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互聯網上筆記本推薦類的視頻和文章其實非常的多,我之前也做過很多相關的內容,但其實大部分都停留在具體硬件作用的科普,以及對比不同產品的參數上。但總感覺很多小伙伴看了很多視頻,還是不太會買,所以我也一直在不停的探索應該用什么樣的思路去選購,并且怎么樣能讓新手更容易做出最有利自己的決定。其實我感覺筆記本的選購,更重要的是戰略,而不是簡單對比下配置就可以的。
因此,今天這篇文章的角度可能會比較特殊,可能會和大家之前看到的選購指南很不一樣。重點并不是推薦具體的型號,因為那樣很容易就過時了,而是重點來講一下選購的策略,應該怎么樣去思考問題。畢竟我還是更傾向于授人予漁而不是授人予魚。
我會分別從購買時機的選擇,品牌型號的選擇,以及具體配置的選擇這3個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排名有先后順序,大家發現我把之前大部分人最關注的配置放在了最后一位,這也是我長時間思考得到的一個見解,請大家聽我慢慢解釋。
先來說最重要的時機,通常來說電腦的使用周期還是比較長的,可能都希望買一臺至少能用上個3,4年,也有很多學生的電腦需要伴隨自己4年的大學生涯。
因此,買電腦相對來說還是需要慎重的,畢竟要用很長時間,并且使用頻率應該很高。然而買電腦卻并不是隨時都有合適的型號,合適的價格,并且熱門型號,價格還好的還經常會面臨缺貨,
因此,建議大家,如果不是特別著急馬上就要使用,建議把購買決策的時間適當的拉長一些,給自己留更多的容錯空間。當然,家里有礦的請隨意。
正是因為使用周期長的原因,有一點是極其重要的,就是是否很快有硬件上的重大更新,決定一臺電腦性能的,最主要是CPU和顯卡這兩個部件,所以我們要注意CPU和顯卡是否會在近期有換代的可能。
相信大家應該總聽說,電子產品買新不買舊,為什么呢?因為比如通常來說我們在不同的品牌型號之間選擇,可能是在85分還是90分之間猶豫不決,也許有人做了很多功課,選了個95分的,很滿意,但殊不知,可能2個月后,新一代產品就出來了,直接就是150分左右了,這就顯得之前在八九十分比來比去真的很沒意義。
因此也就出現了“等等黨”這個說法。
但是對于普通的新手來說可能就會覺得,不行,我不知道哪些型號是新的,哪些是舊的,也不知道多長時間會換代,怎么判斷?沒錯,如果你經常看新聞,在即將換代前,總是有很多相關的新聞出現。但是新手又往往不會去關注各種新聞,怎么辦?
那么我來給大家一些簡單的方法,但是并不絕對,還是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不要認死理。
通常來說,CPU是每年都會換代,顯卡會久一些,一般可能一年半兩年。所以我們可以用這樣的策略,半年以內的出品的CPU,放心大膽的買,如果一個CPU已經出來10個月了,那就要警惕,它可能很快會更新了,而如果已經一年半以上了,那就完全不要考慮了。而游戲類顯卡呢,適當的放寬,大約是出來一年半到2年的就要警惕是否會更新了。
怎么判斷這個產品的發布日期呢?搜索引擎肯定沒問題,我再教大家一個辦法,你要買電腦首先肯定會去京東或者淘寶查看型號的對吧,這時候你看到一款喜歡的電腦,一定會看到它的配置,比如這個CPU,4600U。
我們可以打開一些視頻網站,直接搜索它的具體型號“4600U”,記得要找具體的產品開箱或者評測,而不是新聞類視頻,所以我們也可以再加上一些關鍵詞,比如開箱,評測之類的,這樣你搜到的會是具體的產品視頻。
按時間排序,你可以發現,它最早的一個視頻,是今年5月份才有的,現在才8月,你就可以判斷這個CPU很新,搭載這個CPU的電腦可以放心購買。
而如果是10210U呢,你可以發現,去年9月份就已經有相關的型號了,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所以就要警惕,它可能快要更新了,謹慎購買這個型號的筆記本。
事實上,你也確實可以搜索到很多第11代低壓版酷睿CPU的消息。也因此,現在這個階段,我就會盡量少推薦搭載第十代低壓酷睿處理器的輕薄本。
確定了可以買之后,下一個問題就是,什么具體時間買?
