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正緊鑼密鼓地推進3B6600與3B7000系列處理器的研發工作。其中,3B6600系列處理器不僅將采用與現有3A6000相同的14納米工藝制程,還預計能在性能上實現至少百分之二三十的顯著提升(甚至可能達到百分之四五十)。這一性能飛躍,使得龍芯處理器在計算能力上直接對標了英特爾的中高端酷睿產品。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3B6600系列將作為八核處理器面世,預示著其在多任務處理和數據密集型應用上的強大能力。此外,該系列處理器還集成了LG200核顯,為用戶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視覺體驗。而更高端的3B7000系列,則在主頻上達到了3.5GHz,并配備了PCIe4、SATA3、USB3、GMAC以及HDMI等多種先進接口,進一步滿足了高端用戶的需求。
胡偉武還透露了一個令人期待的消息:預計到2024年年底,龍芯的Linux平臺將能夠較為流暢地運行Windows操作系統及其應用程序。這一進展不僅將極大拓寬龍芯處理器的應用范圍,也將為用戶提供更加靈活和便捷的操作體驗。
此次龍芯中科發布的下一代處理器性能預告,無疑是對國產芯片技術實力的一次有力證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品的持續迭代,龍芯中科正逐步縮小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8916425)
中科董事長胡偉武日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的采訪時透露,下一代桌面處理器3B6600與3B7000系列已達到英特爾中高端酷睿12、13代水平。
胡偉武表示,2023年成功推出的龍芯3A6000桌面CPU其性能已可比肩英特爾公司2020年發布的第十代酷睿四核處理器。此外,公司今年在服務器領域也取得了顯著成果,16核及32核版本的龍芯3C6000服務器CPU,其性能分別達到了英特爾Xeon 4314和6338的水平。
據悉,龍芯中科正在緊鑼密鼓針對3B6600八核桌面CPU的詳細規劃,3B6600與3B7000系列均將集成八個LA864核心,其將采用四大四小八個核的配置,內置自研GPGPU,通過結構優化實現大核性能超過20%的提升。同時,基于3B6000的成功經驗,龍芯中科將采用更先進工藝研制3A7000或3B7000,并計劃在下半年啟動相關技術準備工作。細節方面,3B6600主頻設定為3.0GHz,并集成了LG200核顯,以滿足日常辦公與圖形處理的需求。而更高階的3B7000則將主頻提升至3.5GHz,并配備了豐富的IO接口,包括PCIe4、SATA3、USB3、GMAC及HDMI等,為用戶提供更為全面和高速的數據傳輸能力。這兩款處理器預計將采用成熟制程技術,在單核與多核性能上,有望達到采用先進工藝的中高端酷睿12至13代產品的水平。
胡偉武透露,預計至2024年底,在龍芯的Linux平臺上將能夠較為流暢地運行Windows操作系統及其應用程序,這將極大地拓寬龍芯處理器的應用場景和用戶基礎,加速國產CPU的普及與推廣。
前國內有6大知名國產CPU,分別是龍芯、兆芯、海光、鯤鵬、飛騰、申威。
而這6大國產CPU中,龍芯是最被人期待的CPU之一,原因就是它是100%自研的,龍芯早期采了MIPS指令集,后來拓展LoongISA,最后推出自研的LoongArch,徹底和MIPS說拜拜了。
不僅如此,之前龍芯推出3A6000系列,采用了LoongArch指令集后,性能大增,達到了intel十代酷睿的水準,能媲美intel I3-10105了。
雖然和intel、AMD相比,十代酷睿的水平,還落后三年以上。
但是,如果比肩十代酷睿,就已經有了替代intel\AMD的實力了,畢竟目前很多人的CPU,還不是十代酷睿,可能更落后一些。
所以很多人都很興奮,覺得國產CPU真的崛起了。
不過,這只是開始,3A6000系列,只是龍芯使用了LoongArch指令集后第一款CPU,通過這款CPU,龍芯證明,自研指令集,自主可控程度更高,那么自己能夠更好的進步。
果然,在3A6000之后,龍芯又要推出新的CPU了,這一款CPU就是龍芯下一代桌面處理器——龍芯3B6600 CPU將采用LA864內核架構(龍芯3A6000是LA664內核)。
3B6600采用LoongArch指令集,8核設計,基于國產化的制程工藝節點,主頻達到了3GHz。
對于這款CPU,龍芯創始人胡偉武稱,雖然采用的是國產成熟工藝,但其性能,達到了采用先進工藝的英特爾高端酷睿12~13代處理器水平。
而這款CPU,預計會在明年推出。如果這款CPU推出,相信替代intel、AMD的CPU就更加容易了,畢竟12/13代酷睿高端芯片,還不夠大家使用?
當然,對于龍芯而言,解決了性能這一關之后,還有一大難關,那就是生態,畢竟intel\AMD的CPU,最強的是wintel生態,和windows綁定,這是X86芯片的強大之處。
而龍芯采用LoongArch,只能和國產系統綁定,使用linux生態,這個是天然的劣勢。
但目前國產操作系統,比如UOS,麒麟軟件等,也有了500萬以上的生態兼容數量,所以想必一定程度上替代wintel,也是問題不大了。
接下來,就看胡偉武吹的這個牛,能不能實現了,如果真實現了,那么國產CPU就真的要全面替代intel、AMD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