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誠也,即守信、誠信、自信、信心、言而有信……”一堂方泰小學四年級校本篆刻微課《言而有信》上,學生從欣賞“一字印”開始,探究“信”字的布局,通過刻制一方白文“信”字印,掌握篆刻的一般步驟。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先在iPad上玩篆刻,以電腦為平臺學刻“信”字印,再對展示電腦學刻的“信”字印進行交流、講評。對孩子來說,真正的“動刀”篆刻,學習興趣非常高?!皩W生經歷了賞、識、書的篆刻學習,本學期開始進入臨的學習階段,最終刻制白文 ‘信’字印。”執教老師李英說。
方泰小學是嘉定區一所農村學校,以普及篆刻藝術為突破口,10多年來,學校精雕細刻篆刻藝術校本課程,為篆刻藝術走進學生、傳承中華文化、美育學生身心做了有益探索。以方泰小學為龍頭,聯動方泰幼兒園、方泰中學,區域學校抱團發展,構建了方泰篆刻教育教學一體化共同體?!敖柚胤絻炠|教學資源,在‘方寸’之間做文章,不僅成就了一所學校,一個地區也成為傳承篆刻藝術的典范。”嘉定區教育局局長姚偉說。
篆刻越走向大眾,專業篆刻藝術價值反而會更高。此次嘉定區校園書法篆刻聯盟成立后,方泰小學、方泰中學、啟良中學、南翔小學、江橋小學、普通小學、清水路小學、新成路小學、南苑中學、黃渡中學、馬陸育才聯中、桃李園實驗學校、南翔中學等13所學校,成為嘉定區首批書法篆刻藝術聯盟學校。
篆刻教學師資哪里來?目前,區域篆刻教學主要由書法教師承擔。為了培訓出一批有專業書法篆刻教育技能的人才,嘉定區教育局充分結合韓天衡美術館等場館機構資源,對書法教師開展書法篆刻培訓,同時努力營造書法篆刻氛圍,定期進行沙龍活動、書畫聯展,成立了上海首個教師書畫院,每年一屆舉辦嘉定區“孫敏杯”書法評比。各校紛紛聘請書法篆刻專家,以“名師帶動工程”促進學校書法篆刻師資隊伍建設。
近年來,嘉定區教育局還加大與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民樂團、上海戲劇學院、曹鵬藝術中心等滬上專業院團深度合作,加強校園藝術團建設。從2016年起至今,先后成立并逐漸完善民樂、管樂、戲曲、戲劇、書法篆刻、合唱、舞蹈等七大校園藝術聯盟,到2020年,入盟中小幼學校預計超過100所,可惠及學生超過20000人次。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圖片編輯:邵競
本文圖片:方泰小學 提供
印記初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眾篆刻作品展”27日在上海開幕。 成釗 攝
中新網上海6月27日電 (記者陳靜)“印記初心”“共產黨宣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天問一號祝融號”……一枚枚別具特色的篆刻作品將一個個重大歷史事件串起,時代變遷歷歷在目。
“印記初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眾篆刻作品展”27日在上海開幕。展出的300余件作品設計創作風格多樣、異彩紛呈,內容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大部分。
展覽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全國)教育書畫協會、復旦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2家單位主辦。上海市藝教委主任陳克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駱芃芃,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尹冬梅等出席開幕典禮。
參觀者能在欣賞篆刻藝術的同時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接受生動的黨史、黨性教育。 成釗 攝
駱芃芃表示,本次展覽以時間為脈絡,用300多枚印章記錄并串聯起諸多歷史事件。參展作者有篆刻專業工作者,也有篆刻藝術的愛好者等。展覽倡導印章創作的新方法、新工藝和新材料,并以多元性的創新思維進行創作。
據了解,本次參展的篆刻作品印材豐富,有二十余種。除石材、陶瓷、木材等傳統用材外,還有金屬、樹脂、亞克力、水晶、高鋁耐火磚、玻璃微珠等新材料。同時,印章設計制作采用電腦設計、IPAD篆刻、機器刻制,還有3D打印等新技術。
“印記初心”主題印章由鋼水澆鑄而成,采用“海水江崖紋”和黨旗紅、黨徽金配色。 成釗 攝
