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vv,亚洲第一成人在线,亚洲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日本猛少妇猛色XXXXX猛叫

新聞資訊

    于不少用戶來說,“買品牌臺式機,還是選擇DIY攢機?”是一件非常讓人糾結的事情。其實選品牌臺式機,多數人圖的是一個省心、省事兒,所有配件都安裝好了,不用自己動手,同時還有整機售后保障,如果不太懂電腦裝機的話,臺式機無疑是更好的選擇。而DIY則更適合熱愛鉆研電腦硬件同時熟悉電腦安裝和調試的人群,相對來說DIY的可玩性更高,但操作難度也較大。

    最近筆者一位朋友想要買臺游戲電腦,因為他聽說英特爾12代酷睿平臺在游戲性能方面提升很大,而且他的那臺老電腦也有些過時,于是萌生了換機的想法。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他也開始糾結起要買臺式整機還是DIY攢機。

    一番商量之后,筆者最終給他的建議還是選擇直接買整機。一方面現階段整機價格相對更加便宜一些;另一方面他本身不是太擅長DIY裝機,所以省心、省事、省力的臺式整機對他而言再合適不過。

    目標機型嘛……新款聯想拯救者刃9000K是他心目中的首選,入門款搭載了英特爾12代酷睿i5-12600KF處理器、Z690主板、16GB內存、1TB SSD以及RTX3060Ti顯卡,實際到手價10999元,確實要比自己裝機便宜一些,還能省出一臺顯示器的錢。

    配置目標鎖定在英特爾12代酷睿平臺,講求的就是個“一步到位”。尤其是對于游戲玩家來說,12代酷睿平臺更是現階段的第一選擇。

    全新的12代酷睿處理器基于Intel 7工藝制造、采用了混合架構設計,引入性能核P-Core以及能效核E-Core,并且為了優化異構核心調度,研發了Intel Thread Director技術(線程調度器),這些變化使得12代酷睿擁有更強的性能以及更高的多線程效率,尤其在游戲體驗方面提升巨大,是目前性能超強的游戲處理器。

    新近推出的聯想刃9000K 2022,是首批英特爾12代酷睿臺式機。預算有限的話,筆者推薦大家購買性價比相對較高的英特爾酷睿i5-12600KF處理器機型,不過如果預算足夠多的話,還可以選擇酷睿i7-12700KF、酷睿i9-12900KF等配置。

    拯救者刃9000K 2022機箱外觀設計與上一代相比沒有明顯變化,依舊是經典的側透+前面板鏤空設計,這使得內部的RGB部件所呈現的燈效氛圍能夠被更好的顯現出來。

    為了適配英特爾12代酷睿平臺,拯救者刃9000K 2022搭載了Z690主板,并升級為12相獨立供電,充分保障CPU的穩定運行。在擴展性方面,由于12代酷睿支持PCIe 5.0、DDR5等新特性,因此Z690主板也支持PCIe 5.0 x16、4條DDR5內存插槽, 同時它還擁有3個PCIe 4.0 M.2插槽,可以實現更加全面的擴展,進而提高性能。

    散熱方面, 聯想拯救者刃9000K 2022采用了360一體式水冷,搭配i5-12600KF處理器,不僅可以跑滿全核頻率,還可以輕松超頻,未來如果想升級處理器的話,也無需更換水冷,可謂是一步到位。

    另外就是電源了。聯想拯救者刃9000K 2022配備一個850W電源,充分滿足酷睿i5-12600KF處理器和RTX 3060Ti顯卡供電。而如果后續顯卡價格回落想要升級RTX 3070或RTX 3080,850W電源也足夠用了。

    最后要說的還是品牌臺式機的售后優勢。像聯想這樣的品牌,其售后服務體系非常完善。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即便再小的城市,甚至是鄉鎮,在市區最顯眼的位置至少都會有一家聯想專賣店,其中大多數都是聯想官方授權店。所以機器即便出問題,也不怕找不到售后,這也是品牌臺式機一直以來的優勢所在。