通常適合購物的時間點,大家本能的會想到雙11和618,沒錯,如果能趕上,當然這兩個是非常棒的時間點,不需要我贅述。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時間,就是某款機器剛發售的時候,會有個首發價,
筆記本電腦降價是必然的,所以你等它一年以后降價了再買,那不算占便宜,而首發當然代表它是一個特別新的型號,價格還會是一段時間內的最低價,所以很合適。但它也有缺點,就是可能這個時間點,同一類型的產品,有的廠商發布了,有的還沒有,競品較少,所以沒有選擇空間,萬一之后再出來更好的產品呢?所以這個還是需要權衡的。
那么除此之外,廠商總是特別喜歡搞一些什么品牌日啊,開學的時候也整個開學季,其實不管是什么理由都不重要,這就是在努力的制造三級價格歧視,從而盡量獲取更高的收益。就算沒節日,價格也是隨時在波動著的,所以除非確定這個價格沒問題(比如已經和首發價或者雙11價一樣了),一定不要說買立刻就買,最好是多觀察幾天,看看價格變化,或者使用一些軟件來輔助看價格變化趨勢。
說完購買時機的問題,我們來聊下一個,品牌型號的選擇,很多新手總會有這種說法,聯想的電腦怎么怎么樣,華碩的電腦怎么怎么樣,雖然品牌是有一定的特點,但其實這樣考慮問題是非常不科學的,因為同一個品牌的產品線是非常復雜的,只說某個品牌是很容易買錯的,人家買華碩ROG魔霸系列覺得很好,不代表你買華碩飛行堡壘也很好。所以,我們至少要精確到某個品牌的某個具體的系列才可以。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目前市面上有哪些熱門的明星系列,通常來說,系列還是有一定延續性的,比如說,聯想小新Pro13這個明星系列,明年更新了新款,也依然很值得期待,只要不出特殊情況,多半會是非常好的選擇。當然哪個系列算是明星系列,肯定是會隨時間變化的,所以大家如果過的時間比較久才看到這個視頻,也要適當的注意知識的更新。
目前我覺得比較好的值得重點關注,也是比較主流的系列有:
輕薄本:聯想的小新系列(包括15啊,Air14和Pro13等),華為的Matebook14系列,榮耀的Magicbook Pro系列,LG Gram系列,YOGA C系列等
游戲本:聯想的拯救者Y7000,R7000系列,也包括帶P的,惠普的暗影精靈系列,包括Plus,ROG的魔霸系列,宏碁暗影騎士系列。
當然即便具體到系列,也不是每一個具體配置都值得買,但至少大致方向對了,所以如果你沒有什么特殊的需求,你需要做的可能就只是, 找到自己愿意接受的價位,從上邊這些明星系列中挑選一下,會是相對穩妥的。明年的情況雖然不一定,但是也推薦大家重點關注這些系列。
這里要補充一下,就是這些系列,經常是今年的新款和去年的老款,名字一模一樣,一定要看清楚是哪年的,甚至同一年還會出現名字一模一樣的兩批產品,所以,看產品的新舊還是主要以CPU這種重要的配置來進行區分。
還有一些情況,比如小新Air14,還會分線上版和線下版,線下版為了得到更低的售價,在屏幕和內存硬盤等方面進行了縮水,所以可能會和你在網上看的評測不是同一個東西。也因此,如果是新手用戶,還是推薦大家盡量在線上購買,而且最好是官網或者京東天貓旗艦店,雖然價格可能會稍高,但是第三方店鋪經常會出現各種亂七八糟的配置,甚至是自己改配置。并不是說第三方或者實體店是假貨不能買,而是坑比較多,沒有經驗容易中招。
最后,我們才來說具體的配置。
為什么我會把看似最重要的配置放在最后呢?因為大家會發現,所有品牌用的配置都一樣的啊,CPU和顯卡的選擇,無非也就是那么4、5款左右排列組合。
CPU目前推薦的也就是AMD銳龍的4000系列,包括4500-4900,帶U的帶H的都可以。
intel的低壓版暫時不太推薦,原因,1是剛才所說的,可能快更新了,2是它的性價比通常不如AMD版的。