篆刻藝術源遠流長,方寸之間既蘊藏著厚重的中華傳統文化,也見證著時代歷史的變遷。時至今日,篆刻藝術早已不只是文人雅士的“小眾欣賞”,更是傳承漢字文化的“大眾藝術”。以印言事、以印言史、以印言情、以印言志、以印言趣、以印言美,通過對篆刻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篆刻這一古老藝術形式承載起了新時期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展覽中,參觀者能在欣賞篆刻藝術的同時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接受生動的黨史、黨性教育。
記者看到,“印記初心”主題印章由鋼水澆鑄而成,采用“海水江崖紋”和黨旗紅、黨徽金配色,寓意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謀發展、謀復興;“共產黨宣言”印章由復旦師生精心設計,采用紫砂陶泥經高溫煅燒而成,隨多種版本和語言的《共產黨宣言》一同展出,紀念陳望道老校長追尋真理、傳播信仰的卓越貢獻;“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印章,外形仿照一大會址,采用3D打印制作而成,銘記黨誕生的偉大時刻;“開國大典”印章由中國一汽職工創作,追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難忘瞬間。
“共產黨宣言”印章由復旦師生精心設計,采用紫砂陶泥經高溫煅燒而成。 成釗 攝
“引進來、走出去”印章由一位1.5歲的“篆刻家”——浙江大學老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領導的人工智能團隊開發的機器人“點石”制作而成,展現大眾篆刻在科技賦能下的日新月異;“天問一號祝融號”印章使用添加了火星地表顏色的玻璃微珠新材料,由國家電網公司的篆刻者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們的指導下創作設計而成。
據了解,“印記初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眾篆刻作品展”北京首展已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開幕。一展雙城,一脈相承。據悉,本次展覽設立“印記復旦”專區,展出的49枚復旦校史主題印章均由復旦師生親自創作設計。在有著116年悠久歷史的復旦大學,篆刻藝術教育有著深厚的學科底蘊和人文土壤。尹冬梅表示,此次展覽是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黨史題材篆刻藝術作品教育青年、引領青年、激勵青年的創新實踐。(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刻是中國一門古老的藝術,和詩、書、畫并稱四絕。手工篆刻印章是富有藝術價值,而電腦刻制只是一個符號,和真正的篆刻印章是無法比擬的,沒有任何藝術收藏價值可言。
先看印文線條:篆刻作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藝術,品評一方印章的水平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如傳統、流派、章法、刀法……一般的人往往一頭霧水。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所刻印章的刀痕不是很粗糙,不是簡單化隨手就能刻就的,手工篆刻印章的線條是富有質感,斑駁自然,不光滑。而機器篆刻的線條光滑,線條大小相對均勻,結構死板,刻出的文字效果一般是字典文字模版的復制品,只是線條均勻而已,沒有任何藝術價值可言。
手工篆刻
梅花知己
半窗修竹
機器篆刻
印章章法:篆刻之美,美在篆法,美在刀法,美在章法,手工篆刻的印章章法是有疏密繁簡、布局錯落,字字呼應,結構天成,刀味自然。篆刻不是簡單地將字反刻到石頭上就萬事大吉的,每一方印章都應該是專門設計的,字與字筆畫與筆畫甚至與邊框之間都有一定的呼應關系的,而機器篆刻則是字體過于工整,布局呆板,字與字毫無呼應,沒有表現出刀味和筆意。
篆刻已有數千年發展的歷史,其以甲骨、金文大篆、小篆等等古文字為載體表達方寸的藝術,就在這方寸之間的學問卻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瑰寶,也承載每一代篆刻家的不懈努力的痕跡,方寸之間,變化萬千。
希望這些技巧可以在大家區別手工篆刻與機器篆刻的時候有所幫助。傳播金石文化,我們不留余力。
更多資訊可百家號,頭條號,淘寶,微信公眾號搜索:牧心印社。延伸閱讀:
九疊篆的由來談篆刻的發展與別派神游北宋 天性曠達|洪四海《賞心樂事十六事》篆刻作品創作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