    總體來看,現階段如果大家想要“平穩上車”英特爾12代酷睿平臺,那么像聯想拯救者刃9000K 2022這樣的品牌臺式機,無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一方面它在性價比上甚至超過了DIY攢機;另一方面對于很多用戶來說,品牌臺式機是比較省心的選擇,無需自己動手裝機,而且萬一出現問題之后,售后也無憂。

    近期聯想拯救者刃9000K 2022已經在電商平臺開啟預售,點擊文章內的鏈接即可進入購買頁面,想要體驗英特爾12代酷睿平臺優秀性能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7808385)

    12結束后,似乎今年大促就沒有了,但沒有想到的是,確實有一些廠商是逆操作的,雙12之后反而產品降價。今天我們就看到,兩款RTX3060Ti電腦降至7999元,短期選購時機到來。

    可以看到,RTX3060Ti無論是在CUDA核心數量,還是顯存位寬上,都比RTX3060提升不少,從而造成總體性能的大幅提升。

    先看看第一款,聯想的拯救者刃7000K,原價8499元,限時7999元。

    這款電腦配置了i5-11600KF處理器,6核心,12線程,頻率3.9-4.9GHz,熱功耗設計125W。16G DDR4 3200內存,512GB固態硬盤,顯卡是RTX3060Ti低哈希運算顯卡,8GB顯存。

    可以看到,125W的i5-11600KF,性能比起65W的i7 11700F還是有所遜色的,畢竟是i5,但7999元的價格擺著,也是不錯的。

    其采用5熱管風冷,側透機箱,550W電源,預裝Windows 11系統。

    另一款是惠普的ENVY電競游戲臺式機,售價7999元。

    這款電腦配置了i5-11400F處理器,6核心,12線程,頻率2.6-4.4GHz,65W功耗,散熱壓力更小。16GB DDR4 3200MHz內存,512GB SSD,RTX3060Ti顯卡,8GB GDDDR6顯存。

    散熱方面,采用了散熱片更高的處理器風扇,加上顯卡風扇,提供充足的散熱空氣流動。

    總的來說,兩款電腦各有特色,聯想的性能更強,但處理器功耗不低,且不是i7處理器,惠普的外觀樸實,簡單實用。這兩套的處理器都不是強項,但顯卡出色,對游戲玩家來說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吧。

    事要從一個月前說起:前一陣兒因持續封控,單位員工都在家辦公,財務老大的家里需要臺存儲擴展性好的臺式機,方便移植整個財務系統和數據,所以我們采購了聯想啟天M450C小型商用臺式機——畢竟疫情在家,只能依靠官方服務,聯想服務好,商用機服務就更好了,有專屬客服,且性能也不錯,處理器是最新的12代酷睿i5 12500(6核12線程)。

    而馬上就要到新的一年了,部分“政教采購”也開始逐步做規劃了;而在持續、特殊的大環境下,大家的工作方式也發生了較大改變,這也催生了新的IT設備需求。總之,最近讀者購機咨詢中,“采購需求”被越來越多地提及。

    而其中恰巧有兩撥讀者咨詢了聯想啟天商用臺式機的平臺選擇問題。在我們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英特爾平臺享有絕對的兼容性和可靠性優勢;且之前我們做的大量對比測試早已證明英特爾平臺對如今流行的圖像編輯、視頻編輯和主流辦公應用支持得更好;AMD銳龍平臺唯一優勢是功耗,但臺式機領域并不太重要(筆記本你日常應用少個幾瓦功耗,續航還可以長點,但臺式機不存在續航)。

    不過讀者表示,AMD平臺有8核16線程的R7 5800H款(移動處理器進入臺式機;另外,啟天臺式機目前沒有更新的AMD處理器,不知何故,所以最新的就是R7 5800H了),性能可能更強,所以希望我們能對比一下,尤其是實際應用的對比。所以我們想:反正也買了一臺了,那就比比唄!就再買了臺R7 5800H的啟天540C(注意兩個機器模具相同,但型號有區別,這一點不同于家用機),來波細致的對比!

