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的5600X處理器從剛上市的接近2000元售價現在隨著12490的出現也降價至1089元,這款產品瞬間可真香了,畢竟5600X單核性能是狂虐11900K的!不過我經過一番功課之后發現5600只比5600X少了0.1的加速頻率,其他性能參數一模一樣,價格低了接近200元,只需要919元,而且滿載溫度更低,最多70度出頭。作為一名游戲佬!果斷下單5600替換已經一年的3600處理器,把3600掛閑魚600被人秒拍走了!等于花了300多就升級5600了,血賺!廢話說完,下面開始替換教程:
1:拆下水冷散熱器的4個螺絲然后左右輕旋拔下冷頭!
發現硅脂有點干
2:把CPU旁邊的小鐵桿向外撥開并且抬起,就可以拔出CPU!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3:用相同的辦法把5600處理器放置上去!
新東西就是好看
4:把小鐵桿放下來卡住CPU,點好九宮格,拿刮板輕輕地磨平!
磨平成這樣就差不多了
5:把散熱器裝回去開機,一次點亮,開機后打開游戲加加查看處理器體質!
體質不錯
以上就是升級更換處理器的保姆級教程了,心動的小伙伴抓緊時間更新自己的硬件性能吧!
裝好點亮,賞心悅目
MD 主題演講之后,板卡大廠微星(MSI)也在臺北電腦展(Computex 2022)期間分享了一段簡短的 AM5 CPU 視頻拆裝指南。與 AM4 時代的 PGA 1331 針腳相比,AM5 已經換用類似 Intel 競品的 LGA 1718 插槽。有趣的是,眼尖的網友們發現 —— 官方演示用的這枚工程樣品(ES)處理器,疑似為一枚 16C / 32T 的銳龍(Ryzen)R9-7950X 。
顯然,微星很希望通過這方面的首發宣傳,來吸引潛在的AMD銳龍 7000 系列臺式 CPU 消費者選購自家 AM5 主板平臺。
不過視頻中出現的這塊主板,很可能是基于 B650 芯片組的入門型號,加上一款尚未正式發布的 ES 版 AMD 銳龍 Raphael CPU 。
有趣的是,這枚序列為‘100-000000665’的 CPU,也曾在以往的泄露中出現過,推測它為 16C / 32T 的銳龍 R9-7950X 。
想要安裝 AM5(LGA 1718)處理器的過程非常簡單,只需先卸下閂鎖、抬起金屬框架、檢查并對準防呆的開槽、然后用拉桿將扣具固定住。
與 Intel 的 LGA xxxx 平臺一樣,此時扣具上的塑料保護蓋(防止誤觸搞壞主板針腳觸點)應該會自動彈飛。而在拆卸 AM5 CPU 的時候,也只需反過來操作一遍。
在給 AM5 CPU 扣上散熱器之前,還請于頂蓋上均勻涂抹導熱硅脂,但注意不要滿到溢出,以避免長時間捂住 PCB 基板側邊的電容而影響到 CPU 的壽命或穩定運行(后續清理也會相當麻煩)。
HOW TO Install_ Uninstall AMD AM5 CPU - MSI(via)
與 AMD 線程撕裂者(Threadripper)HEDT 平臺相比,我們并沒有看到位于插槽底部的貼片電容開窗。
這么做可以讓針腳觸點更加密集,但在兼容 AM4 散熱器的同時,AM5 也只能在 CPU 基板正面“見縫插針”地塞下多排電容。
至于 CPU 上刻印的 2021 這個生產年份,意味著它是一枚相當早期的工程樣品(Engineering Sample)。
感興趣的朋友,還請留意 2022 年秋季正式推出的 Zen 4 銳龍 7000 系列臺式處理器 + 600 系列 AM5 主板。
到這個CPU散熱器,估計很多小伙伴會說這個有什么好學的,直接裝上不就可以了,如果你這樣想那只能證明你還沒裝過機,很多新手小伙伴第一次更換CPU散熱器,半個小時硬是沒拆下來,我曾經碰到過一個小伙伴硬是用螺絲刀給他撬開了,但后果是CPU也給他搞壞了,所以安裝和拆換CPU散熱器,也是新手裝機必須要認真去學的。
今天我就針對這個如何安裝CPU和散熱器,和新手裝機的小伙伴聊一聊,眾所周知現在市面上CPU散熱器型號千千萬,但是不管怎么變都需要根據CPU接口類型來設計,原本我是想找一個反人類玄冰400給大家做實驗,但是找來找去沒找到,所以還是先用英特爾原裝的散熱器為例吧!
