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的進步讓我們手里的好東西一天天的變得不值錢,比如手機,比如電腦。我的電腦已經有六歲的高齡了,六年前他年輕英俊,能作好多事情,值得炫耀。現在他已經老態龍鐘,步履蹣跚。硬盤在工作時不停地發出喀喀啦啦的響聲,象是得了氣管炎的老人永不平息的咳嗽。如果用他上網,你必須有足夠的耐心,等待網頁的出現,比那個琵琶女還要難以召喚。如果用他來處理圖片,等待我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死機,叫人暈厥。
我沒有足夠多的銀子再換一臺電腦,再說想換,還要太太同意。太太認為,那個電腦雖然老了,但他在處理文字的能力上還可以,你不就是寫字嗎?其他的功能多了,會讓人學壞。比如上網,你會看到不健康的東西;比如打游戲,你會把太太的存在都忘記了,廢寢忘食。太太還打算致信電腦公司,要他們停止生產更先進的電腦,恢復486電腦的生產,這樣,所有的電腦不再能上網,所有的游戲也不能運行,只有那樣,我們將國泰民安,家庭幸福,孩子上進。
然而,到現在還沒有一家公司采納她的建議。而我只能動用個人儲備金對電腦進行升級。從內存條開始升起,然后是硬盤,他們花去了我400元的銀子。到升級核心部件CPU的時候,遇到了麻煩。我的主板已經不能承受高速的中心處理器了,于是不得已,又要換主板。但現在市場上電腦的主板都是大主板,而我的機箱只裝小主板。機箱小了,于是又換了機箱。新主板換上后,聲卡和顯卡也必須換成新的。那個老電腦上的所有東西全部光榮下崗。
當我把升級后的變成了大機箱的電腦抱回家后,太太劈頭就問,俺家的電腦怎么修一下就變大了?我不好隱瞞,只得直說:你怎么連電腦的外殼換了都看不出來,真是眼拙。
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張蕊 張子淵)看到郵箱里顯示的最新郵件時,張曉玲的心又一次顫抖了。這是一名“絕望”的母親馬女士寫給所有高考考生的公開信。信中,馬女士講述了自己本來成績優異的孩子因為沉迷網游導致高考失利,至今未曾走出的經歷。
作為一名往屆高考生的母親,馬女士希望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勸告同學們能夠遠離網游,好好學習,決不能因為沉迷“網游”而葬送一生的前途。
“總以為孩子是一時糊涂,早晚會自覺醒悟過來,但我們錯了,孩子的自控力遠遠不及網游的誘惑力。眼睜睜的看著孩子沒日沒夜的玩游戲,而父母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說有多煎熬?”馬女士在接受法制晚報?看法新聞采訪時無奈地說。
張曉玲將這封《一個心碎母親致所有高考考生公開信》轉發到了自己的個人微博上。張曉玲是北京的一名律師,從3月中旬決定為“被網絡游戲侵害的未成年人討個說法”起,截止目前,張曉玲接到了上百個暴怒無奈甚至處于絕望之中家長的電話,也看完上百封講述自己孩子沉迷游戲的郵件。每一個電話、每一封郵件講述的都是孩子因為打游戲不學習、亂花錢,甚至把規勸自己的父母、親人、朋友當作仇人等。
在張曉玲看來,游戲具有致人成癮的內容,很多對家人、對自身、對社會的傷害均與游戲有一定因果關系,“很多網絡游戲利用精巧的設計控制玩家心理,使得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沉迷上癮。作為游戲公司或者游戲開發商,理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初二學生首次接觸網游 高中逃學去網吧打游戲
馬女士在公開信中寫道:“從‘魔獸世界’再到‘英雄聯盟’再到‘王者榮耀’,我們眼睜睜的看著孩子一步步從陽光少年再到一個陰郁甚至陌生的青年,我們的心在滴血。十幾年來,與其說我與孩子斗爭了十幾年,還不如說與網游斗爭了十幾年——但我輸了,我們全家都輸了,輸的徹徹底底!”