    TIPS:咱們之前做過很多次商用筆記本的PK,而臺式機的對比還不多,所以這次大家也要仔細看,能Get到不少新知識!

    對比機型:

    啟天M540C AMD R7 5800H款

    啟天M450C 英特爾i5 12500款

    對比原因/原則:讀者指定+價格相近的新平臺機型

    采購對比:

    R7 5800H款購買麻煩且無現貨

    之前我們做過多次商用筆記本的不同平臺對比,但尚未對比過采購環節,因為筆記本在電商平臺上都能直接買到,大不了有時候AMD款京東自營沒有,需要在淘寶或拼多多平臺購買。

    但這次啟天臺式機的采購,讓我有些意外:

    AMD平臺M540C的R7 5800H款,別說京東自營,全部電商平臺都無貨(包括天貓、淘寶、拼多多、京東),只有聯想官網有個鏈接,還無法直接購買,需要聯系聯想的銷售代表,溝通好配置、價格,走“公司采購流程”,最后簽訂了采購合同、雙方蓋章、對公轉賬,才能發貨——而且,是依據訂單生產,還要等。

    由于疫情原因,聯想的武漢工廠還暫不能生產,最后是從異地調貨到重慶的翰林匯(大代理),并通過翰林匯按照訂單修改配置后完成的。總體耗時半個月,且發票至今未到(已經有20多天了)。

    英特爾平臺M450C在京東自營平臺就有,2分鐘就買了,聯想發貨,很快就到了,特別方便,且隨后增值稅專票也寄到了。

    其實以上情況已透露出一個信息:那就是商用采購其實還是英特爾的天下,AMD感覺還是小眾(電商平臺只有銳龍4000的啟天臺式機銷售,都沒有銳龍5000;而聯想自己的現貨和配置也不多)。

    配置價格對比:

    R7 5800H款硬盤少一個反而貴不少

    在配置和價格層面,這次也讓我有些意外,因為AMD款反而更貴了!來看看下表▼。

    前面提到了,雖然型號名不同,但實則是同一款機型的不同平臺決定的——商用機的命名規則不同于家用機(家用機往往是一樣的名字,然后分AMD版和英特爾版)。

    而有趣的是,R7 5800H款啟天的價格要貴不少——最初我們在聯想官網看到的報價高達5500元+,詢價后,聯想的商用銷售代表主動把價格降到了4650元——但依然比英特爾款貴600多元,且在存儲上還少個1TB HDD(機械硬盤)。可能是因為R7 5800H為8核16線程處理器,按照聯想的官方定位,其檔次要比6核12線程的i5 12500高。

    知識加油站:商用機的配置可定制體現在方方面面,相當靈活

    這里也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在采購過程中遇到的“改配”情況:英特爾款的操作系統默認是在1TB HDD上,聯想得到訂單后主動聯系我,告知我將系統轉移到了512GB SSD上;而前面也提到了AMD款是通過翰林匯“改配置”變成我們需要的配置的。另外,采購時,用戶可以對內存的單雙通道進行選擇(單根16GB,還是2根8GB);可以對機器的接口進行變更,比如添加PS/2(傳統鍵鼠)接口、并口和串口(很多老外設要用);又比如添加無線網卡等。總之一句話:商用電腦的配置、接口、功能可定制性超強!這一點是家用電腦無法企及的。

    ▲先說個配置上的問題,兩款啟天的SSD規格大相徑庭:R7 5800H款僅支持PCIe3.0規格的SSD,而i5 12500款卻搭載的是PCIe4.0×4的疾速SSD(其實i5 12500處理器本身已支持到PCIe5.0了),速度快很多。另外,就即便是PCIe3.0 SSD,AMD款啟天的速度也不算快,只是考慮到AMD款改過配,我們無法完全確認“本來的配置是什么”,所以這里暫且不下定論。