intel的標壓處理器用在游戲本上,10875H是最好的,如果想省錢,那就是10300H,如果實在沒辦法,10750H也是可以買的。
顯卡呢?輕薄本,AMD都是核心顯卡,Intel的就只有個MX350。
游戲本,1650,1660Ti,2060,2070,差不多也就這樣了,選哪個就根據自己的預算來唄。
所以你看,其實并沒有太多選擇,好壞和價位也都非常明顯。至于選哪個?根據預算來咯。
我知道大家肯定會關注的問題是,某個筆記本某個配置對我來說到底夠不夠用呢?我來簡單的概括一下。
如果你重視便攜性,輕薄本基本上都屬于英雄聯盟暢玩,守望先鋒,CSGO之類的中型網游,適當降低畫質可以玩,吃雞以上的大型游戲即便最低畫質也不能玩。
游戲本主要看顯卡,1650降低畫質也是可以吃雞的,2060是比較主流的選擇,能勝任大部分游戲,想要更高畫質就多花錢。
創作類軟件,比如ADOBE全家桶,不管是輕薄本還是游戲本,應該說沒有能用不能用這一說,都能用,就是使用中的流暢度有區別,導出速度快和慢有區別。這種需求不像玩游戲一樣,不能玩就是不能玩,偶爾玩也不能玩。創作類軟件,用的少的話,也就是速度慢點,是可以忍的,想要體驗好,那就多加錢選配置高的。
今年的情況,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大家一直在喊AMDYES,那是不是真的不應該買Intel呢,也沒那么夸張,經過實測,Intel的CPU雖然跑分不如AMD高,但實際的體驗,并沒有差很多,甚至有些方面還更好,兼容性上也更好,所以AMD的主要優勢其實還是便宜,根據價位高低,相同的性能能比Intel版的便宜500-1500元左右。
這里防杠一下,我今天所講的幾乎全部內容都是針對大多數情況,而不是絕對的情況。
內存硬盤方面呢,今年絕大多數都是16G+512G,這是標配,你說有的電腦給了1T的硬盤,那當然更好。
屏幕方面,目前除了特別低端的筆記本還在用低色域,通常來說4000元以上的筆記本都是標配72%NTSC或者說100%sRGB,也就是說大家常說的高色域屏已經是主流了,剩下需要注意的也就是個別型號會使用2k或者4K的高分辨率屏幕,比較適合設計師群體,高端游戲本會使用高刷新率,比如144Hz以上的電競屏。如果玩動作類游戲比較有用,但是刷新率再往上提升就不那么明顯了。但這些也都不是某一家的專利,而是大家都差不多。
所以大家看,配置并不是關鍵,因為不同品牌型號用的配置都一樣的,所以很多其他方面反而才是更重要的。比如它品質感輕薄度如何?散熱設計怎么樣?包括軟件層面的調教傾向,是偏保守還是性能激進?還包括售后如何這都應該是考慮的因素,但這些往往過于細節,沒辦法一概而論。
所以,我的推薦表,會像手機購買指南一樣給出一些標簽,高度概括某個產品的特點,不精準,但是簡單顯眼。這個標簽會以同價位競品的平均水平作為參考,沒有標簽,不代表不好,只是在相應價位沒有足夠的優勢。(舉個例子,暗影騎士擎在5000多的價位擁有高刷新率的屏幕,算是屏幕上的亮點,是優勢,因此會有“屏幕”這個標簽,而ROG魔霸新銳在9000這個價位理應擁有高刷屏,因此沒有“屏幕”的標簽,但并不代表魔霸新銳的屏幕不如暗影騎士擎)
然后我會先選出大約10個特別主流的選擇,適合大部分人群的需求,從4個維度進行分析,賣點為購買這個產品的主要理由,如果失去了這個優勢,那就需要重新權衡了,比如說有個產品是以性價比為賣點,它如果突然漲價很多,那可能就不值得買了。加分項則是一些錦上添花的優勢,即便沒有也不影響這個產品的推薦度。硬傷為比較重要的缺點,且通常無法彌補。而遺憾可以理解為比較小的缺點,同價位有或者沒有該功能都是正常現象,沒有必要成為否定它的依據。也包括可以通過其他手段進行彌補的一些缺點。比如說,接口不全可以通過拓展塢來進行彌補。
后邊還會補充一些一些特殊需求人群的選擇,是相對來說比較有特點的產品,我會明確的寫出最核心的特點,并且寫出適合該產品的受眾群體。
