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系列主板無CPU電壓,這種故障應該應該算是一個難點。
在工廠維修見過很多同事修不好這種板子,我也是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修板才總結出這種故障的維修方法。
修不出這種故障的,我都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這種板子的時序,確切的說是CPU何時發出VID。
今天就附上其中的一列不出CPU電壓的維修,代碼00,實測CPU電壓。接下來按時序,測一些基本條件,內存供電如下1.2V:
測量內存供電
VCCSA供電:
測量VCCSA供電
(VCCIO,VCCPLL)實測都正常。
時鐘正常,復位正常
測量時鐘
這里做一個重點敘述,測量復位是一個關鍵的信號,復位信號就是修這種上CPU,而無CPU電壓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因為CPU發出VID的前提就是CPU必須得到復位。有了復位之后,不出CPU電壓常見的有四種情況:
1、當然是CPU供電電路本身的問題(像微星的設計,一般都有CPU供電啟動開關,不上CPU時,短接開關出CPU供電,說明CPU供電電路無問題,開關就是CPU供電附近的兩Pin插針)
2、DMI總線,DMI總線只有在兩條以上的信號線出問題會導致無CPU電壓。
3、橋內部的一個VCC-PCIE供電0.8V左右的電壓,一般在橋附近連接一個100歐的電阻(此電壓是橋自身出發的,應該是通過電阻后給DMI模塊的供電)
4、VID信號,我這個板子就是VID信號問題,如下圖測量VID信號:
測量VID信號
電壓0.3V不正常,VID信號由VCC-PLL上拉,正常時1V。繼續檢修發現斷線如圖:
發現斷線
工廠維修經常出現的問題,鎖支架時打斷線。
這只是有復位之后不出CPU電壓的維修,相信很多人碰到的是無復位,無CPU電壓的情況。
今天就到這里,下次再聊聊復位的時序問題。還需要說明什么是100系列之后的包括200,300系列,上CPU無CPU電壓首先測復位信號,復位不出絕對是時序出現問題。
期宅家裝機的用戶很多,筆者經常被咨詢各種硬件搭配問題。這其中顯卡內存都是比較容易解決的,而主板和CPU就不太好說話了,甚至見到了i5 9400F和B450主板的配置單。在內行人眼里這或許是個笑話,但在萌新手中,發現買回來這臺配置之后不能用,那就是一件尷尬的事情了,筆者今天就再給萌新們科普科普主板和CPU之間的選購方法。
主板首先說一下開頭i5 9400F和B450主板這個配置的問題。并不是所有主板和CPU都是能搭配在一起使用的,i5 9400F屬于英特爾酷睿處理器,而B450主板是基于AMD芯片組的主板,兩者不能混搭,英特爾處理器只能用英特爾芯片組主板搭配,AMD處理器同理。所以i5 9400F和B450主板一起買回來的話根本用不了。
英特爾處理器和英特爾芯片組主板
如果實在是覺得自己難以分清楚主板和CPU之間的關系,有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購買主板+CPU的套裝,你不用擔心買回來用不了,看著價格找性能就OK了,卻貴性能越強。這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購買主板和CPU的方式,會比單獨購買主板+CPU一般便宜一些,算是一種捆綁銷售的手段。
i5 9400F套裝
接下來就說一下主板和CPU的搭配問題。好U配好板是大家購買主板和CPU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對消費者來說主板和CPU性能要匹配,中端CPU配中端主板,高端CPU要配高端主板才合理。
中端市場的主板CPU一般的消費主力軍,涉及的CPU是英特爾九代酷睿i5處理器,和AMD的銳龍5這個級別的。如果要搭配這兩種類型的CPU,英特爾九代酷睿i5處理器需要選擇同樣中端的B360或者B365芯片組主板,就像前面提到的i5 9400F亦是如此。而AMD銳龍5則同樣應該選擇中端的B450主板來搭配。
而像英特爾九代酷睿i7和i9這種高端CPU,那么就最好不要使用中端B360或者B365芯片組主板,而是使用高端Z390芯片組主板才能發揮實力,AMD銳龍7和銳龍9處理器同理,要使用X470芯片組或者X570芯片組主板,而不是B450主板。
那么問題來了,高端的CPU真的不能搭配中端芯片組主板使用么?答案對萌新來說是可以有但沒必要。一方面來說主板的供電設計是能否讓CPU發揮能力的關鍵,中端主板的供電一般滿足不了高端CPU的需求,只有一些供電特別設計的主板才可以,這對方面知識對萌新來說比較難掌握。
另一方面就更簡單了,那些供電加強設計的中端芯片組主板價格上跟那些低級的高端芯片組板子差不多,顯卡的丐版性價比高聽說過沒?這個其實同理,所以萌新還不如按好U配好板這種理念選購來的實在。
ello大家好,我是兼容機之家的小牛。
隨著電腦硬件技術的不斷發展,CPU性能也一年又一年的飛躍,一些高端CPU的供電需求也隨之上漲,有些頂級的主板甚至配備的8+8pin=16pin的CPU供電,一些中高端消費級主板也配備了4+8pin=12pin的CPU供電。然而中低端主板的CPU一般都為8pin和4pin,普通的電腦電源也是提供的8pin的CPU電源線。那么在我們升級成供電需求更強的主板之后應該怎么辦呢?
這里我們要解答大家一個對于電源供電接口的疑惑。
在大家的普遍觀念之中,供電接口越多那么對于供電的需求就越強,其實并非如此,常見的8+8和8+4的CPU供電在只插一個8pin的情況下也能正常功能,之所以采用8+8和8+4的原因就是為了分擔供電承載的電流壓力。供電pin數量越多,在供電功耗不變的情況下,相對的單根電源線承載的電流也會減少,這樣一來電源線的溫度就不會因為承載的電流太大而導致高溫。一些劣質模組線、電源線極有可能在大電流的情況下發生燒毀的故障,在聞到一陣焦味之后,主板和電源都有可能小命不保。
主板上的CPU電源供電盡量插滿,對我們來說有益無害。如果你的電源實在沒有多余的CPU供電線,那么只插8pin也是可以使用的。不過你要是使用的是i9、i7等大功耗CPU的話,小牛還是建議你再購入一根模組線或者更換一個電源,這樣顯然會更加穩定一點。
如果你使用的是i3、i5之類的CPU并且不超頻使用的話,那么8pin的供電還是綽綽有余的。
如果你的電源提供的CPU供電線是一拖二,即一根8pin分成16pin的話,那么也不用擔心這個電源線會過熱燒毀,電源廠商提供一拖二的供電線顯然就是非常相信自家線材的電流承載能力,這些廠商顯然覺得自家的電源線材可以承受2倍的常規電流。在一定程度上,這些電源會比單獨提供兩條8pin供電線的廠商更加可靠。例如小牛的電源提供的CPU供電也是16pin經由8pin一拖二而來,顯卡供電線也是如出一轍。小牛使用起來并無任何問題。這樣的設計雖然節省了線材,但是卻違背多pin供電的設計初衷,降低單根電源線的承載電流來緩解高溫。
關于CPU供電應該怎么插就說到這里了,如果你還有更好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原創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想了解更多的數碼知識,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有問題的小伙伴也可以私信我,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分享更多優質的內容!我是小牛,下期再見!