    處理器功率輸出都不錯,

    但銳龍款內部溫度高

    在進行全面的應用性能對比前,先介紹一下兩臺電腦的處理器和功率釋放情況:

    ▲AMD款的處理器是8核16線程的R7 5800H,7nm制程,高負載初期幾秒爆發功率64W,但很快降到53W左右,并一直保持在52W~53W,全核頻率4.01GHz左右。不過,這顆處理器的內部積熱很快(這是AMD移動標壓處理器的一個常見問題),溫度迅速沖上了90℃,在室溫僅13℃的環境下,拷機30分鐘后,處理器內部溫度有95.3℃。當然了,風扇轉速并不高,所以該機依然安靜,只是高負載下這樣的溫度讓人有些小吃驚——畢竟是臺式機。

    ▲英特爾款這邊,i5 12500的輸出功率最初是65W,然后緩降到62W左右保持穩定,全核頻率4.1GHz左右,同時內部溫度非常低,考了33分鐘的機,處理器內部溫度也就72℃——注意,兩臺電腦都相當安靜,并不是“i5 12500款風扇轉速高”才涼爽的。

    總體來說,兩款處理器的功率輸出不算低,且頻率都保持得較高,不會對CPU部分和集成GPU部分帶來明顯的性能掣肘。

    當然,一個是8核16線程,一個是6核12線程,如果要拼“多核渲染性能”,那么R7 5800H款會更有優勢。但啟天畢竟是用于政教采購的商用臺式機,并不是用于渲染這類“設計專業應用”的,在這里,我們就不跑Cinebench基準了(因為它考察的就是多核渲染性能)。進而,我們直接用“商用電腦會涉及到的實際應用”來進行測試和比較。

    三大類別實際應用對比

    Tips:所有測試皆采用“高性能”電源模式。

    PART1:Office辦公和網頁應用對比

    ●最具代表性的應用:PCMark 10應用程序對比(Office三件套+網頁應用)

    第一個測試,我們采用了商用電腦最重要也是最主流的應用:Office辦公和網頁應用。測試軟件為“PCMark10應用程序”,它正好就對應以上項目:Office三件套(Word、Excel、PowerPoint)辦公,其中Word和Excel有輕重兩種負載涉及。網頁應用采用Windows自帶的Edge瀏覽器,項目有網頁瀏覽、在線地圖、在線購物、在線視頻觀看等。

    PCMark10應用程序得分對比,R7 5800H款13684分,i5 12500款16147分,后者得分領先18%。具體看子項目,英特爾平臺也是全面領先,其中領先幅度最大的是Excel應用,領先幅度高達24%。

    知識加油站:PCMark10成績界面中的曲線是干嘛的?

    很多發燒友都咨詢過我“PCMark10成績界面下部的各種曲線有啥意義?”借這個機會解答一下。

    答案是:“CPU時鐘頻率、GPU核心時鐘……CPU負載”等項目是作為測試過程中的動態監控存在的。舉個例:比如i5 12500款啟天,我們將電源模式改為“平衡”來跑PCMark10應用程序,得分會略微降低——但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的監控曲線就側面解釋了原因。先看前面兩組測試成績圖▲,在“高性能”電源模式下,CPU中的部分核心幾乎都維持在最高睿頻狀態(4.4GHz、4.5GHz)來運行——不管有沒有負載。而更改為“平衡”模式后,CPU的頻率在測試過程中是不斷爆發和降低的▼,在1GHz~4.5GHz這個巨大的范圍內不停波動——有負載時瞬間爆發,沒負載時馬上降低,目的是為了“節能”。而這種波動的響應雖然極快(ms級),但依然會對性能造成些許影響——至少達不到最佳性能。總體而言,這個監控曲線對做深度分析有一定幫助。

    ●Procyon辦公室生產力(Office四件套)

    為了在這個“最主流應用”環節的PK上更公正公平,我們還引入了UL Procyon的“辦公室生產力”項目。它是完全的Office應用,除了“三件套”外,還引入了Outlook郵件應用。

    ▲Procyon辦公室生產力的負載情況較PCMark10應用程序測試更重,總分是5833 vs 8085,i5 12500款領先高達39%,其中Excel領先32%,PowerPoint效率高33%,Outlook高出36%,而Word的領先幅度則高達53%,非常夸張!