日前,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聯系到了馬女士,她直言,之所以寫那封公開信,也是想讓張律師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為自己和孩子討個說法。
“現在孩子已經23歲了,最近兩年,孩子每天就是在家打游戲,不去工作,也不和人交流。”馬女士說,她和丈夫在家的時候,都不敢大聲說話,生怕說不好就會刺激到孩子。“有一次不知道我們哪句話沒說對,他一聲招呼沒打,就離家出走了。”盡管最后將兒子找了回來,但也將雙方的家里折騰得夠嗆。從那以后,馬女士和丈夫在家說話就謹慎了許多。
“原來聰明活潑的孩子,現在變得沉默敏感多疑,甚至每天都不和我們說一句話,這讓人怎么能不難受。”電話里,馬女士開始哽咽,她直言,從孩子沉迷“網游”開始,她和丈夫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特別到了每年高考的這幾天,根本就無法入睡。“我們就是拿著手機,刷高考的各種新聞。”
馬女士說,最早兒子接觸網游是上初二的時候,一個班級的同學們總相約去玩,彼時,馬女士和丈夫工作都很忙,也沒太在意,“當時覺得就是游戲,而且大家都玩,應該不會有什么。”
但事實證明,他們想得太簡單了,也低估了網游對孩子的吸引力。“兒子最開始玩得是魔獸世界,那時候還有一些自控力,每天也就放學的時候去玩一會兒。”但讓馬女士和丈夫沒有想到的是,時間長了,兒子居然開始逃學去打游戲,“老師請家長的時候,我們都很吃驚。”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馬女士和丈夫才知道兒子逃學去打游戲的事情,于是馬女士和丈夫加強了對兒子的監管,也控制了兒子的零花錢,“我和他爸爸開始各種絞盡腦汁,和孩子交流談心,求測求助,但一直收效甚微。”
就這樣磕磕絆絆到了高中,他們發現兒子打游戲的心思還是沒有減少,商量后決定由馬女士辭去工作,專心陪讀。但兒子還是會在馬女士發現不了的情況下,逃學去打游戲,老師也履次請家長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但事情還是有些失控了——兒子逃學去網吧打游戲的時間越來越多了。
高考考砸后出國留學 一天十幾個小時都在打游戲
高中三年,兒子像變了一個人,“內向、不愛搭理人”。馬女士和丈夫發現了問題,但卻害怕影響兒子的情緒,不敢太說他。在臨近高考還有兩個月的時候,兒子卻帶領同班的三名同學不上晚自習,逃課去玩網游,被班主任勒令停課一個月,“我和他爸爸帶著他找到學校,深刻檢討,苦苦求助,老師和學校才同意讓他參加高考。”
成績可想而知,“連本科線都沒上。”這對于全家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于是他們想到了出國留學,但500課時的語言關,兒子用了2年的時間才勉強通過,“高考過后,他打游戲就沒停止過。”
原以為出國能夠改變孩子,但事實還是給了他們一個沉重的打擊——去留學的兒子再次開始不上課,不考試去打網游,“一天有十幾個小時都在打游戲,我們的電話不接,信息不回,誰也不理。”
因為簽證一直被拒簽,馬女士和丈夫心急如焚,甚至找了當地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去幫助勸導孩子,“結果他索性搬家,并揚言要換手機號,還用自殺來威脅我們。”這對于馬女士來說,簡直如同天塌了一般。
回國后整天在電腦前打游戲 父母一說就要自殺
最終,兩年后,兒子在親戚的幫助下獨自回國了,馬女士的信中寫道,“看到原先光彩無限的翩翩少年變成了眼前目光呆滯、衣冠不整的青年,我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酸楚和痛苦”。
回國后,馬女士和丈夫也試圖用旅游、找事做等方式分散兒子的注意力,但都不是很成功,兒子對于網游的癡迷程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易怒、不聽勸、反感任何人。”馬女士這樣形容現在的兒子。而就在馬女士和記者通話的時候,她的兒子還在網游的世界里“奮戰”。
“最多的時候一天要玩十多個小時,吃飯也在電腦前。”馬女士的聲音里透露著無奈,“不敢管,一說就要自殺,就會離家出走。”馬女士說,她甚至想了很多極端的方式,但始終沒有付諸實施,“可是現在的生活真的讓人絕望。”
網游開發商及運營商必須承擔起社會責任
談及網友認為“孩子沉迷游戲主要責任在家長”的質疑,馬女士毫不猶豫地說,“當然責任主要在家長。”被問及是否后悔時,她說,“誰會知道網游有這么大的毒害呢?”她接著問,“我們又有什么方法能將孩子引導出來呢?”
