總線比外頻更具代表性。
芯片組生產廠家:
INTEL公司:只支持INTEL CPU典型的芯片組有:
810、815 支持P2、P3、C1、C2、C3
845、848、865、875 支持P4、P4C 等等這些都是前幾年的產品了
現在是最新的H81,B85,Z97,H97,等芯片組。
SIS矽統公司:主要生產集成芯片組。
SIS 6XX系列:支持INTEL CPU
SIS 7XX系列:支持AMD CPU
集成芯片組主板,可以滿足低要求要戶,節約配機成本。
VIA威盛公司:
KT XXX系列支持AMD CPU
PM XXX系列支持INTEL CPU
NVIDIA公司: Nforce系列支持AMD CPU
出于和AMD的伙伴關系,NVIDIA目前生產的芯片組只支持AMD的CPU。據報道,由于INTEL與NVIDIA的接洽合作,在不久的時間里,NVIDIA將生產支持INTEL CPU的芯片組。
主板品牌:
全世界生產主板芯片組的只有區區幾家,而生產主板的有幾千家,用的芯片組絕大部分是以上四個生產廠家。國內比較著名的主板品牌有:華碩、微星、技嘉等。
當我們升級主板的BIOS時,一定要正確識別主板的型號及PCB版本號。因為有的主板型號相同,但是在其生產過程中可能芯片會有所變化,這時會在PCB版本號上有差別。所以在升級BIOS時一定要下載其適合的BIOS代碼。BIOS芯片保存在FLASH EEPROM中,這兩年的主板為了節省安裝空間,都采用了方形的芯片。方形芯片的第一腳的標志位是一個小圓點,在一側的中間位置。
我就是個硬件愛好者。對電子電路比較熟悉。主板上的主要原件不過就是北橋,南橋,聲卡芯片,網卡芯片,IO芯片,DC-DC轉換器,電源場效應管,電容,槽口,板卡這幾樣東西。所以大家在買主板的時候應該仔細觀看。才能挑出好的全能主板。
歡迎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
掃一掃!獎品周周抽
相關文章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