    ●CrossMark日常應用綜合

    最后我們還引入了跨平臺的日常應用綜合測試軟件CrossMark(專業版)。它將各種日常應用以后臺形式進行測試并最終給出總分和三大子項得分。

    ▲總分1432 vs 1779,依然是i5 12500款領先,幅度為24%。具體的子項就不贅述了,總之,在辦公和日常的網頁應用領域,i5 12500款啟天大獲全勝。

    PART2:視頻編輯效率對比

    如今任何機關企事業單位,必然也都有各種各樣的視頻制作需求(內需、外需),而功率釋放還算不錯的啟天商用臺式機,應付視頻轉碼和常見的FHD級別輕量級視頻剪輯是沒太大問題的。而這兩類應用,都會引入GPU加速,甚至可以由GPU主導計算,對處理器的綜合負載(處理器包含CPU+集成的GPU)會高得多(相對辦公而言)。

    熟悉筆記本電腦的朋友都知道:英特爾移動處理器的Iris Xe集成GPU在視頻轉碼和視頻剪輯上,參與度比銳龍的集成GPU高,所以效率更高——但這里的變數是:i5 12500是桌面處理器,其集成GPU僅為32EU的UHD Graphics 770,比Iris Xe弱很多,所以,這輪較量會是誰的效率更高呢?

    ●Media Encoder視頻轉碼

    大家非常熟悉的Me轉碼測試,4K@30fps的《烤鴨》轉換為FHD@24fps。正是由于前面提到的“集成顯卡較弱”問題,測試后,我們發現兩臺啟天都是采用CPU方案(僅Mercury Playback Engine軟件),由CPU主導計算,GPU輔助加速,這樣效率才最高。

    ▲而測試的耗時差距非常大,R7 5800H款耗時2分35秒,i5 12500款僅用時1分35秒,后者少耗時高達38%。而通過任務管理器我們的確可以觀察到R7 5800H的集成GPU轉碼參與度的確很低,而i5 12500的集成GPU雖然性能不高,但轉碼參與度要高得多——這也是英特爾平臺的視頻轉碼環節一直保有優勢的重要原因。

    ●Premiere Pro輕量級視頻剪輯

    我們從一場落地活動的上百個鏡頭素材中,挑選出幾十個,剪輯為一個2分38秒的視頻,不加其他特效,看導出效率誰高。

    ▲Pr視頻剪輯的導出環節,依然是英特爾i5 12500款啟天的效率高得多,29秒vs 46秒,少耗時37%!

    還有個有趣的細節是:AMD這邊,不同方案的效率有明顯差異,GPU主導的OpenCL方案效率高,46秒;而CPU主導的方案則需要61秒。但英特爾這邊,由于與Adobe的雙向優化非常到位,所以無論你選擇OpenCL方案還是CPU方案,效率都同樣高,都是CPU滿載+GPU高負載,等同于CPU和GPU同時“踩滿油門在干活兒”——效率自然高得多。

    視頻編輯環節,英特爾i5 12500款再度完勝!