第一步,看看目前是否很快會有重大的更新,搭載哪些CPU和顯卡的筆記本是值得購買的
然后,看看最近有沒有什么618,雙11,首發價,開學季之類的特殊時間點,
多觀察幾天,看看最近有沒有活動,觀察價格的波動,合理利用輔助APP,
不能光看品牌,至少要具體到哪個系列,重點觀察熱門的明星型號,注意根據CPU來區分年份。
然后再來看具體想要的配置,通常來說,買最主流的配置就可以,到了這一步,至少不會掉進特別大的坑里,最后才觀察一些細節的東西,比如需要輕薄?需要做工好?需要性能釋放好?等等。
我的推薦思路大概就是這樣的,下面是近期值得推薦的筆記本的具體型號:
我一開始就說了,這期的內容主要是在講方法和思路,而并非具體型號的推薦,況且大家也都知道筆記本這種東西過幾個月形勢就會完全變化,而我不希望因為時效性的問題使這篇文章變得沒有價值。所以如果大家需要知道現階段有哪些具體型號是值得推薦的,可以持續關注我,我會在一些平臺不定期更新,比如關鍵字回復“筆記本推薦”來獲取。
最后呢,想跟大家說一下,可能大家發現我的筆記本視頻恰飯恰的比較多,而且制作的內容有點流程化,是一種客觀呈現數據的感覺,觀感上可能不太好,這里向大家道個歉,我主要的考慮其實也是希望能夠盡可能多的使用更多的筆記本,這樣在給大家做推薦類視頻或者文章的時候也能更加心里有譜。我的推薦表肯定會是客觀的,因為涉及這么多型號,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恰飯視頻也是以一期為單位的,并沒有廠商會干涉我其他創作的內容,更不會干涉我的推薦表,所以請大家放心。
好啦,那么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了,希望能對大家的購機選擇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還請幫我點個贊,也歡迎在各大平臺關注我,ID都是bonjour呼呼,感謝大家的時間,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春節過后,我們將迎來新一輪的開學季、返工季,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春節過后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而對于現階段筆記本市場來說,春節過后的一段時間內,也是新一代筆記本上市和上代筆記本降價出貨的一個時間段,在這一個新老交替的時間段,有不少的筆記本產品具備了不錯的性價比,對于想要春節后購買到筆記本產品的朋友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在新品尚未大規模出貨的情況下,有剛性購買需求的朋友可以看看這一期的購買推薦,希望對各位的購買有所幫助。
在這一次的購買推薦指南上,筆者將采用到能搜索到的較低價格給出推薦,爭取將“性價比”優勢進一步的發揮,而筆記本之類的電子產品也會有一定的價格波動,因此可能會出現和筆者搜索到的價格不一致的情況。那么話不多說,直接看推薦的產品有哪些。
對于一些朋友來說,筆記本電腦的性能并沒有很高的要求,日常只是為了處理一些輕量化的辦公事務,看看電視劇,并且不想為筆記本電腦花費過多的預算,因此在這里筆者先帶來一款3000元價位內的產品。
榮耀 MagicBook X14 2021 i3版本:
這一產品筆者在PDD百億補貼中看到的價格為不到3000元,其采用了英特爾的第十代酷睿i3-10110u處理器,這一款處理器為雙核心四線程的規格,雖然其他的產品來說,性能確實不足,但是這一個i3-10110U處理器+8GB內存的配置也可以對輕量辦公進行滿足。默認的250GB固態硬盤容量對需求有限的朋友來說也是基本夠用的。