? 第一部分 CPU散熱器的認識
? 第二部分 CPU散熱材料認識和涂抹方式
? 第三部分 散熱器及CPU安裝方法
CPU散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將CPU工作所散發的熱量帶走,讓其能穩定運行,目前CPU散熱器分為兩大類,下面我就詳細介紹一下。(下圖為英特爾原裝風扇結構)
? 風冷散熱器,顧名思義風冷肯定是以風扇為主的散熱方式,是由散熱片,散熱底座,導熱銅管和散熱風扇組成,一般質量比較好的散熱器散熱底座都是純銅,導熱管也是純銅,根據不同的品牌價格一般在幾十到幾百不等。
? 水冷散熱器,這個水冷散熱大家千萬不要誤認為是用水來散熱,它是利用泵使液態冷卻液在密閉的管道循環,從而達到帶走熱量的目的。
關于這個水冷也分一體式水冷和分體式水冷,一體式就是就是廠家出廠就把冷頭,冷排,水泵,水管安裝好了,直接安裝用就可以了,這個比較適合不太喜歡動手的玩家,而分體式恰恰相反所有的東西都需要自己來安裝設計,這個也比較適合DIY玩家,但花費的時間以及費用也相對高的多。
這個散熱器用個一年半載就要更換一下散熱硅脂,關于這個散熱材料我們又要認識一個新名詞那就叫“釬焊”大家一直以來都只知道CPU有一種散熱材料那就是“硅脂”,但是在AMD開啟全面超頻的時代,傳統的硅脂有可能滿足不了要求,釬焊散熱就在AMD銳龍系列部分高端處理器上面正式和大家見面。
釬焊屬于一種低熔點液態金屬,單從散熱來講液態金屬肯定要優于硅脂,從效果來講至少能降低10度以上,這里強調一下,使用釬焊并不代表不需要散熱器,很多人誤認為使用釬焊就可以不裝散熱器,這個說法是錯誤的,釬焊只是負責將CPU內部的溫度傳給散熱片,然后由散熱器把溫度帶走。
關于釬焊我們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必定只有部分高端型號才是釬焊,其他大部分都還是傳統的硅脂,關于這個硅脂很多人進入一個誤區那就是抹的越多越好,其實這個只需要在CPU表面薄薄的抹上一層就可以了,并保證周圍無溢出,硅膠太多當散熱片與CPU接觸的時候會使大量硅脂溢出,這樣有可能覆蓋CPU附近的電子元件,嚴重的會進入CPU插槽內引起不必要的故障。
接下來我就重點說一下散熱器的安裝方法,目前我手上只有英特爾處理器和原裝散熱器,暫時也只能用這個給大家做示范了,我們在選購散熱器的時候一定要根據你CPU的接口選擇,這個一般在購買CPU散熱器的頁面有介紹,比如兼容接口Intel LGA 1151,AMD AM4,AMD AM3/FM2等等,不過整體來說大部分散熱器都是全平臺兼容,都會搭配對應套具,只需要按照說明書安裝即可。
? 打開CPU插槽,將CPU標識三角形的地方與主板CPU插槽三角形處對齊,并對準兩邊的卡口,輕輕的放下去,切記安裝CPU的時候一定要輕拿輕放,避免損壞到CPU以及CPU插槽針腳。
? 裝好CPU后輕輕按旁邊的彈簧卡扣,然后和主板上面的卡扣完美重合,還是那句話動作一定要輕,安裝過程中發現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輕仔細檢查后在進行。
? 將散熱片的定位尖腳對準主板的四個孔按下去,注意對孔之前別忘了先把CPU電源線這邊對準主板CPU風扇供電這一邊,不然等你裝好后才發現CPU風扇電源線夠不著那就悲催了,尖腳一定穿過主板要按到位,具體請看圖;
? 當確認散熱器四個尖卡腳已經全部正確插入主板內之后,旋轉扣具按鈕稍微帶點力氣將它按下去,此時你會聽到咔嚓一聲,然后旋轉扣具按鈕就安裝成功了,如果想要拆掉同樣反方向旋轉扣具按鈕然后輕輕往上提就可以輕松的拔出,如果定位尖腳卡住了,那么就只能拆開主板從背后面將尖卡腳推出即可,具體看圖;
?最后一步就是將CPU散熱器的電源線插到標有CPU_FAN的接口上,注意這個電源線同樣采用了防呆設計,你只需要按卡口對著插就對了,具體請看圖;
上面就是我針對英特爾處理器以及原裝散熱器的安裝方法進行介紹,這個應該是目前安裝散熱器最簡單的了,后期我會找一些水冷或者是其他散熱器在詳細介紹,目前大部分散熱器都想要更換自帶的套具,這個就需要拆主板安裝背板,但是很多小伙伴就怕把主板拆了自己安裝不上去就麻煩了,所以很多人都選擇找電腦店人員安裝,其實沒這么麻煩,只要你仔細看一下我前面兩邊文章,裝機都不是事,難道還怕按一塊散熱器背板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