    PART3:照片/圖片編輯效率對比

    相對于視頻編輯,照片和圖片的編輯在日常工作中的頻繁程度會更高:Word文檔中需要照片/圖片素材;PPT里面更需要;而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各種視頻中,其實也使用了大量照片和圖片素材——所以,照片/圖片的編輯也是重要的日常應用。

    ●Procyon照片編輯(Ps照片特效處理和Lr照片批處理)

    UL Procyon專業版中的照片編輯包含Photoshop的照片特效處理,以及Lightroom的照片批量處理(包含尺寸、色彩、對比度等的調整,以及人臉識別)。而從測試中的CPU和GPU負載過程來看▼,Ps部分對GPU有較多需求,而Lr部分則主要是CPU負載。兩者結合,可以非常客觀地考驗處理器的綜合性能。

    ▲Procyon測試過程中的負載情況說明(注意,為了體現真實的應用負載需求,這里將電源模式暫設置為“平衡”,來避免CPU始終保持在高睿頻上)。

    ▲Procyon照片編輯項目的綜合得分是6076 vs 6581,酷睿i5 12500款得分高出8%!而當我們看兩個子項時會發現,Ps照片特效處理(圖像修飾分數)環節,得分差距相對小,主要原因是銳龍R7 5800H的集顯性能略強一丟丟,稍微追回了一點差距。而在Lr環節,CPU的需求更高,這時銳龍R7 5800H的CPU實際應用性能差距就暴露出來了,落后i5 12500的比例為12%。

    ●Gigapixel AI照片放大和細節重塑

    這也是在商用電腦對比中多次用到的項目,通過Gigapixel AI,可將分辨率不夠高的圖片放大到最多6倍并進行細節重塑(通過AI算法),從而達到高分辨率、高精度需求——實際上,這種“圖片精度不夠”的問題,在各種領域都時有遇到;即便是清晰的圖片,也可通過Gigapixel AI達到商業級超清水平。

    通過之前的測試,我們已知道這兩年AMD在AI圖像方面奮起直追,與英特爾的差距在逐步縮小。加之這次i5 12500處理器的集顯規格較低(Gigapixel AI主要利用集顯的OpenCL加速來提升效率),所以,讓我們看看AMD能否扳回一城:

    ▲我們將一張2300分辨率的舊金山藝術宮的照片放大一倍,這次,R7 5800H終于揚眉吐氣了一把,以2秒的微弱優勢(36秒vs 38秒)獲勝——這也是這次應用對比中銳龍款啟天唯一獲勝的項目。但如果英特爾這端是12代酷睿H移動處理器,那無論R7 5800H還是R7 6800H都會被輕松碾壓^__#。

    在照片編輯這個環節,我們就當R7 5800H和i5 12500打成平手吧!

    對比結論

    最后說說新款啟天商用臺式機全面對比的結論:英特爾酷睿i5 12500款在商用電腦的常見應用PK上幾乎全勝,明顯更強;與此同時,它的配置還更高(多1TB HDD),價格還明顯便宜;更重要的是,它是屬于“備有現貨”的機型,采購方便簡單且高效。所以,選擇的結論也相當明確:相較于銳龍R7 5800H款,酷睿i5 12500款毫無疑問是更好選擇,也應該是必然選擇!

    最后聊兩點用戶可能沒想到的“隱含信息”

    在談完這兩臺電腦的對比后,我還想簡單說點延展性話題:

    AMD采用移動銳龍H處理器平臺,意味著處理器和主板是整合在一起的,這就會導致處理器的選擇面減少(從生產制造和成本環節解釋起來有些復雜,但實際情況各位也看到了:零售市場中都找不到這個配置);另外,假設用了幾年后,主板出現了點問題(這種問題不一定是“主板燒了、重要零件壞了”這種嚴重情況,有可能就是某個接口被扯松了導致脫焊,這相對常見),按照商用電腦要“保證用戶業務連續性”的指導思想,通常且高效的售后處理方式不是讓客戶送修電腦進行電路級維修,而是直接給客戶更換同類型主板——而在這種模式下,處理器和主板整合在一起,顯然會增加PC廠商的維護成本——而這種成本實際上是要轉嫁給用戶的,所以該機的價格貴,可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怎么樣?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大家也增加了不少知識吧^__^。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