而在其他的方面,榮耀MagicBook X14 2021采用了14英寸的屏幕,它的屏幕還獲得了萊茵護眼認證,對這一個價位的筆記本來說,算是一個不錯加分點。除了屏幕方面具備了萊茵護眼認證外,榮耀MagicBook X14還支持和榮耀系列手機產品進行多屏協同,傳輸文件等場景更加方便,。在接口方面,榮耀MagicBook X14配備了一個USB-C,兩個USB-A接口加上一個HDMI接口和一個3.5mm耳機接口,基本上可以滿足輕度辦公的需求。
讓我們來拉高一下預算,來到更加主流的4K價位段水平,這一個價位段相比較于上一個價位段,在性能、配置方面有了更好的提升,在體驗上擁有更好的表現。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RedmiBook Pro15 銳龍版 2021:
這一款筆記本電腦采用了來自AMD的銳龍R5-5600H標壓處理器,在性能上相比較于低壓版本的處理器擁有更好的表現,其六核十二線程的規格在面對較為復雜的編程、圖片處理、文字處理等方面也將有更好的表現,結合目前筆者查找到的4K價位段,這一款RedmiBook Pro15 銳龍版 2021的性能表現算是不錯,對于有較為復雜的文字、編程、圖像后期等場景需求的用戶而言,這一款產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屏幕方面,RedmiBook Pro15 銳龍版采用了一塊15.6英寸的3.2K分辨率屏幕,并且具備了90Hz的高刷新率和100%的色域覆蓋,低于視覺的體驗會更加出色。而在屏幕方面,這一款RedmiBook Pro15 銳龍版 2021通過了硬件級的萊茵護眼認證,對于用戶長時間使用下的疲勞會有所減低,算是較為貼心的配置。
對于商務用戶來說,這一款產品內置了MIUI+功能,可以和小米旗下的手機進行快速的互聯,傳輸文件等連接更為方便。在接口方面,RedmiBook Pro15 銳龍版 2021配備了兩個USB-C接口和兩個USB-A接口與一個HDMI視頻接口、3.5mm耳機接口,可惜的是其中的一個USB-A接口為USB 2.0速率,總體來說算是中規中矩,可以滿足到大部分場景的外置拓展需求。結合目前筆者查找到的最低價,在這一個時間段入手也是不錯的。
而在近兩年也有一些產品采用了較為輕薄的形態,并且提供了還算不錯的圖像性能和處理器性能,對于需要在便攜形態下輕度進行游戲游玩、或者進行圖像剪輯等需求的用戶更加友好。我們將預算拉高到5K左右,就購買到配備中端顯卡和高端處理器組合的輕薄本產品。所以這一款產品我們將推薦一款整體性能不錯的輕薄全能本產品。
榮耀 MagicBook 16 Pro :
這一款榮耀 MagicBook 16 Pro采用到了來自AMD的銳龍標壓處理器——R7-5800H,這一款處理器規格為八核十六線程,對于高強度的辦公、編程、視頻后期來說都是能很好的應對,這一款處理器也是很多游戲本產品會采用到的配置,在性能方面的表現基本無需擔心。
在高性能的處理器之外,榮耀 MagicBook 16 Pro的基礎版本還配備到了英偉達的GTX 1065顯卡,作為此前不少游戲本所采用到的顯卡配置來說,這一款顯卡在圖像性能方面相比較于集顯表現會更加出色,并且對部分最新的3A大作也可以達到中等特效的需求,而配合搭配較為簡潔的商務風格外觀設計使得這一款產品對于非骨灰級的游戲玩家并且還需要攜帶筆記本到各種商務場合的朋友來說,這一款圖像性能不錯的輕薄全能本是性價比較高且值得考慮的選項。
屏幕方面,榮耀 MagicBook 16 Pro使用到了一塊16.1英寸的1080P屏幕,其支持到100%的sRGB覆蓋和最高144Hz的屏幕刷新率,并且還獲得了萊茵護眼認證。在筆者查找到的價格線上,這一個高刷新率基本上沒有相同類型的產品會采用,算是一個不錯的亮點。美中不足的可能只是其采用的1080P分辨率了。