“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想盡了一切辦法,但都沒有任何的用處。爹親娘親不如游戲親,孩子只顧玩游戲不理人的時候,我們心里多難受?”馬女士承認自己和丈夫之前的教育上存在問題,但現在他們希望孩子能不再沉迷游戲,“付出任何代價我們都愿意。”
馬女士和丈夫也注意到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對于青少年沉迷游戲提出的諸多觀點,他們特別贊同“游戲分級”以及限時封號。
馬女士認為,目前網游系統當中的“防沉迷”軟件其實并沒有真正起到“防沉迷”的作用,“必須強制限時封號。”馬女士說,如果孩子想盡辦法每天也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玩游戲,這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網游的防沉迷系統必須經過專家檢測并對社會公布,不能讓網游公司說了算。”和游戲斗智斗勇這么多年,馬女士和丈夫也有了自己對于網游“防沉迷”的一點心得,“做不到的游戲不能發行,網游開發商及運營商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
馬女士建議,現階段國家管理部門應該出臺強制管理措施,限制玩網游時間,規定每天網游上限,各種不同游戲玩的時間累加,同時將已經超過上限玩家列入黑名單,扣減每天上線時間,游戲注冊必須實名,對于連續上黑名單的注冊戶封號。
“設置網游時間上限并不是一棍子打死網游公司,而是讓其健康規范地發展,不然亂象叢生,對行業的發展從長遠地看并沒好處,所以規范網游業行業經營對國家對社會利大于弊,是各方的雙贏。”馬女士說。
采訪的最后,馬女士再一次強調了國家管理部門對網游應該有強制管理措施,“還希望能對受害方啟動索賠程序。”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原創作品拒絕任何形式刪改,看法新聞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京報訊(記者 梁辰)北京時間11月21日,英特爾向客戶和伙伴致信,為其PC CPU發貨延遲道歉,并承認這對PC制造商造成了“巨大挑戰”。這封信是以英特爾執行副總裁、銷售、市場及傳播集團總經理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的名義發出。
英特爾在其官方聲明中稱,盡管英特爾正在努力恢復供需平衡,但這仍然是一個挑戰。不過,英特爾也將重申此前其發布的第四季度業績指引。北京時間10月25日,英特爾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并上調了15億美元的全年營收預期。
在上述致歉信中,英特爾表示,其在今年投入了創紀錄的資本支出,增加了14納米晶圓的產能,同時提高了10納米的產量。根據此前披露的消息,2018年到2019年,英特爾增加了25%的晶圓產能。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司睿博日前表示,2020年,其將增加另一個25%的產能在14納米和10納米產線。
并且,為了解決短缺問題,其選擇了其他代工廠商生產更多的CPU產品。此前有外媒報道稱,英特爾未解決14納米產能欠缺的問題,首次與其競爭對手三星合作,后者生產的產品將在2021年期間問世。三星代工生產代號為“Rocket Lake”的處理器產品。
致歉信中還提到,盡管產能增加使得其下半年PC CPU供應比上半年有了兩位數增長,但2019年的市場增長超出了其努力和第三方的預測,供應仍非常緊張。目前,英特爾銷售代表正在根據排期與客戶溝通。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司睿博日前表示,即使提高產量,第四季度也將出現短缺。與此同時,其認為英特爾必須有更多的庫存緩沖,這也將導致第四季度充滿挑戰。他期望2020年能夠改善。
與此同時2021年第四季度,英特爾首款7納米產品將上市,到時其將恢復此前兩年的產品節奏。顯然,競爭對手并沒有放過機會。對此,司睿博表示,我們意識到這將是一個更具競爭的環境。
本交易日,英特爾股價以57.90美元收盤,小幅下跌0.77%,但這接近其互聯網泡沫后以來的最高點。致歉信發出后,英特爾盤后交易股價進一步下跌超過1.5%。
新京報記者 梁辰 編輯 梁緣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