在連接性方面,這一款榮耀 MagicBook 16 Pro同樣是支持與榮耀系列手機進行多屏協同等功能,擁有兩個USB-C接口和兩個USB-A接口,其中的一個USB-A為USB 2.0速率。除此之外還配備有一個3.5mm耳機孔和一個HDMI接口。
那么對于重視游戲體驗的用戶來說,在現階段有沒有性價比較高的一線品牌游戲本產品呢?筆者找到了一款在7000元價位段的一線大牌游戲本。
戴爾 游匣G15 11代酷睿版本:
筆者推薦的這一款為戴爾 游匣G15的第11代酷睿版本,找到的低價為7099元,在配置上采用了英特爾第11代酷睿移動端標壓處理器,擁有八核十六線程的配置。對游戲用戶來說,戴爾 游匣G15 11代酷睿版本采用到的i7-10800H處理器在面對現階段的主流3A大作都是不在話下的。而在筆者找到的這一款配置上,其采用到了RTX 3060顯卡,因此這一個組合在面對3A大作上基本上是沒什么壓力的,能保證到不錯的使用體驗,游匣G15的第11代酷睿版本也可以開啟到獨顯直連模式,帶來更低的延遲和更高的幀數提升。
在屏幕方面游匣G15的第11代酷睿版本采用到了15.6英寸的1080P屏幕,支持到165Hz的刷新率和100%的sRGB覆蓋,還有硬件級防藍光設計,在游戲本方面也是目前的主流級水準。
游匣G15在其他方面則是配備了16GB的內存+512GB的SSD硬盤,三個USB-A接口和一個USB-C接口,這一個USB-C接口還支持到雷電四協議,擁有極強的拓展能力。而在其他的接口上,游匣G15也配備了HDMI接口、3.5mm耳機接口和RJ45網線接口。
這一個配置相比較于新出的12代酷睿筆記本產品來說,價格便宜了近1000-1500元,在大部分游戲皆可不錯應對的同等情況下,在目前來說也是性價比算是不錯的方案了,用戶也可以進行購買。
總結一下:
針對于目前新老兩代筆記本電腦的交疊時間段,由于還有一系列的新品尚未完全推出,既有產品的價格也可能尚未完全觸底,因此筆者的給出的推薦可能尚未能覆蓋到眾多讀者的需要,但是也是目前筆者所找到的各價位段較具備性價比的筆記本產品。而在新一代筆記本產品面市達到一定階段后,我們也會推出新舊一代筆記本該如何購買的指南,帶來新一期的高性價比產品推薦,歡迎持續關注。
在 2023 年 12 月,微軟就開始在網絡上為其 Copilot 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的一些用戶提供一項新功能。該功能名為"筆記本"(Notebook),是與 Copilot 交互的另一種方式,其界面允許用戶在左側輸入文本提示,并在右側看到 Copilot 的回復。然后,用戶可以編輯和改進這些文本提示,并查看 Copilot 的結果。
今天,微軟公司副總裁兼 Copilot 和必應工程與產品負責人約爾迪-里巴斯(Jordi Ribas)在他的 X(原 Twitter)賬戶上宣布,筆記本功能正式上線,所有人都可以在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上使用copilot.microsoft.com。他補充說,Notebook UI 是為那些希望"迭代提示以獲得最佳結果"的用戶設計的,目前支持多達 18000 個字符。
微軟必應網站的總負責人邁克爾-謝克特(Michael Schechter)在自己的 X 賬戶上補充說,網絡版 Copilot 上的筆記本界面是處理復雜問題和項目的更好方式,而無需通過正常的 Copilot 聊天式界面。他還要求用戶提供反饋,"讓我知道你們的想法"。
目前還不知道這項新的筆記本功能何時或是否也能用于 Windows 版 Copilot 或 iOS 和 Android 版 Copilot 應用程序。這聽起來是個非常有用的功能,如果只能在基于網絡的 Copilot 版本中使用,那就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